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施肥挖坑埋和直接铺在土表面效果有很大差别吗?为什么?

施肥挖坑埋和直接铺在土表面效果有很大差别吗?为什么?

2020-08-02 07:02阅读(262)

施肥挖坑埋和直接铺在土表面效果有很大差别吗?为什么?:施肥挖坑埋和撒施在土地表面是有很大差别的,凡是种过十年以上的庄稼人都懂得这个理。挖坑施肥只是一种

1

施肥挖坑埋和撒施在土地表面是有很大差别的,凡是种过十年以上的庄稼人都懂得这个理。

挖坑施肥只是一种俗称,通用称呼是“穴施”、“沟施”。直接“铺”在土表面也称为“撒施”。

下面我就施肥“挖坑埋”先回答你:挖坑埋具有作物根系直接吸收,减少肥料挥发的双重效果,利用率高。但施用不当易“烧”根,就是施用近了容易伤到植物的根系。以果树为例,施用距离不得小与一米。

“直接铺在土表面”,可以理解为撒施在土地表面,这也可以一分为二,例如种小麦时就要把粪、化肥撒在地表,然后通过犁地或者旋耕的办法混合进土壤中。

还有就是在农作物生长时施用追肥,撒在地表然后浇水或者是降雨等肥料渗入土壤后供作物吸收生长。这种方法优点是施用简便,缺点是作物吸收率低,挥发的成分大于作物吸收的成分,作物有效吸收约为30%,所以,施肥应以穴施或者沟施为主,撒施为辅,争取做到发挥肥料的最大效益,达到增产、丰产之目的。

不知以上回答是否让你满意?如有异议,请评论区留言讨论,谢谢阅读

2

首先两种追肥方式在肥效的利用效果方面,差别肯定是有的,但根据撒施后是否能浇水,差别就显得更为突出。挖坑埋施(穴施)和直接在土表面撒施都是农作物追肥的常用方式,有些农作物如果木类属稀植型,坑施、撒施方式都适用,但有些作物属密植型如多数蔬菜、及小麦、胡麻等多数禾本科作物,不管坑(穴)施效果多好,也不适应,只能借助雨水及雨后墒情或随水撒施的方法给农作物追肥,因此,在施肥方式上还要根据农作物种植的稀密程度来确定其适用方式,但不管坑(穴)施还是直接撒施土表面,从肥效的损失程度及作物吸收的利用率来说,挖坑埋施肥料比直接撒施肥料,效果要好的多。其具体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首先了解下影响肥效的因素:

就如化学肥料,它们都是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作用下,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在常温、干燥条件下较稳定,在暴露在空气中因吸收气水分会潮解,遇光照易挥发,通常情况下,温度越高,挥发性越大,那么肥效损耗越高,作物根系对肥料的吸收率就少,当然肥效的利用率也就相应减小,所以,水分、光照、温度是影响肥效的主要原因。

2,再看挖坑(穴)追肥和直接土表撒施追肥后,这些影响肥效的因素,对各自追肥方式影响的大小程度:

直接土表撒施:肥料直接撒在土表面给农作物追肥,多适用于密植型撒播作物的追肥,也是不得已的追肥方式,有条件的撒施后浇水,随水渗入土壤,可避免光照,减少挥发,降低损耗,提高肥效的利用率,不过,撒施追肥结合浇水,肥效流失大,而且大水漫灌容易使还未溶解的肥料跟水头前进,会造成肥效的不均匀,虽然随水撒施或撒施后浇水,比坑(穴)施肥料效果较为差点,但比起无浇水条件借助降雨墒情的撒施追肥,效果要好很多。

因为无浇水条件的旱作区,只能借助雨前或雨后墒情给农作物追肥,肥料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较长,溶解速度慢,肥料渗入土壤的深度较浅,受温度、光照、水分的影响很大,肥效的挥发性较大,因而作物对其的利用率相对来说就要少的多,所以,这种条件下的土表撒施追肥,肥料流失损耗较大,肥效利用率就更低。

挖坑(穴)施肥:挖坑(穴)追施肥料,施后埋土,可避免光照对肥效的挥发损耗,而且下面土壤湿度均匀、温度较地面要低,又可减少温度对肥效后挥发损耗,肥料在坑(穴)内土壤湿度的漫漫溶解下,作物既能吸收利用,还不致引起烧根,多种有利条件的保护下,可大大降低肥效的损耗,提高了肥料的持效性。

因而,从各方面来衡量分析,挖坑(穴)埋施肥料要比直接土表撒施,效果要好的多,至于说差别很大吗?这个还与撒施后是否浇水有关,施后浇水效果还是很好的,但撒施土表后不浇水,差别就很大了。

3 ,坑(穴)施肥料的好处:前面说了坑(穴)施肥料在肥效探发损耗方面的很多好处,在农作物的吸收利用和对作物根系的生长方面也有很大作用和好处,如坑(穴)施肥料,可引导作物根系向土壤深层下扎,引诱须根扩展,以吸收更大范围的土壤养分,这种施肥方式在果树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果树根一般在土壤40~50公分深处生长,若不挖坑深施,经常撒施土表旋耕施肥,又会引诱根系向土表浅层吸肥生长,这样会降低果树的抗旱和不耐涝性,同时在生产中又易伤害根系,各种抗逆性降低,树势也较易衰弱。

再者,肥料坑(穴)施,肥效集中,浪费少、根系吸收利用率高,就是在坑(穴)施化肥的时候,不能离根太近,已免引起烧根烧苗现象。

总之来说,给农作物追肥,坑施还是土表撒施要根据作物种类的稀密程度确定,在能挖坑(穴)追施(如果树类)的情况下,尽量不要撒施追肥,若只能撒施追肥(如撒播作物),施后应及时浇水,以减少挥发、提高肥效利用率,无浇水条件的旱作农业区,借降雨墒情撒施土表追肥,肥效挥发损耗浪费大,利用率也低,在肥料效应方面效果要较差,因此,旱作农业区要改变种植模式,尽量采用能坑(穴)施、沟施的种植模式,可避免因撒施肥料带来的较差效果影响。所以,建议施肥时,肥料应坑(穴)施、深施,不要撒施,施肥后要理土、浇水,以提高肥效的利用率。

3

施肥挖坑埋和直接铺在土表面效果有很大差别吗?为什么?

农民往田地里施肥,大多指的是以氮素为主的化肥叫肥田粉,如尿素、碳酸氢氨,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等可以归纳为氨态氮肥和硝态氮肥两种。一,氨态氮肥,是施到土中后.要分解成氨才能被作物吸收,而氨是气体容易挥发,如果裸施铺在土表,分解成氨时大量随风挥发,损失很大,且成氨期间还会烧伤作物茎叶,所以我们要l,旱地要挖坑埋施,防止跑氨和烧苗。还可防止因雨冲刷,确保肥分的安全。2,水田要撒后深翻,使化肥拌入土中吸附土层之中,便于作物吸收,減少挥发与流失。3,也可与厩肥等有机肥混合,作基肥使用(尤其是碳酸铵)4,忌氯作物(马铃薯,烟叶,茶叶等)不能使用氯化铵。

二,硝态氮肥,目前主要有硝酸铵,它容易被土壤吸附,而且容易分解下渗,所以不宜使用于水田,(苗肥尚可)也不能作基肥,作为旱地经济作物的追肥,它可以铺于地表施用。因为它分解的肥分,以离子的形式吸附在土中並渐渐下渗,如果坑穴深施,造成表层缺肥。且硝酸铵不宜用扵蔬菜,会造成保存困难等。

综上所述,以尿素为代表的氨态氮肥需要掘坑深施。水田撒施要保持一定的水层。

硝酸铵为代表的硝态氮,可以铺施,但作物土壤要选择施用,尤其不能与有机肥结合施用,它会出现反硝化作用而浪费肥料。


4

你好,我是卫农,很高兴回答题主提出的这个问题。

对于题主提出的,施肥挖坑埋和直接铺在土表效果有很大差别吗?为什么?这个问题,卫农作为一个老农想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其实作为农民都知道,采取撒施和开沟施肥,是农民在种植农作物的时候,经常会用的两种施肥方法。这两种施肥方法各有优缺点,效果也是不一样的。相对来说撒施简单省事,但是肥料养分损失比较大利用率不高,效果比较差些,而开沟施肥比较费事费力,但肥料不易挥发流失利用率比较高,效果也比较好一些。

各地情况不一样,我们这里的农民在种农作物的时候,对于底肥一般都是在旋耕整地的时候,把肥料均匀的撒施在地面上,然后通过旋耕让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的。而对于苹果树来说,在秋末冬初施入底肥的时候,就会采取在树冠外延垂直的下方挖条形沟,或者放射沟的方法,把各种肥料进行深施的。

由于我们这里是旱作农业区,缺水没有灌溉条件,因此农民在给农作物进行追肥的时候,一般会采取两种方法进行追肥。一是采取撒施尿素的方法进行追肥。比如我们这里农民每年在小麦返青起身前后,会借助雨雪撒施尿素,或者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借助雨后土壤还比较湿润时撒施尿素,来给农作物补充养分的。另一种方法就是开沟施肥了。比如对玉米进行追肥时,多数采取在行间开沟施肥埋土的方法,还有就是给苹果树追肥,也是采取挖坑深施的方法。

当然农民并不是不懂撒施化肥,会造成养分流失的,只是由于我们这里缺水,加之小麦比较稠密开沟施肥不容易,因此农民不得已才在追肥的时候撒施的比较多些。而对于那些不太稠密的农作物,尤其是苹果树农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减少养分流失,也大多采取了挖坑追肥的方式,这样才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综上所述,相对来说把肥料撒施在地面上,尤其是相对来说容易挥发的氮肥,肥料的利用率确实不高,比如温度比较高的话,容易引起化肥的挥发,也易发生肥害,又比如雨前撒施的话,如果雨量比较大肥料会随雨水流失等。因此在给农作物施肥的时候最好的施肥方法,还是开沟深施优于直接撒施的。

以上是卫农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批评指正。

文字原创,图片来之网络。

5

答,提问,一种是教施化肥的方法,一种是撒施化肥的方法,其实,这两种施肥的方法,都会导致降低化肥使用率。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普遍性都还是在沿用传统的教施化肥和撒施化肥的方法。这两种使用化肥的方法,特别是在干旱季节,必然会受到天气限制,为什么呢?

教施化肥

若是在干旱季节,教施化肥,土壤水量,湿度不足,化肥是不能稀释溶解的,释放不出肥效,随着时间,土壤中的化肥各种养分,就会慢慢挥发掉,而导致降低化肥使用率。而且化肥劣质填充物矿粉渣,就会残留在土壤中,而造成破坏土壤。

撒施化肥

干旱季节撒施化肥,土壤表皮干旱,且又高温,当化肥撒在土壤表皮时,没有水和湿度稀释溶解还不算,地表高温和空气中高温,就会蒸发掉化肥各种养分,而造成降低化肥使用率,达不到要求效果。

提高化肥利用率

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唯一方法,就是在使用化肥之前,提前把化肥溶解在水中,至矿粉和化学成分氮磷钾彻底分离开,这样才能提高化肥效率和浓度,以并纯度。

结论,固体肥和液体肥释放出来肥效,吸收率是完全不同的。不会使用化肥,等同于丢钱。

6

在我们当地农村,地里种庄稼的施肥方式,根据肥料的不同,施肥方法也不同,大体分为以下几种:耕地时撒上肥料翻入地下、挖坑埋施、叶面喷施、划沟施肥或者直接撒在地表上面等几种方法。那么挖坑埋施和直接撒在土层表面有很大区别吗?为什么?

在我们当地农村,主要种植农作物有玉米、花生、大豆、小麦等。在种庄稼前耕地,不管是农家肥,还是复合肥,都是均匀撒在地表上,随着耕地翻入地下。花生大多是覆膜播种,在耕地时施足基肥,在后期生长的过程中,由于地膜覆盖土层保肥保墒,并不适宜划沟追施肥料,所以即便施肥也是通过叶面喷施。

小麦施肥在过去用氨水这样的液体肥,必须通过拉耧划沟,氨水施在沟内,直接覆土盖严。后期撒尿素的时候,是在浇地的时候,直接撒在地层表面上。玉米在胶东农村,是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在播种时播种机内带有少量复合肥,小苗出土后,后期追施的大多是尿素。

玉米刚拔节起身时,过去喂尿素是挖坑埋施,后来可以划沟追施直接覆盖严实。而当长高到一米或者更高时,玉米叶片伸展开遮挡了地面,这时候划沟施肥确实不方便,大多是在浇地时施肥直接撒在地表上,这样引水浇灌溶化后的肥料,渗透到土层以下被根系吸收。

总之,施肥挖坑的这种施肥方式,穴位精准,施肥点集中,可以说是农作物吸收利用率能够高一些,不过人工操作过程缓慢,如果是大面积种植的话,喂一遍肥料需要不少人工。而直接撒在地表的话,必须利用浇水或者下雨的时候施肥,这样肥料随水溶化后直接渗透到土层里。这种撒在地表的方式,虽然用肥量要多一些,但是简便易行,普遍受到老百姓的喜爱。

我是家在南乡,喜欢和您唠唠关于农村的点点滴滴,记得点赞、关注和转发,让我们共同学习一起进步。

7

挖坑施肥和直接把肥料撒在土壤表面,这两种施肥方式肯定不一样。这两种施肥方式各有优点,今天给大家讲解一下这两种施肥方式有什么不同,需要怎样合理使用。

从这两种施肥的方式看,这应该是用底肥。底肥大家都知道,一般都是使用有机肥,微生物菌肥,中微量元素以及少量的复合肥。从施肥的效果来看肯定挖坑施肥效果最好。挖坑施肥,肥料和土壤充分混拌以后,养分就在根系周围,这样可以快速的让根系吸收肥料中的养分,供应给树体。

如果把肥料平铺撒在土壤表面会造成一定数量的流失。因为肥料在吸收养分时,需要通过水分带入根系附件,根系才会吸收。这样的施肥方式,肥料吸收缓慢,尤其是在追随过程中,会造成植物养分供应不足。不过把肥料平铺在土壤表面也有一定的好处。当有机肥没有充分发酵腐熟时,撒在土壤表面比挖坑施肥更加安全。

尤其是以种植果树,这两种施肥的方式最多。一般挖坑施肥都是在果树,秋天摘完果实以后才用底肥。这时果树不怕伤根,可以挖坑施肥或者穴施。这时在挖坑施肥时,损伤果树的根系会对果树造成断根。不过在断根处会发出大量的新根,也有利于根系的生长。把肥料洒在果树土壤表面,一般在春天进行,因为这时春天果树是不允许断根的,一旦出现断根就会削弱果树的树势,严重时会引起减产。大家要学会合理使用这两种施肥的方式,使用不当也会引起不必要的损失。

8

农民在种庄稼的时候,都很注重肥料的施用方式,就挖坑埋施与直接施于地表,效果肯定不一样。这里面差别可大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一般来说,种植庄稼的时候,底肥都是在耕地前均匀撒施在地表,通过翻耕与土壤混合,做为农作物生长的最基本养分,以促进庄稼的生长。

而后期农田管理过程中,又需要在农作物生长的各个阶段补充养分,这期间又以尿素、碳酸氢氨、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等肥料为主。通常情况下,在追肥的时候,为了充分利用肥料中的养分,减少肥料流失,多采取挖坑追肥覆土掩埋的方式,使所施肥料利用率达到最大化。

而如果这些肥料仅仅撒施于地表,很多情况下,如天气热引起的化肥挥发,又如雨天地表肥料随雨水流失等,使得我们追施的肥科就有所浪费。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施肥的时候,最好还是挖坑掩埋优于直接撒施,朋友们,你说呢?欢迎大家留言参与讨论。

9

一般来说,肥料是不宜直接撒施的,因为这样容易被淋失,以及挥发,降低肥料的有效性。比如碳铵撒施,一般会有三分之一的肥料会挥发,甚至造成植物受氨害。再如尿素,地表撒施尿素,很容易随水下渗,不能被作物根系吸收利用。再比如磷肥,一般磷元素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差,所以磷肥要深施于耕作层以便根系吸收,且以集中施用较好。

但是撒施以后及时翻耕入土,就可以减少负面影响。

而肥料挖坑深施是一种较好的施肥方式,可减少肥料被淋失,促进根系下扎,利于抗旱,利用根系吸利等。只是相对来说比较费时费力。

10

给作物施肥,是我们农民提高产量质量的重要方法,在过去的时候我们以农家肥为主,现在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都是有机肥和无机肥等各种肥料相结合,在施肥方法上也是增加了叶面施肥等方法。

但是,根施肥料还是目前最主要的施肥方法,因为大部分的作物生长根系吸收的养分是最多的,那么现在问题来了,我们给作物施肥是挖坑好还是撒在土壤表面好呢?这两种施肥方法差别有多大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些这方面的问题。

我们首先要来了解一下我们作物的根系是怎样吸收养分的

作物吸收氮磷钾等养分主要依靠根系,这是我们都知道的,那么作物的根系是怎样吸收养分的呢?

作物的根系要吸收养分,就要和养分接触,这里面就需要一个很重要的介质——水,养分只有溶于水之后接触到根系才能被吸收,与根系接触和溶于水,这是作物的根系吸收养分的关键因素。

这里我们还要了解一下作物的根系怎样才能接触到养分,这是作物吸收养分的关键,总共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主动截获,质流,扩散。我们简单了解一下:

  • 主动截获就是作物的根系主动接触到养分,这就包括根系的生长和我们施肥的时候肥料随着水接触到根系;
  • 质流和扩散就像是我们抽水一样,上面叶片的蒸腾作用消耗水分,带动根系的水分向上移动,这就造成根系细胞内外产生一定的压力,水分带动养分向根系移动,这就是质流;
  • 当根系把它周围的养分吸收了,这周围土壤里面的养分浓度和别的地方又会产生差异,这样别的地方的养分就会转移到这边来,这就是扩散。

这三种方式里面主动截获吸收的养分占比是很少的,因为作物的根系始终是有限的,不可能一直接触那么多的养分。根系吸收养分主要依靠新生的根系,也就是那些新生的毛细根吸收养分的能力最强,它们在生长的过程有一定的趋肥性,能够向养分比较多的地方生长,主动寻找养分。

对比一下挖坑施肥和地表撒施这两种施肥方法

一、挖坑施肥

通过上面的了解,我们可以发现,挖坑施肥对于养分的吸收显然是要好一些的,因为不管是挖坑还是沟施等等,肥料都是和肥料距离比较近的,不管是主动截获还是质流或者扩散,养分都能够相对较快的到达根系被吸收。

挖坑施肥还有个优点就是对于肥料的浪费比较少,这个道理很简单,因为肥料都是施入到土壤里面的,有了土壤的覆盖,肥料要想跑出去就是很难了。


任何事物有利就有弊,挖坑施肥也有一定的弊端,首先就是我们要考虑的肥害问题,距离作物的根系近,那么就会有造成肥害的可能,尤其是在直接根系的时候,所以我们在施肥的时候一般要把肥料和泥土混合一下。

再就是挖坑施肥相对来说比较费力,需要一定的劳动量。同时挖坑施肥还容易造成断根,这个问题也是有利有弊,在大部分的时候断根是不利于作物的生长的,但有的时候适当断根反而有利于作物的生长,例如我在苹果树上秋施基肥的时候,适当断根反而能起到根系修剪的作用。

二、地表撒施

把肥料撒施在地表,那么我们就要考虑养分要如何能被作物吸收的问题,如果停留在地表那是肯定不可以的,只有通过水带动着向下移动,也有的人说翻进土壤,这样还能好一些,但是都是距离作物的根系要远一些,养分被吸收的速度显然就不如挖坑施肥。

再就是养分浪费的问题,撒施地表,这个不用说浪费的就会比较多,而且作物的根系还有趋肥性,把肥料撒施在地表会引导根系向上生长,这对于作物的生长也是不利的。

撒施肥料最大的好处就是省力,不用费那么多事,现在有一些水溶性非常好的水溶肥,在撒施后浇水,养分跟着水分向下渗透,也是很不错的。而且撒施肥料还不会伤根,在一些时候用这种方法也是很好的。

挖沟施肥和地表撒施究竟哪种好

上面说了两种施肥方法 的利弊,很多人就会说了,你这说了不是和白说一样吗?两种施肥方法各有利弊,到底哪一种好呢?这个是没有固定答案的,我们施肥的时候选择的肥料不同,施肥的时间不同,我们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施肥方法。

这里我们举例说明,我是种苹果的,家里的果树都是乔化的,那么我在秋天施基肥的时候肯定就要挖坑施肥,因为我选择的是有机肥为主的肥料,这个时候适当断根也不会有问题,这个时候不仅要挖坑,而且要深一些。

但是我要是给苹果树追肥,选用一些水溶性好的水溶肥,这个时候我也可以在浇水之前撒施在地面,浇水之后肥料跟着水就下去了,这样就比较省力,效果也不错。

我家也种的玉米,我们这里有很多人会给玉米追施尿素,尿素的水溶性比较好,所以有人就在下雨的时候给玉米撒施,但是这种做法也是错的,因为尿素需要一定的时间转化才能被吸收,直接撒施浪费太多,而且施用以后直接浇水或者在下雨的时候撒施也是不合理,一般我们给玉米追施尿素用沟施的方式比较好,我们这就有一些小工具,效果很好。

总结

施肥没有一成不变的,最好的施肥就是根据作物生长的实际需求和环境条件等各方面的情况,选择合理的肥料和施肥方法,这才是最有利于作物的生长的,没有说哪一种施肥方法或者肥料是绝对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