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听说人越成熟发朋友圈越少,是这样吗?

听说人越成熟发朋友圈越少,是这样吗?

2020-07-30 10:04阅读(74)

听说人越成熟发朋友圈越少,是这样吗?如题: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很喜欢发状态。那时候还没有朋友圈,大家都窝在QQ空间里查看彼此的动态。我发得特别频繁,一天能

1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很喜欢发状态。那时候还没有朋友圈,大家都窝在QQ空间里查看彼此的动态。

  我发得特别频繁,一天能发四五条,隔几个小时就发一条,内容都特别琐碎,都是一些生活中的小事或者小情绪。

  早上起来,白雾茫茫,要发一条“这么大的雾出门,我能活着回来吗?”。

  中午吃饭,吃到虫子,要发一条“食堂为了给我这个穷学生补充点蛋白质,已经丧心病狂到在菜里放虫子了!”

  晚上约会,看了电影,要发一条“现在的爱情片真是越来越不走心了,还我票钱!”

  发了还不算完,隔一会就拿出手机戳进空间去看看,都谁谁评论了我,还有哪几个好朋友没有给我点赞,评论一条条回复,遇到说得上话的朋友还会在状态下方的评论里聊起天来。

  那会儿,我正在上大学,和高中同学们分散在了祖国的天南地北。三年同窗,一朝分离,想了解他们的近况,却又不好打电话或发短信,最好的方式就是逛他们的空间,看看他们都发了什么。自己一个人在远方上大学,身边暂时还没有比较相熟的朋友,也希望通过发状态让旧友们知道我的喜怒哀愁。

  

  起初,我是想通过发状态来遣散孤独,和朋友们在网络上频繁互动,就能找回一些曾经的联系感,仿佛朋友仍在,从未远离。

  后来,融入了大学的环境,有了新的朋友圈子之后,我仍然发很多状态,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获取存在感,让与我有关联的人都留意到我,想要自己的生活不是孤零零的,有人看,有人关心。

  那段喜欢发空间状态和微信朋友圈的时光,现在回头看过去,都发的是些什么呀,有的没的,碎碎念,瞎矫情,看着都替自己脸红。

  可是,那就是曾经的自己呀,在空间和朋友圈的那些展示与互动的确帮自己走过了很多孤寂的时光。

  那些孤独的时刻,像一段又一段黑暗的夜路,自己一个人走必然是心里打鼓、忐忑不安的,那些点赞评论就像一束束火把,或多或少给了我些许温暖,更重要的是照亮了一小段前路,让我有勇气一个人走过漫漫长夜和无人大街。

  02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再喜欢发状态和朋友圈的呢?

  好像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节点,只是把自己的生活琐事和心情碎片宣泄在网络上等朋友们来采撷的兴趣慢慢的就淡了。

  不再逛空间动态,也很少刷朋友圈了。自己很少发,别人发的也很少看。挂念谁了,就从通讯录里找到她,点她的头像进去,把她近期的朋友圈一条一条的看完,却不评论,也不点赞,不想让她知道我来过,她也不用知道。

  也许真是过了那个阶段了,人还没老,心累了,对他人对世界再也没有了那么旺盛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哪怕在我隔壁爆炸了一颗星球,只要没炸到我,那关我什么事?

  

  说起来,人的心真的很奇妙:

  婴儿时心里只有自己,饿了要哭,难受要闹,慢慢的,懂事了,父母亲人、同学朋友进到心里来,有了越来越多的在乎的人,在这个阶段,心里容纳人和事物是往外扩张的,做的是加法;

  到了后来,到过很多地方,遇见了很多人,经历了很多事,心就没有扩张的野心和动力了,只想守着自己在乎的一亩三分地,不断的剔除那些不重要的人,开始做减法了。

  尤其是近一两年,微信的版图急速扩张,几乎成了国民APP,不管是同事、客户,还是初识的朋友,甚至经常去吃饭的那家小吃店的老板,都会拿出手机来扫一扫,加个微信。

  微信里的人越来越多了,认识的、不认识的都挤了进来,朋友圈刷之不尽,很多刷屏的还是做微商的或者不关心的人,于是就再也不会把朋友圈从头翻到尾了。

  推己及人,换位思考,想必别人对于我也是同样的想法。太多微信QQ上的所谓人脉,不过是一种浅层次的链接,彼此间并无深交,交浅你不宜言深,更何况也没有多少人是真正关心你的近况的。

  既然大多数人并不关心你如何如何,那些琐碎的、不重要的事,你又何必说?

  真正重要的事,不管是大喜还是大悲,发在公共场合供人围观终究不妥,你又怎么能说?

  

  03

  以前会想借朋友圈的互动来赶走孤独,可后来,经历了一个又一个失眠的长夜,捧着手机,把通讯录从头翻到尾,却不知道我该打给谁,我又可以打给谁,你才发现,有些路,你必须独自行走,人总要在孤独里学会成熟和隐忍,慢慢长大。

  愿意在半夜一两点接你电话、听你倾诉的人,从来就不会太多。能让你放心的倾诉自己的烦恼委屈和心事的人,也一直没有几个。坦诚相待的至交好友,掰着手指头就能数得清。

  这些真正能够安慰治愈你的好朋友,和你一直保持着联系,他们不需要通过说说和朋友圈才知道你最近发生了什么,过得好不好。

  关心你的人不依赖朋友圈获知你的消息,不关心你的人和你不在乎的人,你又不必要展示自己的生活给他们看,一来二去,你发的朋友圈就越来越少了。

  

  踏入社会之后,要工作赚钱,想买房买车,要恋爱结婚,要上养父母下养小孩,无穷无尽的琐事犹如浪花拍打,你倒在了生活的浪潮里,疲倦已极,哪里还腾得出精力和时间在网上说些琐事和闲话?

  以前,你的心是向外的,还得需索他人来获取存在感,渐渐成熟之后,你的心开始向内寻求能量和支持,你就是自己的王,自我丰盛,不依赖他人的肯定和那些浅薄的关注,突然就觉得没什么话好说了,说什么都没有用,说什么你都不屑。

  成熟也许是一件好事,但它真不是一件快乐的事。

  你不再有满到要溢出来的倾诉欲望,你也不再急于和别人建立连接,就像风收住了劲儿,就像土石堆积成高山,就像溪流汇聚成大海,你变得强大,也因此失去了很多小确幸。

  真羡慕那些朋友圈一天发个没完的人啊!

  不管他们年岁几何,他们在心理上都还只是个孩子,他们还年轻,那么热烈,而我们早已长大,成熟,渐渐老去。

  清南说:

  有时候越长大越不想被轻易看透,不想被人知道自己的真正想法。这是好的,也不是好的。

2

确和心智成熟有关。据说但我相信发朋友圈的人群总体呈现哑铃型。大量的是活跃躁动的人,朋友圈发不停,分享自己生活的点滴,分享欲望很强烈,有一点点那种被羡慕和自我满足的情节。中段的人群为基本不发,长期潜水的人,日常多忙碌而低调,也不需要靠朋友圈来提升自己的认可度,不希望被人关注,他们有自己的关注点也不在这里。相对于这些不活跃人群的是高端那些活明白的人,他们有点“随心所欲不逾矩”的生活开悟,懂得享受生活,会去城市各个角落找好吃的,享受独处的自在和帮助别人的乐趣,他们不拒绝发朋友圈,只是发的品味高很多。一个人发朋友圈的内容,就可以看出这个人是哪个层次的人。

3

不能这么说,应该是个人喜好吧。我反正是不怎么发的,一般都是出去玩儿了,发几张风景图,谈谈自己的感受而已。关键的一点,只要是有留言,我必回复,哪怕是一个表情。就是想告诉朋友,你的留言我看到了,让别人感到欣慰,或者是感到一丝的尊重。生活中的朋友圈,一般都是老同学,老朋友,没事儿聚聚,喝喝小酒,吹吹牛逼,都是多少年的交情了。可能是人到中年了吧。我比较反感的有三类,一是广告,也就是微商,每天一两条的还能忍,就怕同样的内容一口气发个多少遍,再有就是发一些心灵鸡汤类的,你要是仔细看看,有些都是互相矛盾的,拜托,发之前看看好不好,你自己到底什么观点啊。还有就是从不留言,只点赞的,甚至连赞都不点的,自己天天刷朋友圈,对别人的却从不理睬,或者人家给你回复了,你却没任何反应,就又开始刷了,难道你的流量不收费?

4

是的,没错,我百分百的告诉你,越成熟的人越不发朋友圈,但也有极少数的发,但这个比例只有百分之十左右,百分之九十是基本上不发的。

我就不怎么发朋友圈,以前也经常发,一个星期两三次,后来不发了,我经历过这个过程我就知道其中的奥妙。

奥妙一:我注意到过,大脑偏向理科类爱好的人不怎么发朋友圈;大脑偏向于文科类爱好的人喜欢发朋友圈。理科类爱好指的是平时喜欢玩智力游戏,例如打牌,打麻将,下棋等需要用脑力计算的游戏;文科类的爱好指的是平时喜欢睡觉、吃美食、看韩剧、旅游、摄影,玩手机,听音乐看电影等等不用动脑的惰性思维娱乐;

那些喜欢玩动脑筋的游戏的人,更趋向于理性,思考能力也更快,他们不爱幻想,有着高质量的朋友圈,玩手机也玩的少,趋向于朋友面对面交流,尤其是那些精于打牌,打麻将的人,情商智商都很高,格局也大,根本不屑于玩手机;

那些喜欢抱着手机听歌,自拍,看电影,泡韩剧诸如此类的人,思维趋向于感性思维,爱幻想,爱做梦,不切实际,脑力计算能力低下,天天看微信,玩朋友圈,属于脑残人士的区域。

虽然话不好听,但绝对是大实话。

奥妙二:有些人则是之前爱发朋友圈,后面就慢慢不发了,其实也是人越来越成熟,越来越理性,看透了很多东西,愈加觉得朋友圈的东西很幼稚,不想自己再跟这帮人一样,所以不发了。

奥妙三:事实证明,有自己的社交圈,每天自己都忙于参加各种事务,自己具备成熟的设计能力的人,也不发朋友圈;以前我也发,大多数都是一个人的时候,没人玩,吃饭也拍,去外面一个人走也要发个鸡汤;后来自己懂得做人后,朋友多了,每天的注意力都转移了,根本无暇顾及朋友圈和微信,甚至一天下来就偶尔打开看下有没有新信息。

我归结一下:内心单纯善良的人喜欢转载鸡汤文,例如那些还只有十几岁的小姑娘也喜欢转,她们不懂鸡汤文与成功学的危害,觉得对就转;喜欢自拍而且拍的很劣质的照片的人情商跟智商都还很低,刚刚受到社会的启蒙;有的人天天发,但他们的照片质量高,一般是iPhone所拍,而且内容丰富,配文也比较好,这种人智商和情商都高;无论是配图还是文字,都无时无刻在秀智商,一个人的层次,多多少少会折射出了。

年纪越大的人基本不发。就跟喜欢韩国各种组合一样的,都是25岁以下的年轻人追捧,上了年纪没人看这种玩意。年纪越大越理性,看透了其中的花花绿绿,没兴趣。就这样,如果你爱发朋友圈,天天捧着手机,当心了,你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你的人生境界还极低。

5

微信,总有个圈,叫朋友圈;圈里的阳光,总是太大,烈日炎炎似乎不管春夏秋冬……因此,许多人都选择关闭了朋友圈,同时也有人说:人越成熟发朋友圈越少,是这样吗?

网友论点:

1、不是。如果一个人性格内向,不喜欢和人交流,那他很可能不怎么发朋友圈,因为他更在意自己的内心世界,从独处中获得能量;反之,如果他外向,喜欢和各种各样的人交往,他就很可能喜欢发朋友圈,并热衷于和朋友在圈子里互动,从互动中,他能获取能量。是否热爱发朋友圈,和成熟与否真的关系不太大。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是否成熟会影响他发朋友圈的方式。

2、是的,没错!有些人则是之前爱发朋友圈,后面就慢慢不发了,其实也是人越来越成熟,越来越理性,看透了很多东西,愈加觉得朋友圈的东西很幼稚,不想自己再跟这帮人一样,所以不发了。同时,有自己的社交圈,每天自己都忙于参加各种事务,自己具备成熟的设计能力的人,也不发朋友圈;以前我也发,大多数都是一个人的时候,没人玩,吃饭也拍,去外面一个人走也要发个鸡汤;后来自己懂得做人后,朋友多了,每天的注意力都转移了,根本无暇顾及朋友圈和微信,甚至一天下来就偶尔打开看下有没有新信息。

3、长大了,成熟了,不是你发朋友圈的多少来定,而是做事解决问题看待对错有了自己的观点。年龄随着时光的推移,自己逐渐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爱什么是恨,曾经以为长得帅的男生就是看脸,身高,现在我觉得一个男生帅不帅不在外表在内心,他会不会照顾关心一个女生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看脸,毕竟看脸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不在那么幼稚。

4、我认为,百分之六七十的成熟人发朋友圈是比较少的,甚至不发。大多因为ta们比较忙于事业和家庭。发与不发,取决于个人性格喜好,都可以理解。但是最讨厌一年都不发朋友圈,好不容易有动态,就是各种埋怨和牢骚,语言偏激,心态极差,负能量爆棚,感觉快要去死一样,恶心到极点,眼中没有一点积极阳光的东西。

5、我觉得发不发朋友圈与成熟没有关系。只要不天天怨天尤人怨事儿,随性发微信快乐的开心的阳光的朋友圈,我觉得这些都是简单直接乐观,不作,没有城府的人。相反那些啥都不说的人,他们都隐藏的比海深呢!

你们觉得,是吗?

【喜欢就点个赞、关注一下呗】

6

我今年22岁,我以前爱发空间说说,但是大学毕业后说实话愁着赚钱,愁着生计,愁着事业,大半年都发不了一个,真的没心情发,我也很不理解那些和我同龄的人他们每天怎么能那么开心,每天到处玩,天天发,一点都不大心急,也不觉得浪费了时间,有些甚至还拿着家里的钱生活,一点都不愁自己的事业么,而且他们家里也就是很一般的家庭,并没有给他们提供什么!

7

不是。


发朋友圈的多少和成熟与否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它更多地取决于一个人的性格、职业和生活状态。


  1. 如果一个人性格内向,不喜欢和人交流,那他很可能不怎么发朋友圈,因为他更在意自己的内心世界,从独处中获得能量;反之,如果他外向,喜欢和各种各样的人交往,他就很可能喜欢发朋友圈,并热衷于和朋友在圈子里互动,从互动中,他能获取能量。

  2. 如果一个人的职业容易被大众理解,或是需要接触很多各种各样的人,那他很可能非常乐于发朋友圈,比如,BD(业务拓展)们就特别喜欢在朋友圈里分享他们在工作中见到的各种各样的人,再比如,一些创业公司的 CEO 们也喜欢在朋友圈里分享和公司相关的内容。我的微信好友中有一个知名创业公司的CEO(公司已经融资了D轮,融资金额超过了2亿美金,大家可以猜猜公司的名字),他就特别喜欢在朋友圈里分享自己产品的推广情况,比如,又推广了哪个城市啊,又有哪个明星来代言了啊之类。他是不成熟的人吗?显然不是。与之相对的,如果他的职业比较冷门,比较难以被理解,那么,他发朋友圈的频率会相对来说更低一些。比如,大学中理工科院系的教授大多不热衷于发朋友圈,因为大部分人也看不懂他的工作内容嘛。

  3. 如果一个人的生活是四平八稳、缺少激情的,那他即使想发朋友圈,也没有足够的内容;而如果一个人的生活中充满了乐趣和刺激,那他就有更多朋友圈的素材。比如,热爱旅游、探险、烹饪、电影的人,他们往往会在朋友圈里分享自己的经历和见解。


总之,是否热爱发朋友圈,和成熟与否真的关系不太大。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是否成熟会影响他发朋友圈的方式。


一个不成熟的人,发朋友圈往往会只顾自己的心情,爱发啥就发啥。而与之相对的,一个成熟的人,他会照顾看到自己朋友圈的人的感受,所以在发布照片和文字时,会仔细地斟酌,不会发很低俗或者无趣的内容。更进一步地,在他发布朋友圈之前,他心中会有一个预期,希望一些特定的人看到自己的朋友圈,了解到自己的生活状态,以达成社交的目的。他也更可能给好友分组,使很多条朋友圈都只有特定的人才能看见。


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倒确实会感觉成熟的人会相对更少地发朋友圈——因为,他的有些朋友圈内容,你可能看不到。

8

发朋友圈,就是想让别人看到,当然都想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在面前,都想表现的比别人过得好,交际圈比别人广。有句话,很对,越缺什么越爱表现什么,朋友圈表现出来的毕竟只是一个维度上的表现,人的生活应该要立体,要实心化,而不是越来越空心化。所以,朋友圈,你发不发是你的权利,我看不看是我的权利,即使要看,我也会选自己关注的朋友,单独点进去看。

9

跟性格,年龄,职业,身份和经历有关。有的人一天好多条,各种晒。有的人确很少,也有从来不发朋友圈的。发的少,原因大概有一下几种:

1.性格比较内向,不喜欢晒。一般来说,热情和自恋的人更喜欢晒和互动。

2.就是比较懒,要关注动态和回复,闲麻烦,干脆不发。

3.不喜欢暴露自己的隐私,不想让大家知道自己状态和心情。

4.好友有自己的领导,下属,同事。怕自己的说说引起不好的影响。

5.比较成熟稳重,不喜欢经常发朋友圈。也不能排除有的人虽然成熟,但还是有童心,时不时发个自己搞怪的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