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为什么父母的大门永远为孩子们敞开,孩子们的家父母却成过客了?

为什么父母的大门永远为孩子们敞开,孩子们的家父母却成过客了?

2020-07-28 11:20阅读(63)

为什么父母的大门永远为孩子们敞开,孩子们的家父母却成过客了?:为什么父母的大门永远为孩子们敞开?因为父母的心是热的,父母家是暖的,就怕孩子们在外冻死了

1

为什么父母的大门永远为孩子们敞开?

因为父母的心是热的,父母家是暖的,就怕孩子们在外冻死了!随时为孩子们敞开心灵大门,用真心去关爱孩子们!这就是母爱的伟大!

为什么孩子们的家,成了父母的过路客?

因为孩子们的家大门已为自己的孩子们敞开了,家里人多了,门显得窄小了,父母只好将就着从边门进出,成了过路人。

一代一代基本上都是这个样,父母老了,只要孩子们尽到责任,把父母生活安排好,尽到孝心,不让父母挨饿受冻,能让他们安享晚年幸福生活,父母们不会责怪孩子们的!

2

这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作为父母,心是向下的,有了孩子,从此孩子就成了世界的中心,自己就成了忠诚的服务员,全心全意为他,日里夜里想他,心里梦里是他,从今往后都他。作为中国父母尤其如此。

而作为儿女,心是恋家的,小时候恋自己的家,那时候家中有父母爱的港湾;成家后恋自己的家,家中有妻子爱的甜蜜;有孩子后更恋自己的家,家中有孩子爱的责任。父母依旧一心爱着孩子,子女却不得不分心多处,婚姻双方的父母和自家的孩子都得好好照顾,尤其是得协调好相互关系。

尤其是现在时代发展飞快,亲情代沟更深,年轻人对独立自由的渴望更加迫切,这些都推进了家庭小型化发展,父母和婚后子女各居一处的格局日益普遍,三世同堂的传统连农村都难以保留。再加上现在异地就业、留动就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年轻人与各自父母不仅住不到一起,就连相互距离也越拉越大,譬如北方的孩子去了南方工作,国内的孩子去了国外定居。

而在这种状况下,父母年龄越来越大,越需要子女的照顾和亲情的滋养,更渴望着子女多回家看看。而作为子女,恐怕也正承受着事业之重婚姻之痒育儿之责,不可能留在父母身边照顾父母,也做不到把父母长期留在身边照顾。在这种状况下,确实可以说父母的大门为孩子敞开,孩子的家父母却成了过客。

这种不对等有着很现实很深刻的社会原因,我们不能简单地说传统弄丢了子女不孝了,真的不能轻率地下这个结论。但是这里必须得提醒作为子女的我们,我们在照顾好自己的小家的同时必须要照顾好我们的父母,多去看看父母,多接父母到自己家住住,多予以父母方方面面的照顾,人去不了时电话要勤打,照顾不能到位时赡养不能缺席,感情难以满足时资助不能断供,确实保证父母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安。

特别提醒作为夫妻的我们,双方的父母都是我们的父母,都要好好照顾精心服侍。双方的父母都要一视同仁,而绝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各顾各、各管各、各疼各、各算各。我们尤其不能在照顾父母的问题上心生猜忌互相报怨,由于协调不好相互关系而坏了感情冷了亲情忘了爱情。特别在处好婆媳关系这个世界性难题上,夫妻双方要多沟通多交流多协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努力做到照顾好老人和孩子一个都不能少,心思和精力一个都不能偏。

照顾好父母和孩子是我们天生的责任,是我们血脉源远流长的保证,是做为一个人最起码的良知,让我们共同努力!

我是@天地之间小太阳 乐意做您的好朋友

(文图俱为原创)

3

有个泰国的广告是这样的,年迈的父亲指着面前的麻雀问儿子,这是什么?儿子回答,这是麻雀。父亲再问,这是什么,儿子答,这是麻雀。父亲反复问了好多遍,最后儿子火了,我已经告诉你那是麻雀麻雀麻雀,为什么你还是要一遍一遍的问?父亲回答,因为你两岁的时候,也是指着麻雀这样一遍一遍问我的,而你每问我一次,我就不厌其烦的回答一次,因为你是我的孩子。

这就好比父母对孩子倾尽所有,而儿女大多数都做不到像父母对自己那样对待他们。

孩子长大后建立小家后,生儿育女,买车买房,不管是哪一样,都要耗费全部的力气和精力。大多数只能一心是扑在小家上面,无暇顾及父母,或者只能隔三差五的打个电话问候,或者是逢年过节到父母家吃顿饭聚一下。

孩子的背后,是乘风破浪的父母。中国的父母,信奉的是奉献式育儿,倾其所有,竭尽全力。但是进入老年,更多的也是老两口的彼此扶持。不是说年轻人不孝,车贷房贷奶粉钱,哪样不是压的人喘不过气。带孩子,加班,各种琐事占据了他们绝大多数的时间,留给父母的只剩下一点点的时间。特别是独生子女,压力一点没减,但是一对夫妻必须负担四个老人,如果老人生病了,又得上班又得照顾,还得兼顾着家里的孩子,简直分身无暇。一个老人生病可能还照顾得过来,如果几个老人同时生病简直难以想象。

如果有进取心想留在外地或者出国发展的孩子,陪伴父母的时间更少。

这样的情况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也是年轻人压力大的表现。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这句话不光适用于爱情。也适用于和父母的相处。除了给与经济支持的同时,有事没事多带老婆孩子回家看看,多留意留意老人的需要,别让他们成了空巢老人。

能量是守恒的,我相信爱也是守恒的。你的父母给与你全部的爱,你把这份爱又传递给你的孩子,你的孩子再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每个人都有孩提时光,每个人都曾受父母厚爱,这是爱的传承。

4

这样的事情是经过检验了的真理,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天性,而子女对父母的爱是人性,虽说是都是一个“爱”,但有着本质的不同。父母爱孩子可以说是无条件的,个别现象除外,而子女爱父母是体现在内心有无“感恩之心”,是个人素质修养的产物。只要父母健在永远是孩子的家,成年的子女的家未必是父母养老的家。这是社会现实存在,听起来年迈的父母可能内心酸酸的。因此说对年轻一代的德育教育爱父母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前提,连父母都缺乏“孝顺”他会爱祖国爱人民简直是异想天开!

5

父母对儿女的爱是无私奉献的,有父母的家才是最温馨的家园。他们期待儿女累的时候,回到家里,然后给他们做最喜欢吃的饭菜!看着他们吃的津津有味,盘盘精光,反而心里高兴无比!并且期待他们经常回来。

有孝心的人想起父母双亲,经常会买点东西抽空来看看,没有孝心的孩子终日忙碌无比,几个月都想不起来回来一次!一年十二个月,你算算他们能回来几次?

年轻人都需要自由的空间,在自己的天地里肆无忌惮,愿意怎么着就怎么着。有父母的地方他们总感觉不方便!

其实无论老人,还是年轻人,真的住在一起,的确不方便。夏天天气再热穿衣必须规规矩矩,早上一个马桶都得排队来。每家的情况不相同,有的人家确实没有能力再买第二套房,有的人家有房绝对不在一起住!

但是无论在一起,还是不在一起,经常回家聚聚,这就是对老人无比的尊重!

大多数父母都期待给自己的孩子经常在一起吃饭的!他们情愿劳累,亲自买好吃的,亲自下厨,就希望享受子孙满堂的那会感觉!

而孩子们的家大多数父母都没有他们的钥匙,上他们的家就像走亲戚一样,一年能去几次?除非看孩子的时候,需要他们的那几年……

农村里也是,一个儿子一个院!没有单独的院子说媳妇都很难……

我老公说:“咱俩的房子给他们一人一把钥匙,他们家的房子钥匙咱都不要!他们想回来就回来,不想回家咱也不强求。反正现在都能打能跳,以后走不动路的时候再说。”

一切就得顺其自然,这好像成了多年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