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有明史专家提出:大明亡国,非亡于崇祯,实亡于张居正!张居正做

有明史专家提出:大明亡国,非亡于崇祯,实亡于张居正!张居正做

2020-08-07 12:04阅读(65)

有明史专家提出:大明亡国,非亡于崇祯,实亡于张居正!张居正做了什么导致大明灭亡?:题主这问题提的有些违背历史事实,请问有哪位明史专家敢说“大明亡国,非亡

1

题主这问题提的有些违背历史事实,请问有哪位明史专家敢说“大明亡国,非亡于崇祯,实亡于张居正 ”?应该改成这样:明亡于崇祯,祸根在万历 ,请问张居正是怎样力挽狂澜的?如果没有张居正实行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大明恐怕就真的要提早几十年亡在万历的手上了。

史载,隆庆六年(1572年),仅仅在位六年的明穆宗朱载垕病危,他诏令大学士高拱、张居正、高仪为顾命大臣,令他们辅佐年幼的太子朱翊钧。

二十六日,明穆宗病殁,享年36岁,葬于昭陵。六月初十,太子朱翊钧继承帝位,改次年为万历元年,是为明神宗万历皇帝。

万历帝即位时年方10岁,还不能处理朝政,便由两宫太后垂帘辅政。两宫太后在宫内重用掌司礼监督领东厂太监冯保,外由内阁首辅张居正处理朝政大事,开创了万历初年良好的政治局面。

万历帝朱翊钧是明朝21个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在位48年,初期因张居正辅政,国政为之一新,史称“万历中兴”。张居正死后,万历帝为泄愤削其官秩,抄没其家,拘禁、拷虐其子孙,并掘坟开棺戮尸。之后,他沉溺酒色中,为满足其穷奢极欲的生活方式,大肆搜刮天下,为立储之事赌气二十年不见廷臣,遂使朝政崩坏,边防不备,民变此起彼伏,率扑不灭。

先说说张居正改革。张居正是湖广江陵(今湖北江陵)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礼部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后加太子太保等职,是明代著名政治家、改革家。

《明史》记载,隆庆六年(1572)七月,张居正和内监冯保共同辅佐年幼的明神宗朱翊钧执掌朝政。

朱翊钧上位仅一个月后,张居正利用权宦冯保将高拱排挤出权力核心,自己代之为首辅,并举荐礼部尚书吕调阳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政务。至此,首辅张居正、冯保两人执掌明廷,大权在握,烜赫一时。

冯、张掌权后,一主内,一主外,朝政大权全部落在张的手中。张居正对明王朝忠心耿耿,针对皇帝年幼的现实,进行了一系列扶君举措。这年十二月,张居正向万历帝呈上《帝鉴图说》,用图解的形式对小皇帝进行讲解、教育。同时,为扭转嘉靖、隆庆以来朝政腐败、军队涣散、财政空虚、民不聊生的颓局,以除旧布新、振纲除弊和富国强兵为宗旨,在整饬吏治、巩固边防、整顿经济、奖励农耕、兴修水利等众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史家把张居正推行的改革称作“一条鞭法”、“考成法”。

张居正经过十年努力,其改革举措多数得以实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史载“海内肃清(主要为平息东南倭患、北方鞑靼入侵),四夷詟服,太仓粟可支数年”,四海升平,“天下晏然”。

但他力推的改革却动了当朝权贵、官僚、大地主的奶酪,并与之产生了难以调和的矛盾,于是受到他们的激烈反对与抵制。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病故后,这场轰轰烈烈的改革也随之戛然而止。

再看看明神宗万历帝的表现。万历早期(1573——1582)在张居正的辅佐下大明出现了靖昌的局面“海内肃清,边境安全”,国库藏银达四百余万两,国储积粟(存粮)可支用十年。当然,这些功劳都不能算作万历的治绩,而是张居正革除积弊、励精图治的结果。

张居正一死,万历帝立即展开清算,历时两年的清算、报复之后,万历终于彻底拂去张居正政治威势在他心理上投下的巨大阴霾,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皇帝。

正式亲政后的万历表现如何?历史文献对他的评价很低,归纳起来大致有几个特征:沉溺酒色,不理朝政;横征暴敛,肆意挥霍;立储纷争,朝党火并;民情激变,边疆不宁......

限于篇幅,仅举几例:万历20岁亲政时,后宫佳丽如云,数以千计,他日夜纵酒作乐,经常喝的醉醺醺的,醉后动辄发怒,发怒后喜欢责罚他人,宫娥 、太监稍不留意,就要遭杖责,经常有人被打死。他还学会了抽刚从域外传进来的大烟,痴迷花鸟。

万历被人揶揄为史上最贪财好货的皇帝。正因为贪婪,他挖空心思,巧立名目,敲骨吸髓,大肆搜刮、盘剥,其派出的税使、矿监遍地都是,遍及全国150多个州县。

后来,为立储一事委决不下,又引发激烈的朝党之争,身心俱疲的万历帝索性赌气不上朝,时间竟长达20多年。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他躲在深宫里不再临朝视政,大臣的奏章,他的诏令,全靠太监传达。甚至连国家祭祀典礼他也不参加,而让宗王替代。直到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发生了“梃击案” ,他才露了一面,从那以后直到死再也没上过朝(不要提什么万历三大征,那也是文武能臣的功劳,和万历无关)。

史载,万历中后期,政治极度腐败,因朱翊钧挥霍无度,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加上水、旱、蝗灾连年不断,百姓穷困,民怨沸腾,尤其是矿监税使肆无忌惮的压榨,激起民变不断,反抗斗争遍及大明的每一个角落。

有记载的反矿监税斗争有:万历二十七年(1599)山东临清反对横征暴敛斗争;次年发生在武昌的民变,目标也指向了无恶不作的征税使;规模最大的一次发生在万历二十九年(1601),江南苏州的数万织工(手工丝织)被税吏逼得纷纷失业,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织工葛荣率领数千人暴动,并包围了税使孙隆的衙署,用乱石砸死孙隆爪牙黄建节,将其余的六、七个帮凶抓住后绑缚手脚,抛到河里喂鱼,然后放火烧衙。孙隆吓得魂飞魄散,乘乱爬墙逃脱。此后,江西上饶、云南腾越、福建漳州等地接连发生民变,明廷一日数惊,焦头烂额。

万历心里很清楚,造成这种局面的罪魁就是自己 。那不得人心、恶名远播的“采榷” ,二十年不理朝政、做甩手掌柜的奇葩行为,都无一例外的自寻死路,将明帝国推入惊涛骇浪、风雨飘摇之中。

万历四十六年(1618)四月,在荒寂苦寒的辽东,明廷的劲敌、后金豪酋努尔哈赤以杀祖杀父之仇等“七大恨”杀生告天,誓师伐明......“萨尔浒”之战的惨败,将国之将亡的威胁明白无误地推到了万历面前,他终于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危机感,同时伴随着巨大的困顿与凄怆。万历死后仅7七年(天启七年,1627年),陕西饥民揭竿而起,揭开了明末农民大暴动的序幕。

明不亡于崇祯,名实亡于万历......如果没有张居正,这一切恐怕要提早发生几十年.


[插图源自网络]

[发文不易 严禁剽窃]

2

对对对,说得对,张居正就不该妄图中兴大明朝,就不该改革,就老老实实的混吃等死,反正已经位极人臣了,干嘛吃力不讨好的干这干那呀。

张居正真不是个好人啊——查抄张家所获黄金2400两、白银17700两、金器3710两、金首饰900两、银器5200两、银首饰10000两,另有玉带16条等等,真是个大贪官啊!真的是死有余辜啊!

然而,却没看见张居正作为一个能臣,起码延续了明王朝半个世纪的气脉,张居正死前不久,北京粮仓有足够的存量以满足此后九年的需要。除非在紧急时刻不能支取的太仓库储藏室里的存款增加到600多万两银子。太仆寺保存到400万两,南京库房增加到250万两,广西、浙江、四川省库平均存款在15万至80万两之间。

据估算,若是把张家的总资产折合成白银,大约只有严嵩的十分之一二;而与冯保相比,还不到其十分之一,这样的人,真的又有何值得指摘!?

3

张居正(1525年-1582年),字叔大,号太岳,汉族,幼名张白圭。江陵人,时人又称张江陵。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

大明王朝的灭国,不管是何种原因导致,作为当朝帝王崇祯要负主要责任,逃脱不了干系。

既然有明史专家说这事与张居正有关系,那就说说这个事,因为专家的话不能全听,但也不可不听。

也不知道是哪一个专家说的,也不清楚他们所指是哪一件事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豹眼就此说一下自己的看法吧。

隆庆六年(1572年),年仅十岁的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作为万历小皇帝的师傅,张居正成为了首辅大臣。

从这一年张居正主政开始,到其病逝,正好十年的时间,然后万历皇帝独自主政三十八年。

之后,又经历了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崇祯帝朱由检,一共四代帝王,前后七十二年的时间。大体上的时间概念,基本就是新中国1949年建立,到今天为止,这么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虽然没有改朝换代,但一朝天子一朝臣;政治基础基本稳定,但政治、经济制度也有很大的变化。

作为明朝著名的首辅大臣、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新政”的开创者,张居正对明朝后期的政治、经济的影响是很大的。

但无论张居正的军事策略,还是吏治改革,在豹眼看来,对于明朝的灭亡,没有多大的关系。影响比较大的还是他实行的一系列经济改革政策。

伟人曾经说过,改革也是一场革命。因为改革不仅仅牵涉到方方面面利益的再平衡、再分配,还会影响到政治、社会的基础,搞不好就会出现亡国的结局,这并非危言耸听。

王莽改制就直接导致了大新朝的灭亡,说张居正的改革影响到明朝灭亡也并非空穴来风,不能说绝对地没有一点关系。

那就具体地来看一下,对明朝后期以及后世的影响吧。

万历六年(1578年),张居正以福建为试点,清丈田地;万历八年(1580年)在全国推广,重绘鱼鳞图册。先试点,再推广,没毛病。

由于之前张居正已经实施了吏治改革,以“考成法”来考核官吏的政绩,行政效率得到了大幅提高。

所以,地方官吏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清丈彻底,革除豪强世族隐占的田地,纳税土地大大增加。万历八年,全国土地7013,976顷,比隆庆五年(1571年),增加了2336,026顷,整整增加了50%。

额田增加的同时,加大打击贵族、缙绅隐田漏税的力度,明朝田赋收入大幅度增加。

更重要的是,这一措施为之后实行“一条鞭法”创造了条件。

万历九年(1581年),张居正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一条鞭法。它简化了赋役的项目和征收手续,使赋役合一,并出现了“摊丁入亩”的趋势。

通俗一点的说法,就是把徭役、交纳田租等义务,全部改由交银两代替,差不多也就是曾经的农业税。

清朝时期,采纳的“地丁合一”制度,就是一条鞭法的运用和发展。

有一定年龄、特别是农村出身的友友,都清楚建国后,国家也实行出义务工,大修水利建设、交公粮等农业政策,后来是改革为交农业税,直至取消农业税。这些政策都是一脉相承的。

这一政策,虽然并不是张居正首创,但在他主政期间得到了改进和发展,也起到了很好的经济效果,对于明朝财政、税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任何政策都不可能有利无弊,都具有时效性,存在一些弊端。

比如清丈田地,改变了税赋不均和胥吏盘剥的问题,但也触犯了权宦豪族的利益;一条鞭法的实行,农户需要先把粮食换成银两,然后交纳赋税,黑心商贾就趁机盘剥农民,加重了农民的负担。特别是遇到大丰收,粮食价格就很低,农民需要更多的粮食才能换取足够的赋税银两,就出现了“谷贱伤农”的现象。

这些对于以后明朝的政治、经济基础都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从这一点上来看,明朝的灭亡,可以追溯到张居正实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特别是财政、赋税改革的措施。

但这个说法的确很勉强,政治、社会矛盾无时不在,随时出现,需要随时调整、改进,一味地把矛盾推给古人,就好比是自己不作为,把责任推给上一任一样,是不负责、不作为的表现。

如果按照有些明史专家的这种观点,明朝的灭亡,把责任推给张居正还远远不够,还需要进一步往上推,郑和下西洋责任更大。

郑和下西洋,扩大了对外贸易,大量的美洲白银涌入了国内,改变了明朝货币基础,把明朝的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在一起,增加了国内的经济风险。

对外贸易是双刃剑,有利有弊,利大于弊,但没有有利无弊的好事,这一点恐怕都感同身受。

这个问题更复杂,与本题关系不大。又牵涉到货币、金融、银本位、准备金制度、铸币权、货币发行量、对外贸易、比较利润、货币兑换、汇率、泡沫经济、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不是几句话说清楚的,也就不再啰嗦啦。

豹眼只是说明郑和下西洋比张居正的改革,对明朝后世的影响更大,风险更大。但不可就此把明朝灭亡的责任推给郑和和张居正。

总之,张居正实行的经济改革措施,对后世影响很大,有利有弊,但明朝的灭亡,不该归罪于他的经济改革,否则,对张居正不公允,也就是对历史不负责任。

这恐怕也是所谓的明史专家不敢理直气壮的站起来,走两步的原因。此问题值得去研究、总结,但不能以此做出定论。

4

张居正是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 张居正的万历新政并不是导致明朝亡国的“罪魁祸首”,恰恰相反,正是张居正的改革给明朝续命了几十年。

历朝历代,谁要想改革,除了自身的能力的外,还需要配合天时地利人和,张居正的改革也不例外。嘉靖二十六年,23岁的张居正中二甲第九名进士,授庶吉士,什么是庶吉士呢?当时,在全国考取的200多名进士里面,要选拔其中的十分之一到翰林院继续深造,这20余人当时称为庶吉士,他们是吏部和礼部联合挑选出来的成绩最好、最有培养前途的人,作为国家的储备人才,用现在的话讲,能够入选庶吉士,就意味着驶入了选拔领导干部的快车道。

两年后, 张居正庶吉士毕业,由于他思维敏捷而且严谨,所以他的第一个职务是编修,即研究历代政治。这时候的张居正,正是一个25岁的热学小伙子,对严嵩一党非常看不惯,于是写了《陈五事疏》,准备上奏给嘉靖皇帝,直言利弊。不过幸好,这份奏章被他的老师徐阶给拦住了,徐阶知道这时候跟严嵩斗,无异于是以卵击石。

42岁时,张居正进入了内阁,虽然在内阁里算不上一个重要的人物,但是好歹是进入了国家领导人层面了。这是时,两大强人徐阶、高拱的政治斗争越发激烈,而张居正也不是那个25岁的毛头小伙子了,他选择静待时机,坐山观虎斗。随着阶、高拱二人相继离开内阁,张居正认为改革时机成熟了,因为继位的隆庆皇帝是位忠厚的人,而自己则是皇上的老师,于是便把改革的思路提出来,写了第二封改革的建议书,叫《陈六事疏》,就是国家从六个方面进行改革,孰知皇上这次仅指示了七个字“知道了,具见忠诚”,再无任何下文。这个时候张居正才感觉到,隆庆皇帝还不是一位有魄力、能够扭转乾坤的皇帝,因为改革势必要打破固有的老路、打破各个利益集团原有的格局,没有雷霆万钧的力量,改革是不可能的。因此吗,张居正只能继续蛰伏,等待时机。

隆庆皇帝是位短命的皇帝,不到几年就去世了,而继位的万历只有10岁。因隆庆皇帝认为学习是件苦差事,所以直到万历9岁时才开始让其识字,而万历的老师也是张居正。因此,万历10岁登基时,还只是一个刚开始认字的孩子,虽是皇帝,但只会听三个人的话:一是其母后,即李太后;二是其“大伴”,即冯保;三是其老师,即张居正。

李太后是泥瓦匠的女儿 ,她出自民间,深知百姓疾苦,而改革先是要破除特权,因此,深有体会的李太后是支持张居正改革的。冯保则是因为前两任首辅都压制着他,不让其当内相,所以他千方百计扶起张居正,事实上,在这之前,张居正与冯保已经达成默契。

于是,张居正的改革就是在一个女人和一个太监的帮助下展开的,28岁的李太后,56岁的冯保,再加上48岁的张居正,这权力铁三角在1572年拉开了一场为时10年的万历新政的改革大幕。

张居正的改革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 吏治改革

任何一场改革,实际上是将社会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重新进行调整,让社会资源的分配模式更加合理。就张居正而言,他的改革是从整顿吏治开始的。

张居正上任不到一个月,就提出京察。所谓京察,即考察中央机关的领导干部,凡是四品以上的官员,直接给皇帝写述职报告,五品到九品的官员,给吏部写报告。内容是在隆庆皇帝的6年期间,你做了些什么?做了哪些应该做的事情?有哪些应该做的没有做?统统写出来,然后决定其去留、升降、罢免。其实这就相当于现在很多公司搞得绩效考核,通过重新考核,把那些尸位素餐的老员工剔除出去。

京察完成后 , 腾出一些位置。第二步就是举荐干部,把一些有能力、有事业心的人才选拔到重要位置上,每一个省级干部向朝廷推荐三个人才,经吏部汇总。被推荐的人得票最高的是海瑞,吏部尚书杨博把推选干部的情况汇报给张居正 , 并问道 :“海瑞这个人您看怎么用?”张居正回答说:“此人不能用。”杨博大为吃惊,原来当年嘉靖皇帝去世后,张居正请徐阶出面释放海瑞并委以重任,海瑞担任应天巡抚后负责管辖当时中国的财富重地苏浙一带,结果3年下来,当地的财政收入减少了一半,当地官员纷纷要求调动。所以张居正就说:“我现在要选用能臣为

朝廷做事儿,是要选好官而不是好人,好人就是大节不亏,不贪不懒 , 做事有规矩 。 好官则 不然,上要让皇帝放心,为朝廷负责,下要为百姓造福,上下通气这才是好官,是循吏。海瑞是一个好人,清廉且有气节,可谓一介清流,这都是好的,但如果搞得国家的财政收入大大降低,百姓的生活也不能提高,两头都不踏实,就不是好官,与其这样,倒不如保全海刚峰先生的高风亮节,让他在家做好人。”张居正终生弃用海刚峰,这是他重用循吏,慎用清流的一个最显著的标志。

二 经济改革

京察之后 , 张居正开始向所有的贵族利益集团开刀,以解决各大利益集团的利益再分配问题。

01.清丈田亩

张居正提出清丈田亩 , 这是一件很为难的事情,就是将各个贵族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再分配,就像今天我们把一些大的行业进行反垄断调查一样。当时,皇帝的田庄、皇亲国戚的田庄都是免税或减税的,所以就出现了挂田、寄田这种现象以逃脱赋税,还有一些富人侵占很多土地,但不登记,因此也不用缴纳税费。经过这次清丈,仅京津等北京周边地区就清理了6万多顷皇亲国戚的土地.而全国仅查出的新增土地的赋税收入,就够全国军费的开支。

02.削减皇室开支

在古代皇帝的眼里,是没有国和家的区别的,国是我的,家是我的,供用库的钱是我的,国库的钱也是我的。张居正改革就是要把国和家分开,把国库和供用库分开,即所有的赋税收入进入国库,用于行政、军费、河防水利、赈灾的开支,而所有矿山收入和榷场收入则进入皇宫供用库,用于皇帝及皇宫的开支,且皇帝的开支每年要有预算。通过这些措施,基本上扭转了滥用无度的宫廷开支。张居正的改革不仅削弱了贵族阶层的利益,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皇权,这正是他悲剧结局的原因之一。

三赋税改革

赋税是国之根本,所以赋税改革一直是所有改革的重中之重。在明朝以前,赋和役是分开的,赋是指田赋,役则是徭役。万历九年,张居正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一条鞭法。—条鞭法是中国田赋制度史上继唐代两税法之后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它简化了赋役的项目和征收手续,使赋役合一,并出现了“摊丁入亩”的趋势。后来清代的地丁合一制度就是在一条鞭法上发展起来的。一条鞭法实行后,大量农民又回来种地了,全国出现了“田不荒芜,人不逃窜,钱粮不拖欠”的景象。

1582年(万历十年),随着清丈田亩工作的完成和一条鞭法的推行,张居正的改革也已经接近了尾声。这时候明朝的财政状况有了进一步的好转。太仆寺存银多达四百万两,加上太仓存银,总数约达七八百万两。太仓的存粮也可支十年之用。

军事改革

在整顿边防上,张居正任用谭纶、戚继光与李成梁三人最为出色。任蓟辽总督的谭纶后内调兵部尚书。万历年间,戚继光与李成梁二人镇守北边,但是二人的军事风格截然不同。李成梁擅长传统骑兵作战,组建辽东铁骑,二十余年间,他用这支骑兵部队使辽东边界无事,北方游牧民族忌惮。

戚继光走的是一条颇类现代化军队改组道路,这实际上已是涉及到整个帝国体制的根本问题,它需要高效的后勤做后盾,最具重要的是将领在指挥军队作战上需要独立的权力做支撑,同时也需要地方作协调配合,这对于明帝国而言是不可能实现的。

明朝建立之初,开国六公爵有五个是武将,武将地位尊荣,随着永乐皇帝五次北征漠北的结束,国家承平,文官集团成为帝国的主导力量,武将地位日益低下。每遇大军团出征,统领军队的最高指挥官都是由文官出任,高级武官只能听命于文官,在某种程度上,明中后期的高级武官只是具体的战术执行者,而不具备战略谋划才能,这也是帝国统治的需要。

张居正掌权后,给了戚继光、俞大猷一众将领很大的权力与支持,使他们真正能练出一支精兵,但同时也得罪了文官集团。张居正死后,这成为文官集团攻击张居正的口实,蓄意指责戚继光是张居正的私人武装,意图阴谋反叛。

在张居正改革的时间间,朝廷大权被他独揽,这也引起了万历皇帝的嫉恨。张居正一死,各种弹劾的奏章漫天飞,万历于是下令抄家,张居正也险遭开棺鞭尸,其家属或饿死或流放,张居正在世时所用一批官员有的削职,有的弃市。直到1622年(天启二年),天启皇帝才为张居正复官复荫。

张居正的改革无疑是成功的,首先,维持了北方和辽东的稳定,其次,充实了国库,后来的万历三大征得以实行,很大程度上是张居正打下了基础。但是,明朝运行了200多年,已经病入膏肓,加上张居正一死,改革措施大都被废止了,最后在内忧外患下,还是逃不了灭亡的命运。

 

5

张居正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他实行的万历新政,为明朝续命了数十年的时间。


如果没有张居正,明朝早就已经灭亡,崇祯皇帝根本没有机会继位。说明朝亡于万历,明朝亡于东林党,明朝亡于阉党,都是有凭有据的事实。然而说大明亡于张居正,却是典型的哗众取宠的说法。


张居正去世距离明朝灭亡相差了62年,张居正去世的时候,努尔哈赤还在明军中服役,李自成和张献忠都没有出生,明朝灭亡的责任肯定不能全推到张居正的头上。

在张居正上台之前,明朝的统治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明朝内阁的官吏腐朽无能,无法改变明朝积贫积弱的困境,地方上的官员和地主豪强同谋,兼并土地虚报税赋,导致了明朝的国库空虚。


在明朝嘉靖年间,朝廷国库里面的银两只够两三个月开支,北方的女真族和蒙古族不断骚扰边境,东南沿海地区倭寇入侵,明朝国内农民起义四起。万历皇帝继位的时候只有9岁,如果没有张居正力挽狂澜,万历皇帝根本守不住江山。

我们来看一下万历新政的内容,张居正在吏治方面采用“考成法”,淘汰了一大批不支持改革,不愿意作为的官吏。同时张居正还精简了明朝的官吏结构,减少了明朝的冗官冗吏。


这些做法在改革吏治的同时,也减少了老百姓的负担,减缓了明末农民起义的时间。在军事方面,张居正启用戚继光和李梁成等名将,震慑女真和蒙古军队,保住了大明北部边疆的稳定。

在经济方面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将原来繁琐的税收统筹到一点,避免了税收经手的人过多,给官吏们中饱私囊的机会。一条鞭法施行后,明朝百姓缴纳税赋的方式更加的透明,也间接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同时还增加了明朝朝廷的收入。


同时张居正还重新丈量了全国的土地,减缓了土地兼并的现象。在张居正的治理下,明朝的国力逐渐恢复,出现了万历中兴的局面。一直到张居正去世,明朝的国库都十分充足,从没有出现过崇祯时期拿不出钱来的情况。

张居正为大明朝做了很多好事,然而张居正变法也触动了万历皇帝的核心权力。在张居正掌权之前,明朝从来没有出现过大臣专权的现象,万历皇帝对于张居正专权非常的不满。


张居正去世后,万历皇帝将张居正抄家,张居正变法的成就也被万历皇帝破坏。后来万历皇帝连续数十年不上朝,明朝的国力再次衰落,最终一步步走向了灭亡。

很多人指责张居正,主要是因为在张居正去世后,万历皇帝为了打击报复张居正,破坏了张居正变法时期的成就。一些人以此为依据认为张居正过于专权,导致了万历皇帝的反感,以至于变法的失败。


实际上张居正不专权,万历也是一个腐朽的皇帝,变法最终也不会成功。如果没有张居正的帮助,万历中兴不可能出现,万历皇帝不上朝的时间可能还会更长。

6

朱由检上吊自尽之前故意在衣襟处写了一句话:“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

清朝人所修《明史》也在神宗本纪中说:“故论者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岂不谅欤。”

所谓的“明史专家”更绝,明非亡于崇祯,实亡于张居正之手,不过,这个专家是谁,倒是没有检索出来。

反正,明朝绝对不是朱由检玩完的,他已经这么勤快,这么努力了,虽然他没本事,虽然他加速了明朝的灭亡,但是他真的已经努力,所以,绝对绝对不能将明朝灭亡的责任推到他的头上。

很多人一直在为朱由检洗白,一直想将他的锅甩给别人,朱由检自己将锅甩给了他嘴中的“诸臣”,清朝人甩给了明神宗朱翊钧,也有人干脆甩给了为明朝续了命的张居正。

因为,张居正给患了病的明朝下了一剂猛药。

张居正改革有错吗?改革当然没有错,但是他改革的方式却存在一定的错误。

他一看明朝政府穷得叮当响,但是一部分手中却富得流油,他不用想也知道原因所在,所以为了给明朝增加财政收入,为此他强势地推行了一个政策——“一条鞭法”。

这个一条鞭法首先便是清丈出被一部分人隐瞒不报的土地,土地多了,政府所征收到的税自然也多了不是?爽呀,钱真的是哗啦哗啦的进口袋。此外,一条鞭法还统一了赋役,好处是官吏很难再从中榨取油水了。

可是,一条鞭法的弊端也很明显,官府收税只收钱,想缴税?你自己卖了农产品换了现钱再来!这么一来,百姓不得又被商贾坑了?再一个,统一赋役之后,别管是田赋还是劳役,统统给现钱,百姓到底是愿意服劳役还是愿意给钱,或者给不给得起钱,官府可不管,反正不管怎样你得按时按法给钱。

可见,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有待改善,这或许也是所谓的“专家”将明朝灭亡的锅甩给张居正的一个原因。

但是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是实实在在地增加了明朝的财政收入,充盈了国库,这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没有钱的话明朝会亡得更快。

为了解决冗官、官员尸位素餐的问题,张居正特意推出了“考成法”。

说实话,张居正的考成法挺好,但是却又很坏,坏便坏在他竟然想着去用“数据”考核官员们的政绩,所谓“立限考事”和“以事责人”,即各级官员们想处理什么事务的话得限定一个期限,如果到期还没完成的话,追责当事官员的责任。

这个考成法的好处很明显,策动了官员办事的积极性和效率,即便是被动的。

实际上,考成法的“立限考事”也没什么不妥,放到现在,不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在启动一个项目之前,谁没有一个预期?关键还是在于“以事责人”,这个处罚太过于绝对了,毕竟不排除有些事确实会遭遇意外而导致没办法在期限内完成。

所以,考成法可以说真正地将多数官员推到了张居正的对立面,所以,张居正一倒,一个个跳出来落井下石,否定了他的改革,从而打乱了官场秩序,官场秩序乱了,明朝还能稳定?这是张居正被背锅的另一个原因所在。

说白了,当时的官员们是在怕考成法,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

不论是一条鞭法也好,是考成法也罢,张居正的改革虽然对百姓也会有所影响,可是说到底还是动了既得利益者们的蛋糕。

他推出一条鞭法,各级官员们不仅少了能捞油水的机会,弄不好还得吐点好处出来,张居正这一皮鞭打下来,打着“为官只为为财”想法的人哪能受得了?

各级官员们原本可以安安心心地当自己的贪官、庸官和昏官,这考成法一出来,简直要了他们的老命!还让不让人好好当官了?

此外,张居正还以相权压皇权,万历皇帝犯点小错也能被他骂个狗血淋头,所以张居正一死,万历皇帝直接带头清算张居正,“皇帝效应”之下,谁会错过这个向张居正泼脏水的千载良机?

所以,泼向张居正的脏水是一盆接一盆。

虽然不可否认的是,张居正的改革之法存在一定的弊端,可总体而言还算是利多于弊,否则万历皇帝哪来的本钱玩了几十年?

所以,说张居正为明朝续命并不为过,又岂会是“明亡于张居正”?

实际上,明朝到了朱由检手上的时候还远远没到不可救药的地步,这是事实。

朱由检之所以亡国,说到底只能怪他自己能力平平,识人不明,用人却又疑人,用谁杀谁,这谁敢给他卖命?

他想要复兴明朝,张居正虽然下的是猛药,可好歹也是对症下药,朱由检这个蠢货倒好,完全是胡乱下药,该用的人和能用的人他不用,反倒一个接一个的杀了,然后转头腆着脸去用不该用的人,为此不惜跪舔。

没钱用了,哭着求着问手底下的人借,手下人不借,他便软趴趴地接受这个事实了,这像样吗?

所以,明亡于崇祯不仅是一个客观事实,即便溯本追源也是如此,别甩锅了。

7

张居正为大明攒了雄厚的家底,但是万历皇帝这个败家子挥霍光了。委实怪不得张居正,硬要怪的话,也只能怪张居正没有来得及选好接班人,就匆匆辞世了。

张居正是有手段的铁腕政治家。事情得从张居正的老板明穆宗说起。

1566年,30岁的明穆宗(隆庆帝)继位。继位前,隆庆帝资质平庸、宽厚待人;继位后,立马就英明果敢。

对外解决“南倭北虏”问题,即北与蒙古议和、开市,南开海禁、剿灭倭寇;对内减轻民间负担。敢于启用有争议却有能力的人,且不加掣肘。徐阶、高拱、张居正这三个大佬,都是出于隆庆帝麾下。

隆庆帝继位后,大明一直在改革、奋进,但是这位隆庆帝却非常好色,被美色掏空了身体。还服用了过多的“媚药”,36岁就死了。(据说隆庆帝曾经因为和一个妃子恩爱过度,事后卧床不起两个月。)

隆庆帝临死,给儿子万历皇帝留下了“精挑细选”的人才:高拱、张居正。这两人都是猛人、狠人,没有一个省油的灯。不论谁主政,都是会铁腕改革的。

湖北人张居正干掉了河南人高拱

(我们河南在明朝两个大神:禹州的马文升、新郑的高拱。河南人在明朝很少做大官,只有他们两个在中央舞台上比划了一番。)隆庆帝之所以敢大胆的追求别具特色的个人生活,完全是有高拱可以信赖。隆庆年间大刀阔斧的改革,就是从高拱主政开始的。

隆庆帝全心全意的信赖、支持高拱,临死还拉着高拱的手托孤:“以天下累先生。”

隆庆帝之死,高拱很伤心,也准备大干一场报答知遇之恩。然而高拱还没有走出悲伤,便被刚登基的万历皇帝罢官赶回老家去了。

高拱虽然与上古的黄帝都是新郑人,却丝毫没有黄帝的宽厚、大度。高拱有王佐之才,却也是个真小人。他做事,没有传统道德的束缚。他明言:“苟出乎义,则利皆义也;苟出乎利,则义皆利。”君子言利,还如此的站在道德顶峰振振有词。怎么样,是不是觉得和后来的张居正有些类似。

不仅如此,高拱对待官员,和张居正一样不讲情面,“铁面无私”。史书记载:高拱“性迫急,不能容物,又不能藏蓄须忍,有所忤触之立碎。”

也正是高拱的这种性格得罪人太多,造成了他的悲剧。

高拱不仅把同僚们怼个遍,还对大太监冯保不满,一直想除掉他。隆庆帝对高拱的托孤,让冯保恐惧不已。为保命,冯保与想主政的张居正联合。在李太后面前说了高拱的坏话,李太后于是让万历皇帝下旨,把高拱赶回老家闲居。

1577年,张居正从北京回湖北,途经河南。居然拐到新郑的高拱家中,虚伪的装好人、掩面而泣。把性格偏狭的高拱气得七窍生烟,大骂张居正“又做师婆又做鬼,吹笛捏眼打鼓弄琵琶。”

高拱临死前,在病榻上还写了《病榻遗言》。痛斥张居正卑鄙无耻,以及夺走自己首辅位子的过程。为以后张居正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张居正独揽大权,力行变法。

自古变法的都是掌握权力的猛人,张居正就是这样的人。满堂大臣正在庆幸人见人嫌的高拱被扳倒时,比高拱更猛的张居正来了。高拱只是对大明做局部手术,张居正则是要掏心掏肺、从根本上改变大明。

张居正对当时的弊病有正确的认识,痛陈道:“曰宗室骄恣,曰庶官瘝旷,曰吏治因循,曰边备未修,曰财用大遗。”

事实也的确如此。国家府库空虚,甚至连军饷都发不足;因为缺钱、腐败,导致了边境的军备废弛;宗室多占土地、欺压百姓司空见慢;官员、豪强勾结的避税、逃税事件各地都在做;贫富悬殊过大,百姓负担过重。

比如张居正的老师徐阶拥有24万亩良田,其它的商铺、钱庄等价值更大。家族子弟触犯了法律,居然能拿出3万两银子(另一说法是3万两黄金)贿赂主审官戴凤翔。而当时国库存银,只有区区100多万两。

张居正和当初的高拱一样,以不讲情面著称,但他的改革比高拱更有章法。

张居正先打好与皇帝的关系,悉心的教万历皇帝读书,陪李太后聊天。然后,开始逐步的推出改革。

一,整顿“吏制”。

1573年,张居正实行\"考成法\",先从行政班子开始下手。以内阁控制六科、再以六科控制六部。(颇有现代内阁制的样子。)

有什么政务,内阁可以迅速下达到相关的部门、官员。政务完成后,也可以迅速的给予相应的奖励或者惩罚。官员们门因此不敢懒政,为了头上的乌纱而努力的工作,效率大为提高。

3年后,张居正露出了“獠牙\",对税收这一块下手了。他发布“征赋试”,在预定额的基础上,官员完成额在90/100以下的,一律给予处罚。

当年年底根据完成的数额,立即对官员进行了处罚。仅山东一地,就被降职处分了17人,革职了两个人。

官员们见张居正真格的给予处罚,无不兢兢业业,不敢造次。毕竟头上的乌纱帽,都是经历寒窗苦读、在科场上的千军万马中杀出来的,不能不珍惜。把应收的税款,分毫不差的足额上交。

1577年,税务总收入435 银万两,而隆庆年间的年收入是250万两。其间差距,快翻一倍了。

二,清查土地和税务改革。

张居正并不满足于现状,1578年下令重新清查土地数额,于1580年清查完毕。虽然此处清查,地方上官员和富豪们玩儿了不少“大小步”甚至“虚步”的把戏,额田比清查前还是增加了300多万顷。(此举,压缩了豪强们逃税的空间。)

在土地重查的基础上,张居正于1581年又推出了“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并不是张居正的首创,而是在张居正手里发扬光大的。首次是1530年嘉靖年间,由官员桂萼提出的。

主要内容是:将田赋、徭役一起征收,同时将部分丁役按田亩分摊。赋、役除必收的粮食外,一律折收银两;役户可以出银代役。具体的征收地方由官员办理,不再让原来的“里长”参与。

此法能减少征税的环节,压缩了地方上贪污的空间。也顺应了当时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有利于农民按自己的要求做出选择。标志着税收的实物制向货币化的转变,客观上顺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于国于民,都是有利的。

但是此法也有一定的消极意义:此法没有触动明朝宗室、高官、富豪们的特权,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的贫富结构。还在不久后,又产生了新的腐败,出现了“火耗”之类的问题。另外,此税法只适应于江浙一带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在内地推行反而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次年,“一条鞭法”就立杆见影。国库存银700多万两,太仓存粮足够10年之用。

三,建树颇多。

军事上。

张居正派戚继光镇守蓟门,李成梁镇守辽东,又派人平定了南方的叛乱。又派人在长城上修“敌台”3000多座,杜绝了蒙古的入侵。

然后,又与蒙古的俺答汗讲和,开市贸易。

1579年,以俺答汗为桥梁,与西藏建立了良好的封贡关系。

水利方面。

张居正启用水利专家潘季驯治理黄河、淮河、运河,以50万两白银治理成功。造福黄河、淮河流域的百姓,也使得运河的漕运畅通无阻。

可惜的是正当张居正的改革初见成效,大明朝蒸蒸日上之时,张居正本人却积劳成疾。在“一条鞭法”推行的第二年,张居正还来不及对新税法做出修正就因病去世了。

万历皇帝的“败家”行为

张居正去世的第四天,万历皇帝就罢了潘晟(张居正举荐的),开始清算张居正了。结果,皇帝派人抄了张居正的家。堂堂的一个首辅,家人被逼自杀的、逃亡的、饿死的皆有,惨不忍睹。

张居正的新政,也被反对派们弄得面目全非。

没有“恩师”张居正的压制,万历皇帝终于可以亲政。可以大手大脚的花钱,按自己的意思活着。万历皇帝送爱子去开封就封,仅良田一项就给了1万顷。

更糟糕的是万历皇帝没有政治天赋,驾驭不了朝堂上大臣,也没有决策政务的能力。没有多久,就对政务失去了兴趣。

先是因为“立储”与大臣们发生冲突,以“怠政”抗议。后来干脆不再上朝,直接玩起“罢工”了。

在万历皇帝的操作下,税收开始下降,国库的存银流水般花了出去。张居正打造的高效率行政队伍,也重新开始“腐化”。

万历皇帝的“罢工”,导致行政系统出现了严重问题。甚至,官员的任命都会出现问题。1602年,南北两京缺尚书3人、侍郎10 人,地方上缺巡抚3人、知府25人。如此的政府,其效率可想而知。

努尔哈赤从1583年开始起兵到1616年起兵反叛,历经33年。33年内,努尔哈赤逐步坐大到不可收拾,明朝中央居然毫不知情。满清入关,万历皇帝的“罢工”,是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

张居正、隆庆皇帝在九泉之下,目睹了万历皇帝的“神操作”,想必会痛骂万历皇帝“不肖”或者“败家子”的。(本文原创,图片源于网络。)

8

从时间上来说,明亡于崇祯,这是一个客观事实,因为崇祯本人也为此上吊自杀殉国。大明亡国,非亡于崇祯,实亡于张居正张居正做了什么导致大明灭亡?



第一个是丈量全国土地,将那些瞒报,漏报的土地都请查出来,土地比上一朝增加近300万顷,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大增加了。政府是有钱了,这些钱哪里来的?不是普通老百姓的?你看看哪个高官会缴纳税赋?你政府有钱了好办事,关老百姓什么事?就如同我们现在国家有钱,跟你我这样的百姓有关吗?你国家有钱不要紧,但是你不能通过搜刮我而有钱,是不是?所以才会有老百姓起来反对!


其次是实行“一条鞭法”。就是将所有的赋税,徭役,摊派,临时的捐、贡都并入一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这是中学历史课本上学到的,实际是不是这样子呢?肯定不是的,因为很多官员巧立名目,进行搜刮,导致了虽然国家财政收入增长了,但是老百姓的负担也没有减轻,这个名义上是好的,之后就在执行中逐渐走样了,你说是不是有点可惜了呢。



实际上最大的问题就是张居正给年轻的万历留下了很大的阴影,是心理阴影。导致万历极度不信任文官,宁愿相信自己身边的太监,文官就开始与太监争夺对己有利的资源或条件。这样就把明朝后期的朝政弄得一团糟,最终不可收拾。到了崇祯杀了魏忠贤,已经没有可以帮助自己的太监了,像魏忠贤一样有能力的人才了。文官靠不住,自能自己来上树,结果导致了自己自挂东南枝!

9

这种提法就是无知。时移世移,环境不同,条件不同,就要懂得应变的道理。当世的事情做不好,就怨恨是往世留下的遗害,这是无能的表现,也是极不负责任的表现。当世的事情,当世的人就应该做好,做不好是自己的无能不负责任,就不要再将责任推脱给往世,说是往世遗祸了。

纵观大明一朝,能称得上有作为宰相的,当首推首辅张居正。张居正当政,结合当时的实际,推行“万历新政”。在吏治上推行考成法,加强对中央和各地官员政绩的考核,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明朝官场风气为之一新,使朝廷发布的政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推行一条鞭法,把复杂税制简单化,重新丈量土地,按田亩多少交税,一下子为国家增出土地800余万顷,大大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国库充盈,改变了以往国库空虚、拖欠军费的情况。改革军制,重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军事名将,使大明海内靖平,万里边疆无狼烟。十年的万历新政,让本已趋腐朽的大明王朝再现复兴,延绵了大明国祚,万历新政带来的红利,让统治者恣意挥霍了六十年。张居正当政的时代,把大明治理得国富兵强,天下升平,不负当时历史的选择。但是后来,大明过了六十余年,竟覆灭了,这能说是张居正留下的隐患?当朝者只知骄奢淫乐,不管时世,不理时世,不按当世的实际情况进行治理,不作为,乱作为,最终导致大明亡国,这难道能怨张居正?一心为大明兴亡勤苦奋斗,又为大明中兴立下汗马功劳者,何罪之有?在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全盘否定了张居正一力推行的万历新政,不作为,甚至几十年不上朝,把个张居正创下的财富挥霍一空,崇祯帝接手烂摊子,勤俭辛苦,却不得要领,又刚愎自专,多疑成性,用人不终,致使各地农民起义烽烟滚滚,一发不可收拾。

正是万历、天启、崇祯之辈,无才无德无能,治理不好天下,招致亡国。现在的一些所谓史学家,不知深查细究他们的责任过错,却哗众取宠,提出如此一鸣惊人之说,真是拿历史开玩笑,鞭笞勤而能者,脱罪庸而腐者,这还是一个历史学者应有的其码姿态吗?这还能让后世能者多劳吗?

10

张居正表示,这么大一口黑锅,我背不动,我全家加起来都背不动。

大明亡国,后来人找了不少“替罪羊”,有说大明亡于嘉靖的,有说大明亡于万历的,有说大明亡于东林党的,有说大明亡于魏阉及阉党的,有说大明亡于天启崇祯的。

甚至有人总结说:“明,名亡崇祯,实亡万历,初亡嘉靖”。

说什么“大明亡国,非亡于崇祯,实亡于张居正!”,我还是很少碰见这种说法。

大明亡国,非因一端,仔细琢磨,大概四个方面。

一、兵——逃兵极其严重,最多时,全国逃兵竟然达到120万,战斗力可想而知。

明朝用兵最鼎盛的时候,不是明太祖,而是明成祖永乐大帝朱棣。

明朝实行的卫所制,地方各省道有卫所,京师有卫所,北方边疆九镇也有卫所。每卫平均5600人,京师的禁军上十二卫,后来发展成二十六卫,不在其数。

在明太祖后期,全国共有卫所300多,全国总兵力达到180万。到永乐大帝时,全国卫所增加到400多,全国总兵力达到了将近280万。至于京师总兵力,更是达到惊人的八十万。

“国初京营劲旅,不减七八十万,元戎宿将,常不乏人。”

所以永乐大帝和宣德帝搞了好多次北伐,把蒙古各部揍得俯首称臣。

明朝的兵主要分两大类,一是世代军籍的职业军人,二是雇佣兵,比如戚继光的三千戚家军,全都是雇佣兵。

结果呢,职业军人买通上司当逃兵,雇佣兵也当逃兵,逃到什么程度呢?最严重的时候全国逃兵120万,这是史学家吴晗统计的。

《明史·兵志四》记起吴元年十月到洪武三年十一月,军士逃亡者四万七千九百余。到正统三年这数目就一跳跳到一百二十万有奇,占全国军伍总数的三分之一。

士兵怎么逃的呢?举一个例子,要打仗了,朝廷征召卫所兵出征,到半路上,这些人就雇佣人冒名顶替自己,等打完仗了,本人再回到本卫所,而那个被雇佣的人,半路逃亡,实际总兵力大打折扣,例如明英宗在王振忽悠下去大同打也先,号称五十万大军,实则二十几万。

明朝防范北方蒙古和东北的满清,原来有北方的九镇,平时有战事,一般都是京师的卫所出征,跟边军一起作战。同时调集地方的卫所作补充,明成祖的时候,京师的卫所总兵力达到八十万,到了嘉靖帝的时候,俺答围攻北京城,兵部尚书一统计,京师卫所竟然只有39万,逃了一半了。

到了崇祯帝时期,李自成围攻北京城,一统计,京师卫所总兵力竟然五万都不到,还都是些老弱病残。

《明史》卷二六六《王章传》记:“十七年(1644)王章巡视京营,按籍额军十一万有奇。喜曰:‘兵至十万,犹可为也。’及阅视,半死者,余冒伍,惫甚,矢折刀缺,闻炮声掩耳,马未驰辄堕。而司农缺饷,半岁未发。”

到了明朝末期,明军稍微有点战斗力的,就数边军了,就说边军,也人数不足,逃亡太半。而京师卫所军的战斗力,简直是渣渣,甚至当时有边军嫌跟京师卫所军一起打仗丢人的记录,因为京师军还没冲锋就逃亡了,连带着有战斗力的边军也跟着逃。

就明朝末年这种军队,它能攘外安内吗?

更可怕的是,明朝越到后期,雇佣兵越多,往往容易反戈朝廷。例如,朝廷在陕西的军队,因为得不到军饷,竟然跟农民军合流,攻取城镇,劫掠百姓。

而张居正做内阁首辅的时候,曾经大力整顿过卫所,要不然所谓的万历三大征,哪来的兵?又哪来的北方几十年太平?

张居正为国家做了好事,却要背亡国的黑锅,他九泉之下,也会欲哭无泪吧。

二、财——税收、藩王、豪强兼并,朝廷无军饷可用。

关于豪强兼并土地和税收,正是张居正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他的一条鞭法,朝廷收入大大增加,如果明朝朝廷坚持张居正的改革措施,明朝何至于有如此严重的内忧外患?

关于藩王拖累国家财政,我只举一个例子,明朝山西河南有几个藩王,结果朝廷要给这些藩王的禄米,二省集全省之力都不能承担一半。想想全国其他地方的宗藩,拖累朝廷有多严重。

天下之事极弊而大可虑者,莫甚于宗藩禄廪。天下岁供京师粮四百万石,而诸府禄米凡八百五十三万石。以山西言,存留百五十二万石,而宗禄二百十二万。以河南言,存留八十四万三千石,而宗禄百九十二万。是二省之粮,借令全输,不足供禄米之半,况吏禄、军饷皆出其中乎?

以至于,崇祯帝时期,竟然无军饷馈兵,还发生军队反叛等恶劣事件。既然无饷馈兵,自然兵力大减,再加上逃兵,拿什么攘外安内?

三、官——党争,宦官乱政。

东林党后来成为明朝亡国的最大替罪羊之一,原因无非是文官集团过于强势。

而我认为,如果说到党争乱政,阉党比之东林党有过之而无不及。

阉党为打击东林党,做到什么地步?非我即敌!无论你这个是不是东林党,只要不是我阉党,不是魏忠贤的孝子贤孙,就被杀,被整,被流放。

所以,崇祯刚继位的时候,朝廷已经几无可用之人。

明朝早期,曾有太监坐镇边军的规矩,到了阉党当政的时候,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于阉党要彻底夺过边军军权。

崇祯帝又刚愎自用,后来也这么搞,这些太监不会打仗,却掌握着军队的指挥权,明军不败才怪。

四、帝——万历废张居正改革措施,天启帝宠信宦官,崇祯帝刚愎自用。

按说明朝的国运,一败于正统帝时的土木堡之变,京营大军精英损失大半,二败于嘉靖帝内阁乱斗,朝政进一步废弛,三败于万历皇帝废除张居正新政,四败于天启帝宠信宦官乱政。

而最终导致明朝灭亡的,除了兵、财、官的问题,还有崇祯帝本人的问题。

关于崇祯帝的问题,我比较同意郭沫若的看法,崇祯帝就是刚愎自用而又“朝四暮三,轻信妄断”,果于诛杀,因此导致“中枢调度不当”。

通俗的讲就是,崇祯能力有限,又不相信百官,搞不定内忧外患。

张居正的改革,增加了国家收入,清明了吏治,虽然没有解决宗藩的问题和豪强兼并土地的问题,不能使衰颓的明朝起死复生,然而也不能把明朝灭亡的锅甩在他头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