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水浒传》中,王伦对林冲有收留之恩,所做之事也非伤天害理,为

《水浒传》中,王伦对林冲有收留之恩,所做之事也非伤天害理,为

2020-07-28 04:04阅读(68)

《水浒传》中,王伦对林冲有收留之恩,所做之事也非伤天害理,为什么不能留他一命?:《水浒传》中原梁山泊主白衣秀士王伦,虽为落第秀才、一介书生,确也羽扇纶

1

《水浒传》中原梁山泊主白衣秀士王伦,虽为落第秀才、一介书生,确也羽扇纶巾,风度翩翩。为何却死于被他收留的林冲之手,实为胸无大志、气量太窄小而遭杀身之祸而已。

初时王伦与杜迁、宋万占据梁山泊打家劫舍,时常得到小旋风柴进的钱粮资助,柴大官人对于山寨之恩非比寻常。本该寻机报答。

可当林冲走投无路之下,经柴大官人的推荐,欲上梁山入伙。不料遭遇王伦的百般刁难。由于有柴进的推荐信,王伦本来应该慨然接纳林冲入伙,一来给足柴大官人的面子,二来林冲武艺高强,加入梁山亦可如虎添翼,壮大实力,可谓一举两得。林冲也会感恩戴德,忠心报效。

可王伦确忌惮林冲的才华,害怕有朝一日被林冲取而代之。于是不顾柴大官人的情面,百般推委,欲拒林冲于山门之外。如此种种,引得杜迁、宋万、朱贵等众头领好生无奈。这在崇尚忠义的年代,实在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也为林冲火并王伦打下了伏笔。

等到晁盖携吴用、阮氏三雄等欲上山入伙,王伦本欲收留,意图借晁盖之力制衡林冲。可当得知晁盖等人杀得追剿官军片甲无回的壮举后,又感觉到了更大的威胁。于是又拿出对付林冲的套路,一心不纳。终勾起林冲的伤心往事,继而愤愤不平。

晁盖无奈,欲投别处聚义。可吴用的嗅觉何其敏锐,己觉察到了林冲的心思,于是乎言语相激。加上林冲苦大仇深,一心要壮大梁山实力,以图日后有机会报仇。

今见晁盖等如此英雄,与王伦相比简直是判若云泥,遂动了杀王伦而推晁盖做梁山泊主之念。因而怀惴利刃,在晁盖等帮助下,火并了王伦,并推晁盖做了梁山泊新主。

王伦本有一把好牌,若是稍有志向,招贤纳士,聚草存粮,以图抗拒官府。纵然开疆拓土也并非不可能。即使不济也可以占据水泊,做一个逍遥的山大王,也不是快活?可王伦小肚鸡肠,没有战略眼光,终至众叛亲离,落得被林冲火并的下场,可说是一把好牌打得稀烂。

2

说起来,王伦不算坏人。

当年,柴进举荐林冲上梁山,写了一封亲笔信,让王伦接纳林冲,从柴进的话里可知,他与王伦交情匪浅,平日里,没少暗中资助梁山,梁山缺钱了,柴进资助一些;梁山缺粮食了,柴进派人送去一些。


柴进还说了一句话:

多有犯了弥天大罪的人,都投奔那里躲避灾难,他都收留在彼!

从中可知,柴进之前送了不少人上梁山,这些人都犯了弥天大罪,或杀了人,或抢了劫,或放了火,柴进家成了犯罪分子集聚地。

不过,柴进家虽有免死铁卷,但并不敢明目张胆地跟大宋对着干,一旦风声紧了,他便将犯罪分子转移到梁山。梁山成了犯罪分子的庇护所。

再来说王伦。

王伦,人唤白衣秀士,他读过几年书,参加过科举,可考了几年总也考不上,遂自暴自弃,仇视社会,十多年的圣贤书算是白读了,“修身治国平天下”抛在了脑后。


后来,机缘巧合,王伦结实了朱贵、杜迁和宋万三个好汉,这三个好汉是个粗人,大字不识几个,他们见王伦胸中文墨,出口成章,便拜他为大哥,又聚拢了一帮小喽啰占山为王。平日里他们靠打家劫舍以及柴进资助度日,过得也算潇洒。

然而,书读得多了,不免谨小慎微,前怕狼后怕虎,王伦就是这样的人,他只敢小打小闹,不敢闹出太大动静,所以杀官差、劫生辰纲这种事,他们是没胆子干的。

当林冲揣着柴进的介绍信上了梁山之后,王伦犹豫了:

一来林冲犯了大案,杀了官差,烧了草料场,留下林冲,极易引来官府围剿。

二来林冲极有本事,武功极高,他担心林冲抢了他的位子。


事实上,王伦的担心不无道理,如果换作是你,也不会容留林冲,因为留下林冲,就等于留下祸端。

后来发生的“火并”事件印证了王伦的担心,临死之前的王伦一定万般后悔,早知如此,就不该一时心软,把恩将仇报的林冲留下来。

3

从林冲杀王伦一事,可以看出林冲是个阴柔的人,当初高衙内对林冲娘子不怀好意,欲行不轨的时候,林冲瞻前顾后,空有一身好武艺,不敢和高衙内撕破脸面,只想委屈求全。没想到他的软弱和退让让高衙内步步紧逼,设计陷害致使林冲家破妻亡,仍没有激起林冲的复仇之心。对侍气焰嚣张,横行跋扈的高衙内,林冲碍于其父高俅的权势,林冲只想避让退缩,并无半点儿男儿热血情怀。野猪林一役,林冲已经看透高俅父子要置他于死地,仍然坚持去服牢役,而不是当机立断杀了差人,潜服回京,以他的身手,寻找时机快意恩仇杀高衙内并不是没有机会,但林冲出于对权势的敬畏,压根就没这样想过。

林冲上梁山时,王伦对林冲虽有刁难,但并无害他之意,只是怕林冲威胁到自己的位置,所以并不想留下林冲,这也引起了林冲内心的不满,但他隐忍不发。等到晁盖等人上山时,他们惧怕的也是林冲,如果梁山不肯收留,他们要强留甚至火并的话,林冲是个最大隐患,晁盖一帮人联手也不一定是林冲对手。所以吴用才极力拉拢林冲,利用林冲对王伦的不满借刀杀王伦,林冲在面对一个山寨头目王伦底气很足,因为王伦没有官方背景只是一个江湖山大王,林冲背后还有晁盖一帮人撑腰,所以这个时候林冲杀伐果断,一刀结束了王伦。虽然王伦并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也不像高衙内那样做恶多端,但因为王伦没有什么靠山,所以林冲杀他就很简单,没有很多顾虑。而对于整个梁山发展来说,杀掉王伦,他的手下不会再有别的想法,只能一心效忠新的头领。正所谓斩草除根,以绝后患,所以林冲在那个节点杀了王伦也是正确的选择。

4

好汉之间火并,杀人,并非全是因为对方该死。而是看对方活着,是否答合大家的利益。

王伦也是如此。而林冲火并王伦的原因,由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王伦格局太小

就梁山水泊的发展而言,王伦多疑,小器,胸中格局太小,已经制约着梁山的发展。

对于林冲而言,他因为高俅的逼迫而被迫上梁山落草,但他好歹也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枪棒无敌,是渴望建功立业的,而是像王伦期待的,偌大的梁山,小猫杂鱼三两只,喽罗三二百,天天干一些剪径截道的小活。

所以,当晁盖一行人上山之后,他看到了机遇,论气量,论名气,论武器,晁盖、吴用、公孙胜一行人,要比王伦强上太多,如果说他之前没有这个实力火并王伦的话,那么晁盖一行人的到来,加强了梁山上第三方的力量,所以,林冲才有魄力,去干这样的事。

总之,在我看来,林冲杀王伦,只是因为之前王伦的排挤吗,未必。完全是看王伦没有魄力,占着大好的梁山,无所作为,受不了而已。

二、在梁山中,林冲本领最高,排位却最末

在王伦时的梁山,因林冲是最晚入伙的,所以,哪怕武艺最高,却排在最末。林冲论枪棒拳脚,可以说当时梁山上无一人是对手,而在排位时,却在杜迁、宋万之后,林冲是骄傲之人,也肯定不岔,只不过,在晁盖上山之前,势单力薄,才忍着而已。

三、中了吴用的激将之计

吴用等人上山时,王伦其实是不大乐意的,他表面上大张旗鼓,热情招待,却不提入伙之事。晁盖等人自顾欢喜,看不出来,但这样的计俩怎么可能骗得了吴用。

吴用在席上看到林冲因为晁盖一行被拒,想起自己入伙时的情况,心中略有不平,于是想办法激将林冲,与王伦火并。

而在天亮时,林冲来访,于是吴用鼓动三寸不烂之舌,挑泼林冲与王伦的关系。而林冲与王伦早就不平,于是借机在宴上砍了王伦。

结语

《水浒》里,王伦虽说收留了林冲,也只不过是看在自己的大金主小旋风柴进的面子上,他收留林冲之后,并不重视,首领之间排队,林冲不管是名声,还是武艺,都在众从之冲,而王伦却将其排在杜迁、杜万之后,林冲本就是骄傲之人,看到王伦格局小,无器量,并不适合当梁山的首领,这股不平之气,就早酝酿着。

而如今,晁盖一行人因劫了生辰纲,也来到梁山,在交谈中,了解到晁盖的为人。另外,由于吴用的挑泼,所以林冲才会一怒而起,砍了王伦。

至于为什么会砍了王伦,而不留他的性命,这是因为在早期,梁山上不管是杜迁,宋万,还是梁山上的喽罗,都是王伦的人,林冲能砍王伦,也就是因为吴用虚拦着王伦,而阮小二挡着杜迁,阮小五拉住宋万,阮小七帮住朱贵,而王伦的心腹喽罗都在厅外,远水解不了近渴。

如果林冲心慈,放了王伦,只要王伦脱身,一声号令,几百人围攻晁盖与林冲等人,到那个时候,是胜是负,都不好说了。

5

现在有个词儿常有人说,叫“德不配位”,这词儿用在王伦身上也基本合适,不过得略改改,改一个字。

王伦是:“恶不配位”。所以才落得个出场短暂,死状凄惨的下场。

要按咱普通人正常人的观念,王伦这个人做错了什么关键紧要事吗?其实并没有。他觉得林冲对自己宁静惬意的小康打劫生活有威胁,难道不正说明他有自知之明,有些秀士的小智慧吗?他真心不愿意林冲上山,但又不愿驳柴进的面子,最后还是收留了,也不能就说他不顾交情不讲江湖义气吧?话说最后一幕,梁山泊是他一手创立的山寨,为求自保不愿接收晁盖一行,也是他的先见之明,保护正当合法权益吧……怎么林教头这二五仔反杀大佬,干得就这么理直气壮还义薄云天了呢?

问题就在这儿了,水浒传是恶人书。王伦林冲晁盖他们干的事儿,都不合法,走的都是黑道。既然是黑道,就有黑道的规矩,既然选择做了恶人,就得有恶人的行径做派,这么好的一个水泊梁山名声在外,却给他王伦占了,偏偏还这么菜,这菜,就是王伦的原罪了。

晁天王既然瞧上了这里上了山,王伦就不可能不死。唯一的区别,就是怎么个死法罢了。林冲要是心慈手软不忍杀王伦,那他也就是个菜,肯定会被吴用晁盖瞧不起,成为他们下一拨窥视的猎物。至于什么云里金刚摸着天小喽啰之流,也必会产生不稳定因素。

要比起晁盖宋江两人的唇枪舌剑各逞手段明争暗斗,王伦的有屁就放有话直说还真是小儿科了。归根到底,只能说他还是不太适合干恶人这份职业,或者当大恶人不够班,起码没资格当梁山的大恶人。

6

晁盖劫生辰纲事发,领吴用三阮等人到梁山入伙,寨主王伦不肯接纳,引发林冲火并王伦。

林冲杀了王伦后,手拿尖刀,指着众人说道:“据林冲虽系禁军遭配到此,今日为众豪杰至此相聚,争奈王伦心胸狭窄,嫉贤妒能,推故不纳,因此火并了这厮,…。”

林冲讲得很直白,火并王伦的主因是王伦对林冲投奔梁山和晁盖一伙人投奔梁山“嫉贤妒能,推故不纳”,当然主要还是对自己那次被推故不纳更为刻骨铭心。

而且林冲拿着柴进的推荐信投梁山入伙的时候,王伦确实是百般刁难,是朱贵带头发声要留下林冲,杜千宋万都附合了朱贵,王伦才勉强留下林冲,再碰上林冲心胸也不宽阔,造就了王伦被火并的悲剧。

7

王伦这个人其实就是小气了一点,占住自己的地盘,不愿意接纳比自己厉害的人。结果就被杀了。

从王伦来讲,他是一个秀才,落草是不得已为之,但能够做大头领,说明还是有一定的手段的,并不是一无是处。他不想落草,可是无路可走,或许还是被胁迫上山的,毕竟被胁迫上山的人不是少数。他没有什么大志向,安稳的守着梁山,够兄弟们生活也就可以了。

林冲是被逼的无退路的人,上梁山的时候,他已经心灰意冷,原来还想着回去与妻子团员,火烧草料场之后也就不想了,而且你发现此时的林冲性格大变,在路上就开始抢别人的东西,不给就打。完全与以前是不一样的。王伦不让他呆在梁山,让他弄投名状,林冲就狠着心要杀个人,才不管是不是该死的。即使上了梁山,林冲心里也是怨恨,觉得自己受委屈了。

其实晁盖他们对梁山可以说害怕,阮氏三兄弟说起来很牛,但打鱼不敢去梁山泊。他们也知道梁山不接纳外人,晁盖一伙上山也是被逼无奈,没得选择,不去就被抓了。上了山,就是要做头领的,而且是大头领。

于是,晁盖一伙上山,王伦立马就孤立了。弱肉强食的绿林,一介书生自然不能与之抗衡,王伦不死,梁山不能壮大;王伦不死,晁盖也就无落脚之处,王伦之死也就必然了。

8

王伦与林冲两人此前并无交集。

两人一个是落第秀才,一个是禁军教头,一文一武,地位也是天差地别。

他们唯一的交集就是在林冲落难后柴进的招待与结交。

那么回到主题,为什么林冲对王伦的观感很差,以至于晁盖上山后林冲轻易就将王伦宰了呢?

现在刑事犯罪案件中有一句话是:每一个罪案背后,都有一公升的眼泪。(虽然不知道是谁说的)

我们看一下林冲为什么会这么做?

1、家破人亡

2、好友背叛

3、奸人陷害

4、身败名裂

在这种情况下,林教头千疮百孔的心灵好不容易在柴大官人庄上得到了些许安慰,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满怀期待的投奔梁山。

此时,王伦是怎么干的?

“争奈小寨粮食缺少,屋宇不整,人力寡薄,恐日后误了足下,亦不好看。略有些薄礼,望乞笑留,寻个大寨安身歇马,切勿见怪。”

他内心的心理活动更不必多说,就是担心林冲占了他的位置。

而且在林冲表明心迹,只是要收留并无其他想法后,王伦更是要林冲纳个“投名状”上来。

王伦这一招以退为进,其实也算他小九九里面的一环:

试想,原来的林冲位高权重,虽然被迫要来落草,但他的名声和大义还占着。

现在做了个剪路贼,杀普通人,大义有亏,也就有把柄捏在王伦手里,王伦也才放心林冲不敢强逼他让位。

这一点也就算了,算是上位者的驭下之道,虽然并不高明,但也说得过去。

但接下来一件事,让林冲内心更是不爽,这便是杨志事件:

林冲按照要求杀人,不料正是杨志。两人大战N回合后,王伦跳出来制止了。

王伦的想法此时有了转变:有平衡林冲的人在也行。

听完杨志自报家门后,马上拍马屁道“久闻大名,今日经过寨子必须来喝两杯”等等话语。

这都是屁话,要是真听过,那八十万禁军教头你没听过?

在我看来,除了刚才平衡的想法,第二个就是他的杨老令公之后的身份起了作用,第三个原因就是应过武举。

名门之后,加上同样应过举,现在又出现困难,这让王伦心态平衡不少。

于是马上安排座位:不知有意还是无意,上首杨志,下首林冲。

而且主动要求杨志留下来大称分金,大碗吃肉。

这就让我们教头心态爆炸了啊!

这区别对待,分明就是瞧不起我林教头!

什么白衣秀士,有机会让山寨都给你穿白衣!

后续的晁盖入伙事件终于成了导火索:

林冲看明白了,王伦这家伙一是嫉贤妒能,二就是怕担事(林冲、晁盖都有大案在身)。

以后要是来个官军围剿什么的,自己不马上凉凉?只有同样有大案在身的晁盖等人才是自己的一路人。

看明白了这一点,林冲手起刀落,那叫一个痛快啊!

至于柴大官人那边怎么交代?

相信一个死去的白衣秀士和山寨一众好汉,柴大官人知道该选择谁。

这就像现在的风投一样,创业团队换了个更加有能力,有干劲的老大,投资人只会乐见其成,闲的蛋疼去举报操作违规。

再说了柴大官人本身屁股就不干净,一个愈发强大的梁山泊团队符合他的利益,最起码退路有保障了。

关注“水泊之声”,看更多精彩问答!

9

林冲需要向晁盖等人纳投名状

10

《水浒传》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刻画了一百零八将,很多人物形象都很生动。按说,王伦对林冲有收留之恩,他所作所为也并非伤天害理,为什么不能留他一命呢?

作者这样安排,主要是为了突出林冲的性格,把他内心深处的阴暗面刻画出来。

遇强者折腰,向弱者挥刀。这是懦夫所为!其实这样的懦夫很多!

小时候读《水浒传》,觉得林冲是个悲情英雄,被高太尉害得家破人亡。那时候我们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于是对林冲给予了廉价同情!

林冲被高太尉罗织入罪,刺配远方,一路上人家就是摆明了要弄死他!亏得鲁智深前来救援,面对时刻要害他的两个公差董超薛霸,林冲不敢有丝毫反抗心理!因为人家代表的是朝廷,是他惹不起的强者!

其实别说那两个小公差,就连高俅也不是什么强者!一个靠踢球取悦于人混到了官位而已,他可以利用自己的职权肆意妄为欺压迫害比他弱的人!

有样学样,林冲大英雄比他们强不了多少!对高俅对公差不敢怠慢,但是对同样加害他的陆虞侯那可不用客气,因为陆谦比他级别低!

火烧草料场,杀了陆虞侯,风雪山神庙,闯入一个村庄,居然很无耻的从村民手里抢夺酒肉,强盗本性暴露无遗。他可以肆意欺凌这些村民,因为村民是弱者。可惜一时大意喝多了,被抓住差点丢了老命!亏得又是柴进搭救,推荐上了梁山!

按说梁山本来是王伦的地盘,收留你是人情,不留你是本份。林冲这个时候节操丧尽,为了在梁山立住脚,居然去路上找投名状,准备滥杀无辜。在他眼里,杀个路人无所谓,反正路人是弱者!

王伦也是弱者,落魄秀才而已,不仅没背景,武艺也不咋样。林冲可以杀无辜路人,也可以杀了弱者王伦!杀了弱者还要理直气壮的说是为了山寨发展!

王伦这个角色的设定,就是为了突出林冲欺软怕硬的本性。

欺凌弱小注定不会有好结局。不同版本的故事里林冲结局各异:1,因为宋江要等待招安放了高俅,被气死了。2,征方腊瘫痪,与独臂武松住在庙里,半年后病死了!

幼年不识豹子头,读懂方知人性恶。

壮士挥刀凌弱小,徒为世人添悲歌!

只有懦弱者才会欺凌比自己更弱的人。这种最没出息的人注定难得善终!

同强者竞争,才会更强;向弱者挥刀,注定更弱!

遇恶不惧,不遭恶果;见善不欺,方得善终!

遇恶则惧,必遭恶果;见善就欺,不得善终。

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