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如果曹操出生在汉武帝时代,他会变成一个很好的臣子吗?

如果曹操出生在汉武帝时代,他会变成一个很好的臣子吗?

2020-07-24 23:35阅读(81)

如果曹操出生在汉武帝时代,他会变成一个很好的臣子吗?:谢邀,当然会啊,皇帝和臣子的关系,就像猫和老鼠,皇帝有尖牙利爪,臣子就会臣服,猫子就是压制老鼠,

1

谢邀,当然会啊,

皇帝和臣子的关系,就像猫和老鼠,皇帝有尖牙利爪,臣子就会臣服,猫子就是压制老鼠,而当皇帝没有了尖牙利爪,臣子就会欺负皇帝,老鼠就会戏猫。

皇帝和臣子的关系,通常不会因为臣子或者帝王的道德水平决定,而是由他们的实力对比决定的。

忠如诸葛亮,不也把刘禅玩成了傀儡?

奸如司马懿,在曹操、曹丕朝,谁敢说他不是忠臣?为何到了曹芳时代,就变成了奸臣?

是他的人品道德发生了变化?并不是,实力决定的。

汉武帝很厉害?窦太后活着的时候呢?不也是傀儡,每天战战兢兢?

所以,我想说的是,如果皇权鼎盛,臣子就会服服帖帖的做个忠臣,如果皇权衰弱,诸葛亮也会做权臣,

曹操如果处在汉武帝时期,必然也是忠臣,汉武帝如果处在汉献帝时期,大概率也是傀儡。

2

有一种说法,就是曹操事实上是大汉王朝的忠臣。这确实让很多人感到无比的惊讶,因为曹操是历史上有名的权臣,他最后架空了汉朝,并且他的儿子曹丕夺了大汉王朝的政权,无论从哪方面看,他都是和董卓一样的乱臣贼子,怎么就成了忠臣了呢?



事实上看三国的前期,曹操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忠心耿耿的汉臣,在董卓乱政之后曹操一直意图恢复汉世江山,其他的人都做观望,或者是去当军阀割据天下,曹操却一直和董卓作战,虽然失败了。汉献帝东归的时候,其他的军阀事实上都懒得理会汉献帝,因为当时他们都有了自己的地盘和军队,根本不愿意汉献帝到他们的地盘上去,曹操却把汉献帝接过来。



事实上接汉献帝这一招是有风险的,曹操如果不是为了汉朝是不会走出这一步的。虽然后来曹操和汉献帝之间有了数次的拼杀,但是曹操至少让汉献帝保持了一个君王应有的样子,汉献帝除了没有自己的权利之外,其他方面完全是一个天子该有的。曹操还把自己的三个女儿嫁给了汉献帝,而且曹操一直到死都没有篡位,说明汉朝还是非常有感情的。




郑成功是大家公认的明朝的忠臣,但是郑成功对明朝的宗室实在谈不上好,明朝的宗室在台湾过得非常差的日子。郑成功如果对明朝宗室是忠心的话,曹操对汉献帝那就是忠心耿耿。历朝亡国之君中,汉献帝的待遇也是最好的。

3

如果曹操出生在汉武帝时代,他还是很有可能成为忠臣的,就如同许邵给曹操的评语“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不畏强权

早年,曹操担任洛阳北部尉,相当于京城一个区的公安局局长。作为东汉的都城,洛阳最不缺的就是官了。站在大街上,随手一指,就可能是个带有级别的,即使不是也可能沾亲带故。曹操这个副县级干部在洛阳城实在是微不足道。但曹操刚上任就显露出与众不同的一面,他休整四门,又制作五色棒,每个城门口放十多根。只要犯禁一律棒杀。虽然曹操口号喊的响,但是在洛阳城哪些高官贵戚又有谁看得上这个副县级干部,仍然我行我素。几个月后,灵帝宠爱的宦官蹇硕的叔叔犯了夜禁,被曹操给捉住,马上就乱棍打死。从此,王公贵戚见到曹操来真得了,就怕自己不小心碰到这个愣头青,于是”京师敛迹,莫敢犯者“。但是,自由惯了的他们,又怎么受到了如此限制,大家一合计,想到一个高招,把曹操调走了事。这样,曹操因为不畏强权得到了升迁,改任顿丘令。

近习宠臣咸疾之,然不能伤,於是共称荐之,故迁为顿丘令。

曹操治理有方

因为镇压黄巾军有功,曹操后来又升任济南相。已经成为了市级干部的曹操,在济南相上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做了两件事,一件是整顿吏治

迁为济南相,国有十馀县,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於是奏免其八

长吏受取贪饕,依倚贵势,历前相不见举;闻太祖至,咸皆举免,小大震怖,奸宄遁逃,窜入他郡。

济南郡境内,官吏与地方豪强勾结,贪赃枉法,曹操的几个前任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敢坚决揭发。曹操到后,一连检举罢免八个官吏,使济南举郡震惊。那些奸徒恶霸纷纷逃到了外郡,于是“政教大行,一郡清平”

长吏受取贪饕,依倚贵势,历前相不见举;闻太祖至,咸皆举免,小大震怖,奸宄遁逃,窜入他郡。政教大行,一郡清平。

另一件事就是移风易俗。当时,济南郡迷信淫祀盛行,光祭祀的祠堂就又600多,地主豪强、富商大贾又趁机勒索,百姓群众深受其苦,贫困不堪,官吏们也不敢制止。曹操上任后,下令拆毁一切淫祀祠庙,禁止官吏民众不得建设祠堂祭祀奸鬼邪神。

太祖到,皆毁坏祠屋,止绝官吏民不得祠祀。及至秉政,遂除奸邪鬼神之事,世之淫祀由此遂绝。

曹操犯颜直谏

虽然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中常侍,但曹操不是阉党,而是敢于为清流直言。当年,大将军窦武、名士陈蕃联手诛杀宦官不成,反被杀害。十多年后,身为宦官之后的曹操却向灵帝上书,为窦武、陈蕃伸冤。

先是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谋诛阉官,反为所害。太祖上书陈武等正直而见陷害,奸邪盈朝,善人壅塞,其言甚切;灵帝不能用。

后来,灵帝下诏,要各地罢免那些没有政绩,且民愤极大的官员。但是,庙堂高官却欺软怕硬,不敢弹劾哪些豪强势力,却对清廉自守的官员大加诬陷。

是后诏书敕三府:举奏州县政理无效,民为作谣言者免罢之。三公倾邪,皆希世见用,货赂并行,强者为怨,不见举奏,弱者守道,多被陷毁。

曹操对此很是愤慨,向灵帝上书斥责三公所为,专门回避权贵亲戚。这次上书得到了灵帝认可,灵帝下令让三府将哪些免职的官员调回洛阳,并任命为议郎。但是经过这两次事件,曹操看到朝廷的黑暗,特别是“政教日乱,豪猾益炽,多所摧毁”,就不再进言了。



汉武帝作为一代雄主,知人善任,当朝之时人才荟萃,文有司马相如、汲黯、桑弘羊等,武有卫青、霍去病、李广等。从年轻的曹操所作所为,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如果曹操所遇像汉武帝这样的明主,完成能够成为一代名臣,再加上曹操才武绝人,深通韬略,在塞外建立卫青、霍去病一般的功业也未可知,或许真得能够成为“征西将军”。

4

他敢做敢当,为了汉室去刺杀董卓,刚开始,他是没有篡权之心的,无奈,汉室太弱,帮不起来。如果在汉武帝时期,那就是盛世之枭雄。

5

汉世宗时期宰相没有平安着陆的。君权相权之争从古到今一直存在。君权对付相权的两大手段就是换相和分相权。汉朝政治手段还比较粗疏。没有后来制度化的分相权。所以强势君主想乾纲独断频繁换相是必然选择。而宰相想保住相位有两种选择。遇到强君就多磕头少说话尽量做君主的传声筒,理财能手。遇到弱君就尽量抓军权使皇帝忌惮自己。曹操的性格显然不会只做传声筒。汉世宗嗑药嗑多了,不管你听不听话,只要他不爽,就要杀人。所以曹操在汉世宗朝肯定玩不了两回合。

6

人的野心是随着实力增长而增长的,那些有能力的人,和平时期就是治世之能臣,乱世就是枭雄,曹操刘备这种人野心那是一直会有,如果生在文景时期,他们的野心就是做一个流芳千古的名臣,都是聪明人。不会有造反的心思的,那会死的很快,也没有能让他们造反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