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养阳气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

养阳气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

2020-08-05 17:33阅读(139)

养阳气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人之生长壮老,皆由阳气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阳气为之化。“阳强则寿,阳衰则夭”,所以,阳气决定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养:-

1

人之生长壮老,皆由阳气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阳气为之化。“阳强则寿,阳衰则夭”,所以,阳气决定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养生,其实就是在养阳气。下面我们和大家分享的就是生活中可以升养阳气的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太阳

古人把阳气比作天地与太阳的关系,如果天空没有太阳,那么天地都是黑暗不明的,万物也不能生长。所以天地的运行,必须要有太阳。而人身的阳气要调和才能巩固它的防护功能,不然就会招致病邪的侵入。

太,盛大、洪大的意思。太阳就是天地间最大的阳气来源。所以善加利用阳光是排寒气的窍门,借天地宇宙之力驱除自身的病。

二、早晨

早晨是阳气升发的时候,万物随着太阳升起开始苏醒。早睡可补肾阴,早起晨练可补肾阳。所以身体不大好的人,万不可跟着别人锻炼,更不可晚上锻炼,白白损耗阳气。

当然,若你掌握了一些道家的静功,那些功法只要身体允许随时可以练。

前面指的锻炼是指我们平时接触的那种锻炼方法—有氧运动。那种运动损耗很大,运动之后要及时培补。并且早晨的太阳光是非常纯净自然的,对体弱的人尤其适合。


三、睡眠

道医讲人养生要睡子午觉,从子午流注来看,子时和午时是胆经和心经运行活跃的时间,也是培补正气,阳气的最佳时间。子时就是23点到1点,午时就是11点到1点。

我们大家可能都有体会,早上起来精神最好,上了一上午的班,到中午精神就开始有些疲惫了,这个时候休息一回打个小盹,20分钟到30分钟即可,睡不着也行,就可以培补身体。


四、夏天

道医讲“冬病夏治”,中午是一天里阳气最盛的时候,夏天则是一年四季之中阳气最盛的时候。

有的人一到夏天就要躲避太阳,说晒太阳要流汗,很不舒服。岂不知,流汗是宝啊。尤其对身体积寒很深的人来说,夏天简直是我们的黄金季节。

夏天属火,对应五脏属心。夏天每个人心火都盛,这个时候不用运动也会流汗,而这个汗都是心火逼出来的,排毒的作用最大(这里的毒泛指一切外邪,包括寒)。

对于体寒的人来说,夏天也会非常难受,因为体内心火复苏,开始推动寒气向外走。

所以夏天晒太阳是最好最便捷和天然的方法,若你想排寒气,每天利用工作学习之余晒晒太阳,时间因人而异。

这个方法外借太阳之力,内借心火之力,但是每个人心火有限,若觉力不从心,则需要休息了,切忌心急。

还有的人说晒太阳要得皮肤病,其实皮肤病也是排毒的表现。是你的经络不通,毒素不能随正常渠道排出,为了不伤及内脏,只好从皮肤出来。

聪明的朋友们可能想到了,夏天可以借心火之力排寒,那我能不能培补心火使得排寒气更快呢?老话大家都听过“冬吃萝卜夏吃姜”,早晨起来,切两三片生姜,加红枣三五个,捏破用水来煮,如果你体质很寒还可以加红糖(体质很热则不适宜)。

正如前面所说,早晨阳气升发,早晨喝姜枣茶帮助身体提升阳气。

但是下午就不要喝了,从中午开始一天的阳气开始往下走,至日落完全消失。老话也讲“晚上吃姜,如饮砒霜”,当然若你感了风寒需要喝姜汤发汗则不受此限,吃姜培补身体的人则要注意。

想排寒气的人要注意避寒,尤其是空调为害甚大。你在外面晒了太阳本来要出汗的,一进到屋里空调一吹,本来用于发汗的心火马上转去防寒,本来要排出来的寒气又被逼了回去,这个时候如果吹了空调,寒气反而会走得更深。

五、寒气向外走的渠道

不知道朋友们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明明外面很热,却感觉身体某个部位很凉,明明没有风吹却觉得凉嗖嗖的。不要怕,这就是排寒气的表现,另外还有几个排寒气的渠道,都是大家熟悉的,打喷嚏,打嗝,流汗,大小二便……

不要小看这些生理现象,都是人护卫自身的法宝,比任何灵丹妙药都要好。其实吃药也无非是辅助身体排病,排病的是身体而不是药。

留心观察一下自己,你有多久没有打嗝了?


六、艾灸

有些人寒气累积了十几年,厚厚的垒在背部。夏天外边的太阳晒不进,里面的心火顶不出。这种体质叫做“冰包火”,这个时候就要再艾灸。

艾灸是通过给身体一定部位强制性的输入热能,临时提高人体局部温度,从而使人体局部增强免疫力和新陈代谢,达到疗养局部影响全身的作用。把气血灸活了,再借助天时与自身之力,则寒气可排。


七、功法

道医讲督脉乃诸阳之海,意思是人身体的阳气的通道在督脉,督脉运行的地方就是脊柱这一条。所以锻炼督脉是我们培补阳气的最佳方法。

中国自古就有很多养生排病的方法,比如站桩、正坐、金鸡独立、撞丹田等这些都是适合体弱之人的锻炼方法,练的时候最好能心神合一,则只补不损,借心灵之力无损身体。

这些都是适合体弱之人的锻炼方法,练的时候最好能心神合一,则只补不损,借心灵之力无损身体。

若你的体质有了增强,或者本身体质不弱。想寻找更刚猛的功法强身健体,其实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遗产。《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易筋经》俯拾皆是。

八、心灵的阳光

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那么我们自己身体里有没有太阳呢?有的,就是自信心。为什么我们说人要挺直脊梁呢,现在大家知道了,脊梁就是督脉,脊梁挺的直就是一身正气的表现。

希望有缘人都能找到自己心灵的阳光,找回自我,重拾自信。

九、睡觉补阳气

如果您经常感到手脚冰凉、腰背发冷,这是由于肾阳不足所引起的。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门,如果肾阳虚衰,温煦人体的功能下降,就会出现以上症状。教你两招让你阳气十足。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觉补。”说到底,睡眠是补肾良药!人们在劳动、工作、学习中消耗的大量能量,除了靠饮食来补偿外,还需要靠睡眠来补偿。古人有“服药百裹,不如独卧”的说法,意思就是安稳地睡个好觉胜过服补药。

一个人假若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不好,往往会精神萎靡不振、注意力涣散、头痛、眩晕、肌肉酸痛,甚感疲劳。一个人如果长期缺乏睡眠,处于过度劳倦的状态中,机体就会产生耗气伤血的病理变化,损及五脏。

心劳则血损、肝劳则神损、脾劳则食损、肺劳则气损、肾劳则精损,进而为许多疾病埋下祸根。

如果每天子时(相当于晚上11点—次日凌晨1点)前不睡觉,看病时很多老中医就会说:“不给你治了。”其实不是不给治,而是治不好了。

长年熬夜的人,无论男女,直接伤肝,日久伤肾,逐步造成身体气血双亏,每天照镜子时会觉得脸色灰土一片。

这时候就是天天营养品,天天锻炼身体,也不能挽回睡眠不足或者睡眠不好带来的伤害。

因此,早起没关系,但晚睡绝对不行。许多精神不振的人,多有晚睡的习惯,这往往容易伤肝伤精伤胆。这样的人,眼睛往往也不好使,心情多抑郁,快乐的时候不多(肺气也受影响,长期得不到有效宣发的原因)。

还有的人认为晚上睡得晚了,白天可以补回来,其实根本补不回来,要么睡不着,要么睡不够,即使感觉补过来了,其实身体气血已经损伤大半了。

两种睡觉姿势有补肾奇效

1、还阳卧

练习时,首先熟练还阳卧功法,可在每天晚上入睡前练习。

方法:身体自然平躺仰卧,胯关节放松,两腿弯曲,小腿向内收,两脚心相对,脚后跟正对着会阴处,两手心放于小腹处,掌心向着腹部。

摆好姿势后,微闭眼,心中默念「虚」字,以鼻吸气,意想气聚于小腹处,再滚动到后腰;以嘴呼气,意想体内的邪气随着呼气排出体外。每晚睡前练习半小时。

2、混元卧

还阳卧练习一个月后,再高层次的练法是混元卧。姿势依旧为仰卧,两脚心相对,两手十指交叉放在头顶的百会穴处。

这个姿势既能补肾气又可放松头部,对失眠、神经衰弱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通过练习还阳卧、混元卧,可很快使阳气充盈起来!

2

知道什么是阳气,才能明白养阳气的最简单办法

《黄帝内经·灵枢》上称:“人到四十,阳气不足。损与日至。”意思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阳气会逐渐亏耗。 保阳气,益阴精。

中医养生康复学理论认为,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人之生长壮老,皆由阳气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阳气为之化:所以,“阳强则寿,阳衰则夭”,养生必须养阳。但善养生者,又必须宝其精。因为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 所以说,阳气是生命的根本。

什么是阳气呢?

阳气是受于父母的先天之气后天的呼吸之气脾胃运化而来的水谷之气结合而成的。它具有温养全身组织、维护脏腑功能的作用。

因此,阳气也就是真气,也称元气。

以上是中医典籍、中医养生对阳气的解释。

中医根本不知道阳气是什么!

父母的先天之气到底是什么?呼吸之气到底是什么?脾胃运化而来的水谷之气又是什么?中医始终不能给出明确定义。

尽管中医理论上知道吸进去的是“清气”,但清气成分是什么?中医一无所知。

中医所说的清气,就是空气。空气由十三种其他气体构成。现代科学早已查明空气的成分构成如下:

其中,78.08%氮气、氧气20.95%、惰性气体(稀有气体):氦(He)、氖(Ne)、氩(Ar)、氪(Kr)、氙(Xe)等占0.93%;二氧化碳(CO2)占0.03%;还有臭氧(O3);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以及水蒸气和其他气体与杂质约占0.03%。 中医对此一无所知。

从中医阴阳理论和中医养生理论,连最常见的空气是什么都没有弄清楚,更不用说阳气到底是什么啦?所谓阳气,只不过是中医捏造出来的一个概念罢了!

愉快工作,开心生活是养阳气最简单方法!

不知道什么是阳气,怎么养?

其实,那些所谓养生的理论大多不能自圆其说;那些养生的商家大多都是自觉不自觉骗钱的生意人。

该吃吃,该喝喝,适量运动,愉悦身心,是养阳气的最简单最可行的方法。任其自然,才是真正的自然养生。

3

正所谓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中医认为人与自然有相互关系,月份的变化对人体会产生影响。顺应时令养生,能够“天人相应”不生病!气是生命的根本,可以保护身体免受疾病的威胁,阳气充足,身体才会健康。一般来说,阳气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耗损,所以中老年人更要重视。

现在很多人,表面上很注重养生,进补了很多,但是由于生活习惯不好,反而把阳气都漏掉了,最后导致身体亏虚,精神不好!因此,想要阳气足,首先要把漏阳气的地方堵住。

阳气不足,易患6种小病痛

1、手脚冰凉

阳虚则生外寒,阳虚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手脚冰凉。这是因为四肢末端得不到阳气的温煦,血液循环差。

虚得越厉害 ,手脚的温度就越低,症状严重的人,膝盖以下、胳膊肘以下都是凉的。

注意

有一种冷需要和阳虚的冷区别开来,就是四肢末端冰凉,手到了胳膊那里就不凉了,脚到脚踝以上就不凉了。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通常不是虚了,而是堵了。

往是由于肝气不顺畅,导致气血壅滞,阳气闭塞于内,不能通达四肢所致

此时需要行气活血,而不是单纯的养护阳气

2、怕寒怕冷还怕风

阳气足则机体功能状态就饱满,阳气虚化生的热量不够、抵御外寒的能力也差。

这种怕风怕冷是长期的,不是暂时的。

这种人平时穿的衣服总比别人多,耐热不耐寒,常年体温偏低。

他们头怕风吹、后背怕凉,但生病很少发高烧,往往是低热,到37℃多就很难受了,吃退烧药也不好退。

注意

气虚也会怕冷怕风,不同的是气虚一般会出现稍微活动就气喘、出汗的情况,此时补脾胃、补气效果更好。

3、频繁的感冒咳嗽

《黄帝内经》中有句话说:“邪风之至,急如风雨”。意思是说四时不正之气侵犯人体的时候,如风雨般迅速,让人防不胜防。

阳气足的人病了,症状看起来很严重,但来得快去得也快;而阳虚的人反而症状轻微,痊愈得慢。

因为,疾病症状是阳气与外邪争斗的表现,阳气充足则“战况激烈”;阳气不足虽“战况缓和”,但邪气反而会直接入侵身体深处、缠绵反复,自然就好得慢。

4、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西医又叫变应性鼻炎。多表现为清晨接连不断地打喷嚏,少则几个,多则十几个,在接触过敏原后还会随时打喷嚏。

更尴尬的是,这类病人在不感冒时也会有大量清水样鼻涕,有时还可能不自觉地从鼻孔滴下。从中医的角度说,这就是正气不足、寒邪入侵于表、郁滞于鼻窍,主要跟肺、脾、肾的虚损有关,诱因多是空调的过度使用。

5、胃寒、胃痛、腹泻

有些人特别容易感觉胃部发冷,一受凉或吃些寒凉的就肚子痛、拉肚子,平时大便也经常不成形。这就是阳虚、脾阳不足引起的。

脾胃是人体后天之本,是五脏的后勤部,如果脾阳不足,运化能力差,脾胃之气不能持续地供养五脏,最后阳气就会越来越虚。

所以大家平时不要贪凉,不能过多地喝冰饮、吃冰淇淋及寒凉食物,也不要随意乱用抗生素,这都会损伤阳气。

6、夜尿多、睡眠不好

有的人晚上没喝多少水,上床睡觉前也上厕所了,但睡到半夜还是要起夜,甚至还要起来好多次,第二天早上起来人昏昏沉沉的,整天没精神。

这是肾阳虚的典型表现,身体里的水不能被运化利用,很快就变成废水排出去了,喝点水就跑厕所,小便清长。

“养阳”要先“护阳”

阳气就如同我们身上的“矿产”,“适度开采”才能长盛不衰。因此,养护阳气不仅要做到“开源”,更要重视“节流”。

不做以下损伤阳气、耗散阳气的事,才是最有效的养!

  • 熬夜,总是超过晚上11点才睡觉;
  • 冷饮和凉茶是日常饮品,喜欢吃生冷寒凉食物;
  • 习惯光脚穿鞋,天气较凉时还爱穿凉鞋、拖鞋,天冷时露着膝盖穿短裙;
  • 过度节食,营养不良;
  • 长期在阴暗湿冷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 长期、大量用抗生素、激素类、利尿剂、清热解毒中药等;
  • 长期过量运动,或喜欢桑拿,出汗过度;
  • 大汗淋漓后喜欢吹风,甚至洗凉水澡

驱寒养阳,身暖气强

寒邪侵犯人体,都是从表到里,由浅至深的,所以当有外寒时要及时驱除。

驱寒有三个特别简单的办法,谁都能办到:晒太阳+泡脚+生姜红糖水。

1、晒太阳

晒太阳可以壮人阳气,因此大人小儿都要常晒太阳。

寒气重的人会边晒边打喷嚏,还有人晒太阳就流清鼻涕,这都是在排寒。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首”,是所有阳气汇聚的地方,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汇于头部,所以建议大家晒太阳驱寒时不妨重点晒晒头顶。

2、泡脚

泡脚可以促进脚部血液循环,让寒气排出体外。

同时,泡脚还能加快体内的新陈代谢速度,有助于缓解疲劳、改善睡眠状态。

但是,泡脚时需要注意,泡脚的水温不宜过高,40-45℃左右为宜;每次泡脚的时间也不宜过长,持续15-20分钟即可。

另外,脚部有伤口的糖尿病患者、患有静脉炎或静脉曲张等血管病患者不宜泡脚。

3、生姜红糖水
“生姜+红糖”两者搭配有助于驱散寒气、温养阳气。

做法:姜洗净切碎(去不去皮皆可),置入锅中,放入适量的水与红糖一起煮。先用猛火烧开,然后再用慢火煲半小时左右。煮好后趁热喝即可。

4

阳气旺盛,百病不侵。

阳气,为生命之根,失此百病不约而至!

《黄帝内经》中记载“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

中医认为,人的一生就是阳气衰减的过程。

夏季天气炎热,人体阳气外浮于体表,皮肤毛孔舒张,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

中医养生讲究,“冬病夏治”。

此时,补阳气,护健康,一年少生病。

那么,生活中,我们还如何养护阳气呢?

提醒:出现4个表现说明你阳气不足,引起重视!

1、脸色苍白,没有血色的人,也说明阳气不足,气血不通。

2、怕冷,阳气不足的人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怕冷,即使是夏天,也经常手脚冰凉。

3、阳气损伤,也会引起腹泻腹痛,时候甚至会在排泄物里出现未消化的食物。

4、经常生病,阳气不足,免疫力比较差,所以身体比较虚弱,经常会有各种小毛病。

夏季,补阳气:护一处,食二物,养三习,少做四件事,一年少生病

【护一处】

肾,为阳气生发之处。

所以先要护住阳气,就要保护好肾脏。

平时多饮养肾茶,即可提升肾脏功能,也有保护人体阳气的作用。

经常喝冷饮,有损身体脏腑阳气,造成阳虚。

平时可可以自己动手,用黄须、玉竹、蒲谷丁、玫瑰花,做成蒲谷丁黄须茶,泡水喝,利尿消炎,有助肾脏健康。

黄须,入肾、膀胱经,可利尿、利胆,改善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等病,有利于促进肾脏排毒,减轻或消退浮肿,减低或消除尿蛋白等,有利于改善慢性肾炎。

玉竹,是一味养阴生津的良药,可除烦闷,止消渴,润心肺,补五劳七伤虚损。

古代医典中记载,蒲谷丁利尿通淋,也有“尿床草”之美誉,也就是说蒲谷丁有很好的利尿功效,可以促进排毒,减轻肾脏负担!

玫瑰花,性质温和,起到中和调节之用。

用其泡水喝,可促进肾脏排毒,保护肾脏的同时,亦可保护身体阳气。

【食二物】

1、姜

中医养生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

生姜性辛温,具有和胃补脾护阳的功能。

夏季阳气上浮,容易造成阳气空虚和损耗,多吃点生姜,可适当扶阳。

所以,此时做菜的时候,可以多加点生姜。

2、芡实

芡实具有补脾益胃、益肾固涩的作用。

芡实和山药的作用差不多,对身体也有一定的好处,

芡实也是药食同源的食物,经常食用,可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对阳气不足的改善有利。

此外,我们熟知的韭菜,栗子,羊肉等会都是补阳气的食物,可适当食用。

【养三习】

1、养成睡午觉的习惯


中医认为,最佳的睡眠时间为“亥子丑”三个时辰。

阳气者,烦劳则张”。

晚上,阳气应该内收,应该回归本位,所以熬夜的人会损伤阳气。

人们往往只知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是忽视午觉的作用。

“午”是指正午,白天11点到13点的时间段。

午时,是人体经气“合阳”的时候,“子时大睡,午时小憩”,有助于保护身体阳气,呵护心脏,缓解疲劳等。

2、养成晒太阳的习惯

经常晒太阳是从大自然获得阳气的最简单方法。

但是到了夏季,人们往往害怕太阳。

其实我们可以避开中午的阳光,在早上9点或是下午4点,出去晒晒太阳。

中医讲“人体腹部为阴,背为阳”。

所以,多晒后背,有利于疏通督脉、调和气血。

3、养成泡脚的习惯

脚底,对应着人的内脏和器官,脚也为肾经的“源头”。

用热水泡脚,可舒筋活络、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促进肾脏健康,提升阳气。

所以,在睡前半小时,每天用热水泡脚,有利于延年益寿。

也可以在水中加入生姜,花椒,肉桂,缓解疲劳,促进睡眠,

泡脚水,温度38℃-40℃左右为宜,以15-30分钟为宜。

【少做四件事】

1、少贪凉过度

夏季,很多人都喜欢凉茶、冷饮,猛吹空调。

而贪凉过度不知不觉就损伤了身体脏腑阳气,引起阳气不足。

因此,饮食上减少生冷食物的摄入,也要避免长期在空调屋内。

2、湿发入睡

夏天,人们都习惯冲个澡,再睡觉。

但是这时候一定要注意,将头发吹干,很多人以为天气热很快就干了,然后直接入睡。

殊不知,头发湿,就进入睡眠状态,会引起湿邪入体,损伤阳气。

并且也会引起头疼,头晕等不良表现。

3、久坐

长时间久坐,不仅会危害身体健康还会损伤体内的阳气。

中医讲“动则升阳”。

所以经常久坐的人,降低血液循环的速度,会导致血液受阻,身体代谢慢,阳气也会损伤。

尤其是一些办公室长时间久坐的人,在吹着空调,对身体来说更是“不堪重负”。

想要提升阳气,也要积极的进行运动。

4、少饮酒

喝酒不仅会引起酒精肝,肝硬化。

酒为湿邪,饮酒过量的话,不利于阳气补充。

长期喝酒的人,会导致湿气加重,也会引起多种疾病发生。

为了健康,尽早戒酒,尤其是男性更要注意。

5

养阳气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


人之生长壮老,皆有阳气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有阳气为之花。阳强则寿,阳衰则夭。所以,阳气决定人的身体状况,养生,其实就是养阳气。下面我分享生活中最简单的养阳气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太阳

这个天然的阳气库,一定要合理利用。古时候人们把阳气比作天地与太阳的关系,如果天空没有太阳,那么天地都是黑暗不明的,万物也不能生长,所以天地的运行,必须要有太阳。而人体的阳气要调和才能巩固它的防护功能,不然就会招致病邪的浸入。所以善加利用阳光是排寒气的窍门,借天地宇宙之力驱逐自身的问题,在此就最简单的方法:晒太阳。


一般晒太阳的时间最好选在上午10--11点之间,此时阳光比较充足,光线也比较柔和,效果最好。晒太阳的时间长短可因人而异,中青年每次1-2小时,老年人也就30分钟左右即可。



二,睡眠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觉补。”人养生要睡子午觉,从子午流注来看,子时和午时是胆经和心经运行活跃的时间,也是培补正气、阳气的最佳时间。子时就是23点到1点,午时就是11点到1点。


我们可能都有体会,早上起来精神最好,上了一上午的班,到了中午精神就开始有些疲劳,这个时候休息一回打个盹,20分钟到30分钟即可,就可以培补身体,养固阳气。



三,功法

督脉乃诸阳之海,意思是人身体的阳气的通道在督脉,督脉运行的地方就是脊柱这一条,所以锻炼督脉是我们养阳气的最佳方法。


自古就有很多养生的方法,比如站桩、呼吸吐纳、易筋、正坐、撞丹田等这些适合体弱之人锻炼的方法,练的时候最好能心神合一,则只补不损,借心灵之力无损身体。


若你身体有了增加,或者身体不弱,想寻找更刚猛的功法强身健体,其实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遗产:易筋十二式、洗髓功等俯拾皆是。



最后再次分享两种睡觉姿势养阳气的小妙招


1、还阳卧

练习时,首先熟练还阳卧,可在每天晚上入睡前练习。


方法:身体自然平躺仰卧,胯关节放松,两腿弯曲,小腿向内收,两脚心相对,脚后跟正对着会阴处,两手放于小腹处,掌心向着腹部。


摆好姿势后,微闭眼,心中默念“虚”字,以鼻吸气,意想气聚于小腹处,再滚动到后腰;以嘴呼气,意想体内的邪气随着呼气排出体外。每晚睡前练习半小时即可。


2、混元卧

还阳卧练习一个月后,再高层次的练习是混元卧。姿势依旧为仰卧,两脚心相对,两手十指交叉放在头顶的百会穴处。


这个姿势既能养阳气又能放松头部,对失眠、神经衰弱有好用处。



通过以上生活中简单的方法,再结合其他特殊方法练习,能很快使阳气充盈起来!找回自信,一切好起来!

6

养阳气不在于我们要去吃多少补阳的补品,而在于日常的饮食起居。接下来,我们讲下7个养阳气的日常操作——


一、早起(和太阳同步)

这里的早起,是指和日出同步地起床,正所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中医认为,人与天地相应,遵守天地运行的准则。和太阳同步起床,有利于人体阳气的升发,使人一天都有精神,活力满满,有精神、有活力正是阳气充足的反映。如果贪睡懒觉的话,久卧伤气,阳气升发不足则不能运化身上的阴的部分,就会形成痰湿,形体上看就显得肥胖。


和太阳同步,往往也就是自然醒。如果我们遮光窗帘拉得很紧,阳光不能照入,然后通过闹钟把自己唤醒,往往会精神不济。然后通过含咖啡因的饮料,强行使自己精神,这是不利于健康的。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清晨,阳光射入眼睛和颅骨的半透明部分,会刺激松果体和脑垂体,激发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进入血流,随着肾上腺素水平的逐渐上升,我们自然地醒来,精神饱满,头脑清醒。如果我们在黑暗中被闹钟声音清醒,便没有这样的生理反应。


二、早睡(不晚于11点睡觉)


中医说“早睡养阴,早起养阳”。其实早睡不仅养阴,也养阳。中医认为,晚上人体的阳气是往里收藏的,尤其是睡着的时候,所谓“阳入于阴则寐”。如果熬夜,甚至通宵,则阳气不得不保持亢奋的状态,不能入阴得养,正阳就会化为邪火。所以,经常熬夜的人容易上火,阳气化火把阴伤了。



所以,熬夜既伤阳,又伤阴。晚上休息不好,收藏不足,则早上升发无力,就算早起也没有精神,故早起的前提是早睡,至少不要晚于子时(晚上11点)睡。根据中医的子午流注理论,子时胆旺,子时不睡的话,就容易生胆火。


三、保持适度运动(根据自己的体质而定)


中医讲,“动养阳,静养阴”,运动是阳气升发必要的条件。现代人的很多疾病,都和太宅、缺乏运动有关。运动养阳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强度。运动虽然有助于运行气血,但本身也是消耗气血的。过度的运动因为消耗太大,反而是伤阳的。对于平时很少运动的,或者体质偏弱的,运动的强度就要先小一些,比如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尽可能在户外(刮风下雨天等除外)。


另外,运动要合于天时。白天,尤其是上午,最适合运动。晚上则不宜剧烈运动。


四、避免情绪过激(保持心态平和)


《黄帝内经》讲:“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比如说发怒,怒则气上,肝火大动。这个肝火的本质就是阳气,只不过因为情志的作用,阳气化火了,火性上炎,气血大量上冲,就容易头脑发热,冲动行事。中老年人甚至可能会引发脑出血等重症。脾气暴躁的人容易上火,这个上火不是说明他阳气充足,而是说明他没有善用阳气,久则伤阳损阴。


再比如说恐惧,恐则气下,阳气下陷。人在紧张恐惧的时候,阳气下陷会导致什么症状呢?腹泻,甚至大小便失禁。养阳,本是要阳气升发,现在它下陷了,自然是伤阳的。


其他如,悲伤会使人的上焦气郁化火,思虑过度使人气结而不利于阳气升发,过喜使人的阳气耗散,都是伤阳的。


五、慎食生冷


今人阳气不足和吃生冷之物太多有关。尤其是夏天,大量吃冰棍、瓜果,以及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这些温度低、性寒的食物下肚,会大量消耗脾阳甚至肾阳,对于本身就阳虚或体寒的人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急性的症状如腹痛、腹泻、呕吐等;慢性的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四肢不温、女性月经不调或痛经等。如今人们各种过敏反应特别多,这个也长期过食生冷有关。


六、夏天不贪凉


夏天是一年最热,也是阳气最旺的季节。但是,这里所谓的阳气旺,指的是阳气行于地表,所以人们感受到热,而地下反而是凉的,夏天的井水是冰凉的。而冬天阳气潜藏于地下,地表就冷,冬天的井水是暖的。


人体也一样,夏天阳气浮于体表,而体内脾胃是偏凉的。此时腠理毛孔是打开的,一方面容易出汗,另一方面体表防御力偏弱。这个时候,如果贪凉,比如站在空调风口下,就非常容易受到寒邪。所以,现在我们去医院看,夏天受寒的(空调病、吃冷饮得肠胃病的)比中暑的还多。


《黄帝内经》讲,夏天要遵循“养长之道”,要“无厌于日”,要适度出汗,而不是整天待在空调房里,温度调得像冬天一样,又吃很多冷饮瓜果来镇压阳气。


七、冬天不贪暖


夏天贪凉损阳容易理解。冬天贪暖也会伤阳气?


冬天,保暖御寒自然是第一位的。但今人往往喜欢走极端,窝在暖气房内,把温度调得很高,好像夏天一般。当人工将环境改造成“夏天”模式,人体也会一反冬天闭藏之道,毛孔腠理开泄。《黄帝内经》在讲到冬天的养生之道时,除了讲“去寒就温”,还特别强调“无泄皮肤”


冬天本是万物闭藏静养的阶段,养精蓄锐,休养生息,为来年春夏的生发、生长做准备。就像晚上是睡觉的时间,身体休息好了,第二天才有精神。冬天贪暖,或者没有休养好,或者特别操劳,或者过度运动,来年就缺乏阳气升发的资本。


综上所述,养阳要注意以下4点:


  • 不过食生冷、贪凉消耗阳气;
  • 不熬夜,心态平和,善用阳气,不使阳气化为邪火;
  • 该休息的时候要休息,使阳气潜藏,保养阳气,不过度使用阳气;
  • 适度运动、早起,不抑制阳气,使其升发。

7

是晨跑啊,早晨五六点是阳气生发的时候,你是赖在床上刷手机,还是起来去晨跑。我觉得这个我是最有发言权的。半个月前我是醒了也赖在床上刷手机的人,于是腰疼,大热天坐在沙发上觉得要凉飕飕的需要围个毯子,膝盖也是觉得风吹进骨头了,大椎穴也冰拔凉,肩膀发沉僵硬,哪哪都不舒服说的就是我。于是半个月前开始晨跑。说到跑步,我个人觉得要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持久坚持,不要10年没跑步,仗着自己有医保上来就疯跑,肯定受伤。对于这类人群,只要持续跑起来不要跑跑停停,不要忽快忽慢,慢跑比走路快点就可以,出汗为止,再走个三圈放松,拉拉筋就可以了,不要太累,否则吃不消,一上午会觉得很疲劳。重点就是量力而行,保证自己膝关节不能受伤。半个月的慢跑下来,腰冷,膝盖不敢露的问题没有了,也不觉得一会腰疼,一会关节疼!成本很低,贵在坚持。心情很舒畅!重点是不要跑一身汗马上就冲凉,一定要等汗完全落了!

8

第一、养阳气选对时间,事半功倍。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天万物开始生长,大地生机逐渐复苏,阳气开始升腾,到了夏天万物焕发生机,阳气一派繁荣。所以要多吃生姜、羊肉等生发阳气的东西。

第二、禁忌一定记住。

切忌尤其在夏天,不要贪凉,阳气最怕凉气。在冬天时候要注意保暖,不要因为爱美之心,穿衣过于单薄,使手凉脚凉阳气不足。

第三、利用自然。

多晒太阳。太阳乃天地阳气之源泉。所以春夏无事多晒后背,是最自然、最简便、最快速的方法。

第四、掌握一两个简便方法。

1 .睡觉的时候,做还阳卧。即双脚心对上,平躺,双手放在肚脐处。自然入睡,长久之后,阳气必然充足。

2.适当的气功训练。可以选择五禽戏、八段锦。等简单的养生导引术。这是养阳气最快的方法。

第五、恒心。

还是那句话,养最在乎恒心。一般三个月便见初效。半年便可大获丰收!

9

阳气是一种比较虚的说法,科学来讲其实阳气是良好的体质。

所谓阳气旺的人,例如年轻人、军人、高大壮的人,有什么共同特点?体质特别好,吃嘛嘛香,倒下能睡,起来精神百倍。

提高新陈代谢是提高身体素质的第一要务

人的身体犹如一部机器,各个部件崭新油亮,自然运行起来高速好用,送多少物料进来就能加工多少产品出去,新陈代谢就是机器运行的过程,提高新陈代谢就是让身体提高生产能力。

最简单有效的方法:运动养阳气

有氧运动是最适合长期坚持而且对提高身体素质有巨大推动力的,例如游泳,爱游泳的人心肺功能普遍比较好。慢跑也是同样道理,谁跑谁知道。

心肺功能提上来了,身体各方面的供血充足“阳气”自然好,具体体现为脸色好看,发质发亮。

适度晒太阳养阳气

晒太阳不是因为有“阳”,而是因为多晒太阳能提高身体对钙的吸收,对提升体质有好处。但是暴晒肯定不行,夏天就别强行晒太阳了,过度暴晒会诱发皮肤癌。

你睡了个什么觉?睡好觉养阳气

有的人一觉起来神清气爽,有的人一觉起来头昏眼花顶着俩熊猫眼,那是因为你睡得不对。

保持固定时间入睡、较为遮光的睡眠环境、睡不着不要强行躺在床上数羊,更不要在床上看手机,手机屏幕的蓝光对于人的身体有刺激作用,可能导致你更难入睡。

可以起来做做轻瑜伽十分钟,保持有规律的入睡和起床时间,对提高睡眠质量有好处。

10

我认为最简单、最廉价的养阳气方法是冬天多用太阳晒背。

在讲原因前,先给大家介绍一个地方--江苏省如皋市,它是世界六大长寿乡之一,90岁以上老人4000多人,80岁老人40000万多,为全国第一。如皋人的长寿与当地的水土、人文及饮食文化息息相关,他们长寿的秘诀也很多,其中一条就是冬天多太阳晒背。

那么冬天太阳晒背是什么目的?对健康有什么益处?

原来,中医认为背为阳之阳,如果背部遇冷受凉,则风寒之邪极易通过背部经络入侵,阳气受损而导致疾病,年老体弱或久病虚损之人就容易旧病复发,加重病情。另外,正常的肺腑功能都靠阳气来支持,阳气充足身体就能抵御疾病的侵入。

那么,太阳晒背可以借助太阳的热量,让充足的阳气赶走盘锯在背部的阴气,身体一年四季都会暧和,同时也可以改善阳虚体质、增强人体免疫力。

所以,聪明的如皋人正是利用太阳这个免费资源来补养了阳气,并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他们不但长寿还很少生病,生活质量非常高。这也是我认为冬天多用太阳晒背是最简单的养阳气方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