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亲人突然离世需要看心理医生吗?

亲人突然离世需要看心理医生吗?

2020-07-30 08:14阅读(63)

亲人突然离世需要看心理医生吗?:不需要,人生在世都会经历生死离别,离别还有重逢机会,离世就永远见不到了,失去亲人的悲伤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缓过劲来,那种在

1

不需要,人生在世都会经历生死离别,离别还有重逢机会,离世就永远见不到了,失去亲人的悲伤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缓过劲来,那种在痛苦中挣扎只有经历过的才能明白,我能理解你的感受,希望你能早日解脱出来,化悲痛为力量吧,逝者安息,你还有妈妈和姐姐,你也是她们的精神支柱,生活还要继续振作起来吧!

2

举个例子吧。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后,一个单位的领导表现得非常坚强,他不断安慰同事、下属,自己若无其事的样子。心理专家对员工进行了心理支持(危机干预),他们较快地抚平了伤痛,回归了常态。而这位领导一开始就坚持说自己没事,扛得住,不需要心理辅导,大家都佩服他心理素质太好了。然而,几个月之后,当大家已平静生活的时候,这位领导却不平静了,心理出状况了,还是心理医生帮他从伤痛中走出来的。

题主遭遇的情况与上例相近似:在你遭遇亲人离世的接连打击时,如果大哭一场就好了,但是,你强忍悲痛安慰家人,哀伤情绪没有及时疏泄,伤痛始终缠绕着你,一直陷于忧伤的心境之中。所以你后来总是莫名其妙的哭,就是亲人离世这个事件,对你造成了心理创伤,没有及时疗愈。

给你提点建议供参考:

一、把你的内心感受写下来,然后烧掉,让哀伤情绪随烟飘散。

二、去逝者墓前献束花,告白逝者,讲出声来:“我今日从哀伤中走出来,请求在天之灵保佑”。

三、向亲人倾述,把哀愁讲出来,想哭就痛快哭一场。以后就强迫自己不再有想哭的念头,一旦闪现,就赶快转向做事情上。

四、上述办法如果没有明显效果,建议尽快找心理医生诊治。

(图片来自网络,谢谢供图的朋友!如果善意的借鉴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3

你需要的是心理咨询师,而不是心理医生。

心理咨询,主要针对的对象,就是正常人。日常生活中,无论是情感遇挫,学业、工作压力过大,还是婚丧嫁娶导致情绪波动,都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而在中国,心理医生一般指精神科医生,只有严重的精神心理问题,比如说抑郁症、精神分裂症才需要他们的帮助。

通过心理咨询,我们能够更好的认识自己,管理情绪,纠正偏狭的视角,用更客观的态度,来面对正在身处,或者即将到来的挑战。

亲人去世,在心理学上认为,是一种心理危机事件。寻找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能够帮助我们把悲伤的情绪升华,让我们接下来的生活更有意义。同时,也能够阻止过度悲伤,给身体、生活、心理造成严重的破坏。

所以,如果长时间无法从悲伤的情绪中走出来,建议你去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祝你早日驱散内心的阴霾,接纳内心的悲伤,化悲痛为动力,开启全新美好的生活!

4

亲人突然离世会产生强烈的哀伤、悲痛情绪,这种哀痛反应是对突然失去至亲的正常情绪体验和感受,是正常的心理反应。哭出来也是一种对哀痛情绪的疏泄,通常会感觉好受一些,但哀痛情绪会依然持续一段时间,虽然不需要看心理医生,但如果过于痛苦而走不出来,往往也需要求助于心理咨询予以调整。

哀痛情绪通常会持续数月但不足6个月即可恢复。

如果哀痛情绪持续时间过长,超过了6个月,则就有可能导致“延迟性哀痛障碍”,这种心理障碍的特点为:

①配偶、父母、子女或其他亲近的人等去世后导致的哀痛反应具有对已故者的渴望和深切关注并伴有强烈痛苦;

②哀痛反应是持续的、广泛的,至少已持续6个月以上甚至数年还沉浸在悲伤、哀痛之中,明显超过个体社会文化或宗教背景下的预期;

③社会功能明显受损,明显甚至严重影响了生活、学业、职业和人际交往。

如果出现了延迟性哀痛障碍,则就需要进行心理治疗,甚至需要进行药物治疗了。

5

心理医生能给心理患者很多帮助,但并不意味着所有心理问题都要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也不是万能的,例如很多人会拿08年的汶川地震来举例,但很可惜其实心理领域对08年那场灾难应对是好坏掺半,一部分心理咨询师的自私及不专业行为,造成当时人们对心理咨询师一些不好评价,当时甚至流传的一句话是防火防盗防心理咨询师。

所以心理咨询师对当需不需要看心理医生应该从以下几条来考虑。

一、是否对你现在的学习或工作、生活产生了影响,如果对你当前学习工作、或生活没有任何影响,比如你还能正常上班,正常完成工作或学习任务,完全不受影响就不需要看心理医生。

二、如果有影响,影响有多大,如果只是是轻微影响比如效率比正常的要低一些,那应该首先考虑找亲朋好友倾诉一下,有些心理问题你能表达出来或倾诉出来其实就已经好了一半,所以有时候哭出来也是好事。

三、如果对学习工作影响很大了,比如已经不能正常上班或正常上学,且已经有一到二个月了,亲朋好友也不能帮你解决,完全靠自己肯定不行了,这个时候就应该去找心理医生寻求帮助了。

综上所述,不是一有问题就必须找心理医生,而且就算是要找心理医生,其实好的心理医生最终治疗目的是“助人自治”,也就是说是帮助你自己去解决碰到的问题。

6

看了描述,你出现了自己都觉得异常的言行又无法自己调节(通俗讲正常情况是高兴的时候能笑,悲伤的时候能哭),建议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做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来帮助你舒缓处理这个症状。

亲人去世,每个人都会经历丧失的痛苦,只是个人表现痛苦的方式不一样。如果能利用丧葬习俗的过程有机会好好告别并充分体验这份丧失的痛苦,一般都能逐渐缓解回归日常生活状态。若超过三个月甚至半年仍然维持在较强烈的悲伤状态,建议要通过专业人员来干预。

特别当丧失是“突然”发生的,尤其要谨慎对待,关注是否有“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症状表现,需要及时干预处。

图片来自网络




7

这个视个人情况而定。

有的人内心比较强大,能够及时调整心态,疏导不良情绪,排遣内心哀伤,尽快走出伤痛,走好以后的路,那就不需要心理医生干预。

而有的人内心脆弱一些,自我排解能力差一些,长时间陷于失去亲人的悲痛中难以自拔,及时找心理医生疏导,也不失为积极的方法。

事实上,心理医生的疏导也只是辅助,最终还要靠自己走出来。

所以,自己看透生死,活好当下,告慰逝者,才是根本。

8

死亡是人一生中不可避免要遇到的哲学问题。亲人的离世,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件让人悲伤的事情。会感到难过,哭泣都是很正常的反应,心理学研究者们长期追踪研究发现,当亲人去世时,表达和宣泄痛苦的情绪,是一个哀悼的过程,这属于一个健康的行为,在心理学中被称为情感创伤性应激障碍期;即使很难过,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哀悼后,人会慢慢地恢复;如果刻意压抑自己的情绪,不去宣泄与表达,反而在长期容易形成心理疾病,如果在亲人去世后6个月持续表现出对亲人强烈的思念难以接受亲人去世的现实,感觉生活没有意义,陷入了抑郁,情绪中就有可能是出现的复杂性哀伤的心理问题,在失去亲人的哀伤中难以自拔,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状态,表现出复杂性哀伤的问题;心理学研究发现在经历亲人去世的人中间大概有10%的人会临幻复杂性哀伤的问题。您可以参考看一下自己是正常的丧失亲人的反应,还是已经变成一种长期慢性的哀伤状态了,如果是后者还是建议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9

上周老丈人去世,妻子哭的很伤心,为了让尽快的走出负面情绪,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我就劝她用笔记本把所有的记忆都写下来。

写回忆录,有一个很好的帮助,把我们想的东西,可以转移到文字,这个过程有一个很好的疗愈作用,如果你的哭跟亲人去世有关系,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当然,找心理咨询师,也是一条途径,因为这样的话,可以把写的过程改成说,并且有人倾听,也有疗愈的作用,或许比写更好,只是这个是需要一定的勇气以及金钱。

不管是写,还是找心理咨询师,我们都会经历一次更痛苦的历程,这个是正常的,就像伤口化脓无法痊愈,只有重新撕开伤口,把腐肉去除一样,只要你能坚持挺过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这个过程可能会有点长,我父亲前年去世,我曾经也使用了写的方法,大概经历了一个多月,人才慢慢缓过来,如果你与家人感情更加深厚,可能持续时间会更久。

希望你赶紧走出来,一切安好!

10

虽然每个人都知道,生离死别乃是人生无常。但当自己最爱的亲人真的离开的那一刻。这个世界就不会再有第二个人。能够真正的理解,你内心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与永不能相见的悲伤。

而且通常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让我们沉浸其中。但一般情况下,在半年到一年左右的时间内,我们都会逐渐一点点的从中走出来。恢复我们以往正常的身心状态。但现实中我们也会看到,有的朋友可能在亲人离世一年以后,依就会受到这种哀伤情绪的影响。影响生活、工作及自我的社会适应功能。心理学上通常称这种情况为“心理创伤”。其实,只要是人生中曾经有过的某一件事情,在时隔一年以后,当我们想起来的时候,依旧会感受到巨大的痛苦。那么我们都可以是视为是一种“心理创伤”。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就需要采用专业的心理疗愈方法和技术,及时的进行处理和应对。否则随着时间的延长,创伤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和相应的后果,也会越来越多,程度也会越来越重。当然也会让后期的治疗难度加大。

具体到关于因亲人离世所造的心理创伤,通常我们会采用一种,在心理治疗中被称为哀伤辅导的疗愈技术。简单的说,就是通过专业的心理学方法,让来访者和已经逝去的亲人,在他的心理层面,进行具有现实价值和意义的正式告别。让来访者能够从亲人离世的这种哀伤中,获得现实意义中自我成长的能量和动力。从而让来访者内心,因亲人离世所形成的创伤,得以逐渐的疗愈。然后恢复亲人离世前正常健康的身心状态!

期待我的回答会能够有所帮助!心理学的最大价值就是帮助人们更快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