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朱元璋的岳父入宫探望女儿,为何会被赐死?

朱元璋的岳父入宫探望女儿,为何会被赐死?

2020-07-27 06:01阅读(89)

朱元璋的岳父入宫探望女儿,为何会被赐死?:老丈人入宫探望女儿竟然一家被诛?这可真是奇了怪了,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见见自己的女儿竟然也会掉脑袋。可是呀

1

老丈人入宫探望女儿竟然一家被诛?这可真是奇了怪了,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见见自己的女儿竟然也会掉脑袋。

可是呀,这天底下和一个人搭上了关系之后确实会没有道理可讲。

这个人是谁呢?皇帝!

皇帝口含天宪,皇帝说的话即是道理,错了也是道理,对了更是道理,所以呀,别闲着没事和皇帝讲什么道理。

总之,皇帝真铁了心想让你三更死,你也活不到五更。

朱元璋的老丈人入宫见了见自己的女儿之后,为什么却会突然落了个全家被诛的下场呢?

这个老丈人是胡美,原本是朱元璋的死对头陈友谅手底下的官,也挺得陈友谅的重用,已经坐到了江西行省丞相的位置,可是朱元璋这边一让人去招降胡美,胡美也没犹豫太久便同意了。

所以,朱元璋挺怀疑胡美这个人的人品,一直不怎么敢用他,过了好几年,朱元璋看胡美这个人确实没有异心,“忠实无过”,也没犯过错,这才开始让胡美独立领兵作战。

胡美这个人也确实有几分能耐,立了不少功,所以朱元璋也愈发的信任和重用他,后来朱元璋又将胡美的女儿收入后宫之后,胡美突然成了朱元璋的老丈人,又这么得朱元璋的信任,所以也就更得意了。

洪武三年十一月,朱元璋册封了三十四位开国功臣,六位公爵和二十八位侯爵,胡美的功劳自然不可能是公爵,但侯爵却妥妥地有他的一席之地。

所以说,当时的朱元璋很厚爱胡美。

只可惜,虽然是朱元璋的老丈人,可是他最后却仍然没有落得一个好下场,这事朱元璋是有点不厚道,却也怪胡美自己愚蠢,愣是往朱元璋的枪口上撞。

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一直想方设法地巩固朱家的江山,想让朱家江山千秋万代地传下去,所以对于跟着自己打江山的开国功臣,他也一直想收回他们手上的权力,可是这帮人享受到了权力所带来的好处,除了汤和这样聪明识趣的人,也没几个人愿意放手。

所以,朱元璋只能等着他们犯错,然后挑他们的刺。

1380年,朱元璋借“胡惟庸案”为由,株连了不少人,也砍了不少人的头,胡惟庸虽然死了,可是“胡惟庸案”却没有结束,此后陆陆续续仍有无数人受到此案的牵连。

对此,胡美难道没有一点察觉吗?

胡美作为一个曾经在陈友谅手下做到了丞相,转投了朱元璋之后又能封侯的人,绝对是一个聪明人,岂会闻不到这么明显又诡谲的政治氛围?

他当然闻到了,可是他并不在意,没办法呀,自己是皇帝的老丈人,又给皇帝立了这么多功劳,皇帝肯定是相信自己的,肯定不会怀疑的。

所以,胡美仍然我行我素,从前怎么做,风声紧了,他还是这么做,他做什么呢?入宫去探望自己的女儿,可是他见女儿就见女儿罢,他竟然还带着自己的另一个女婿也一起入宫,这是想干嘛?

朱元璋不高兴了,你自己入宫,即便是想告诉咱你为咱立过功,咱也不好说什么,可你带别的女婿入宫是几个意思?想让咱的贵妃和他干什么龌龊事?

1383年,朱元璋直接让人捉拿胡美、胡美的女婿下狱,随后对外宣布,这翁婿二人犯了法了,处死!

可是,犯了什么法什么罪?朱元璋没说,因为他一时也没想好给胡美定个什么罪。

1390年,此时离胡美被处死已经过去了7年之久,曾经权倾朝野的李善长也因牵连进入“胡惟庸案”被处死了,朱元璋这才想起来还没给胡美定罪,所以趁机给胡美定了罪。

朱元璋给胡美定的是什么罪呢?

《明史》云:“二十三年,李善长败,帝手诏条列奸党,言美因长女为贵妃,偕其子婿入乱宫禁,事觉,子婿刑死,美赐自尽云。”

李善长被处死后,朱元璋下诏让人列举奸党名册,胡美也被写进了这份奸党名册之中,罪名是胡美仗着自己的女儿是皇帝的贵妃,竟然趁机偕同女婿入宫淫乱后宫,这还了得?所以,胡美被赐自尽,他的女婿被处死。

事情到这儿,胡美的罪是定下来了。

可是,这个罪能不能坐实呢?恐怕只有朱元璋自己一个人知道了,反正朱元璋的目的的确达到了。

但凡胡美能够清醒一点,乖乖在家待着,或者干脆学学汤和,也不至于会落得这个一个下场,可他偏偏要往朱元璋的枪口上撞。

胡美的女婿更蠢,他也不想想皇帝的后宫,岂能想进就进?

所以,胡美和他女婿的死也算是咎由自取,是他们自己走上了断头台。

2

有一种人不撞南墙不回头,有一种人不知道天高地厚,还有一种人没有自知之明,其实这三种人是一类人,活的太自我,不分场合,给人一种特立独行的感觉,习惯于不把自己当外人。朱元璋从乞丐到皇帝,一路走来,收了不少义子,纳了许多姑娘,自然也得到了一堆岳父。而在他的众岳父中,恰好就有一位符合上述个性的人,这个人名叫胡美

这个世界上,向来都是一物降一物,如果把胡美比作是一根刺儿,那么朱元璋恰好是那个酷爱拔刺儿的人。谁敢露锋芒,第一个灭谁。狼遇到羊,是羊的悲哀,狐狸遇到猎人,悲催的是狐狸,朱元璋碰到胡美,是胡美的不幸。羊知道狼的凶残,狐狸知道猎人的厉害,而胡美看不透朱元璋。所以,死到临头,叫苦不迭。

那么,朱元璋收拾胡美的理由是什么呢?单是因为他入宫看望了女儿了吗?当然不是,故事还得从头说起。

胡美,人如其名,胡作非为,感觉挺美。胡美做事很高调,做人亦如此,招摇过市,显山露水。这样,不免让我们想起了那个坑了干爹的某美,事后想想,两个美还真有同病相怜之处。只不过,胡美误了卿卿性命,某美生活照样滋润。


胡美原名胡延瑞,汉王陈友谅的擎天一柱,曾任江西行省丞相。朱元璋灭掉陈友谅后,胡延瑞望风而降,为此朱元璋赞叹其为:“持兵两雄间,可观望而不观望者”的智者,识时务的俊杰。胡延瑞表示死心塌地追随朱元璋,特意改名为胡美,以避朱国瑞(朱元璋,字国瑞)的讳。

归顺朱元璋后,胡美犹如三百年后的吴三桂,勇猛无敌、所向披靡。所不同的是,吴三桂为满清横扫西南,胡美则纵横东南,同徐达一道灭掉了张士诚,助朱元璋完成统一大业。因此,朱元璋于洪武三年大封功臣时,将胡美列为开国元勋,封中书平章、同知詹事院事。同年,朱元璋赐胡美豫章侯爵位,食禄一千五百石,而且还当众表彰胡美如归汉的窦融,特赐丹书铁券一块,可免死二次。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既然老朱这么慷慨,胡美也不吝啬,于是将如花似玉的女儿胡顺献给了朱元璋。朱元璋见到胡顺心花怒放,心说:如果大臣们都这么懂事儿,只怕身体吃不消啊!胡顺是一个难得的尤物,一夜过后,竟让故意压制欲望的朱元璋爱不释手。不久,朱元璋便晋升胡顺为嫔妃,夜夜召幸,巫山云雨。

女儿受宠,胡美脸上有光,回首自己多半辈子的成就,很有飘飘欲仙的必要。记得朱元璋曾把自己比作是助刘秀一统天下的窦融,而窦氏家族最终又成为了东汉最显赫的名门世家,而我胡家徒有其表,无有其实。到头来,不过是被朱元璋扣了一顶高帽子。想到此,胡美的心又凉了半截,谁让自己碰到了一个把外戚防成贼的皇帝呢!

人一旦怀有不满的情绪,多数不会憋在心里,必然会找到一个发泄的出口。胡美为了给心里找平衡,竟然想到了私自出入朱元璋后宫的方法,既新鲜又刺激。当然,理由是看望女儿。可是他不明白,自古皇帝的后宫是禁区,到处是雷,只要越入,就会被炸的粉身碎骨。而朱元璋规定,只有命妇、而且是在规定的时间段,才能入后宫探视,男人是绝对禁止入内的。

开始,胡美是一个人进进出出,犹如在探雷,当发现“安全”后,干脆把女婿和儿子也叫上,来了一个“风流三侠”的组合,大有替朱元璋分担劳累的意思。正当“三贱客”得意忘形之际,危险悄然而至,原来他们的一举一动早被锦衣卫画成图像,送到了朱元璋的手中。

朱元璋看到这三个“裸奔”的小丑之后,迅速出击,全部抓入大牢。最终,胡美的儿子与女婿被大刑伺候至死,胡美自尽而亡。当年正是洪武十七年(1384年),距胡惟庸案仅过去四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何况朱元璋是一个热衷刨根究底的皇帝,所以朝廷百官战战兢兢,如临深渊,更没有人敢去探听胡美的死因。

洪武二十三,老黄牛李善长案发被诛,朱元璋下诏列举奸党启示,将胡美归为胡惟庸余党,并公布了胡美的罪行——携众扰乱宫禁。

其实,朱元璋想收拾胡美,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儿,如果给他按一个谋反罪名,御赐的“免死铁券”也就作废。不过,朱元璋并没有那样做,而是把“家丑”扬了出来。敢在皇帝的后院点火,同样罪孽深重、十恶不赦。群臣知道真相后,交头接耳,拍手称快,都觉得胡美罪有应得,太活该了。

感谢朋友们点赞、关注!欢迎发表其他看法!

3

按照《明史》的记载,朱元璋的岳父之中,因为入宫探望女儿而被赐死的,只有胡美一人。

胡美,原名胡廷瑞。因为朱元璋,字国瑞,胡美为了避讳,就改了名字。最初,他是陈友谅的部下,任江西行省丞相之职。朱元璋攻打江西时,派人招降胡美。经过谈判之后,胡美率众投降,朱元璋命胡美仍任原职。

胡美投降之后,先是跟随徐达,进攻张士诚,连下湖州等三城,并招降了张士诚部将莫天祐。之后,又被任命为征南将军,率师攻取福建,大败元军,连下八城,平定了福建全境。胡美在开国将领中,也算功勋卓著的一个了。

因此,到了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之时,胡美受封豫章侯,位居开国三十四功臣之列。同年,朱元璋还将胡美的长女纳入后宫,封为顺妃。第二年,胡顺妃生皇十二子湘王朱柏。自此,胡美有了另外一个身份,朱元璋的“老丈人”,换个说法就是“外戚”。

“外戚”在其他朝代,绝对是权势、富贵双丰收的身份,但在明朝,却完全不是这个样子。朱元璋马上就要亲自示范打压外戚,以防外戚乱政,或篡位。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发,胡惟庸及其党羽多被处死。但是,并没有牵连到胡美。胡美被改封临川侯,并被列入了勋臣榜。朱元璋说胡美是“持兵两雄间,可观望而不观望来归者七人”中的一人,因此“帝遇之尤厚”。

朱元璋宠爱胡顺妃,又厚待胡美,不免让胡美开始飘飘然。

根据《明史》的记载,洪武十七年,胡美突然“坐法死”,胡美的儿子、女婿也被朱元璋处死了。但是,朱元璋在当时却没有丝毫的解释,包括胡美等人的罪名也不公布。大臣们一个个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却又不敢多问。

等到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长卷入胡惟庸案被赐死,朱元璋才下诏,列举胡惟庸、李善长奸党罪状,并将胡美归入了“奸党”之列。朱元璋列举胡美的罪状是:“美因长女为贵妃,偕其子婿入乱宫禁,事觉,子婿刑死,美赐自尽”。

“入乱宫禁”,不要误会,绝对不是秽乱后宫,胡美应该也没那个胆量。

朱元璋为了维护朱氏的大明皇权,用尽了浑身解数,特别是重点防范六类人,权臣、宦寺、后宫、外戚、方镇和诸侯。他先是废了丞相制,六部直接向天子负责,分散大臣的权力,防止权臣出现;又在宫门口立铁碑禁止宦官干政;还让人编修《女诫》,防止后妃干政,甚至是恢复了后妃的殉葬制度,不留前朝后妃;同时,还不惜制造明初四大案,来除掉外戚及方镇重臣。朱元璋只是犯了一个糊涂,封皇子为诸侯王,还让诸侯王有兵权。

了解了朱元璋的行为准则之后,就比较容易理解为什么朱元璋非要杀死胡美,及其子婿了。

所谓的“入乱宫禁”,其实是不遵律令,未经请旨私自入宫“探望女儿”。朱元璋开始并不知道胡美带着儿子和女婿入宫探望过胡顺妃,等到“事觉”,朱元璋会怎么想呢?

胡惟庸虽然在洪武十三年就被处死了,但胡惟庸案并未结束,不然也不会在洪武十八年,牵连出了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父子;到了洪武二十三年,又牵连出了李善长。朱元璋在胡惟庸死后,还在派锦衣卫四处查访,寻找所有可能参与胡惟庸谋反,或者有谋反可能的大臣。

结果,胡美突然带着儿子、女婿一起入宫探望了自己的女儿。这让原本就多疑,神经紧绷的朱元璋,不能不怀疑这是外戚勾结后宫,要谋害自己呀。特别是胡顺妃还有一个已经十三岁的儿子朱柏。胡美联合胡顺妃害死朱元璋,趁机拥立朱柏,不是没可能。之后,胡美再学王莽、杨坚的故事,也不是没有可能。朱元璋可是爱读书的,他对王莽、杨坚的事情,是很熟悉的。甚至是,朱元璋读书读到对孟子都很有意见,要把孟子的神位扔出孔庙,还删减了诸如“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等八十多条孟子名言。

朱元璋自己是贫民造反夺得皇位,他内心恐惧呀,而且他杀大臣也是不分文武,一律杀,甚至包括宦官和后宫。而当年的赵匡胤是以武夺位,黄袍加身,赵匡胤就提倡“扬文抑武”。其实,这都是来自内心深处的恐惧,先要提防类似自己的人,这种恐惧是很难克服的。

因此,朱元璋恐惧了,愤怒了,直接借“入乱宫禁”之名处死了胡美的儿子和女婿,又赐胡美自尽。至于胡美及其子婿有没有真正要谋害朱元璋,没有相关记录。但是,胡美带着儿子和女婿,不经请旨,一起入宫看望女儿,的确有点不正常呀。父亲想念女儿了,带着妻子一起去倒是正常,你带着儿子跟女婿去,不要说是朱元璋了,不论是谁坐在朱元璋那个位置都会产生怀疑。

4

朱元璋一生在册后宫共18个女人(一后十七妃)。

“一后”自然是发妻马大脚马皇后,除了设一位贵妃赵贵妃外,老朱为图个吉利,把余下的几位分别按【贤、淑、庄、敬、惠、顺、康、宁】取其中一字命名,比如老朱的第九妃胡氏就取“顺”字,其名为——胡顺妃。

老朱的愿望是美好的,然则现实却很残酷,胡顺妃一生很不顺,可以说是坎坷。为什么这样说呢?

公元1371年,16岁的胡氏入宫,也就是老朱在南京称帝的第三个年头,胡氏被老朱封为胡顺妃。



有道是:“当年媳妇次年孩”。第二年胡顺妃为老朱生了一个胖小子,即朱元璋的第十二子,后封为湘献王的朱柏。

顺带说一下,这个湘献王在29岁时被朱允炆逼死了。据说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刚称帝时,有人告发朱柏要谋反,朱允炆传唤他,朱柏自知罪责难逃,在半路自焚而死。这也说明胡顺妃很不幸。

(回到话题)不幸何止这些呢?16年过去了,厄运突然降临到了胡顺妃的头上,他的老爸,即朱元璋的老丈人胡美和妹夫被老朱杀了,“官方”给出的罪名是:【美因长女为贵妃,偕其子婿入乱宫禁】。

翻译过来就是说:“胡美借进宫探望女儿的机会,带着女婿乘机淫乱后宫”。这可是生活作风问题,是给老朱戴绿帽,事实真的如此吗?




我们首先了解一下朱元璋的老丈人胡美的情况:

胡美(?~1383年)原来叫胡廷瑞,是胡顺妃的老爸。沔阳人(今湖北)。没错,和元末大汉政权建立者陈友谅是老乡。不仅是老乡的关系,而且还是上下级关系。

原来胡廷瑞最初是汉王陈友谅江西行省丞相(相当现在的省长)。朱元璋和陈友谅“鄱阳湖”一战,老朱在军师刘伯温出谋划策下,火烧陈友谅的战船,上演了一出元末明初版的“火烧赤壁”。

当时胡廷瑞也参加了战役,眼看汉王兵败如山倒大势已去,老胡考虑起了自己的退路。

恰好此时,朱元璋的派的密使到了,传达老朱的旨意:“只要老胡投降,官升两级”。

老胡一听动心了,于是派回使到老朱大营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希望老朱保留自己的军队”。





回使见到老朱,传达了胡廷瑞的意思,老朱一听刚要发火,旁边的刘伯温看在眼中,急忙用脚踢了老朱一下。

老朱是个聪明人,马上领会了刘伯温的意思:“先稳住再说”。老朱话锋一转,高兴地说“这不用胡老弟担心,我不会亏待他的,你看投靠我的徐寿辉、张士诚的部下,我亏待谁了?”。

有道是:“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胡廷瑞顺应时代潮流,带着部队投降了朱元璋。

朱元璋为何杀老丈人?

公元1368年,朱元璋南京称帝,建立大明朝。老朱原来叫朱国瑞,胡廷瑞名字里有个“瑞”字,犯忌讳,于是改名为胡美。

建国后(1368年),老朱大行封赏,胡美凭战功被封为中书平章、同知詹事院事。



洪武三年(1370年),胡美因和徐达等人把残元势力赶到了漠北,功封豫章侯,年俸一千五百石。

洪武四年(1371年),胡美把16岁的长女送进了宫,其实老朱早就相中了他女儿,只是抹不开脸直接要,胡美和老朱是同龄人。

胡美的女儿长得确实很美,套句老话就是“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赛过杨贵妃,比过赵飞燕!

老朱得了美人,心中高兴,将胡美从豫章侯改为临川侯,封地改到了富庶的江西。同时赐铁卷丹书,相当御赐了胡美免死金牌。

女婿对老丈人可谓达到了恩宠一时,这还得归功胡美献美的功劳,当时人们很羡慕胡美,于是流传下来了“生男不如生女好,生女当生胡氏女”这样一句话。

然而,时间到了洪武十三年(1384年),胡氏女的好运气到头了。也许应了“以色侍君,色衰爱驰”这句古语,也许是老朱移情别恋了,反正胡顺妃不得宠了。



假如胡顺妃得宠,老朱就不会在这一年把老丈人胡美下了大狱,当时谁也不知道内情,只是从小道消息听说:“胡美借进宫探望女儿之机,和老朱的第十七妃子孙贵妃厮混。甚至还传言胡美和女婿以及孙贵妃三人一起……,什么污言秽语都有。

人人都想知道事实的真相,但奇怪的是老朱始终保持沉默。对胡美不杀不问关押了起来。

这一关就是八年,洪武二十三年(1392年),李善长因谋反罪被处死,胡美和女婿也一同绑缚刑场被砍了。

此时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胡美和女婿站错队了,胡美错估了形势,成了李善长的人,朱元璋在动李善长之前,首先剪除了李善长的党羽,最后只剩下李善长才亮出了实情,原来杀老丈人是政治谋杀。这也是为什么免死金牌和胡顺妃都不能保住胡美的主要原因。

文/秉烛读春秋

5

女儿嫁给了皇上,父亲入宫来探望,却被砍了头。

是父亲不该生这个女儿?

还是这个女儿不该嫁给皇上?

我是三少,我来回答。

朱元璋登基后,杀了很多人。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能登上皇位,完全是靠自己赤手空拳打出来的。

小时候家里穷,朱元璋为地主放过牛,当过要饭的乞丐,也当过化缘的和尚。后来,朱元璋参加了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并赶走了元朝统治者,建立了大明政权。

朱元璋没有读太多的书,他的兄弟也读书不多,治理起国家来,无论是从政策还是管理方法上,都是靠自己慢慢地摸索。

这个摸索的过程,很累,也很艰辛。

为了巩固政权,朱元璋设立了锦衣卫、巡检司,又发动了胡惟庸案蓝玉案。胡、蓝两案,朱元璋前后共杀人约四万。

为打击贪官,朱元璋发动了郭桓案空印案

朱元璋当政31年,先后发起了6次大规模肃贪,杀掉贪官污吏约15万人

朱元璋,多疑,却不会无缘无故杀人。他杀的人,在他看来都是威胁到了大明的政权,甚至皇位!

威胁到了政权或者皇位,杀什么人,那都不是事,那怕是自己的老丈人!

老丈人入宫看女儿,遭惹杀身祸

这位老丈人叫胡美,原名叫胡廷瑞,他的长女是朱元璋的贵妃。

朱元璋好不容易当上了皇帝,自然也要享受享受后宫佳丽3000的奢华。因此,他后宫的女人也不少。光史书有记载的皇后,嫔妃等就有20多人。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

朱元璋的女人这么多,管理的不好,后宫岂不要天天唱戏?尤其是怕有些女人有心计,和有权势的大臣勾结,整出点妖蛾子来,可就麻烦了。

于是,朱元璋制定了宫规,明确规定:

“后妃不许群臣谒见,命妇于中宫千秋节并冬至、正旦、每月朔望来朝,其隆冬、盛暑、雨雪免朝”

这里说的很清楚,后妃不允许见外人,包括自己的亲人,只有在特定的时间才能接见。

而胡美大人,却忽视了皇帝的这条规定,直接带着儿子,女婿,长驱而入,看望已经是贵妃的女儿。

《明史》里是这样描述这件事的:

“帝手诏条列奸党,言美因长女为贵妃,偕其子婿入乱宫禁,事觉,子婿刑死,美赐自尽云。”

有人说,不就是进宫看望自己的女儿吗?怎么还是死罪呢?

看望女儿本身没有错,错就错在胡美自己真的想死,拦都拦不住,你当皇帝说的话是放屁吗?

“入乱宫禁”,是朱元璋杀了胡美的一大理由。

所谓“入乱宫禁”,指的是没有经过法定程序,便依仗特殊身份直接入宫!

比如:胡美。

在古代,这是大忌。作为朱元璋的岳父,胡美属于外戚势力。外戚私自入宫,你想干点什么呢?

那些外戚干政的悲剧还少吗?

胡美的政治背景

胡美,是我们湖北沔阳的人。元末的时候,他是陈友谅的部下,并驻守在南昌,是江西一省的“大官”。

1361年,当朱元璋打败了陈友谅,攻下江州后,就多次派人去劝降胡美。

几次接触之后,胡美知道大势已去,就决定归顺朱元璋。不过,胡美提了一个条件:无散部曲。

胡美的意思是说,不解散他现有的部队,并且,由他继续指挥。

听了他的投降条件,朱元璋起初很是愤怒。后来在刘伯温的劝说下,总算接受了胡美。

胡美的确也没有让朱元璋失望,作战勇猛的他为大明立下赫赫战功。

洪武3年的冬天,明太祖大封功臣。对于胡美,朱元璋给于了特殊的奖赏。

1:封胡美为豫章侯,后又改为临川侯,年禄一千五百石,并给予世袭凭证。

2:赐胡美免死铁券。

3:纳胡美长女胡氏为贵妃。

据说,胡贵妃长相秀丽,知书达礼,肚子也很争气。没多久,为朱元璋生下儿子朱柏,朱元璋对她很是宠爱!

胡美手握免死铁券,也未能救自己的命。

免死铁券,简单地说,就是在关键时刻能够救命。胡美手握免死铁券,怎么还是把自己的命弄丢了呢?

其实,大明的功臣得到皇帝赏赐的免死铁券,一共有34家。如:李善长、徐达、李文忠、冯胜、邓愈、常茂,胡美等。

这34家中,拥有免死铁券而最终能善终的仅仅只有2个人

一个是,自动交出兵权告老归乡的汤和。

一个是,无后人的广德侯华高。

据史料记载:

洪武17年,胡美因犯法获罪下狱。

洪武23年,胡美被赐自尽。

从下狱到最后赐死,经过了5年!

如果说胡美带儿子和女婿私自进宫探望女婿,犯了“入乱宫禁”之罪。这个犯罪的事实,如同秃子头上的虱子——一清二楚,早就可以判决死刑了,为什么过了5年才想起处死呢?

我们翻开大明的历史,一起来看看这几年发生了什么?

洪武13年,胡惟庸案。

洪武26年,蓝玉案。

胡、蓝两案,朱元璋血洗朝政,前后共杀了四万人。不巧的是,手握一只队伍兵权的胡美正好撞上了这个时代的风口浪尖上!

“帝手诏条列奸党”,这个才是朱元璋杀胡美的理由!

拥有免死铁券又怎么样?

在胡蓝之狱中,连坐人数超过4万,还少你一个胡美吗?

再说,赐死了胡美,也是朱元璋对外戚乱政的防范,和对外戚权利的削弱,更是对朝野内外所有人的一种警告!

三少说:

千万不要将女儿嫁与皇上啊,一次探亲就探得家破人亡。

哪有什么皇亲国戚?

都是骗人的鬼话!

6

在“伴君如伴虎”的时代,功臣们如何消除帝王的猜忌,解除对自己的杀心,其实是一门很高深玄妙的艺术,唯有看透人性、知所进退的聪明人才能做到。然而在漫长的古代史当中,能做到这些并功成身退、寿终正寝的功臣并不多,而更多的则是失败的案例,明太祖朱元璋的岳父胡美,便是其中的典型。


胡美是元末湖北沔阳人,本名胡廷瑞,后来为了避朱元璋的字(国瑞),才改名为胡美。在元末的大战乱中,胡美起初隶属于汉帝陈友谅,官至江西行省丞相,奉命守卫龙兴,后接受朱元璋的劝降,转而加入后者的阵营。胡美投降朱元璋后,跟随大将徐达攻灭陈理(陈友谅之子)、张士诚两大势力,在战场上屡建殊功。



胡美,沔阳人。初名廷瑞,避太祖字,易名美。初仕陈友谅,为江西行省丞相,守龙兴。太祖既下江州,遣使招谕美...美得书,乃遣康泰至九江来降。太祖遂如龙兴,至樵舍。美以陈氏所授丞相印及军民粮储之数来献,迎谒于新城门。太祖慰劳之,俾仍旧官。见《明史·卷一百二十九》。


攻灭张士诚后,胡美又以征南将军的身份入闽作战,接连击败陈友定的军队,攻克杉关、光泽、邵武、建阳、建宁、福州、延平、兴化等地,并最终肃清福建境内的元军。胡美平定福建后,奉命在当地驻守,不久又被召回到南京,并陪同朱元璋巡行汴梁等地。而在此前后,朱元璋已经纳胡美长女为妃,后者由此得到一个国丈的新身份。



明朝建立后,胡美以亲以功都受到朱元璋的尊崇,得以晋升为中书平章、同知詹事院事。当时,中原地区虽然粗定,但元朝的残余势力还散布在各地,所以在洪武三年的时候(1370年),胡美便奉命到河南去招降扩廓帖木儿(即王保保)的旧部,并圆满地完成任务。


朱元璋对胡美的表现甚为满意,所以在同年冬天封他为豫章侯,允许其子孙世袭罔替。不仅如此,朱元璋在诰词中对岳父大加赞扬,称他当年归降自己的举动,可以跟东汉大军阀窦融归降光武帝刘秀相媲美(“是年冬论功,封豫章侯,食禄千五百石,予世券,诰词以窦融归汉为比。”引文同上)。



十年后(1380年),朱元璋再度品评、封赏功臣,宣称当年在与陈友谅对峙时,有七位名将并没有选择观望,而是及时地选择了弃暗投明,为此需要加以重赏。这七人当中,便包括胡美。正因如此,胡美被改封为临川侯,与杨璟一起尤其受到朱元璋的厚待(“太祖榜列勋臣,谓持兵两雄间,可观望而不观望来归者七人...皆封侯。美与璟有方面勋,帝遇之尤厚。”引文同上)。


胡美身兼功臣、国丈双重角色,不仅被封为列侯,获赐丹书铁券(俗称“免死金牌”),而且深受皇帝的器重,无论怎样看,都堪称“人生赢家”。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胡美在改封为临川侯后4年,便被朱元璋关进天牢,没多久便被赐死。与此同时,胡美的另一位女婿也被杀。



胡美和他的女婿虽然都被杀,但让人倍感蹊跷的是,朱元璋却一直没有公布他们的罪状,群臣虽然满腹狐疑,都却没有人敢于向皇帝问询。直到六年后“李善长案”事发(1390年),朱元璋借助列举“奸党”们罪状的时机,才向群臣说明胡美及其女婿被杀的原因,原来二人之所以丢掉性命,是因为他们利用外戚的身份擅闯宫禁,犯了“大不敬”之罪。


朱元璋所说的“擅闯宫禁”,并非是指胡美及其女婿秽乱后宫(量他们也没这胆),而极有可能是二人作为男性,破坏了“非命妇不得入觐后宫”的规定,实属“大不敬”之举(“十七年坐法死。二十三年,李善长败,帝手诏条列奸党,言美因长女为贵妃,偕其子婿入乱宫禁,事觉,子婿刑死,美赐自尽云。”引文同上)。



更何况,胡美以国丈身份觐见胡贵妃,就算是跟女儿唠家常,也很容易让朱元璋心生猜疑,认为他们有所密谋、意图不轨。所以,本着“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原则,朱元璋必须处死胡美及其女婿,以便起到警示群臣的作用。群臣了解真相后,无不胆寒心惊,暗自庆幸当初没有为胡美喊冤,否则自己也会受到牵连。


史料来源:《明史》、《明太祖实录》

7



当了皇帝就可以天天入洞房,夜夜做新郎。对于朱元璋来说也是如此,1368年建国后,他就纳了不少新的妃子。其中之一就有一个胡顺妃,她的父亲叫胡美,也就是被朱元璋赐死的岳父。

胡顺妃的父亲和兄弟都被朱元璋赐死,就连她的儿子也死的很惨。朱元璋的孙子朱允汶登基后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开始削藩,胡顺妃的儿子朱柏就成了打击对象。

建文皇帝随便找了一个借口,就要求他进京来认罪。朱柏听到后,并没有打开大门迎接使臣,他对身边的人说道:我亲眼看到很多在太祖手下获罪的大臣,都不愿意受辱,自杀而死,我是高皇帝的儿子,怎么能够为了求一条活路而被狱吏侮辱呢!最终他放了一把火,举家自焚,保持了一个贵族的尊严。

朱元璋死前,为了防止后宫干政,就要求他所有的女人都陪他下葬。21个妃子中,除了张美人女儿刚出生不久幸存。这个胡顺妃当然也不例外,他们这一家人的命运也真是够坎坷的。



话说这胡美原本并不是朱元璋的嫡系部队,是是陈友谅的属下,陈友谅在杀死徐寿辉后他就投靠了陈友谅。朱元璋攻下江州,胡美一直担心陈友谅会对自己下手,就投降了朱元璋。

胡美在朱元璋手下一直南征北战,立下了不少大功。从消灭陈友谅开始,到平定张士诚,他都冲在第一线。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胡美率兵杀向东南,收复了福建地区。

1370年,胡美有奉朱元璋的命令,到河南去招收元朝的旧部。这时的元朝早已成溃败之势,胡美自然不如使命,完美的完成了朱元璋交给他的任务。回京后他被封为豫章侯,后来又改为临川侯。

1384年,胡美被逮捕入狱。1392年,李善长被处死后,朱元璋亲自下诏把胡美列为奸党,说他和自己的女婿扰乱宫禁,胡美被迫自杀身亡,他的儿子、女婿在受刑时被打死。



那么胡美到底做了什么,才会导致自己一家人有这么悲惨的下场呢?

朱元璋自从建国后,他自卑的心理和多疑的性格就暴露无遗。他除了安徽人之外,其他地方的文臣武将他都不信任。刘伯温是浙东党的代表,就遭到了朱元璋的严厉打压。

胡美是从陈友谅那边投降过来的,他看到很多文臣武将都被朱元璋杀死,心中也非常惴惴不安。于是他就预做了一些安排,他看到淮右党作为朱元璋的老乡非常被重视,马上就去和李善长、胡惟庸套近乎。

实际上胡美就是想给自己找一个靠山加一道保险,他也渴望能够光耀门楣,子孙后代世袭侯位。拉帮结派后,就不至于在政治斗争中被淘汰出局。



其实他想错了,以朱元璋的个性,你是孤家寡人,他反而放心。天天拉帮结派,在朱元璋看来就是有不轨之心,就是在找死。胡美的如意算盘却把他送上了一条不归路,如果他一心一意跟着朱元璋反而有可能有一条活路。

胡美的女儿胡顺妃在李善长和胡惟庸看来,就是插入内宫的一个眼线,他们希望胡美能够经常进宫,探听一下朱元璋最近的动向,方便他们提前预作布局。

然而机智的朱元璋早就看穿了这一切,他忍无可忍就直接把胡美关入了监狱。朱元璋的理由很简单,只有妃子的母亲才能进宫,男性家眷不能进入皇宫。

当李善长和胡惟庸的罪名被坐实后,朱元璋开始了最后的收网动作,他杀掉了数万人。像胡美这样自作聪明的人自然也不能放过,就这样朱元璋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岳父。这就叫伴君如伴虎,独善其身也难,拉帮结派,最终也难逃一死。

8

答:入宫探望女儿,后来被赐死的人是明初开国功臣临川侯胡美。

胡美原名为胡庭瑞,沔阳人,曾为陈友谅陈汉集团的江西行省丞相,手下兵多将广,负责守卫龙兴。

朱元璋攻下江州后,忌惮胡庭瑞兵强,派人前往招降。

胡庭瑞也感觉到陈友谅不如朱元璋有前途,同意投降,但他提出了一个条件:不能解散自己部队。

不解散部队,就意味着继续保持着原有的独立局面,这是朱元璋难于接受的。

但是,不接受也得接受。

本来嘛,朱元璋就是忌惮他的势力大太,担心啃不下来,这才好言劝降的。

可以说,胡庭瑞这么一搞让朱元璋非常不爽。虽然朱元璋同意了他的要求,但嫌隙已在构成了。

说到这,有点替胡庭瑞感到可惜,您既然已经答应投降人家了,那您的命运就相当于已经交到人家的手上了,您现在就算挺得一时,日后又岂能逃得脱人家的拿捏?

不过,话说回来,胡庭瑞应该也是心存害怕,害怕朱元璋是假意招降,害怕朱元璋会突然翻脸要自己的小命,所以才会要求保留部队以防不测。

也许也正是胡庭瑞有兵在手的缘故,在他投降之初,朱元璋对他客客气气,即使胡庭瑞的外甥康泰等人降后复叛,朱元璋对胡庭瑞仍是和颜悦色。

胡庭瑞也因此死心塌地跟随朱元璋——不但将自己美貌如花的女儿献给朱元璋,还因为朱元璋字为国瑞,赶紧改掉自己名字以避讳,取新名字为“胡美”。

胡美这么会来事,朱元璋也渐渐消减了先前的不快,翁婿相处甚得。

胡美也的确立下了许多战功:攻武昌,与徐达等人并兵攻淮东,取湖州、平江、无锡等地。 后又为征南将军,攻下杉关、光泽、邵武、建阳、建宁、福州、延平、兴化等地,留守福建。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封胡美为豫章侯,年禄一千五百石,给予世袭凭证,诰词中将之比拟为东汉光武朝归汉的窦融。

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美又被改封为临川侯,在长沙监督建造潭府,风光无限。

但是,洪武十七年(1384年),胡美悲剧了,《明史》称其“坐法死”。

胡美是受了什么牵连获罪下狱的呢?

洪武二十三年(1392年),李善长事发,朱元璋亲自下诏列举奸党,胡美名在奸党之列。《明史》载:胡美仗着自己的女儿为贵妃,“偕其子婿入乱宫禁”,他的儿子、女婿受刑而死,胡美本人则被赐自尽。

明朝开国功臣中,获与胡美相同罪名被赐死的,还有周德兴。

周德兴是朱元璋的儿时玩伴,淮西二十四将之一,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以其子骥乱宫,并坐诛死”。

只能说,明朝开国的官一代、官二代,太过嚣张跋扈、太过无法无天了,竟敢入宫中作乱,最终招致灭亡。

9

中国古代为中央集权专制社会,伴君如伴虎确实是一句至理名言。有的时候,一些大臣被处死了都不知道什么情况,朱元璋的岳父胡美就属于这种情况。



胡美,原名胡廷瑞,因为避朱元璋的字[国瑞]改名胡美。他是沔阳人,最早效力于陈友谅帐下,守卫龙兴。

公元1361年,朱元璋攻下江州,派去了一名使者招降胡美。胡美看到朱元璋有意招降自己,于是也派出了一名使者来到了朱元璋的营帐。

使者到达朱元璋的营帐后,转达了胡美的要求,不能解散其部众,投降后也得由胡美自己带领这些人。

朱元璋听后,气不打一处来,心想这投降也太没诚意了吧,于是公然指责使者狂妄。这时,站在一旁的刘伯温用踢了一下朱元璋坐的马扎,朱元璋看了刘伯温一眼马上会意,于是写了一封回信。



信中朱元璋对胡美极尽安抚,称胡美投降是顺应天意,你来投靠我,足见你有为我效力的诚意,我巴不得给你增添加兵力呢,怎么会解散你的兵力。胡美收到朱元璋的信后非常高兴,于是把陈友谅所授予的印绶和军民全部献给了朱元璋。

胡美投降后,为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到了洪武元年,朱元璋称帝之后,胡美因功被封为了中书平章、同知詹事院事。

公元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胡美受封豫章侯,年俸1500石,爵位也可以世袭罔替。在诰词中,朱元璋还给予了胡美高度的赞扬,将胡美投降比作了东汉时期窦融归降刘秀。

与此同时,朱元璋又挑选了胡美的女儿入宫为妃,也就是胡顺妃。



此时的胡美既是功臣,又是外戚,如果他生活在别的朝代,估计能牛到天上去,但他不走运的是恰恰生活在明代。

胡美受封后,加上女儿的关系,他也多次受到朱元璋的褒奖,《明史》中也曾记载朱元璋对胡美“遇之尤厚”。但在洪武十七年,朱元璋突然下令将其处死,其家人也未能幸免于难。

胡美身份特殊,因此,他的死也成为了震惊朝野的大事件。但让人奇怪的是,朱元璋没有公布胡美的任何罪行,这件事对于朱元璋而言,好像压根没有发生过,他对此事只字不提。

朱元璋不提,群臣也不敢问,大家就这样闭口不言,保持沉默。毕竟明朝初年的官员不好当,伴君如伴虎是真实存在的。



胡美被杀事件过了6年后,朱元璋再次处死了一个人,那就是李善长。此时已经是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亲自颁布了《昭示奸党录》说明了原因。

美因长女为贵妃,偕其子婿入乱宫禁,事觉,子婿刑死,美赐自尽

这也就是说胡美因为其长女为贵妃,他便与儿子、女婿入乱宫禁。事情败露后,朱元璋便处死了小舅子和连襟,并且下旨让胡美自尽了。

说到这里就很清楚了,胡美乱了朱元璋定下的规定,他利用外戚的身份私自入宫为乱,等于是犯了大不敬之罪。



当然“入乱宫禁”到底是不是秽乱后宫,谁也说不定。不过,就在朱元璋公布胡美死因后的第三年,江夏侯周德兴的儿子和朱元璋的宫女私通,事情败露后,周德兴也被株连,财产被抄没。

最后说一下,朱元璋把这件事按在手里6年后才公布出来。原因很可能在于胡美是皇亲国戚,又是开国功臣,手里还有御赐的丹书铁券,非谋逆大罪都可以赦免。所以朱元璋等到了李善长案发时,将胡美列入了胡党之中,这样处死胡美就显得名正言顺了。

10

理科男答历史。

朱元璋的这个岳父叫胡美,可能大家都没有听说过。他原名叫胡廷瑞,后来改名叫胡美。

他的长女在洪武13年被选入宫当了妃子,4年后,洪武17年,胡美就因入宫探亲而被刺赐死。

难道胡美真的是因为探亲而被杀吗?其实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在《明史·胡美传》中是这样说的“十七年坐法死”。就这简单的一句话,描述了胡美死亡,根本没有给出胡美为什么会死,因为当时胡美被赐死,朱元璋确实没有给出说法。

“二十三年,李善长败 ,帝手诏条例奸党,言美因长女为贵妃,偕子婿入宫乱禁,事觉,子婿刑死,美赐自尽云。”

胡美被赐死的6年后,朱元璋第一次说出了为什么会赐死胡美,原来胡美带着自己的儿子和女婿以入宫探亲的理由扰乱宫中的禁令,被朱元璋发现,这才会杀死胡美的儿子和女婿,并且赐死了胡美。

那么胡美到底乱了什么禁呢?原来朱元璋早就设置过一条宫禁“非命妇不得入觐后宫”,由于胡美犯了这条禁令,所以被赐死。

如果按平常人的眼光来看待这件事,肯定会觉得很蹊跷。难道真的只是因为乱了宫禁而被杀吗?乱宫禁的后果真的如此严重?更何况胡美还是朱元璋的岳父,于情于理都不可能直接处死啊。

近代专家也曾研究过,但始终没有结果,因为朱元璋仅给了四个字“扰乱宫禁”,也就是说被实打实的套上了这个罪行。

当然民间可不这样认为,有些人认为胡美的死,其实是朱元璋早有预谋的。

我们都知道朱元璋在后期杀了很多大臣,有些也是直接被安上莫须有的罪名处死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朱元璋产生了猜忌的心理。

朱元璋是一代帝王,他宁可错杀万人,也不可放过一人。胡美当时已经算是巅峰了,女儿是贵妃,自己功劳还很多,最主要的是他还有自己的军队,和李善长结党私营。这在朱元璋眼里就是大忌,早晚都是要除掉胡美的。

所以胡美入宫也算是往枪口上撞了,被朱元璋直接铲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