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杀吕布时,为何要先勒死再砍头示众呢?:吕布的本事在英雄多如繁星的东汉末期,依然是一个顶级武将存在,当时的武将与吕布单挑,无一人可敌吕布。正是这样一
吕布的本事在英雄多如繁星的东汉末期,依然是一个顶级武将存在,当时的武将与吕布单挑,无一人可敌吕布。
正是这样一名难得的武将,却在下邳被曹操给抓住了,正是英雄末路,令人叹息。曹操乃世之奸雄,吕布乃世之虎将,二者若能合二为一,恐怕天下已经是曹操的囊中之物了。
第一、吕布弑主。吕布先是跟丁原,认丁原为义父,后来董卓派人去劝降,许了他高官厚禄以及赤兔宝马,吕布见财忘义,手持方天画戟,弑杀丁原,带丁原之头前去投奔董卓,以义父丁原之头,换来董卓信任,得到高官厚禄。
随后,吕布又再一次弑主,杀了第二任义父董卓,口号是匡扶汉室,最终落得了一个“三姓家奴”的不光彩称号,直到今天,针对吕布仍有戏谑之词——“人中吕布,专杀义父”,可见吕布的人品,实在是不怎么样。
第二、曹操的父亲曹嵩死在了徐州境内,曹操举大兵攻打徐州,发誓要杀了陶谦报仇,入城之后还放任士兵屠城,尽失徐州人心。
这时候,吕布趁虚而入,进攻曹操的根据地衮州,让曹操收尾不能相顾,抢夺了曹操许多地盘,曹操与吕布战,被吕布大败,差点将曹操杀死。
当时的曹操心灰意冷,比赤壁之战时还要颓废,甚至一度想要放弃争霸天下,准备投奔袁绍,可见当时的曹操已经失去壮志,若不是程昱劝阻,恐怕曹操就此退出争霸天下的舞台了。
由此可见,吕布对曹操的伤害有多深,曹操对吕布的恨,就有多深。有着深仇大恨,同时又有被反噬的危险,曹操自然不能容他。
曹操世之奸雄,若是威胁到了自己的安全,吕伯奢他可以毫不犹豫的杀之;若是对自己有帮助,杀了自己大儿子和典韦的张绣他也能容下。从这样的案例来看,曹操不能容吕布,深仇大恨为次,主要是因为吕布对他的威胁过于大了。
既然确定了不受降吕布,那么曹操对待仇人自然不会手软,当时陈宫被抓,求仁得仁,处死了之,毕竟陈宫对曹操有救命之恩。对吕布却没有那么痛快,曹操下令,对吕布采取了“枭首”的刑罚。
所谓的“枭首”,就是砍头悬于城门示众,对被砍头人进行羞辱,对其他人进行警示。吕布在被枭首之前,先被缢杀。
为什么不直接砍头呢?因为曹操对吕布怀恨在心,觉得直接砍头太便宜了吕布,给他这么痛快的死法,难解心头之恨。所以在砍头之前,先采取缢杀的形式将吕布勒死,勒死与砍头有一个很大不同,砍头是一瞬间的事情,但是勒死是一个慢慢折磨的过程,勒死的人在死前非常痛苦,这才是曹操想要的效果。
那么勒死了为什么还要砍头呢?还是因为曹操恨吕布,在古代,都讲究在死后留一个全尸,得以入土为安。如果只是勒死了事,那么吕布就留下了全尸,这样的结果是曹操不想看到的,曹操勒死吕布只是想让他痛苦,但是却不想给吕布留下全尸。
所以,勒死吕布之后还是要砍头,砍头虽然不能让吕布痛苦,但是可以让吕布身首异处,同时可以将吕布的头悬挂城头,进行示众,对吕布进行羞辱。只有这样做,才能让曹操觉得自己解气,报了当年的一箭之仇。
综上,曹操将吕布勒死再砍头示众,是为了增加吕布的痛苦,最大限度的让自己解气报仇,一雪前耻。
勒死是世界上曾经广泛存在于各国的死刑,但在西方和中国的含义完全不同。在西方勒死的方法一般是把绳索套在脖子上,然后抽掉垫脚板,或者直接从高处推下,由于一般是死于颈椎脱臼,死后都会大小便失禁。并且会长时间悬挂在那,非常的不体面,所以一般只用于平民。而贵族者一般会被斩首,如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就是被斩首的。
但因为中国讲究孝道,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所以恰恰和西方相反。只有地位比较高的人才能有机会享受缢首,而地位比较低的平民才会被处以斩首。所以我们在古装片里常会看到,太监托着条白绫对后宫嫔妃或大臣说:“皇帝开恩,给你留个全尸”一类的剧情。
并且中国的缢首又和西方的不一样,一般是弓弦向前,然后执行人在身后旋转弓身,随着弓弦越来越紧,受害人慢慢窒息死亡。因为吕布身为一方诸侯,曹操是不可能用斩首这种刑罚处死吕布的,所以会用缢首给吕布最后的尊严。
历史上除了吕布,像名将岳飞也是在风波亭被缢首而死,明末的桂王也是被吴三桂用弓弦缢死的。
而枭首是一种死后的惩罚,我估计和中国人相信人死后有灵有关,就是告诉你就算是你死了,照样还是要受罚,就像商鞅也是在死后被五马分尸一样。
而我们平常说的砍头,实际上叫做斩首或斩刑,是对平民或犯比较严重罪行的大臣才用。而且一般实际是类似切的方式,不会把头完全切下,之后也会将其尸身缝合后再下葬。
只有在死后把头完全切下,挂在高处给众人观看,才叫枭首,所以也叫枭首示众。中国古代传说枭也就是猫头鹰,出生后会把父母吃掉只剩下一个头,所以得到了枭首这个雅称。
在裴注《三国志》中记载:“於是缢杀布。布与宫、顺等皆枭首送许,然后葬之。”可见像陈宫和高顺这类有身份的敌将应该也是被缢首后枭首,并不存在曹操对吕布有什么特殊感情在。
而这种将敌将缢首后枭首的行为,在古代其实是比较常见的。他的目的一是给皇帝和大臣们检查,敌将确实是死了,如果没有这一步,或者敌将尸体被毁找不到了,那么以后很有可能随便出来一个人又冒充造反就会很麻烦。第二也是为了震慑,告诫其他有异心的人。吕布应该就是前两种。
还有第三种就是纯粹的羞辱了,可能凌迟加枭首,斩首加枭首,就是让犯人死后继续不得安宁,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王莽。死后被枭首示众,头骨被保存到了晋惠帝时才因大火焚毁。
常言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飞将军吕布的大名我想诸位看客都不陌生,作为三国时期的顶级大将,吕布的个人实力是毋庸置疑的,在当时“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年代,吕布仍然能冲破重重障碍成为多数人心目中的第一猛将,由此可见他那高超的武艺。
不过就是这样一位牛人,他不但没有机会好好展示自己的杰出能力,反而落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被人先实施绞刑后斩首示众,可谓凄惨无比。那么问题来了——求贤若渴的曹操为何要这么做呢?
在笔者看来,曹操会这样对待吕布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一、为了防止吕布叛变
在封建思想浓厚的古代,忠君爱国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倘若某个人能力有些平庸却能死忠国家,那么君王即使不重用也必然不会亏待他;相反若是某个人拥有着经天纬地之才却时常背信弃义,那么君主就算重用他也不会对其推心置腹,而是会暗中提防他甚至在其利用价值不大时将其除去。
很显然吕布就是属于后者。早年时期吕布效忠于丁原并且认他做了义父,后来天下大乱,董卓得势后向吕布抛出橄榄枝,结果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他毅然决然地杀死丁原投奔董卓。
同样的事情在董卓身上也上演了,背信弃义的吕布为了利益亦是将屠刀伸向他的“好义父”。基于这些事情,吕布被冠上“三姓家奴”的恶名,为天下所有人耻笑,试问这种不忠不义的墙头草如何能让曹操放心?
宛城之战时,曹操因为好色害死了自己的长子曹昂以及贴身保镖典韦,可对于幕后黑手张绣、贾诩他不但没有怀恨在心反而欣然接纳,为何如此?因为这件事情本就是他有错在先,而张绣为他的嫂子报仇更是体现出他的义气,这种忠义之才自然更能得到曹操的欣赏。
再看看吕布,不仅贪财好色,而且为了利益多次做出弑主弑父这种大逆不道之事,如此没有底线的人曹操怎么安心将他收为己用?况且吕布的武力值就像一颗定时炸弹,若是哪一天他为了更大的利益反手就将屠刀伸向曹操,那咱们的曹丞相不是连哭都没地方哭吗?所以为了以防万一,曹操只能狠心就吕布处死。
第二、为了报仇雪恨
按理说曹操害怕吕布叛变直接将他斩首即可,但为什么曹操还要命人先将其绞死再进行斩首呢?唯一说得通的理由就是他们之间有着深仇大恨,为了报仇雪恨曹操才选择如此折磨吕布。
当初曹操还未成为天下第一大诸侯之前实力便已经很强大,就连袁术、公孙瓒这样的大诸侯都拜倒在他的“石榴裙下”,意气风发的曹操曾有意拿下徐州,不过后来因为粮草供应不上便撤军了。
这可把徐州的陶谦吓坏了,看到曹操想要对自己动手,于是他一不做二不休先将曹操遗留在徐州的父亲曹嵩的人头拿下,以此向曹操示威。
有道是“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在陶谦向曹操父亲动手之时两人已经结下血海深仇,为了替父报仇曹操几乎动用所有兵力攻打徐州,被仇恨蒙蔽了双眼的他更是做出屠城一事。
可在这个节骨眼上,唯利是图的吕布乘虚而入偷袭了曹操的大本营兖州,得知后院起火的曹操自然是火速赶回去营救,不过此时早已疲惫不堪的曹操军队战斗力大大减弱,结果被吕布打得大败而逃,就连曹操本人都差点丢了性命。
这次遭袭对曹操造成了极大的打击,他甚至还一度想放弃逐鹿天下直接投靠老同学袁绍,最后是荀彧苦口婆心地开导他才使其放弃这般想法。
这件事情也使得曹操与吕布结下深仇大恨,或许表面上看不出来,可内心绝对会有很深的芥蒂,就连李世民这样的明君都无法对“单雄信差点击杀自己”这一件事情释怀,曹操怨恨吕布也在情理之中。为了报仇雪恨,曹操才会采取先绞死后斩首的方式来折磨吕布。
三、为了保全名声
退一万步来说,即使曹操有自信能够压制吕布,也能与其冰释前嫌,可他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名声问题。前面我们也说到了,吕布可谓臭名昭著,是天下之人耻笑的对象,如果曹操接纳了这种人就会给自己的脸上摸黑,传出去名声也不好听。
也许有人会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件事情不同样让他名声变臭了吗?不可否认的确如此,但问题是没人能拿出确切的证据说明曹操是幕后黑手,而且他还标榜自己“奉天子以讨不臣”,其他人就是不服也得憋着。
但收下吕布就不一样,他犯下的错失实在罄竹难书,其他人完全可以用讨伐吕布的名义为难曹操,这时就会让曹操进退两难,交出他又显得不厚道,不交出他又会有不小的麻烦,从而陷入尴尬的局面。将吕布的价值与其带来的麻烦相对比,曹操选择将其处死也在情理之中。
孔子曰:人无信不立。像吕布这样三番两次背叛君主的卑鄙小人往往都很难有好的下场,做事先做人,能力不能成为一个人肆意践踏礼义廉耻的借口,言而无信,焉能信之?诸位读者,你们说呢?
三国时期,武艺高强的将领不在少数,吕布却是众望所归的第一猛将。也正因为如此,他数次背主,却能安然无恙。吕布后期背叛朝廷,与曹操为敌。曹操率兵亲征吕布,围攻三月,最终擒获吕布。曹操杀吕布时,并未将他痛快杀死,反而先将他勒死,然后砍头。这是为何呢?
曹操对吕布恨之入骨。先勒死后砍头,既让吕布身受痛苦,又让他死无全尸。吕布与曹操作对已久,两人积怨很深。昔日,曹操向东攻打陶谦时,他麾下谋士陈宫叛变,迎吕布攻打曹操地盘。吕布本就勇武绝人,又有陈宫作为内应,果然一举攻下兖州。曹操知晓后,率兵攻打吕布。吕布派骑兵破坏了曹军阵营,曹操不得不冒险突围。在此途中,曹操还烧伤了左掌。后来,吕布又攻打刘备所守的沛城。刘备败退,曹操派去救援刘备的夏侯惇也被吕布手下击败。曹操这才亲自率兵攻打吕布。吕布三番五次与曹操作对,曹操早已对他怀恨在心,自然不会让他好过。
对吕布行如此酷刑,曹操是在警示臣下不要背叛自己,同时震慑敌人不要轻举妄动。曹操此人虽然重利轻义,却对仁义之辈青眼相加。关羽曾投入曹操账下,但他始终心系刘备,曹操却对他礼遇有加。相较之下,吕布算是劣迹斑斑。吕布本是丁原部将,却因他人挑唆而害死主上。后来,吕布又拜董卓为义父,可司徒王允仅用一招美人计便让他与董卓反目。其后,吕布又依附过袁绍与张杨。吕布数易其主,也屡次对主人反戈一击。曹操借吕布之死来敲打下属,不要有不臣之心。同时也是对敌人进行警告。
习武之人身强体健,吕布极有可能在被勒时假死,砍头是为了以绝后患。吕布被擒获后,他曾要求松绑,曹操却并未应允。曹操认为捆绑吕布如同捆绑老虎,必须要紧。吕布也曾向曹操进言,表明愿为曹操所用,助他一统天下。曹操颇有心动之意,刘备以丁原董卓之死来劝谏曹操,曹操才打消此念头。吕布虽然是不可多得的武将,但若不能全心为自己所用,无异于引狼入室。曹操断不会如此行事,他既然有杀吕布之心,就不会给自己留有祸患。
曹操让吕布惨死,也是为让昔日的属下陈宫明白,谁才是真正值得追随的霸主。陈宫原为曹操谋士,但却因曹操害死名士一事而对他心怀不满。陈宫趁曹操出兵在外地时,引吕布入兖州为主。曹操将陈宫引以为心腹,却被他如此出卖,心中定然不甘。后来吕布战败,陈宫随他一同被擒获。曹操曾心有不舍,劝他再度出仕,却遭到拒绝。曹操如此自负之人,原属下却宁肯跟随吕布也要舍弃他。曹操心有怨怼,他如此杀死吕布,也是为了证明自己才是真正的英雄。
吕布之死,虽然让人感叹,却实在是应得。他有陈宫为谋士,却不能很好利用。自己武艺高强,但为人优柔寡断,又听信无知妇人之言,最终只能落得如此下场。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算是对吕布的一种优待。
古人讲究死亡。如果死亡是见血的死,基本都是一种侮辱。
比如斩首,虽然肉体痛苦不大,但人活生生的被看成两截,实属羞辱。
至于分尸和凌迟就更别说了。
所以,对于有一些身份地位的人,一般让他们死亡是不见血的。
比如皇帝赐你自尽,多是赐毒酒、让你上吊甚至堵住你七窍活活憋死,这都是还不错的死法。
曹操杀吕布,本可以直接斩首,但却选择缢首然后砍头。
这其实是一种优待,因为缢死至少在活着时保留你的全尸,而且痛苦较小,一般二三分钟就死了。
然而,因吕布屡次和曹操对抗,枭首示众也是必须的,所以死了以后还是要砍头。
至于说缢死是想让吕布多受痛苦,属于没常识的说法。想要让一个人痛苦死去,方法多着去了。
比如腰斩,比如杖刑活活打死,都是汉代通行的刑法。
其实,这样对吕布也不是曹操有什么好心。主要曹操要表示自己的所谓宽厚,以争取天下而已。
公元198年,下邳之战,曹操围下邳城围了三个月,还决水淹城,最终打败并俘虏了吕布,吕布是主动弃城投降的,而陈宫是被侯成、宋宪、魏续等人绑了押送到曹操面前的,吕布在临死前还想求曹操放过他,原本曹操还在犹豫,但是一旁的刘备直接说出一句话,杜绝了曹操的犹豫,绝望了吕布的希望,于是曹操直接下令,先把吕布缢死,然后再枭首。
缢死就是用绳索套头勒死,枭首就是砍下首级悬挂在城门示众,下邳之战曹操一共杀了三员大将,分别是吕布、陈宫和高顺,陈宫和高顺是被直接砍头,而吕布是先勒死再砍头,吕布连被杀的过程也是与众不同,那么问题来了,为何曹操如何对待吕布呢?
吕布
吕布被杀的原因与陈宫和高顺是完全不同的。
高顺被杀的原因是因为他不愿意投降,曹操没有杀高顺的主观意愿,只要高顺像张辽一样投降,曹操是不会杀他的,但是高顺不愿意投降,曹操无法让一个不愿意投降的大将留在身边,他不是慈善家,而是政治家,不愿意投降,就意味着要被杀。
陈宫被杀的原因稍微复杂一点,表面上的原因是陈宫不愿意投降,一心赴死,与高顺一样,实际上并不是这么回事,陈宫是引发兖州之战的关键人物和始作俑者,兖州之战是曹操一辈子最大的一次挫折,差一点点就导致曹操整个职业生涯的结束,这对于曹操来说,是刻骨铭心和恨之入骨的,这比曹操死了父亲还要难过,因为曹操是想创一番事业的政治家。
吕布与陈宫
所以,陈宫被杀的真实原因是因为他引发了兖州之战,引发了整个兖州七十多座城池反对曹操,虽然陈宫背叛曹操的原因也有曹操乱杀兖州名士的原因在其中,但是,如果曹操不杀陈宫,如何敬畏天下,如何让人信服?这才是陈宫被杀的真实原因。
吕布被杀的原因是因为吕布既武力超群,又毫无忠诚,既名满天下,又臭名昭著,吕布先后两次杀了他的主公丁原和董卓,这让任何一个想要收留吕布的人都要三思而后行,谁也不想成为第二个丁原或者董卓,对于毫无忠诚却又武力超群的将领来说,除了杀还有什么可说的,不是有句话叫:自己不用,也不能留给别人用。所以曹操杀了吕布,表面看起来好像是刘备的劝谏,但是,不要小看了曹操,他只有表面上疑惑了一下,这并不影响他最终处理吕布的手段。
曹操
曹操之所以处理吕布有缢杀和枭首两个流程,其中的原因是这样的:
1、身份不同。
吕布是温侯,属于侯爵中的县侯,是侯爵中的最高一等爵位了,在当时,算是贵族了,而陈宫与高顺没有这样的身份,古代杀贵族有一个原则:皇帝不能用刀剑杀身,只能赐毒酒或者用白绫绞死,诸侯王不能在闹市行刑,像吕布这样县侯得保留全尸,所以曹操先绞死或者勒死了吕布。
但是曹操也恨吕布啊,况且绞死或者勒死,谁知道吕布是不是真的死的,所以曹操加了一个斩首示众的流程,也就是枭首,砍了首级再把尸体或者首级挂在城门示众,这个就完全是曹操自己的意思了,毕竟杀了吕布之后如何处理他的尸体,是曹操决定的。曹操有时候并不完全遵守礼法,所以把吕布缢死后再枭首。
吕布被俘虏
2、只能先缢杀,再枭首,然后再向朝廷表功。
先缢杀,再枭首这个先后顺序是无法改变的,缢杀在中国古代的刑法中并不算酷刑,在曹操时代,杀人一般是斩首,极少有像五马分尸和凌迟处死等酷刑,因为曹操不是董卓,董卓在当时杀人完全是用非常残酷的刑法杀人,比如点天灯,将人全身包裹浸油,再从脚上点起火活活烧死,这样的刑法在当时是不人道,所以董卓也被天下人所反对。
曹操是政治家,虽然也干过屠城的事,但很快就改变了作风,曹操杀吕布其实是选择一种相对来说较为缓和的刑法,绞死的总比那些酷刑要好得多,这也显示了曹操的顾虑,总得给天下人留一个好印象,同时也是大多数儒生所能接受的死刑法。
吕布
另外,曹操杀了吕布也同样要向东汉皇帝请功的,这也是曹操日后步步高升的政治资本,曹操如何彰显自己的功劳呢?就是把吕布的首级和尸体悬挂在京城许都的城墙之上示众,所有看到这个事情的人都会知道是曹操杀了吕布,这样对于曹操的功劳就天下皆知,这也是后来曹操为自己谋取政治利益的资本。
3、曹操需要杀鸡儆猴。
吕布在当时算是跟曹操激烈作对的敌人之一,当时整个中原四州,除了吕布、张绣之外,基本上全部归属曹操了,吕布在当时整个天下都是武力超群的名将,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称呼,但是这么厉害一个人却被曹操杀了,因为他跟曹操作对,所以被杀了,曹操这样处理吕布就是想传递这么一个信息,让天下敬畏,以达到杀鸡儆猴的作用。
斩首
同时,吕布是陈宫邀请来的,陈宫原本是属于曹操手下,陈宫反曹操属于手下将领的造反,这是曹操非常不能容忍的事,随着曹操事业和版图一步步壮大,曹操最需要担心的就是内部不再有反叛,所以背叛曹操的人都得死,曹操需要达到这么一种效果,所以缢死了吕布后,还把吕布和陈宫、高顺的首级一起示众,这就是背叛曹操的下场,以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曹操对吕布先绞后斩,并不是想让吕布多受罪,反而是按礼制对待,是对吕布的尊重。
我国的死刑起源于夏朝,有史记载的第一个被公开处决的犯人是防风君。
(擒吕布)
据《韩非子-饰邪篇》记载:“禹会诸侯之君于会稽之上,防风之君后至,而禹斩之”。
这是个倒霉的人,因为迟到而被砍头,也不知道他是故意迟到还是路上有事耽搁了。
要是耽搁了,死得就冤了。
到了商朝,死刑出现了多种执行方式,正如我们在《封神演义》中看到的,有“炮烙”、“挖心”、“醢”(伯邑考那样的剁为肉酱)、“脯”等等,周朝统一为七种:斩、诛、搏、焚、辜、踣、磬。
秦汉时期的死刑手段就更多了,有十九种之多,其中不乏“车裂”、“定杀”、“腰斩”、“具五刑”等残酷的处决手段。
(擒吕布)
但是中国死刑的执行方式总的来说都是夺走罪犯生命的同时,让他们受更多的苦,受更多的侮辱。
尤其是“凌迟”出现之后,更是将这种特点发挥到极致。 但中国死刑还有不平等性。
从奴隶社会开始,便有“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原则,这使得一些贵族在死刑处决手段上和平民有所区别。
中国人讲究的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所以对处决方式非常在意,贵族处死一般会给他们留下全尸,多采用毒死、绞死等手段,那些平民大多是斩首、腰斩之类。
(吕布)
回到正题,吕布是三国时的一方诸侯,他和曹操的争端更多的是在国家层面,并不是两人有什么太多的私人恩怨。
所以曹操用绞刑处死吕布,是对吕布的一种尊重。 而处死吕布之后,再砍下首级传今三军,是为了政治需要,为了展示自己的武力,震摄反抗的力量。
而外国人刚好和中国人相反,只有贵族才能享受砍头的待遇,一般平民则会被绞刑处决。
因为外国人认为斩首能使人很快死亡,没有痛苦,是贵族的专利。
歪眼小史工作室
作者:冯生
谢邀!
曹操和吕布,可谓是苦大仇深。曹操刺杀董卓时,差一点儿让吕布看到识破,吓的曹操借马飞逃而去。这只是让曹操心惊肉跳,而后来曹操报父仇打徐州时,吕布的偷袭让曹操差点丢尽老本、无家可归。
最关键的,是曹操和吕布在濮阳大战时,曹操冒进入城,被困城中,逃命时遇到吕布,只得掩面而过,被吕布从后面追上,用戟往曹操头盔上一敲,问曹操在哪儿,曹操指着远处说那个骑黄马的就是,骗过了吕布。曹操成功逃生,但是被吕布用戟照头上这一敲,以吕布的力量和大戟的重量,把曹操打了个脑震荡,从此落下了头疼的后遗症。从骨子里,曹操就恨透了吕布!
在下邳白门楼围住吕布并擒获后,对这个有奶便叫娘、有肉便呼爹的吕布,曹操恨不得千刀万剐他。痛恨的人,要慢慢折磨,一刀要命,反而便宜了他。因此,曹操先问刘备,既检验刘备又嫁祸刘备,又让吕布备受了生死煎熬,曹操这一招,够狠够阴!
更重要的是,古人很迷信“善用刀枪者死于刀枪之下\",那是死得其所,就像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一样,是一种军人的光荣死法。曹操当然不能成全吕布,你善用大戟,我偏用麻绳缢死你让你死也不得其所,再给你来个身首分家死无全尸,这样,曹操就解气了!
白门楼上,吕布被五花大绑推上来之时,瞧见了一脸憔悴的曹操,开玩笑道:“阿瞒哥,你瘦了!”
曹操哈哈一笑道:“你活着,我睡不着觉啊!现在,我终于能睡个好觉了!”
吕布继续说:“瞒哥,现在弟心服口服了,只要你放过我,愿效犬马之劳,你为主帅,我为大将,何愁天下不能平定啊?”
曹操犹豫了半晌,觉得似乎有些道理,转过头问了问刘备的意见,刘备来了句:“你难道想成为下一个董卓、丁允吗?”
曹操顿时醒悟,一摆手,让手下把吕布缢死了,勒死之后还枭首示众。
先勒死又斩首,曹操为何多此一举呢?一刀砍了不就完事了?
其实,这恰恰是曹操尊重人才的表现。
在曹操杀吕布之前,有两个人早先一步被杀了,一个是大将高顺,一个是昔日好朋友陈宫,曹操是如何处决他们的呢?
高顺是砍头,陈宫也是砍头,只有吕布是先勒死,再砍头。
这其实是对吕布的一种礼遇,在古代人死了,要留个全尸,因为只有全尸,才能进入六道轮回。曹操勒死了吕布,给了吕布一个全尸,不影响他下辈子托生。
然而,毕竟吕布杀了这么多弟兄,给曹操惹了这么大的麻烦,倘若不砍了他的头,难以消解众将士心头之恨,所以又将吕布的头颅示了众。
之后,曹操又拿着吕布的头颅,到了许昌找汉献帝邀功请赏。
可谓是一举三得啊!
缢死吕布是对其英勇的一种尊重,属于一种高规格的死法,和鸩杀相类似,死不见血也是一种体面。至于死后枭首送许都天子,大概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一方面用吕布的下场威慑其他蠢蠢欲动的割据势力,让他们心生恐惧,知难而退;另一方面,也向天下昭示着曹操奉天子斩不臣的政治正确性和合法性。
一天中什么时候运动减肥效果好抓 小孩能不能练哑铃多大的孩子适合 小孩嘴唇起皮怎么办怎样才能预防 孩子的罗圈腿是怎么形成的三大因 孩子早恋怎么办如何有效疏导孩子 医生婆婆称自己专业孩子的事必须 儿子成人礼送什么礼物好呢给你孩 有孩子的夫妻千万不要离婚对于孩 小孩千万别让老人带的说法正确吗 自卑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怎么改善 怎么让孩子开口说话 这几个方法 怎么让孩子吃饭 教你如何让孩子 怎么管教不听话的孩子 家长首先 顽皮的孩子怎么管教的 这些方法 叛逆期的孩子怎么管教 引导孩子 孩子性格软弱怎么办 懦弱的性格 孩子性格偏激怎么办 孩子性格偏 孩子性格固执怎么办 家长们不妨 爱惹事的孩子怎么管教 不妨试试 养育优秀的孩子具备特征,家长要 高考数学难出新天际,可有的孩子 “做胎教”和“不做胎教”的孩子 花费十几万只考了302分 妈妈觉得 甘肃作弊考生留下来的疑团,是怎 一举夺魁!高三学生离校时,校领 高考钉子户:26次参加高考,今年 D2809次列车因泥石流脱线!此类 “女儿16岁,学校宿舍里分娩了” 扭曲邪门的内容,频频出现在教科 川渝地区几所大学实力很牛!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