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褚一剑砍了谋士许攸,爱才如命的曹操为何毫不计较?:许攸也算是三国时期的牛人,牛皮哄哄的,敢在任何场合,大呼小叫直喊曹操为阿瞒。这就牛逼大了去了,老曹
许攸也算是三国时期的牛人,牛皮哄哄的,敢在任何场合,大呼小叫直喊曹操为阿瞒。
这就牛逼大了去了,老曹他亲爹也没有如此哦。
这么牛的人,陈寿先生居然没有给他立传,他的一些记载都是散落在别人的传记中。
演义中,是许褚看不惯许攸的来派,提刀就把他杀了。但在史料中并没有具体记载许攸是如何被杀的。有些说法是曹操下令把他抓起来,然后诛杀。
但豹眼认为,演义的说法更好一些。
至于说许褚杀了许攸,曹操毫不计较是不确切的。起码曹操把许褚责备了一通,虽然没有进一步追究许褚的责任,但不能就说曹操毫不计较。
“好贪不治”以及做人没有底线,是许攸被杀的主要原因。不管是否喜欢曹操,但在杀掉许攸这个事上,几乎少有人诟病曹操。尽管曹操也有卸磨杀驴的意味,但几乎都把许攸被杀归罪于他自己。
这个事没啥好说的,豹眼也不再啰嗦,就说一下为啥罗贯中安排许褚杀了许攸吧。
许攸的讨人嫌,几乎是人人想得而诛之,但却没有人敢行动。一是当家人的老同学、老相知;二是为当家人立下了大功。
都清楚当家人也讨厌许攸,但没有人愿意招惹这个麻烦。
可以想象,如果自己屁股底下不利索,又因为杀了许攸,刚好被曹操抓住把柄,就此杀掉,那就不合适了。所以,大多数人保持了沉默。
但许褚是曹操身边最信任的人,许褚号称“虎痴”,但不管再痴,也会明白主公的心思。心无芥蒂,一心为了主公的利益和形象,不管做啥事,都不会真正被怪罪。何况是杀了许攸这个人见人恨的家伙,曹操怎么能真正责备他呢?
出于面子和利益,曹操开怀大笑是不合适,装装样子,说许褚几句也就在情理之中。
因此,在豹眼看来,老罗安排许褚杀掉许攸非常合理。在这里,老罗说明了一个理念:有些事看似很合适,但不是谁做都可以。
杨修也是曹操身边的人,如果他出面把许攸杀了试试?或许曹操就让他为许攸偿命了哈。
这就是职场潜规则,不懂这个会死得很惨。
计较?曹操开心还来不及呢!
许诸杀许攸,是《三国演义》里面的桥段,这一段很有趣。
基本上是一个不怕死,一个不怕事儿;酒疯子碰上了二虎子,花样作死系列。
话说在官渡之战中,许攸叛袁投曹,夜献奇计,帮助曹操奇袭乌巢,烧了袁绍的粮仓,导致袁绍军心大乱,最终曹操拿下了他的命运之战。
后面袁绍病逝,儿子袁谭、袁尚自相残杀,曹操坐收渔利,成功让四世三公成为了历史,拿下了河北,成为了冀州新主。
而许攸因为官渡献计的功劳,也获得了很高的地位和评价。
正常情况下,这种时候,老老实实,谦虚一番,见好就收。
可许攸偏偏是个没有情商的人,典型的书呆子,恃才自傲,恃功自骄。自以为帮曹操拿下了冀州,就功比天高,谁都的让他三分。
而且仗着自己是曹操发小,直呼曹操小名,一口一个曹阿瞒。
甚至于当着曹操面讲:“阿瞒,要是没有我,你进不了这冀州”,曹操虽然面子上笑着无所谓,连连迎合兄弟说得对。
但其实心里早就一万匹曹家马飞奔而过,我曹操好歹也是大汉丞相,你们的主公,我不要面子的吗?
这还不算!
有一次许攸喝多了,在大街上开始炫耀自己的功绩来,口口声声讲曹阿瞒全靠他,各种吹嘘。刚好许诸从此经过,警告他不要胡言乱语。
而许攸来拿曹操都不放在眼里,有怎会理会许褚这样一个他所谓的粗鲁匹夫。许褚大怒于是就把他砍了。
一日,许褚走马入东门,正迎许攸,攸唤褚曰:“汝等无我,安能出入此门乎?”褚怒曰:“吾等千生万死,身冒血战,夺得城池,汝安敢夸口!”攸骂曰:“汝等皆匹夫耳,何足道哉!”褚大怒,拔剑杀攸。
在《新三国》里,他还挑衅许褚说他的头就在这,若许褚不怕丞相怪罪就来砍他,来啊。
许褚心想,我从没听过如此要求,看在同姓本家的面子上,那就满足你吧。
于是,手起刀落,官渡之战让曹操光脚连鞋都来不及穿的大谋士许攸就这样被砍了。
可惜许攸,虽然傲慢,但也不至于有此下场。然而他碰上的不是正常人啊,他是虎痴许褚啊!
而许褚杀了许攸之后,去到曹操那里,名义上是负荆请罪,口口声声一命抵一命。其实是在和曹操唱双簧。
曹操假意杀他,底下荀彧曹丕等人连忙求情,上演了一出曹操痛失好友兼巨才,大怒杀心腹;终因群臣所阻,无奈作罢的戏码。
一次良好的政治公关。
事实上,曹操当时心里估计早已经乐开了花,心想着许褚真会来事儿,正愁怎么堵上许攸这臭嘴呢?不愧是我心腹。
很显然,许褚作为曹操的贴身护卫,一切以曹操喜恶为主。如果曹操真的宠幸许攸,许褚即使再怎么没脑子,也不会杀他。
多半是曹操给出了信息。
当然了,在正史中,更加直接。
就是因为许攸嘴巴大,不尊敬上级,被曹操给法办了。
曾国藩说:“古今天下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许攸很明显就是这样的人,不懂得谦虚,迟早要出事儿啊!
不管是正史中,还是演义里,许攸的事迹都差不多。
不过,许攸真实的死因,比演义更加精彩!
许攸触怒曹操而死,可是,我认为,曹操杀许攸,不是因为情绪愤怒,而是政治需要。
我们看下许攸被杀的过程:曹操攻占邺城,入城后,许攸恃功骄狂,见到曹操经常直呼曹操的小名:”阿瞒,没有我,你进不了这里“。曹操听了很不高兴。后来,许攸有次在城门口,大声说:”这家人,没有我进不了这里!“曹操听说后,收押许攸,随后杀了他。
到处吹牛逼,最后吹死自己了。
为何我说曹操杀他是政治需要呢?
我们看当时曹操的想法。
邺,是当时的大城。曹操攻占邺后,非常想经营这块地盘。事实上,曹操、曹丕,后来都花了很大力气经营邺。
后来,在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时候,曹操还一度想带着天子迁都到邺。可见,邺,对于当时曹操集团的重要性。
铜雀台,都建在了邺。曹操是把邺作为了一个副中心了
因此,有效地整合邺的资源、安定邺的人心,是当时曹操集团非常重要的任务。
早在曹军集团分析袁绍谋士时,就提到:许攸,贪而不智。可见,在河北时,许攸的名声非常差。
许攸,在袁绍集团时,长期和冀州本地的士族发生冲突。
本地的士族代表审配,甚至在官渡之战如火如荼时,查抄了许攸家,可见,许攸与当地士族关系是有多么恶劣。
曹操想收降审配,其实看中的也是他在冀州士族的影响力
因此,对于本地的士族、百姓来说,如果许攸显示得很受曹操重用,那么,他们的人心是不安的。谁也不知道”小人得志“的许攸会如何对付他们。
此时,许攸如果稍微收敛小人嘴脸,或许还有活路,可是,他却自己去作死。
你叫曹操小名”阿瞒“,或许不算什么致命的事情,毕竟,大家熟嘛。可是,你在冀州城叫曹操小名,就是找死了。大家都看到,原来这个小人和曹操这么熟,看来我们没好日子过啦!人心不安!
你反复强调自己对打败袁绍的功劳,也算你骄傲一点,也不是容忍不了,可是,你在邺城到处宣扬,就是找死了。被打败,是一件屈辱的事情,尤其是因为小人的出卖而被打败,就更受不了了!许攸,你原本出卖袁绍粮草那点事情,曹操的人不说,你也就不要说啦!偏偏小人得志,四处宣扬。那意思是告诉大家:”你们看,你们栽在我手里了吧!“
许攸,一个被人忌恨的人,自己偏偏要去找死,谁又拦得住呢?
历史上真实的许攸被杀是经过曹操允许的,具体是不是许褚亲手杀的就不得而知了。总之许攸的死是经过曹操默许的,即使是许褚动手行的刑,曹操也不可能怪罪自己的爱将许褚的。
许攸年轻的时候与袁绍、曹操都是好朋友。在汉灵帝时期,许攸竟然联合冀州刺史王芬、沛国周旌等豪杰密谋起事,废除汉灵帝,改立合肥侯为帝,结果事情泄露,王芬害怕而自杀,许攸等人逃亡。
起事当初,许攸曾经邀请曹操参加,被曹操拒绝。此时许攸正在亡命天下,直到六年后,袁绍与董卓闹翻,从京城逃到冀州,许攸前往投奔并成为袁绍的谋士。
曹操及袁绍始交战,许攸就建议袁绍直接袭击许都,结果被袁绍拒绝。后来许攸家人犯法,被留守邺城审配逮捕,许攸大怒转而投奔曹操。投奔曹操之后,许攸建议曹操袭击袁绍粮草基地乌巢,曹操采纳建议,袭击了乌巢。袁绍全军崩溃,退回河北。
许攸投奔曹操是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被杀是在建安九年(公元204年)。这年曹操已经攻破邺城,将冀州收入囊中。许攸就自持功劳,多次轻慢曹操,多次不分场合,直呼曹操小名。说:“阿瞒,没有我,你得不得冀州”曹操虽然心从芥蒂,但依然笑着称是。直到后来,有人告发许攸,曹操就顺势将许攸关押起来,最终被杀。
可以说,许攸完全是自己找死。在曹操占据冀州之后,可以说许攸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然而还不自知,仗着功劳多次侮辱上司。曹操之所以仍让,就是在等待机会,等待有人替自己出头。果然有人就告发许攸,曹操也就顺水推舟的将许攸解决了。既然这样,无论是谁杀的许攸,都是在曹操的默许下做的,作为幕后指使者曹操当然不会怪罪替自己办事的人了。
《三国演义》里的许攸是被许褚一剑砍死的,这是作者以人物个性而虚构的情节。许褚生性耿直,疾恶如仇,打仗不怕死,曾跟张飞挑灯夜战,杀得天昏地暗被曹操嗔称许痴,又忠心护主,死忠一个。而许攸是个奸妰之人,因与审配不和,出于私愤,带着情报投奔曹操,使曹操轻易烧了乌巢粮草,令袁绍数年基业毁于一旦。后又助曹操攻邺城,得翼州,颇有功劳,但却持功自傲,对曹操语出不敬。许褚是谁,只要敢对曹操不敬,就是皇帝老子也敢一剑砍了。曹操计较什么,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也是杀一儆百,让所有人都明白自己的住置必须清楚,不要有点功劳就没大没小了。不过还是做点表面文章,叱斥了许褚而厚葬之。
事实上,许褚在攻破邺城、翼州后,口出狂言,对左右说,如果没有我许某人,这家人进不了此城,被人告发。曹操早就因许攸一口一个阿瞒不满,真好找个借口杀掉了事。苟彧就曾品价许攸:”贪而不治”
许攸和曹操那是多年的好友,交情匪浅,所以在成为曹操的谋士以后,备受曹操赏识。但是许褚在路上遇到了醉酒的许攸,因为许攸出言不逊结果被许褚给宰了。可是事后曹操并没有责罚许褚,这是为什么呢?
许攸内心最佩服的人,其实只有袁绍。因为从袁绍发家致富开始,许攸就一直跟随在袁绍身边,他对袁绍的了解是非常深的。如果说你了解了一个人以后,还一直跟在这个人身边,那说明你是真的佩服这个人。
袁绍其实也是一位雄才大略的主公,他在很短时间内,便占据了冀州、幽州、青州、并州等四州,雄霸河北,虎视天下。几乎当时所有的人才,全都聚集在袁绍的麾下。
攸字子远,少与袁绍及太祖善。初平中随绍在冀州,尝在坐席言议。官渡之役,谏绍勿与太祖相攻,语在《绍传》。绍自以强盛,必欲极其兵势。攸知不可为谋,乃亡诣太祖。绍破走,及后得冀州,攸有功焉。攸自恃勋劳,时与太祖相戏,每在席,不自限齐,至呼太祖小字,曰:“某甲,卿不得我,不得冀州也。”---《魏略》
比如说荀彧、郭嘉、张郃等人当时都是袁绍手下的人物,这些人之所以投靠袁绍,是因为袁绍有称霸天下的志向,而且规模是当时所有诸侯中最大的一个。
许攸当然也是这些人才当中的一个,可是很多人才伴随着袁绍的停步不前而离开了,许攸却一直都坚定不移地站在袁绍这边。
不过袁绍内部的谋士不在少数,而且争权夺利的态势非常严重。这就导致了许攸在袁绍处其实并不吃香,甚至于处处碰壁。
一时糊涂之下,许攸才会投靠曹操,其实许攸的心里从未真正把袁绍给放下过,毕竟辅佐了十几年的主公,怎么说感情都是非常深的。
跟袁绍感情这么深,一时糊涂之下,出卖了自己的主公,最终导致袁绍在乌巢惨败的局面。紧随其后的官渡之战,其实也是连锁效应。所以说许攸认为袁绍的失败,跟自己的叛逃是有直接关系的。
这件事一直堵在他心里,他终于感到后悔了。可是后悔又能怎样呢?据说袁绍都病死了,袁绍的老巢邺城也被曹操给霸占了,一切都没法回头了。
许攸只能向前看,他并不能看到前方有什么前程可言。因为他内心的那道坎是过不去的。所以他整日在城中买醉,醉了以后就大放厥词,说没有他许攸,曹操压根就不会有这一天。
曹操似乎也明白许攸指的是什么意思,听闻这件事以后,曹操也没多管。可是许褚是个暴脾气啊,他就是看不惯有人说曹操的坏话。
公闻攸来,跣出迎之,抚掌笑曰:“子远,卿来,吾事济矣!”既入坐,谓公曰:“袁氏军盛,何以待之?今有几粮乎?”公曰:“尚可支一岁。”攸曰:“无是,更言之!”又曰:“可支半岁。”攸曰:“足下不欲破袁氏邪,何言之不实也!”公曰:“向言戏之耳。其实可一月,为之奈何?”攸曰:“公孤军独守,外无救援而粮谷已尽,此危急之日也。今袁氏辎重有万馀乘,在故市、乌巢,屯军无严备;今以轻兵袭之,不意而至,燔其积聚,不过三日,袁氏自败也。”---《曹瞒传》
而且许攸这个人非常欠揍,他不仅当着许褚的面说曹操的坏话,而且还质问许褚,到底敢不敢杀他。许褚心想,哼,真没听过这么无理的要求,于是就一刀把许攸给咔嚓了。
那么许攸真的是如此狂放的人吗?当然不是,以他的聪明才智,他足以知道狂放之人的下场是怎样的,可是如果他就是在寻求这样的下场呢?
许攸就是一心求死,他在曹操这里无法安心做事,又没办法越过心里那道坎。他也不能言明自己选择错了,所以他只有用死来解脱自己。聪明人最大的烦恼就是把一切都看得太透,所以这一切都显得十分无奈。
许褚是所有人当中,唯一什么都看不透的人,但是他活的非常快乐而简单。他只需要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捍卫曹操的一切。曹操的人身安全他需要捍卫,曹操的名誉他也需要去捍卫。
许攸现在侮辱曹操,那就是侵犯了曹操的名誉,许褚作为曹操的第一忠臣,自然是不可能让他活下去的。所以许褚有什么错误呢?他只是在帮曹操的忙而已。
事后曹操虽然对许攸的死,显得非常伤心,却没有过分责罚许褚。其实这就已经表明了一切,一个死了的许攸,还不足以跟一个活着的许褚相提并论。
一日,许褚走马入东门,正迎许攸,攸唤褚曰:“汝等无我,安能出入此门乎?”褚怒曰:“吾等千生万死,身冒血战,夺得城池,汝安敢夸口!”攸骂曰:“汝等皆匹夫耳,何足道哉!”褚大怒,拔剑杀攸,提头来见曹操,说“许攸如此无礼,某杀之矣。”操曰:“子远与吾旧交,故相戏耳,何故杀之!”深责许褚,令厚葬许攸。---《三国演义》
其实从官渡之战以后,许攸的作用就没那么大了。他所知道的袁绍内幕,此刻已经没有任何价值,因为曹操已经彻底击败了袁绍。
这个时候的许攸就算是活着,都不可能取代许褚的地位。他跟许褚是没法比的,当年典韦为了保护曹操而丧生,曹操哭的死去活来,甚至连儿子的死都没有这么伤心,可见曹操是非常爱惜人才的。
许褚就是第二个典韦,曹操才不会因为一个小小的许攸,而责罚自己心爱的大将许褚。再说了许褚傻乎乎的,那像是有心计的人吗?
真的是许褚杀了许攸吗?当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杀了许攸,这要看许攸用什么方式求死。许攸用许褚的刀杀了自己,目的只有一个,他想让自己知道,自食其果到底是什么滋味。
是许攸选择了曹操,而许褚是曹操的大将,许褚杀了许攸,等于就是曹操杀了许攸。许攸选择的曹操杀了许攸,这岂不是天下最现实的自食其果吗?
这是许攸对自己最大的惩罚,他觉得自己没脸再活在这个世上了,仅此而已。至于袁绍,当然有需要检讨的地方,但是袁绍固然有错,绝不是许攸叛逃的借口。
如果臣子受了一点气就想着叛逃的话,那主公可真的没法做。因为每个臣子的想法都不一样,若是全都照顾到位了,那什么事情也干不成。
所以说到底就是许攸本人的心不定,仗着曹操跟自己是老朋友的关系,自己在袁绍那儿受了点气,就敢跑到曹操这儿来。其实他这么做也是为了报复一下袁绍,没想到结局却把自己给坑了。
参考资料:《三国演义》、《魏略》、《曹瞒传》、《三国志》。
许褚杀许攸,是三国演义中的情节,只能按三国演义的情节去分析。
许禇杀许攸,曹操为什么毫不计较?事实上,这正是曹操想干的事。
许攸是河南南阳人,想必出身士家大族,很早就认识曹操和袁绍,并且与曹操和袁绍是儿时的玩伴,许攸应该算是东汉末年最早想推翻汉灵帝的人了,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的当年,许攸就已经有推翻汉灵帝之心,改立合肥侯为帝,并且联合冀州刺史王芬、沛国周旌等人图谋,这叫什么?这叫大逆不道、图谋造反。
汉灵帝晚期,虽然昏庸不道,但至少仍是东汉名正言顺的皇帝,况且当时人心思汉,在公元184年,黄巾起义还没开始,许攸就敢这么干了,只能说明许攸的思想太过激进。
之后许攸跟随袁绍到冀州,成为袁绍的谋士,在官渡之战时,许攸的家人犯法,被审配逮捕,许攸听说过大怒,从而投降曹操。
许攸的投降与战局无关,与天下大势无关,而只与他自已的家人利益有关,这样的许攸,只能说是一个小心眼的人,而且其家人的犯法,多半也有许攸的纵容,但许攸的投降,又让置身后方自已的家人处于危险之中,许攸的行为完全是只顾自已,甚至连家人都不顾及。
投降曹操后,许攸建议曹操偷袭袁绍的军粮,许攸跟随袁绍近十年,毫无情义可讲,一投降曹操就立即将袁绍的命门告诉曹操,最终的结果就是袁绍大败,从此以后,再无崛起机会。
当然了,对于曹操来说,许攸立了大功,随之而来的,就是许攸的得意忘形,不仅直呼曹操的乳名,而且侍功自傲,口无遮拦,这样的许攸又是一个头脑极其低下的人,不懂得与上级相处,曹操可是当朝司空,且贵为一方诸侯,任何人受了许攸这样的对待,恐怕都会动杀了的,何况奸雄曹操呢?
当后来,许攸又骂了许褚,起因是许攸炫耀自已的功劳,引来许褚的不满,许攸就直接开骂了,许禇是什么人?曹操的贴身护卫,一介武夫,曹操能够忍受许攸,是因为曹操贵为一方诸侯,需要宽广的胸怀接纳各方的人才加入,才能壮大事业,可许禇不是,许禇在被骂后,没有曹操的顾及,心里感到不爽,因此一刀砍了许攸,只是许禇心中一时冲动而已。
许攸的死,完全是自已作死,从许攸的人生经历来看,即使许禇没有杀他,也一样会有其他人杀许攸的,这样作死的性格是其被杀的主要原因。
对曹操来说,借许禇之手除掉这个让自已讨厌的人,高兴还来不及呢,为什么要计较呢?当然了,面对众人,曹操还是要装模作样的处罚一下许禇,毕竟曹操也有法律,不能随便杀人,那样不就乱了。
而在正史上,许攸之死就是曹操杀的,没有借刀杀人,许攸在随曹操平定冀州后,因恃功自傲,出言不逊,触怒曹操而被杀。
许褚一剑砍了谋士许攸,是因为许攸侮辱曹操和许褚了,事情经过是这样的。
许攸原来和曹操是发小,后来长大后,各自发展二人分道扬镳了,许攸做了袁绍的谋士了。
(曹操)
官渡之战前夕,由于许攸的家属触犯了律法,受到了袁绍的惩罚。许攸对袁绍十分不满,于是就偷偷溜走投奔了曹操。
曹操正在洗脚,这几天让他很心烦,大战来临之际,曹操的军粮不多了,正在发愁,听到警卫员说门外有个自称是你发小的人,叫许攸来求见,曹操听罢,顾不得穿鞋就赤脚迎接许攸了。
原来曹操知道许攸是袁绍的谋士,此时许攸来投,袁绍的秘密曹操就知道了。他能不兴奋吗?
果不其然,许攸告诉曹操,袁绍的军粮都贮藏在乌巢,许攸献计,曹操夜袭乌巢,故此得到了充足的军粮,在和袁绍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打败了袁绍。从此确立了曹操中原霸主的地位。
这样一来,许攸立下了大功,许攸居功自傲,时常不尊敬曹操,常常直呼曹操的小名――阿瞒。众将都很反感许攸,尤其是许褚,好几次对曹操说:“许攸狂妄无理,让我教训教训他吧?”曹操笑着说,许攸就是这脾气,不要和他一般见识。
过了不久,刚刚打下了邺城,有一天许褚骑马和许攸骑马相遇到城门前,许攸坏毛病又犯了,他用马鞭指着许褚骂道,“不是我许攸,你们这些武夫和阿瞒能大摇大摆的进城门?你们都是沾了老子的光了,臭丘八!”
许褚跳下马,要揍许攸,谁知许攸也跳下了马,他见许褚夸着刀走了过来,于是迎了上去,伸长脖子对许褚骂道:“有种你往这砍,不砍你是孙子。”许攸用手指着脖子对许褚说道。
(许攸)
许褚火往上撞,挥刀就砍了下去,许攸当场毙命。许褚提着许攸的人头来见曹操,把前后经过说了一遍,曹操叹息道:许褚你不该杀他,许攸和我是发小,他原来就喊我阿瞒,现在他改不过来称呼,他脾气就是好居功自大,世界之大,啥样的人都有,你能杀绝吗?
曹操只是责备了许褚一番,毕竟人死不能复生,于是厚葬了许攸。
【我是秉烛读春秋,欢迎加关注,点赞和留言评论】
像许攸这样,一张嘴把自己“说死”的,在三国期间太多了,比如杨修、孔融、祢衡等等。许攸之死表面看是许褚的冲动,不过,按照正史,他是被逮捕入狱,按正常程序处死的,不存在冲动之下的行为。也就是说,真正杀掉许攸的不是别人,而是曹操!
许攸被杀的原因大致有三个,一是性格缺陷,贪天功为己有,让曹操恶从胆边生;二是许攸就是个工具属性,在曹操的心目中,绝对达不到“道”的层次,无他不少;三是他与曹操出身不同,早晚会因此走向决裂。
许攸和袁绍、曹操是发小,这是许攸先后侍奉袁绍和曹操的原因。许攸在袁绍阵营时,曾经劝袁绍联合曹操,但袁绍拒绝了。由此可以看出,许攸很看重少年时期的交往经历,希望再现“同学友谊”,同时他也有点幼稚,不能洞悉袁绍和曹操的心里状态。
许攸很贪婪,这一点让他无论在哪里都受到侧目。因为亲属犯罪受到审理,他竟然一怒之下改投曹操。由此可见许攸的第三个弱点:没有信念和操守,个人利益第一位!
这些弱点,都是他走向断头台的催化剂。
正是凭借许攸的献计,曹操端掉了袁绍的乌巢粮库,为打赢官渡之战,立下大功。居功自傲,是很多人的缺点,不过,像许攸那样,沉湎于自我陶醉的,世间罕见。他生怕曹操忘记了他的功劳,时时刻刻不忘提醒曹操:你能有今天,都是我的功劳!
曹操先是心悦诚服地点头称是,再后来被弄得很尴尬,表面上嘻哈应承,内心厌恶至极。不是曹操忘恩负义,放在任何一个人头上,这种行为,等于拿以前的恩惠,绑架了别人一生,被绑架者碍于道德,还不能有任何怨言!
本来,许攸为曹操献计献策,就是他的本分,否则曹操凭什么收留你?可许攸把自己的本分,当做赐给曹操的天大恩惠,以救世主的姿态出现,主仆易位,走向找死的节奏!
客观来讲,许攸的贡献,对官渡之战确实是有决定性作用。不过,以袁绍和曹操对比,他们的胜负,绝不是一战而定的,袁绍终究不是曹操的对手。这一点,聪慧的郭嘉,在“十胜十败”中已经阐述得很清楚。
也就是说,即便曹操不能打赢官渡之战,袁绍早晚会败在曹操手里。更极端一点说,没有许攸,官渡之战曹操也未必会败!
真正聪慧的人就像郭嘉这一类,人家不需要看具体细节,通过人性分析,就能看到结果,反而盯着的东西越具体,说明层次越低。显然许攸不具备郭嘉的才能,他揪着自己“具体”的功绩不放,层次也就那样了。
所以,许攸在曹操心目中,他的水平也就只能是个“工具”,充其量可以达到“器”的水平,达不到“道”的层次。
既然是工具,天下不缺,有你不多,无你不少,可弃!
前面提到杨修、孔融和祢衡,我们发现一个现象,曹操一辈子就喜欢杀一种人——士族子弟!比如还有边让、陈宫,以及后来的荀彧。许攸也是士族子弟!
曹操跟士族子弟有仇?呵呵,细细说来,这是根深蒂固的仇恨,势不两立的政治对立!
我们知道,曹操的出身,跟袁绍许攸不同,不是士族,更不是豪门士族,而是宦官之后!都怪曹操的爹曹嵩,为了自己的前程,认了宦官曹腾为父,从此曹操背上了一个被人看不起的包袱。
在《三国演义》中,可以经常看到,敌对一方张口就骂曹操:宦官之后!在讲求出身的东汉,这就是一块压在曹操身上的大石头,即便曹家事实上因为曹腾而发迹。
曹操与袁绍等人,虽然小时候一起玩耍,那是两小无猜的年龄,成年后,这种身份的差距,让他们彼此走向陌路。许攸妄图弥合他们的裂缝,让他们合作,真是笨的可以!
曹操对士族的心理有两种状态:一是鄙视,二是恨!
鄙视来自于,这些士族子弟,大多数是草包,靠着对汉帝国的官场垄断,过着寄生虫的生活。东汉的没落,他们其实是罪魁祸首。
恨来自于,自己的身份,被这些自高自大的士族瞧不起,入不了主流社会。这种不公平的体制,其实就是曹操一辈子努力要打破的东西。
在这种心态下,许攸一口一个“阿瞒”,你觉得曹操是感到亲切?还是让他联想到自己的身份受到了轻视?许攸不解曹操内心世界里的自卑,以及仇视心理,亲自点燃了曹操射向自己的炮火,蠢到家了!
综上所述,许攸那点“才”和所谓的“大功”,在曹操眼里不值一提。相反,许攸的贪婪和愚蠢,让曹操深恶痛绝,再加上两人身份的原因,走向决裂是早晚的事。只不过许攸比其他仕子作得更欢一点,所以死得更快一点!
要说许攸此人也确实很有才能。东汉末年名士孔融就曾说过“田丰,许攸智计之士也”。由此可以看出许攸是有真才实学的。之所以许攸会落个身死族灭的下场完全是许攸自己嘴贱。许攸为人恃才傲物,仗着有些才能显得自视清高看不起他人。而且是贪婪善妒。这些都是许攸的弱点。被誉为“王佐之才”的荀彧曾评价许攸“贪而不治”。短短四字评价可谓是入骨三分。事实上许攸是被曹操亲自下令杀死的。而不是因为触怒了许褚被杀。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中关于许攸的死也是杜撰的。
事实上曹操和许攸是从小光屁股玩到大的朋友。少年时期曹操结识了袁绍。因为袁绍和曹操都是官宦后代,所以他们一些纨绔子弟也算是臭味相投了。而许攸因为曹操的关系也成为了纨绔之一。后来三人成年之后都开始按照家族的安排发展。袁绍由于家大业大所以在家族的安排下混的风生水起的。而曹操虽然要比袁绍家世差一些,但也不落人后。许攸由于家庭条件不行,所以就动起了歪脑筋。汉灵帝时期许攸就联合了冀州刺史王芬,沛国周旌等豪门密谋废除汉灵帝,立合肥侯为帝。原本许攸想拉曹操入伙,但曹操不愿意造反,所以许攸只有自己干。但之后造反没成反被汉灵帝察觉,许攸害怕之下只得亡命天涯。
汉灵帝死后少帝刘辩继位,董卓入长安废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帝,从此之后汉室江山被董卓祸乱。袁绍等人在密谋铲除董卓无果后,趁机逃出了董卓的控制开始组建自己的势力。而许攸就是在这个时候投奔袁绍的。为什么许攸投奔袁绍而没有投奔他的发小曹操,我认为是袁绍势力比曹操大的缘故。许攸此人喜欢攀附权贵,强大的袁绍远比当时的曹操要靠谱的多。之后曹操向天下诸侯发出邀请组建联军共诛董卓。而许攸也在这个时候强力建议袁绍和曹操结盟诛杀董卓。并不是许攸多忠君爱国。而是因为许攸知道这是建立威信扬名立万多好时机。所以袁绍才那么痛快的加入了联军并且依靠家世当上了盟主。
后来袁绍剿灭公孙瓒兼并幽州,虎踞四州之地,拥兵数十万。此时天下势力最强大的诸侯就是袁绍。此时袁绍准备灭掉曹操一统北方。但在针对曹操的时候袁绍内部出现了分歧。田丰认为应该和曹操拼消耗,因为当时曹操势力不大,袁绍和曹操打消耗战会生生把曹操给耗死。而且对于袁绍来说也不需要损失太多。而以审配和许攸为首的人则认为应该以雷霆万钧之势灭掉曹操。后来田丰着急话说的比较重了。许攸趁机抹黑田丰使得田丰入狱。
后来审配又密报袁绍许攸家中有人贪污受贿。所以袁绍恨极了许攸。正好这个时候许攸获取一份曹操缺粮的消息。原本许攸兴高采烈的娶报告袁绍。但却被袁绍一顿训斥。而对于许攸的情报袁绍也充满了怀疑和不信任。许攸心灰意冷之下想到了曹操,许攸一不做二不休,在被袁绍斥责之后连夜就投奔曹操而去。曹操得知许攸来的消息大喜过望。许攸也没让他曹某人失望,一来就给曹操献了一条决粮毒计。因为许攸身为袁绍帐下重要谋士所以知道袁绍粮草都储备在乌巢。所以许攸建议曹操突袭乌巢断了袁绍的粮草。没有粮草之后袁绍必败。
曹操听了许攸的建议后派兵奇袭乌巢大获成功。袁绍得知粮仓被毁自然是非常担心,想要封锁消息也晚了。粮草被毁的消息在袁绍军中好像瘟疫一样传播。袁绍军心开始不稳。曹操趁机突袭袁绍大军,取得巨大的成功。河北名将张颌,高览投降。袁军崩溃四散逃亡。袁绍仅带着八百人逃回了河北。
曹操击败袁绍后声威开始如日中天。气势官威也越来越重。整个曹营当中曹操的威望也是与日俱增。但唯有许攸完全不把曹操放在眼里。曹操攻破邺城之后许攸多次在公众场合调侃曹操。并且每次都无理的直呼曹操的乳名阿满。并且许攸见人就说没有我许攸,曹阿瞒根本打不过袁绍也拿不下邺城。刚开始曹操忍了下来没有处置许攸。但后来许攸越来越过分一直不停的诋毁曹操,许攸这样的行为在曹营之中引起了不小的混乱。很多人开始质疑曹操。后来曹操在忍无可忍之际杀掉了许攸。一代谋臣许攸死在了自己的一张臭嘴上。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支持一下。欢迎大家留言探讨。
一天中什么时候运动减肥效果好抓 小孩能不能练哑铃多大的孩子适合 小孩嘴唇起皮怎么办怎样才能预防 孩子的罗圈腿是怎么形成的三大因 孩子早恋怎么办如何有效疏导孩子 医生婆婆称自己专业孩子的事必须 儿子成人礼送什么礼物好呢给你孩 有孩子的夫妻千万不要离婚对于孩 小孩千万别让老人带的说法正确吗 自卑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怎么改善 怎么让孩子开口说话 这几个方法 怎么让孩子吃饭 教你如何让孩子 怎么管教不听话的孩子 家长首先 顽皮的孩子怎么管教的 这些方法 叛逆期的孩子怎么管教 引导孩子 孩子性格软弱怎么办 懦弱的性格 孩子性格偏激怎么办 孩子性格偏 孩子性格固执怎么办 家长们不妨 爱惹事的孩子怎么管教 不妨试试 养育优秀的孩子具备特征,家长要 高考数学难出新天际,可有的孩子 “做胎教”和“不做胎教”的孩子 花费十几万只考了302分 妈妈觉得 甘肃作弊考生留下来的疑团,是怎 一举夺魁!高三学生离校时,校领 高考钉子户:26次参加高考,今年 D2809次列车因泥石流脱线!此类 “女儿16岁,学校宿舍里分娩了” 扭曲邪门的内容,频频出现在教科 川渝地区几所大学实力很牛!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