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存200万的银行五年大额存单,一年4.8%,会不会衣食无忧?

存200万的银行五年大额存单,一年4.8%,会不会衣食无忧?

2020-07-26 04:21阅读(79)

存200万的银行五年大额存单,一年4.8%,会不会衣食无忧?:存200万的银行4.8%年化利率的五年定期存款,并不会衣食无忧。可能一时间能够感觉良好,但还有一个事情

1

存200万的银行4.8%年化利率的五年定期存款,并不会衣食无忧。可能一时间能够感觉良好,但还有一个事情对于资金购买力造成冲击,就是实际通货膨胀。为什么?

一、生活在四五线城市,能很好的生活。

200万元,每年4.8%的年化利率大额存单,利息收入为9.6万元。这样的收入能够很好的应对生活所需,但是要说衣食无忧还是有所欠缺,毕竟还有医疗、旅游等资金需求。或者说衣食没有问题,但其他的还是存在障碍。

五年期的大额存单一般情况是五年到期一次取出本息,但是个别银行也是存在年结利息、月结利息的存在。要是五年一结利息,那么对于生活而言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再就是如果生活在一二线城市,由于生活的成本偏高,年9.6万元的利息收入并不能很好的应对,虽然吃饭、穿着没有问题,但还有出行、居住等支出。

二、现在来看能够衣食满足,但是未来几十年还能够吗?

2018年新增货币大约在8.2%左右,通胀约在2%多一些,也就是说实际通货膨胀在10.2%左右。这样的通货膨胀,十年后200万的购买力是多少呢?9.6万元的年息购买力又是多少呢?肯定是下降的。所以,现在看能够很好的生活,但是十年后、二十年后、三十年后就不一定了,因为存在购买力下降的因素。

所以,面对这样的问题所在,还是需要踏踏实实的工作,实现社会价值,才能够更好的衣食无忧。

作者不易,多多点赞,十分感谢!

2

感谢诚邀,我在银行工作多年,我简单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

200万大额存单,如果有4.8%的年利率的话,一年利息大概是96000元(200万*4.8%)平均每个月有8000元,如果在三四线城市,基本上也能过下去了,只要不大手大脚,吃穿不愁,但是你觉得这样就可以衣食无忧了吗?

俗话说的好,坐吃山空,金山银山也会被败光,更何况是只有区区200万元。一旦等你每个月到了8000元收入的 时候,你就不再想过这种安逸的日子,你会有更高的期望与欲望,最终会毁灭现有的生活方式。

举个例子,一个人中500万,多数情况下,最终都还返回贫穷了,因此,一个人要想衣食无忧,就需要持续不断的创造能力。

以上!

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请点赞关注我!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请关注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邓行长,(ID:Dhangzhang)

3

存200万在银行五年大额存款,年利率4.8%就想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显然是不够的,还是老老实实工作赚钱。

根据你存200万元在银行五年大额存款,年利率在4.8%,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五年总利息为:200万*4.8%*5年=48万元

每年利息为:48万元/5年=9.6万元/年

每个月利息为:9.6万元/12个月=8000元

你每个月8000元收入就能衣食无忧显然是不可能的,假如你有房贷,车贷,或者其他贷款的你日子过的非常紧张,甚远远远不够每个月的开销。假如你生活在一线城市,即使是租房过日子8000元的收入同样或者紧张的日子。

当前你8000在当前经济情况看生活在四五线城市已经是小康生活,但是想要衣食无忧还是不够的,8000元每个月收入在四五线城市已经是比较中等偏高了。

但随着国内经济高速发展,货币不断地贬值。定期存款5年后也许200万变成150万的价值,你每个月8000元相当于5~6000元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不是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而是过着越来越多穷的日子。就当前来说一二线城市每个月收入1~2万的人不在少数,为什么他们同样或者非常忙碌的日子,努力工作呢?而你8000元就想衣食无忧是不可能的。

通过以上分析,你存200万到银行五年,年利率4.8%,每个月收入8000元,想要衣食无忧的日子是不现实的,还是好好努力工作赚钱,不然你随着人民币的贬值你会一年比一年日子紧张,过的越来越穷的日子。

看完点赞,腰缠万贯,感谢阅读与关注。

4

200万大额存单,如果有4.8%的年利率的话,对于一般小城市的家庭来说,确实“衣食无忧”了,很简单的算法,200万*4.8%=96000元,平均每个月有8000元的可支配收入,如果没有车贷、房贷,应付日常生活足够了,只是不能大手大脚而已。

数据是可行的,但是目前各个商业银行的大额存单利率是否能够达到4.8%呢?

目前适逢年末,部分银行已经开始厉兵秣马,调整上浮比例,开始为来年的冲刺做准备,据悉,不少银行为了适应流动性监管要求,纷纷对期限较长的大额存单做出了调整,比如浦发银行,在之前浦发银行的5年期大额存单利率是4.18%,经过调整,将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也进行了微调,利率政策和五年期相同,目的就是为了引入长期的存款。

据数据统计,今年以来3年期和5年期的定期存款平均利率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并且在11月达到峰值,平均利率分别为3.303%和3.314%,创下年内新高,尤其是5年期定期上涨最多。

按这个调整幅度,可能在部分小型银行确实存在4.8%的大额存单利率,但是在目前为止没有听到过相关的报道,所以在你存款之前,请务必确认是否是大额存单,不要被购买成其他流动性较差的产品,而导致影响日常生活的开支。

同样的200万,除了大额存单以外,还有许多其他的选择,不仅低风险而且高流动性,比如现在的一些开放式理财,可以实现随时申赎,也可以保证在4%-5%的收益率,我认为比大额存单的性价比要高很多。

5

作为银行工作人员,我来回答你这个问题。

你说的200万元的大额存单,4.8%的利率,我给你算一下有多少收益就知道会不会衣食无忧了。

首先我们看一下计算公式:理财收益=本金×利率×年限=200万元×4.8%×5年=48万元,

通过以上计算就可以算出,该笔大额存款5年后到期收益为48万元,平均每年的收益为48/5=9.6万元,平均到每月的收益就是9.6/12=0.8万元,就是每个月8000元。

每月8000的水平相当于一个人不错的工资,要说衣食无忧就要看每个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了,还有每个人对物质生活的要求高低,还要看家庭负担有多少了,如果只是一个人,没什么负担,也没有什么大的开销,我认为每月8000元实现衣食无忧还是可以的。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6

作为一财经工作者,我觉得要看在哪座城市,还要综合考虑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家庭,还要看是否有房贷车贷之类的经济压力等等,再来决定是否衣食无忧。

单纯从利息收入上看,数字是比较乐观的,生活也不会有问题。200万元五年期大额存款利率4.8%(现在商业银行大额存款通过在4.18%左右,这个利率的真实性这里不讨论了),一年利息收入就可达96000元(2000000元乘以4.8%),平均每个月利息收入8000元。

这个利息收入水平从全国各城市来看,都算不错了,因为目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最高的上海、北京、深圳和广州也不到60000元,每年96000元已经算是中等收入水平。如果没有房贷车贷压力,如果是一个人无论在中国哪座城市生活都没有问题,但如果有房贷车贷压力,生活可能压力较大;而如果是一家人,则只能生活在三四线城市里,在一、二线城市肯定不够,更不要说在一、二线城市有房贷车贷了。

虽然这笔钱每年的利息收入可观,但我建议题主还是应该再找一份工作,挣点钱补贴家用,因为物价水平在不断地上涨,未来这点利息收入的购买力将会越来越低,也会对生活带来很多不确定性因素。

7

你好,真的可以衣食无忧,主要看你个人和家庭的日常消费情况决定的。

下面我们来简单算下200万的五年期大额存单,年化收益4.8%,那一年下来我们的利息是96000元,一个月下来是8000元利息收入。不错,真的是很大一笔,根据2019年全国各地城市平均工资统计报告来看,一个月能有这个收入水平的城市全国也只有七八个而已,而且因为是城市平均工资值,就是在那些平均工资高于8000元的城市,低收入者仍然占比会多一些。

从生活地域来看:如果你是生活在一线城市的普通人,平时车贷房贷还有孩子上学,家庭生活开支可能一个月下来就需要两万左右的开支。所以这一个月8000元的利息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你生活在四五线的小城市,房贷车贷一个月三四千,平时生活日常开支也三四千的话,这8000元还是非常不错的,毕竟在四五线城市能达到8000元的收入的还是极少部分人,普通工薪族可能月收入才两三千。

从生活品质来看:如果你是平时生活节俭,消费理性合理,朋友少聚会少,外出旅游少的话,8000元一个月的利息收入是完全够开支的,甚至有时候还有结余。如果您是个对生活和个人都要求高的人,平时工资之余可能会报名学习提升自己,或者健身私教保持体形,节假日会和朋友亲人一起周边游甚至出境游的话,这8000的月利息收入恐怕远远不够。

所以能不能衣食无忧要看自己如何去定位,是勤俭持家合理消费还是不断的提升自己丰富自己。勤俭持家这个收入还是不错的,先不断的提升自己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努力。能有200万是真心不错的,说明你的综合能力很强,如果你还年轻希望你继续努力,遇到更好的自己,拥有更加自由的人生。

8

200万的银行五年大额存单,一年4.8%的利率,每年能拿到手的利息是96000元,96000/12=8000元,每个月8000元的生活开支,如果光是日常买菜做饭加上各项生活杂费,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够了,但是要高质量的生活,每个月8000块的收入还是少了一些。如果算上家里有小孩上学的话,那更是比较紧张。

光靠银行五年大额存单这样的理财方式,对于有退休金的老年人家庭来说,是可取的,因为定期时间长,老人理财也不希望操作太复杂,收益在4.8%左右,也确实跑赢了很多预期收益的银行理财产品,比货币基金的收益还高一点。但是对于年轻的家庭来说,200万存款存大额存单,确实做不到衣食无忧,除非你是还未成家的单身人士。

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200万如果是闲置资金的话,还是应该妥善运用理财工具实现增值的。如果你的理财知识比较丰富,对于风险的偏好是积极进取型,可以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选择指数型基金或者混合型基金,顺势而为,年化收益最高可以达到20%左右,才能真正实现财富增值。对于风险偏好是厌恶型的家庭来说,可以配置一些债券型基金或者一些低风险的净值类产品,年化收益在6%-10%之间,这也比银行大额存单利息要高,而且这类产品存续期限很短,申购费用是0,有的产品是随时可以取的,没有封闭期限,跟货币基金的操作方法类似,买入一个月后取出是免手续费的。

当前金融机构的理财方式很多,建议普通的家庭理财还是要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和投资经验量力而行,顺势而为,在市场大环境比较好的情况下,不要错过理财的好时机。

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请加我的关注并点赞。如果您有投资或融资的难题也欢迎从我的首页导航条中点击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谢谢您们的支持。

我的头条号专栏开通了,有关于投资理财和融资的最新音频和文章,欢迎关注。

p.s.有很多人问加头条圈子和不加入圈子有哪些待遇不同?怎么加入圈子?

答:我现在只在圈子里回答粉丝的提问,加入皓脉投融资联盟,为你解决投资难题和融资难题。为个人解决投资赚钱的问题,为企业解决融资问题,资本运作和产业升级问题,建立企业融资平台。

加入圈子的方法:直接点击这篇文章的下方“所属圈子”即可加入。或者首先点击到我的首页,在导航条中最后一个是:圈子,点击加入即可。加入后,你每天可以在“我的书架“查看更新,有问题可以及时提问,我都将免费为您解答。

9

很多人都希望实现财务自由,或者最低限度做到衣食无忧,那么200万的银行五年大额存单,一年4.8%,一年利息9.6万元,能做到衣食无忧吗?

200万不是一个小数目

200万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朗咸平教授公布过一组银行存款数据,国内大约有5%(约7000万)是富人,人均存款数47万,剩下的95%的人平均银行存款2.4万元。

这95%的人中,40%的银行存款为零,也就是说差不多5.6亿人,他们的银行存款为零。

约0.1%,也就是不到140万人,存款数达到100万,而存款在200万的估计不到70万人。所以您已经不折不扣是位成功人士。
不要幻想岁月静好

如果不考虑货币贬值的情况,您可以退休了,而且能达到幸福生活的水平,但是如果考虑货币贬值的情况,您的退休将来恐怕有点悬。

2018年我国13.61万亿美元,M2是27.98万亿美元。应该说,我们为了拉动经济,使出了洪荒之力,M2是GDP的2.055倍,所以6月份食品涨价8.3%,鲜果涨价42.7%,禽肉涨价7.4%,猪肉涨价21.1%,鸡蛋涨价6.1%,还好汽车和通信价格跌价了,所以·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7%。

如果M2常年增速保持8.5%,在这种复合增长下,我们来计算下,2021年6月225.7万亿,2022年6月245万亿,最后在2025年将是312万亿。

是不是有朋友没看明白啊,那就继续往下看。

银行存款不是理财好手段

近日看到一条新闻《经人行厦门市中心支行多方协调,老存单取出存款》,44年前存入1200元,44年后,取出2684.04元。如果44年前,1200元如果买入美股可口可乐的股票,到现在也已经几千万了,1200元买入黄金,现在已经是几百万了;如果买了北京的四合院,现在起拍价都上了亿元,而存入银行,44年连本带息,2684.04元,也就刚够买辆非名牌的电动车了。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存银行是最保险的,也是安乐死的不二选择。

我是“天下会会天下”,江湖路远,欢迎关注!

10

是否则可以衣食无忧,我们可以通过数据核算来演示。

因为您提供的信息缺少您衣食无忧的生活标准,五年大额存单(利率4.8%)未确认是只存一次还是可以不断滚动投资计算。所以我这里只能假设以上数据模拟演示供您参考:

①预定您的生活品质标准为7万/年。(我这里采用2018年的平均工资来模拟演算。2018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82461元。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9575元,综合年平均工资为66018元。)

②通货膨胀(CPI)按每年3%核算;

③前5年为200万大额存单投资期,中途不可做任何领取,从第6周年开始支取生活费用。

通过以下的核算表中可以得出:

(一)在200万资金只作一次5年大额存单理财的方式下,可以领取21年(投资的第6周年开始领取到第26周年);

(二)在200万资金持续每5年作一次大额存单理财的方式,且每次利率保持为4.8%,那么可以持续领取33年(投资的第6周年开始领取到第38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