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盗墓为什么总是舅舅带着外甥?

盗墓为什么总是舅舅带着外甥?

2020-07-25 12:37阅读(72)

盗墓为什么总是舅舅带着外甥?:自从春秋时期兴起厚葬之风后,盗墓行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猖獗。比如陕西凤翔的秦公1号大墓,便发现盗洞247个,其中有数十个:-盗

1

自从春秋时期兴起厚葬之风后,盗墓行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猖獗。

比如陕西凤翔的秦公1号大墓,便发现盗洞247个,其中有数十个盗洞直接打入椁室。

不说用,里面的陪葬物品还能剩多少?

盗墓有两种,一种是官盗,像汉末的董卓、曹操,五代的温韬,到民国时的孙殿英等,都很有名,他们往往动用大批士兵,明火执仗地大干。

挖得开就挖,挖不开就炸,一点技术含量也没有,就是霸王硬上弓。

就是业内的老手,也对这种手段嗤之以鼻。

最常见的是民盗,大多有师承来历,讲究寻龙定穴,化验分析,有一定的技术含量。

这些盗贼分布全国各地,人数众多,良莠不齐,发现古墓后便想方设法挖开墓室,盗取出随葬的财物珍宝,大发横财。

在古墓较多的地方人员众多,甚至有全村都干这一行的。 民盗一般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合伙,但团伙成员不会太多,以防走露消息或者分赃不均产生矛盾。

一个人单干的也有,但很少,因为稍大的墓,一个人没法动手,既不能保证安全,也无法做到隐蔽,两个人则可以分工,一个挖洞另一个清土,一个挖进墓室,另一个在上面接应。

为了保证安全,一般两人都是有血缘关系的亲戚,也有少数是极为要好的朋友。

可是在以前盗墓盛行的地区,父子搭档的较少,以甥舅关系的居多,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组合呢?

有人说盗墓是见不得人的行当,父亲即使干这一行,也要在儿子面前维护形象,不让儿子知道,这是没有道理的。

要知道在财富面前,什么面子,什么权威都得靠边站,既然父亲干了这个,说明就不会考虑道德和人品,还管在儿子面前的形象?

自古“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就是考虑肥水不流外人田,也要和自己人一起干,所以面子形象说应该是站不住脚的。

盗墓不管是哪个朝代,都是重罪,一旦被抓获,往往就是死路一条。另外,盗墓中的意外情况也很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危险,父子如果搭档,出现意外,那这一家的根就断了,也就是“断子绝孙”了。

我们都知道不能把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盗墓贼也会有同样的想法,所以父子不搭档,是行内的潜规则。

但是由于盗墓工作的特殊性,必须要和信得过的人合作。

而且这个合作者还得是能在危急关头能冒险伸出救援之手的人。

古墓里面未知的危险很多,如果是两个临时拼凑的合作者,往往在下面的盗贼就会冒更大的风险,也有可能在得手后其中一方见财起意,做出杀人灭口或者“吃独食”的事情。

所以合伙者最好是最亲近的有血缘关系的人。 这样一来,甥舅关系就是最佳的组合了。

中国有句俗话,叫“娘亲舅大”,甥舅之间的关系,往往会比叔侄之间处得更融洽。

因为他们不存在宗族财产之争,没有利益方面的纠结,所以往往关系会很亲密。

再加上相互之间知根知底,也不怕其中一个拿了东西就跑掉的事情发生,所以合作起矛盾的机会比较小。

第二个方面是甥舅之间有血缘关系,也有一定的感情。

在其中一方遇到危险的时候,另外一方往往会施以援手,至少会想办法相救。

盗贼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这些方面的表现应该和普通人差不多的。

第三个原因是保密性比较好。

盗墓之前要花很多时间四处勘探的。如果两个不相干的人天天组合在一起四处游荡,目标比较大,容易引起别人的怀疑。

(盗洞)

甥舅合作,以开荒种地为名,在墓葬周围种上玉米、高粱等高秆作物,以青纱帐掩盖,或者搭个小窝棚,为一两个月的盗掘活动作掩护,不容易被人怀疑。

盗墓得手后,普通的合作者之间会有互不信任的感觉,总怕对方拿得多,嘴不稳,这些都是隐患,即不利于保密,也不利于长期合作。

第四个原因是计个吉利。

盗墓者虽然不怕死人,但很多是很讲迷信的。他们行内也有很多规矩,外人无法理解的。

甥舅合作,在盗墓行内被称为“有救有生”,寓意发生危险时会有救援,有生无死,当然会被盗墓者所喜欢。

第五个原因是利于技艺的传承。

盗墓虽然见不得光,但也有些小决窍。有些墓葬土薄石多水位高,\"洛阳铲\"无用武之地,盗墓贼经过长期不断摸索总结,形成一套觅宝、识宝的方法和技巧,归纳为\"望\"、\"闻\"、\"问\"、\"切\"四字诀。

老盗墓贼经验丰富,又多擅长风水之术,故每到一处,必先察看地势,以风水术指导地面无标志的墓址的确定,几乎百发百中。

(墓室)

还有一些盗墓者专练鼻子的嗅觉功能,盗掘前,先翻开墓表土层,取一撮墓土放在鼻下猛嗅,从泥土气味中辨别墓葬是否被盗过,并根据土色判断时代。

据说功夫最好的可以用鼻子辨出汉代墓土与唐代墓土的微妙气味差别,技艺令人惊叹。

\"问\"就是踩点,\"切\"就是如何找好打洞方位,还有识别墓中陪葬物品贵重程度。

这些技艺一般由老练的舅舅传给外甥,一般人想学是不会有人教的。 这五个方面的原因,就是盗墓“甥舅组合”的最终原因。

歪眼小史工作室出品

作者: 冯生

2

风水宝地自古以来都是传统中国贵族喜欢的地方,为了证明自己的尊贵,他们更喜欢死后把自己葬在这些风水宝地里。

除此之外还不满足,他们还把生前所拥有的部分财富(例如金银珠宝,价值连城的物件)也一起带入土里。

以此形成了各式各样的陵墓,而这种行为也被广为流传在贵族圈子里。

当这些无主的“野生财富”暴露在世人面前时,总会有人不顾廉礼道德而觊觎它。于是就出现了发死人财的盗墓团伙。

在《中国人盗墓史》中,讲述了中国有文明开始之后就有了盗墓行为。

该书讲述了六大盗墓皇帝,四大盗墓天王和众多盗墓狂人等等,详细地剖析了盗墓的历史,未解之谜等等。

近些年盗墓小说也特别流行,以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为例,也使得大众逐渐了解了盗墓这个行为。但小说的流行并不代表这种行为的流行,在观看它的同时更多需要以此为戒。

盗墓在古代中国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虽然一直在被国家严厉追查,但其因为暴利的原因也一直有人在做,盗墓史上最早的名人可以说是伍子胥。

可这个人出名出在他盗墓不为钱财,仅仅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某些恶趣味。例如在盗了楚平王的墓之后,用鞭子抽了楚平王的尸骸三百下。

在其后的名人也有许多,像项羽、曹操、孙权等等。还有大家熟知的摸金校尉就是由曹操手底下的一支军队组成的。

这么多年的盗墓历史,自然也形成了很多规矩和组织。盗墓团伙按动机、宗系和手法大概分为四大组织,分别为发丘、搬山、摸金、卸岭。

盗墓是个技术活,往往一个人是无法完成这项繁琐的工作的。墓穴都是在地下,而盗墓者进行盗墓的时候,基本都是在地面往下打一个洞,通过这个小洞进入陵墓实施盗墓行为。

这个时候一定需要一个人在地面上放风,因为一旦有不相干的人来此,把这个小洞一填,盗墓者就会永远被困在墓穴里了。(当然不仅仅是为了放风)

并且这个放风的人一定得是盗墓者十分信任的人,能把自己的命托付给对方的。毕竟因为金钱利益问题而破裂的关系实在太多了。

那么一次盗墓就至少需要两个人了。有些墓穴因为机关问题可能需要的人更多。

那么在两个人的盗墓行为中,什么样的关系最牢靠,不会因为金钱而翻脸的?

当然是父子关系最牢靠。可是在大多数的盗墓历史里,为何父子俩一起盗墓的例子却是寥寥无几,反而大多都是舅舅带外甥呢?

原来是因为在中国的传统里,传宗接代是每一个家庭最重要的使命。一旦盗墓出现差错,基本父子俩都会一起丧命。因此家里的传承也就断了,这是古代的中国家庭绝对不能接受的事。

而因为盗墓者实施盗墓的对象多数为古代帝王,王公大臣,所以朝廷对盗墓的行深恶痛绝。

对于所有的盗墓团伙都是零容忍度,一抓即处死。这也加大了盗墓团伙的死亡率,更不会有父子一同上阵了。

至于为什么是舅舅,至今为止最能解释的就是一句话:有救(舅),能生(甥)还。

3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非常简单。

古代盗墓贼很多,一般认为只有父子最可靠。

为啥?

因为盗墓在古代本来就是下三滥的事情,非常晦气。

感觉做这种事的人,基本都是社会最底层甚至地痞流氓之流。

这些一旦发现墓中有价值连城的陪葬品,下面就很难捉摸。

为啥?

这些人本来也不是好人,面对巨额金钱的诱惑,很容易出事。

简而言之,可能互相用武器杀死,甚至洞外的人主动将洞口堵上,将洞内的人闷死。

退一步说,就算不出现因为钱的内讧,平时也够呛。

为啥?

盗墓和打井一样,是玩命的活。

古代打井师傅是高危职业,招收徒弟不但要胆大心细,还要尽量老实。

这又是为啥?胆大是怕一旦遇到塌方之内,自己不能先慌乱。心细是要求,遇到危险要镇定,尽量自救,同时平常避免危险发生。

老实就是一旦师傅因塌方被埋在井下,井口上的徒弟一定不能慌乱,不能怕事,要拼命去救师傅,不能自己跑了。

其实盗墓也是一样。

盗墓的塌方是很寻常的事情。

一旦塌方,往往土方量非常大,墓中的人就非常危险。

所以,盗墓的时候一般是儿子下墓,老子在外面。

为啥?

因为一旦儿子被埋了,老子就算拼了性命也会全力救儿子。而且老子年龄大,比较有主见,办法也多,换成儿子可能直接吓尿不知所措了。

道理很完美,实际上则不同。

盗墓极少有父子一起去的。

原因很简单。

在中国古代,父子如果一起死,叫做人伦惨剧,是社会上认为最大的悲剧之一。

在古代农村,父子一起死,这是一句骂人非常恶毒的脏话。

所以,原则上父子不会都做这种事,万一一起出事等于绝了门户。

那为什么舅舅带着外甥能去呢?

在古代,舅舅的地位是很高的,几乎等于半个爸爸。尤其在农村,舅舅的权威很大,外甥对舅舅是非常尊敬的。同时,因为外甥是亲姐妹的儿子,舅舅对于外甥的感情也是很浓厚的,毕竟血浓于水,万一外甥出事自己还怎么见姐妹。

所以,最终就演变为舅舅和外甥去盗墓。

很多认为盗墓是传说?

其实是真实的历史。大概八十年代以后,世界文物市场尤其是香港那边,突然出现了海量的中国文物。这就基本都是大陆盗墓者走私出来的。

当时盗墓极为猖獗,整个河南境内的古墓基本全部盗掘干净。

有民警回忆八九十年代盗墓的猖獗:当时满山偏野都是挖古墓的农民,开始是晚上挖,后来干脆白天挖。我们去了以后,发现农民人数太多,没法抓,只能劝。但农民们不听,我们只能对天开枪威慑。但农民被枪声吓走后,我们前脚刚走,他们后脚就回来。80年代初期,有一句顺口溜流行在陕西、甘肃、河南、山西等文化大省,那就是“要致富,去挖墓,一夜就成万元户”

4

前些年,我踏勘过不少盗墓现场,我来简单说下这个问题。

盗墓的坏风气,古已有之。但是,观察历史上的盗墓,大体不过有这么几个群体。一是民间盗墓;二是乱世匪盗;三是利益集团盗墓。

我先简单说说乱世盗墓和利益集团盗墓。秦末汉初,项羽就打起了秦始皇陵的主意。西 汉末年,赤眉军到了长安城北面的渭河二道塬上,对西汉的皇帝陵墓下手。东汉末年,董卓把西汉武帝刘彻的陵墓给盗掘了。民国时期,军阀孙殿英盗掘了清东陵等等,这些都是匪祸陵墓的例证。

说利益集团挖掘墓葬,曹操算一个代表人物,为了补充粮饷,曹操设置了专门的挖墓机构。唐代时期,武则天为了惩罚反对者,也安排人员挖掘了三朝元老徐懋功的墓葬。当然这方面的例子还有很多。

题主所说的父子盗墓、甥舅盗墓、兄弟盗墓、夫妻盗墓等等,这在民间曾经很是普遍。不管哪种盗墓组合方式,其目的都是为了确保安全。父子盗墓按说最安全,但实际上民间盗墓中,父子组合不多。原因是一旦出现塌方,父子全部丧命;或者被抓住,父子全部受刑;这就意味着一家子全搭上了。所以为了留住香火或者人丁,不至于断子绝孙,父子不盗墓。兄弟不盗墓、夫妻不盗墓同样是这个道理。而甥舅盗墓相对可靠的原因,一般是舅舅接应,外甥入坑。一是舅舅不会给外甥下狠手,当东西出坑后,在外面接应的舅舅不会把外甥埋在墓里。二是既是被抓住,甥舅不会互相出卖。也有迷信的人觉得,外甥和舅舅搭档,有舅(救)有甥(生)。

但是,不管什么形式的盗墓,既要遭到道德谴责,又于法不容。汉代就有“发墓者诛,窃盗者刑”的律令。唐代盗墓属于不赦之罪,就把“开劫坟墓”与“十恶忤逆、官典犯赃、故意杀人、合造毒药、放火持仗”以及“关连”、“逆党”等同样,被列为最严重的罪刑之一。明代就有对盗墓者“共欲杀之”的说法。

古代有厚葬的习俗,曾经的盗墓几乎成为产业。于是,出现了所谓的盗墓行规等。也就在前些年,为了求财,民间盗墓时有发生。几年前,四个盗墓者盗掘一个西汉无名冢时,墓葬塌方,三个入坑者被埋在地下。留在地面上接应的人员吓得魂飞魄散,最后投案。我去现场踏勘的时候,地面平静。可当救援的挖掘机挖出那三个丧命的盗墓者时,我总觉得三个无知无耻者的现代亡灵祭祀西汉亡灵,是十分悲哀的一件事情。

但是,甥舅盗墓的组合在前些年已经被打破,为了利益,曾出现过形形色色群体组成的盗墓团伙。盗墓无道,切莫为之。

(图文原创,请勿随意剪裁)

5

盗墓为什么总是舅舅带着外甥?因为不会争抢出人命?因为不会绝后?

非也,了解盗墓贼圈子的人,都会对“为何总是舅舅带外甥盗墓”这句话感到莫名其妙,因为这是一个伪命题。

详细描写古代盗墓活动全过程的书籍留存很少,古籍中也从来没有“舅舅带外甥盗墓”这个说法,笔者揣测应该是某小说作者抛出的这个命题,然后由一些聪明人补充完善而出。

真实的盗墓活动是什么样?

首先,盗墓根本没有摸金校尉、卸岭力士、搬山道人、发丘中郎将这四个大分类,只有两个:曹操为筹集军费设立的摸金校尉和发丘中郎将两个军衔,而且盗墓时一起行动,发丘中郎将算是领导,准确的说只有一个摸金校尉算是盗墓主力。

其次,盗墓组织向来分工明确,早已抛弃了任人唯亲,更注重才能。盗墓组织头领被称为“支锅”,支锅的作用是领导整个盗墓团伙,确定哪里有墓——没错,一般支锅都是风水师,能找到古墓。然后支锅会组织“腿子”去进行盗墓,腿子是盗墓组织的第二梯队,精通各种古墓制式,有打个洞直达墓室的能力。腿子也想省点力气,一般会雇佣一些“下苦”,下苦是盗墓组织中的第三梯队,没什么能力,就是卖把子力气的农民工,农闲的时候挣点外快。谁是谁外甥?谁是谁舅舅?在组织严密的盗墓活动中,没人在意这些东西。

最后,盗墓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危险。尽管在小说中,古墓里有各种“远古怪虫”“粽子”“血尸”……现实的古墓里真没这么多神奇的东西,翻板流沙已经称得上罕见了,水银封墓目前也就只有一个秦始皇陵,大多数古墓也就是用三合土固顶了——在古人看来,三合土很结实,盗墓贼挖不动,足够安全了。

前些年有个盗墓组织里的支锅姚玉忠被抓,牵出了195个腿子和下苦,有几对是外甥和舅舅?

蓝山县去年逮到一小伙盗墓贼,一共只有五个人,有几对外甥和舅舅?

去年6月12日,央视13套公布全国最大十个盗墓团伙,个个都是大几十人的规模,甚至还有上百人规模的,这些团伙里有几个外甥和舅舅?

民间传说终究只是传说,请大家不要盲听盲信,要有自己辨别事物的能力。

最后,盗墓是违法行为,大家如果对这些偏门有兴趣,了解即可,不要真的去做哦。

我是药都后生仔,喜欢请点击关注哦!

6

盗墓自古以来都是神秘而又吸引人的一件事情,近几年各种盗墓题材的东西层出不穷,将盗墓描写的是神乎其神,于是乎,更多的人对盗墓感兴趣了。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干什么都是有规矩的,盗墓也一样。

题目说盗墓多是舅舅带外甥,这话不错,不过也是看盗墓之人是怎么想的。其实父子去盗墓的在历史上也不少,但是如果比较起来就很少了,有趣的是,父子盗墓只有儿子下墓,因为父亲绝不会扔下儿子,而儿子却有可能扔下自己的父亲。

言归正传,那么为什么一家盗墓一般都是舅舅带着外甥呢?盗墓是一个非常缺德的事情,每个朝代都是明文禁止的,在每个朝代,只要捉到盗墓,肯定都是重罪。而盗墓也不可能一个人去干,众所周知,很多大墓之中,机关重重,需要有人来照应,因此一次盗墓最起码也得两个人去,一个人压根干不了。

因此历史上出现了许多的盗墓组合,有夫妻伙,父子伙,兄弟伙,还有一些是自己组成的团伙,很多盗墓行为都是和亲戚一起干,这样可以避免分赃出现的矛盾。一般舅舅带外甥是最多的,首先父子如果被抓,那这一家人可就没后了,因此大家都会避免父子同盗一座墓,父子即使在可靠,他们也不会这样做,绝后的系数太大了。

舅舅带外甥则是一种美好的寓意:有救(舅),生:(甥)还。其实像小说中那样陌生人搞个小团伙去盗墓的还是比较少的,基本都是亲戚,迫不得已才会带着外人去的。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7

盗墓这个职业,自古以来就存在。受我国古代封建思想影响,许多古墓,尤其是皇陵,当然,元朝除外,都会在墓中藏有大量宝藏。这就使得有一部分人,打起了地下宝藏的主意,因为只要得手一次,一辈子就不用愁了。

从黄巢起义试图挖开乾陵,到孙殿英掘慈禧墓,不管是光明正大的盗墓,还是开山卸岭,偷偷的倒斗,似乎盗墓这种活动就没停过。除了上述这些“伙盗”者,那些单干的一般是至少有两人合伙,由于这是一种风险性极高的职业。所以必须要找绝对可靠的人一起干,最好是亲戚。

所以,表兄弟、舅舅和外甥变成了最佳搭档。因为他们虽是两个家庭,而关系又是仅次于父母和亲兄弟的。所以,在可靠性上能过关。但如果是亲兄弟、父子、夫妻,虽然这种关系足够亲,可一旦出点什么事,就全家都出不来了,即使被官府抓住,也都是死罪,这样一来,断子绝孙的风险极高。

而舅舅和外甥,是两个家庭,相当于把这种风险平分,另一种说法,“舅(救)”和“甥(生)”两个字都非常吉利,所以能在心理上增加安全感。对于这种风险极高的事情,在盗墓之前他们都会拜祖师爷,对于这种迷信的说法他们也是深信不疑。所以,在古代,舅舅和外甥一起盗墓,是最佳拍档。

8

诚邀,如题。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人类所有的羁绊中,父子应该是最为稳固的关系了,那么盗墓时为何父亲不愿意带自己的儿子,而多是舅舅带外甥或者叔叔带侄子呢?小编以为这两个原因很重要。

其一:墓穴的危险性极大

近年来热播的盗墓系电视剧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巧妙恐怖的地下世界。真实的墓穴中虽然没有粽子这种玩意,但是墓穴的主人也设计了很多机关用以防备外人入侵。像什么千斤坠,流沙,毒气,毒箭都是些小把戏了,举个例子,始皇陵的底下据说有着几吨的水银,千百年过去水银蒸发,整个墓穴中弥漫着剧毒的汞蒸气,盗墓贼一旦下墓,那可真是九死一生,没有人原意把自己孩子葬送在里面的。

其二:古代对盗墓者打击极严

人都会死,历代统治者谁也不想自己的墓穴被人打扰,所以在古代,统治者很忌讳盗墓这件事情,如果抓到现行当场格杀。父子团队被抓到后,家庭可能就要面临断子绝孙的后果。古人很重视传宗接代,所以父子共同作案与兄弟一起盗墓的情况相对较少。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9

1960年,洛阳乾陵附近的某个小山坡上人口熙熙攘攘。原来是有人在此处施工不小心挖出了一个大洞,眼瞅里面灰黑色砖墙,又想到这是唐皇陵所在地,施工人员马上反应过来这是一个唐陵。考古工作人员很快到来对现场进行勘察,除却墓道盗洞楼有堆砖石,但大体来说工作人员竟然如入无人之境直接便进入了主墓室。当下他们料定该墓很不幸已被土夫子光顾。果然,刚进入墓室没多久,便见一地零落砖块碎石,再仔细从碎石里打量,竟是一具尸骸,旁边还有一斧头。

(永泰公主墓)

专家将遗骸运出,利用碳元素追踪法得出此遗骸乃一宋朝人所有。很显然,根据盗洞口堆砌的砖石来看,他是盗墓内讧被害的那位。同伙将其砍杀待奄奄一息,再将盗洞口封上。后来得知,该墓为唐中宗之女永泰公主之墓,只是里面早已被洗劫一空。

就在人们还回味在永泰公主墓的离奇事件之时,1963年,同在洛阳北窖又发现一个与永泰公主墓如出一辙的盗洞。盗洞口直通墓道而下,当工作人员跳入盗洞那一刻像是踩到了什么东西,打眼一看却是被吓了一跳。原来,又是一个被同伙出卖的盗墓贼冤死鬼。从附近零落的几块巨石来看,这货显然是在将东西送上去之后,被同伙用墓道石砸死的。而且从穿的衣服来看,还是个同代人,死亡年岁不过三十来年。

(北滘西周墓青铜器)

当然,类似盗墓贼为了多得赃物内讧杀同伙的例子,屡见不鲜,这里就不一一列举。总之一句话,盗人坟墓,非死即伤。

现在我们再回过神来分析为什么大多数盗墓贼的最佳阵容是父子档,而实际大多数去的却是舅舅与外甥呢?

答案只有一个。不用担心被自己人下黑手呗!

坊间传闻,这几年大有讲究。比如说父子档。盗墓贼盗墓不过是本着“要致富,先盗墓,一夜变成万元户”的思想,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让家人过上好日子。作为血脉缔结的父子,压根不用担心会向彼此下黑手,只管放心大胆造就是了。这时候,因为担心儿子阅历与应急经验不足,往往是儿子在里,老子在外。万一有个突发状况如盗洞塌陷什么的,老子总是要比儿子来得镇定沉稳,能够最大程度解救儿子。但是,一家全靠男丁传香火,假如一个不慎,双双与墓主人做了伴,那对这个家庭来说就是灭顶之灾,搞不好因此断了后,没人照顾老娘。

(盗墓贼一上一下分工搭配)

因此,实际情况大多是选择同样拥有血脉缔结的舅舅外甥阵容。与父子档同理,小的在里面,老的在外面。也不用担心向彼此下黑手,舅舅对自己亲妹妹的儿子往往会维护有家,有个三长两短对妹妹不好交代不说,即使九泉之下见到爹娘也怕是会被捶死。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回答!

10

我的回答直截了当,不转弯。

1,楼主说的不管是“父子”、还是舅舅带外甥,终究一点是信任,由信任产生的依赖,保证盗墓活动的安全。现实中,“父子”的确不多见,可能出于照顾家庭考虑,而且父、子的意见很难统一,这个应该都有体会。舅舅带外甥,也不见得多,现实中,一个村的死党、平时的狐朋狗友均可,没有限制。

2,当然盗墓是国家刑法明令禁止的行为,
第三百二十八条盗掘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盗掘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 (二)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集团的首要分子; (三)多次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 (四)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并盗窃珍贵文物或者造成珍贵文物严重破坏的。 盗掘国家保护的具有科学价值的古人类化石和古脊椎动物化石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根据我国刑法有关规定,以牟利为目的,倒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对盗墓的量刑则重得多,为三年以上直至死刑。而对于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量刑为5年以上有期徒刑,上不封顶。

3,盗墓行为,在道义上也不合规矩,还是给自己和家人积德吧!




本人中国文物学会青铜器专业委员会理事,喜爱青铜器、古铜镜、玉器收藏,喜欢收藏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