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父母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需要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白脸吗?

父母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需要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白脸吗?

2020-07-26 09:24阅读(77)

父母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需要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白脸吗?:从教育的角度来讲“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白脸”并不合适。孩子的教育必须在父亲和母亲的共同影响下来

1

从教育的角度来讲“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白脸”并不合适。

孩子的教育必须在父亲和母亲的共同影响下来完成,失去其中任意角色都会对孩子内心造成阴影。这种“黑白”配的教育方式,主要是受“一定要让孩子怕一个”的逻辑演化而来。简单粗暴的认为,孩子必须对父母其中一个要听话,要怕才能管教孩子。过于调皮捣蛋的孩子,管教起来是比较头痛的,视乎爸爸妈妈的话都不听,所以坊间才有了这样“黑白脸”的教育方式。

往往在父母一方说话不好使的情况,另外的一个就上演变脸的戏法,甚至用严惩的方式来处理。但是这样的做法,有失偏颇非常容易让孩子对长期扮演“黑脸”的一方产生厌恶和惧怕心理,进而开始疏远。这样的局面就是的其中一方父母实际上是无法融入孩子的世界的,同孩子之间形成了自然而然的鸿沟。后期在孩子心中造成角色缺失的困扰,小孩很难把自己的心扉敞开,更难和孩子成为朋友。

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在孩子的成长路上,每个阶段都有父母的参与和协助。爸爸妈妈会有自己的事情,在照顾孩子的事情上很难两个人同步,经常会有分工协作的情况。比如:妈妈来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而爸爸来负责孩子的功课学业。最好的方式是教会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主动的寻求帮助。由孩子来决定是找爸爸来处理,还是找妈妈来解决问题。当孩子找你一起玩玩具或者一起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如果一方屡次拒绝或假意敷衍,那么在孩子心中就会留下 不好的印象。或许下次就不会再来找你,陪他或帮助他。

所以,轻易不要拒绝小孩的主动邀请和寻求帮助。尽量的放下手边的事情来协助小孩完成孩子的问题。比如:你可以跟小孩约定时间。“好的,我们一起玩玩具,但是爸爸还有工作要做,所以我们 约定10分钟可以吗”。比如:让我来辅导你今天的功课吧,妈妈今天太累啦,我们要让妈妈好好休息。等等,尽量不要采取 “黑白脸”的教育方式。

以上就是个人观点,欢迎点评转发!

2

我理解楼主的本意,是父母中一个以黑脸严格态度对孩子,一个以温情包容孩子。在这种共识下,我倾向于认为在教育实践中,父母分别扮演“黑脸”和“白脸”更有现实意义,也是需要的。

“黑白脸”之争的澄清

“黑白脸”的说法源于京剧脸谱中不同角色不同意义的赋予。黑脸更多代表“率直、暴躁、脾气大”但品性“是非分明、侠肝义胆”,如“黑脸的张飞”。白脸更多代表“奸诈、邪恶、阴险”的人,如“白脸的曹操”。

在家庭教育中,更多人以孩子眼中的“好人”和“恶人”为形象示人。对孩子来说,父母中一个是黑脸“坏脾气”,一个是白脸“不守信用”,两个都不是“好人”,当然不是好事。

更确切地说,双方中一个扮演“严格”角色,一个更侧重于“温情”;则对孩子来说,一旦犯了错,总有一个在“批判错误”,一个在用“温情”来呵护受伤的心,使孩子不至于走向只有严格而产生“恨”,或者只有温情而造就“宠溺”的两端。

黑白脸的实质只是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在不同场合下呈现出的不同角色。当然绝对大多数父母都是爱自己孩子的,并不存在真正的好与坏之分。

教育实践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肯定会犯各种小错误,这时需要父母来唱黑脸,批评其错误行为,也需要父母来用温暖关注学生。

举个例子,在学校里甲学生打了乙同学,班主任电话告知双方家长,双方家长及孩子在老师公正调停下一起协商处理问题。三个成人让孩子们分别说明事情经过,老师再把孩子描述中遗漏的以及自己看到的、听其他同学说的等事实,一起客观地说明情况,并由双方家长提出处理意见。一般情况,“一个巴掌拍不响”,事有多因,但优先动手打人的甲学生最是理亏。这时作为打人一方学生的父母肯定会采取相应措施,或安慰对方被打的孩子和家人,或批评自家孩子并要求向对方孩子道歉,或引导孩子认识错误并道歉。作为被打方孩子或者接受道歉,或者一脸委屈地默认。总之,三方要对事实进行明确,对符合共同认知的错误进行批评、修正、引导,对孩子的情绪进行安抚。此事才算是一个了结。

唱黑脸是对具体错误行为的批评,而非对孩子人格的否定。温情保护孩子以使孩子确信自己是被关爱的。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能看到,大多父母对自家孩子的具体错误行为都会进行批评、引导,这是黑脸(严格要求)的要义所在。也就是说,父母在扮演所谓“黑脸”、“坏人”的教育者角色。带过孩子的父母都知道(特别是妈妈们),这事即便在形式上有了了结,但事实上在孩子心里并没有立即结束。打人的孩子心里也会一脸委屈,并不停地说这个情况那个情况,以表达自己的情绪。这就需要父母敏感地观察并感知孩子的真实感受,允许孩子以他的视角说出他的想法,引导其发泄出情绪;再以更合适的视角切入孩子并引导孩子正向认识错误。这个过程则起到了既教育又同理其心情的作用;同时使孩子明白一一错误行为就是要被教育批评的,但他同样也是被父母关爱着的。

综上,从教育实践中来看,同一个角色体现在同一个教育者身上,一会黑脸严格,一会温情脉脉,很容易让孩子误解教育者的行为一一他到底是对我“好”还是对我“坏”。这种行为在孩子看来很容易造成“情感的不适”,进而在行为上表现出“不稳定”,因之会察言观色随时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这对孩子“健康心理”、“良好性格”、甚至“健全人格”的形成等都是不利的。解决这种困惑的办法就是楼主所说的父母中的一个唱黑脸(严格的“坏人”),一个做好人。

这是我个人的理解,教育需要“黑白脸”一一黑的是对具体错误行为的批评,另一个角色是心理的同情,情感的温暖。

不知各位有什么更好的理解,愿一道学习。

3

答案是肯定的,黑脸和白脸都需要。

这里的“黑脸”可以理解“为严厉”,“白脸”可以理解为“慈爱”。

人不能没有畏惧。尤其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偏差,这个时候,如果没有人能够管住他,他就会变得“无法无天”,走上邪路。这是因为:

01学校教育出现困难的时候,老师需要家长的协助,这就需要一张“黑脸”

一般情况下,老师能教育了的,是不会请家长协助的。一旦出现老师告孩子的状,或者将家长请到学校协助教育孩子的情况,那就表明这个孩子已经很难教育了,如果不尽快采取一些措施,这个孩子很可能要“废”了。

这个时候就是要考验家长的能力了。如果家长对孩子没有震慑力,孩子就不会怕你,如果老师多次请家长,最后都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老师也就不会再找你了。你虽然省心了,但是,你家的孩子也就那样了。

如果家长对孩子有一定的震慑力(黑脸),那么孩子就怕老师请家长,他就会听老师的话,认真完成学业。请家长其实就像原子弹一样,原子弹的威力在于爆炸之前,而不是爆炸之后。老师吓唬学生请家长也是这样的,吓唬吓唬就老实了,当真正请来的时候,未必能够解决问题。

02学习生活很苦,孩子需要家庭的温暖呵护,这时需要一张“白脸”

学习本来就是苦差事,而且还存在竞争。孩子虽然小,但是,他也会有心事,也有喜怒哀乐。孩子考不好,心情本来就不好,回去后一顿训斥(黑脸),家长不给好脸,那么,对于孩子来说,等于雪上加霜,“没活头了”,感觉不到家庭的温暖了。

那么,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个唱白脸的,抚慰一下孩子的心灵,与孩子沟通一下,听听孩子的倾诉,帮助孩子出出主意,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非常有利的。

03棍棒之下出孝子,有的孩子就得来“硬”的

有的熊孩子,吃硬不吃软,单靠说好话是没有用的,而且常常犯错。这样的孩子必须有一个他怕的人,才不至于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我教过一个学生,那个孩子平时没什么,但是一旦犯起浑来,谁都敢骂,包括老师和校长,甚至动刀子。他的父母根本就管不了他,只有他舅舅能管住他。因为舅舅长得魁梧,力气大,敢揍他。所以,有了事,就得舅舅出面,他才不敢顶嘴,变得乖乖的了。

当然,如果一直“硬”,都唱“黑脸”也不行,我有个同事,孩子不听话,父母都“严厉”的管,到了“叛逆期”,孩子竟然和父母对着干,最后都管不了了,孩子彻底“废”了。

所以,父母教育孩子,需要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白脸。

4

谢邀!


从孩子成长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一致性的方式教育孩子,比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白脸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更好。


为什么这样讲?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现在的孩子跟成人一样,也很焦虑。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导致的。


你说这样做,他说那样做,长辈又说你们都不对,应该这样做。对于孩子来说,到底听哪个?到底哪个对?他被搞糊涂了。当他自己遇到相同的问题时,就会感觉很焦虑,无所适从。因为,他不知道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家庭里必须要立家规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按照家规来。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清清楚楚。对孩子来说,也有安全感,因为他知道边界在哪儿


所以说,在教育孩子时,夫妻的观点和方式最好保持一致,否则孩子会钻空子,在你面前一套,你不在又是一套,很难建立起孩子的规则意识。

5

当父母的一个唱白脸一个唱黑脸,也可以说一个饰善一个饰恶!赞成这种做法,对孩子有莫大的好处!

6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以我之拙见,父母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不应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白脸。

因为,一个家庭中,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家长的态度不一致,长此以往,孩子会有投机心理,甚至会有两幅至多幅面孔。比如,爸爸比较大方,妈妈比较节俭,那么孩子深谙其道,妈妈不给买的玩具,找机会让爸爸买;妈妈比较严厉,孩子在妈妈面前表现得乖巧懂事,饭自己吃、衣自己穿,奶奶比较慈爱,在奶奶面前就变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低能宝宝”,相信谁都不想要这样一个小“人精”孩子。

所以,父母在孩子教育这个问题上,应该有一致的态度,最好在备孕期间就统一好双方的育儿观,尽可能做到一致。实践过程中,不可避免双方态度出现分歧,此时切忌当着孩子的面,互相指责,相反更应该维护好彼此的尊严,建立家长在孩子面前的权威。私下可再将分歧摊开来细细讨论,本着给孩子更好的教育的原则,各自修正自己的态度,最后达到协同一致。

写在最后,孩子的教育真的是一个大课题。我家也有一个2岁的孩子,我跟孩子的父亲就孩子的教育问题也经常争得面红耳赤,但在孩子面前我们是始终团结的,孩子错了该挨批评就挨批评,找谁都一样。孩子没有所谓的“靠山”,也就会成为一个更懂得承担各种后果的小“大人”。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祝每天好心情!

7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确实需要一个唱白脸,一个唱黑脸。进一步可解释为一个要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一个要进行引导和安抚。这样配合将更加利于孩子的成长。

无论孩子还是大人,都会犯错误,但对错误的认识和批评的接受程度是有区别的。成年人经历过的事情比较多,所以对待批评能够理性对待。小孩子容易感到委屈,这时候旁边就需要有一个人来对他进行引导,这是我们所说的唱白脸。

孩子犯错误,家长看到了肯定会立刻指出。然而不是每个家长都有好的态度和耐心,特别是在心情不好或者是多次犯同样错误时,很多家长基本上就会暴跳如雷。然而有些话说出去了,就像泼出的水难以收回,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唱白脸的爸爸或者妈妈就要上场,告诉孩子为什么要批评他,今后该怎么改正。同时给孩子一个拥抱或者宽慰几句是很有必要的。孩子犯错误,孩子犯同样错误都是很正常的,在成年人眼里觉得不可思议,不可饶恕。但是你回想一下自己童年是不是也是同样的情况呢?

在家里面,父母亲谁扮演黑脸谁扮演白脸,其实都是在相互转化中的。有时候是看谁在孩子身边,有时候是看谁对孩子做的事情更加介意。孩子的心灵比较弱小,比较稚嫩,所以在批评完以后,一定要再进行安慰。


记得当年孩子不听话,也用上了很严厉的体罚手段,但是事后一想心里又很痛。有时候晚上来到孩子的房间,看到幼稚的小脸蛋,心中充满了愧疚。

但是有一点,我们从来没有一起批评过孩子或者严厉体罚过孩子。谁批评和体罚孩子后,那么另外一方肯定会找机会对孩子进行一些安慰和开导,俗话说的棍棒加甜枣可能就这么回事吧。


教育孩子需要花心思,更需要有耐心。父母亲难免有哪次会忍不住动用上体罚,但是请记住,身体体罚可以,别让心灵受伤,孩子其实在内心是真的爱你们。

我是@大叔熊大 ,一枚热心教育和情感探索的营销总监。小小分享,希望能触动和激发你内心的那份灵感,收获一点感悟!喜欢的话,那就点个赞,转发和收藏吧!

8

黑脸??白脸,这是个方法,但绝对不是个好方法!

本来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就是一家人的正常沟通,是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关心,怎么能搞的像商业谈判一样紧张呢?

要想教育好孩子,让孩子有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可以参考以下几方面:

首先,就应该事先约定,父母二人的观点和态度要一致,由一个人去交流。

父母观点和态度一致,会让孩子更好的接受建议。一人主谈,保持一个声音,不会产生混乱,不会让孩子无所适从,就可以把注意力专注在自己身上,这样的交流孩子会更喜欢。

如果父母是一个黑脸,一个白脸,很容易造成混乱,如果脸色没有演好,更会带来父母二人的分歧,不但孩子不知道听谁的,还会导致矛盾扩大。教育就会变成指责,怨恨,甚至争吵。

其次,父母要和孩子交朋友,而不是划分不同的阵营。

把孩子当做朋友,交流就会顺畅,无隔阂。孩子有什么想法也会及时说了,你也会更多的包容和理解,给到孩子的建议就很容易被接受,孩子也会感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

很多父母主观意识较强,做父母就像做领导,做管理。管理就是一种对立。如果是对立关系,就避免不了相互隐瞒,不会以诚相待,也会有更多的不服气。这样就会埋下很多冲突的隐患。

再次,父母采用的教育方式应该以认同,鼓励,赞美为主。

每个人,不管大人孩子都需要认同和鼓励,这是人的天性。

有一句话大家应该很熟悉:赞美可以让弱者变天才,批评会让天才变弱者。孩子的学习,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犯错误。父母要鼓励孩子多尝试,只有敢犯错误,才能学的快,学的会。放松的环境也会让孩子有快乐感。

作为父母心里肯定是为孩子好,很多时候没有注意方法。遇到孩子犯错就批评指责,不问青红皂白立即整改。言语过重的话,会对孩子造成很大打击,伤了自尊心,留下心理阴影。

还有,也是很重要的一点:父母自我学习和提升,做个好榜样。

父母对自己工作或者生活要求严格,喜欢看书学习,也会影响到孩子。孩子的天真单纯,善恶分明,也很值得父母学习。这样的家庭氛围,更多的只会是快乐和笑脸。

父母对自己标准不高,也没太多的追求,拿什么去教育孩子呢,怎么会让孩子心服口服呢?自己工作也没多大成绩,却要孩子考满分,显然是不公平的。这样的积怨,矛盾冲突就会在青春期爆发。

总结,家庭里应该是: 没有对错,没有争斗,没有算计,没有对立,只有互相信任和关心。

关注????@金代管家 ·让家庭成为自己的家。

9

赞成。无论是唱白脸唱黑脸,对孩子都是想教他成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的良好愿望。在成长的道路上孩子难免遇到这样的挫折那样的困难,甚至犯较大的错误,作为父母不能放任自流,要认真的纠正错误使他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这就需要严格批评和管教。一般是父亲是唱黑脸,母亲唱白腔,既打又哄,使他认识到自己错误,以后不再犯类似错误!一味地光打不能解决问题,还要会哄!双管其下,定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10

很多时候,“黑脸白脸”的教育方式已经深深扎根于家庭教育之中。

宝宝淘气,爸爸会发出批评的声音,妈妈不愿意看到宝宝被骂或哭,马上过去哄。

但这种教育真的有利于孩子?除了黑脸,白脸,还有更好的教育方法吗?

黑脸上完,白脸上?教育孩子时,目光要放长远。

很多时候,当宝宝不听话的时候,如果家长哄了很久,宝宝还是不停地哭,可能会让其中一个失去耐心,开始体罚或者责骂宝宝。

此时,对方心疼宝宝,在各种哄宝宝,表现对宝宝爱的一面。

然而,骂也骂了,哄也哄了,这样宝宝就听话了?

恐怕结果不会如我父母所希望的那样。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而且会导致很多不好的问题。

不要因为心急就训练孩子,事后感到内疚并加倍赔偿。

这种“冰火两重天”两个极端,可能让宝宝无法接受。

父母在养育孩子时,必须采取同样的方式和原则,这样就不会有双重标准,让孩子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的。

如果宝宝太调皮不听话,或者做了一些让父母生气的事情,当爸爸忍不住批评的时候,孩子难免会感到害怕。

这时,母亲不能为了孩子和父亲吵架。

妈妈可以用温柔而坚定的声音告诉宝宝:因为做错了,爸爸会骂你,不要再这样做就好了。

当妈妈这样告诉孩子时,孩子会知道是自己做错了,所以爸爸很生气。

下次遇到同样的事情,就会克制自己不再犯错误,而不是去找母亲寻求庇护。

这种极端的教育方式,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缺乏安全感。

当爸爸妈妈扮演黑脸和白脸的角色时,必须考虑孩子是否会收到矛盾或不一致的信息。

一旦孩子感觉到教育上的不一致,可能会使孩子产生不可预知的感觉,进而导致安全感的缺失。

价值观混乱。

“黑脸白脸”的教育方法不适用。

一个打一个护,宝宝不知道自己做错了没有。

不同的标准很可能造成宝宝价值观的混乱,使宝宝很难分辨是非,也可能使宝宝未来的性格容易见风使舵,甚至逃避问题。

没有主见。

这种教育模式下长大的孩子,可能会出现依赖“外部控制”,失去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因此,在实施这种教育方法之前,家长必须思考一个问题:让孩子害怕,能让他学到什么?

到底是只让宝宝学会了畏怯的念头,还是在成长的路上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不敢与别人交流。

乐于找借口。

如果宝宝做错了什么事,父母就用责骂或殴打来解决,事后再去安慰宝宝。

时间久了,孩子会认为无论他做错了什么,都会得到原谅,而不会反省或改正自己的行为。

这样,就有可能养成找借口、逃避的人格特质。

破坏亲子关系。

这种角色扮演也可能使宝宝接近白脸,但害怕黑脸,导致亲子关系异化。

不仅失去了原来的教育目的,而且更容易使家庭失去更宝贵的情感。

因此,父母必须慎重考虑是否有必要牺牲亲子关系来达到“立竿见影”的教育效果。

影响人格发展。

黑白脸的教育模式,孩子可能长期感受到黑脸的愤怒和不快,所以无论生活中发生什么,都不愿意与黑脸分享,从而会跟孩子不可避免的疏远。

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就很难修复。如果宝宝成长在一个亲子关系疏远的家庭,也会对宝宝人格特质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严重的话,甚至可能成为整个社会的负担。

不确定这种模式是否会对孩子有害的,家长还是应尽量避免这种方法。而要采用一致的教育模式,防止不良后果的产生。

父亲和母亲是两种不同的成长背景。当教育孩子时,不可避免地会有差异。

那么,当两个人对孩子的教育模式有不同看法时,该如何解呢?

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

当父母意见不同时,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吵架。

当宝宝觉得父母生气时,会在爸爸妈妈默默讨论的时候,反省自己是否犯了错误,而在言行上更加小心。

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肆意争吵,可能会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

吵架的不和谐会深深扎根在孩子的心里,让孩子感到害怕和愧疚,性格也可能变得更加胆小,所以父母应该避免这种情况。

提前达成协议。

当孩子还处于婴儿期时,建议爸爸妈妈可以先讨论教育孩子的问题,以免以后出现不和谐的声音。

以一个人的意见为主。

刚开始,要把一个人的意见放在首位。

父母之间难免会有对立。即便如此,当孩子在现场时,爸爸妈妈也应该在友好稳定的气氛中达成共识。

把一个人的意见放在首位,让孩子有一个可以遵守的行为准则,然后在孩子不在的时候好好沟通。

如果出现讨论后达成的共识,跟以往孩子遵循的规则不一样,不要羞于向宝宝承认错误。

因为宝宝也可以在爸爸妈妈道歉,和告诉宝宝新规则时,学会勇敢地承认错误,这对宝宝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不需要扮演黑脸和白脸。

只需要学会如何“变脸”就行了。关键是爸爸妈妈要掌握教育的一致性原则,避免让宝宝感到不知所措。

当宝宝犯错时,爸爸妈妈要有态度,等到确认孩子知道错误并在反省的时候,再安慰和鼓励他。

无论是说教还是鼓励,孩子都能感受到父母的关怀,比“暴风雨”的洗礼更有效,亲子沟通也比“黑脸白脸”的教育方式更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