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为什么民国时期已经有电了,后来又点了40年煤油灯?

为什么民国时期已经有电了,后来又点了40年煤油灯?

2020-07-30 06:01阅读(84)

为什么民国时期已经有电了,后来又点了40年煤油灯?:民国的时候已经有电了,民国时候的电只属于大城市,例如上海,武汉等灯红酒绿,但是不属于广大人民,不代表

1

民国的时候已经有电了,民国时候的电只属于大城市,例如上海,武汉等灯红酒绿,但是不属于广大人民,不代表电网大基建建成啊,就好像1960年的时候美国已经有电脑了,但是不可能美国的家家户户都有电脑。

笔者本人在苏州市下的某个县级市,也算是江南地区,条件算是不错了,但是在我小的时候198X年的时候,家里还有点煤油灯的,而且之前家里还放着煤油灯,后来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民国的时候只有大城市比较发达,广大农村基本上是被无视的,电网,自来水,电话线,都是199X年完善的(苏州下某县级市,无限靠近上海),农村很多地方都是茅草房,民国时期更是连年打仗,政府根本就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那么大家想想,民国的时候那个时候的农村有多惨,全国其他地区的农村有多惨。

煤油灯相比蜡烛,便宜,相比电力稳定(笔者家乡2000年左右,为了满足工业用电,经常停电),当时暑假,在家看电视,有的时候突然就停电了,而且那个时候通讯不发达,也不会提前通知,所以很尴尬。

所以,感谢改革开放,现在农村家家户户都通了自来水,通了电,弄了抽水马桶,各种家电,用上了网络,还买了小汽车等等,感谢社会发展,文明进步,感谢改革开放,感谢基建大发展,农村,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才能用上稳定而便宜的电源,祝我们生活越来越好。

2

民国时期是已经有电了,但那只属于大都市,例如北平、上海、南京、香港等地,那个时候,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贫苦家庭是不可能有电灯的,说白了,电灯只属于上成社会。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割据一方,战火不断,导致民不聊生,有钱有权有势的人,过的是纸醉金迷逍遥快活的生活,他们不仅仅是点电灯,而且吃的用的不比现代生活差,而对于劳苦大众来说,别说电灯啦,就是煤油灯能点得起都是一种奢侈。

主要就是那个时候国家并未解放,战事频繁,大家都知道,一打仗受苦受难的伤害最大的就是老百姓,所以一些民众为了躲避战争背井离乡温饱都很难解决,甚至连一个长期的落脚点都没有,怎么可能有电灯,所以只能用煤油灯照亮。

别说后来点了四十多年,记得我儿时的时候,家里面还时不时的会用上煤油灯,因为那个时候虽然有电灯了,但是有时候也会限制用电,所以经常会停电。如今煤油灯已经成了儿时的记忆,每每想起,煤油灯这个老物件还真的成了一种念想,只可惜现在家里看不到了。

一句话,就是那时候条件不行,时局不好,所以我们今天能过上这么好的生活,应该好好珍惜当下,过好每一天……

3

近代中国第一盏电灯是外国人点亮的,1881年,美国传教士狄考文在山东登州文会馆办学,所开科目包括蒸汽动力、物理机械等,并带来了一台发电机,是中国第一盏电灯。

1882年,英国人在上海租界建了发电厂,是中国第一座电厂,当年7月26日建成,有了电灯,随后为外国人相继供电,我国的电网日也定在每年的这天。

图为奉天电灯厂,它的前身是造币厂。

皇宫里第一盏电灯是1888年,专门成立西苑电灯公所,为皇宫供电,这也是北京城第一盏电灯。

这时的列强纷纷在各地租界建起电厂用起电灯,中国人也紧随其后建起民用电,比较早的有1906年在北京的京师华商电灯厂,这公司既是生产灯泡的,又是架电网建电站的,一条龙服务。

图为民国时期北平华商电灯厂的电费单据。

还有1908年的奉天电灯厂,当时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命人创办的,也是建发电厂,架电网,生产灯泡,靠收电费营生。

虽然中国在清末就有了电厂电灯,但因为常年战争,经济倒退,电力事业发展极为缓慢,到解放前,仅有城市能通电,但也只是供应政要单位,有实力的商家,农村基本没有电。

还记得老辈人那句口头禅吗“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在50年代我们就提出了这个口号,但那时首要解决老百姓吃饭问题,国防问题,只能保局部,也缺少技术,电力虽然在发展,但仍缓慢,没有形成区域性的大型电网,通电的地方也是电压不稳,经常停电。

以前我们只建有中小型的水电站只能小地区用电,电还不够用,要想普及电网,必须有强大的发电站才行,我们建国后就在研究葛洲坝水电站,因国内环境、技术限制等原因,一直进展不顺,直到70年才开建,80年代完工,这是个里程碑。

也正是80年代以后,才迅速形成了区域性的大型电网,实现了村村通电,90年代电力才真正进入百姓的生活,得到真正的普及。

4

能够点煤油家庭经济方面还过的去,有些地区用松明,因为松明不要票去山里找都可以。那时候国家真的太穷了,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都是严格控制,凭票采购,战后经济恢复通过了几代领导人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翻天覆地的生活水平,太不容易了。

松明是松树未腐烂的芯,多般是山松才有多油脂,劈成细条燃烧可以照明。点一晚上,人都熏的黑不溜秋,这是代价最低的照明,煤油、蜡烛很多家庭是用不起的。

为什么民国时期已经有电,后来又点了40年煤油?

中国本土第一盏灯点亮,1879年,采用自励式直流发电机。 交流电供用开端是1890年,从英国引入。至1956年前,大陆的汽轮机发电机组都是来自国外,而且都是在一些沿海城市,弊端是电压、频率杂乱,而不是今天看到的统一220V、50Hz的交流。民国有电是不错,那只是上层社会人士才能享用的便捷,基本上也就是几个经济发达的城市,普通老百姓是享受不到这样的便利。但国民政府为供电频率标准制定做出了功绩,同时也制定了多个电气事业条例和规则,为后来新中国供用电标准频率制定奠定基础。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内一片颓废,在生产力极度落后的新中国,几乎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之所以点40年煤油,与新中国如何摸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经济发展的路有关,为了摸索出一条适合国内经济发展的道路,走过了很多弯路。

一盏煤油灯见证了中国40年的变迁

一盏破旧的煤油灯,依旧挂在家里的角落,虽已破烂不堪,但只有豆大的火苗陪伴了家庭两代人,点燃了两代人心中的希望。到了下一代,农村有了水电,煤油灯逐渐退出它见证中国社会变迁的舞台。

物质匮乏年代,兄弟姊妹多,偏僻的农村,生活十分拮据,一家人为了生计,煤油未敢乱用。记忆中,晚上看书、吃饭时才舍得用煤油,晚上还有其余活动,宁愿用明松、有时用动物脂肪进行照明。

为什么煤油要节约用?那时不只是百姓穷,国家也穷,用的东西凭计划供给,目的就是解决物质匮乏的矛盾,防止物资分配不均匀等社会问题。

记忆深刻的是,兄弟姊妹多,经常为了一盏煤油灯闹得不可开交,好在父亲心灵手巧,会制作煤油灯,不懂事的我们可开心了,但把父母愁死了。多用一盏煤油灯,多一份煤油消耗。在哪个年代,煤油都是纳入供油计划的,显然是超计划的举措,现在想想当时的想法多么的天真。

经历了计划经济黑暗,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想不到穷乡僻廊的山村也有了第一座小型水电站,“抢灯战”随着水电站兴建成为了永痕记忆。改革开放,之前过着十分拮据的日子一天天变好,物质逐渐丰富起来,凭票供给的时代也成为心中记忆。

可见,中国使用40年煤油灯,是新中国在摸索适合国内国情经济发展道路的一个缩影,一盏小小的煤油灯,见证了中国40年的变迁,见证了中国经济从黑暗走向黎明。

5

举个例子:一个乞丐,拿着讨来的几块钱,也算是“有钱人”了,可他还得去睡大街,还得去要饭啊!

民国时区就有电,后来又要点40多年的煤油灯也是这么个理。

它没有足够的发电厂,发出来的电只能满足少部分人的需求。

它也没有足够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去架构遍及全国的输变电网络,让全国人都用上电。

后来,改革开放了,国家富裕了,技术发展了,建设的发电站越来越多了,电力传输技术越来越先进了,它才逐渐的满足了全国人民用电的需求,才逐渐的让全国人民都用上了电。

我家是1988年才通电的,2000年才不用拉闸限电。而目前我国中西部有些欠发达的边远地区,还是没能实现24小时不限电呢。

6

我是80后,对使用煤油灯的印象还是很深刻。上小学那会儿只有晚上写作业,母亲才会将灯捻调亮一些,其余时间只有如豆光亮,能看清个大概就行了。

那会儿真的是穷啊。我和姐姐早上上学,父亲用粮票从食堂买一个馒头,就因为分不公平,我和姐姐经常吵架。

我所在的西北地区。到90年代还有很多地方没有通电。

正如题主所问。民国时期已经有电了,为啥还点了40年的煤油灯?其实道理很简单。任何一个新事物从出现到推广再到普及是需要很长时间的。

比如汽车问世也很早了。可是30年前,普通老百姓谁敢想家里能买辆汽车?那会儿能卖起汽车的,也只有土豪中的战斗豪了。可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造车工艺的成熟以及成本的降低。现在大多数人不都也开上自己的车了吗?

用电也是这样。虽然民国时已有电了,可那会儿没有成熟的电网,发电量是很有限的,且电费高昂,紧着供大城市都够呛。就别说偏远地区了,能给你供上电,你也交不起电费。

民国那会儿军阀混战,国力还很贫弱。当局者一是无能为力,二是压根也没有那个意识。只有像上海滩那样的大都市,才会出现灯红酒绿的景象。但那都是有钱人的世界,跟普通人无关。

在清末的时候。一个英国人在中国建立了第1个发电厂,费用不菲,花了5,0000两白银。像这样一个电厂也发不了多少电,而且清政府根本不重视。就像袁世凯送给慈禧的那辆小汽车一样,慈禧认为这呜哇怪叫的怪物还没有坐轿子舒服呢。

所以从电进入中国,认可是一个过程。民国时候达官贵人们当然已经离不开电了。但是想普及从电网建设、设备和成本上是根本无力承担的。所以这不多的电只能在大城市,让有钱人享用了。

建国后随着经济复苏和发展,条件才逐渐好起来。当然也只有共产党才想着造福百姓,完善基建。才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电的普及也正好印正了我们国家从贫穷到富有的过程。

7

清朝光绪八年(1882年),一个叫李德尔的人从美国购买了发电设备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发电厂——上海电气公司,这个电力公司的成本是五万两白银。同年年底李鸿章从丹麦购买了一台发电机成立了北京西苑电灯公所,那时候这算的上是第一家国有电厂。随后在李鸿章的推动下,以燃油、燃煤为主的两种方式的发电厂建了许多,清末列强强行霸占各个租界区后,也纷纷建立了发电厂供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1936年当时的发电容量已经达到136.59万千瓦(不等于发电量),这个数字看上去非常的小,三峡水电站一个电站的发电容量就达到2240万千瓦,1936年当时全国发电量还不如三峡十分之一,但当时的用电普及度非常的低,电器也大多功率不大,所以发电容量其实并不少,据《江苏省志》记载,1936年全国几个主要的发电厂全年的发电量是1.58亿千瓦时,或许看着这个数字很笼统,但总结的说一句就是这在当时的发电水平已经不算差的了,还有比这更差的


发电是基础的,电力输送是用电重要的一环,早期的电力传输由于用的基本上是欧美的电力设备,但又不全是相同标准的,所以就造成了当时的民用的电压其实并不是一样的。电压的高低影响着电力的输送,我们知道即便是导电性好且性价比高的材料铜的电阻0.0185Ω,而且只做为电线后1.5平方10米电线的电阻约为0.123Ω,这说明的一个问题就是电能在输送过程中是要损耗的,当时技术标准不足的情况下这个损耗还挺大的。这就导致电力输送的基础建设变得困难了,这也限制了人们用电的普及速度,你想一下在当时电力公司花费巨资铺设电力网,拉电线到山村里面,但没人用的起,那不是纯亏本买卖吗?而且当时很多的电力公司都是民营的,即便是公营的财力也并不充裕,@历史风物志在清朝文人的作品《澄斋日记》中查询到这样一段:

外国电灯线,裹以胶皮,预防危险(胶皮不过电,工人修理电线,皆用胶皮套护手),北京电灯公司股本不足,概用明线省费,平日又无人查看,电线往往断坠,行人适经其下,触之立毙。

这记录的是那时候电力网发生的一些事故,但也反映了当时电力输送网的简易,可见当时这些电力公司根本无力铺设普及电网到偏远的地区,也根本没有多少用户。毕竟在一些资料中记载民国时期的电费单价大概是0.25~0.3银圆,当时一个保姆的月薪是3个银圆,而山村中很多人都是种地种菜活着,有的人基本上没有收入,哪里有钱来交电费呢?即便是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有的地方晚上照明都是用煤油灯,有的短时间的照明甚至是用竹签、木枝。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发展到民国后期,大力的发展工业,而且当时的工业增长率基本上没有降过。所以用电需求也就不同于电力发展初期了,口子大了但电力的发展却并不算迅速,加上战争的影响,电力的输出是很不稳定的,保障这些工业发展和城市用电已经不容易。在《江苏县志》中记载,1946年蓝军发动了内战,物价疯涨煤炭供应紧张,很多的小电厂根本负荷不起损失而倒闭,到1949年年底江苏省的电网线路长度仅230公里,现在江苏的电网线路是8.7万公里,可以想象一下当时那230公里够送电到哪呢?



——————结束

参考文献:《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江苏省志》《澄斋日记》

8

我农村老家1993年都是煤油灯

9

北京上海从解放初期应没断过电吧?因为那

些大城市解放之后大量延续了民国时期的工业

基础,那时候的电厂也仅仅能保证城市的电力

供应,农村也没有线路。后来中国电力的发展

进入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停滞期,因为从解放以

后尤其是六十年代直到改革开放,中国的工业

是发展的很慢的,那时候也是穷。一直到90年

代左右,电网才慢慢伸进了农村。从那以后农

村的经济发展也和电力挂上钩了,走上了快速

发展的道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就是描

述农村人生活水平日子提高的场景。本人是电

三代,对中国电力事业情有独钟。所以也懂得

一点中国电力的发展史。可以说,工业基础,

电力先行。

10

老家湖南,1983年实行承包责任制,86年埋上了电线杆,87年通电,全镇一万多人口,约80%家庭亮上了电灯,88年全面取消了粮票布票,90年第一次见到了黑白电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