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一岁半小女孩从出生到现在从没离开过妈妈孩子只认妈,孩子不让爷

一岁半小女孩从出生到现在从没离开过妈妈孩子只认妈,孩子不让爷

2020-07-28 07:42阅读(99)

一岁半小女孩从出生到现在从没离开过妈妈孩子只认妈,孩子不让爷爷奶奶带,怎么办呢?:这种现象很正常。即使是爷爷奶奶一直跟着妈妈一起带孩子,孩子依然也是首

1

这种现象很正常。

即使是爷爷奶奶一直跟着妈妈一起带孩子,孩子依然也是首选妈妈。

当我女儿玥玥小时候,我婆婆不止一次对我说过:

“你带孩子时间太多了,孩子现在只认你,我们都带不出去,啥都让你做,太粘着你了。”

其实我懂我婆婆的心,她很喜欢玥玥,也想多带着孩子出去玩玩,这样我还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做点自己的事情。

她是因为既喜欢孙女,又想让我多些自己的时间。

说实话,我那时候带孩子的时间真不多。因为那时候我上班,早上八点走,下午三点多回来。这期间都是爷爷奶奶带孩子。

可是,一旦我回家,我女儿就成了我的跟屁虫,做什么都让我做,我去哪里她就跟着去哪里。

于是,便有了婆婆上面的感慨。

最近,类似的感慨从我爸爸嘴里也说出来了。

我侄女两岁多了,是我爸妈一直跟着儿媳妇一起带孩子的。可是,当孩子越来越大,就越来越黏妈妈。

上次爸爸对我说:“小孙女现在连穿衣服都要妈妈给拿,有的时候奶奶拿过来了,她会给拿回去,然后让妈妈重新拿过来。出去玩,也要妈妈陪着去,我和你妈都叫不出去了。……”

因为爸妈去弟弟家就是为了帮忙带孙女,可是孙女什么都不要他们做的话,他们就会有些失落,同时也有些没有价值的感觉。

对此我也只能安慰,没有其他办法。

因为孩子的选择,绝对是真实的从心的选择。

现在弟妹上班了,爸妈也不再感慨这些事了。

无论有多少人一起陪着妈妈带孩子,大多数情况下,孩子都会首选妈妈。

除非孩子小时候就直接给老人带了,晚上也和老人睡……如此的话,估计妈妈很难超越老人在孩子心中的地位。

我身边有个亲戚,从小送到姥姥家,养到上小学才接回去。她现在已经为人父母了,依然对姥姥比对妈妈亲。

顺便说一嘴:

小时候的陪睡,真的很重要。即使不在一个床,也要在一个房间。

回到这个题目中。

看到题主的问题,想来是妈妈想工作或者做些其他事情了,而孩子不跟爷爷奶奶,有些无助。

如果爷爷奶奶从没来过,那么在妈妈去工作之前,先叫爷爷奶奶过来,一起共同带孩子,有个半个月或者一个月的过度时间,让孩子慢慢接受爷爷奶奶的陪伴,然后妈妈再去工作,留给老人独自带,孩子会更好的适应。

如果爷爷奶奶一直在,只是平时孩子都是和妈妈在一起。那么,妈妈可以每天出去一段时间,就对孩子说有事情,然后让爷爷奶奶单独带一会儿。

从开始的半个小时的离开,到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

让孩子慢慢适应爷爷奶奶陪着她的状态。

以上,希望能帮到你。

2

我也是一直一个人带孩子,每周末带去爷爷奶奶家玩两天,一个人带孩子,孩子会更容易黏妈妈,这是很正常的情况。

其次,一岁半的孩子的分离焦虑正是很强烈的时候,离不开妈妈,拒绝和妈妈以外的不熟悉的人相处。



如何让孩子接受除妈妈以外的带养人呢

1.让其他带养人提前介入

一定不要突然把孩子带走!妈妈是孩子最亲最信任的人,宝宝从生下来到慢慢意识到自己和妈妈并不是一体的,而是分开的两个独立的个体,这个过程对于孩子来说本身就是难以接受却又不得不接受的,所以,妈妈给予孩子的安全感是否是良好的很重要。

如果妈妈需要让爷爷奶奶带养孩子,就需要提前让他们介入到宝宝的生活当中,而不是妈妈周三准备上班,周二才把宝宝送到爷爷奶奶家,对于孩子来说,这太突然了,他们并不能理解这种“血缘关系”,只要是不常见面,爷爷奶奶也是“不熟悉的人”,离开妈妈,被不熟悉的人带着,宝宝当然排斥反抗了。

提前介入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来帮助宝宝熟悉其他人的面孔和存在。

2.一步步尝试短暂分离

如果要让宝宝平稳的度过分离焦虑期,就需要一次又一次的短暂分离,然后再一次次团聚,让宝宝逐渐明白,妈妈离开以后一定会回来,没什么可怕的。

所以,可以这样做:

  • 先让爷爷奶奶隔三差五的来妈妈和宝宝家玩,和宝宝慢慢熟络起来,或者妈妈带孩子每周都去爷爷奶奶家打卡报道,让孩子熟悉新环境。
  • 等孩子和爷爷奶奶熟悉了,能开始互动了,妈妈尝试着离开一小段时间,比如离开10分钟,下楼转一圈再回来。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偷偷摸摸离开,而是正大光明的和宝宝打招呼说妈妈下楼买个东西,马上就回来,然后果断关门,毫无例外,宝宝肯定会哭,但是,这个“分离的阵痛”是必须的要经历的,妈妈回家以后记得第一时间热情拥抱宝宝,告诉宝宝妈妈回来了。

妈妈每天下楼遛弯一次,等到宝宝已经习惯了妈妈出门了,不哭了,就可以拉长时间了,出去半小时,一小时,一下午,一天,渐渐的,宝宝就适应了。



3.爷爷奶奶的带养方式很重要

如果爷爷奶奶没有带过宝宝,势必不知道宝宝的各种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作息规律等一系列事情,而宝宝已经习惯了和妈妈的默契,如果突然换了带养方式,宝宝的秩序感被打破,就会感到恐惧,不理解甚至是伤心。

所以,提前介入的重要意义这时就体现出来了,爷爷奶奶需要熟悉并配合宝宝,包括:几点吃饭、几点睡觉、吃什么、穿什么、喜欢的书是什么、喜欢玩什么、性格、语言表达、其他生活规律以及妈妈的带养风格。

这些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熟悉起来也是需要时间的。

4.妈妈要提高陪伴质量

如果爷爷奶奶顺利的接管孩子了,妈妈就更需要注意陪伴质量了,多和宝宝互动做游戏,抱抱亲亲,让孩子知道每一个人都是爱他的,这样他才会更有安全感,而安全感是孩子以后社交能力的重要情感基础。

5.经常玩躲猫猫游戏

每个宝宝都特别喜欢躲猫猫游戏,这个游戏能很好的帮助孩子形成客体永久性概念,度过分离焦虑期,所以,妈妈、爷爷奶奶要多和孩子玩躲猫猫,孩子玩开心了,就愿意经常和爷爷奶奶玩了。

渐渐分离其实对妈妈和孩子都是一种挑战,有时候,妈妈也离不开宝宝呢,双方都需要有耐心,循序渐进。

想起龙应台关于养育的那段名言: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是坚持科学育儿的墨仔妈妈,一名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婴幼儿睡眠指导师,与孩子一起成长,最更好的自己,更好的妈妈。 -----养育孩子不仅需要爱,还需要知识

3

昨天和邻居阿姨聊天,说他家外孙一直是自己带的,现在孩子四岁多快五岁了,每次回家不叫爷爷奶奶,不理爷爷奶奶,对爷爷和奶奶特别冷漠。为了缓和和孩子的关系,爷爷奶奶打算暑假来照顾孩子两三个礼拜。

我想说的是孩子四岁多都觉得爷爷奶奶生,对于一岁半的孩子来说,不让爷爷奶奶带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

为什么孩子抗拒爷爷奶奶来带,可能是这几种原因。

第一,1.5-2岁的孩子刚刚开始拥有独立的自我意识,孩子从母子共体中分离出来,这个时候孩子的意识中开始认识到自己和周围不是一体的,为了获得更多的安全感她对妈妈的需要会更多,更粘人。

第二,全职妈妈带大的孩子相对于家里成员较多的孩子,对外部环境的适用能力会更迟钝一些。

也就是如果家里是妈妈一个人带孩子,孩子性格相对会更内向。

第三个原因,孩子本身性格可能偏内向。我们常说性格是天生的,有些孩子是外向型,有些孩子是内向型,对于周围的环境的变化和主要抚养人的变化都会特别敏感,而外向型的孩子表现就不会特别敏感。

怎样能让孩子顺利的接受爷爷奶奶?

妈妈的正确做法是逐渐放手。

第一步,帮孩子做好分离的准备。和孩子玩躲猫猫的游戏,告诉孩子妈妈不会消失,妈妈是会回来的。

第二步,从分离5分钟开始。妈妈要逐渐放手,告诉孩子妈妈要下楼5分钟,一会妈妈就回来了。

短暂的分离后要及时的出现在孩子面前,目的就是告诉孩子妈妈是会回来的。

第三步,延长分离的时间,让孩子逐渐适应。从楼下5分钟到出门2小时,拉长时间间隔,让孩子逐渐适应。

更换主要抚养人注意事项

1.让爷爷奶奶提前熟悉孩子的生活作息,因为固定的生活习惯是可以带给孩子安全感的。不要因为主要抚养人的更换打破孩子的生活习惯!

2.让孩子逐渐熟悉将要更换的抚养人。比如每周爷爷奶奶照顾两天,逐渐增加熟悉度,让孩子可以有一个心理适应的过程。

3.尊重孩子的心理接受程度。每个孩子接受程度不同,有的孩子可能1周就可以顺利的和爷爷奶奶相处,有的孩子可能需要一个月,作为母亲保持耐心很重要!

4

我家宝宝和这情况有点相似又不太一样,我家宝宝也是从出生基本就没离开过我。所以,宝宝很黏妈妈,我真的特别能理解,因为你是他的第一情感依赖对象,是他安全感的主要来源。

因为没有公婆,我就自己带的,孩子的外公外婆偶尔来帮忙带下,或者有时候我带孩子过去他们家玩。我爸妈在帮哥嫂带老二,两个孩子年龄差不多,所以有时候会带过去一起玩。所以,我家宝宝也不怎么认生,我在的时候他也让外公外婆抱,但还是和他们有隔阂的。就比如,我爸喜欢骑车带孩子出去逛大马路看车,如果我不去,我孩子就哭闹也不去。但是,如果我爸硬把他带出去,他哭闹两声也就适应了,出去也能玩的很开心。平时见到其他小宝宝也不会怯生,可能是因为我经常带他出去玩吧。

所以,这就是个慢慢适应的过程,宝妈不要过于担心。平时多带宝宝去公园或者广场等人多的地方,让宝宝多接触接触其他小朋友。定期带宝宝去他爷爷奶奶家玩,增进感情,增加熟悉度。都说隔代亲,爷爷奶奶带孩子几次之后,孩子肯定能感受到他们的爱,建立安全感之后,相信宝宝慢慢就能适应爷爷奶奶带了。

5

孩子天然跟妈妈亲,这是血缘关系,更是妈妈亲力亲为带孩子带出来的感情,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凡事过犹不及。

如果孩子时时刻刻粘着妈妈,任何事情都离不开妈妈,这对于妈妈来说,会是一件非常累人的事情。

而对于孩子来说,也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要知道孩子将来是要融入社会的,如果连家庭里的其他成员都不肯接受的话,以后怎么上幼儿园呢?

我以为题目中的一岁半的小女孩的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妈妈多陪伴孩子的成长是没有错的。

没有孩子不依赖妈妈的,毕竟经过十月怀胎的心连心的接触,还有出生以后的母乳喂养,都是孩子跟妈妈的亲密联系。

孩子依赖妈妈,不愿意离开妈妈,而妈妈也有时间有精力陪伴孩子,那么就要在孩子三岁之前多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让孩子能够在妈妈的充足的爱中长大,这对于建立孩子的安全感非常有帮助,会让孩子更有底气面对外面的世界。

这样全身心陪伴孩子的妈妈的做法,总比那些因为工作或者其他原因无法给孩子陪伴的妈妈,对孩子的成长更有有利的。

其次,妈妈要逐渐学会退出孩子的生活。

我这里说的退出,不是让妈妈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人带,而自己不闻不问的情况,而是逐渐让家庭其他成员多跟孩子接触玩耍。

首先就是让爸爸参与带孩子,不只是为了减轻妈妈的负担,更是为了让孩子跟爸爸建立良好的感情,然后逐渐延伸到爷爷奶奶这些祖辈身上。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更多地接触别人,让孩子不至于不敢进入陌生的世界中,对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很有帮助。

因为妈妈不能一直在孩子身边形影不离,孩子也需要融入更大的世界中去,所以需要妈妈逐渐放手,其他家庭成员逐渐参与孩子的成长。

总之一句话,妈妈给予孩子全部的爱是没有错的,但是需要随着孩子的长大,慢慢地从孩子的世界中退出,给孩子接触更大世界的空间。

只有这样养育孩子,孩子才会拥有更健全的性格和人格,才会越来越出色,成为更好的自己。

6

这个问题,首先透露出的是妈妈对孩子的疼爱,自己看到一岁半,孩子和爷爷奶奶当然不熟悉,不愿意让爷爷奶奶带。这很正常。

我女儿的时候,我自己带到一岁零10个月,之后因为要上班,爷爷来帮忙带。由于我自己在的时间长,平常见爷爷的时间又少,孩子自然不愿找他。但是没有办法,上班催着,只能任由她哭,走呗。其实孩子的适应性很强,经历过几次之后,她就明白了,虽然我走的时候还会哭,但很快就会好了。

我自己带儿子带到两岁半,之前也是很少和爷爷奶奶接触,第1次让爷爷奶奶给看的时候,也是哇哇大哭。等到第3天的时候,就能够做到一边哭一边和爸爸说再见。后来慢慢就适应了。

所以对于题主的问题,接下来应该怎么办呢?


如果题主要上班,那就只能继续让爷爷奶奶带,孩子哭闹很正常,虽然心疼,也没有办法。

当然以上说的是宝妈必须离开孩子去上班,需要爷爷奶奶照顾的情况。如果爷爷奶奶仅仅是来看一下孩子,孩子不找他们,那就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不找就不找吧,平常看的少,感情少,这是自然的事情。不是有句老话小孩喜联系吗?爷爷奶奶看的多了,孩子自然熟悉了,也就会找他们了

Hi,大家好,我是小时光LL,两个孩子的妈妈,既爱好文字,又有烟火气。育儿路上,让我们一起成长。

7

孩子粘妈妈很正常,在妈妈在的情况下肯定是不让别人带的。

但孩子长大一点很多妈妈要选择重新上班,孩子不让爷爷奶奶带确实让妈妈担心不已,其实妈妈不用过分担心,孩子是很聪明并且适应能力也很强的,等妈妈真的上班去了,孩子自然会要爷爷奶奶,并且也不会一直哭。

为了不给孩子造成伤害,在把孩子交给爷爷妈妈之前前要做好好充分的准备:

首先,可以让爷爷奶奶提前介入,一起生活一段时间,等孩子与爷爷奶奶熟悉之后一般会乐意跟老人玩,而慢慢不那么粘妈妈。

妈妈也可以尝试逐步与孩子分离,从短时间到长时间,给孩子一个适应的过程。

第二,一定要跟孩子讲清楚,不管是出门几分钟还是去上班,不要担心怕孩子哭闹而偷偷出门。

一岁多的宝宝虽然不太明白,但妈妈可以跟宝宝强调妈妈只是出去一段时间,到时间就会加来,宝宝跟妈妈的分别只是暂时的,这样的话虽然宝宝一次两次可能会哭闹,但之后会渐渐明白妈妈是会回来的,而不是不要自己了。

第三,平时注意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多带孩子跟其他的小朋友玩,多接触外面的世界。一般来说越是妈妈单独带的孩子越粘人,因为在孩子的生活中除了妈妈没有别的人,妈妈一旦不在眼前孩子就会有种强烈的不安全感。

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妈妈要让多带孩子接触外面的世界,同时在言语或者行动上要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爱,不要说“妈妈生气了不要你“之类的话,在家里孩子玩时不随意打扰孩子等。

最后,孩子与妈妈分开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一开始哭闹是正常的,但不用过分担心,我们要相信孩子,也要学会适当放手。

8

一岁半的孩子粘妈妈,很正常,况且他没跟爷爷奶奶生活过,不跟他们也很正常。

01正常的依恋关系

根据儿童心理成长规律,4个月,孩子知道分辨熟悉的人和陌生人开始,依恋就开始产生。最普遍的是对妈妈的依恋,表现为只要妈妈在,就必须妈妈抱,什么都要妈妈干。

我女儿就是如此,只能我抱我哄,家人戏称,只有妈妈手上不长刺。不过现在女儿四岁半了,已经不那么粘我,跟谁都能相处。

02增加与爷爷奶奶相处的时间

如果要爷爷奶奶帮忙带,最好给孩子留一段缓冲时间,让妈妈陪着跟爷爷奶奶相处,熟悉爷爷奶奶的存在。此外,可以玩一些让爷爷奶奶轮流接触孩子的游戏,比如从妈妈那跑到爷爷那再跑到奶奶那,再回到妈妈那,不仅有趣,也能促进孩子对他们的依恋。

03不要强迫孩子也不要悄悄离开

有些家长说,让妈妈躲几天,爷爷奶奶单独带,让孩子迫于无奈接受爷爷奶奶,不建议一开始就这样。因为粘妈妈的孩子,对安全感的需求本身就比较大,妈妈一下消失了,对他们来说就是灾难,爷爷奶奶的照顾是无法替代妈妈的安全感的。

如果一定要孩子尽早适应,那还需要跟孩子沟通,让他知道爷爷奶奶来照顾他,不会有什么变化,妈妈依然爱他。



如果不是迫不得已,爸爸妈妈还是最好自己带孩子,孩子粘父母也就那么几年,长大了就远了……

9

这个属于正常的现场,必经妈妈和孩子之间有最直接的血缘关系。一岁半的小孩子一般会缺少安全感,总会找某个依赖,而孩子从小就在妈妈的怀抱里长大,大部分安全感都来源于妈妈,只有在妈妈的身边,孩子才会玩的踏实,具有安全感。孩子对一切陌生或不熟悉的人和物都有一定的排斥,所以我们不必太过在意。

如果因为工作原因没法带孩子了,而孩子和爷爷奶奶又不熟悉,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把父母接到自己的身边,让爷爷奶奶、孩子还有自己一起生活一段时间,让孩子和爷爷奶奶拉近距离,让孩子知道爷爷奶奶也是亲人,同样可以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和快乐。这样孩子慢慢就不排斥爷爷奶奶了,同时让父母提醒一下身边的人千万不要给孩子开玩笑说说妈妈不在孩子身边就是不要孩子了,这样孩子就感觉自己被抛弃了。

我相信,只要爷爷奶奶真心对待孩子,孩子同样也会慢慢投入爷爷奶奶的怀抱。

10

孩子没离开过妈妈,和妈妈亲是很正常的事。

特别是一岁多的孩子,认人非常厉害,如果爷爷奶奶之前没有带过的话,接受起来非常难。

如果的确需要爷爷奶奶帮忙带小孩,我建议从这几点来做,会让孩子尽可能过渡得好一些。

01

爷爷奶奶和妈妈共同带娃一段时间

这个时间里,妈妈和爷爷奶奶一起带娃,爷爷奶奶需要多与孩子交流和玩耍。一岁半的孩子已经非常懂得怎么去玩了,只要投其所好,爷爷奶奶很快会成为她的玩伴。

但可能在吃饭和睡觉上,孩子依然会依赖妈妈。

我家孩子上个月和我一起回老家待产,需要外公帮忙带。外公就是尽量的和孩子玩到一起,现在孩子已经可以和外公单独出去玩了。

02

妈妈逐渐减少陪伴时间,增加陪伴质量

其实对于一岁半的孩子来说,对外面的世界越来越好奇,会有许多的事情来分散她的注意力,妈妈可以逐渐的退出长时间的陪伴,改为段时间的有效陪伴。

比如在孩子睡觉前和醒来后给孩子做一些亲子互动的活动,增加孩子安全感的同时,也可以慢慢告诉孩子,妈妈永远会陪在宝宝身边,但妈妈也会偶尔有事离开,宝宝需要和爷爷奶奶一起玩一会。

随着时间的过渡,孩子会慢慢习惯爷爷奶奶,但这个时间的长短与宝宝的脾气以及爷爷奶奶的陪伴方式有关。

03

一定告诉老人,管好嘴!

不知道宝妈家的爷爷奶奶在宝宝吵闹的时候会不会用再哭妈妈就不要你了,或者你不乖妈妈就走了这样的话来吓唬宝宝呢?

这样的话毫无意义,只会增加孩子内心的不安,导致爷爷奶奶没有办法得到孩子的信任。

我家孩子在一岁的时候奶奶过来和我一起带,但是孩子奶奶就是这样的一个碎嘴,并且也不太会和孩子玩,所以,一直到孩子一岁半,奶奶还是无法带孩子睡觉,宝宝依然每天黏妈妈!

而孩子外公则好许多,从不会说这些话,最多就是告诉宝宝,妈妈肚子有二娃,抱不起你,外公抱这样的话,所以回来一个月,孩子晚上睡觉都要外公哄,只是睡醒要看到妈妈在身边!

综上所述,孩子对妈妈的依赖是一直安全感的建立,如果其它哺育人能和孩子建立这种安全感,那么孩子会渐渐的习惯其它人的照顾。

孩子适应妈妈意外其它哺育人的时间长短取决于他们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程度。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是建立这种关系的关键!

建议再次阅读<小王子>一书,可能会在关系建立上给予你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