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家孩子扔掉手里的东西,你捡了起来给他,他会再扔掉?:因为对孩子来说,扔东西是个很好玩的游戏。很多家长都会发现,1岁多的宝宝特别喜欢扔东西。他们抓
因为对孩子来说,扔东西是个很好玩的游戏。
很多家长都会发现,1岁多的宝宝特别喜欢扔东西。他们抓住你手里的东西,还研究一会儿,看上去很认真的样子,然后突然扔到地上,嘴里还嗯嗯啊啊开心无比。
更让你无语的是,宝宝还睁着无辜的大眼睛看着你,等着你给他捡起来!
于是你深呼吸、心中默念:是我亲生的、我不生气,我给捡起来,结果小家伙拿到手里,看一看,居然又扔出去了就这样:扔出去,你给捡起来,再扔出去,再捡起来,多来几次,脾气再好的妈妈也忍不住发脾气了吧,恨不能抓起他的小手打几下。
其实大可不必那么生气,也不要太担心,你想,为啥同样面对扔东西这件事,你这么生气,小家伙却那么开心?因为扔东西,对我们来说是个麻烦,对孩子来说,却是个游戏。
其实小孩子在6个多月的时候,就已经会扔东西了。
只是这个时候,爸爸妈妈看见宝宝扔东西,通常不会生气,还会觉得很好玩,而且几个月的孩子,再调皮还能翻天不成?周围也没啥危险的东西,爬床上,把能扔的东西都扔了,也不过就是几个玩具而已。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还能淡定地觉得孩子只是好玩。
可是,当孩子再大一些,一岁多了,能走了,活动能力强了范围也大了,嘴里还能蹦出几个字了,我们更担心孩子的安全,同时,对孩子的游戏要求也“高”起来了。好像只有玩摇铃、躲猫猫,这些我们成年人可以理解的活动,才称得上是游戏。孩子在那里扔东西,就不是游戏了?
错错错,首先得弄清楚,到底是谁在玩游戏,谁才是游戏的主人,当然是你的宝宝啊
小孩子最喜欢玩的游戏,绝对不是你给她设计好了,教给她玩的。这样的游戏他很可能没有兴趣,看都懒得看一眼,他更喜欢那种自己发展起来的游戏。
这还真不是家长的错,不是你设计的游戏有问题,别说你是个普通家长,即便是著名的心理学家,跟自己的孩子玩的时候,也遇到过同样的尴尬。
比如劳伦斯.科恩,亲子类畅销书《游戏力》的作者,就说了这样一件事情:有一次,他的女儿过生日,劳伦斯充分发挥自己作为心理学家的优势,给孩子们设计了各式各样的游戏,又拿出自己心理学家的专业本领,给孩子们一一讲解这些游戏,没想到孩子们围在身边傻傻地看着他,毫无反应,好像他是个外星人……最后还是他的妻子过来给他解围,妻子说:“孩子们,冲到公园那边,再冲回来!”孩子们立刻欢快地跑起来,跑了好几次,然后乱做在地上,哈哈笑个不停,大口喘气,一个大点的男孩还说:太好玩了,我们再来一次吧!
所以你看,孩子们喜欢的游戏,我们成年人看上去,觉得一点儿都不符合逻辑啊,甚至在我们成人的概念里,这样做都不能称之为游戏吧?可是小孩子却乐在其中。
在空地跑来跑去,看见一个洞,过去用手指抠半天,看见一个小东西,扔下去捡起来玩半天,等等等等。这种看似荒谬,重复地做法,其实是很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游戏。很多小孩子到了这个年龄,就喜欢做这样的事情,这就是自发游戏。你要是不让孩子这样做,很可能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因为孩子的自发游戏,正是孩子认识世界、发展想象力、创造力、思维能力的源泉。
孩子刚来到这个世界,怎么认识这个世界呢?皮亚杰提出了“感知运动”这个概念。
婴儿仅靠感觉和知觉动作的手段来适应外部环境,也就是说,感知和动作是他们获得信息的直接又有限的手段。
就拿扔东西游戏来说,小孩子不厌其烦、乐此不疲地反复扔,这就是感知的过程,他在感知东西的摸上去的感觉、扔出去的重量,扔在地板上发出的声音,弹起来的样子……
然后,他看着你,让你给他捡起来,他好再接着扔,这不正是宝宝和你之间的互动吗?
宝贝们在这个重复扔、重复捡的过程中,感知着自己和父母的关系,体验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发展着自己和父母的感情。
作为爸爸妈妈,你在这个游戏中的态度,也潜移默化地在宝宝的脑海中,留下了最初的印记,所以,宝宝扔东西,你不能粗暴地阻止他:“不准扔”!而是指导他怎么扔。
小宝宝没有分辨能力,可能看见什么扔什么,所以贵重、危险的物品尽量收好,准备一些安全、无伤害性的玩具给她扔。
小孩子既然喜欢玩扔东西游戏,就让他玩个够,给他各种能扔的玩具,比如各种重量、大小的球,各种重量、大小的沙包,陪孩子一起扔,给他示范各种各样的投掷技能,让扔出水平,扔出技能。
等孩子大一点,两岁多了,有一定的分辨能力了,就要耐心地教会小朋友,什么东西可以扔,安全,什么东西不可以扔,危险。什么时候可以扔,不影响,什么时候不可以扔,会打扰别人。
有任何育儿问题,可以在评论里留言,我真的真的会回复哦。快关注我吧!
如果你家宝宝有意识的把自己手里的东西扔到地上,而且她非常喜欢玩扔东西的游戏,不断重复。爸爸妈妈们千万别发火,这是孩子的游戏,是孩子探索世界,自我成长的必经之路。
很多大人很恼火,宝宝扔一次玩具,妈妈捡起来一次,再扔,妈妈在捡,宝宝接二连三的去扔,妈妈脾气瞬间被点燃。这是很多家庭的写真,因为家长不懂扔东西是宝宝的游戏,她们习惯用成人的视角来看带孩子的问题。事实上,这是每个孩子发育过程中都会经历的行为,父母千万别错怪了孩子!
宝宝喜欢扔东西一般发生在一岁左右,宝宝之所以会喜欢扔东西是因为:
1.扔的动作,让她们感到一种乐趣。简单的扔的动作需要宝宝手、眼、耳、脑协调,扔出去之后,孩子往往视线会追出去,直到听到落地的声音,脸上甚至会展开开心的笑容。这是宝宝的发展,她会为了听到东西摔倒地上的声音乐此不疲,也是孩子在长大的表现,证明宝宝已经开始自己创造游戏了!
2.孩子东西扔出去之后,会引起家长的情绪,不管是开心的还是生气的。宝宝会观察到妈妈的情绪和自己扔的动作有关,当她发展这些微妙的关系之后,就会不断的想要去刺激大人的情绪。
总结来说,孩子扔东西是她在认知世界,也是她在创造自己的游戏,外界的一系列反应都会刺激到孩子的大脑。所以妈妈们如果发现你家宝宝也进去入了爱扔东西的阶段,千万不要阻止孩子,学会适当的去引导孩子。
为了配合宝宝的游戏,促进孩子的发育,妈妈们可以这样做:
1.当物品掉到地上发出声音的时候,妈妈们可以告诉宝宝:玩具掉到地上有声音,你听见了吗?
2.当球掉到地上弹起来的时候,可以和孩子说:小球球掉到地上会弹起来。
3.可以反问孩子:宝宝把什么扔到了地上?
4.也可以和宝宝玩躲猫猫的游戏:告诉孩子玩具躲起来了。
5.如果妈妈总是捡东西觉得太累,可以自己设计扔东西的游戏,可以让孩子把东西扔进框中等。
妈妈可以配合宝宝去玩扔东西的游戏,在游戏中,亲子之间的互动,语言的交流,身体接触、眼神交流都可以有效的促亲子关系,所以,看似恼人的扔东西,其实可以变成亲密的亲子游戏。妈妈们千万别错过与孩子的亲密互动哦!
我猜您的孩子年龄正处于一岁多到两岁之间,如果你仔细观察,孩子在反复扔掉东西的同时,你给他捡回来的次数越多,他也许笑的越开心,如果你不再捡回来给他,他可能会哭闹。同时,在这个年龄段,也许你还会发现孩子有时候会推打自己或别人,再大一点也许还会出现咬人的行为。孩子会表现的越来越有主意了,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情……父母经常会因为这些变化觉得孩子不乖了,但是我要说,恭喜您,孩子这样的行为说明,他在快速的长大。
您描述的这个行为,是孩子自我意识萌芽发展的典型行为,即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可以操控物品和人”。孩子通过扔出东西,感受自己对周围物品可控性,通过向父母发出信号,让父母将物品反复捡回,他也感受到一种对人的操控感,这种“我能控制别人,我能控制物品”的感觉能够加强孩子对于自己认知,感受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不仅会让孩子更加自信,也会让孩子的安全感发展的更好。
那么父母的困扰怎么办呢,我有两点建议,第一,如果觉得有些物品会摔碎有危险,那么将这种类型的物品收起来,尽量让孩子周围的物品不怕磕碰,可以反复摔打;第二,父母尽量配合孩子这种反复行为,如果持续很久,真的已经没有足够的耐心应付了,那么,父母可以主动发起另一项活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注意力很容易转移,所以,发起新的活动可以柔和地停止反复扔捡东西的行为,孩子的自我意识探寻活动也没有被制止和压抑,父母也可以不再为其困扰。
为什么在孩子身上会发生这种奇怪的现象呢,通过观察我家两个孩子,我觉得主要是因为以下三点:
首先,孩子通过反复的扔玩具来听不同的落地声响
声音对于孩子来说很具有吸引力,在他世界里,除了倾听妈妈的呼唤外,他对自己制造的声音也特别感兴趣。
孩子通过反复扔玩具,可以倾听到不同的声音,他觉得这是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所以才会不断重复这一动作。
其次,爸爸妈妈在捡玩具的过程中,表情的夸张也是引起宝宝重复扔玩具的原因。
在平时带孩子的过程中,爸爸妈妈从来都是温和平静的,但是面对宝宝不停扔玩具时,难免会有小脾气,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夸张的表情和语言能够引起宝宝的兴奋。
宝宝潜意识里认为爸爸妈妈的反应是开心快乐的,是与平时不同的,所以他会不停的制造这个机会来重现爸爸妈妈夸张的神态和表情。
最后,陪伴的亲子时光给于了宝宝不同往日的快乐
孩子不停的扔玩具,爸爸妈妈不停的捡玩具,虽然看起来爸爸妈妈有些心不甘情不愿的,但是宝宝却乐在其中。
这种互动和陪伴对于宝宝来说弥足珍贵,能够让他发自内心的感受到爸爸妈妈给于他的快乐,这也是孩子对这种亲子时光的认同和珍惜。
如果你家宝宝也爱扔玩具,一定要控制住发脾气噢,你眼里的调皮,其实正是宝宝想多让你陪他一会。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欢迎关注@优妈咪育儿经
孩子扔掉手里的东西,我们捡起来给了孩子,孩子会再扔掉,我们再捡起来,孩子再扔掉......如此反复,孩子乐此不疲,为什么?我来告诉你:孩子正在感受空间变化呢,请不要打断孩子的探索欲,让孩子顺利度过空间敏感期。
6-8个月,宝宝就会有扔东西的行为
10个月,凡事宝宝能抓到的东西,都会被宝宝有意识的扔出去
2-3岁,这时候扔东西又会成为宝宝的游戏了
将家里易碎、危险的物品藏起来,让爱扔东西的宝宝不要因此受伤;
宝宝扔东西,在不同的年龄段都会发生,而且几乎每一次扔,都是伴随着不一样的情绪,有时候开心,有时候愤怒。这是为什么呢?
当宝宝在6个月左右的时候,大肢体动作的能力正在快速地发展,因此前往“诗和远方”的欲望日益强烈。而宝宝把手里抓到的东西扔向更远的地方,其实是对其视野的一种拓展,也是间接地表达:“本宝宝想去那里”。宝宝们在这样的情况下“扔东西”,脸上还会伴随欢乐的笑容。这是宝宝们对自己“新技能get√”、“发现了新大陆”的自信心提升的表现。
一岁以后的宝宝,已经发展到“能走想跑”的阶段,在面对自己能够到达的“新大陆”时,就如同“兔入萝卜仓”般喜乐。于是,宝宝“扔东西”的行为变得愈发频繁,而且当粑粑麻麻把东西捡回来给宝宝的时候,宝宝还会再次扔出去,甚至伴随着银铃般的笑声。
这是非常好的事情,因为这意味着:宝宝已经开始自己创造游戏了。而这个游戏就是:“听听把东西扔向远方地面时的声音”。在宝宝的理解里,粑粑麻麻把东西捡回来,是关注到我了,认同了这个游戏很好玩,鼓励自己继续玩啊!
一岁得宝宝会认为,扔东西意味着:“新技能get√”、“发现了新大陆”,“有新游戏可玩了”。而粑粑麻麻们理解不到宝宝的这些“发育里程碑”的话,就会出现:家长怒火中烧地不断捡玩具,宝宝心情愉快地不断扔玩具。在此,知食君有两点建议:
第一,粑粑麻麻们可以在日常的亲子互动中,设计一些把东西扔进框中的小游戏,比如用小篮球进行投篮游戏、小足球滚球进龙门游戏等。让宝宝在日常的亲子互动中,充分满足到“拓展视野”、“学习技能”等成长欲望。当然,必须确保宝宝“扔出去”的玩具足够软和安全。
第二,跟宝宝一起玩敲琴、玩具鼔等小型乐器玩具,又或者当玩具掉到地上发出声音时,粑粑麻麻可以及时引导宝宝安静聆听个中的声音。从“声音与游戏”中满足孩子的观察与学习的欲望。
最后,知食君建议,每一个游戏,每一个玩具,都需要粑粑麻麻跟宝宝一起参与,一起玩乐。简单粗暴地只给宝宝递上玩具,只会让宝宝的诉求继续得不到满足,甚至在“扔东西”的时候,都是满脸怒容,而非伴随着银铃般的笑声。
当孩子有这样现象的时候,恭喜你,你家孩子在动作敏感期和空间敏感期的共同作用下,他无论是手的力量、手脚协调的发展,还是空间智能的发展都正在经历一个发展和成长上升的过程。
婴幼儿具有天生的学习能力,从出生后就进入了动作敏感期:无论是从最初的用小嘴吸吮妈妈的乳汁、用小手抓住妈妈的手指,还是爬行、走路等,这些都是孩子动作敏感期的表现。动作敏感期从0岁一直持续到6岁。
孩子的动作发展主要包括两个大的领域:1.精细动作(小肌肉的锻炼)主要是手的动作,以及手眼的协调性;2.大动作(大肌肉的锻炼)主要是指身体运动机能的发展,比如走路等。
希望自家孩子聪明伶俐的爸爸妈妈,千万不要忽略了孩子大小肌肉的发展哦。因为手和身体的动作连接着大脑,这将刺激大脑的发育,而大脑反过来又支配手和身体的动作,使其更加熟练,所以爸爸妈妈应当特别注意孩子的动作训练,使其身体运动和手部的动作协调发展,这不仅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还可以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在动作敏感期阶段,孩子的“调皮捣蛋”里蕴藏着大智慧,因为这是孩子在运用他的动作能力不断探索世界的过程。所以爸爸妈妈不要因为孩子好动、吵闹而感到头痛并不断加以制止,而是应该具有加倍的耐心,观察孩子在动作发展中所需要的帮助,实时引导,这样才能让孩子健康全面地发展。
空间敏感期(0~6岁)是儿童所有敏感期里最有趣的一个敏感期。孩子好奇地看着周围的一切,不停歇地通过动来动去来感知空间的一切,有时候甚至是“恶作剧”般地体验着这个立体的世界。他们用自己的手脚、身体和周围相关的一切,自己开发各种有趣的、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游戏。小宇宙充满了随时爆发的空间智能能量,从而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空间意识。这个对空间的感受过程,将帮助孩子建构从二维到三维的空间概念,培养孩子将来学习数学所需的几何能力。
处在空间敏感期的孩子,有数不尽的“喜欢”和“调皮”:超级喜欢扔东西——从上往下扔、从近处往远处扔或者到处乱扔、捡起来又扔。喜欢从上往下跳;喜欢推着带轮的椅子跑来跑去;喜欢攀爬;喜欢用小手去抠有洞眼的物体;喜欢走不平的路;还喜欢把物体垒高,一遍遍地推倒重垒等等。
父母看到孩子这样调皮,一定很头痛。与其纠结和烦恼孩子的行为,父母不如和宝贝一起玩些轻松有趣的亲子游戏来帮助他发展空间智能和促进动作的协调发展,因为没有孩子是不喜欢游戏的。这不但满足了孩子在这个时期的好奇心,释放了孩子的能量,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规范了孩子的行为;同时也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重要的是增进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孩子玩得愉快,父母在真正理解了孩子的行为之后,也减少了很多教养方面的烦恼。
比如通过让“玩具宝宝”回家睡觉这个游戏,不但满足孩子扔东西的乐趣,而且还教会孩子如何收拾好玩具等良好的行为:
目的:孩子扔玩具和瓶子等来满足他对空间的探索,结果家里满地都是孩子扔的东西。父母可以借此机会让孩子养成收拾东西的好习惯,而不是扔完之后,父母一边不停抱怨,一边给孩子收拾玩具。
玩法: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个大纸箱,然后告诉孩子:“哦,玩具玩累了,也要上床睡觉了,我们一起来让玩具宝宝回家睡觉吧。”然后,父母可以教孩子如何摆放玩具,还可以和孩子比赛,看谁的动作快,让“玩具宝宝”快点上床睡觉。
更多关于孩子在这两个敏感期的具体表现,以及父母如何帮助孩子提升自己的能力,有兴趣的朋友请阅读【孩子的敏感期,教养的关键期】。
为什么我家孩子扔掉手里的东西,你捡了起来,他会再扔掉。看到题主提出这样问题,我不由想到我的孩子年幼的时候,也有这种情况。
我儿子小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扔东西。
那时孩子小,拿根高凳子和矮凳子放在房子的外面,让他坐在外面的走廊上吃饭。吃饭的时候他可乖了,自顾自的在那个地方吃。吃完饭之后,他就开始有行动了。他就把他的不锈钢碗和勺子往地上丢。他把碗和勺子丢到地上之后,听到了发出的铛的一声,儿子就会哈哈大笑。旁边走过的叔叔阿姨看见之后,就走过来逗他,把碗和勺子给他捡起来,叫他再丢。那时的儿子可听话了,只要叔叔阿姨捡起来,马上啪的一声就往地上丢去了。
就这样翻来覆去的丢那个碗和勺子,他感觉到是其乐无穷。当时我就想,孩子可能是非常喜欢听那个碗和勺子掉到地上发出的声音。
但是有一天,儿子又有了新的举动。做什么呢?他往地上丢帽子。那帽子丢在地上可没有声音,那孩子究竟想干什么呢?我想可能他是想看帽子从他的手里往地下丢的时候在空中划过的抛物线吧。
丢帽子成瘾的时候,是有一个下雨天,旁边有个叔叔从他身边经过说,小朋友又来抛帽子。我儿子真听话,赶快把头上的帽子往地下一扔,一下就打湿了。
换了一点干净的帽子之后,没有半个小时又打湿了,我想多半又是哪位叔叔阿姨在逗他丢帽子。那一天就被打湿了三顶帽子。
后来我说:“各位叔叔阿姨,行行好吧,今天不要再逗了,再逗就没有帽子可戴了。”
其实不管是丢帽子还是丢碗丢勺子等等之类的,就是孩子在探寻这些东西在空中飘落的形状和落到地上发出的声音,还有他的手臂不停的挥动的感觉。这是孩子在探寻他感到非常新奇的一个世界。
有时候我们要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为了不破坏东西,尽量让孩子丢那些不易碎的物品。
我是睿心妈妈,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有丰富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专注于分享育儿经验,欢迎你浏览今日头条号“睿心妈妈”,了解更多的育儿方面的经验。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创作者。
孩子扔掉手里的东西,你捡起来给他,他又会接着扔,捡起来又扔这种现象,是宝宝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一般这种现象最早发生在6-8个月宝宝身上,到10个月左右,凡是能抓住的东西,都会被宝宝有意识地扔出去。到了1岁半以后,有时候宝宝也会比较喜欢扔东西,这时候宝宝会觉得这是个好玩的游戏。
宝宝出现捡了东西又扔的现象,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1.宝宝进入空间关系敏感期的表现
宝宝通过抛撒、移动物体,或者把里面的东西取出来,把外面的东西塞进去来探索空间,感知他和物体空间之间的关系,这是幼儿认知空间的最初过程,也是孩子心智发展的一个阶段行为。空间对人的帮助也很大,没有空间感的人长大后会成为路盲。
2.心理原因
宝宝和妈妈经历了共生阶段,在宝宝的眼里,妈妈是他想象出来的一个东西,妈妈不是单独的个体,随着宝宝的成长,他发现原来妈妈不完全是自己的。宝宝通过扔出去~捡回来~再扔出去,也在锻炼着自己面对分离的能力,也是心里成长的一个里程碑。
对于宝宝的这种行为,不指责,把易碎的东西不要给宝宝,帮助宝宝安全、平稳地度过这一时期。
小羽妈是国高级育婴师,有十年的母婴护理经验,学前教育专业,多网络平台撰稿。关注妈妈健康和宝宝成长,同时也是二胎妈妈,育儿路上我们在一起!感谢您的阅读和关注!
每个孩子都有这样一个阶段,喜欢扔东西,当大人捡回来时,他会再次扔出去,并且乐此不疲,常常还会咯咯笑个不停。
这个行为是宝宝处于空间敏感期的表现,为了帮助宝宝探索空间的奥秘,如果父母不是很忙,建议陪宝宝玩一会扔东西的游戏。
当宝宝大一点时,也可以互换角色,父母扔,宝宝捡,这个简单重复的游戏,宝宝会喜欢,同时这种陪伴方式父母也能相对轻松。
一天中什么时候运动减肥效果好抓 小孩能不能练哑铃多大的孩子适合 小孩嘴唇起皮怎么办怎样才能预防 孩子的罗圈腿是怎么形成的三大因 孩子早恋怎么办如何有效疏导孩子 医生婆婆称自己专业孩子的事必须 儿子成人礼送什么礼物好呢给你孩 有孩子的夫妻千万不要离婚对于孩 小孩千万别让老人带的说法正确吗 自卑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怎么改善 怎么让孩子开口说话 这几个方法 怎么让孩子吃饭 教你如何让孩子 怎么管教不听话的孩子 家长首先 顽皮的孩子怎么管教的 这些方法 叛逆期的孩子怎么管教 引导孩子 孩子性格软弱怎么办 懦弱的性格 孩子性格偏激怎么办 孩子性格偏 孩子性格固执怎么办 家长们不妨 爱惹事的孩子怎么管教 不妨试试 养育优秀的孩子具备特征,家长要 高考数学难出新天际,可有的孩子 “做胎教”和“不做胎教”的孩子 花费十几万只考了302分 妈妈觉得 甘肃作弊考生留下来的疑团,是怎 一举夺魁!高三学生离校时,校领 高考钉子户:26次参加高考,今年 D2809次列车因泥石流脱线!此类 “女儿16岁,学校宿舍里分娩了” 扭曲邪门的内容,频频出现在教科 川渝地区几所大学实力很牛!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