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都说母慈子孝,那些偏心的父母晚年生活都过的如何?

都说母慈子孝,那些偏心的父母晚年生活都过的如何?

2020-08-08 22:46阅读(64)

都说母慈子孝,那些偏心的父母晚年生活都过的如何?:我们这里有一句话叫“偏疼孩子不得济”,意思是说,父母偏心偏疼,溺爱娇惯这个孩子,反而会使这个孩子将来

1

我们这里有一句话叫“偏疼孩子不得济”,意思是说,父母偏心偏疼,溺爱娇惯这个孩子,反而会使这个孩子将来长成了“巨婴”,不仅不会疼爱父母,反而成了坑害父母的仇敌。

我们老屯有一个姓富的人家,那时候还没有实行计划生育,老两口一连生了4个姑娘,将近五十岁上才得了一个儿子,稀罕得不得了,家里什么好吃的好穿的好用的都给了这个小儿子,随着他渐渐长大,两个老的越来越无法满足这个小儿子的要求了,于是当年的好儿子开始生打硬要,不给就祸祸家里的东西,结果父母没有办法就只好继续满足他。到了20岁上,他已经成了屯里的有名的混混,到处借钱,输耍不成人。21岁那年他最终作出祸来了。他竟然夜里从镇上的储蓄所天棚里爬进去弄钱,结果把警觉的更夫打死了,这个不成器的儿子也成了我们那个屯多少年来唯一的一个被枪毙的人。

那对偏心的父母怎么样了呢?他们的命运还是不错的,虽然父母很偏心,但是他们的四个女儿倒是因此得到了很多的锻炼。她们几个小学都没有念完,就都下地干农活儿了。艰辛的劳动中她们都锻炼的很懂事都很勤劳,他们后来嫁的也都是受过苦挨过累的人,他们的生活过得很有滋味。后来,弟弟出事了之后,她们谁也没有对父母说过任何怨言,商量了一下就开始轮流侍奉父母了。

带着一种愧疚羞赧,老富头没活几年就窝里窝囊地去世了,只有老富太太因为心放的平,一直姑娘儿子一个对待,所以她心里也没有什么隔膜,一直活到80多岁。





2

所谓的母慈子孝,不光是母亲的痛爱,还有她正确的三观,以身作则的引导,和对教育原则的不让步。如果把母亲的溺爱当作是慈,那就是大错特错,也是对“慈”的亵渎。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会不孝顺吗!

而偏心的父母,有着严重男重女轻老思想的父母,那更是一种家庭、社会的悲哀。

要问那些曾经偏心的父母,老来后的结局如何,往往他们的晚年都会不近人意。

一,被他们偏心痛爱的孩子反而难成气,学习和品德都不能成为优秀。因为父母的偏心,让受宠的孩子处处感觉到自己的优越感,不知道自己要努力,不懂去分享,而且不会懂得感恩,久之,会认为都是自己该得的,极易形成自私自利的品德,理所当然长大后不懂得孝敬父母,得到惯的人不会懂得付出的重要,后悔的当然是父母。

二,被受伤害的孩子,长期以来的不公平待遇,让他们心理倍受刺激,关系恶化。有不少懂事的孩子能宽恕父母,而更多的孩子会怀恨心中,虽然不可能报复父母。但自己有独立能力后,想到的肯定是远离父母,和父母不亲近,会少了很多关怀。从小爱的缺失,会让人记一辈子,伤心一辈子,也会形成心中永远无法弥补的伤痛,甚至会犯错,犯罪。恐怕父母老来再意识到这一点时,后悔的依然是父母。

三,种豆得豆,种瓜得瓜。父母的爱对每个孩子都是重要的,都要公平。如果社会不公平,人民会奋起反抗,在历史的每个朝代更替中,都是社会产生了极端不公平,财富掌握在极少数人手中,而大多数人都生存不下去,就开始换代了。而家庭一样,父母的爱分布不公平,不但是产生了对父母的不认可,愤怒!而且也会激起兄弟姐妹之间的不和睦,这个家就不会团结,一旦能独立,被欺视的孩子会很快脱离这个家,对这个家,对父母也没有了什么亲情可言。

那在这些情况下,当父母老了,你想,能有什么好晚年生活吗?

都是你的亲生孩子,请一碗水端平,建立一个和美的家庭,哪怕穷一点,处处充满爱的关怀,你为人父母才合格,所有孩子也都会孝敬你,关怀着你

3



从你的两句话里提取关键词:母慈子孝、偏心、晚年。从这三个词语里可以看出,估计你是女生的成分偏多,或者家里养育的男孩里,你应该算调皮或学习不算认真的一个,结果挨打挨骂较多的,原谅我的直言。你虽然只有简单的两句话,但是其实背后含有说不尽的辛酸,这点我感同身受。具体分析和建议如下:

一、感同身受。

我兄弟姐妹四人,我最大,下面是两个弟弟,一个妹妹。特别是大弟弟跟我只有一岁的区别,所以才十个月大的我被送到外婆家里长大。等到我小学毕业准备上初中,需要花钱多一点时,弟妹紧随其后,都要上学费了。家境贫寒,爸爸整天忙碌,妈妈就开始唠叨,你一个女孩,读什么书啊,小学毕业就行了。村子里有一亲戚在部队当军官,听说正在找人帮忙带小孩,要不我去说说,去帮忙做事,有吃有住,还有点钱补贴家用。要不,你去学一门手艺。见我不吭气,母亲就开始骂起来,你这小女子,尽花我的钱读书。你把钱花了,弟弟拿什么读书,真气人!我一声不吭,走开了。等到别人上学一二个星期了,老师找来,跟我妈说,这孩子读书不错,她才松口。倔强的我才拿着报名费到班上课。这重男轻女的对待,我是深深体会。我也更加发奋读书了,直到后来考学出来教书。我两个弟弟,听话的小弟弟挨打少些,大弟弟调皮点,自然挨打就多些。你的话语的背后,肯定有母亲对自己的孩子的不公平,心底从抵触到怨恨,甚至希望她老年无依无靠,这点我当时和你的想法是一样的。



二、家道贫寒和求学的艰难。

家境贫寒,常常是咸菜萝卜。读书半夜,饿了,喝凉水。冬天夜冷,和一闺蜜互相抱着取暖度过。心里还一直忐忑,会不会马上就不让我读书了。每每回忆起来,已是泪眼婆娑。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或许你体会不到我们那时的艰辛。



三、传统思想和母亲的无奈。

中国传统的思想,重男轻女,在我们父母那代人心里,是改变不了的。在行动中,常常表露无疑。即使高中毕业,在那个年代算读书比较多的母亲,也无奈如此。他们认为女儿是人家的,儿子是自己的。家里的钱财留给儿子,娶妻生子,传宗接代,更风光。对于女儿,给你吃饭穿衣养大,还给你读点书,就是天大的恩赐了。后来读书走出来,看外面的世界,很多家庭儿子和女儿一样对待或和我们一样的都有。对比自己家庭,父母儿女多,条件有限,只能放弃女儿,保存儿子。作为女儿的我,父母能让我读书,心底开始有点感恩了。随着我成家立业,我也慢慢理解父母的不易了。其实儿女一样,在万般无奈下,只能舍弃女儿。

四、母亲病倒和孝心的回归。

还是以我为例子来说吧。多年来,我一直对母亲含有和你差不多的怨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母亲老去,白发苍苍,佝偻着背,步履蹒跚,到生病,到病重,一双浑浊的、求生求助的双眼望着我时,这种怨恨就慢慢消失了,变成了一种孝心。我和老公、和弟妹们一起从县城医院到省城医院辗转奔波,拼命救她,最后直到医生放弃,才去世。

一路走来,我理解了母亲的偏心,理解了她的不易和无奈,在亲情里我们得到了和解。我也希望你放宽心胸,忘记过去,携手父母,走向美好。


4

母慈子孝是和谐社会通常的状态,但是,我们不能通过汉语言词汇的逆向方法推导出得出母狠子逆的非正常结果。

特定亲属之间的身份关系并不是平等关系,因而也决定了亲属之间的权利义务可能不平等。如,父母生育一子,该子天生智障,父母不仅需要承担该子一生的抚养义务,不仅如此,父母可能还需要为他们不世后,为该子作出适当的安排。

亲属之间相互宽恕显得尤为重要。“战场亲兄弟”“战场父子兵”等可能就有泯恩仇的含义,兄弟、父子之间即使有隔阂,可能也是暂时的,在关键处可能还是站在一起。法律对亲属之间的宽恕也给予了肯定的评价,如,民法典规定,继承人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丧失继承权,但是,继承人确有悔改表现,被继承人表示宽恕的,该继承人不丧失继承权。

人们要求父母平等对待子女可能是平等观念在家庭关系中的反映,事实上,该观点是错误的。平等对待的前提是能力大致相同,法律对弱势群体作出特别安排,同理,父母基于生活判断,对相对弱势的子女作出适当的安排也是适当的。因此,父母对待子女的“偏心”不能绵上添花,而只能雪中送碳。

现实生活中,那些“偏心”的父母往往生活的不怎么样。追其原因,还是父母与子女没有理解上述原理。亲属之间应当相互宽恕,子女应当理解父母的“偏心”,即使父母绵上添花,作为子女也应当承担赡养义务,善待父母应当是中华几千的美德,“相逢一笑泯恩仇”,既适用于不同政见者之间,更应当适用于亲属之间。

  • 徐剑随笔,仅供参考。

5

偏心眼的父母其实是父母自己看法一直觉得子女需要他们的保护,其实现实中哪些偏心眼的父母过得并不好。他们培养了一个自私自利的孩子

6

父母偏心,做儿女的不应该计较,孝敬父母是应尽的责任,父母晚年生活,还有多少时光能陪你们在一起,要珍惜父母健在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