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请问各路神仙,“格物致知”,格的什么“物”,致的什么“知”,

请问各路神仙,“格物致知”,格的什么“物”,致的什么“知”,

2020-08-05 03:03阅读(66)

请问各路神仙,“格物致知”,格的什么“物”,致的什么“知”,请多多赐教?:“格物致知”是明代文学家王阳明《心学》中总结出来最经典的精华语句。“格物致知

1

“格物致知”是明代文学家王阳明《心学》中总结出来最经典的精华语句。“格物致知”格什么物?这个问题早有论述,在这里重述也可。

格什么“物”,这个“物”当然不是仅指某一物品或某一产品,如果指的是这样的物那是很有局限的,而是物理学科里面阐述的定义上的“物”,是非常广泛的“物”。

“格物致知”所格的“物”就是,宇宙空间形成的万事万物。宇宙空间就是天与地之间形成的世界,世界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自然界,二是人类社会。再说通俗一点就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发生的,变化的,发展的一切事物。所以“格物致知”就是格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物”。

“格物致知”所致的“知”,就是对事物本质发生变化的认知(良知)。事物总是在发生变化的,而且是有规律变化而变化,格就是看透事物的变化。这个变化不仅是表面变化而是本质的变化。说全面一点就是,事与事,物与物,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物等,互为发生对立,又互为统一的内在因素起决的变化,就是“知”物体本质变化。

王阳明发明《大学》古本宗旨,是这样论述的“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诚意之功,格物而已矣”,同时还教导人们“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这就是格物,并可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总之,王阳明的心学经典句“格物致知”所格的“物”与所致的“知”,与“物”的行为本质形成一个整体(本体),那就是“格物致知”的上一句“知行合一”。

2

格:推究;致:求得。全句意思:穷究事物原理,从而得到知识。

【出处】:《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格物致知】的本意是:只有在物事上能够按照法则取舍,懂得何时"停止"追求"物事,内心才能获得安静,才能静下心来考虑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和智慧。此语中的"格"为法则、标准的意思,格物就是"遵照法则限止物事。

后来儒家学者,特别是[朱(熹)、王(阳明)理学;亦称宋(朝)、明(朝)理学],将自已的观点带入"格物致知"中,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哲学理论。以他们自己的哲学观点诠释了"格物致知"的意义。

【现代汉语词典】对[格物致知]的解释: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3

格物致知,是中国儒家的关于认识论的一个重要理论。当然,从礼记中的论述,似乎格物致知还是一个关于道德修养的理论。格物致知,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好玩的国学先说一下结论,格物致知在中国哲学史上,曾经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在哲学史上,对格物致知的理解,起码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认知。一种是通过对万事万物的探究和学习,从而获得对万事万物的认识,从而获得对世界对人生的理解。通俗点说,这其实就是一个学习而不断获得知识的过程。这里面的格,是来的意思。就是通过对万事万物的探究,让万事万物的理,来到自己的心中,从而获得知识。而儒家认为,道德修养要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的。要先有知识,然后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第二种看法,其实与传统的儒家完全不同。有一些学者认为,世界是无穷无尽的,是认识不完的。正如庄子所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这就是很傻的行为。

另外,中国文化中的道家与佛家,与儒家的人生观是不一样的。儒家强调过一种加法的生活,人要努力,要奉献,要实现个人的价值。而道家和佛家认为,人要过一种减法的生活,要尽量减少欲望,不被外界的万事万物所牵绊,所迷惑。所以你看庄子说了一句话,就能很好地解释这种减法的生活。他说,人要“物物而不物于物”,就是说你不能被物质的东西所限制,这样才能达到人生的逍遥。

在这种思想的逻辑下 ,格物致知又有了新的内涵。这里面的格,是删除去除抛弃的意思,就是说,只有抛弃对外物的依赖,抵制物质的欲望,才能达到致知的境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很显然是从道家和佛家的观点,去解释格物致知。当然,这种观点不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主流观点。

对格物致知的理论进行系统阐发的,要算是南宋的大理学家朱熹。之所以说是理学家,是因为程颐、朱熹他们都认为,万事万物都有一个理,那么格物的对象就是万事万物,格物的目的就是穷理,穷理的目的就是致知。

关于格物与致知的关系,朱熹曾经做过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朱熹说,格物就像是吃饭,而致知就像是吃饱。格物是致知的前提,致知是格物的结果。

如果按照这个逻辑发展下去,那么中国将会和西方文化一样,发展出强大的科学。问题是,中国的格物致知的理论,只是强调要从万事万物中寻扎社会的伦理规范。也就是说,格物是为了找到社会伦理和道德修养的途径。正如朱熹所说,格物是了解万事万物的“所当然”,而致知是了解万事万物的“所应然”,如果人能到全面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并在这个基础上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那么我们就能成为圣贤了。

那么问题来了。万事万物纷繁复杂,人怎么能够格的完呢?朱熹在逻辑上修补了这样的瑕疵。朱熹认为,虽然万事万物都有一个理,但是从整体上来看,万事万物还存在一个共同的理,这就叫做“理一分殊”。因此,儒家的特别是朱熹的理学认为,人的知识是要不断积累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你要不停地努力,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从个别上升到整体,从特殊上升到一般,那么就能掌握万事万物的规律了。

但是,心学对此却不以为然。王阳明一开始就相信朱熹的格物致知,结果他对着竹子,格物了七天七夜,结果一无所得还病倒了。所以心学就认为,人的知识其实就存在于我们的内心,你不需要去那么努力地学习,你只要回到自己的内心,发现你内心的声音,一切就能迎刃而解。这种认识论,又有点像禅宗的理论了。

理学的格物致知,强调的是渐进的努力,心学的格物致知,强调是顿悟,这就像是一个是努力的孩子,一个是天分极高的孩子,他们对知识的获取途径和方式不同,最终都能达到致知的境界。

4

格物也就是格式化事物,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把握事物运行规律。通过事物运行规律来知道事物未来的发展变化。如果你能知道事物未来的发展变化,你一旦参与其中;那么你将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5

格物的格,就是与事物进行零距离接触,比如,我们现在所说的格斗,你一拳打过来,我伸手格开,就是格。由于引伸,格也就有了间隔和距离的意义,比如方格本中的格,就是字与字之间的界线。

格物,就是与事物的近距离零距离接触,研究事物内外规律。从而使得人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以及事物发展的规律。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古代格物致知的理论,与现代认识论没有什么冲突,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

按理来说,沿着格物致知的路径,中国人应该也可以走进现代科学的殿堂之中,可是,中国人却慢了一步,让西方人先致了现代科学之知。这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是,格物致知的学术途径被后世儒家过分的引入到社会道德伦理的层面,而忽视了对自然科学和自然规律的探索,使得中国的学术在社会科学方面畸形壮大,而自然科学被称为奇技淫巧,一直不被重视。最终倒致自然科学落后,以致国家全方位落后的局面。

我们可以用王阳明的例子来简单说明一下。王阳明从小读的是儒家经典。《大学》中的三纲八目,他当然是清楚明了的。因为从小抱定做圣人的远大理想,他当然是自觉的按照儒家修身的路径进行自我修养。于是,格物致知就成了他学术上的起手式。了解一点王阳明的人,都知道他“格竹子”的故事。

按照格物致知的路子。格物,就是研究事物,竹子当然是可以研究的。研究竹子,当然也可以致知的。比如竹子的形状,特性,生长习性,以及它的功用,这一些,都不能不算是知。只是,这是自然科学知识。以儒家所推崇的圣人大禹来说,他之所以能成圣人,其修身之路,当然也应该从格物致知开始。他治水的经验不就是从观察和研究事物积累经验开始的吗?所以,大学中的格物,当然不排斥,或者说包括自然科学之知的。可是这一点,被后世儒家学者有意无意的忽略掉了。

王阳明“格竹子”几乎把自己格出病来,以失败而告终。王阳明为什么会失败,原因很简单。他格竹子的目的,不是为了自然科学之知,而是为了人间大道,为了寻找所谓的良知良能。为了这样的目的去格竹子,自然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不可能成功了。因此,王阳明便放弃了格具体之物这样的途径。当他在贵州龙场悟道的时候,他的眼中心中看到的不是某一具体的物,而是纷繁复杂的人情世故这个物,再加上自己从小所学的儒家理论,二间深度混和,在内心发酵,终于产生质就,形成新的学术理论体系。这就是以致良知为核心的“心学”。、

明白了这个例子,就很容易明白,儒学从孔子手上传下来,到《大学》《中庸》形成的时候,如果把它当成一种哲学的话,它的内涵中,既包括社会科学的内容,当然也不排斥自然科学。可是到宋明之后,儒家的知识分子实际上都成了道德家。而不是学者。包括王阳明在内,都是一样的。因此,后世儒爱的格物,格的是是良心和道德。也正是因为这种学识和眼界上的偏颇,使的儒家在明清之后走入死胡同,失去了与时俱进的自我发展能力。在民间之后被主流意识形太所抛弃。虽然如此,儒家文化中还是许多优秀的东西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格物致知,在今天也依然不过时。用句白话说,就是理论联系实际。

6

所谓格,就是推究。

格物:就是推究或研究万事万物的

原理或法则。

致知:是通过对事物原理法规的推究

后而得出的理性知识。

这样,你就会对什么是“格物致知”一词

有所认知了。

7

一问百答,各抒己见,谈不上赐教,不喷足矣。

我先分解这个成语的每个词,格,不同的或全部的。物,自然中万事万物。致,相同的。知,事物内在的本质,道理或本性。把分解连起来,应是,全部不同的事物,内在实质是相同的道理。格的是自然万物,致的是宇宙真知。

对这个词语的解释,我也不是完全来源于这个词的表面,是来于这两个方面。第一,主要是源于我本人对宇宙自然的彻悟,外表看似五花八门的宇宙自然,其实只有我一个常恒真身。

第二,树有根,事有因,中华文华源于盘古,从没有图文的神话,到伏羲的先天八卦太极图,再至道教始祖广成子一诗中说:吾道了然成一贯,不明一字最艰辛。后来文王的《易经》中说:出门见一人吉。老子的《道德经》中说:道之为物。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庄子的《大宗师》中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莲花生大士的《莲花生大士文集》中说:千万别自我欺骗而盲目度日。王阳明的《大学问》中说:万物即我心,我心即万物。六祖慧能的《坛经》中说:自性化万物,一生万物生。

所有这些伟大的先哲们留下的学说,其大义都证明宇宙自然是一个永恒大生命化现的。所以,我因此认为,格物致知的意思是:所有不同的事物,其内在是相同的道理。

大王原作:

格式不一本相同,

物质自然一生命。

致于虚极物并作,

知者不言无无明。

8

哈哈,你这问题,恰恰问到了皮毛,所以回答就容易些:物,乃我们所见所闻的万事万物;知,乃我们依照各自的悟性对万事万物之间关系的发现。——但是:

格物致知,暂且按照传统因果关系的观点来看,核心在“格”,格物是致知的前提,知是格物的后果。

人类更为完整的认知过程,还要包括接下来的——知是格物的前提,格物是知的后果,完成这样一个循环,才算完成了整个认知过程。大部分情况下,这个过程是循环往复的。

格,是具有最伟大意义的人类认知的方法论。是有着最为深刻华夏烙印的思想武器。

简单说一下吧:

2=1+1,是最简单最原始最基本的格;

赤橙黄绿青蓝紫,是七个格;

梁山好汉们,是108个格;

全部化学元素的元素周期表,是118个格;

界门纲目科属种,是7个格;

………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是古希腊思想家认识物质的格;

马克斯·普朗克的量子,是微观世界物质粒子的格;……

区隔眼前的世界,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开始,也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全过程。

9

“格物致知”说,源自《礼记》。

《礼记·大学》上说: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大学》是儒学中最全面、最系统地阐述其政治理想的文献,核心内容为三纲八目。“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是其三纲,也是儒者所要达到的理想境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达到这一理想境界的步骤和方法。“格物致知”是起始点,是基础,但《大学》对如何“格物”没有作任何表述,对 “知”也没有明确的界定,这为后世的理解带来了困惑,千百年来,对“格物致知”的理解,成了一桩公案。

古代先贤们对“格物致知”的解释也不尽相同。

二程训“格”为“至”,认为“格物”就是“穷 理”,朱熹也视“格物”为“即物而穷其理”;王阳明训“格”为“正”,认为“格物”即“正心”;王夫之认为 “格物”是“博取之象数,远证之古今,以求近乎理”,“致知”是“虚以生其明,思以穷其隐”。虽然这些解读差异很大,但其中都有某种共性的东西。从一般意义上看,“格物致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普遍存在的思维方法,应当说综合“格物致知”特别是“格”的词源和各种语境下的用法,大致推断其更为一般的本义,才能得到合理的结论。

(朱熹)

按照《说文解字》的解读,“格”的最初含义是“木长貌”,即树高枝长之貌,后来用于指能将器物分置的木制用具,如书架上的格子、窗格、战格(栅栏),引申为标准、品格、人格、。“格物”的本义 应该是“使某种事物处于适当位置上”。这里“格”既可以做名词,体现为某种器物的功能,又可以做 动词,表示为了实现这种功能付出的努力。如果将“格物”与“致知”连用,则“格物致知”的本义应该是“通过使某种事物处于适当位置上,以获得有关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知识”。

那么,“格物”为什么会“致知”?“使某种事物处于适当位置上”对于“致知”有何意义?这就需要就“位”和“知”这两个范畴去解读其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价值。

《中庸》篇讲“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中国哲学认为万物皆有其合宜之“位”。中国的易经八卦代表了八个方位,由八卦推出 的六十四卦蕴含古人各种典型生活情境与律则,每一事物皆与所在之“位”密切相关。由天地上下之位衍生出父子伦理之位以及君臣政治之位。“格物”的“格”就是为了推动事物进入适当的“位”, 理顺与周围事物之间的关系,使其得以持续存在,通过“位”来体现事物的内在本性,是一个追求恰当“定位”的过程。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很多是直觉的过程和结果。“致知”的目的是穷“理”与知“道”,“道”和“理”都要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但都不是靠逻辑推理和论证,而是通过直观体验,通过领悟,这种思维活动的前提是对世界的整体性和相互联系的网络结构的认识。

《韩非子》认为“道”是“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道”和“理”都是整体性的相互联系的范畴。“致知”不是将认知对象从周围环境中分离出来孤立地加以考察,而是要将认知对象同周围事物联系起来探讨其合理性。

“格物”的价值在于使人们了解到事物能保持其内在本性的适当位置,这样才便于揭示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所以才能够“致知”。“格物”是“致知”的基础,而“致知” 是“格物”的目的所在。

朱熹训“格”为“至”,训“物”为“事”,格物即是接触事物,探求其理。格物致知的要义是即物穷理,而且穷究到极致。它有几个方面的含义:致知必须格物、格物必须穷理、穷理必须穷尽;格物致知是一个基于格物量的积累而达到顿悟的过程。

“格物”即为“穷理”,外物是格物的重要对象。格物范围可以无限广大、无所不包,不论是圣贤书,人的道德实践、道德意识,还是客观外物,都是格物的对象。朱熹反对沉湎于草木器用之间而置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于不顾的做法,并非反对将草木器用作为格物对象。

王阳明说:“朱子所谓‘格物’云者,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即物穷理,是就事事物物求其所谓定理者也,是以吾心求理于事事物物之中,析‘心’与‘理’而为二矣。”这都证明了朱熹的格物对象的确是包括外物的。

如何“格物穷理”

格物过程包括洞察外物的性质和规律。朱熹明确指出,格物致知对事物之理不可只知表面,不知底里,应该 “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格物穷理既包括穷究事物的“然”,也包括穷究事物的“所以然”。“然”指事物的当然之则;“所以然”指事物当然之则的根据和原因。程朱的这种解释也较易于为人把握,也就是“事事物物,皆有至理。一草一木,一禽 一兽,皆有理。”格物也就是把穷究事物之理作为入手处,去探求外物之性质和规律。

程朱理学主张格物的方法既包括察之念虑等内省方法,也包括向外的认知方法,而坚决反对那种单纯依靠内省或完全弃用内省的做法。程朱不仅一再强调格物的途径包括求诸文字、应接事物、索之讲论、察之念虑等多种方式;也重视分析和比较方法。他把观察、试验、比较、类比等认知方法,都视为格物穷理的正道。朱熹甚至专门把他强调的“豁然贯通”与禅宗的“顿悟”划清了界限。他说:“释氏一闻千悟,一超直入之虚谈,非圣门明善诚身之实务也。”按照中国传统哲学的理解,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理”。

以伦理为例,在相互联系的社会网络中,人们可能面临多重社会角色下伦理抉择, 一个人的身份可能亦父亦子、亦师亦生、亦主亦从。但在道德实践过程中,当作为父亲或儿子,作为老 师或学生,作为上司或部属,面临不同角度的利害冲突时,如何做才符合伦理,就是一项需要使之“合 理”的考验“理” 与“理”之间的相合与融通都包含着直觉的作用。每种“理”之间的“相合”,既包括因果关系和规律不相矛盾,也包括根本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不相冲突,这样才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在“穷理”的过程中,会出现人不能“贯通”的情况,而“穷理”的过程就是消除人们理解中的内在矛盾的过程。这是一个需要长时间努力的过程,一旦找到了对象事物的“理”,能够顺畅说明事物之间各种相互关系,就有“豁然贯通”的感觉。

王阳明的“格竹”,就是这样一个心路历程。王阳明“格竹”,绝非单纯对竹子进行观察,而是 要“即物穷理”。他是把“竹子”放到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大背景上,思考竹子的意义和价值、竹子的“理”与其他事物的“理”如何贯通? 如何由“竹子”的“理”出发,领会天地万物的共通之“理”?王阳明的目标也是想由“格竹子”发展成“格万物”以至“格心”的。“格竹子”的失败只是他思想发展的一个转折点,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但却反映了直觉思维的本质特征。“格物致知”所展现的是包含高度直觉思维的过程,也需要从直觉思维的角度加以理解。

“格物致知”不是推理和计算,而是从人的亲身感受出发,是在一定情境中通过认识主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展开的过程,并且以“突现”的方式获得认识上的“贯通”。必须寻找对象事物在与周围事物彼此联系的网络中的适当位置,通过调整“定位”来消除认知上的矛盾冲突,获得对事物之间关系的合理解释。在“格物致知”的过程中,需要同中国传统思维的其他方面联系起来考察,从相互联系的角度确定事物的合理解释。

中国哲学中的“取象比类”

中国传统哲学的“象”,是从直观体验角度对具体事物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认识,兼具“形象”和“象征”两方面含义。通过比喻途径,用人们熟悉的具体的 “象”解释那些不熟悉的,尤其是较抽象的“象”的本质特征,叫做“取象比类”。这需要立足于人们的体验,通过析取本体和喻体的共同特征,将对喻体的体验转移到对本体的本质特征的理解中去。即便不给出逻辑上的严格定义,也能够通过人们自身的体验,由此及彼趋近对象事物的本质特征。

在“格物致知”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取象比类”选取能够说明对象事物内在本性的恰当比喻, 使其能合理解释与周围事物之间的关系,这样才便于调整“定位”,使事物之间关系顺畅。“格物致知”的这种功夫往往是在无意识的隐蔽状态下展开的,人们能感受到自己在思索,在不断选择和变换思路,在体察困惑和消除困惑,但难以说出或写出明晰的推理模式和过程。“格物致知”是由小到大,由近到远,由具体到抽象,不断揭示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的思路,在哲学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范畴,中国传统哲学是在逻辑思维不发达的社会环境中发展起来的,有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 中国传统哲学对直觉的独特认识,又是当代学术研究十分宝贵的思想资源。

对“格物致知”的重新解读和研究,应当立足于当代学术研究规范重新发掘这些思想资源,这才有助于中国哲学研究深化与西方哲学的交流与对话,使中国哲学的精髓为全世界所知。

10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是儒学和心学对万物的认知方法、过程和结果】

说起格物致知,不由得得说起两位大神,第一位大神就是朱熹,第二位大神就是阳明同学。

朱熹,格物致知的代表人物。格,就是对万物的认知,从各种方面进行认知。你能想到的,或者你暂时还想不到,通过研究也好,悟性也罢,说不定哪天又想到了,又想到了怎么办?继续“格”。直到那天格不动为止。

我滴个神,这那还有一个尽头?

读者不知道看出来没有?是不是跟科学的发展有点异曲同工的意思?

没错,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格物就是对万物的认知方法和认知过程。那么,结果是什么?

结果是致知。就是知道了,明白了。明白了什么?明白了万物到底是怎么回事。

问题又来了,知道了,明白了,又能怎样?

呵呵,没啥用。(笑)

当然有用,懂得了万物的道理,可以指导你的待人接物,生产生活,更好的过日子呗。


王阳明同学也是这么想的。他要成为圣人,从小就想成为圣人。于是,一天到晚,也是格来格去。

要说格物这个事儿,也是一个辛苦活,而且要有耐心和恒心,缺一不可。

后来,阳明同学格着格着,自己就觉得不对劲了。怎么不对劲了呢?

你再怎么格,不都是心里对万物的理解吗?那你为什么不直接格心?格心不是比格物更加的有效率?对,格心。

于是,阳明同学在格物这个事情上,与朱熹彻底分道扬镳了。

分道扬镳造成的结果是:阳明心学横空出世。

阳明心学认为,只有格心,方能知行合一。


其实,无论是格物也好,格心也罢,都是认识世界不同的流派,或者叫不同的方法和手段。

最重要的,是知行合一。但是,格是前提,你得先格明白了,才能够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