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你最喜欢李煜的的哪首诗句,来啊,一起讨论啊?

你最喜欢李煜的的哪首诗句,来啊,一起讨论啊?

2020-08-12 02:01阅读(74)

你最喜欢李煜的的哪首诗句,来啊,一起讨论啊?喜欢李煜,纳兰容若,仓央嘉措的诗句。你们有喜欢的吗?一起说出来吧。万千世界,茫茫人海,能喜欢同一首诗句亦是

1

《相见欢》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 , 留人醉 ,几时重 ?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林花凋谢,褪去了春天鲜红的色彩,太过匆忙,无奈早上飘洒寒雨晚上吹刮起大风。

猩红如胭脂一般的泪水,叫人见之心痛欲醉,不知何时才能重逢? 真的是人生常有遗憾,这遗憾就如江水一般长向东流。

品读古诗词


2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五代: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李煜的诗词都很美,深情细腻,这样儒雅翩翩的男人本不多得,偏偏还是个天子,天下不知多少女人为之唏嘘仰慕!

尤其喜欢这首词是因为两个“诗眼”。“谢了春红”生动唯美,直接戳到人心柔软处,令人无比惋惜和心疼。

“谢了”满含伤感、遗憾和不舍,动词用好能增加生动感。“红”字尤其好,充满了怜爱,比“花”更动人和艺术。

“胭脂泪,相留醉”呼应“谢了春红”,借“春红”、“胭脂”代女子娇颜含泪及“留醉”的拟人都生动至极。

饱含深情于诗歌创作自不必说,但最终达到高超的艺术效果,还是需要技巧。笔触细腻和贴近实景更能有生动效果。

3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这首词和《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我喜欢李煜的两首词。

喜欢有两种,喜欢喜剧性的和喜欢悲剧性的,我偏向于后者。

这首词也是悲剧性的色彩,是南唐后主李煜亡国被宋俘虏囚禁时所写。

前阙表象写行为和西楼夜景,但还是能感知到作者低落的心境。

默默无语上西楼,月都不是圆的,是那种惨淡的缺月,寂寥的院落锁住的不仅仅是凋败的深秋,更是一颗愁苦的心。

月下的梧桐清冷地立着,带不来一丝的温暖。

后阙直舒胸怀,亡国忆国之恨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痛苦,也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这种别样的滋味谁能明了啊!

我能想象这本不适合当皇帝,性情婉弱情感丰富的李煜被俘后的痛楚,肯定比那些冷酷强硬的君主来得更撕心裂肺。

这首词跟李煜前期写的词形成鲜明的对比,前期描写的多是皇帝生活的华丽和惬意,都是喜剧性的色调。这首完全悲剧性。

喜剧性跟悲剧性相比,在我认为前者比较表象和不深入,后者才更深沉和凝重。就好像顺境时的欢歌笑语不算什么,困境时的感悟更有深度,更打动人心。

悲哀一个优秀的词人被安置到不该去的位置上,如果李煜没有当皇帝,就一平凡人,他的生活相应要和风细雨些,轻松婉转的生活更适合李煜的性情,或许他能平平淡淡终老也胜过囚禁的痛苦,被毒死的无奈。

穿越一千多年的时光,李君王让我跟你一同感受你的心境吧!

4

说起南唐后主李煜的诗词,农夫首先想到的便是他的绝命词《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咋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的这首《虞美人》创作于他投降归宋后的第三年。此时他已在狱中苟活了一年多。可怜这位昔日过惯了花天酒地,傍花宿柳生活的一国之君,却长期失去了自由。在狱中终日以泪洗面,日夜沉侵在人格尊颜的丧失和屈辱,及对故国山河深深的怀念之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长期屈辱悲愤的压抑情绪,终于在这年七月七日也就是他的生日这天夜晚爆发了。李煜命歌伎舞女们在他的寓所中,演唱了他这首新创作的,令人闻之肝胆欲碎的诗词。不料竟被宋太宗听见了,这下彻底触怒了对他还抱有一丝侥幸心里的暴君,终于赐给李煜一杯毒酒,不仅结束了他的生命,还使《虞美人》这首被后世传唱千古的诗词,成为李煜的绝命词。

李煜一生中到底一共创作了多少首诗词,直到现在还是个谜。据说他现存的四十六首诗词中,其中仅有三十八首能够确认是他自已创作的,另外八首早期的作品,疑为他人所作。

纵观李煜现存的三十八首诗词中写得最悲愤,最戚惨,最感人的就是这首《虞美人》,尤其是结尾两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成为千古名句,赢得了历代千万读者的喜爱,并被人们永久传唱不衰。

5

李煜,字重光,号钟隐,南唐国君,五代词人,史称“李后主”。他在政治上是平庸无能的皇帝,但艺术才华却非凡,工书法,善绘画,精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的造诣,词的成就最高。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称为“千古词帝”。前期词多写宫廷享乐生活,风格柔靡,香艳精致,才情蕴藉;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和去国之思,题材阔大,意境深远,感情真挚,沉郁哀婉,极富艺术感染力。

应题主之邀,今天来讨论李煜的一首名词《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宋太祖开宝九年,金陵城陷,李煜被俘至汴京,接受了赵匡胤赐给的屈辱封号,被封为“违命候”。从此,亡国之君李煜幽居在汴京的一座深院小楼,开始了他的囚徒生活。

这首《相见欢》就是李煜被掳之后所作。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内心的苦楚与怅惘以及如影随形,纠缠不清的思绪。



此时的词人是“无言”的,无言的词人,可能心乱如麻,无话可说;可能心潮起伏,无人对语;可能身心抑郁,备受煎熬……“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词人终于一抒胸臆,千丝万缕的独居离愁,真想“快刀斩乱麻”,永远不再去想,可是不能,索性就整理吧,结果越想越烦,越理越乱了!这种折磨的滋味真的不好受,牵肠挂肚,纠缠不去,使人不胜烦扰的离愁,真是“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昔日唯我独尊的天子,如今成了阶下囚,备受屈辱,遍历愁苦,心头淤积的是思,是苦,是悔,还是恨……恐怕词人自己也难说清楚,又岂是常人所能体会到的呢?

词的上片写词人登楼所见之景,下片抒情。词人三言两语,信手拈来,用眼前景,平常话,了无痕迹地把离愁别绪和盘托出,由此可见词人笔力之功也。

6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每当听到用这首《虞美人》谱成的音乐,就好像看到牢狱中痛不欲生的南唐后主李煜。

从天堂到地狱的生活巨变,使李煜的词作有了很大的变化。前后期表现出不同的内容和风格。前期词,主要描写他豪华、淫靡的宫廷生活和男女爱情,有浓厚的花间色彩,风格柔靡,内容无可取。后期的词,由于作者生活上的巨变,亲身体验到了俘虏生活的屈辱和痛苦,这时期的作词主要表现时是不幸者的真切而深沉的悲伤。他怀恋故国,追慕过去的生活,感慨时光的流逝,抒发内心无限的惆怅与悲凉,风格清丽凄婉,如他的这首脍炙人口的名篇,抒情词《虞美人》是他亡国被俘后之作。抒发了他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其中既有他为失去曾经拥有的王国、权力、荣华富贵、享乐生活而发的痛苦哀叹,也包含了对故国河山的思恋和对自己逸乐亡国的悔恨。情调虽然感伤低沉,但情感真实,感触真切。

作者在这首词中,借“春花秋月”、“雕栏玉砌”等景物抒发物是人非、江山易主的悲伤,内蕴丰富。末两句,以“一江春水”喻愁,使抽象的愁绪有了载体,变得形象可感,写出了胸中忧愁无边无际、无穷无尽,意境深远。

7

李煜绝命诗《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这时已经被拘禁在宋都三年,虽然衣食不愁,但是失去了人身自由。每日只能与宫娥赋曲吟诗,很是寂寥。

七月初七,李煜生日那天,他想起了南唐时风花雪月,群臣众妃为他祝寿的热闹景色,顿感哀伤,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宋太宗赵光义闻之大怒,既然你如此思念故国,那就随他去吧,下令毒死了李煜。

一代才子,香消玉殒,世间再无李煜,再无他的词,一场唏嘘。

8

我是张旭语文,很愿意与您一起探讨问题的实质

李煜不因做皇帝而名垂千古,反以写词而闻名遐迩,论之,他做皇帝皆因宿命,写词则是性情使然!

试想,一个写着“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的人,怎能独断于朝堂呢?

人世间本无十全之事,故而,李煜既做不了一个称职的皇帝,也做不了一个潇洒的诗人!

这大概就是人生!

9

李煜,是文学界的天才,作为帝王不怎么样,作为词人,却很耀眼。

他享受过最繁华的盛景,也历经最辛酸的过往,全都体现在了他写的词里。


《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被俘后的他,所有的恨,只能寄托于梦里,白日不敢表露。

对于美好的东西,因为失去了,就再也不能忘记。当年“车水马龙”的盛况,都已是过往云烟,不敢想,不敢回望。

亡国之君,从云端跌到泥里,失去自由,深陷于痛苦的深渊,怎能不恨。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这首小令应该也是李煜被俘后写的,在雨声中醒来,怀念故国,夜不能眠。梦中短暂的悠闲,让人几乎忘记如今已是阶下囚的事实。醒来才发现,自己只是一个失去了自由的“客”。

独自莫凭栏,否则总会想起曾经的无限江山,失去了的南唐,如春光一般再也不复返。

“流水落花”“天上人间”,词越美,心越寒。

李煜能把自己的最真感受,融在现实的情景中,寄托情感,给自己的心留一个短暂的安放之处。

一代君王,能够以词流传千古,只能可惜他是入错了行吧。


10

  作为婉约派词人的李煜,代表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这首词是他的巅峰之作,也是生命终结之作。全词如下: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据说,这首词做于乞巧节,就是传统的牛郎织女相会日。作为亡国之君的李煜,喝了一点小酒,一时感情大发,思绪澎湃,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

  词的上阙,是作者一直对故国的感怀,而下阙,则有复国之心。


  宋朝皇帝看到这首词之后,马上赐李煜美酒一杯,酒中有毒,李煜喝完之后,一命呜呼。

  最先看到这首词,是在电视剧上,唱起来格外伤感。

  然后,有一首流行歌曲,黄格选的《春水流》:大概就是引用了《虞美人》中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很喜欢黄格选《春水流》这首歌,带着少年的伤感,也带着游子的梦和无奈的情怀。

  后来,读了李煜的词,经历了很多,在秋夜浓时,格外让人伤感,但一江春水向东流让人对新的的生活充满无限向往。

  这首词,起调伤感,而到最后,却有一股让人向上的力量,恰恰这种不绝望,让宋朝皇帝动了杀机,让一代天才殒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