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大家对清朝的审美怎么看?

大家对清朝的审美怎么看?

2020-08-05 18:09阅读(85)

大家对清朝的审美怎么看?:满充“冲决落网”精神并被毛泽东极赞的谭著《仁学》指出,满清各朝马踏中原,杀人盈城,禁锢思想,愚民欺民,可恶。先不谈满人入:-清

1

满充“冲决落网”精神并被毛泽东极赞的谭著《仁学》指出,满清各朝马踏中原,杀人盈城,禁锢思想,愚民欺民,可恶。

先不谈满人入关后推行的“圈地、投充、逃人、剃发、易服、屠城等“六大恶政”的五大恶政,仅说说“六大恶政”之一的“屠城”。

一、济南大屠杀,崇祯年间后金入寇,屠济南,尸积余万;

二、扬州十日,僧人敛尸80余万;

三、嘉定三屠,5万余人,城至郊数里无人存,遂插旗城上曰:“削发令已行”;

四、江阴之屠,死者17.2万人,幸存53人。小城江阴,抵抗清兵达80天之久,杀死清兵7.5万人;

五、昆山之屠,“破城当天死者4万”;

六、同安之屠,死亡5万余人,梵天寺僧葬之;

七、大同之屠,仅存重案犯五人,满清的知府上书说,既无苦主,可赦之矣;

八、广州之屠,死亡60余万,存者七人;

九、四川之屠,袒护满清之人写的《蜀碧》诳称张献忠屠蜀六亿人,但据近代学者考证,死于满清之手者300万-400万,死于饥谨者约40万,张献忠只是消灭了4万地方团练;

十、潮州之屠,遗骸10余万,揭阳县观音堂僧人焚而葬之;

十一、南雄之屠,两万余人;

十二、泾县之屠,死者约五万;

十三、舟山之屠,第1次屠杀万余人,第二次屠杀死者皆投之海,数目无法统计,腥臭数百里;

十四、苏州之屠,苏州投降得早,仅屠半城,约10余万人;

十五、嘉兴之屠,死者约10余万人;

十六、金华之屠,5万余人;

十七、赣州之屠,约40万;

十八、南昌之屠,40余万;

十九、湘潭之屠,5万余人,幸存者百余人;

二十、沅江之屠,10余万人;

二十一、汾州、太谷、泌州、泽州皆屠尽,计40余万。

以屠杀震慑天下,以屠杀强取的天下,美与丑、是与非,心中自有答案,无须我言。

牢记耻辱但不要活在报复和仇恨中。

2

恕本人肤浅,对清朝的了解也有限(不喜欢)大家可以讨论下清朝一些方面的美学水平,一些方面:

1.发型

男的,秃顶+辫子,据说是游牧民族特点所成,但是真的很丑!啊 唯一好处应该是可以掩盖男性脱发?

女的,貌似看到一些老照片基本也都是大额头,然后还要缠个黑巾什么的,简直年龄加成+++。

还有那什么,格格的装束,头上顶的那个大舅舅-到底是啥米,信号放大器吗?

2.服装

男的,那什么马褂感觉跟浴袍一样,很没精神,袖子还要搞得很长,唱戏吗?

女的,更是难看的无以复加,整个造型就是一个不良工匠箍制的 铁 皮 桶 ,完全无法凸现一丁点的女性曲线美。

官服,顶戴花翎,这个真的不是斗笠?后面还要加个鸟辫子,就这么喜欢小辫子?下面的袍子也毫无美感,粗俗、拖沓。

皇袍,看上去很像一个痰盂,真的,红色的痰盂顶在头上,倒了一身黄色的 米田共 就是这样了。还要戴个大链子,果然是暴发户的审美。

军服,大概和曹县有得一拼吧。

3.其他

家具、建筑、艺术品等等感觉也是乏善可陈,品味总是感觉像村炮?或者暴发户的那种大鸣大放?

造型可怕,配色浓艳,搭配颤抖,实在是欣赏不来;完全失去了秦汉、唐宋以来的“雅”。至少在这一点上明朝还算继承的很好的。

实在很难理解为什么现在大小银屏还充斥着那么多的清宫戏?

简直不是辣眼睛,而是精神污染啊

非大汉族沙文主义者,仅讨论审美水平

3

您好,歆式杂谈很高兴为您解答。

与其说清朝的审美不如说是满洲的审美

笔者就发型服饰作简要分析。

  • 发型

大多数人满洲发型并没有好感,直言“太丑了”“难看”其实都是用现代眼光加以评价的,还有就是自身对满洲发饰服饰了解的匮乏,并且是受“剃发易服”的历史事件影响的,而又有许多人将其发型联想到其满洲人的性格,这是不正确的,因为不属于本问答的讨论范围,笔者不作说明。

满洲男人传统发型为金钱鼠尾,像清宫剧中所留“阴阳头”实为清朝中后期的发型,也是满洲发型汉化的标志之一。

笔者主要对留金钱鼠尾的原由作简要说明。

辫发(金钱鼠尾),指男人顶发的四周边缘剪剃去寸许,只留下头心到后脑的头发,属于半留半剃式。头顶部分的头发编成辫子,垂于脑后,劳作时也可挽于项间。

因满洲族为传统渔猎民族,在骑马打猎过程中留过多的头发实际上是不利的(遮挡视线,刮碰树枝),而在明末清初之际,满洲族常年征战,金钱鼠尾显得更为便利。

此外满族人认为发辫是真魂栖息之所,视为生命之本,在战场上阵亡的八旗将士,必将发辫带回故里,隆重埋葬,称“捎小辫”。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满洲发饰同样蕴含丰富的民族文化。

从审美角度讲,在现代人看来多感觉丑陋,而笔者认为作为一种民族特有发型,只要是没有生理上的损害,这种发饰作为一种民俗文化无所谓好与坏、对与错。

满洲女性发型结髻

满族妇女结髻,但不是所有女人都结髻。

满族妇女在成年前,只梳一根单辫垂于脑后,辫梢上缠一红头绳,前额剪成“刘海”,并常以金银、珠宝制成别致珠坠角,系于辫梢上,随辫摆动,以示美观。满族已婚妇女必须绾发盘髻,中间横插一根银制的扁方,称“高粱头”。

婚前的姑娘梳辫子,到结婚时开脸上头,才开始结髻了。 开脸:满族姑娘婚前必有的一种简单美容方式。用于80公分的细线,两个线头在一起打结,使用人先用左手的食、姆指挂住线,右手的食指将两股线转三周,使中间形成麻花状,然后右手食、姆指挂住另一端並靠紧对方脸上,右手食、姆指做一张一合动作。用中间处麻花状的反复滚动将脸上汗毛夹住並拔下。 结髻的要戴铜丝或银丝拧编成的“头发撑子”(也叫头发拢子),将头发分成两大绺盘绕在头上,再用金或银制的“扁方”、别头簪等饰物将发式加以固定,同时佩戴金或银制成的耳环(也叫“耳钳子”)。老年妇女仅在头上简单的结髻,插上簪子,在喜庆时可戴花。

满族妇女喜鲜花,并喜在头发上插金银、翠玉等制成的压发簪、珠花簪。(入关后盛行)自古以来满族妇女就重视发式头饰,并且从不缠足,故有“金头天足”之美誉。

  • 服饰

男子传统服饰多穿带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夏季头戴凉帽,冬季戴皮制马虎帽。

到了清末,长袍马褂广得民国文人喜爱,例如胡适、鲁迅、郭沫若、蒋中正等人都喜爱穿长袍马褂。

  • 满洲贵族服饰则是在不同场合有不同服饰。

大致可分为礼服、吉服、常服、行服、雨服和便服几大类。

其中礼服包括朝袍、端罩(一种外褂)和衮服(既可与朝袍套穿,也可与龙袍和常服袍一起穿的衣服);

吉服包括衮服、龙袍;

常服则是介于礼服和便服之间的一种服装;外出或打猎穿行服,雨雪天穿雨服。

按清朝《大清会典》规定,皇帝的朝服一般“色用明黄”,还用于御殿朝贺及地坛祭地、先农坛和祭太庙等场合。至于其他颜色朝服的穿用,则在祭天和天坛祈谷时用蓝色,日坛朝日用红色,月坛夕月时用月白色,即浅色蓝。

旗袍与马褂,在清代极为盛行。当时不仅满族人穿,就是中原和南方一些地区的其它民族,或由于被迫,或出于自愿,也渐渐地穿上了一些类似旗袍马褂的衣服。后来由于满族受了汉族和其它一些民族的同化,所以旗袍和马褂融进了其它一些民族服饰的优点。

  • 女性旗袍

女式旗袍除也是直立式的宽襟大袖长袍外,下摆及小腿,有绣花纹饰。满族妇女往往在衣襟、领口、袖边等处,镶嵌几道花纹或彩牙儿,俗称“画道儿”或“狗牙儿”。根据季节变化,还可分为单、夹、棉、皮等几种。

随着社会的发展,男旗袍逐渐废弃,女旗袍则不断演化,由宽腰直筒式逐渐变成了紧身合体的曲线型、流线型,成为代表中华民族的一种女式服装。

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满族旗袍制作工艺被列入吉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旗袍于1984年被国务院指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 2011年,旗袍手工制作工艺成为国务院批准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清朝在瓷器、园林建筑等方面也有较大建树,感兴趣朋友可自行查阅,笔者不作赘述。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无论满洲服饰也好,汉族服饰也罢,只要是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我们都应该去传承与保护,而不是以已偏见有意抬高或贬低其它民族的优秀民俗文化,更不能借复兴文化的幌子干着不利于民族团结的勾当。

以上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部分内容选自

作者富察晨枫作品(满族文化网出品)

以上内容是歆式杂谈的解答,仅代表个人观点,码字排版不易,希望支持与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