教育培训 > 古代考个状元相当于现在什么学位?

古代考个状元相当于现在什么学位?

2020-08-14 06:31阅读(97)

古代考个状元相当于现在什么学位?:“一色杏花红十里,状元一去马如飞。”金榜题名,高中状元,可以说是古代封建社会下所有学子的最终梦想。古代科举考试名列第

1

“一色杏花红十里,状元一去马如飞。

金榜题名,高中状元,可以说是古代封建社会下所有学子的最终梦想。古代科举考试名列第一者方为\"元\",而殿试第一名才能称为\"状元\",能够在皇上面前得到第一名,那么就相当于得到了皇帝的认可,这在封建社会无疑是最高的荣耀。状元一直都是所有读书人追寻的目标。

随着时代变迁,科举制的废除,“状元”也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而现代社会总喜欢将各地高考的第一名称呼为\"状元\",每年也因此诞生了各种省份地区的文理高考状元,但是封建社会的状元若是在今日,相当于什么学历呢?

这个说实在的没有啥可比性,二者学到的东西完全不一样,我们如今的学历分为小学,初中,高中,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我们现在的学科,就单单拿出数学这一项而言,我相信一个普通的高中生的水平可能就要生生碾碎古时候大部分状元。

而古代科举制度考的什么呢?虽然各朝各代的政策不一样,但是总体而言可以分为儒家经典(这个我们可以理解为阅读理解加古文背诵和诗词歌赋,这个对我们而言有点困难了(背诗我们还凑合,写诗相信没几个人会)最后就是治理政事了,就是考你一个地区发生了大事小情你会怎么处理。这个是封建社会制度的需要,毕竟科举的目的都是为了当个官员,需要治理一方。所以二者不是学的一个东西,有点难以比较,若是非要比较的话,就只能够从侧面来试试。

状元是科举制度的产物,而科举制度自隋唐而起至清末而灭,期间总共有状元六七百余人,具体数目不可考证。一千多年来状元就这么些,可见其获取程度之难,而反观我国目前最高学府清华北大每年招生人都要万八千人,难易程度显然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硕士博士研究生近些年来也是特别的多。以2015年为例,博士生总数73100人,硕士生总数574300人。数量远远多于当年的状元。

博士后?2010年年度统计每年已经招收已经过万,咱不要说状元了,清朝每年大约产生一百余名进士,以此为比较,考上进士的难度要大于现代的博士后100倍之多。更不用说什么拔得头筹的状元郎了。而从进士到状元,难度又远大于百里挑一。

由此可见,硬要做比,博士后已是现在的最高学历,但考上博士后的概率仍然是古代高中状元难度的一万倍以上。

2

自汉武帝听从董仲舒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学而优则仕”就成为中国历代读书人亘古不变的准则。他们数十年的寒窗苦读,为的就是金榜题名,为的就是光宗耀祖,为的就是效命于帝王家,为的就是以文入仕,出将入相。“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就是读书人穷其一生都想达成的目标。



事实上“状元”的称号也的确值得古代读书人为之奋斗一生。自武则天开启殿试之后,一旦进士们在殿试夺的第一名,吏部就会当场给予其官职,或翰林院修撰,或著作郎、秘书郎,或掌修国史,或做天子侍讲,总之就是瞬间成为天之骄子,人中之龙,其荣耀,其声望,其尊贵,在那个时候将是登峰造极,人尽皆知。



可以在古代大多数的“状元”只要情商够高,他的仕途将是一片光明,多数的状元都能在晚年获的高位。如在唐朝史书有记载的29位状元中,就出现了5位宰相,8位尚书。又比如在清朝有名有姓的114位状元中,就由20位以一品的尚书以上帝王官职致仕,而其余也有一半官至总督、巡抚和布政使等。



正如宋朝著名的理学大家吕祖谦所说“进士之科,往往皆为将相,皆极通显。”。想想看历朝历代的进士大多都能荣升高位,那么更何况是进士中的头名“状元”呢?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在当时只要中状元,他的起点就要比其他的进士都要高,而升官的速度也都要比其他人快。比如明成化二十三年状元费宏,20岁中状元的他在短短数十年的时间就三次入阁为宰相,最终官至武英殿大学士。



当然也并不是每位状元都能走上人生最巅峰的时刻,毕竟人无完人,不是每位状元都是高情商,也不是每位状元都有较高的政治能力,总之有些状元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最终没有取得多大的成就。比如明嘉靖二十年状元沈坤,他因行事过于疏忽最终被奸臣所害,落了个“拷死于狱中”的下场。又比如清康熙三十年状元戴有祺,他因政治能力太差,最终以区区儒学训导的小官致仕。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状元的难考是世人皆知的。毕竟中国历史上一千余年的科举史,有名有姓的文状元也就只有大概551位。正如苏洵所说“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这数百位状元可都是从童试、乡试、会试这一路杀过来的全国最顶尖的读书人,并且在艰难的通过万中取其一的会试之后,他才在殿试中获的头名。



而事实上在当时考到满头白发都还是个“童生”的是屡见不鲜的,而以五六十岁中状元的更是时常有之。那么这么一个看似很难考的状元到底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位呢?其实古时候大多数的状元放在现在已经是不能用硕士、博士这样的学位来表示了,如果硬要把他们拿来跟现在的某个东西挂钩的话,那我想就只能用如瑞典文学院院士这样的学术称号来比吧。



可以说古代大多数的状元他的文化水平和素养都是非常高的,对于诗赋、经义、四书、五经、试帖诗这些东西完全就是信手拈来,其造诣恐怕就是当代的文学大家也比不上吧,毕竟在当时这些都是科举考试必考的东西,如果这些不过关你一辈子都别想当状元。比如在唐朝,整个会试中考试必须通过贴经、诗赋、试策这三关才能考取进士,而这三场都是采取淘汰制,只要有一关不过,你连进士都考不上,那么也就更别提之后的殿试中状元了。



就是在这样魔鬼式的科举考试下,古代的状元即使再不堪,他的文学才华也是当时最为顶尖的一批。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比如明正德六年的状元杨慎,他十一岁就能做诗,十二岁就能拟作《过秦论》。又比如唐开元十九年状元王维,他是被誉为“李(白)杜(甫)而下,当为第一”的诗赋大家。也就是如此,如果把这些状元放在当代,我想在文学的成就上,恐怕这世间少有匹敌者。而且我们别忘记咯,在书法上那些状元写的字可是堪比印刷体的存在,就单凭这点大家觉得当代哪位书法家能比呢?



当然我们并不能说古代的状元就是当时最有才华的人。实际上在当时很多的状元之所以能考中很大原因是因为皇帝的关系。比如洪武十七年的状元丁显,以他的才学当年本轮不到他当状元,毕竟在殿试中他只排在百名后,但是因为在殿试的前一晚朱元璋做了一个梦,梦中朱元璋见“殿前一巨钉,缀白丝数缕,悠扬日下”,而白显的名字刚好应了这个梦,于是“圣主推才,期于佐辅”,就硬生生的将他提为状元。



亦如康熙三十年的科举,原本状元预定是吴昺,但是因原榜眼的戴有祺在试卷上写的书法字让康熙十分喜欢,于是他就被提为状元。所以可以说在古代状元并不能说就是当世最有才华的人,实际上在当时状元、榜眼、探花这三甲的人选极易受到皇帝个人意志的干扰,简单的说皇帝喜欢谁谁就能当状元。



当然不管如何,想当状元你起码得通过会试,如果会试都通过不了,恐怕你永远都没有机会当状元。所以不管怎样这个状元即使再不堪,他也是从童试、乡试、会试这一步步杀过来的,他的才华是经过残酷的考验的。不过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大部分的状元其实就是个书呆子,尤其是在明清时期,在当时只要你八股文写的好,你就有机会当状元。



而所谓的八股文就是“必须从四书五经取题,然后内容必须用古人的语气,而且绝对不允许自由发挥,句子的长短、字的繁简、声调高低、字数的多少等都要按照模板来。”,你说就这样考出的状元能有多好呢?不就是书呆子一个吗?所以说实际上我们并不能将状元放在现在与现在的学位等做比较,简单说就是“时代不同,环境不同,一切都不一样了”。



此外需注意以上我说的都是文状元的事情,并不包含武状元,至于武状元是什么学历,只能说大概就是现在的中国武术段位中的九段金龙吧,甚至是更高,当然在当时还会考一些军事策略方面的事情,但是大多都是纸上谈兵,没啥用处,所以无从比较。

3

状元并不能与学历来沦为一谈,状元更多意义代表着考试成绩,而中状元者也不代表学业就此终结,还有诸如翰林院大学士等具备“学术研究”性质的官职,与“学历”有些相通的地方。而在科举考试中以名次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三次考试皆为第一叫连中三元。



状元的阶梯

“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苏洵

古代读书人并不是谁都有参加乡试资格的,在参加科举考试前还要经过两次考试才行,代表着受过初级和中级教育,与现在的九年义务教育有着相似的地方。读书人在经过私塾或者地方官办书院学习后,要参加人生中第一次晋级考试,即童试。这种考试就是获取进入地方官办大书院继续学习的资格,也是为了获取日后参加更高级别考试的资格,就好比如今的学生需要从小学开始就建立学籍档案。通过童试后的读书人被称为童生或儒童。

通过童试之后,儒生基本上就会进入地方的大书院继续深造,为人生中第二次重要的考试做准备,这里的第二场考试就是为了获取参加科举考试资格的院试,也叫做府试,院试就只有获取儒生资格的人才能参与,而通过院试的儒生又有了另外一个称呼,即“秀才”,也叫“生员”,相当于如今考上了高中。但不同的是“秀才”已经算是功名在身了,也已经进入士大夫阶层,享受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不轻易用刑的特权,也算是国家为了保护这些人才储备,“秀才”中成绩最好的“廪生”还按月发给粮食补贴。

“秀才”可以赶巧在当年就参与乡试,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等个几年。乡试一般三年举办一次,相当于现在的高考,在科考的第一次考试乡试中,如果通过便成为了“举人”,也就是意味着被荐举之人。乡试里边的第一名为解元,第二名亚元,三、四、五名为经魁,第六名为亚魁。

中举之后,便可以参加会试,也就是相当于如今的省考,这里就不单单的是学历了,而是要进入更高仕途的考试,通过会试后便成为贡士,是进贡给天子的“士子”,贡生第一名则是会元。贡士的名额很少,一般一年年只有300名左右,这就是全国最出类拔萃的300多人,并且算是已经获得了进士的功名,但是,他们还要参加殿试才能够最后得到这个功名。

状元的诞生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到了这里就会出现一个我们常见的词“进京赶考”,也就是参加皇帝亲自举办的殿试,这就相当于国考中报考央部级单位,但还要高出太多规格,都是朝廷重臣甚至是皇帝亲自阅卷。殿试成绩一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叫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名也叫传胪;中此三甲的贡生通称为进士。在进士评选出来后,会用黄纸书写下来,称作黄甲,也叫金榜,因此中进士也被称为是“金榜题名”。这些取得进士功名的人,朝廷会直接授官,但要根据职官的空缺情况来定,所以,有些进士一生都没做官的现象也是存在的。

进士科考试在不同朝代均有变化差异,但大致主要有三场。以唐制为例,第一场是贴经,内容大致就是诸子百家经典中词句的填空题,这种填空直到今天的高考都还保留着形式;第二场是诗赋,是由考生自己作诗、赋各一首,相当于如今的作文题,这也是展现考生文采的重要环节,有些喜欢诗赋的皇帝会因为考生的文采调整最后考试的排名,如唐开元二年的李昂,就是以诗赋争得了状元;第三场是试策,以时务为题,考察考生治国之才,这种考试也是相当重要,特别在于明君圣主面前,能够陈明时弊,提出对策的考生最受青睐。

这三场考试在唐朝时都是一场定去留,实行淘汰制度,有一场考砸了,就排除在状元之外,而坚持到最后一场的基本上都能中甲。到宋仁宗时期,殿试则以策、赋、贴经、墨义这四场并试的方式进行,待四场考试的总成绩下来后才定下最终排名,显得更为公平。而在殿试中,皇帝会设置专门的“读卷大臣”来排出前十名,皇帝再由这前十名中亲点出“第一甲第一名”,也就产生出了状元,这里王公贵族和朝廷重臣的子弟的优势就不言而喻了。

状元的名分

现今根据史料可查证的状元共有599人,其中唐代141人,五代十国16人,两宋118人,辽代54人,金代31人,元代32人,明代89人,清代114人,张献忠大西国1人,太平天国3人。在历朝历代的发展中,经历了千年之久才记录下了五百多人状元及第,所以说能考上状元是相当了不起的,在民间还将状元比作“文曲星”下凡,科举也成为寒门子弟进入仕途的最佳途径。


古代状元起初代表着学识和能力,也是朝廷选贤任能的途径,能考取状元基本上也就会在仕途上大展宏图,如唐代的状元中有5位官至宰相、8位官至尚书。而清代,状元中官至一品尚书的有20多人,左宗棠曾经因科举未中还被李鸿章等人拿作排挤他的说辞。明朝的官员阶层里,还会以进士考取的年份来划分档次和辈分,可以说是相当看中科考出身的。

历史上有有诸多有名的状元,比如文天祥、谭翤同等,但也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大文豪难中状元,唐宋两代共产生了265名状元中,虽有王维、贺知章这样的大文人中第,但冠名唐宋八大家的李白、杜甫等文豪无一人中状元,还有诸如明朝的唐伯虎等,成为历史上独特又奇怪的现象。这也说明了状元的意义更倾向于政治人才的选拔,除非在皇帝喜欢文学的时代,否则文人挂冠就显得难度很大。

综上所述,状元并非是学历的象征,当然在大多数情况下,状元饱读诗书,通晓古今,是知识渊博的代表,但更多的意义在于朝廷的政治官员的选拔,而非学术人才的选拔。而在历史上也不乏一些草包状元,特别是“八股取士”的阶段,形成了“状元不如进士,进士不如落第举子”的尴尬局面,而又因为皇帝根据喜好钦点状元,也包含太多主观因素在里面。

4

这个还真不好比,首先古代的状元是整个国家唯一一个,分武状元和文状元,也就是说要“过五关、斩六将”成为NO.1的人,也就是说文状元在全国每次考试只有一个;

然而现在不同,现在的教育制度,每个学位有很多人可以获得,并不是说只有一人可以获得,就算是诺贝尔文学奖也不仅仅只有一人。

如果真的要比的话,只能勉强做个比较。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

强制性比较应该是以下对等关系

秀才——高中毕业,称得上有些学问的人;

举人——大学生或研究生,毕竟是在高中生以上的人群;

进士——算是一种类似职称,姑且算是教授级别;

状元——有人说是博士,可是现如今博士多如牛毛,倒不如将状元比作是院士;

其实这种很多人认为的划分方式有缺陷,毕竟比较方式不同,所需要考量的方面也不同,比如教育、选拔制度、地位、名声、才能都有关联。

按照现如今的比较,人们习惯性的将高考第一名称之为状元,所以认为古代的状元应该就等同于现在的高考第一名,也就是说某某省份的榜首。

说实话,因为国家每个省的高考不一样,考题也不同,如果说是全国性质的高考,那么肯定就会有第一名,甚至和古代一样出现多名并列。

最后由皇帝亲自出题选拔唯一的状元,可是现如今我们国家并没有这种从全国选拔一个NO.1的考生。

(皇帝钦定状元)

以上都是个人见解,如有不同意见,可以留言,欢迎讨论!

【每天更新,更多有趣的历史新知识,期待您的关注!】

5

状元,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求取功名的终极目标,正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中状元者,又称“大魁天下”,是科名中的最高荣誉,那么古代的状元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呢?


要想高中状元,难度系数丝毫不亚于“过五关斩六将”,全国无数的读书人,要经过童试、府试,会试最后到殿试,多达十几二十万的读书人在争抢这份荣耀,其过程之激烈可想而知,有些人,从青春少年一直考成白发老翁。状元之路漫漫长,犹如蜀道之难。



“状元”这个称谓,一直到明清时期才确定下来,在这之前状元也叫“状头”,居首者因曰状头,也叫状元。经过了乡试,省试的层层选拔,最后成功突围进京参加殿试的这些人已是凤毛麟角,可谓是读书人中的佼佼者。殿试,是由皇帝亲自出题,大臣监考,决出殿试前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成为状元,就等于拿到了功名利禄的入场券,从此以后鱼跃龙门,光宗耀祖,所谓“学而优则仕”,古代大部分的读书人,其实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求取功名,登堂入室成为高人一等的官宦人家。


要想进击状元之路,其过程既漫长又艰辛。需要先经过童试(县级)、府试(州级)、院试(省级),在院试脱颖而出者,才有资格进京赶考,然后再经过一轮残酷的会试,胜出者才能参加最为重要的殿试。



乡试每三年举办一次,因其常在秋天考试,故又称为“秋闱科考”,大体上相当于我们今天各省的自主高考。考上了,就叫举人,就有资格参加会试,会试考试合格者,就叫做贡士或贡生,贡士的人数有着严格的控制,名额少到一届只有300名左右,“僧多粥少”,可想而知竞争有多激烈。贡士虽然不如进士,但实际上已经获得了进士的功名,只是这个功名,他们还需要参加殿试这一场终极考试来获得。



殿试的考试地点在京城皇宫的太和殿,也叫御前考试,考场戒备森严,一般很难作弊,监考的都是三品以上大员。经过前几轮残酷的淘汰考试,能够跻身最高殿堂参加考试的学子们,只需在殿试正常发挥,一般都能获得进士功名。当然了,大家最想获得的,自然就是状元这一最高荣誉。殿试也是要排坐次的,第一名就是“状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为“探花”,总称“鼎甲”。取得进士资格后,大部分的进士都可以由吏部安排做官,算是正式准入了官场。

古代的状元还分文状元、武状元。文状元用的是脑,武状元则是脑手并用。经过上文陈述,我们知道了古代科举考试的流程,其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但是,采用八股文的科举考试毕竟和我们现在的应试教育是有巨大区别的,二者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可比性的。




如果非要与之对应,或许状元和过去我们的全国高考“状元”相类似。但是以状元饱读诗书,实际水平应该类同于我们今天的博士,榜眼类同于我们今天的硕士,探花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学士。

6

古代文人想要出将入相除了生于官宦世家之外还有什么渠道呢?底层文人想要入仕,在隋唐之前基本上是没有可能的,那个时候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几乎不可能。

直到隋唐开创科举制度,寒门学子才有了打破阶级入朝为官的途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局面才得以改变。

那么科举考试是什么样的呢?能考上状元的人又是什么样的水平呢?

古代的科举制度不是简单的一场考试,范进中举的故事大家一定不陌生,想想范进仅仅是中了举人就开心到疯了,那些中了状元的人都得是什么级别的啊。

先来说说范进中的这个举人,举人是什么意思呢?科举制度发展到明清时期已经是非常成熟和完备的阶段了,科举被分为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童试即童生试,不管你多大年纪都要通过童试才能正式进入官学学习,所以童试也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入学考试。

通过了童试才有资格进行下面的学习和考试。

乡试就是下面一轮,也就是范进考了一辈子才考过的这一轮考试。乡试的举办地点是各省省城,也就是说全省的考生都会来参加乡试。

如果说童试是入学考试的话,按我们现在的学习制度,后面也就是小升初,但古代乡试可是一整个省的人都来参加,想想一下我们小升初的时候就要跟全省的人竞争,那估计光小学就可以念到义务教育结束了。

所以范进中这个举人真的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也无怪一时竟然激动的疯了过去了。

乡试都如此可怕,那后面的会试和殿试又得是什么样的呢?会试、殿试和乡试一样都是三年举办一次,乡试是全省的人才选拔,会试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全国选拔。

各省的进士都可以参加,但是入围的只有三百人,三百人是个什么概念?以清朝时期的国土面积来看,就算把人口密度往低了算,也是要破两亿的,乾隆时期中国人口达到顶峰时甚至突破了三亿大关。

有人会说古代很多穷人家都读不起书的,哪有这么多考生。就算全国人口只有千分之一参加考试,那也有近两万人的考生大军,除去乡试刷掉大半,还有大几千人参加会试,在大几千人里录取三百个,这个比重可比我们的高考录取率低太多了。

而会试录取的这三百人,才有资格参加最后的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试,最终选出前三甲分别为状元、榜样、探花。古代的科举考试之难,由此可见一斑。

古代状元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

虽然现在我们高考也将各省的文理科第一名叫做状元,但是放到古代,也就是乡试的层次。虽然我们现在的科目繁多,但古代也是四书五经六艺,所以哪个难一点还真不好说,只能说擅长文科的在古代可能机会大一点。

如果非要论的话,那状元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呢?高考相当于乡试,那会试就是考研了,能通过会试就得是研究生级别的了,最后一关殿试就是考博了,果然从古至今学习好的都是要考博士的。

不过我们现在有博士后了,古代状元考完就可以进翰林院入朝为官了,翰林院可是离皇帝最近的地方了,天天在皇帝跟前儿晃,升职加薪还怕没有机会吗。现在就不行了,即便考上了博士后也还是要自己找工作的。

7

说过很多遍很多遍,科举考试不是学历考试,而是选拔官员的考试,相当于如今的公务员考试,因此状元不是学历,进士不是学历。如果硬要比较的话,状元相当于全国总成绩第一的博士生参加全国公务员考试,总成绩又是第一名。

古代考上状元有多难?我们以科举制度最盛行最顶峰的清代为例说明。

清朝科举制度规定,必经各级学校,方可参加科举,不接受在家自学者报名参考。按照正常进度,一个人从下立志考状元,到真正考中,需要经过以下几个环节:

1,童生阶段

清朝儿童接触启蒙教育,要从7、8岁开始,除富人或官员可聘请家庭教师外,一般百姓只能把孩子送到私塾读书。私塾虽为私人、地方宗族举办,却属公共教育机构,面向社会招生,一般由落第秀才或老童生担任教师。学生从私塾毕业,才获取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称童生。

这个阶段没有名额限制,所以没有竞争,难度最小。

2,秀才(生员)阶段——童生试

私塾毕业的童生,想更进一步,需要参加府学、州学、县学等官办学校的入学考试,考试合格方可进入官学读书,称生员(亦称庠生、茂才),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秀才。

这个阶段是科举考试的第一个阶段,开始有了功名的说法。一个童生考中秀才,就算有了功名,虽然不能做官,但可免除劳役,升堂时不必挨板子。

清代的生员(秀才)想要入官学学习,需要经过考试,而且是本县的县试、本府的府试和学政的院试这三级考试,录取人数还有定额,每三年录取两次,因此竞争比较激烈。

如果考试不合格或技不如人,就进不了官学,当不了秀才,只能继续当童生,所以考了几年、十几年乃至几十年都考不上秀才的“老童生”不乏其人,甚至还有七八十岁的老童生。

3,举人阶段——乡试

取得秀才资格后,经过三年学习和岁考、科考两级考试,合格后可参加乡试,考取举人。

清代乡试三年一考,多在秋后组织,因此称秋试、秋闱,第一名称“解元”。

乡试由各省组织实施,本省秀才参加,每个省都有名额限制,名额主要依据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多寡确定,每年人数不尽一致,比如乾隆在位期间的某一年,全国共取举人1200余名。

通过乡试者即为举人,举人是永久功名,可不限时间、不限次数地参加礼部组织的会试,考取进士,如果一直考不中,还可通过参加吏部“拣选”或“大挑”做官,但由于层次不高,做官也只能做低级官员,而且基本上很难升迁。

考取举人的难度比靠秀才更大,很多人在这一关被无情淘汰,《范进中举》中范进之所以在考中举人后陷入癫狂,一是因为屡试不第终于考中,二是因为考中举人后取得了做官资格。

4,进士阶段——会试、复试、殿试

考中举人后,即取得参加会试的资格。

会试三年一考,由礼部组织,故称礼闱,又因在春天组织,故而称春试、春闱。

会试在京师进行,全国范围内的举子汇集京师,统一参加考试,各路高手同台竞技,名额十分有限,每次在100~300名不等,平均在200多名,因此竞争极其激烈。

通过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贡士还要继续参加考试,先是礼部组织的复试,通过复试者被分为一二三等,列入此三等者方可参加殿试。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通过者均可称进士,又根据成绩由高到低分为三甲:

一甲3名,第1名称状元,第2名称榜眼,第3名称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所以说,我们常用“名列三甲”来称呼“前三名”是不准确的。

进士及第可以直接做官,状元一般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一般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其他授翰林院检讨等级别更低的京官或外官。

基于上述资料,我们可以算一笔时间账。

一个人从8岁入私塾,一年都不耽误,到考中状元,需要多长时间?至少要十几年。

历史上那些年轻的天才状元,大多数都在20来岁,跟如今大学本科毕业差不多。所以古人说“十年寒窗”,一点都不夸张,读十年书就考中状元的,绝对是天才中的天才。至于那些“连中三元”者,即乡试解元、会试会元、殿试状元,几千年来不超过20个人。

基于上述资料,我们再算一笔人数账。

一个人从8岁入私塾,到考中状元,需要淘汰多少人?从举人考状元至少要胜过1200多人,而这些被胜过的1200多人,每个人都是淘汰了数千人的,状元难度可想而知。

抓住每三年一次才有的考秀才、考举人、考进士的机会,至少经过十几年寒窗苦读,淘汰全国无数精英人物,才能成为全国唯一的状元,这种难度跟如今各种“高考状元”“中考状元”相比,完全是天壤之别,不具备任何可比性。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8

诚邀,如题。“十年寒窗苦,一朝金榜题”,在古代,若想当官,读书是出身寒窗之人的最好选择,于是每年会试,多少人挤破脑袋想要博取头名以光宗耀祖,如能考上个探花,榜眼,状元,那就更是三生有幸了,那么古代考个状元有多难呢?

状元起先称为“状头”,因为参加考试的士子,经由各州贡送到京城,在应试前需递送“投状”,即类似今天考试报时填写材料的情形相同。考试结束之后,将最高的成绩放在最前面,就叫做“状头”。居首者因曰状头,亦曰状元。明清两代,殿试一二三名,确定其名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

但是要注意,虽然古今都有考试,但是古代的考试与现在大大的不同,古代的状元更像是一种行政级别,与现在的学历完全不同

前几天小编看到一个说法,来自湖南大学李冰教授的分析认为,古代举人相当于硕士生,进士相当于博士生,至于殿试上考中名次的,则相当于中科院的院士。但是这种硕大也不准确,因为古代的状元是在成千上万的学子中脱颖而出的第一名,而现在的学历只是比较优秀科目的人,没有排名先后所以二者是不能比较的。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9

古代科举时代的状元,无法和现代教育体系比较,他们不是一个体系,他们的目的也是不一样的。现代教育体系的高等考试,是为了考验学生的知识,通过知识和智力鉴别,选送到不同的大学(而古代的一个秀才,就应该相当于大学生的资质。)一个现代社会的大学生,他代表了他自己的利益,他可以选择为任何一个企业一家单位一个国家服务。而古代科举时代的考试,是为了给国家选取人才,说穿了就是为了选官,选取官员是为了替朝廷/皇帝管理国家,为朝廷服务,代表了皇帝的利益。

现代社会想做官,得首先考取公务员。而状元是进士群体的佼佼者,已经具备准官员身份,一旦被授予官职,立即转为国家官员,一般起步阶段为六品的职务。七品就是县处级,六品比县处级稍微大一点。而公务员刚刚步入仕途,一般就是科级,很少是处级,除非你有特长是特聘。处级公务员的考试,那就是高级公务员的考试。所以,一个古代的状元,起码等于通过了国家高级公务员考试的选拔。


(正门只有皇帝,皇后,状元可以通过)

就\"荣耀\"度而言,状元也要远远高于现代的高考\"状元\"。现代的高考状元,充其量相当于\"头牌秀才\",古代的状元比他们要高至少两三个层次。古代的状元可以享受一个宰相都没有机会的荣耀,即走一走皇宫的正门。皇宫的正门平时只有在举行国家大典的时候,为皇帝通过开一次。皇后娘娘嫁人皇宫的时候,只允许开一次。而状元就可以走一次皇宫的正门,和皇后同等的待遇。

10

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写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他以“头悬梁、锥刺股”的刻苦精神,来激励读书人努力追求入仕做官、谋取功名利禄的理想。“一举成名”正是古代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而鱼跃龙门的真实写照。而“元”字在古代汉语中有“大,首”之意,故中国古代称科举考试中的全国第一名为“状元”。

现代我们多将高考第一名称为“状元”,而古代状元肯定不只是大学学历,“状元”在古代科举考试中就相当于是获得了全国第一的成绩,可以直接入朝当官,从此改变个人命运。全国的书生都以考取状元为终极目标,寒窗苦读就为了能够改变个人命运,博取自己前途来达到光宗耀祖的家族目的。现代高考也是改变命运的方式,而且也因以分数为考核标准和异常严格的考察被称为是最公平的考试。

但按照严格定义上来说,古代科举制规定的考试并不是完全属于学历考试,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为选拔官员而服务,类似于当今的公务员考试,所以状元并不只是一个学历,只不过考察内容是以书本知识为主。如果非要将古代科举状元同现在学历对比的话,可以勉强说,状元郎就相当于参加全国公务员考试并且总成绩为第1名的能人。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唐,后宋元明清皆有延续、发展和完善。一般来说科举是三年举办一次,而且是全国统一卷,不像现在年年举行的高考,因地区不同而有不同的题。在科举考试中,考生的题目以文科为主,主要是看考生的写作水平、思想觉悟以及国家政事规划,因为主要目的还是选拔治国能人,当然从写作题目难度上来说,比现在写作文要难上太多了。而且只有通过最后一级,也是最高的殿试,即由皇帝亲自选择,取得第一名成绩的人才能被称为状元。

古代科举考试也分成很多级别,有童子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很显然殿试学术的级别不等同于高考,更有可能是高于高考,按现在的说法推测应该是能达到博士生甚至超越博士的水平,毕竟是从全国范围内选择最有治国才能和文采的人里选出极少部分参加殿试,还由皇帝亲自选拔。这种制度规则下的最有级别和分量的考试,因时代背景不同,也不是现代考试规则能够比拟的,只能说二者规格和影响力不同。

综上所述,状元也不完全是学历的象征,终究科举制是为了选拔有才能的治国官员,而不是学术人员的选拔。但是当时监管存在一些漏洞以及考官的主观臆断等原因也会影响评判结果。

古代的科举和现代的高考虽然已经大不相同,但其中的择优而取的意义和功能还是一样的,不管怎样都需要通过努力学习来不断进步和提升自己。不论古今,大家都是为了各自的理想而奋斗来改变自己的现状,那就要紧紧把握住每一个能改变命运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