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俗语讲“上了菜的宴席,下了桌的酒”称为“两不吃”,为什么?

俗语讲“上了菜的宴席,下了桌的酒”称为“两不吃”,为什么?

2020-08-09 11:16阅读(250)

俗语讲“上了菜的宴席,下了桌的酒”称为“两不吃”,为什么?:“上了菜的宴席,下了桌的酒”这句俗语在做餐饮的时候经常听到,而且有时候,很好的朋友还会闹出

1

上了菜的宴席,下了桌的酒”这句俗语在做餐饮的时候经常听到,而且有时候,很好的朋友还会闹出纠纷和矛盾。

俗语讲“上了菜的宴席,下了桌的酒”称为“两不吃”,为什么?

一,“上了菜的宴席,下了桌的酒”的意思

  • 上了菜的宴席也就是菜已经上齐,一群人已经开始食用,而你到的时候大家并没有等你。这个给人的感觉自己不太受重视,属于这个酒局可有可无的人选,那么在自尊心方面会受到伤害,如果吃会让人瞧不起,所以不能吃。尤其是在家里请人吃饭的时候,如果客人每到菜都摆到桌子上,那么这个真的有些失礼。

  • 下了桌的酒一般大家喝酒的时候,都会遇到喝的差不多要结束的时候,会有人提议把“杯中酒”干了!然后准备上主食或说几句话,然后这个酒局就结束了!如果这个时候还要酒喝,那么就会引起大家的反感,或者这个要酒喝的人是个“酒蒙子”,这样会被大家瞧不起感觉这个人缺乏礼数。

二,遇到“上了菜的宴席,下了桌的酒”这种情况怎么办?
  • “上了菜的宴席”还要请朋友来吃,这种情况要区别对待。有的是因为被请的人因为事耽误,不能因为一人而让人大家久等。那么来晚的人因为是自身原因,那么不能挑礼,还要自觉受罚。如果是人家吃了一半才想起找你,那么这是根本没有把你放在心上,这样的宴席不吃也罢。

  • “下了桌的酒”这个说什么也不能喝了,要是非要喝可以选择换一个地方。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喝酒要选择喝第二回,那么谁想继续喝这个就由谁请客换地方了!这就是为什么KTV、烧烤店很多都是来喝第二顿的人原因。

中国是非常讲究餐桌文化和酒桌礼仪的,吃饭和接受宴请有时候会看出一个人的修养和品质。所以“上了菜的宴席,下了桌的酒”这“两不吃”这句俗语才能流传开来,这也是大家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

“上了菜的宴席,下了桌的酒”给我理解就是这样的,不知道大家觉得对不对?欢迎留言、评论。

2

我爷爷是一个旧社会过来的人,读过几年私塾,粗通文墨,经常给我讲一些农村俗语。这些话虽然直白,仔细想来却有一定的道理。

有一次,我要到朋友家去赴宴,爷爷对我说:“娃儿,上了菜的宴席,下了桌的酒”你不要吃、也不要喝。

我有些不解,于是问爷爷:“赴宴不就是喝酒吃菜吗?为什么这两种情况不吃、不喝呢?”

爷爷不愧是一个“老古董”,肚里都是学问,人称老学究。

爷爷解释说:“如果这两种情况你吃了,也喝了。那么你的面子也就丢尽了”。接下来爷爷的一番话让我茅塞顿开,想不到做客也有这么多的学问。

爷爷是这样给我解释的:有人叫你去赴宴喝酒,你是以主角或者配角身份出席这次宴会,通过上菜摆酒就能看出门道。

假如你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这时东道主如果看到所邀请的宴席主角到来,就不会等你,随后就会吩咐把酒和菜摆好,双方寒暄过后就会开席。

换言之,如果你在约定的时间出席宴会,到了你发现已经上好了菜和酒,没有等你到来就开始了吃喝,这说明你是无足轻重的小角色,不过是一个陪客而已。

如果你有自尊心,你会感到奇耻大辱,毕竟谁也不想当配角,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不喝他的酒,不捧他的场。

如此才能维护你的尊严和表现出男子汉的气魄,用无言的反抗表明自己不堪受辱。

有道是“泥人还有三分土性”,何况一个大活人?既然东道主不拿你当人看,为什么你还要给他面子呢?

当然了,前提是你必须如约而至,而不是你姗姗来迟。如果你来晚了,不能怪东道主没等你,甚至还会被东道主罚酒三杯呢。

“下了桌的酒”不能吃也是这个道理。

当你如约出席宴会时,发现宴会已经到了尾声,也就是说大家都喝得差不多了。

提前开席分明是说你来不来也无所谓,来了就喝不来就拉倒,反正没人等你。

这时候如果你坐下就喝酒,显得没尊严有些卑微,会被众人看不起,东道主不把你当回事,显然没把你放在眼里,稍有血性的男人都不会吃这样的酒。

综上所述,这两件事看上去似乎很小,但从侧面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尊严问题,中国历史上就是一个酒文化社会,酒桌上的一些讲究还是蛮有道理的。

文/秉烛读春秋

3

“上了菜的宴席,下了桌的酒”这句俗语,我们经常听说,但有些人确不明白这里面的意思是什么?

“上了菜的宴席,下了桌的酒”这句话的原本意思是,被客人吃过的菜,被客人喝剩下的酒,是不能吃的有时,也被用来比喻有的东西已经被利用完,没有什么价值了。

俗语讲“上了菜的宴席,下了桌的酒”称为“两不吃”,为什么?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

上了菜的宴席,就是指宴席开始,菜已上齐,客人都已经开始用餐了。如果你这个时候来了,一般朋友倒无所谓,加个椅子,一筷子坐在一起吃了。如果是尊贵客人,等半天,人家开席了才来,这时席上的菜都动过了,让客人吃,也不礼貌,也不卫生,客人也不会吃的。这时最好是再开一桌让客人吃。

而下了桌的酒,是指在酒桌上喝剩下的酒,酒席散了,主家就会把剩下的酒整合在一起,有的会装一个瓶子里,带回家自己喝,这也没什么。

但这些上过酒桌的酒,如果再让客人喝的话,会被认为是不卫生,不友好,不礼貌的,传出去,别人说你让客人喝的是别人喝剩下的,名声不好听。因此,请客时最好用新酒。

“上了菜的宴席,下了桌的酒”有时也是用来表示一样东西,已经使用过了,没有使用价值了。这句话形容叛徒最合适。当你投降敌人,敌人把你看的挺高,重用你,但当你的价值被利用完后,敌人就不信任你,不管你了,甚至杀了你,因为,对他们来说,你就是“上了菜的宴席,下了桌的酒”没什么利用价值了。

图片来自网络

4

此俗语均含双层意义。

不吃上了菜的宴席。此席均指正式会客宴席,不指家宴和婚丧宴席。此宴指单席会客或拜客或友人之宴。

其意为:一为席上半酣时,再邀人入坐。此为小看人,不敬人,戏弄人的一种标志,是根本就没把此人当朋友,当客,当人物看待。完整的宴席必是桌满而客齐才可对号(官职与地位)入座而后开席,缺一人不可。若是争一人未赶到而提前开席,说明这人级别不够,就不拿他当人看待了,有他无他无所谓。所以说,聪明之人,都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既然人家没睁眼看你,那你就要识趣,不要去自招羞辱了。

二是指上过桌的菜,即从客人桌上退下來的杯盘剩品,再重整而再招待你。这是把你当下人看待了。退桌菜均为下人用品。若是你因故去晚了。主人若有情义,必会重新安排酒菜而待之,这是尊重客人与友人之礼。尚若以剩菜而为之。说明你在他心里一点分量也没有。你还有何心思再坐下叙情论事?要自尊自重啊!

下了桌的酒,即人家用过的半瓶子剩水而已。你去了,或去晚了再整席时。若用开了口的瓶酒招待你。说明你无分量。最多当邻居看待了,这是薄情之意。你怎好下咽?

再是一种上桌酒而客人不饮(嫌酒赖),也不说理由。主人把它退下而又换了上乘酒上桌。可主人又拿人家不喝的酒來招待你。你若饮,身份就低了一等。说明你和人家就不是一个层次了。你若接饮,那你就是一个傻子,只有二百五才会饮这样的酒,入这样的席。

宴席,是一种风俗,是一种礼仪,更是区别贵贱身份的象征。酒敬有钱(权)人,上位必贵人。看看你的座位,就要识相了。位下而上看不饮,位上而下坐更不饮。不居傲,也不遭辱乃宴席之风也。

5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交往的圈子,那么,这个圈子里就一定有酒场和饭局。一个人要想在这些场合里落得一个好名声,就必须知进退懂礼仪。



俗语讲“上了菜的宴席,下了桌的酒”称为“两不吃”,说的就是饭桌上的酒文化。下面一同探讨一下,这两种情况下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



一、上了菜的宴席:你人没到,菜已经上齐了

通常情况下,宴席一般会等一桌人到齐后,才开始上菜,起码这是对每个人的尊重。如果你去参加宴席,在你准点到达之前,事先饭桌上早到的人没有一个电话打给你,等你准时到达后,却发现饭菜早已上桌已经吃了大半了。换做是谁心里也觉得不痛快,有种不被尊重的感觉。



这个时候的饭坐下吃了,也许有人会认为别人会人瞧不起自己,那样的话你可以可以一走了之。

但遇到这样的情况,马上离开又觉得未免伤人面子,是否可以将就坐下来?记着以后尽量不再凑合这样的饭局就是了。

因此,宴席开始的时候,如果时间正好在饭点,尽量等人凑齐后在上菜,如果菜有必要上,在坐的人最好也先不要动筷。以免晚到的人难堪。

当然,如果超过正常时间,因为自己的原因迟迟不到,到达后不但不能挑礼,还要向大家解释迟到的原因,并举杯为歉。



二、下了桌的酒: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大家干了杯中酒,就不能喝了

此时,代表酒足饭饱,就不能再要酒喝了。通常情况下,代表宴席已接近尾声。此时,如觉得还没有尽兴,也不能在提出添酒了。这样会让举办宴席的人或者约请你的人难堪,有招待不周的感觉。

另外,同饭桌的人会觉得这样的人没有修养,不懂礼貌。这种行为往往会让人看不起,不招人待见。



三、恰巧碰上的宴席,礼貌上更不能贪杯

在某时某地恰巧碰上宴席,这样的饭局尽量不要入座。假如盛情难却,象征性的拿起酒杯,然后,找个礼貌的借口抽身而退,是对自己的尊重,也给在做的人方便,才算是性情中人。

总结:“上了菜的宴席,下了桌的酒”折射出的是那些没有眼力见的人,碰上喝酒的场合随性而为,不顾自己的形象,不管别人感受,不懂人情世故。

这样的人往往叫人瞧不起,就像吃剩下的菜,下了桌的酒。常用来比喻过时或背气的人或事。

6

上了菜的宴席,下了桌的酒,两不吃,这是酒桌上衍伸出来的俗语,大致的意思是,你去赴宴时,如果按时到场,但酒席已开吃了,甚至大家都快吃完了,喝差不多了,那你就不要吃了,这关系到一个面子问题。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凡事都讲究个礼尚往来,尊卑分别,尤其是酒桌文化,一套一套的,讲究的特多,如果大家都懂这个,可以讲究,很多人根本不喝酒,或者不懂酒桌文化,结果入局后深受其害,现在开放了,我个人是比较反感不良风气的酒桌文化的。

但是,除了那些不良风气的,其他的酒桌礼仪是我们的传统,有一整套流程的,是值得继承和学习的,比如主人请吃席,入坐讲究尚左尊东,客人到过半开始点菜,开吃时主人示意,主人先敬,再陪客敬,宾客回敬,陪客互敬等,这是就有问题了,假如有人到场时已经“菜上宴席,酒下桌面”,这种情况,老话就来了,不吃,不动筷子。

你到场时,别人已经开吃,或者已经吃完,说明主人家没有等你,没把你当回事儿,这时候加入进去或捡别人吃剩下的吃喝,是非常丢份的事,特别是有点身份地位的,爱面子的人,不吃是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形象,这时主人家如果醒悟要挽回,一般会新开一桌,如果还含糊,那真没把咱当摆在位置上。

7

我是趴窗看雨的小龟,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现在疫情情况有些缓和,不少朋友家里有结婚、生孩子的喜事,按照习俗是一定要办宴席的,因此最近会有不少朋友接到亲朋好友或者街坊邻里的邀请一起去庆贺热闹一下。不过俗语说“上了菜的宴席,下了桌的酒”称为“两不吃”,如果你了解这句话的含义,那在你参加宴席的时候就要额外注意了。


首先,“上了菜的宴席”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没等你来,宴席的菜就已经上了,这里也隐藏着一层说明你不被举办宴席的主人所重视的意思。

  • 一般来说,为了请贵客,都要等贵客来再上菜,以示尊重,而如果你还没来菜就上完了,只能说明你在主人的心中的重要性位置较低,或者有点人少凑数的感觉。
  • 说来也怪,一些重要人物在参加重要宴会的时候,多数情况下都会最后一个到场或者比大家约定的时候要晚些才到,也可能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大牌”的重要性吧;所以,有时我们在参加宴席时,几乎所有客人都到了,大家围在桌边肚子咕咕叫,但就是不开席,不上菜,其实理由就是某些重要的客人还没到。
  • 不过,如果是因为你迟到来晚了,宴席的菜不得不先上,那就是例外的情况了。

而“下了桌的酒”是指被客人饮剩的酒,不能喝。这里比喻着剩下的酒就象没有利用价值的东西一样,已经登不了大雅之堂了。

  • 客人都在的时候,大家可以畅饮,而如果宴席已散,还有人在喝着大家喝剩的酒,仿佛没喝够一样,这样的人很容易被大家看不起。
  • 有些地方的宴席最后一道菜往往是鸡蛋汤,有“滚蛋汤”之意,也就是喝完这个汤,菜也上完了,大家也基本上吃好喝好了,宴席就要散了,也是提醒客人还有没吃好喝好的要赶紧了。

因此,参加宴席时,不论作为主人还是客人,对于重要的亲朋,在表达尊重和情意的时候不能含糊,一定要正式认真对待。虽然说是俗语,但也是多年来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有些时候这些宴席上的规矩也体现了人与人交往的基本素质,在咱们的传统宴席之上,一些“理儿”还是需要讲的,毕竟理多人不怪嘛。

以上就是我对上了菜的宴席,下了桌的酒”称为“两不吃”的回答,如果你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可以随时留言。

每天的柴米油盐让我们对琐碎繁杂的厨事早就没有了“若如初见”的感觉,但可是然而but,“不计得失、浑然忘我、乐在其中”依然是我们每天的不懈追求。我是趴窗看雨的小龟,爱生活、爱美食,和你一起分享食物的美味和故事,喜欢我就~关注!~点赞!~支持我吧~-~

8

俗语:“桌上不摆三盘菜”,下句少有人知,农村酒席的规矩要注意

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其文化覆盖方面非常之广,光是酒桌文化就能说上好长时间,而酒桌文化普遍存在于酒席之间,一直以来农村的酒席都举办得非常的普遍,因此也会诞生出很多的酒席文化,这些酒席文化逐渐的变成了朗朗上口的俗语,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句关于酒席文化的俗语:桌上不摆三盘菜,六人不坐乌龟席。

众所周知,农村举办酒席肯定有很多的原因,比如说有人结婚了,有人高升了,人买车买房了,举办酒席就是图个热闹,在热闹的氛围中,人们自然也希望能够吃到可口的饭菜,既然是酒席,自然就会有很多盘的菜,但是对于酒桌上的菜,农村酒席都有一定的规矩,桌上不摆三盘菜的意思就是,每个桌子上第一轮菜的时候,一定不能送三盘菜,因为古有俗语,好事成双,上两盘菜是最好的。

接下来再来说说六人不做乌龟席的意思,这句俗语少有人知,什么样的酒席才是乌龟席呢?我们都知道农村举办酒席的桌子,有很多都是长方形的,而通常都是左右两边各坐几个人,头尾不会坐人,因为一旦坐上人的话,那么看上去就像是乌龟,而乌龟在很多人看来都是胆小如鼠的存在,农村人非常忌讳这个,这就是这句俗语的含义。

其实很多人认为这句俗语的含义,有着很多的封建迷信思想,但是可以看得出来,这是一种传统的习俗,已经成为了农村人们的一种习惯,你也可以认为这是一种规矩,其实在酒席上面还有很多其他的规矩,不知道各位是否了解呢?如果你们知道酒席上其他的规矩,欢迎你们分享出来,给大家看一看,你们那里有什么规矩呢?

9

俗话说“上了菜的宴席,下了桌的酒”都是吃不得的,因为这就是传统农村社会的规矩。现在我们看来似乎不可理解,但是真的放在以前,可以头破血流,可以老死不相往来。


比如说我们现在参加某个宴会,由于堵车或者临时有事等原因,去迟了。到了地方发现别人已经开始吃了,而且可能已经吃了好几个菜了。这个时候你不但不能发飙,你还必须得四下道歉,先罚酒三杯,然后就随便吃点垫吧垫吧,也不管是不是剩菜了。这个体现了现代人与人交往的基本素质。

但是同样的事情若是放在传统的农村,这是大事儿。我们经常可能去谁家去吃席,说好的11点开席,但往往等到12点多,主角仍然迟迟不开席,因为在等某些重要人物,比如说“舅爷爷”,可是这些人就偏偏不着急。就是要等到你们饥肠辘辘,他才最后出现。随便你恨得痒痒痒,还得满脸堆笑。


这些人就是深谙“上了菜的宴席”是不能吃的。如果主家说不等了,开了席了。他姗姗来迟,可以骄傲的把你的桌子给掀了。这就是“拔份儿”,如果谁忍气吞声去吃了这顿以及上了菜的宴席,那能证明这个人并不重要,他注定是要被看不起的,是会被人踩到脚底下的。

所谓“下了桌的酒喝不得”,其实性质和“上了菜的宴席”是一样的。在酒桌上请你的酒那是面子,散了场、下了桌子,还在那继续喝酒,那是酒鬼。不但没面子,还容易被人看不起。


这是由于酒文化的流传,这一条反而比上一条延续的更久。很多人都在说为什么晚饭后还要不停的换场去喝酒?换场喝的意思,就是喝酒面子文化的一部分,为的就是重新上桌,以表重要性和正式性。现在有很多专门赶酒场子的那种人,就不得要义了。

传统农村,大家穷归穷,面子上事情绝对不能含糊,论资排辈,显示重要性的事情,那更得是视若生命般地重要。因为这将决定你在一个村子里面的威望以及不被欺负的可能性。


所以“上了菜的宴席,下了桌的酒”,两样是坚决不能吃的,这一旦吃了,在村里你就会被人看扁,就容易受到欺负。

《白鹿原》里白嘉轩曾经说过,“要在这塬上住,心上得插得住刀。”此言不虚也!


——炒米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10

宴席不是隨便摆的,宴席中的美酒也不是任人都可以喝到的。请客摆宴席不是有喜事,就是有贵客。宴请的贵客不到,主人是不会开席的。既然开了席说明要请的贵客已就为席中。待客人酒醉飯飽,席也散了,贵客也走了,满桌剩下的是残渣余灭。晚来的客人見了这些吃过的剩菜剩飯,自然而然的会想到自已不是要请主客而是賠客,请的是人家不是请的自已。所以,懂规炬丶讲面子,有自知之明的人,绝对不会吃上了菜的宴席下了桌的酒。有甚者可能当即拂袖而去,就此了断关系。若有错,请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