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三伏天那么热,老一辈的人没有电,没有风扇空调,是怎样度过夏天

三伏天那么热,老一辈的人没有电,没有风扇空调,是怎样度过夏天

2020-08-02 23:05阅读(72)

三伏天那么热,老一辈的人没有电,没有风扇空调,是怎样度过夏天?:记得那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时的农村没有电,更不要说电扇空调了,当时还是一个孩子,在三

1

记得那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时的农村没有电,更不要说电扇空调了,当时还是一个孩子,在三伏天里好像也没有感觉到特别的热,只记得一到傍晚,村里的男女老幼会去村子后面的大河里游泳洗澡,那时的河水特别的清澈,有时还能碰到鱼,河里有一个大坝,男的在坝的这边,女的在那边,互不干涉,河水经过太阳一天的烘烤,温温的并不凉,大家在河水里一起有说有笑的玩耍,不知不觉就到了十来点,赶紧跟着大人回家睡觉,回到家已经困的睁不开眼了,一觉睡到天亮,整个伏天的夜晚几乎天天去河里玩耍,所以那时在农村的夜晚,并没有感觉到热。

相对于夜晚,白天显得比较难熬,吃过午饭后,已是满头大汗,这时骄阳似火,家里的大人会带着孩子去村东头的小树林乘凉,拿着一个小凉席,一把蒲扇,躺在凉席上,听着蝉鸣,不知不觉就睡着了,直到听到大人叫回家了,迷迷糊糊的才醒来,感到有凉凉的风吹来,原来是大人们为了让孩子熟睡不停的给孩子在摇着蒲扇。

在三伏天里,没有电没有电扇空调,更没有自来水,冷饮,唯一可以解暑降温的就是村口的深井里的井水,热的难受的大人孩子有时会在井边,把刚刚打上来的井水一饮而尽,喝个透心凉,偶尔的肚子疼,吃点大蒜就没事了,凉凉的井水成了那时的最爱,用井水可以做凉凉的面,加上大蒜,咸菜,食醋,虽然没有菜,却是三伏天的一道美食。还有的把自产的西瓜从上午就用凉凉的井水泡上,下午吃的时候比现在冰箱冷藏的西瓜还要清凉可口,不得不感叹过去劳动人民的智慧,过去虽然科技落后,没电没风扇空调,人们依然能安然度过那么热的三伏天,还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也许就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吧。




2

说说我的亲身经历吧。即便以前的三伏天,在乡下也并不是“歇伏”的。双抢,割早稻,抢插晩稻。然后是耘田,锄草,施肥。田耘三遍猪无糠。反正是一年到头都会有农活干的。

干农活是不可能扇扇子的,唯一的替代是草帽。短裤,短褂,有的上身不穿上衣,披一条大手巾,有的用白平布代替。颈子上一条毛巾,擦汗用。真正大热天,早上是天刚亮起床,简单洗漱使出工。干2小时回家吃早饭,继续出工。锄草,耘田,安排在通风良好的田块。如果上午十一点左右,正好在拐角避风处干活,真的能把人热中暑。那个滋味,非亲身经历不能体会。

真正三伏天,一般上午干到11点多收工,回家吃午饭。以前,农村草房多,草房冬暖夏凉的。家里的地平,不是水泥的,也不会用地板砖,就是黄土地。我常常午饭后,去房间的地上躺着。背上有汗,汗还没有干,睡地上便会沾上地上的灰尘。可以说,夏天都不会生痱子。中午饭后,在地上睡一觉。一般下午2点半,甚至下午3点才出工。去生产队屋集中,那儿搭了许多工棚,人们会找荫凉处休息。用草帽扇风。上工前,到池塘里洗一个澡,洗去背上的灰尘,也凉快一下。干活中间的休息,下池塘洗澡,是消暑的主要措施之一。一天可能下池塘洗几次的。

下午干活,因为出工迟,这就得一直干到天黑,这才收工。家里有老人的,煮好稀饭,盛放一个盆里,凉透它。门外,放一张竹床,以前一般人家只有一张竹床,乘凉用。吃晚饭,菜,粥饭放在竹床上。孩子们,有的还没有洗澡,有的洗了,没用,一身汗。大人洗澡后,还会让小孩再洗一次。小孩一般只围一条肚兜。门口地上,用水泼湿,吸去热气。印象中,大人在夏天的夜晚是最难熬的,只一人一扇。让小孩睡竹床上,大人还得替他们打扇,赶蚊子。就这么撑着,家里更热,撑的打瞌睡,打个盹。实在困了,去家床上睡,床上火炉样,累,倒床就睡着了,醒来一身汗。出去看看小孩,大人主要中午饭后那一觉。晚上根本没法睡的。硬撑太困了,倒一觉,什么蚊子什么热,不知道的。

有时,我还想,真不知道那些年的夏天我是怎么熬过来的!

3

我家是农村的,记忆中的九十年代初期,那时候没有电,更没有各种的家用电器,那么遇上三伏天老一辈的生活方式基本上是相同的,早上起的早出门干活,因为天热的时候趁天刚亮就开始干活,到中午热的时候可以提前回来休息,我记得很小的时候中午经常给爷爷奶奶去买啤酒,那时候的啤酒还不是箱子,是用绳子捆的那种,买回来放到个桶里,用水井刚压上来的凉水冰着,到吃饭的时候再喝,那是一个凉呀。

当时可能说冰箱是农村人想都不敢想的,也想不到会有这种东西,所以老辈们冰镇的基本看水,不管是西瓜还是啤酒,都是这样,到了下午没啥事就三两个人坐在门口的大树下打着小牌,也用不上电,全靠自然风,那小风也是搜搜的,最多带个芭蕉扇。

晚上那就更丰富了,反正我记忆中夏天除了下雨我们家吃饭基本上都是吧小桌子抬到院子,父亲赤裸着膀子坐在外面吃饭,很明显的能看到汗水从头顶往下淋,吃过饭紧接着就开始了每天必备的一件事情,就是把我们家专用的凉床给搬出来,帐上帐子,在帐子里听着父母,听着爷爷奶奶讲着故事,时不时还有把扇子往身上摇一摇,就这样入睡了,那个年代虽然没有电,但是人们活的都很开心,感觉不到热,很可能跟那个时代有关,因为那时候工业没这么发达,汽车没这么多,人们都还住着土房子的原因吧,反正是再热那时候都有各种各样的办法来破解。

4

三伏天那么热,老一辈的人没有电,没有风扇空调,是怎样度过夏天?

有些人实在是太小看自然选择的力量了。

人,作为“地球的主宰”自然是经过了最为严酷的自然选择而“优选”出来的最适应于这个星球的动物。

其中,包括对环境温度大幅度变化这一严酷的自然选择。

人类尽管有些怕冷,却从来不怕热,因为人类最为“擅长”的就是耐热。

已知,人类是这个星球上仅次于骆驼的第二耐热的动物。

但是,耐热机制却不同于骆驼,依赖的是超级强大的出汗能力。


只要有充足的水供应,人类可以战胜任何酷暑。

已知,人类是地球上唯一全身皮肤遍布汗腺的动物,每小时最极限的出汗率可以达到3升。

这是什么概念呢?

每1毫升汗液如果在皮肤表面完全蒸发可以带走0.58千卡的热量。

每小时出汗3000毫升,如果能全部在皮肤表面蒸发掉,可以带走1740千卡的热量。

我们知道,每24小时如果消耗3500千卡热量就已经是极高强度的体力活动,而其中包括约一半基础代谢。

也就是说,极高强度的体力活动每天也不过“额外”消耗1700千卡热量。如果把这1700千卡分配到8小时,每小时也仅额外消耗200千卡多一点。

即使加上每小时不到100千卡的基础代谢,每小时仅有约300千卡热量需要散失。

每小时只需要约517毫升汗液在皮肤表面完全蒸发即能带走这些热量。

如果完全不动或者仅有极其轻微的运动,每小时消耗不到100千卡热量,即使其他三人完全失效,只能依靠出汗散热,每小时只要有170毫升汗液在体表完全蒸发即可。

即使大汗淋漓,有大量汗液表白流失,只要仅有10~20%的汗液在皮肤表面蒸发,也能满足散热需求。

因此,一般的夏日高温环境,只要不长时间在没有遮挡的烈日下暴晒而接受太阳的额外热辐射,同时尽可能避免运动;然后,可以不受限制的喝水,最好是含有一些电解质的水——

人就可以轻松维持身体的热平衡,不会造成健康危害,更不会被热死。

唯一“不足”之处就是热得不舒服,热得难受。

因此,不要说老一辈人没有电,没有风扇,没有空调,就是老上万年的史前人类,只要挖个地洞,储存上足量的水,都能熬过任意残酷高温的夏日。

用最简单的一句话说就是,人体原本自备纯天然,纯绿色,完全无污染的天然空调——这个星球上最为强悍的出汗能力,因此,人类从来不怕热;

相反,相对更怕冷——人类没有强大的机制对抗极端低温的考验。

这也是从来会有“路有冻死骨”,却没有“路有热死鬼”的道理所在。

夏日所有的制冷、消暑措施都只是贪图凉爽的舒服而已。

5

谈谈我小时候的夏天,80年代末江苏农村。虽然条件比现在落后太多,但夏天也很欢乐。

每天傍晚太阳下山后,为给自家门口降温,会打几桶井水浇洒在门口的水泥地面上。然后井水在晒得发烫的地面上迅速蒸发完,温度也会略微下降。

之后把家里的小方桌,和凳子搬到门口,就着晚霞露天吃晚饭,吃得最多的就是“大麦粥”。一边跟着环绕在身边的蚊子“作战”,不一会儿,就能拍死无数只。

家里拥有唯一一台老式电风扇,吹起风来“滋滋~”地一直响。晚上,因为屋内实在太热,我们会睡在自家二楼的露天阳台上,铺上席子,架上蚊帐,吹着那台电风扇,伴着夏虫的晚叫声入眠。等第二天早晨,被朝阳晒醒时。妈妈已经下楼做好早饭下地干活去了。

尽管想要玩水,但从不敢独自去池塘边、小河边玩耍,因为姥姥告诫我,水里隐藏了很多“水鬼”,专门趁大人不在时抓岸边的小孩吃。

家里会偶尔买一个西瓜解馋,西瓜都是上门的小商人卖的,刚买回家表皮很烫。还是打两桶井水,把西瓜泡井水里一两小时,再打开吃时,凉凉的沁人心脾,非常甜美。

没有冷饮,偶尔会有来村里转悠的“棒冰车”,一两毛钱一支。但是要央求妈妈好长时间,才能给买一只尝尝。

回忆起来,小时候的夏天很热,生活条件很艰辛,但是也很温馨很满足。

6

农村没有那么热,树木又多好阴凉。

7

农村在市郊,六十年代后,七十年代才有照明电,山区地方更晚。晚上点煤油灯,学生读书也是点煤油灯。大热天靠手摇扇。晚上都是几个邻居聚一块,拉家常讲故事,还时兴家乡乐器大合奏,打鼓敲锣拉二胡,吹笛子,还真的很热闹。我小时候自已会做二胡,笛子,会吹口琴,弹月琴,都是自学。

夏天中午干农活,再热的天也要十二点才收工,口渴肚饿。下午三点出工。有古诗为证,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农民一年四季,刮风下雨,都是与泥巴打交道。

8

得动态理解这件事。

其实,这是一个配套问题。过去的房子,是土、木、石结构,房子都贴着地面,没有高楼,房前屋后都有参天大树,房与房之间相隔甚远,不断会有风从田野吹过,谈不上有多热。

今天则是水泥、钢筋、砖为主的结构了,楼房密,楼层高,树木少而矮小,纯属景观,加上车多,各种机器设备多,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热量,堵塞在一起,难以疏散。

全球变暖,也是一个问题。

9

受罪呗,那时候的人都受罪,天热的要死,就摇着蒲扇,喝着井水,晚上睡地铺,房上。

大家都这样过来的,反正记事起,过夏天时就热得整宿整宿睡不着,在外面坐着纳凉。半夜抱孩子,太折磨人了。

哪像现在,空调开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而且街上啥熟菜都有。

回忆都是美好的时光,虽然受罪受穷,但因为过去了,也就不觉得甚至于忘掉了,所以很多人都说过去好,其实还是现在的人享福。

打个比方说,过去的人春节才包顿饺子,炸个麻糖,煮个咸豆,改善改善伙食,现在想吃随时能吃上,可以买现成的,也可以动手做。过去可能么?一年到头就过年了,才有理由割斤肉吃。

再比方说,养孩子,过去没有尿不湿,没有卖小孩儿的衣服鞋子的,就是纯靠换尿布,动手缝衣服做鞋子,想想都多累多忙多受罪啊。现在再那么过,没几个人能受得了。更不愿意生孩子了。

别老说过去多好多好了,凡是经历过的老年人,没人愿意再受罪受穷了。夏天热没空调没电扇,冬天冷没暖气生炉子,没手机,没电视,没电脑的,有点事纯粹靠捎口信,不也就这样过来了。

不管杠精怎么抬杠,贬低现在的社会,还是现在好过。谁要不服,把他放到大凉山贫困潦倒的旮旯偏僻的地方去,去过没空调没电扇的日子去。

10

三伏天,老一辈人是怎样度过这样炎热的夏季呢?一把扇子足以,既能凉爽,还能驱蚊,一举两得。

那么在这里分享一下北方农村怎么过三伏天的吧。

那时其实没有现在温度这么高,每个人手拿一个摇扇,白天都在河边、大树下乘凉。晚上可以拿着自己床铺简单去外边凉爽处睡觉,搭个简单帐篷、蚊帐就可以了。

小孩子一般成群结队去河里去池塘游泳,看谁能游的远,谁能在水下憋气憋的久。这样也是孩子最好的避暑方法。

由于我家离池塘边比较近,每天下午总是听到池塘边孩子们的呼喊声,欢笑声,还有水的扑腾声。

老冰棍,一个啤酒瓶换一个,也是大人孩子喜欢吃,去暑的好方法。

炎炎夏日,总是有人骑着自行车,后边带着一个木箱子,盖着厚厚的棉被,里边整齐摆放着老冰棍,吃一个,又甜又凉爽。

大人们则带着一把摇扇,坐在池塘边大树下,看着孩子们在水里嬉戏,他们聊着家常,或者一群人围在一起打扑克,下象棋。

吃了晚饭,太阳已经落山,暑气逐渐退去。大人们带着孩子去田野上走走。

夏季还有一种大家都喜欢吃的昆虫,我们叫“爬叉”,也就是知了的幼虫,孩子们带着手电,在每棵树下寻找,也是别有趣味。

晚上,大人们在池塘边摆张竹席,坐在上边聊天,瞌睡了就睡一会。到半夜,已经没那么热了,就卷起竹席回家睡去了。

没有空调,没有风扇,大家都能过完这个炎热的夏季。

很高兴分享北方农村的一些生活习惯,不知道大家的小时候都怎样度过三伏天的呢?

我是大家身边的生活委员,分享生活点点滴滴。喜欢的关注和点赞吧。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