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老年养生为什么会常被骗?

老年养生为什么会常被骗?

2020-08-01 06:37阅读(71)

老年养生为什么会常被骗?:老年养生常被骗。这个问题可以简单分析一下原因。首先,所谓的老年养生,就是一些无良商人向老年人推销各种质次价高的保健品或保:-被

1

老年养生常被骗。这个问题可以简单分析一下原因。首先,所谓的老年养生,就是一些无良商人向老年人推销各种质次价高的保健品或保健器材。其次,抓住老年人渴望健康长寿,但又缺乏鉴别能力的弱点,或施与小恩小惠,或虚情假意关怀备至,总之五花八门的营销手段,骗取老年人信任,达到获取暴利之目的。第三,回过头来讲,老年人之所以上当受骗,自身的原因在于,缺少自我养生保健的能力,过于相信和依赖外在保健品的功效。因此,养生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其实人到中年,随着身体机能的下降,就应该关注养生,并且尽可能的学习和掌握各种养生技能。如营养知识,传统养生功法,心理健康知识等。经过日积月累的熏习,自然会形成自己独有的养生技能,这样到老年,养生的主动权始终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就不会轻信和依赖外在的养生方法。

2

老年养生经常被骗,是老年人养生保健市场供给侧,不能真实有效提供服务造成的。这种市场刚需与供给侧发展不平衡的常态,是根本原因。

我国是人口大国,同时也是老年人口大国。即我国的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从市场消费人群的角度来看,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这就意味着有相当规模的资本、技术平台、从业人群看好与老龄人相关的产品和服务。

但,老年人的养生保健虽然市场机会多,但市场细分、产品品质、市场监管和服务体系的建设,远远跟不上现实的需要。这种刚需与市场供给不足,必然会产生以下问题:

01.从业者良莠不齐。老年人的养生保健,是一个特殊年龄层人群的健康维护和老年病综合打理,这是一个全新的健康产业,对人群身心规律、产业特性的认知,还相当原始。正因如此与之相适应的从业者市场准入标准,当然也建立不起来。从业者不专业,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自然也是难以达到基本要求的。

02.消费者的预期与现实产品或服务有差距。老年人的养生,是一个笼统的“大麻袋”需求。即老年人将保持身体健康、小毛小病的调理和器质性病变,尤其是老年人恶性病,都容易被打包成“养生调理或预防”,甚至包治百病。这种需求侧的认知偏差,实际上给了不法或不良者可趁之机。

03.资本嗜血本性。西式的所谓金融思维,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资本嗜血本性的美化。即只要有大资本、大财团进驻的市场领域,必然会发生标准、话语和法律救济等方面的垄断。处于弱势的消费者,一旦被深度设局被骗,就如同“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04.业务考核让普通从业职员,往往会铤而走险。偷懒、不学习、占便宜,是人的本性。如果老年养生企业或平台的价值观有偏差,经济实力不足以满足利润野心,其出台的业务考核机制,会驱使人主动去坑蒙拐骗。

05.情感寄托与消费需求交织,被骗在醒与不醒之间。市场上许多从业者为了与消费者拉近心理距离,常常打出的情感牌。因为很多老年人与自己的亲人分开住,或与自己的亲人有代沟、情感隔阂,很容易被表面的温情所蒙蔽。一旦真实的养生目的没达到或被亲友所识破,“醒过水来了”,就会产生上当受骗的感觉。

市场的问题,只有通过市场激荡、竞争和沉淀来解决。但消费者是具体的,不能等着市场机制的成熟后才消费。作为具体的老年人为了避免上当受骗,应该注意以下细节:

01. 对所谓的养生,不能预期过高。预期低,上当感就低。

02. 可以在“小钱小当中学”会消费心理的成长,但消费金额大的养生项目,要多听,多看,多对比,多与同学、老乡、朋友和家人商量,减少被骗的概率。

03.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儿,有病还是得找专业的医生,不能太迷信养生。

04. 谨防为虎作伥,自己被骗相对不是太大的事。最要紧的是,不要有意无意陷入养生投资陷阱,甚至与不法之徒沆瀣一气,坑蒙拐骗,受害者和加害者角色混同一起,那罪过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