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清朝为何准许道士保留汉族衣冠发式?

清朝为何准许道士保留汉族衣冠发式?

2020-07-25 12:36阅读(118)

清朝为何准许道士保留汉族衣冠发式?:不就是想说什么剃发易服嘛,作为头条谣言粉碎机的我肯定是该出手时就出手。如果说只有道士还扎发髻、穿交领,那么清末关中

1

不就是想说什么剃发易服嘛,作为头条谣言粉碎机的我肯定是该出手时就出手。

如果说只有道士还扎发髻、穿交领,那么清末关中大儒牛兆廉这是什么穿着打扮。
当然,有人说牛兆廉是道士,可是牛兆廉是清末举人,根据其弟子描述是一辈子束发古装,这明显不符合题目的描述;而且牛兆廉先生笃信儒教,藐视神道,他不可能是道士。顺带说一下,牛兆廉以清朝遗民自居。
还有浙江的清朝遗民夏震武,夏震武可是一个铁杆的清朝遗民,为了捍卫清室还曾经和鲁迅等浙江教师对着干。而且夏震武和牛兆廉都一样束发古装,足不入市,以清王朝孤臣遗老自居。我估计某些蛋白质又要歇斯底里,以头抢地了。
清末法部大臣沈家本的燕居像,沈家本外祖父是清室忠臣,他也是一辈子效忠清室,因清帝退位忧愤而死。当然,他穿的依然是交领,严格点说是古装。

当然有人会说这是清末,清政府对社会管控程度降低。好吧,我们可以看看清初和清朝中期的部分画像。



清初部分汉族士大夫画像

,竟然没有遵守剃发易服的禁令,那清朝迫害他们了吗?没有,要不然怎么可能有画像留存。
《康熙南巡图卷》
河工部分,放大的话可以发现图中的人物,除了官吏之外未见老百姓剃发易服,也没发现有扎辫子的。

《康熙耕织图》
当中的部分内容,说好的剃发易服呢?要知道,康熙可是给《康熙耕织图》题诗并出版了,如果清朝真的剃发易服,怎么能获得康熙的首肯。

清初的看完了,接下来看看清朝中期的,下面是郎世宁在乾隆初年画的《羊城夜市图》,我就把局部贴一下。




还是那句话,说好的剃发易服呢?说好的只有道士才束发穿交领呢?按照题目的理论,画中的人物不是清代广州的老百姓,而是道士。

说到底,所谓的剃发易服不过是夸大的结果,剃发令只在清初统一战争期间被严格执行,天下太平以后就不在严格执行,老百姓只要不给朝廷干活就不受影响。易服仅仅是针对官员和军队的公务服装,也就是要穿清朝的官服和军服,官员和军队非公务服装以及老百姓的服装则不受管制。这实属正常,因为改正朔,易服色是每个王朝都要做的事,更何况清朝的官服基本上是按照明朝的官服来的,而且清朝不论男装还是女装,都是满汉两套体系,只不过时间长了免不了相互影响。


上图分别是清朝满族、汉族长袍,不同之处在于,满族长袍前后开裾,而汉族长袍是左右开裾。同样,清初满族长袍无领,而汉族长袍有立领,到了清朝后期满族长袍也同样加上了立领。这里顺带说一下,布扣是汉装的特点,是汉族人最先发明的,只不过被满人学去了。
比如说这个万历盔甲,当然,最开始布扣出现在军服上,也就是马褂,明清军队都以马褂作为军服,马褂在清朝成为流行服装,所以扣子也因为马褂的流行而流行开来。

结论:题目关于清朝只有道士还保留汉族衣冠是不成立的。

之所以剃发易服被夸大,纯属清末革命党搞种族革命的遗毒,因为清末满汉在文化上已经高度一致,这帮龟孙为了革命,只能通过宣扬民族仇恨来分裂满汉,进而达到他们所谓的汉族民族国家这一丑恶的目的。不过好在袁世凯和隆裕太后深明大义,使得清政府和民国政府平稳的过渡了政权,避免了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分崩离析的惨剧。

所以我还是那句话,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想要真正的了解历史,至少要看相关的专著或者是论文,尤其是一手史料,否则只会成为人云亦云的废物。

全文完

2

清政府入关也对汉文化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过,古代的出家人与现代的出家人已经有些区别,古时的出家人基本是不结婚的,同时僧道之士基本不受帝王节制,有一句话叫“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他们也不参与朝庭之事,不参与争斗。不影响其政权。同时清朝是夺的明朝江山,明朝服饰与汉服也有区别。僧道有自己的管理体系和教仪戒律,同时人口比例较少,多在大山之中。所以也就让其自由信仰。

3

清朝统治者入关后施行“剃发易服”令。前期为鼠尾辫,中期为蛇尾辫,后期为牛尾辫。这种明显带有统治色彩和清朝满族样式痕迹的发式,一时间风头无二。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或者用更精确的言语来形容,强制性、残酷化在全国普及。

但在如此高压政策之下,却有一部分人可以逃离开去、仍然保留汉族的传统衣冠发式,那便是道士。那究竟是为什么,道士会成为如此特殊的群体呢?接下来请跟随笔者一同探讨。

首先得弄明白清朝统治者为何如此狂热于推行“剃发易服”令。这其中有几点原因。第一,当然是为了政权的稳定与巩固,在人口相对处于不利地位的条件下,清朝统治者试图采用这样的举措来促使汉族人的屈服。当然这其中也带有一定的摧毁汉族自尊心的目的。

第二,是为了不被汉族的文化所影响,这种表面的举措看似不起眼,但实际上会潜移默化地增加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日复一日的与汉族人相处的过程中,若发式、服饰都一样,清朝的子民就会觉得自己本身就是汉族人,这样不利于突出清朝的统治地位,也不利于保持满族人自身的优势感。

第三,清朝统治者希望后代始终明了自己的统治身份以及保有自身的民族特色。总结来说,无外乎想要统治地位的进一步巩固,以期用这种有以小见大作用的方式达到稳固政权的目的。不得不说,实在用心良苦,也是历史上颇为罕见的举措。

而关于道士免于“剃发易服”,有两种说法。其真实性和准确性无法最终定夺。其一是清初清朝统治者因汉族对“剃发易服”令产生极大的排斥而做出了一些妥协和调整,在民间奉行“十从十不从”政策,而与道士相关联的则是其中的一条“儒从而释道不从”。

因此,在政策的准许下,道士自然而然就拥有了这项特权。但这“十从十不从”政策并不是官方认可的,只是清朝统治者对民间势力的一种小幅度退让,没有发展成为板上钉钉的法令,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此政策就不具备法律效应。它的实效和那些已成为不刊之论的法令一样,是统治者需要承认、奉行和坚持的。

其二是张天师和道士王常月向顺治皇帝倾尽口舌而争取来的。值得关注的一个细节是,当时清朝的统治者极度厌恶甚至反感道教和佛教。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最终说服成功是不太可能的,这就牵扯到了当时的政治环境。清朝统治者的入主中原造成了极大的震动,汉族人民“反清复明”的活动此起彼伏,其间还伴随着各地的起事。各种民间教帮也纷纷抗击清军。在多重力量的夹击之下,清朝受到了不小的打击。

为了缓和矛盾,也为了积蓄力量,最终清朝统治者答应了张天师和道士王常月的建议。自此,道教徒不必再“剃发易服”。

从探寻清朝道士可以保留汉族的传统衣冠发式的缘由中我们可以发现,统治者在做出某项决策时,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考量,也受到多方力量的影响。不得不说“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话实在具有大智慧。

顺应历史潮流向前发展必然不会被时代所抛弃。而还有一点值得我们现今的人所注意,就是需要尊重各民族的民族特色,我们都是中华儿女,不分贵贱,是一个集体。作为少数民族自身来说,也要坚定不移地相信自己的民族,万不可以产生诸如自卑之类的负面情绪。

北魏鲜卑民族在大规模的“汉化”过后最终自己独特的民族特色消失殆尽,也自此整个民族湮没无闻、消失在之后的中国历史中。由此可见。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各民族人民需要正视自身,要彼此尊重,也要自我尊重。这样,才可以“百花齐放”,最终促进有利局面的形成与发展。

4

满清入关以后,于顺治元年开始推行剃发政策,想从文化上征服汉民族,但由于根基不牢,遭到了中原百姓激烈的反抗,多尔衮知难而退,发诏书暂缓。到了顺治二年,多尔衮见江山已经坐稳,在孙之獬等汉奸的怂恿下,故技重施,强迫汉人剃发。

剃发政策虽然再次遭到抵制,但满清已经牢牢把控军政大权,百姓在遭到镇压以后慢慢屈服,但清王朝这样一个人数占绝对劣势的民族想在短时间内从根本上改变汉民族千年文化,依旧是难以实现。由此在民间慢慢形成了“十从十不从”的说法(一说:十降十不降)。

“十从十不从”从没有得到清政府的官方承认,后世许多人据此认为这一政策是不存在的。笔者到认为不尽然,中国社会自古以来潜规则盛行,剃发的目的在于从文化上压制汉人,树立满人统治的合法性,这一目的一旦达成,纵然有一些执行不到位或者无法改变的地方,睁一眼闭一眼到也无妨,还能留下宽容大度的美誉。

而民间能在与强大的国家机器博弈中取得一点点胜利,无疑意义巨大,纵然官方不承认,不妨碍大家发扬阿Q精神,夸大胜利效果。

道士保留汉族衣冠正是“十从十不从”中的一条,谓之曰:儒从而释道不从。读书人要遵从满人剃发服饰规矩,出家人可以不遵从。

从历史记载来看,这句话并不用严谨,儒道虽然遵从满人规矩,但孔子依旧是“万世师表”,纵然是满清皇帝也对孔圣人推崇备至。而释道虽在服饰方面不遵从,依然受到了满清政府的打击,元明时期盛行一时的许多道教组织都在清朝销声匿迹,清朝道士佩戴的“混元巾”也被认为是清朝对道家管束的产物。

为何对释道要网开一面?一是释道人数稀少,不影响统治大局,二来释道不参与世俗权力斗争,对政权不构成威胁,加之释道可以为贫苦百姓提供精神信仰,安贫乐道,避免他们走上极端反抗道路,有限度的保留对统治是有利的。

归根结底,允许不允许,宽容不宽容,要看是否与清政府的统治相矛盾,有用的纵然是汉人的也可以发扬光大,比如孔老二的君臣思想,当然要继续推崇,没有用的纵然是对百姓有天大的好处也不行。

什么叫讲**,这就是最大的**,古今亦然!


我是历史达人日慕乡关,欢迎关注!

5

这个问题我有比较精准的答案。这件事要感谢明末清初汉人福建泉州市南安洪承畴!清军入关后,洪承畴被俘,初始宁死不降,因他当时是汉人那时最有影响力的官,清统治者需要他,想方设法招降他,知道他不怕死,但有个特点孝顺,有个缺点爱美人,电视上有演,派孝庄去收服有真实这件事的,但狱中洪承畴提出了几个要求,要清统治者答应,他才降。最后清统治者答应了他。提了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其实是他请示母亲后提的,道士和尚尼姑服饰不变,可以保留原来明朝服饰。百姓生时,死时可以保留原来服饰。嫁取时可以保留原来的服饰。所以至今福建闽南地区,嫁取时,穿传统的红衣服,出轿时撑一支红伞,再早时是用笸基,下地时放块瓦烧火跨过去,表面是说去邪,其实是暗示,头不戴清朝的天,脚不踩清朝的地。死时下棺时还穿明朝服饰,叫七层白短衣服。所以福建闽南人很顾家孝顺很有骨气,一直保持着汉人传统。如果要挖掘明朝汉人服饰,传统文化,福建戏服,武术,还保留很多。

6


据流传下来的清代道士画像来看,清初有些地方的道士也曾剃过发,说明清朝入关之初剃发易服的对象包括道士,而之后却废除对道士的这一政策。

那么为何清朝时道士不用剃发呢,接下来宋安之来具体说说。

道士为何不剃发,史料上的记载也是模糊不清的。一般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清初民间政策十从十不从中的“儒从而释道不从”,规定道士可以保留发式衣冠。二说是清初的张天师和道士王常月觐见顺治帝以后恳求而来的。

1644年是沉重的一年,这年崇祯帝死了明朝亡了,李自成进京了大顺如日中天,西南张献忠的大西自成一派。出人意料的是关外清军也趁机入关摘桃子,偏偏还真是短短时间之内破李自成灭张献忠降服南明弘光。

清朝入关以后,在拉拢官绅地主的同时,为了使自己的统治好延续下去,下达了剃发令,要求投诚官吏军民皆着剃发,衣冠悉遵本朝制度。(来自宋安之独家原创)结果因反对的人太多而废除:“予前因归顺之民无所分别,故令其剃发以别顺逆。今闻甚拂民愿,反非予以文教定民心之本心矣。自兹以后,天下臣民照旧束发,悉从其便”。次年,清军南下顺利攻破了南明弘光小朝廷以后,认为大局已定,因此开始强制实行剃发易服令。

面对剃发易服,当时的儒家圣地孔府,还有道教圣地龙虎山的张天师的做法皆是顺从,毫无疑问这两大圣地经过数次改朝换代,膝盖已经很软了。

当时明朝册封的衍圣公孔胤植在清军入关以后,上表清庭《初进表文》,文中称赞顺治帝为“圣帝山河与日月交辉,国祚同乾坤并永”。同时极尽巴结的说道“臣等阙里竖儒,章缝微末,曩承列代殊恩,今庆新朝盛治,瞻学之崇隆,趋跄恐后”。在接到剃发令以后第一时间摆香案宣读圣谕,举行了隆重的剃发仪式。

而明朝册封的天师张应京在顺治三年南明还没有灭亡之际,就急不可耐的请江西巡抚李翔凤进贡清庭正一真人符四十幅。结果当时清庭实际统治者摄政王多尔衮并没有将天师符瑞看在眼里,下了一道手谕:“致福之道,在敬天勤民,安所事此,其置之”。意思说既然你已经送来了,我就勉为其难的收下了。


当然这两大圣地皆是不甘心,孔府是偷偷的留下了不少汉族衣冠,清朝灭亡以后得以重见天日,现置于孔府展览。

而道教的张天师和王常月也一直试图说服最高统治者顺治帝来避免道士也跟着剃发易服。当时清庭统治者对中原的道教和佛教也很是反感,规定内外僧道均给度牒以防奸伪。同时内外寺庙庵观凡有明朝旧勅尽令缴部,不许隐藏。甚至不允许北京寺庙道观有闲杂人等居住。

后来随着反清复明活动的日益激烈,加上各地诸如白莲、无为、闻香教等起事层出不穷。清庭开始重视历史底蕴深厚的道教。(来自宋安之独家原创)顺治六年,清庭封之前送符的天师张应京为正一嗣教大真人,赐敕印。顺治十二年新任天师24岁的张洪任入朝觐见18岁的顺治帝。同时南宗道士王常月成为北京全真教白云观的住持,以这个身份也觐见了顺治帝,两个道教大佬先后觐见顺治帝以后,交流的还算可以,道教从此不必再剃发易服。

还有一说就是十从十不从这个非官方法令。

传说“十从十不从”是由明朝大臣金之俊降清以后,面对汉人激烈反抗提出的。“从”是指服从清朝统治,进行剃发易服。“不从”是指要按照汉人传统办。

当然参考历史记载来看,应该并非是金之俊提出的,只是个传说罢了。

十从十不从其中一条就是儒从而释道,意思是剃发易服读书人服从就好,道家的出家之人就不用服从了。

当然以上这两个说法也是有很大漏洞的,道教虽然并没有剃发易服,但却存在着因剃发易服影响而产生的三清领和混元巾等,道袍还带有些许满族风格。

宋安之受限于现有资料记载模糊不清,也不敢妄下定论。个人认为最接近现实的说法应该是明亡清兴之际,张天师并不想剃发易服,因此改进了一下道士袍,在觐见顺治帝以后恳求道士身为出家之人不必剃发易服,当时年轻的顺治帝一高兴同意了,皇帝金口玉言,从此道士不必剃发易服成为传统。

当然这个说法还是有着一定可行性的,因为年少的顺治帝当时正处于青春叛逆期,为了董鄂妃什么都敢干,后来甚至还想出家。面对同样年轻的张天师的恳求,一时心血来潮答应了道教不必剃发易服也不是不可能的。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原创不易!欢迎吐槽、点赞、关注~

7

诚邀,如题。大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由于其是北狄入主中原,满族的习俗与中原汉人的文化有很多的相冲之处,比如在头发的问题上,汉人束发而满族留辫子,为了稳固统治,满清统治者命令汉人全部剃发,即所谓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那么为何清朝准许道士保留汉族衣冠发式呢?

其实道士的发髻从来都没有改动过。 满清统治者吸取老祖宗金朝的教训,并没有完全的汉化而是部分保留了满族特征。比如著名的十从十不从就是基于此而颁布的,所谓十从十不从罗列如下。

男从女不从:男人剪发梳辫子穿满服,女子仍旧梳本来的发髻,穿汉服。

生从死不从:生前要穿满人衣装,身后则可穿汉服。

阳从阴不从:及,阴世的事,像做佛事超度等,都仍按汉族传统佛道教风俗处理,不从旗人风俗。

官从隶不从:当官的须顶戴花翎、身穿朝珠补褂马蹄袖的清代官服,但隶役依旧是明朝的服饰。

老从少不从:孩子年少,不用忌讳,但一旦成年,则须按满人的规则办。

儒从释道不从:即在家人降,出家人不降。在家人有必要改穿旗人的服装,并剃发留辫。出家人不变,仍可穿明朝汉式服装。

....

其中所谓的儒从释道不从就是道士保存发髻的理由了。至于为何满族人对于道士如此的宽容,小编以为原因有二。

其一:道教是出家之人

古时的出家人基本是不成婚的,同时僧道之士大约不受帝王节制,有一句话叫“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他们也不参加朝庭之事,不参加争斗。不影响其政权。清朝之人自然对道士很放心。

其二:道教的人数很少

虽然道士不善于朝政,但是还是有些漏网之鱼回扮成道士与清政府对抗,这个时候清政府就会对全国的道士进行一个统计,结果发展在清朝的道士其实人数很少,并不具有造反的能力,所谓怀璧其罪,无壁无罪。道教不危害国家政权,而且道教传播设坛,有助于教化人心从而有功于朝廷,清政府自然不会与道家为难。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8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纵观整个中华历史,老梁就瞅着这满清最不顺眼。天天的大脑壳挂着一条大辫子,晃悠来晃悠去,跟个小尾巴差不多,瞅着就碍眼。

所以这问题咱先从剃发易服上说起吧!

剃发易服

大辫子就这么个玩意,满清入住中原那会捧上了神坛,要求大家伙全部留着这玩意,宣传口号就是:“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剃头匠那挑子除了挑着他那剃头发的工具,还插俩钩,据说就是给那些个留发的人那剁下来的大脑壳预备的。

就为这三千烦恼丝,咱汉人掀起了一波接着一波的反抗。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要问了:“不就剃个头发,为嘛呀?”

为嘛?自打咱脑瓜顶上被贴上汉人的标签开始,咱老祖宗就告诉咱,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大概意思就是说,这身体包括头发都是爹妈给的,这两样东西不敢有损伤分毫,这就是孝顺的开始。

咱大华夏那是以孝立身的,这没了孝您还扯什么礼义廉耻呢?当年曹操自己个犯了军规——马儿受了惊吓把麦田给糟蹋了,按照军规他是要剁脑袋,但他是主管,把他脑袋剁了,这不合适啊!

这就割发代首,割发那是大不敬,不孝大罪,作为主管可以使用。瞅见没这割发在咱汉人眼里,这可是天大的事。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要说了:“老梁你别瞎扯犊子了,这其实就是特权的彰显!拉倒吧!”

别介啊!您知道髡刑吗?这刑法就是把您这脑瓜顶上的头发眉毛一股脑的全剃了,整一秃瓢出来。这刑法划个类别,这叫羞辱刑,按道理说这谈不上砍脑袋,但受了这刑法的,大多数自己把自己给了解了。

所以割发是天大的事。

满清入住中原就一直想要驯服汉人,首先他就想从根上驯服你,你不是留发代表了立身的根本吗?得,咱就把你头发给剃了,先羞辱羞辱你,打掉你的根基。

所以满清这波人就一力推行这东西,最开始的时候,整个脑袋瓜,就留后脑勺铜钱大小的地方,这地方允许留头发,然后把这一小撮头发扎成他们所说的金钱鼠尾的模样。

你说这不相当于受了一多半的髡刑吗?你说这玩意谁受得了,结果就是满清地头上的反抗此起彼伏,小三百年的统治,反抗就没有停过。

咋说呢?这玩意,他也有效果,经过这么多年的演化,还真养出了不少带有奴性的胚子。

辛亥革命成功,大家伙要剪掉辫子,一大波遗老遗少那叫个哭呦,老祖宗留下来的玩意,咋就这么糟蹋了,大骂辛亥革命的不是!

哎呦!肚疼!您那真正的老祖宗谁留那玩意!不丢人啊!小三百年的时间蹲你头上,这就改换门庭了,这事弄的。当然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满清这一政策对他的统治还有很大帮助的。毕竟脑袋硬,有思想的第一时间就被灭掉了,剩下一波软骨头咋操弄都行。

当然这也间接的造就了满清国人的麻木不仁,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时候,国人给送补给,就是这落下的病根。

扯了这么多,大家伙了解了为啥满清要整这大辫子。那么现在咱就了解一下,为啥满清就放过了道士,允许他们留发呢?

题主的问题

其实,刚开始的时候,这道士也没能逃过满清的魔抓,抓到了这脑瓜顶上的头发也留不住,要么给你剃了,要么就把你脑袋给你剁了。

但架不住全天下的人给他闹腾,这闹腾多了,满清就有了退一步的想法,这就整出了十从十不从的说法。

啥意思呢?

第一,男从女不从,意思是,这男的脑瓜顶上的头发必须剃,女的可以留着。

第二,生从死不从,意思是,这人死了就死了呗,阳间的规则就可以不用遵守,但是活的就不行。

第三,阳从阴不从,意思是,您这办个超度啥的,可以遵照汉族的习惯想怎么来都行。

第四,官从隶不从,意思是,当官的必须服从,但搞隶役的可以遵照明朝的服饰。

第五,老从少不从,意思是,光屁股小孩子不讲究,但一旦成人,这就得讲究

第六,儒从释迦道不从,意思是只要是出家人,可以不遵守。

第七,娼从优伶不从,意思是这配人喝花酒的必须从,但这唱大戏的因为要扮演各个时期的人物,所以可以不遵守

第八,仕宦从婚姻不从,第九,国号从官号不从 第十,役税从文字语言不从

这后边瞅着字面大家伙也能看明白,老梁也不多做解释了。

这实在是汉人反抗实在是太过激烈,满清政府才做了退让。而和尚咱就不说,人家本来就没有三千烦恼丝,也省事,不管从不从人家都符合要求。但这道家就不同,这是咱汉人土生土长的宗教,根基深厚,有一定的信仰基础。

您把这道教安抚好了,也有一定的安抚作用。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咱大华夏历来宗教是不参与政治的,所以放过一马他也无妨。

所以说满清允许道士留发这是对局势的一种退让而已。有人说是当年张天师觐见顺治皇帝,张天师哄的顺治挺开心,这就一高兴就同意道士保留头发。

开玩乐呢?顺治那不是个头昏脑涨的皇帝,他能让你哄的松了口?对于满清来说那是基本国策,说松口就松口?这也是局势造成的退让而已。

好了,今天就说道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9

清朝被要求必须穿满族的服饰,把原本自己的头发剪成满人的样子,想用这样的方法去消除汉人的反抗心理,虽然当时杀的天昏地暗,血流成河,宁死不屈的人有很多。但是

最终汉族的传统还是被淹没了。

不过从遗留下来的画作中能看到,清朝的道士依然保留着汉人的衣冠和发型,为什么清朝的政府对道士们的要求没有那么严格呢?

根据流传下来的画像中可以看出,有的道士也是剃过发的,这就说明了清朝入关的时候剃发换衣服的人中也是包括道士的,之后为什么又废除对道士的这一政策呢?

道士为什么不剃发,在历史上记录的也是不清楚。不过按理来说有两种说法,第一清朝民间十从十不从中时规定道士可以保留发冠的。第二是清朝初期的张天师和道士见顺治帝求来的。

清朝入关之后

在拉拢地主的同时,为了让自己的统治可以好好的延续下去,下发了剃发令,要求全体剃发换衣服。次年,清朝攻下了南明朝廷之后,认为大局已定,就开始了强制剃发。

道教的张天师和王常月一直再说服最高的统治者一起剃发。当时清朝对道教很是反感,不允许北京寺庙道观中有闲人居住。后来反清复明的越来越激烈,开始重视了道教。南宗道士王常月成为了白云观的住持,也见到了顺治帝,交流了很长时间后,道教从此不再剃发易服。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传说十从十不从由明朝大臣金之俊面对汉人激烈的反抗提出的,参考历史中来看,或许并非是他提出的。个人认为最现实的一种说法就是明亡清兴之际,张天师并不想剃头发,然后就改进了一下道士服装,再见到话皇帝的时候求出家人不用提头发换衣服,皇帝同意了,金口玉言,从此道士不用再剃发易服。

10


清帝国并没有允许道士保持所谓的“汉族衣冠发式“。

或者说道士的发型和明朝男子的发型本来就有所区别,明朝男子的发式和明朝道士的发式是有明确的区别,并且属于一眼就能看出来的那种。

出家做道士仅仅能保证“不剃发“,但是并不能真正保证所谓“汉族衣冠发式”。

另外,事实上道教为了在清朝能顺利的生存下去,也主动的进行了改变。

今天大家所熟知的道士“混元巾”就是道教对清朝剃发令的妥协。

混元巾的出处是清朝顺治年间龙门派道士王常月被清顺治帝册封为“国师”后,在名义上成为了当时道教掌门人,他为了保证清帝国能持续支持道教,所以主动颁布道令,要求天下道士都必须佩带“混元巾”。

在明代的三才图会中,混元巾其实并没有被列入道士九巾,而且在汉唐宋元流传的道士图画里也没有混元巾。

王常月为了道教能在清帝国顺利的发展下去,主动“发明”了混元巾。


大家可以仔细看混元巾的形状,混元巾外形特别像清朝流行的官帽,佩戴了混元巾的道士看上去和普通清朝男子服饰差别不大,这样就避免了道教在清帝国被指责怀念“前明衣冠“。

到了乾隆、嘉庆年间,尽管道教的地位在清帝国一降再降,但是混元巾却一跃成为了道士九巾之首。


也就是说在清朝,道士不佩戴混元巾的现象是很少的,绝大多数时候道士都是佩带混元巾出现的,而佩戴了混元巾的道士尽管不剃发,但是也和普通人有了明显的区别,这样一来,道士“方外”性质就很浓郁,也就避免了清帝国以“前明衣冠”名义要求道士剃发。

最后多说两句,道教在清帝国总体是衰落的,张天师在清朝初年还是正二品,到了道光帝时期就变成了五品,而且连张天师进入京师也被禁止了。而道教在清朝衰落的真正原因就在于清雍正帝很可能是服用丹药而死,所以乾隆帝继位后对道教严加管束,并且从此不再相信道教丹药。

这是道教在清代整体衰落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