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为什么互联网公司都想做手机?

为什么互联网公司都想做手机?

2020-08-05 14:23阅读(68)

为什么互联网公司都想做手机?雷军的小米手机刚站稳腿脚,阿里云手机跟进,罗永浩的罗phone还在炒作中,还有百度的易手机,而360phone又横空出世。互联网公司们

1

小米是互联网手机的开创者,小米也一直以互联网公司自称。在10年前国内互联网行业处于上升期,新形势依托互联网对手机进行销售,网络销售的手机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很快就抢占了手机市场。大量的市场空白当然会引起互联网巨头的关注。


2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440, \"vid\": \"v02016a50000brn3hj3pqv68h7oc6sug\

3

因为手机太重要了,成年人人手一部,互联网公司的应用可以很好推广,还是移动广告机,但是,最后也就小米能活下来,因为小米一开始就是想做手机,是主业,做不好就倒闭,其它的都是想捞一笔,他们把做手机太简单了,以为就是组装!

4

说到360相信很多人立马就只就想到浏览器说到乐视就都想到电视机,但是这些公司现在都出了自己的手机,甚至互联网界的话题女王董明珠最近一直在热搜上也是因为格力手机在某二手平台上被低价“贱卖”,从而发飙:谁低价卖出去的,都给我高价买回来。



从而可看出个互联网公司都在手机这一市场分一杯羹,那么为什么互联网公司都想做手机呢?当你扒光互联网的层层包装,你会发现整个互联网企业做的事情只有两件 一是入口 二是转化。以百度为例,搜索就是入口,排名就是消费转化。以360为例,安全卫士等软件是入口,广告与嵌入合作就是转化。 了解了这一点,就自然能明白手机的重要性,入口!移动平台流量入口! 试想,智能手机还在蓬勃发展、买了你的手机自然会优先考虑你的应用。如果你的手机占有率能达到哪怕3%,就得有几百万移动流量被你牢牢控制住啊,何况现在ANDORID本质上降低了研发成本。 所以,有实力的企业都会考虑做移动端的。哪怕手机做不好,也不能看着别家垄断。




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做手机并不为了直接盈利,也并不全是为了通过手机推广其互联网产品,实际上互联网公司很难做出优秀的手机。更多的,它们是想在智能手机领域卡位,并在硬件与软件结合的层面进行摸索,以更好地开展下一步。

一个公司做微博,接着就会有第二个和第三个跟着做,互联网企业扎堆做产品已经不是罕见的事,特别在中国。2012 年,移动互联网已经渐渐走入成熟期,互联网公司又似乎开始纷纷打算扎堆做智能手机。继阿里巴巴、小米公司、百度、奇虎 360 相继宣布推出智能手机后,日前又有消息称,网易已经确定进军智能手机行业,目前已经有试制机问世。

很多媒体都认为,互联网公司是希望通过推出内置 App 的贴牌手机在移动终端跑马圈地,但是,推广 App 是否真的必须做贴牌手机,难道预装和应用商店推广不能达成这些需求吗?大多数贴牌手机用的都是 Android 系统,由于 Android 系统的开放性,厂商没有办法屏蔽其它公司的 App。

那么做贴牌手机的意义在哪里?

先占座,等机会,你有我也有

现今的移动互联网,在手机层面已经与最初不大相同,从手机厂商急寻开发者与应用,变为了 App 渴求手机平台。事实上,不仅仅是 App,所有层面的厂商都希望与最终用户零距离,虽然 App 的形式也可以实现零距离,但是在手机上删减一款应用是很容易的,尤其是在 Android 系统上。然而,如果将 App 集成在手机内,不管消费者购买后是否使用,显然可以已经抢先占座了。

中国互联网公司很擅长博弈,在 PC 时代,虽然百度最大的现金流来自于搜索,但其也在做视频、做购物,它是真的要超过优酷、超过淘宝么?不是的,它只是为了取得一种均衡力和溢价力,告诉优酷,我自己也有视频告诉淘宝我自己也有购物。因此到做手机时,它们也会继续延续这种思路:你手机厂商不与我深度合作不要紧,我自己也有;你别的互联网公司做手机,我也能做出来,你有我也有。

互联网公司很难做好手机

别说互联网公司,哪怕是国内专门做手机的品牌厂商,都没有做好智能手机。原因如下:

  • 在核心硬件层面没有话语权与竞争力。包括 CPU、屏幕等;
  • 在操作系统层面更无竞争力。几乎全都是 Android;
  • 手机制造能力不高。哪怕是雷军的小米手机,还是要受限于代工。

阿里巴巴是在较早期投身于智能手机的互联网厂商,初衷是不希望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自己的淘宝彻底落伍,同时它也认为购物是较为适合移动网络的体验,在没有更好的办法时,只有做智能手机这一“跟着跑”的动作。

当然,阿里云手机的反响并不好,究其原因可以总结为3条:

  1. 它在跟着跑的心态下,只是希望暂时不落伍而不可能去引领什么;
  2. 硬件、操作系统均无任何竞争力;
  3. 所谓的阿里云,不光在云应用方面并无太大特色,且在软硬件整合和亚系统层面所做的一切都很不到位,甚至是粗糙的。

阿里云手机并不是一个特例,所有互联网公司尝试做手机都会遇到这些问题,互联网公司无法在软件和硬件上将产业链做很好的整合,也无法在中国市场上做出有特色的手机,它们很难做出好的手机。

为了更好地与厂商合作

如果我们能想到互联网公司无法做出优秀的手机,互联网公司自己肯定也是能想到的。

事实上,虽然贴牌手机本身的意义不大,但制作贴牌手机的过程并不是没有现实意义,也并非无谓之举。除了达到前面提到的博弈目的之外,它们至少可以在做手机的过程中,逐渐摸索如何在系统层整合自己的 App,即使未来更为重要的渠道还是与手机厂商合作,这一点依然至关重要。

最近有传闻说 Instagram 要和意大利的 Adr-Studio 设计工作室联合推出相机,先不论这个传闻是真是假,但无论 Instagram 用怎样的技术去打造相机,在技术层面它显然都是无法超越尼康和佳能的。但是,难道它真的想要做佳能、做尼康吗?

如果 Instagram 做相机,它的期望更多的是为了改变这个业态,扭转相机已有的只关注成像质量的产业特点,而将分享功能做为未来相机的重要功能。当相机厂商开始被触动的时候,它们会不会反过来找 Instagram 合作呢?结果可能是:它们痛苦挣扎一阵,自己做不好,然后找到 Instagram 合作。而这时已经有做相机经验的 Instagram 就拥有了自己的优势了,显然其就不会让相机厂商白吃午餐。是否通过这种方式来盈利只是小事,最重要的是,这时 Instagram 已经有足够的和相机厂商谈联合品牌的资本了。

这些可能发生在很多年后,也可能就在下个月,对于现在移动互联网厂商来说寻找硬件载体是个集体行为,虽然它们可能永远无法做出真正优秀的智能手机,但在这个过程中,它们却能储备到更多的资源与经验,为下一步做好了准备。

5

因为手机是接入互联网生态的最重要的终端,消费者如果接受了一个厂家的手机,自然而然的,会比较容易接收他们家其他的产品,例如手表手环,笔记本,显示器,电视等等,这就是生态的力量,所以好多厂家在一开始,亏本都要发布手机,也是这个原因

6

首先,我们从市场规模来说。

一人一个手机,一个手机一千,十三亿国人只有一半人用,哪是多少就?

不用说钱!就是这么多的手机,就是今天的华为,也不敢说,他有这样的生产能力。

直下来再推,平均一年半换一部手机,一论更换,又要多少的手机。

互联网公司是代表着最领先的科技,手机又是一个高科技的产品,他们天生就相配,又有集合资金的能力,加上自身的推广能力,他们怎么不想生产手机呢?

一但生产出手机,互联网公司就自带客户端,这种诱惑,怎么不让他们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