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孩子得病了到底要不要用抗生素?

孩子得病了到底要不要用抗生素?

2020-07-28 07:40阅读(70)

孩子得病了到底要不要用抗生素?抗生素应该怎么使用?:孩子得病了到底要不要抗生素,这取决于是否有细菌感染的依据。得病不等同就是细菌感染,因为很大部分为病

1

孩子得病了到底要不要抗生素,这取决于是否有细菌感染的依据。得病不等同就是细菌感染,因为很大部分为病毒感染。

1、小儿使用抗生素指征

1、从临床判断,如果脓涕,黄涕,黄浓痰,扁桃体白色分泌物渗出,皮肤有脓疱,皮肤感染有脓性分泌物的往往提示细菌感染。

2、从发烧时限判断,病毒性往往在5天左右体温会下降趋势或者退正常,如果体温退而复升,或者超过一个星期,发烧伴有明显寒战的,细菌感染可能性比较大。

3、从孩子简单血常规判断,白细胞升高明显,尤其大于1.5万,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4、超敏CRP (C反应蛋白)化验超过30以上,往往提示细菌感染可能性大。

5、SAA (血清淀粉样蛋白A)联合CRP指标,更有意义,CRP和SAA都不同程度增高,提示细菌感染。

6、PCT(降钙素)指标大于0.5 ng/ml是,细菌感染可能性大,大于2 ng/ml,提示严重细菌感染。

7、结合其他,如影像学,如胸片,CT等检查结果。

8、结合临床经验和指南,如急性鼻窦炎或者中耳炎往往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合并细菌感染导致,尿路感染。

小儿常用抗生素分类

1、青霉素类,包括青霉素针,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氨苄西林等。

2、头孢类 常见分3代

第一代头孢菌素:包括头孢氨苄 、头孢唑林。

第二代头孢菌素:包括头孢呋辛 、头孢克罗 、 头孢替安 、头孢西丁等。

第三代头孢菌素:包括头孢他定 、 头孢三嗪 、头孢噻肟 、头孢哌酮 、头孢地嗪 、头孢克肟等。

3、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包括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

4、其他在儿童使用很少。

总之,临床是否使用抗生素如何选择抗生素,是要结合临床表现,化验结果,临床经验和疾病指南综合决定的。但有时也很难判断,这时也可以从孩子平时免疫情况判断,一个免疫力低下的孩子发生感染,可能在抗生素使用上比免疫力正常孩子要积极一点。

抗生素是双刃剑,如果有明确细菌感染不使用,会造成病情加重。没有细菌感染,滥用会造成菌群紊乱或者耐药发生。所以在小儿抗生素使用上需要专业儿科医生检查后再使用,这样更安全也更有效,避免了滥用抗生素的风险。(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必删,请联系本人)

柯大夫为儿科主任医师,临床工作经验丰富,擅长儿童消化,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咳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慢性胃炎,功能性便秘,肝功能异常,慢性腹泻,牛奶蛋白过敏等疑难杂症及婴幼儿营养发育及喂养咨询。

与健康为伴,与医生为友,欢迎转发点赞、评论关注,点赞分享更是一种美德。有问题可以留言,柯大夫在休息时间会对典型提问针对性回答。

2

抗生素是帮助人体对抗细菌的有效手段,但是如果服用不当,非但不能治疗疾病,还可能对我们的健康造成隐患,所以如果经医生诊断后,明确存在了细菌感染,那么正确有效的服用抗生素,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会帮助我们缩短病程,减轻症状,直至痊愈。

值得家长注意的是,抗生素使用必须满疗程 ,并且在痊愈后,应再服用1-3天,以免病情反复。而在服用期间切勿觉得病情有所缓解,就擅自停药,更不建议自行中途换药。

抗生素的药理机制

1、之所以不建议的原因是,因为药物进入体内,会被血液吸收,而血液中药物的浓度称为血药浓度,只要血药浓度达到有效浓度时 ,病情才会有所好转,在没有服用药物时,体内的药物浓度为零,而第一次服药时 ,血药浓度会到达第一个上升期,但不会达到有效浓度,当第二次服药时,会比第一次服药时浓度更高,以此类推,等到服用几次后,达到血药浓度的峰值时 ,也就是有效浓度,并且需要持续巩固服用,药物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2、如果当发现病情有所缓解时 就停药,那么血药浓度并未达到有效水平就会下降,那么会导致病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

3、当持续服同一种抗生素时 ,能够使血药浓度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在有效水平,消灭体内致病菌。

4、如果是未经医生允许,中途更换药物,因为每种抗生素的抗菌谱(治疗的细菌种类)都不一样,所以重新换药后,必须重新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才有效,这也就是很多家发现,有些药物所谓的“不管用”。其实是没有达到血药浓度。

5、如未经明确不能随意使用抗生素,以免引起耐药,更严重会引起超级细菌,对健康的隐患更危险。

综上所述,抗生素的服用需要满足疗程、且不能擅自停药。以免病情反复、拉长病程,更会引起病菌耐药,对孩子造成更严重的影响。

3

家长对于“滥用抗生素”有警惕心理是非常正常的,但也要注意不要谈抗生素色变,觉得“抗生素猛如虎”。

我们都知道,抗生素是抑制和杀灭细菌用的药物,不能杀灭病毒,只有较严重细菌感染才可应用。

正常状态下,我们人体是与细菌和谐共生的,但一旦细菌到了不该出现的部位时,人的身体就会做出反应。吞噬细胞开始吞噬细菌,人体的免疫系统也开始工作。

如果这是某一种细菌的第一次入侵,那么免疫系统的记忆细胞就会先记住这个细菌,然后再由抗体或淋巴因子去消灭细菌。

这个过程至少需3天,而这也是为什么建议3天之内,病情不太重的话,不着急看医生的原因,也是为了给人自身的免疫系统一个启动和工作的过程。

一旦这个过程顺利完成了,当同样的细菌第二次入侵时,免疫系统就能很快启动和工作起来。

因此,抗生素应该是人体免疫系统工作过程中,能力不足时才借助的外力。

也就是说,孩子生病后不着急用药,先观察2~3天,如果精神状态、症状都不太好,就要带孩子尽快就医。而且,只有确定是细菌感染的情况下,才需要考虑使用抗生素。

而所谓“滥用抗生素”,就是说在人体免疫系统还没启动的情况下,就先使用了抗生素。这种情况下,看起来病很快就好了,但其实,本该激发起的人体自身免疫过程反而没有出现,那么下次细菌入侵,免疫系统就仍然不能迅速反应。

长此以往,人的免疫系统就始终得不到锻炼。这也是为什么越是习惯用药物控制病情的孩子,越容易得病。

另外,一旦确定需要用抗生素,就要遵医嘱用满疗程。

这是因为要保证细菌是被彻底杀死了,而不是变成休眠状态。休眠状态的细菌,容易在清醒后变成耐药菌,这些耐药菌,将会对这种抗生素免疫。

体内的耐药细菌越来越多,有效的抗生素就越来越少。而一旦细菌能够耐受所有抗生素,就会变成超级细菌,让人束手无策。

综上,针对面对此类问题的家长,建议如下:

  1. 孩子不舒服,先观察一下(精神状态、症状);

  2. 如果需要服用抗生素,就要遵医嘱用满疗程。

4

  泛泛的说抗生素好或者不好,都是毫无意义的言语。因为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好和不好。在没有抗生素的时代,因为细菌传染或感染导致大量患者死亡,其中儿童更是死亡名单上的常客。随着公共卫生的改变,疫苗和抗生素等药物的使用,人类进入了历史上空前的健康黄金时代,要知道在不太遥远的过去,高达50%的儿童是无法活过五岁的。如果不知道这样的背景,就去谈论疫苗、抗生素这些手段和药物的利弊,那就是作死而不自知。但是,人类对安全和健康的追求永无止境,这导致了两件事:

  1. 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出现耐用性,从而需要更高剂量的抗生素才能起效,或者干脆就失效,需要更新更“高级”而昂贵的抗生素才能起作用。

  2. 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生素,不分青红皂白的杀灭微生物,而某些幼儿肠道中的微生物一旦被杀灭,就容易产生特有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因为肠道菌群在一定程度上对孩子的肠道健康是有利的。而抗生素腹泻,可以较轻微,如果停药腹泻很快停止,那就比较简单,但担心的就是即便停药,抗生素腹泻也不停止,就可能非常的麻烦这,因为肠道菌群失调还会导致有害维生素在肠道中快速繁殖,引发药物较难控制的肠炎,这就是广谱抗生素对部分孩子不那么友好的原因所在。

  不过,我在强调一次,这是部分幼儿。只不过,如果你的孩子恰好就落在这部分之中,就变得相当的麻烦,因为对几乎所有医生来说,使用广谱抗生素是最简单最省钱的治疗细菌感染引发的疾病的手段。否则就要耗费大量时间和成本去追查具体的致病微生物,并且还要寻找是否有特定的专一杀死这类维生素的抗生素,这毫无疑问的导致治疗时间延长,病情因此可能变得更加严重等等不利后果,而在国内这种求快求省钱的模式下,这种治疗方式根本不会得到亲睐,不管是医生还是患儿父母都不会亲睐这种模式,所以最终结果就是看运气。如果你家孩子很少出现或者不出现抗生素腹泻,那么在治疗疾病时可就少了许多忌讳,否则就应该和医生进行更加详细的沟通。尤其现在还可以在网络上咨询真正的医生,平时要注意收集靠谱的儿科医生的信息,在各大疾病咨询平台上。鉴别方法是不开中药中成药,以及谨慎使用抗生素的儿科医生通常就值得信赖了

  

5

宝宝平时出现呼吸道、胃肠道等感染性疾病是很常见的,当宝宝疾病确诊是由细菌感染引起时,医生就会给宝宝使用抗生素来控制疾病症状。在这时有的宝妈妈是很担心的,也会相应的产生很多疑问,比如,宝宝应该如何安全使用抗生素、宝宝有必要长时间使用抗生素吗?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许多宝妈妈对于抗生素的态度是明智的,正如一些宝妈妈所了解的,抗生素会促进耐药菌株(经过长期的抗生素选择之后,出现的对相应的抗生素产生耐受能力的菌株)的生长,这是整个社会面临的问题。对医生而言,是很清楚这种风险的,更知道不能轻易的使用抗生素。

对于宝宝来说,尤其是早产儿发生细菌或真菌感染的几率是非常高的(妊娠28周以内出生的宝宝,婴儿约有40%会发生感染)。例如,一些在重症监护里面的早产儿,会常规的通过中心静脉置管给予抗生素,这样可以降低血液感染的风险。但在医疗实践中,经过判断某种病原菌在重症监护中感染的概率,及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治疗的益处。

对于宝宝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价值是有争议的,但如果宝宝被确诊为感染,抗生素是治疗的基石。特别是抗感染能力未成熟的宝宝,通常需要额外的医疗帮助。当然在治疗过程中,有的宝宝治疗时间长一些,但要想彻底根除感染,使用抗生素是必要的。

常规使用抗生素一般不会产生耐药性,除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间断性的使用同一种药物。在这时医生会通过药敏实验判断,哪种抗生素对宝宝的感染有效。如果宝宝对某些药物产生了耐药性,医生会选择其他效果更好的药物。

抗生素的副作用(最常见的是肾功能和肝功能损伤、盐和矿物质的丢失、血细胞计数的变化和听力问题)众所周知,大多数抗生素对宝宝是安全的。当然,在给宝宝用药中,医生也会监测宝宝的各种表现,如果出现并发症或血药浓度超过安全水平,则会停止用药或减少剂量的。在密切监测的情况下,抗生素治疗很少会导致长期损害。

抗生素也可能会暂时改变宝宝体内常驻细菌的种类。由于这些常驻微生物能帮助宝宝消化和对抗其他细菌,一些使用抗生素的宝宝会发生腹泻或其他感染,但是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所以,宝妈妈也没有必要担心的。

在这里还要提到的是,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也是一种抗感染治疗方法,可以增强宝宝体内的天然抗体水平。在特殊情况下,如果某些病毒感染或者当宝宝的白细胞计数特别低时,可用药物刺激其产生对抗感染的白细胞。但应用抗生素仍然是对抗宝宝感染的主要手段。

要特别提示的是,抗生素并不是万能的,但在宝宝最脆弱的时期(如发生细菌感染),使用是有益的。还有就是,宝妈妈一定要记住,当宝宝出现疾病症状时,避免盲目的使用抗生素或者是退烧药物。需要先带宝宝就医,明确病原菌及病情程度后,遵医嘱用药治疗。(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6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须用则用,不滥用!

有些家长认为抗生素是万能的,感冒发热来一点,咳嗽流涕来一点,腹涨拉稀来一点,哭闹上火来一点;而有的家长认为,为了避免耐药,抗生素能不用就不用,免得以后真正要用抗生素的时候无药可用了。这两种观点都是不对的。

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杀死或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针对的是“细菌”,这个如何判断是否有细菌感染,我们用肉眼是看不出来的,一般需要到医院进行抽血化验,根据化验结果来进行判断,如果确定有细菌感染,就需要吃抗生素了。其实大部分情况下的感冒是病毒引起的,这种情况下吃抗生素是没有用的,流感一般情况下可以自愈,严重的流感可以吃抗病毒药物来治疗。

抗生素的选择和给药剂量要根据孩子的年龄、体重、感染细菌种类、病情严重程度来综合评估,合理规范的应用抗生素是安全的,家长不必过于担心,不要觉得孩子病情好转就自行给孩子停药,非足量足疗程的用药反而更易引起细菌耐药。有些家长看到孩子吃了两顿药了也不见明显好转就想给孩子增加药量,这也不对的,因为药物发挥作用是需要时间的,如果孩子实在不舒服,可以给孩子相应的护理,比如鼻塞严重,可以用温热的毛巾湿敷鼻部,也可以在医生或者药师的指导下给孩子用一些缓解的药物。

作者:张许萌,北京市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临床药师,药事网成员。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7

一直想聊聊抗生素(准确的说应说是抗菌药物)的使用,因为真心觉得抗菌药现在确实有太多滥用的情况;又觉得这个话题不适合与非专业的大众讨论,因为抗菌药是属于处方药,是在医生处方的提前下使用的,应该是合理的。但事实是,目前我们仍有很多家庭自我用药治疗用到抗菌药的情况,没有了医生的诊断、评估,抗菌药物自我使用时很容易出现滥用,尤其是在儿童这一群体。

临床中我们经常遇到家长在孩子发热、感冒、咳嗽或拉肚子时给孩子使用抗菌药的情况,简直就是把抗菌药当成了退热药、感冒药、止咳药、止泻药使用。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严重错误的。抗菌药,顾名思义,是抗击细菌的药物,因此只有在细菌感染的情况才需要使用,使用才有效果。原因不明的急性发热,儿童应是使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退热;普通感冒轻症无需用药、症状重时对症用药(是用含退热药、减鼻充血剂、止咳药、祛痰药、抗过敏药等单一组分药物或多种组分的复方感冒药)。

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可能引起多方面的不良反应,可能引起细菌耐药,即原本能消灭细菌的抗菌药对细菌不起作用了;还可能杀灭人体有益的细菌,引起菌群失调,导致腹泻,严重的甚至引起伪膜性肠炎。此外,某些抗菌药物在儿童还有特殊的不良反应,比如四环素在儿童期使用会导致牙齿黄染(四环素牙)。

那使用抗菌药有这么多的隐患,是不是儿童就不能使用抗菌药了呢?当然不是,恰恰相反的是,因为儿童的免疫力低,相对成人更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抗菌药在儿童使用的要比成人多。

最后,再三强调的一句话就是:只在有细菌感染的情况下需要使用抗菌药物。

8

这位家长的提问实在是太典型了,抗生素到底要不要吃?答案是要吃,但是更重要的是会吃,不乱吃。咱们从家长的心理普遍的心理来分析一下。有些家长对于抗生素有一种狂热地迷信,孩子只要头疼脑热,先来点消炎药,因为在家长的心目中抗生素和消炎药是划等号的。到了医院呢,仍然是坚持要让大夫开抗生素,甚至是要求必须得开某种消炎药,理由就是自家宝贝自己最了解,过去多少多少次生病都是吃了某某消炎药好的,医生不给开还不乐意。还有一种家长就是闻抗生素色变,只要一听医生要开抗生素,就会用自己各种一知半解的知识来拒绝,“抗生素滥用”,“抗药性”这些貌似高大上的词汇就是他们最有力的说明证据。

必须明确指出,上面两种面对方法都不可取。那到底要怎么才算会用呢?这个判断标准往往在医生手中。因为抗生素不是大家以为的万能消炎药,它只能针对细菌引起的感染,对于病毒引起的感染或者是无菌性炎症都是没有用的。就拿最常见的感冒来说,90%以上都是病毒引起的,吃抗生素不是南辕北辙吗?另外一些名字中带“炎”的疾病,什么肩周炎,关节炎,压根不是什么菌引起的。不过家长的这些表现也不能全怪家长,咱们国内的抗生素市场庞大,利益驱使下,本应该处方的药物在药店自己也能买到,甚至店员还用误导推荐家长购买。医院里不负责任,或者怕担责任的医生也确实存在,所以让家长们缺乏信任,无法判断。自己学习怎么用,又往往一知半解,知其一不知其二。

所以,总体来说就是有细菌感染的时候使用抗生素,没有细菌感染的时候用了也没有用。但是有没有细菌感染是由医生来判断的。具体使用哪种抗生素,也要分情况来看。孩子年龄大小不一样,用的可能不一样。感染的细菌不一样,用的也不一样。加上抗生素种类之多,进口的国产的,一代的二代的,窄谱的光谱的,这些都是医生专业领域内的事。所以如果家长非得要一个使用抗生素的标准,真的是强人所难。怎么用,就用一张图来结束吧。还是记住,遵医嘱。mm

9

居然现在,滥用抗生素这个词在生活中出现的频次很高,但是我觉得事实上在我们这里,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并不是很明显,我觉得反而是家长再说,我要挂盐水,我希望孩子早点好,而不是说医生说你最好多吊几瓶盐水什么。

我们家妹妹,连续两次支气管肺炎,又拍个片子说挺严重的,但是他们也没有给我们开吊针,只是说如果你们这次吃的药,孩子还没有退烧的话,就必须要挂水了。索性是孩子吃完药以后就没事了,然后至今没有挂过水。

老大身体好,都六岁了,不大生病,更不要说挂水了。

觉得无论生什么病,去医院看了就听医生的,该用抗生素就用,不该用的话,也不要要求医生给你们开,一切听医嘱的吧!

10

带孩子去医院看病,只要提到抗生素这三个字,家长们就会打心底全盘的拒绝,抗生素在公众的心里就像是毒药一样留下来烙印。这样的观念完全就是一种误解,就像问题中那句话“都说抗生素对身体不好”,看来有这样想法的人群还不少,这是在不了解药物属性情况下,对抗生素的一种严重的偏见。

药品具有双重属性,既有治疗作用,也有副作用。当疾病治疗必须使用药物治疗的时候,选择正确的药物种类,治疗匹配的病种,在正确的用法用量下给药,对于患儿来说,使用药物带来的受益远远大于药物引起的可能副作用的时候,这样的用药就是合理的,抗生素也是属于药品,治疗用或预防用的时候,也具有上述同样的道理。下文将统一使用抗菌药物这个概念来代替抗生素,因为抗菌药物概念更严谨和宽泛。

当临床初步诊断为细菌感染或病原体检查明确诊断为细菌感染等患儿,就会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是这样的,儿科医生在选择抗菌药物等时候,需要考虑到患儿的个体情况,如年龄、基础疾病、肝肾功能、感染的严重程度、药物过敏史、是否能够耐受口服用药等。以及可能或已知病原体对抗菌药物等敏感性。具体遵循的原则如下:

病毒感染不应使用抗菌药物,仅仅是在继发或合并细菌感染时才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尽可能采取相关临床标本送培养及药敏试验,尤其对于不明原因发热的患儿。

  • 在未获知病原菌及药敏试验前,可根据患儿的感染部位、免疫状况、流行病珠、经验性选择抗菌药物治疗,需选择窄谱抗菌药物。

  • 按照各种抗菌药物等治疗剂量范围给药,严重感染或抗菌药物不易到达的部位感染,可选择较大剂量治疗。
  • 抗菌药物的给药途径应取决于感染等严重程度,危重感染、全身性感染患儿初始治疗需要静脉给药,病情好转后及时改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口服给药。当然,轻微感染并可接受口服的孩子,应选择口服给药。
  • 根据抗菌药物的药动学特点,决定给药的频次,到底一天一次,还是一天多次。抗菌药物的疗程取决于感染类型,一般的感染用药至体温正常,症状消失后72-96小时,严重感染疗程可能会更长。
  • 常规的普通感染一般选择一种抗菌药物治疗就可以了,除非是一种药物控制不住感染,或者是同时感染两种类型的病原体,才考虑联合使用两种及以上抗菌药物。
  • 儿童是特殊人群,应避免使用具有肝毒性、肾毒性,耳毒性等的抗菌药物,比如氨基糖苷类药物、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应避免使用对骨骼发育有影响的药物,比如沙星类药物。应避免使用对牙齿有黄染的药物,比如四环素类药物。或者是说明书上面强调禁用于儿童的其他抗菌药物。

最后,如果按照上述的原则,孩子疾病治疗需要使用抗菌药物,家长大可不必盲目的排斥所有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孩子来说是相对安全的,孩子也是受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