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慈禧死后权力落谁手上?

慈禧死后权力落谁手上?

2020-08-01 11:32阅读(61)

慈禧死后权力落谁手上?:慈禧死后,清朝的权力当然是落到了摄政王载沣的手上。慈禧在临终前最后做出了三个影响清朝命运的决定:第一个是任命醇亲王载沣为:-慈禧

1

慈禧死后,清朝的权力当然是落到了摄政王载沣的手上。

慈禧在临终前最后做出了三个影响清朝命运的决定:

第一个是任命醇亲王载沣为清政府的摄政王;

第二个是选中载沣的儿子溥仪作为皇位继承人,虽然这时候光绪皇帝还没死,但是慈禧也不会让光绪再活下去;

第三个是让人给光绪皇帝送了一碗“酸奶”,毒死了光绪。

她之所以会选择让载沣当摄政王,又让载沣的儿子溥仪当皇帝,一则是因为载沣和他爹奕譞一样组够听话;二则是因为慈禧也没想到自己会死得这么快,她原本还想着毒死了光绪,让溥仪当皇帝,她自己继续掌控清政府。

只可惜,光绪皇帝一死,她自己也松了一口气,松完了这口气,她也就咽气了。

所以,慈禧死后,因为小皇帝溥仪才三岁不到,清政府的权力自然而然地落到了摄政王载沣的手上。

清朝历史上只有过两个摄政王,一个是顺治时期的多尔衮,一个自然就是载沣,只不过载沣的能力远不如多尔衮而已。

载沣掌权的时候,清朝已经快走到了尽头,虽说让多尔衮来摄政,多尔衮也救不了清朝,但说实话,载沣的能力绝对比不上多尔衮,这一点毋庸置疑。

载沣主政之后,总的来说只干了一件事——巩固皇权。

他很清楚想要巩固皇权就得掌控兵权,所以他一上台就迫不及待地罢免了袁世凯,收回了北洋新军的兵权,随后又换掉了兵部尚书铁良,试图将兵权牢牢地掌控在皇室自己的手中,或者说是掌控在他自己的手中。

除此之外,他又借鉴了德国皇家近卫军,花费了无数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训练了一支人员编制在1.2万人的禁卫军。

这支花了3年时间打造出来的禁卫军,也可以说载沣掌权三年的时间中最拿得出手的东西了。

但是,禁卫军刚刚训练好,他也刚刚意气风发地去检阅万禁卫军,武昌城里就响起了起义的枪声,拉开了推翻清王朝的序幕,载沣可谓是又悲催又无奈。

载沣虽然看似收回了兵权,巩固了皇权,可他对闹得越来越激烈的革命党却束手无策,对回家钓鱼的袁世凯更加束手无策。

汪兆铭在载沣的必经之路,也就是银锭桥下埋炸药想要炸死载沣,载沣很生气,想要杀了汪兆铭,可是被善耆一劝,他冷静下来之后又不敢杀了,只能判汪一个永远监禁。

为什么呢?

因为局势太动荡了,清朝已经支离破碎了,载沣根本不敢冒险去激怒革命党,所以为了稳定革命党,他只能关着汪,不敢动手。

武昌的枪声一响,载沣赶紧让荫昌率军南下镇压起义军,可是荫昌有没有这个能力呢?显然没有,所以载沣虽然收回了兵权,可却没有一个可堪一用的将领,这样一来,收不收兵权又有什么用?

载沣只能去求袁世凯了,袁大爷呀,你可赶紧出来帮帮我吧!

袁世凯出不出山呢?当然出,但是得好好地和载沣讨价还价,最后载沣不得已之下只能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让他一手掌控军政。

同时,又因为载沣镇压起义军不利,在隆裕太后的逼迫之下,他只能选择引咎辞职。

1911年12月6日,载沣这边才向隆裕太后提交辞职申请,隆裕太后那边便迫不及待地批准了他的辞职。

于是,清朝的权力又从载沣的手上转移到了隆裕太后的手上。

隆裕太后在清朝的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时期掌控了清朝的话语权,她能够力挽狂澜吗?

显然不能。

隆裕虽然有心学一学自己的姑姑,也就是慈禧,可是她的能力比之载沣更加不堪,载沣尚且不能力挽狂澜,隆裕又怎么可能做得到?

所以,载沣的退休,隆裕的掌权,只会加速清朝崩塌的速度,绝不可能出现力挽狂澜的情况。

袁世凯和革命党谈妥了条件,得到了革命党“虚临时总统之席以待袁君反正归来”这个承诺之后,赶紧北上忽悠隆裕,怎么忽悠呢?他说革命党已经成势,遍地是革命党,他也挡不住了,但是他帮溥仪和皇室争取到了一个优待条件。

只有让溥仪逊位,将政权交给革命党,才能得到这个优待条件,不然的话,不仅得不到优待,还会被赶尽杀绝。

隆裕一听,瞬间花容失色,情况竟然已经这么糟糕了吗?好吧好吧,哀家也无能为力了。

于是,隆裕被吓唬得答应了袁世凯的条件,让溥仪退位,将政权和平地移交给革命党。

溥仪的退位,也就意味着清朝的灭亡。

虽然后来紫禁城里还有个所谓的“小朝廷”,但终究不足一谈。

2

慈禧虽是清朝“卓越”的女领导人之一,一生颇不善高瞻远瞩,贵在快刀斩乱麻敢想敢做的任性豪迈劲儿,话虽如此,关于身后权力交接问题,倒也在自己生前就做了安排,将大清的航舵交给了载沣手上,载沣也不负慈禧重托,实现了权力的平稳过渡。

关于慈禧的政治水平,曾国藩曾有过评论:“两宫才地平常”,两位太后智商一般般;“见面无一要语”,见了面尽是扯闲篇,没一句话说到点子上。什么点子?治国之策呗。


慈禧当然不会治国之策,但要论起“治人之策”,没人比她还精,治住这些臣子,让他们帮忙治国,也是极好的。对她来说,“治人”才是真正的大权。

慈禧那么英明,怎么会等到死后让权力“落”在谁手里?

作为清廷的掌舵人,慈禧不可能不明白,接班人的问题,是大清的首要问题,关乎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关乎旗民的幸福,也关乎大清能不能沿着慈禧指引的方向继续前进。所以慈禧她老人家早就在考虑接班人问题,并早已胸有成竹,对此做出周密的安排。


慈禧做出的安排就是选定了溥仪为表面接班人,让溥仪的老爸摄政王载沣辅政做实质接班人,让自己的侄女隆裕皇后为摄政王随时纠偏(就像她自己当年垂帘听政那样),看起来类似于三驾马车的稳定架构。然而实际上溥仪那一架并不存在,隆裕那一驾比自己当年那一驾成色减半不止,所以也就是载沣和隆裕双黄连担当,合起来马马虎虎算一驾半。

不过下面的大臣和马屁精对老人家的决定不太理解,尤其是清廷的忠实汉臣张之洞。

张之洞是慈禧最忠实的汉臣,对大清的忠诚甚至超过了那些满人王爷,一听说慈禧要让三岁的娃娃接班,老张心急如焚、坐卧不安,他立马吩咐手下备轿去见慈禧。

张之洞声泪俱下地对慈禧说,老佛爷,您不能让把大清江山交给一个小娃娃,这会导致\"年富力强\"的隆裕太后专权,架空小皇帝,会毁掉祖宗基业的。

张之洞情急之下,竟然说祖宗基业,把自己姓什么都忘记了。


不过慈禧并没有责怪,毕竟这个老臣是为了大清嘛。于是她挥挥手,让人把老张扶起,和颜悦色对他说:老身心里有数,不会让江山变色大权旁落的。

慈禧说,溥仪登基后短期内就是个名义皇帝,我已经安排载沣摄政,载沣是个久经考验的亲戚,一定会实现按照我制定的方针走下去的。

张之洞抬起头,迷茫地问慈禧:既然这样,为什么不直接宣布载沣为接班人呢?

慈禧哈哈大笑,看着有点天真的张之洞说:\"老身何尝不想啊,可是咱大清同治时期是兄终弟及,光绪是从哥哥手里接过重担的,如果再让载沣从他哥哥手里接班,怕外人说咱大清闲话,怕列强看中国笑话,这个面子不能不要。\"


面子问题很重要。

载沣是醇亲王奕譞的第五子,是光绪的弟弟,还是慈禧的亲外甥。

光绪十六年,载沣就世袭了醇亲王的爵位,当时才七岁。

载沣聪明好学、勤奋上进,从小就树立远大理想,是个根正苗红的接班人。而且随着年龄增长,载沣越来越显露出自己的才华,政治上更加成熟,更加有魄力,在重大事件面前冷静沉着,显示出领导才能。

庚子之变后,清政府被迫跟八国联军签订了城下之盟——《辛丑条约》,也道歉了也赔款了;可是但德国方面得寸进尺,非要大清派人到德国,就克林德公使被杀一事当面向德国道歉。

这件事表面上说是小事一桩,其实却非常棘手。

德国是欧洲大国,傲慢无比,而且人家公使被杀,正在气头上。怎样既平复德国的怒火,又维护大清的国体,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当时18岁的载沣自告奋勇,前去德国履行使命。


到了德国,德皇欺负载沣是个毛头小伙,就想戏耍他,提出要他跪拜自己。

但少年载沣不卑不亢,临危不惧,在德皇面前口若悬河、据理力争、说得德皇理屈词穷,被迫取消跪拜。

载沣德国之行,圆满完成使命还扬我大清国威,大局保全,国体无伤,受到海内外盛赞,一举成名。

此后,慈禧对载沣更加重用,刚满二十岁就提拔他为随扈大臣,不久又提拔他为军机大臣,彼时载沣才25岁。

光绪驾崩这年,载沣刚刚就任军机大臣,可谓是风华正茂、年富力强,让载沣接班,那是大清之福,是众望所归,国民幸甚。

同时载沣性格温和,比较顾全大局,对慈禧言听计从,一直维护慈禧的权威,对她绝对忠诚。


这样既有工作能力,有非常听话的孩子,自然是最佳人选。

所以慈禧让载沣接班,自己还可以当\"太上皇\",实在是两全其美。不过为了大清面子问题,不能连续性兄终弟及,只能牺牲载沣,现在让溥仪登基,载沣摄政,载沣也能得到权力报偿,有异曲同工之妙。

谁当皇帝都是个形式,就像我慈禧老佛爷一样,没有当过一天皇帝,不是照样掌握国家大权,何必在乎这个形式呢?

1908年农历十月二十一日,光绪皇帝驾崩,光绪去世的当天,慈禧就立即下旨,宣布溥仪为帝 ,改元宣统,载沣为摄政王。


之后,慈禧也随之而去、一命归西。老人家走的时候,一定是非常欣慰的,因为大清江山有了合适接班人,自己后顾无忧,能确保大清江山千秋万代不会变色了。

可是慈禧英明一世、糊涂一时,老人家还是看走了眼。

载沣是个好人,但却不是个好接班人,搞政治不会心狠手辣、快刀斩乱麻。

1911年,载沣面对四面楚歌的大清,不但没有力挽狂澜,反而急流勇退选择了辞职,一推二五六,不管三七二十一。

1912年,溥仪在袁世凯与民党的合力之逼迫下退位,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宣告灭亡。


载沣面对大清的灭亡,没有像其它满族王爷那样痛不欲生,反而如释重负地说:这下好了,终于自由了。

这就是“英明伟大”的慈禧老人家亲自选定的接班人?

难道除了载沣,慈禧还有更加合适倚仗的接班人?

3

慈禧在死前干了这么几件事,先毒死光绪皇帝,避免死后遭到清算,让载沣的儿子溥仪继承皇位,任命醇亲王载沣担任监国摄政王,所以在光绪皇帝驾崩,慈禧太后病逝后,爱新觉罗·载沣成为清朝实际统治者。

爱新觉罗·载沣

摄政王载沣,炙手可热到临危受命

八国联军侵华后,德国政府要求清政府派人前往德国,就德国公使在中国被杀一事道歉,载沣被委派为头等专使大臣前往德国,他到了德国后,拒绝给德皇下跪,圆满完成了这次屈辱的外交任务,回国后载沣得到慈禧太后器重。

两年后,载沣被任命为随扈大臣,慈禧太后将健锐营和正红旗都交给了载沣管理,不过这个时期载沣并未参与处理军政要务。慈禧太后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她不得不开始考虑接班人的问题,如果自己死了,光绪皇帝再度掌权,那么自己肯定会被清算,所以得把光绪皇帝一起带走。

慈禧太后

皇室年轻的这一代,也就载沣还有点本事,和自己关系也要近一些,并且人还好控制,可以让他来历练一番,光绪三十三年,载沣被授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从此开始参与处理军国大事,而这之后慈禧太后对载沣的一系列封赏,都表明了慈禧太后准备将清朝权力移交给载沣,光绪三十四年初,载沣被任命为军机大臣。

11月14日,光绪皇帝驾崩,慈禧召见了载沣,张之洞,世续,病危的慈禧让载沣担任监国摄政王,并将载沣的儿子溥仪过继给同治帝载淳,同时兼承光绪帝之祧,立年仅三岁的溥仪为皇帝,次日慈禧太后病逝,载沣接手掌管了内忧外患的清帝国。

载沣和年幼的溥仪

执政三年,载沣黯然退场是能力平庸,还是顺应天时

载沣上台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巩固统治,他和隆裕太后联手,以宣统皇帝的名义下了道诏书,大意是以后由载沣主持国政,除三岁的溥仪外,其他人都要服从命令,如果有违反政令的人,将以国法处置,绝不姑息。这道诏书主要是给皇室宗亲,像溥伟这一类心怀不轨的人看的。

接着他就准备搞袁世凯,自从袁世凯出卖光绪皇帝后,载沣就想为光绪皇帝报仇。现在好不容易掌握了权力,但载沣最后却没有立刻处死袁世凯,这并非是懦弱无能,相反这是一个政治家最理性的做法,当时皇室成员虽然都主张杀袁,但是以张之洞为代表的汉臣则是力保袁世凯。

袁世凯

而袁世凯手中的北洋六镇也不是吃素的,如果袁世凯有难,军队突发变故,本来就风雨缥缈的清政府才真是欲哭无泪,但是也正因为载沣没有彻底拔出袁世凯势力的实力,这也才给后来的清政府埋下了更大的祸根。

载沣不只是会集权,他也知道分享权力,在前往德国期间,他最大的收获就是德皇告诉他,皇帝要有大量军队,并且要自己亲自掌握,所以载沣上台后,自己亲自担任陆海军大元帅,让载涛管陆军,载洵管空军,载润管学堂,还组建旗人禁卫军,一群二十多岁的青年成为了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载沣和宣布退位时的溥仪

载沣唯独对搞宪政不感兴趣,十八个督抚奏请开国会,载沣想尽一切方法来敷衍,反而让守旧派的势力死灰复燃,所以随着资本阶级势力的崛起,载沣只能再次重新起用袁世凯,并交出手中的权力,最后黯然退出历史舞台。

我是玄坤,一个热爱并不断学习历史文化的求学者,每天一点分享,期待着朋友们的关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学习,感谢各位阅读,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4


慈禧死后,清朝的最高权力可以说是分为三部分,分别是表面的最高统治者幼帝溥仪、实际上的统治者摄政王载沣、还有慈禧太后的侄女隆裕太后,比之载沣也不遑多让,甚至政治影响上更大一些。

但实际上,我们换个角度来说,慈禧太后死后,清朝的权力其实并没有落到具体某个人或者某几个人手上,而是松散的最高统治权已经崩散,朝廷内部是掌握北洋新军军权的袁世凯,地方上则是督抚权重,朝廷对其约束力弱到极点,因此才有了三年后的辛亥革命,清朝因此亡国。

为什么宋安之这样说呢,这要从太平天国说起,当年太平天国崛起,烂到极致的清朝镇压不了,所以咸丰帝干脆权力下放,允许地方自己搞团练来镇压太平天国,曾国藩因此而崛起,创下了湘军。

虽然太平天国被平定以后,曾国藩自解兵权,以求全身而退,但自此以后地方督抚权力越来越重,朝廷的统治力越来越松散,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

地方督抚权力有多大呢,这个参考1900年“东南互保”就知道了,在清庭向十一国宣战后,当时的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并没有遵守朝廷诏令,反而和各参战国达成协议,并且称这个诏令是朝廷在义和团胁持下的“矫诏、乱命”。

所以在晚清时代,清朝这个中央集权式的帝国,实际上已经是权力分散了,虽说慈禧太后在后世评价不高,但就事论事她的政治手腕还是很高的,所以可以靠着炉火纯青的权谋之术维系着朝廷表面上尊严,维系着朝廷对帝国的最高统治,但涉及到关键的时候,也避免不了出现“东南互保”事件。

因此总结来说,慈禧太后死后,表面来看权力是三分,名义上大权在溥仪手中,实际大权在摄政王载沣和隆裕太后手中。

但深入来看,慈禧太后的死意味着清庭对地方维系的最高统治权的崩溃,因为摄政王载沣和隆裕太后并没有高超的政治手腕来统御这群拥有实权之人,所以说慈禧太后死后,清庭仅存的最高权力不复存在,实际上的大权分散于各个实权人物已成既成事实,因此三年以后,明明拥有碾压优势的清庭,因为内部的倾轧,就那样莫名其妙的一步步崩溃乃至亡国,真是何其讽刺。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回答,还有吐槽、点赞、关注~

5

112年前,统治了大清朝48年无冕女皇慈禧恋恋不舍的闭上了上眼,在她死前的一天,当朝的傀儡皇帝光绪竟然提前死掉了,原因不明,后来终于清楚了,光绪死于大量的砒霜中毒,这事儿很容易推断,肯定是慈禧觉得身体不行了,决定把光绪带走,带走光绪的理由也很简单,(他曾经想政变杀掉慈禧,结果失败了,所以光绪肯定会在慈禧时候做出种种对慈禧不利的举动)以慈禧的性格,是绝对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的。

慈禧在死前,除了做掉了光绪,还干了另外一件大事儿,那便是重新立了溥仪为宣统皇帝,授权她的侄女,也就是光绪皇后隆裕。仿效她的模式与溥仪的父亲載沣来统治这个帝国,但是事实证明慈禧高估了她侄女隆裕,这事儿咱下面慢慢说。

当載沣带着三岁的溥仪到紫禁城荣登大宝后,載沣便成为了大清帝国实际的摄政王,按照慈禧的设计,摄政王没有全权统治大清的能力,他所做的一切决定毕竟经由皇太后隆裕批准才可以执行,但是不是谁都可以垂帘听政,不知谁都可以像慈禧那样有政治手腕和政治智商,还没干几天,隆裕就被架空了,也就说,在大清朝最后三年中(1909年—1911年),摄政王載沣是中国的实际统治者,后来大清朝气数已尽,辛亥革命爆发,袁世凯窃取了胜利果实,这便是后话了。

6

我是向日葵,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此时,慈禧归天,清朝的名义权利落到了摄政王载沣的手上,因为摄政王载沣的儿子溥仪做了皇帝,父凭子贵,溥仪当时还是个孩子,所以由摄政王载沣出来辅助朝政,但是清廷的实际军政大权在北洋大臣袁世凯手里,此时的袁世凯已经权倾朝野。

(载沣,图照)

慈禧太后在位期间,权利把持在握,袁世凯不敢造次,即使他在戊戌政变果断出卖维新派和光绪帝,维护了慈禧太后的权利核心地位,慈禧太后也给于他应得位置,但袁世凯毕竟是汉臣,必须要打压,慈禧太后又用应付曾国藩,张之洞那套方法,边重用,变打压,使的袁世凯不能做大做强。

等到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归天,赢弱的摄政王载沣在袁世凯面前就是一个纸老虎,中看不中用,袁世凯就如同三国时期的司马懿那样卧薪尝胆,等待时机。

(袁世凯邓艾时机,图照)

这时候,武昌起义爆发,摇摇欲坠的清廷在这运动下,苟延残喘,摄政王载沣带领军队前去平叛,结果兵不能战,被革命军打的打败。

此时清廷内部裕隆太后和摄政王载沣分歧严重,裕隆太后下旨免了摄政王载沣的一切权利,

袁世凯看到时机,让自己的北洋军手下们到处鼓吹只有袁世凯才能平息这场动乱,加之,袁世凯向日本和西方列强许诺自己当政将给于最大回报,所以各国就向清廷施压,重新启用老将袁世凯,这样以来,裕隆太后没有办法的办法,重新启用袁世凯,这样,袁世凯重新走向权利的中心。

(袁世凯统领的北洋军阀,剧照)

大权在握的袁世凯改组内阁,把所有的北洋军将领安插到内阁之中,这样一来,清廷内部都是袁世凯的人,袁世凯架空了裕隆太后和溥仪皇帝,等裕隆太后反应过来,她和溥仪皇帝都成了孤家寡人,没有一点权利,成为待宰的羔羊。

袁世凯一面把清廷打扫干净,自己成为了主人,一面和革命党周旋,吃完被告,吃原告,袁世凯这一招真高,使的自己在北京成为中华民国大总统。成为权利巅峰的人物。

(袁世凯出任民国大总统,剧照)

以上是我的分析,以供参考。

7

从某种程度上说,慈禧太后也算是一代枭雄了。她在清朝晚期的地位如日中天,但是能力太差,在纷繁复杂的国家事务面前显得力不从心。把千疮百孔的清王朝引向了灭亡。

慈禧太后死于1908年,这一年距离大清灭亡就剩三年了。1911年的武昌起义昭示着大清的灭亡和新时代的开始。死之前,慈禧太后把国事做了安排。选定溥仪为新皇帝,溥仪的父亲为摄政王,同时杀死光绪帝。这本身还是换汤不换药的决策,慈禧太后的目的无非是继续掌握政权。

没想到,光绪一死她也死了。新皇帝溥仪还是个三岁的小孩,国家大事就都由摄政王载沣处理。载沣很快成了大清王朝的当家人。载沣的确有权,汪兆铭这个年轻气盛的革命党人,选定的刺杀目标就是摄政王载沣。

汪兆铭在摄政王上下班必经的银锭桥挖坑准备埋炸弹炸死摄政王载沣。结果汪兆铭胆子小,迁延时日刺杀没能成,反而暴露目标被抓了。汪兆铭在监狱里写了一首诗其中两句“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词气英勇,感动了载沣,竟然没有杀他。谁能想到写下这样慷慨悲壮绝命识的人会成为汉奸。历史真是吊诡。

摄政王载沣,不仅抓革命党,还罢免了权势很大的袁世凯。袁世凯可是晚清重臣,自小站练兵以来,实力不断壮大,渐渐有尾大不掉之势。可是载沣毫不犹豫的就罢免了他。可见载沣的权力之大。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载沣对局势的掌控越来越力不从心了。袁世凯虽然人在河南,可是心系国家,北洋军对的进退调动实际还是由他掌控。眼见革命党的声势越来越大,清朝军队节节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载沣对局势的掌控越来越力不从心了。

袁世凯虽然人在河南,可是心系国家,北洋军对的进退调动实际还是由他掌控。眼见革命党的声势越来越大,清朝军队节节败退,清王朝岌岌可危。无奈之下,隆裕太后罢免了载沣,同时启用袁世凯。袁世凯立即成了清王朝最后一个大权在握的人了。

袁世凯对革命党是既打又拉,利用革命党的不断进攻逼迫清王朝交出政权。隆裕太后和溥仪这一对孤儿寡母,怎么能宝珠风雨飘摇的大清江山?根本保不住,只能依靠袁世凯。袁世凯并不想做大清的鹰犬,他对大清的腐朽统治已经看得很清楚了,谁也保不了大清。

在这种情况下,袁世凯对隆裕太后和溥仪说革命党实力大,不如交出政权,以后还可以过富足的日子。这一对孤儿寡母别无选择,下了退位招数。大清朝灭亡。

此时权倾朝野的袁世凯已经无人可以抗衡了,他利用手中的权力,从革命党手中夺走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成了中华民国大总统。紧接着开始逐步实行复辟,最后在全国人民的唾骂中死去。

慈禧太后死后权力分两个阶段由载沣和袁世凯掌握,载沣想挽狂澜于既倒,结果被罢官,袁世凯审时度势,顺应历史潮流成了辛亥革命的功臣,但是由于私欲膨胀,复辟帝制,留下骂名。

8

慈禧死后权力落在谁手上?下面来说说。

权力分散

所谓树倒猢狲散,慈禧死后,清朝就再没有人能一人独掌大权了,权力开始分散,不过并没有太过于分散。其中两部分人权力最大,一个是以摄政王载沣为首的一些皇族势力,一个就是以袁世凯为首的势力。所以慈禧死后,权力并不是只落入一人手中,而是分散到了几股势力手中,有两股势力比较大。

矛盾爆发

载沣等人和袁世凯等人的矛盾在慈禧生前就有,慈禧也没有解决,慈禧死后双方的矛盾彻底爆发。载沣等人本来是想杀袁世凯,但是袁世凯也不是吃素的,一番博弈之后,最终载沣等人放弃了杀袁世凯的想法,只是革了袁世凯大臣等职位。这时候虽然以载沣为首的皇族权力算是盖过了袁世凯的北洋系,但也无法消灭袁世凯的势力化为己有,证明了清廷的衰落。

花落谁家

慈禧还在世的时候,清廷就在搞预备立宪,其死后预备立宪还继续在搞。清廷为了维持自己的权力,搞了一个皇族内阁,但这就引来了立宪派的不满,咨议局直接和清廷叫板,要求解散皇族内阁,可见此时清廷的权力之虚弱。预备立宪让立宪派的权力大了起来,可以和清廷分庭抗礼了,不过立宪派并没有主心骨,也开始分化。之后辛亥革命爆发,南北和谈,袁世凯在其中获益颇多,权力更加庞大,清廷已无人能压袁世凯了。


总的来说,慈禧死后,清廷的权力是分散了的,但在分散中又有所集中,在几股势力手中。又在各方夺权以及局势变化的过程中,袁世凯成了最终的受益者。

9

1908年,光绪帝驾崩,一天之后慈禧太后也暴毙身亡。接着宣统帝溥仪即位,三岁的溥仪显然没有执政能力。真正的大权落到溥仪的父亲,醇亲王载沣手上,载沣就是监国摄政王。

载沣是光绪帝的堂弟,他在早年间也是支持变法的。慈禧太后也很无奈,因为实在无人可选,于光绪帝血源最近的,也就是载沣了。

载沣执政以后,立刻就开始实行集权政策。他打着君主立宪的口号,骗取了人们的信任,直到建立了皇族内阁,才让立宪派感到很失望。

本来载沣上台,让社会矛盾有所缓和,因为载沣早年支持戊戌变法,让官僚立宪派们看到了希望。他们希望在载沣的主持下,能将君主立宪制度执行下去。

但载沣登基之后,首先是任人唯亲,而且还打击异己势力。载沣上台之初,许多权利掌握在奕劻、袁世凯、铁良等一批老臣手中。载沣等不到羽翼丰满,就迫不及待的向他们开刀。先后将袁世凯等人去职。

袁世凯等人离职之后,立宪派的力量大损,人们开始对载沣的立宪产生怀疑。此外,载沣对袁世凯等人的排挤,也把他推向了革命的一方。本来立宪派对载沣抱有一丝希望,希望它能推动宪政。但是载沣的集权政策,与他们的理想不相符合,所以他们纷纷放弃君主立宪的主张,转而支持民主革命。

载沣在扳倒袁世凯之后,接着就向庆亲王奕劻开刀。奕劻长期担任首席军机大臣,把持朝政,有着丰富的政治经验,载沣一时还奈何不得。于是两大派系开始相互暗斗,各派亲贵们开始揽权谋私。

这种权利无序,政府无威的状态终究不能长久,中国内部正在酝酿着一股翻天覆地的力量。

对皇室失望透顶的立宪派,对顽固集权的亲贵产生厌恶之情。当辛亥革命的枪声响起,立宪派立马转身投向革命,清王朝轰然倒塌。

10

慈禧个性倔强顽固,手段阴狠。1861年,咸丰帝病死后,慈禧联合恭亲王奕?发动辛酉政变,夺得实际上的最高统治权,开始垂帘听政。光绪十五年(1889年),光绪帝19岁时,即使开始亲政,也处处受到慈禧太后钳制。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光绪帝又被幽禁于瀛台。从1861年发动政变上台到1908年去世,慈禧实际上掌控大清帝国47年,天下权力,集于一人。

1908年11月,光绪与慈禧先后去世。慈禧太后的权力慢慢转移到以摄政王载沣为首的权贵和隆裕太后之手,终归于袁世凯。

我们慢慢分析。

1.慈禧指定载沣之子溥仪承继大统,载沣大权独揽,逐黜袁世凯,集权与亲贵

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离世,按照慈禧安排,溥仪入继大统,以载沣为监国摄政王,慈禧于次日离世后,载沣便以监国摄政王身份总揽朝纲,所谓“独揽大权者,仅载沣一人”。慈禧不直接立载沣的一个原因是同治(载淳)、光绪(载湉)已是兄弟相承,假使再立载沣又是兄弟相继,因此小一辈的溥仪被立为帝。

当年12月3日,溥仪在太和殿举行登极大典(见下图),在《我的前半生》里,溥仪用一种自我调侃的笔意对当日情形作了精彩描述,不妨节录如下:

我被他们折腾了半天,加上那天天气极冷,因此,当他们把我抬到太和殿,又把我放在又高又大的宝座的时候,这就超过了我耐性的最高限度,这就难怪我不放声大哭。我父亲单膝侧身跪在“宝座”下面,双手扶我,不叫我乱动,我更挣扎着哭喊:“我不挨(待)这儿!我要回家!我不挨这儿!我要回家!”……我父亲只好哄我说:“别哭别哭,快完了,快完了!”

谁也没想到,四年之后,大清王朝真的“完了”。此为闲话。

当载沣以摄政王监国之初,朝廷颁布监国礼节总目十六条,赋以无上的权限。自黜陟赏罚、军国政事到聘使立盟、和战大计,皆由摄政王一手裁定,以谕旨宣示实行。有事须请皇太后懿旨者,则由监国摄政王面请施行。

大权在握的载沣首先要除掉的,正是权倾朝野的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袁世凯。

袁世凯与中央和地方要臣彼此结纳,造就了一个朋党网络。他们“只知有宫保,而不知有朝廷”。首席军机大臣奕劻也是“叫袁拿金钱喂饱了的人,完全听袁支配”。

因此,当时的军政大权已操诸袁世凯之手。这无疑是载沣面临的最大难题。

载沣最开始准备杀掉袁世凯,但犹豫不决,密商于廷臣,遭到奕劻、张之洞等的反对,张之洞力劝:“现今刚遭国丧,不宜杀戮旧臣”,载沣也担心杀袁之后无法控制北洋,于是袁世凯免于一死,1909年1月2日,以“足疾”令袁世凯“回籍养疴”,解除其一切职务。

被清廷开缺后保住性命的袁世凯仓促出京。素来不直袁世凯其人的《大公报》于1909年1月10日,发表闲评《猴戏之下场》,对被罢职的袁世凯极尽奚落之能事,该文称袁世凯沐猴而冠,而忘记了自己到底是受“御者”控制的猴,在“群狗”的簇拥下,攀援直上高竿起舞,“洋洋自得,不复有所顾虑”,然而:

“御者以割鸡之势,藉以吓猴,猴见之毛骨悚然,一时失足竟由高竿坠下,两足顿损矣。猴举步不能自由,群狗乃相率奔散”。

“御者”是谁?摄政王载沣也。袁世凯既被罢黜,载沣便加强对全国军事力量的控制,大力集权于皇族。

1908年12月载沣即成立由摄政王亲自统帅的禁卫军,将近畿各省的新军,一律划归中央直辖;设立贵胄学堂,专收满人加强军事集权;1909年7月,宣布皇帝为海陆军大元帅,由摄政王代理;派毓朗、弟弟载涛官吏军谘处,弟弟载洵、萨镇冰充筹办海军大臣;12月,设海军部,以载洵为大臣。于是陆海军悉归载涛、载洵兄弟主管。这便形成了一个以载沣为首的皇族亲贵集团。

1911年5月8日,“皇族内阁”的出台使亲贵集权达于顶峰。新内阁以奕劻为总理(皇族),协理那桐和徐世昌(满汉各一)、民政部大臣善耆(皇族)、度支部大臣载泽(皇族)、海军部大臣载洵(皇族)、农工商部大臣溥伦(皇族)、司法部大臣绍昌(满)、陆军部大臣荫昌(满)、理藩部大臣寿耆(蒙古)、外务部大臣梁敦彦(汉)、学务部大臣唐景崧(汉)、邮传部大臣盛宣怀(汉),共13人,其中满人占8人,满人中皇族又占5人。这样的安排,令舆论哗然。

2.溥仪承继同治兼祧光绪,才识平庸的光绪的皇后隆裕成为太后,手握懿旨发布权

光绪帝病笃时,慈禧亦在死亡边缘,令迎醇王载沣之子溥仪入宫,立为大阿哥,承继同治帝兼祧光绪。这样光绪的皇后隆裕成了太后,有着发布懿旨的大权。

隆裕生于同治七年(公园1868年)正月初十,名字叫叶赫那拉·静芬,是慈禧太后的亲侄女,有“大木头”之诨号(见图片),光绪十五年(1889年)正月,与光绪帝结婚。溥仪是其妹妹之子。

骤然成为太后,权力被动加身。她虽羡慕慈禧的独断和对内对外的震慑能力,但才具不足,性情偏弱。笔者在研究晚清史时,只看到了一条关于她雷霆震怒的史料。

1909年,慈禧太后梓宫安葬遵化州菩陀峪定东陵,直隶总督端方以地方疆吏,例应供差。当隆裕的乘舆经过时,照相者支起镜架欲拍照,隆裕身边的侍卫大臣却大呼有刺客,指镜架为炮架。此举吓到了隆裕太后,所以当李国杰就此参劾端方时,隆裕太后抓住不放,要求载沣严惩端方之意,端方遂被罢官。

当1911年,武昌起义的炮声传来,隆裕和载沣都慌了手脚,于是庆亲王奕劻乘机奏请以袁世凯为钦差大臣截至水陆各军。袁世凯被任命为内阁总理大臣,载沣退回府邸,隆裕太后先官员及奏事处传旨的权力也没有了。

此时不满30岁的载沣,比不得铁马金戈中历练出的摄政王多尔衮,其才具显然不足以应变。在革命的浪潮中,索性退回府邸,闭门不出。

在袁世凯逼宫之下,隆裕更是毫无主意。梁士诒记载道:

“入朝行礼后,隆裕太后掩面泣云:‘梁士诒啊!赵秉钧啊!胡惟德啊!我母子二人性命,都在你三人手中,你们回去好好对袁世凯说,务要保全我们母子二人的性命!’赵秉钧先大哭,誓言保驾。我亦不禁泫然。”

3.武昌起义一声炮响,袁世凯出山,先成内阁总理大臣,再成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形势比人强。

1911年9月12日,在奕劻的推荐下,袁世凯被任命为内阁总理大臣,被朝廷赶走两年多的袁世凯,又重返了历史舞台。载沣辞去“监国”及“代行大元帅”之任,载涛也被免去禁卫军训练大臣,亲贵军权悉数让出。

后面的事情,大家就清楚了,大权在握的袁世凯一手逼清帝退位,一手与南京临时政府谈判。成功地使清朝在1912年2月12日颁布退位诏书,并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隆裕于宣布共和后,即退居宫中,不与外间人相接。

1913年2月21日,隆裕病逝。民国政府派员致奠并会办丧事,颇极哀荣,3月在太和殿举行公祭。有挽联曰:

本来生生世世不愿入帝王家,从黑暗中放绝大光明,全力铸共和,普造金身四万万;
以后岁岁年年有纪念圣后日,为青史上现特别异彩,同情表追悼,各弹珠泪一双双。

原摄政王载沣1951年病逝于北京,享年68岁,在贫病中走完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