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长安为什么会改名叫西安?

长安为什么会改名叫西安?

2020-08-09 14:03阅读(69)

长安为什么会改名叫西安?西安能达到像长安时那样的规模吗?:长安在历史上改名为西安,是让当下的西安人非常不爽快的一件事。如果现在城市的名字依然叫长安的话

1

长安在历史上改名为西安,是让当下的西安人非常不爽快的一件事。如果现在城市的名字依然叫长安的话,别的不说,只需要这个名字,就不知道能吸引国内外多少游客。因为长安作为古都是世界级的,位列世界四大古都(意大利罗马、希腊雅典、埃及开罗、中国西安)之一。

(西安鸟瞰图)

当然了,现代西安人虽然很不爽,但是也没有办法。因为古人并不明白“旅游经济”是什么东西。古人在给一座城市取名字的时候,更多的还是立足于政治考量。

“长安”这个名字最早是刘邦改的。刘邦建国后,把都城建在那里,其实也是很费脑筋的。项羽为了衣锦还乡,把他的王都建在彭城,因而成为一个短命的政权。刘邦当然不会跟着项羽学,不会把都城建到沛县或者偏僻的汉中去。

当时最好的选择,肯定是在秦朝的都城咸阳。毕竟咸阳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不仅有“百二秦川”提供丰富的出产,还有函谷关这样险峻的关隘拱卫。当战国时期,东方六国始终打不进关来,就是因为有这么一个险要的地势。

但是,定都咸阳刘邦也不踏实。一来,秦朝是一个短命王朝,似乎并不是很吉利。二来,项羽到咸阳的时候,放了一把火,把咸阳烧得差不多了。最终,在张良的建议下,刘邦把都城定在离咸阳不是很远的长安。那里原先就有一个长安乡,刘邦就把这个名字作为都城的名字,“长治久安”,不重蹈秦朝的覆辙。

刘邦没想到,虽然他建立的汉朝并没有千秋万代延续下去,但是,这个长安都城却一直留了下来,成为后世王朝在选择都城的时候的第一选择。虽然历史上先后在长安建立的那些皇城,都不存在了,但是后世又不断地复建。到了隋唐时期,长安迎来了它最辉煌的时代。

(刘邦)

长安在唐末及五代的时候,多次遭到焚毁。后来宋朝建立,本来赵匡胤也有想法要在长安建都的,当然他也提出过要在洛阳建都。但是,由于当时对中原王朝的威胁,主要来自于北方。再加上生态环境的破坏,粮食出产地,主要来自于江南和四川。因此,以赵光义为首的皇亲权贵,贪图享乐,最终并没有迁都到长安,而是把都城建在了开封。

元朝建立后,由于元朝是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因此,他们定都的地点,肯定就不会是中原王朝最习惯的长安,而是既有北方特色,又有南方特色的燕京(大都),也就是现在的北京。

既然已经确定燕京(大都)作为他们的都城,就要弱化长安作为汉人王都的意义。因此,当时忽必烈把他的第三子封为安西王,镇守在长安一代,并在原先长安城焚毁的地方,修建安西王府,改称安西国。这个“安西”,显然就是把长安作为元朝西边来加以安定的意思,而不再具有政治上的中心地位。

不过,后来又发生了安西王造反的事情。显然,元朝想让通过藩王来安定西边,并没有起到作用。于是,元朝统治者在在平定了安西王之乱后,就把安西国给撤了,改为奉元路。这个“奉元”,就包含了维护元朝中央集权的意思。

(朱元璋)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朱元璋在平定南方以后,派徐达等将领北伐。徐达攻下奉元路后,朱元璋把奉元路改为西安府,“西安”的名字就这样出现了。

“西安”和“安西”看起来是同一个意思。不过,侧重点不同。“安西”是一个动作,“西安”是一个结果。朱元璋改这个名字,似乎要高明一些,他需要的是大明帝国西边安定这个结果,不需要那个过程。虽然他把他的次子朱樉安排在这里就藩,但有这个结果,也就不会重蹈前人覆辙了。

也就在明朝,西安还有机会改回“长安”的。当时朱元璋想迁都西安,专门安排太子朱标前往考察,并对西安城进行修缮。如果这个动议最终能够成行,那么,“西安”这个名字,肯定是会重新恢复成长安的。京城的地方自然是中央,而不是西边,叫“西安”显然是不恰当的。

可惜的是,朱标从西安城回到南京后,很快就生病去世了,这让朱元璋非常伤心,因此,迁都的想法,也就打消了。

后来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推翻朱允炆,并迁都到燕京,并把燕京改为北京后,北京自然就成了全国的中心。此后,西安只在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的时候,短暂地作为首都,后来就没有再成为国都,当然也就没有再改回原来的名字“长安”了。

(参考资料:《西安故事》)

2

这是个误解。狭义的“长安”仅指汉代到北周时的长安城,按朝代不同也叫雍州、京兆郡。隋朝在汉长安城南边修建新城,开皇三年迁都,城的名字叫大兴城,先后设置雍州、京兆郡,城中的两个附廓县叫长安县、万年县(大兴县)。


唐朝时,称大兴城为“京城”,先后设置雍州、京兆府,称为“西京”、“上都”。和隋朝一样,唐朝时长安只是京城的一个附廓县,另一个县是万年县(唐玄宗时改名咸宁县)。换句话说,唐朝时的国都只是俗称“长安”,但正式名称是雍州或者京兆府,长安只是其中的一个县。


唐朝灭亡后,除了后梁时一度称为“大安府”之外,“京兆府”的名字一直到北宋和金朝末年都一直沿用未变,长安、咸宁作为附廓县名一直沿用到民国。


元朝灭金后,把“京兆府”名字改为奉元路。明朝设西安府。在元明时期,包括清朝,长安、咸宁仍然是奉元路/西安府城中的两个附廓县。


民国初年一度取消府级建制,“废府存县”,各府一律改以附廓县名相称,比如山西省会由太原府改称阳曲县(太原附廓县),福建首府由福州府改称闽侯县(福州城附廓为闽县、侯官县),广东省会由广州府改称番禺县(广州城附廓为南海、番禺二县)。西安府也改称长安县。这是北周灭亡以后一千多年里,历史上唯一一次正式称这座城市为“长安”。到1928年复设立西安市。


顺便说一句,洛阳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也只是河南府的一个附廓县。洛阳在隋唐时虽然号称“东都”,但正式建制是洛州、河南郡或河南府,洛阳为其附廓县。也是在民国初年这次改制以后,洛阳才由县名变为市名。类似的情况还有:

云南府→昆明县→昆明市(清代府名→清代附廓县及民初改名→今名,下同)

平阳府→临汾县→临汾市

潞安府→长治县→长治市

顺德府→邢台县→邢台市

东昌府→聊城县→聊城市

曹州府→菏泽县→菏泽市

彰德府→安阳县→安阳市

归德府→商丘县→商丘市

延平府→南平县→南平市

安陆府→钟祥县→钟祥市

德安府→安陆县→安陆市

衡州府→衡阳县→衡阳市

宝庆府→邵阳县→邵阳市

顺庆府→南充县→南充市

嘉定府→乐山县→乐山市

叙州府→宜宾县→宜宾市

保宁府→阆中县→阆中市

绥定府→达县→达县市(后来改名达州市、达州区)

宁远府→西昌县→西昌市

凉州府→武威县→武威市

甘州府→张掖县→张掖市

……


但是也有些改回原名的情况,比如

济南府→历城县→济南市

兖州府→滋阳县→兖州市

扬州府→江都县→扬州市

苏州府→吴县→苏州市

泉州府→晋江县→泉州市

兰州府→皋兰县→兰州市

……

3

答案是,不存在“改回长安”的问题,因为“西安”之名并不是“长安”改来的,作为地名的长安一直存在,并未中断。

西安得名,始于明代。洪武二年,徐达进兵奉元路,改奉元路为西安府。

也就是说,“西安”这个地名,不是由“长安”改的,而是由“奉元”改的。

奉元路是元朝的名称,再向前追溯,则是京兆府、京兆郡、京兆尹、内史。

从秦朝设置内史开始,到汉朝的京兆尹,魏晋北朝的京兆郡,唐宋的京兆府,元朝的奉元路,明清的西安府……这才是西安名称的历史沿革。

这里面可曾出现“长安”么?

不论郡、府还是路,都不是基层行政区划级别,下面还要管辖若干个县,而长安,正是其中一个县的名称。

长安之名,始于秦的长安乡,汉高帝五年,在此地设长安县,在长安县内建起的都城,也顺理成章被称作“长安城”。

但是,长安城很特殊,它不仅是长安县的县城,同时也是京兆尹-京兆郡-京兆府-奉元路-西安府的治所,还是州府、省会,甚至是一国的都城。也就是说,长安县是一个典型的附郭县,同一个城里有好几级上级压着,颇有一种“不到北京不知道自己官有多小”的感觉。

所以,问题就很明白了,西安和长安是从明朝开始就并存的两个地名,它俩的关系不是谁取代了谁,而是上下级的关系,西安府是上级,长安县是下级,府衙与县衙同城,府尹县令同城办公。若是类比现在的话:西安府是地级市,长安县是西安府的市区。

到了民国时期,废府道,留省县。本来西安府被裁撤,西安这个名称就该没有了。偏偏民国又实行切块设市,市县分离,也就是把县城从母县切出来,单独设市,这个单独设置的市,地位还比县高。于是就把长安县的县城(当然也是原西安府的府城、陕西省的省会),从长安县分出来,沿用了原西安府的名称,设西安市。长安县的辖区就变小,县政府也迁到了别处,不再管辖原来的县城(同时也是明清的府城和省会)了。

新中国成立之后,西安市又开始管辖了周围几个县,长安(县)重新成为西安(市)的下级行政区。2002年,长安县改为长安区。

综上所述,西安的前身是内史、京兆、奉元,长安是西安(及其前身)下辖的一个县。

如今,长安仍然存在,就是长安区,仍然是西安下面的一个区。西安和长安在历史上,是并存的上下级关系,而不是取代关系,至今西安市与长安区仍然是共存的上下级。

4

借着这个问题解释一下长安与西安的关系,第一,长安从来就没有改名,从古至今都叫长安,现在西安市任然有长安区,就是古代的长安。第二,长安与西安不是一个级别的两个地名。

长安自汉朝开始,作为大汉的都城存在,此后经历数朝一直是大都市,到唐朝达到顶峰,唐之后,随着政治、经济中心的东移,长安逐渐衰落,但是它始终作为一个城市存在。

西安这个地名最早出现是在明朝,西安不是一个城市,而是一片区域,类似于现在的地级市。长安与西安的关系,就像是地级市和地级市期中的一片城区的关系,长安隶属于西安。西安的由来是这样:京兆尹(汉)—京兆郡(魏晋隋唐)—京兆府(唐宋金)—奉元路(元)—西安府(明清民国)—西安市(民国至今)。

所以要说改名,那也是奉元路改名为西安,不存在长安改名为西安的说法。因为二者不是一个级别的概念。

至于它有没有可能改名长安的问题,见仁见智,个人以为,以长安城辉煌的历史和在华人世界巨大的知名度,西安市改名长安市是有一定好处的(请记住,不能叫“改回”),这个相信西安市人民应该是支持的,但是如果西安改了,一旦这个口子开了,那么很多其他的地方是不是都会效仿?比如黄山改名徽州,南京改叫金陵等等,政府要考虑各方面成本。所以短期内,不会开这个口子。

个人浅见。

5

先说说长安,长安,即长治久安,古代帝王都希望王朝永固,统治万载。长安名字源于汉代,汉承秦制,汉长安即在秦咸阳建立起来,所以,古长安严格来说就是今天的咸阳,这个长安和西安长安县不是一回事。

后来的王朝都在长安以东建立王朝,原长安就失去了地位,帝王们希望西方能够安定,改名,西安。明太祖洪武年间,徐达进兵奉元路(明朝以前叫安西路)后,改奉元路为西安府,即长安和西京的合称。

所以,现在意义上讲,西安改长安不合适,因为就算你有长安县也不是原来意义上的长安。如果说,非要有一个长安市,最有资格的当属咸阳。

但是,现在,西安作为省会城市,如果咸阳改为长安,名头明显盖过西安,从级别上来讲也不好。

除非,西安与咸阳合并形成一个大都市,这时改名,当在情理之中。现在,西安与咸阳之间的漫游费早都没了;西咸新区正在逐步建成,相信西安与咸阳合并在不久将来会实现。

6

西安乃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比起历史的悠久和辉煌,北京都要甘拜下风。

大家都知道,西安的古称是长安,这座城市是什么时候改称西安的呢?又是为什么原因?西安还能达到古代长安那样的规模吗?

西安的悠久历史

西安历史极其悠久,我们都学过著名的陕西半坡遗址,这是距今6000至67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典型代表,就位于西安,这说明我们的先人很早就在西安一带繁衍生活。

在新时期时代,西安就有了原始的城垣雏形,但当时还没有形成城市的规模。

到了西周时期(前1111年─前770年),西安成为西周的国都,不过当时不叫西安,也不叫长安,而是镐京,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被称为京的国都,也是最早的大城市。

长安的名称由来

秦朝统一六国,定都咸阳,也属于今天的西安,但在当时西安是小弟,咸阳是大哥,西安是下属的地盘,而且是秦始皇的兄弟长安君的封地,故此被称为“长安”,不叫西安。

秦末汉初,咸阳遭到破坏,刘邦建立汉朝后,决定另选国都,便选在了长安。

长安长安,长治久安,这是一个完美的都城名称。

当时的长安还只是一个小地方,刘邦让丞相萧何主持营造都城,开启了长安城的辉煌。

长安的繁荣辉煌

自此以后,长安城规模不断扩大, 不仅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更成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大城市。

两汉之交、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长安被个个政权轮番占据,遭受无数次战火摧残,一度荒废,一直到了隋朝建立再次被确立为国都,才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到了唐朝,随着大唐盛世的到来,长安迎来了最辉煌的时刻。

唐朝的长安城周长达35.56公里,面积约87.27平方公里,不仅超过之前任何一座城市规模,甚至超越明清时期的北京城,面积达到北京城的1.4倍,至于同时期的西方著名城市如罗马、君士坦丁堡、巴格达更不到长安城面积的1/6,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的国际都市。

长安的没落更名

自唐朝后期开始,全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长安城的粮食已经十分依赖江南粮食的转运供给,后来又安史之乱、农民起义、藩镇割据的轮番蹂躏,长安城的地位急剧衰落,不再被后来的宋、元、明、清这四大朝代作为都城,被开封、洛阳、杭州、北京等城市超越。

宋朝建立后,赵匡胤曾有意迁都长安,但终因漕运不便而放弃。

明朝建国后,朱元璋也曾有意迁都长安,重现秦汉辉煌,并为此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只是因为天下初定,迁都规模太大,为免劳民伤财,最终放弃。

不过朱元璋还是做出一个决定,把长安所在的“奉元路”改为“西安府”,寓意“安定西北”。因为明朝定都南京,位于东南,对西北鞭长莫及,所以朱元璋希望西北边境稳定。

“西安”之名便由此而来。所谓“慈禧西逃至长安,将之更名西安”的说法绝不可信。

自唐朝以后,长安不复往日辉煌,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一方面,长安发展的重要经济动力——丝绸之路被阻断,导致作为起点的长安城随之没落;另一方面是人类近海洋文明的崛起,取代了内陆文明,远处内陆的长安城不具备区位优势,终于在文明进程中落后了。即便我们现在继续努力,西安恐怕也难重往日辉煌。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7

秦朝末年,秦始皇的弟弟“成蟜(音同绞)”在长安乡一带有一片封地,管理着这一方天地的安危,深受当地老百姓拥戴,因此,他被称作“长安君”。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跟项羽的“楚汉争霸”中,最终获得了胜利。刘邦当上汉高祖后,就在长安乡一带设立了长安县。

两年后,汉高祖在关中平原腹地建造了“未央宫”,同时,把都城从渭河以北的栎阳城整体搬迁到了未央宫,因为未央宫地处长安县,所以,新都城被称作“长安城”,寓意为新都城要长治久安,让百姓安居乐业,永享太平日子。

长安的名称被确定下来后,就一直延续下来,直到今天还在使用。

不过,长安的上级管理单位,在不同时代都改变过称谓。

分别是,在汉代时,称作京兆尹,在魏、晋、隋、唐时期,称为京兆郡,在唐、宋年间,称作京兆府,在元朝时,称作奉元路,明、清、民国年间,称作西安府。到了今天,就称作西安市。

“长安”的名称改为“西安”,是因为朱元璋。

朱元璋命令大将徐达对元朝残余势力一路追击,赶出了陕西关中平原腹地,元朝残兵游勇向西域逃去。直到公元1369年,朱元璋完全推翻了元朝,取得了最终胜利,为纪念这次胜利,索性把奉元路改成“西安府”,有“西部安定”之意,并把西安设定为明王朝的西部重镇。

朱元璋经过考察后,看到西安曾经做过许多朝代的都城,城市布局合理,具备王者气派,并且,西安居于华夏中央,地理位置也不错,所以,朱元璋抱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方针,把西安作为首都的第一选择来建设,很快修建了工程浩大的西安城墙,就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西安城墙。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几年后,朱元璋的儿子、皇太子朱标在南京去世,朱元璋白发人送黑发人,深受打击,不久,70余岁的朱元璋也鹤归西天,因此,迁都西安的事就不了了之了。

从现在来看,西安城的规模远远超过了昔日的长安城。因为在古代,有上百万人口,城区面积几十平方公里的城市,就算很大的城市了。在唐代长安城发展的鼎盛时期,面积有85平方公里左右,人口有130万左右,而这些,才是现在西安城的十分之一左右。

8

说起西安,大家可能最先想起的它光辉的历史,也就是以前还叫做长安的时候。

长安,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的城市,中国四大古都之首,而且还是我国唯一一座\"十三朝古都\",在世界上更是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有如此多的光环加身,如此耀眼的它为何会改名叫做\"西安\"呢,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些什么事?

其实\"西安\"改名为\"长安\"这种说法并不是很准确,在历史上\"长安\"这个名字从未消失过。由于长安只是一个县名,虽然各个朝代对都城区域的称谓并不相同,但\"长安县\"始终是存在的。这是怎样一回事呢?这就要从\"长安\"这个名字说起了。

早在西周初年,周文王就曾在这里设置了丰京。后来周武王再建镐京,历史上称为丰镐。到了西汉初年,刘邦在定都关中的时候,恰好当地有一个长安乡,便立名为\"长安\",取的就是它\"长治久安\"之意。这时候才出现\"长安\"这个名称 。

到了隋初,此处仍称汉长安城,后来因为此城从汉以来,\"凋残日久,屡为战场,旧经丧乱\",又因渭水河床南移、位于龙首原北的汉代故城,太靠近渭水,城市内十分潮湿,很容易被水淹,便决定在龙首原以南地势较高的\"六陂\"地带,营建新都。

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年),开始营建新都。关于新都的名字,据《长安志》卷七记载,由于隋文帝杨坚曾被周明帝封为\"大兴都公\",因而将新都命名为\"大兴城\",所以长安隋时也被称为\"大兴城\"。

到了唐朝时期,唐朝沿袭隋制,也仍然叫做长安,而且并扩大规模建设,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隋唐均设京兆尹(郡、府)或 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等20余县。

有意思的是唐朝时曾把长安城一分为二,一份归长安县,一份归万年县。但无论怎样都阻挡不了其发展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历史上称之为\"西有罗马,东有长安\"。但是大家也都知道,唐朝自从\"安史之乱\"之后就国力疲敝,大不如前。公元880年,黄巢军攻克潼关,唐僖宗逃往成都。黄巢率军进入长安城后,在长安大明宫即位称皇帝,国号大齐。但没过多久,唐王朝重新调集各路兵马,围攻长安,大齐军大败,只好撤出长安。

唐昭宗时期,佑国军节度使韩建为适应军事上防守的需要,放弃了破败不堪的外郭城和宫城,重修皇城,称为\"新城\",即五代、宋、元的长安城。

重修后的长安\"新城\",其范围大为缩水,不到原长安城的十五分之一。长安城缩水以后,原来的长安、咸宁两县的县治已被隔在新城之外,后又另修建了两个小城作为二县的县治。这样三城并列,在当时战乱的形势下,便于相互声援。

五代时期,长安已遭到废弃,不再为都,北宋统一后,宋太祖虽然有迁都长安的动议,最后也没有实现,但长安地区京兆的名称仍继续得以沿用。

到了元朝时期,由于国家回归统一以及通往中西亚的丝绸之路的再度畅通,长安城又因其地理位置的重要而得到了发展,成为控制西北和西南的军事重镇。元世祖封其三子忙哥为安西王,镇守其地,建安西王府。后来由于发生安西王叛乱,安西国被撤。皇庆元年(1312年),改安西路为奉元路。

值得一提的是,《马可·波罗游记》里曾经详细记载过元代长安城内的繁华,\"工商繁盛\",居民制造\"种种金、锦、丝,绢\"和\"武器\"等\"凡人生必需之物,城中皆有,价值甚贱\"。安西王宫\"周围约五里\",其宫室\"皆以金绘饰\",\"壮丽之甚,布置之佳,罕有与比\"。从这些描述中我们又可以看出长安城恢复了繁华景象。

真正让\"西安\"这一名称搬上历史舞台的是明太祖朱元璋。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大将军徐达进兵奉元路后,改奉元路为西安府,西安名称即是由此而来。

徐达之所以改这个名字,应该既是借鉴了原先\"安西\"的名字,同时又有希望西边保持长治久安的意思。而且朱元璋的治国理念是\"封建制\",就是让儿子们分守各地,为国之屏藩。太子朱标坐镇南京,四子朱棣守北平为燕王,次子朱樉守西安为秦王。洪武三年,1370年,朱樉封为秦王。但当时他年纪还小,8年后才去西安就藩。

朱元璋也十分看重西安的地理位置,曾经一度也想要迁都到此。在朱元璋看来,长安是历朝历代中原王朝的古都,就文化底蕴来说,完全能匹配大明王朝的气质。同时,长安地处中原的中西部地区,地理条件优越,有山川之险峻,是\"王气\"之所在。

因此,朱元璋早早便派人在长安修筑起了工程浩大的城墙,洪武七至十一年(1374—1378年)朱元璋派濮英都督增修西安城,其西、南两面仍保留韩建新城的位置不变,北、东两面向外扩展了约四分之一左右,朱元璋甚至还派出过长子朱标亲自考察西安,也算是为迁都做足了准备。但是天不遂人愿,朱标风尘仆仆来到西安,进行考察。结果发现西安气势挺足,但关中早不是汉唐的粮草丰足之地,需要大量从江南运粮草到西安。这就需要长年累月的巨大运输成本,明王朝未必能承受得起。关键是太子朱标身体不太好,刚从西安回来不久就去世了,所以朱元璋迁都西安的计划便被一再搁浅,一直到他死去,这个迁都计划都没有被实施。

等到朱棣登基之后,由于退回北方草原的蒙古人依然对明朝有很大的威胁,最终朱棣决定迁都地理位置更为重要的北平。虽然北平同样不产粮食,但江南粮食到北平,可以走漕运和海运,运输成本比西安更有优势。在加上北平又是他的龙兴之处,所以他把都城迁到那里,改北平为北京。

公元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但大顺朝终归是昙花一现。至公元1645年,李自成被迫放弃西安,后向南方转移。

到了清朝时期,继续沿用西安府名,辖长安、咸宁等15县,1州,孝义(今柞水)、 宁陕(今县)等2厅,1913年, 民国政府在关中地区设立关中道,辖长安等14县。1914年撤销咸宁县,并入长安县,结束了汉代以来一城由两县分管的局面。

1928年,国民政府将长安县城及城关一带划出,设立西安市。1930年,撤销西安市,原西安市区域仍然归长安县管理。民国21年(1933年)西安改名西京,由于此时已经面临日本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国民政府把西安定为中华民国陪都。

后来为了对抗经长征抵达陕北的红军,1935年蒋介石在西安设立了西北剿匪总司令部并自任总司令。时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的张学良在多次建议不成后,同杨虎城共同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使中国的抗日统一战线得以达成,对东亚及我国的现代史影响深远。

建国之后,西安的名称被得到了沿用。

所以长安县的名称其实一直没有变过,到现在还有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就是从长安县变来的。很多人之所以想把\"西安\"改为\"长安\",是因为古代\"长安\",乃是六朝古都,长安作为好几个大王朝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在广大人民心中,有着很高的位置。提起长安那就是盛世都城,眼前便是一片繁华。

而西安现在的发展虽然也很不错,是国家中心城市之一,但毕竟还是要落后于沿海一线城市的,所以人们对于\"长安\"的追忆满满,大概也是希望西安也可以像\"长安\"那样繁荣昌盛的基础上,再增加点政治地位吧。

9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三月,大将军徐达进兵奉元路,击溃元军,明朝政府即改奉元路为西安府,从此长安就更名为西安了。明太祖朱元璋虽定都南京,但是他一直想迁都西安,所以他将次子朱樉为秦王,镇守关中大地。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太子朱标西巡西安后,曾经提议迁都西安,不过他回到南京之后便病死。后来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取得了明朝的统治权,迁都北京。

西周伯姬昌(周文王)在今西安城西南营建丰京,将臣民从岐山周原迁于此;周文王又命次子姬发(周武王)在沣水东岸营建镐京,丰镐就是西安城的最初规模。西周末年,犬戎攻入镐京,将镐京烧成一片废墟,周王朝在诸侯的保护下东迁至洛阳,镐京长时间荒废,直达汉朝重建长安城。

秦人入主关中大地后,先后在雍城(今凤翔县)、栎阳、咸阳建都,其中咸阳城离镐京并不远。秦末大复辟之时,项羽率十八路诸侯进入咸阳城,他对秦朝十分仇恨,于是一把大火将咸阳城烧成废墟。刘邦最开始定都在洛阳,取得全国政权后,本想迁都咸阳,但咸阳烧成灰了,又是秦人国都,所以不便重建。他就命人重建镐京,并取长治久安之意,命名新都城为长安。

宋朝时长安为京兆府路,元朝时为奉元路,明朝改为西安并延用至今。论城市规模,现在的西安远远超过汉唐时的长安;论城市在全国的排名,西安是不可能再成为全国第一市了。现在西安市下辖11区2县, 总面积10108平方公里;2015年末常住人口870.56万,其中城镇人口635.68万,城镇化率72.61%。

10

答: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的一桩大事,就是“长安改名”。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春,明朝北伐军收复关中平原,是年三月明太祖朱元璋正式下诏,有着千年以上“定都史”的古都长安,有了一个沿用至今的新名字:西安。

虽然对这次“改名”,后世也有不少争议。甚至有历史票友愤愤不平说,“古都长安”地位的下降,就从这次“改名”开始。但事实上,这恰是这座“古都”的又一次华丽转身:从破败的“旧都”,转型为西北重镇。

比起后人无比神往的,那磅礴大气的唐都长安城来,唐末年间起的“长安古都”,其实长期处于萧条状态:唐朝天祐元年(904)年,枭雄朱温强迫唐昭宗“搬家”洛阳,整个长安城也因此遭受了空前浩劫,昔日繁华的“唐都”几乎被夷为平地。后来的“长安城”,是唐末节度使韩建以大唐皇城为基础“改建”的,总面积只有唐代长安城的十六分之一,简直“微缩版”。



而在宋元年代里,这“微缩版长安城”虽说有厚重的历史,地位却是长期遇冷。宋代最繁华年月里,这“长安城”的人口也不过五万多人。由于破落得太厉害,唐代时留在长安的各类石经,也一度被抛在野地,任凭岁月侵蚀,直到宋哲宗年间时,北宋政府才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将这些珍贵碑刻保存到长安府学北面(今陕西省碑林博物馆所在地)。元代时“长安城”更名为“奉元城”,城市布局虽有变化,规模也依然是老模样。

一场元末农民战争,也叫“奉元城”再度遭到惨痛破坏。以至于“村人尽死于兵,庐室尽毁”。但这个已经“遇冷”多年且一片残破的“长安古都”,对新生的明王朝却有重要意义:单以军事意义说,哪怕“缩水”的长安,也是维护西北稳定的战略要冲。所以明朝建国后,明太祖朱元璋不但将儿子秦王朱樉册封在这里,设立了隶属大都督府的西安都卫,更做出了重要决定——改名,建新城。

于是,在“改名”之后,西安城的城市建设也紧锣密鼓:从洪武四年开始,明王朝就开始了大力改造。旧的元朝“奉元城”城墙,朝着东、北两个方向扩展出去,不但一改宋元年间的寒碜模样,更奠定了西安古城墙的基本轮廓——扩建后的西安城墙,周长13962米,“西安城”的面积也达到了11.5平方公里,相当于唐代“长安城”面积的十分之一。



虽然比起“唐代长安城”来,西安城的规模看上去依然寒酸,却也有了不一样的气派:重建后的西安城墙,高10米以上,宽12米以上,底部厚15米以上,这几样“新面貌”,远远超过了隋唐时代的规模。西安城墙的防御水平也直线升级:城墙外壁上建有98座“二层楼式敌台”,城墙上每隔十步就有“战棚”,另外还有5984个垛口。城墙四门还修有“瓮城”,组成固若金汤的立体防御。看似比唐代“缩水”,却是中国建筑史上的又一杰作!

“改名”后的西安,城市布局也有了大改变:形成了“长乐”“安定”“永宁”“安远”四个城门,并一改宋元年间“长安城”的市容混乱景象,以四门大街将全城划为四部分,布局更加科学。洪武初年建于西大街的钟楼,万历十年搬到了四门大街交汇处,从而形成了以钟楼为中心的城市布局。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西安古城。

也正是随着西安城的一系列改造,“转型”为西北重镇的西安,虽然没能在朱元璋晚年时“升级”为首都,却也进入了又一高速发展期。明朝初立国时,西安城常闹的“大事”,就是频繁的饥荒。以至于明王朝不得不以“户”为单位,每家发放救济粮。仅洪武三年这一年,西安府就有饥民36889户,几乎家家挨饿。随着明朝政权稳定,西安农业也快速发展,到了16世纪时,西安府的耕地面积,就突破了24万顷,公认西北“粮仓”。



手工业更成了西安的“标牌”,比如柳子镇的铁器,到了明朝中后期时,当地人就“不好读书,专事锻冶”。单这一个镇里就有数千家铁铺,生产的铁剪铁斧等“铁货”,是明朝官场上长期受欢迎的往来礼品。发达的铁器生产与贸易,还带火了山西的采煤业,激活了黄河的水路运输。

西安的“皮货”同样驰名全国,特别是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明朝中后期,西安的羊绒羊皮袄等货物,是公认能与东南丝织品比肩的“硬货”。明朝的宫廷采办,也常视西安为“富矿”。另外还有瓷器,比起“高调”的景德镇瓷器来,西安的“耀瓷”宋代时就享誉天下,明代时更持续爆火。比如同官县,当时就以瓷器业发达著称,甚至“土人燃火炼器,弥望皆明”。火热到亮如白昼。

也正是这些发达的产业,不但撑起了明代三个世纪的西北民生,更为明代的西北国防,源源不断提供物资。仅此一样,就足以见证改名的西安,无可替代的“基石”意义。

发达的商业,更是明代西安的特色,以明朝学者张瀚的话说“西北贾多秦人”。明初不惜血本的驿路建设,以及推行百年的“开中法”,成了西安商业的强心针,交通要冲的地位,令关中地区的食盐、茶叶、粮食、铁器等货物,以西安为中转畅销四方。“秦商”更在明朝中期时高调崛起,特别是食盐业贸易里,“秦商”一度压制着“晋商”,成为西北贸易的主力。隆庆年间的“秦商”李朝观,一次贩运北方的粮食,就多达数千万石。



值得一提的是,哪怕在明末风雨飘摇的崇祯年间,以西安为枢纽的发达商业,一度也给大明补血。名将孙传庭经略陕西时,以西安为枢纽重新打通了与蜀地和关中的商路,历经多年动乱的陕西经济,也被重新激活。凭着复苏的贸易,孙传庭才得以积攒人力物力,打造战斗力强大的“秦军”,一度为崇祯带来“中兴”的希望。

可以说,虽然在明代历史上,西安的“分量”似乎不重,但看过明朝的版图乃至战略布局,就知这个城池的得失,牵动着大明王朝的兴衰。明王朝几个世纪的繁荣,就有“苦心经营”西安的功劳。

甚至,在崇祯年间明王朝生死存亡的时刻,西安也扮演了关键角色:如果崇祯皇帝能够看到西安的战略价值,允许孙传庭退守潼关,那么只要潼关稳定,西安就安稳,西安只要安稳,李自成纵是有百万大军,也不敢直接北上。遗憾的是,急昏头的崇祯,却死催着孙传庭盲目出潼关决战,反而换来了全军覆没的惨败和西安的沦陷。大明“掘墓人”李自成,也恰是以西安为跳板,完成了接下来“大顺军”的高歌猛进。

西安改名的背后,是这一场王朝战略布局的兴衰教训。缺少格局眼光的崇祯,则为此画下了遗憾的结局。明朝早亡,古城仍在,其中的兴衰发展,亦有多少回味在其中。

参考资料:西安市教委会《西安历史》、朱世光《西安的历史与变迁》、杜勋《明代西安府城市经济研究》、吕佳《孙传庭经略陕西政策研究》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