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在教育孩子上,身教是否更胜于言传?

在教育孩子上,身教是否更胜于言传?

2020-07-28 07:12阅读(66)

在教育孩子上,身教是否更胜于言传?:身教是让孩子模仿,但言传却是告诉孩子怎样去模仿,该模仿哪一个。身教与言传,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有时你不仅需要言

1

身教是让孩子模仿,但言传却是告诉孩子怎样去模仿,该模仿哪一个。

身教与言传,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有时你不仅需要言传身教,还需要观它,他教。

@陪孩子一起看世界 ,孩子的教育,是多维度多方面的结合,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对,也没有什么是绝对的错,每一种方法都需要去实践,并在实践中反思修正。

2

讲道理想必家长们都会,可是如果我们一边告诉孩子要少玩手机多看书,然后自己又总是抱着手机不撒手,那这样的言传对孩子来说是没有什么作用的。所以身教的重要性是大于言传的,当然如果能“言行合一”那更好。

3

父母暴躁,孩子必然暴躁;父母怯懦,孩子也必然怯懦。

所有的坏习惯、坏性格绝对会带带家传变成“祖传手艺”。



有一位年轻的宝爸,跟御猫老师“控诉”他的父母,脾气都非常火爆。

这位年轻的宝爸自己从小就挨打,因为小事儿就常常被大发雷霆。

比如有一次他的父亲因为家里人没有按照他的意思,在指定的医院挂上指定的医生的号,而把全家人暴风骤雨般骂了个遍。


现在这位年轻的宝爸现在就深感自己有时候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的暴脾气。

自己的女儿有一次缠着他讲故事,而宝爸因为正在接上司的电话非常不耐烦,女儿在旁边想抢走他的电话,于是宝爸怒火中烧,一巴掌狠狠扇了女儿一下,女儿好长时间都不敢再跟宝爸说话。


在这位年轻的宝爸身上,就可以看到他父母的影子,尽管他自己也深受老父亲的暴脾气之害,但是他又把这种暴躁的行为传染给了自己的下一代。

这非他所愿,但却很难控制很难改变。


这就是身教的影响,它远远超过言传,孩子受到大人的影响,吸收着大人们的一举一动,乃至表情、情绪、对待小动物的方式、对待家人的方式。孩子们无法区别好坏,只能全盘接受!


  • 如果我们想孩子是一个遵守秩序的好宝宝,那么我们要先问问自己是否遵守秩序。
  • 如果想让孩子好好写作业,那么问问自己是不是成天在桌边搓麻将。
  • 如果想让孩子少玩手机,那问问自己是否一直在看电视、看电脑不愿意搭理孩子。


光耍嘴皮子的家长是最没有资格对孩子谈教育的家长。

你把再多育儿知识、怎么成才的知识收藏、转发给孩子也没有用。

因为家长身教远胜于言传,要教育孩子,要先做好自己!


各位家长朋友有什么难忘的言传身教的经历,可以跟御猫老师倾诉!

【育儿知识每天更新,请点个关注吧!】

4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我作为一个父亲,分析是这样的,身教和言传没有哪一个优于哪一个,要更注重于在不同时期用不同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最好是言传身教相结合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谢谢!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id\": \"v02016390000bse69985tjmvj553mhbg\

5

这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父母教育孩子时,既要言传又要身教,身教更胜于言传。有一句话:其身正,不令而从,身不正,令而不从。说的就是身教胜于言传的道理,虽然主要说的是成年人,对孩子也是同样的道理。

为什么说是父母的身教重于言传呢?至少有四方面的原因:

一、孩子的天性就是模仿父母的。父母的脾气性格、接人待物、思想认识、道德品质、平时的言谈举止等,都无形的熏陶着、教育着孩子,孩子会默默的模仿,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教出什么样的孩子。“龙生龙,凤生凤,生个老鼠会打洞”,话糙理不糙啊!


二、只说教不行动迟早会造成孩子的逆反。有的父母整天给孩子讲大道理、整天对孩子说教,却很少行动,这样的教育效果肯定不好。韩寒有句名言:听过很多大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从反面佐证了身教胜于言传的道理。孩子不是听你怎样说,而是看你怎样做!父母只说不做,迟早会造成孩子逆反的。


三、父母言行不一会失去孩子的信任。让孩子在家自觉学习,父母却从来不读书,不让孩子玩游戏,父母却拿着手机不松手,教孩子心平气和、理智的对待人和事,父母却经常为一点小事吵得不可开交等等,父母给孩子说的与自己做的正好相反,言传与身教不一致,再口头教育孩子,迟早会造成孩子的逆反的。


四、无声的行动是最好的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父母让孩子怎么做,父母首先自己怎么做,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行动做给孩子看,你想培养什么样的孩子,你应该首先变成什么样的父母。寒门出贤子,很多农村的、贫穷的、目不识丁的父母培养出了优秀的孩子,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综上所述,父母教育孩子,身教胜于言传。

照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我们专注孩子家庭教育,请关注我们,持续分享家庭教育良策)

6

身教比言传更有说服力

言传身教,出自《后汉书·第五伦传》:“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论。”言传既用言语讲解、传授;身教既以行动示范。合起来的意思就是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指行动起模范作用。

初为人母时,过来人告诉我要注重言传身教,言传固然重要,但对于三岁以内的孩子身教更具有说服力。

怎么样才算是身教,我理解的身教就是希望孩子不玩手机,首先自己得放下手机;希望孩子爱看书,首先要给她一个爱读书的家庭氛围;希望孩子学会分享,首先自己要乐于分享;希望孩子好好吃饭,首先自己不挑食,并打造一个轻松愉快地就餐氛围……

在此分享几件小可乐成长过程中的小事。

第一件小事:关掉电视出去玩

“奶奶,你在看什么电视啊!这个是皇上吗?”可乐说到。

可乐奶奶是一个电视迷,只要一空下来立马打开电视,可乐也常跟着奶奶看电视,于是养成了看动画片的习惯。

每天为了不让可乐看太多的动画片都跟她斗智斗勇,最后我跟奶奶达成了协议,多带她出去玩。

考虑到老人带孩子的特殊性,索性就给可乐办了附近游乐场的月卡,这样可乐可以在游乐场跟其他小朋友玩,奶奶也不会无聊,可以跟其他带小孩的老人聊天,同时也避开了外面火辣辣的太阳。

与其说一百次不要看电视,倒不如直接干脆的关掉电视,并且给可乐和奶奶找到能够替代看电视的娱乐。

第二件小事:放下手机陪孩子

可乐爸爸的工作经常都是五加二白加黑,很多时候可乐还没醒就去上班了,晚上可乐睡着了还没回来。

有段时间,可乐已经很想爸爸了,每次听到门响,就急匆匆地跑到门口,边走边兴奋地说:爸爸回来了。然后又失望地走回来,说到:原来是奶奶开门丢垃圾。

“爸爸,你又在看抖音吗?我们一起看吧!”可乐说到。

某周末,好不容易盼到爸爸在家了,可爸爸却放不下手机,回到家里还不停地刷着手机,然后就变成了带着可乐一起看抖音。

最后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拿着可乐的平衡车给爸爸,把他们俩“赶出去了”,让爸爸去陪可乐骑车。

当晚,我对可乐爸爸说:我不要求你每天都能陪可乐,但每周至少抽半天时间陪她出去玩,我不希望可乐长大以后回忆起与爸爸在一起的时光就只有玩手机。

爸爸觉得我说得有理,于是从那以后不管工作多忙,每周都会抽空单独带着可乐出去玩,享受他们父女独有的“二人世界”。

无论告诉小孩多少次看手机对眼睛不好,但父母不放下手机,小孩总觉得手机有魔力,不如放下手机陪伴孩子。

第三件小事:跟孩子一起刷牙

在可乐比较小的时候,我都是直接帮她刷牙,等到她大点了,有自己的想法了,训练她独自刷牙却变难了。

最初跟她说:早上起床和晚上睡觉前要刷牙哦,不然牙齿长虫虫,会痛痛的哦!

不管我换了多少种方法,却没有取得想要的结果,刷牙完全看可乐个人的心情,有时候一天刷好几次,有时候一天都不刷。

后来我改变了方法,每次要刷牙的时候就跟可乐说:可乐,妈妈要刷牙了,你要跟妈妈一起刷吗?

可乐说:好的,妈妈等等我。

没想到这样的改变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可乐跟着我一起刷牙,模仿我刷牙的样子,比单独教她刷牙学得快多了。

后来可乐告诉我:我喜欢跟妈妈一起刷牙,一起比赛看谁刷得快,刷得干净。

其实,跟小孩说不刷牙会长虫牙,以后牙齿会痛,在这种年纪她根本就无法理解,反倒是带着她一起刷牙更有效。

在我刚生妹妹的时候,才两岁多的可乐完全没法接受那个跟她抢妈妈,还要用她的东西的妹妹,于是就对那个抢了妈妈的妹妹充满了敌意。

用浴盆给妹妹洗澡,可乐会哭着说:这是我的盆子,不给她用。

我们要抱妹妹,可乐就哭着喊:不要抱她,抱我。

想用可乐以前的推车推妹妹出去玩,可乐会马上跳到推车上坐着,说:这是我的车车,不给她坐。不管怎么沟通,就是赖在推车上不下来。

这个年纪的孩子没有办法理解妈妈为什么要生一个妹妹,她对这件事的解读就是,家里多了个妹妹,大家都去抱妹妹了,大家都去照顾妹妹了,大家好像都不喜欢我了。

这时候,只能用实际行动让可乐感受到妈妈对她的爱,时不时地亲亲她抱抱她,抽空带她去玩,慢慢地她懂了原来妈妈还是爱我的,妹妹并没有抢走我的妈妈。

现在可乐好爱妹妹,会跟妹妹分享玩具,会亲妹妹抱妹妹,会在妹妹哭的时候叫妈妈过来抱妹妹。

最令我感动的一次是,可乐不小心磕着头哭了,我正抱着她,这时候妹妹哭了,她马上停止哭泣,对我说:妈妈,妹妹哭了,快去抱妹妹。

在可乐成长的过程中,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比如我看书的时候,可乐会过来跟我一起看,让我给她读我看的书,要是她觉得我看的书没意思,她会自己拿绘本过来让我给她读。

我们与其抱怨孩子爱玩手机,不如从自己放下手机开始;我们与其抱怨孩子不爱学习,不如从自己开始爱上看书开始;我们与其责怪孩子不爱运动,不如从自己养成运动习惯开始……

少抱怨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多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多想想自己是否给予了孩子高质量的陪伴,是否给予了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传递给孩子的是否都是正能量……

家是孩子人生的起点,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身为父母的我们更应该以身作则,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孩子做好榜样,成为孩子的模范,成为更好地父母,用正确的身教教育孩子。

7

在教育孩子上,身教肯定胜于言传的。从孩子哇哇落地到后天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孩子最初的老师,父母的行为举止无形之中影响着孩子。父母的喜怒哀乐,孩子都会模仿,而言传的教育,孩子有个消化吸收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时间可长可短,而身教的效果可以是立竿见影的,所以鄙人觉得,身教胜于言传。

8

言传和身教同样重要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id\": \"v02016a80000bsefd9v325mvkirh9qb0\

9

孩子的教育上身教胜于一切,有的时候小孩子的学习好的事情很难的养成好的习惯也很难的,但是养成一个不好的习惯学习件不好的事情却很简单很容易,而且想要改正过来的话却很难很难。

没有孩子的时候自己有一些缺点别人会和你指出来,但是会觉得不以为然感觉每个人都会有错误,有不好的地方为什么要改正呢,但是有了孩子之后你会发现孩子就好像是你的一面镜子,他会把你的一切都模仿你的不好的,习惯等等。

慢慢地你会发现自己的错误,孩子的身上会延续甚至会传递,甚至还会扩大这个时候就开始反思,原来自己真的是孩子的一个镜子一个影子。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但是当自己的坏习惯给孩子树立了一个不好的榜样之后,尤其是在孩子模仿自己之后,你就会发现真的父母真的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且父母的很多很多的喜欢孩子是会模仿的,而且对孩子的一生都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每一个成功的孩子后面都有一个很优秀的父母,他们乐观积极向上充满着正能量。

一个正能量的父母会有一个很美好的原生态,家庭会让孩子在爱中成长,孩子会很优秀,以后,孩子就会很多事情都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父母,不用担心孩子,因为他从小的那种环境就让他对很多事情,有了判断知道对错,这应该是当父母感觉很美好的事情了。孩子可以明事理知对错。

10

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三种境界:

言教,身教,境教。

这三种教育在生活和学习当中,对孩子起到的作用是层层递进的。言教是在语言上对事情和行为的教导。讲大道理,给出建议,讲出方法。这只是口头教育,孩子的记忆不深刻,不理解。效果不是最好。言教要建立在身教之后,也就是先要身先力行,以身作则。成为榜样再去进行言教效果会倍增。

如:父母工作繁忙下班后,放松看电视、刷手机,再去教育孩子爱学习、写作业,可能这个效果不会很好,仅管你讲一大堆道理不一定有用。因为孩子并没有看到你认真努力工作的状态,只看到你享受时状态。但如果家长回到家人依然有着良好健康的生活情趣,如:看书,写字,画画,或做家务。家人一起互动,家中是对知识是一种充满乐趣和敬畏,那么孩子就会受到感染。往往人们到了家中都会把最散漫的样子留给孩子看。

配合上境教,环境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古有孟母三迁,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好的学习氛围,生活环境,孩子从中会接受到正面极积的影响。

所以作为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到名人故居感受他们的生活气息,学习他们的家文化。给孩子创造优秀的朋友圈,与优秀的人为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