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这种海鲜很奇怪,谁能叫出名字?

这种海鲜很奇怪,谁能叫出名字?

2020-07-30 03:41阅读(80)

这种海鲜很奇怪,谁能叫出名字?奇怪的海鲜,叫什么名字呢?谁认识?:此来上古贝壳兽的内脏,哈哈哈。这是赤贝又名魁蚶。而大多数人叫血蛤;打开贝壳有血色的东

1

此来上古贝壳兽的内脏,哈哈哈。这是赤贝又名魁蚶。而大多数人叫血蛤;打开贝壳有血色的东西流出由此而得名。 又被誉为贝中女王称此为魁蚶;而潮汕人称为赤贝。而你们所说的毛蚶相对还是有较大的区别的。



来到青岛本地才知道这边称为毛蚶、麻蛤、毛蛤喇,他们所说的毛蚶要比魁蚶小。它们的贝壳咬合齿数有很大的差距。魁蚶的咬合齿数大概在70齿左右,而毛蚶的咬合齿数大概在50齿左右。而它们贝壳表面的排列规则的放射肋也有很大差距,魁蚶的放射肋大概在40—50条间;毛蚶的放射肋在25—35条间。可见它们的大小差距。



魁蚶在日料中统称为赤贝,一般在日料中做刺身用。把它贝壳撬开,然后把里面的肉开成两半,把它的内脏用刀去掉。会吃的当然也不会落下赤贝裙边,刮掉表面层,在用盐清洗干净。再在赤贝肉上打上花刀,用力摔在占板上使它的神经收缩变硬;摆盘即可。蘸上芥末酱油脆脆的口感非常招人喜欢。它在餐厅的零售价大概在30—50元间一只(国产的)。在中国质量较好的赤贝产至秦皇岛,它的色泽鲜黄,泥腥味较轻。其它的产至大连的较多。







毛蚶是沿海常见的贝壳类海鲜,泥腥味重。不易生吃,常用于凉拌、水煮、爆炒等熟吃。其次资源有限;毛蚶没有照片。

2

从图上看,这种海鲜应该是毛蚶,俗称毛蛤、血蚶。毛蚶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贝类,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2,我国沿海都有出产,主要产区是渤海湾一带


与其他蛤蜊不同,毛蚶的壳上,有一道道的沟纹,而且长有一层绒毛。毛蚶生开,取肉,就是这样的血红色。需要注意的是,毛蚶不能生吃,因为它容易携带甲肝等病菌。记忆犹新的是,1988年的上海甲肝大流行,据报道主要由于吃了被污染的毛蚶引起的。



毛蚶的吃法很多,比较经典的是毛蚶拌菠菜。毛蚶煮熟或者蒸熟取肉,菠菜摘洗干净焯水,切成小段。将毛蛤肉、菠菜搅拌,再加适量的盐、醋、味精、香油、姜末、蒜末拌匀即可。也可以加辣椒油拌。

3

我们这里叫“红螺\",因为打开壳,它的肉是由红血水浸润着的,听说吃它可补血、营养价值非常高。

可以用它与称苗炒、用它与酸芛椒类同炒也是一道满不错的下饭菜。

4

我是秋歌,来插一小嘴。这是血蛤,青岛人叫毛蛤蜊。血蛤最普通的吃法就是蒸煮,然后醮蒜泥吃。血蛤的精细的吃法,是把它级寿司卷的原料。生着部壳取肉,去除杂余部分,把精肉切成细条用来做寿司。毛蛤蜊其实是个统称,在我主要有三种,深海一种个头大,大的直径七到十公分。浅海有两种,其中大的一种,就是一般人所说的血蛤。还有一种更小的,皮壳发白,几乎不带红棕色毛。血蛤是贝壳海鲜中价格上长翻近两倍,幅度最大的。血蛤因它的血汤被称为贝中女皇。这三种血蛤味道是一样的,但大的深水血蛤,魁甘,因用于寿司,价格高到三四十。而普通的血蛤才七八块。最小那种不多,大约四块左右吧。南方人细细,总把东西分的弄的复杂,弄出几个名字,北方人就是一个囫囵,毛蛤蜊,这多痛快!当然那是人家的特点,不是错,也没毛病。哈哈。

5

在我们胶东这种蛤叫毛蛤。也有叫血蛤,赤贝等。你发的照片是剥了皮的。完整的是这样的

这种蛤最好是煮熟了吃,口感虽不及开水烫几十秒来的嫩滑。但是安全。煮的时候要注意,开水下锅等蛤口有微开就可以捞出食用了。如果全开那就不好吃了,肉质变得很硬咬不动,鲜味也荡然无存了。舌尖上的中国曾经也有血蛤的吃法介绍。具体哪一集忘记了。

6

海鲜我只吃过海带

这个
限制了我的嘴瘾,

7

有毛的是毛蚶,没毛的外壳文路稍粗的是银蚶。据说是1989长三角地区流行性甲肝爆发的元凶。

8

毛蛤蜊要煮熟煮透了吃,有人为了鲜嫩把自己吃出了肝炎,前几年青岛甲肝流行就是它惹的祸!

9

红螺,我们当地人就是这么叫的,这种螺一打开壳就像流血一样,肉质稍硬,不过用它来煮菜还是非常好吃的,我写过专门介绍这种螺的,如果有兴趣可以点我头像今入我的头条看这个螺的介绍以及吃法,会有所收获哦。

10

这是毛蚬,不怕得肝炎就去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