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马超如果跟随父亲投奔曹操,曹操能不能统一天下?

马超如果跟随父亲投奔曹操,曹操能不能统一天下?

2020-07-24 18:02阅读(77)

马超如果跟随父亲投奔曹操,曹操能不能统一天下?:如果马超投奔曹操,不仅可以改变西凉马氏家族的命运,甚至会改变整个中国历史的走向。要了解这个问题,就必须

1

如果马超投奔曹操,不仅可以改变西凉马氏家族的命运,甚至会改变整个中国历史的走向。

要了解这个问题,就必须清楚马超及其父马腾在西凉的势力和威望,以及他们的态度对于曹操的霸业所带来的影响。

01

马腾在西凉的崛起和对朝廷的态度

马腾(?-212年),字寿成。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东汉末年割据凉州一带的军阀,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马超、马休、马铁之父。

中平四年(187年),狄道人王国以及氐、羌等民族造反,凉州刺史耿鄙征集勇士讨伐叛乱,马腾应征,被任命为军从事,后因征战有功提升为军司马,迁偏将军。

耿鄙被手下杀死以后,马腾就联合韩遂与王国一起反叛朝廷。董卓进京洛阳时,曾拉拢马腾、韩遂一起出兵进京,但他们犹豫不决。

初平三年(192年),等他们率众前往长安时,董卓已经被杀死,朝政被李傕、郭祀控制。马腾被朝廷任命为征西将军,屯兵于郿县。

之后,因为诛杀权臣李傕、郭祀失败,马腾等回到了凉州。马腾、韩遂逐步发展成为关中十几股军阀割据中最强的势力。

建安四年(199年),官渡之战前夕,曹操采纳荀彧的建议,派遣钟繇以侍中的身份代理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钟繇以利害关系劝说马腾、韩遂归顺朝廷,并将儿子送到许都作为人质。

建安七年(202年),在曹操使者张既、傅干等人的劝说下,马腾派遣其子马超带领万余人帮助钟繇,击败了袁尚所安置的河东太守郭援,马超部将庞德斩杀了郭援。曹操上表拜马腾为征南将军、开府。

建安十年(205年),曹操派张既征集马腾等人,击败了袁绍外甥、并州刺史高干、张晟军,斩杀了反叛的卫固等人。

十三年(208年),马腾、韩遂翻脸,相互攻杀。曹操派钟繇、韦端前去劝和,并以马腾为前将军、假节,封槐里侯,屯兵槐里。

张既劝说马腾放弃军队,入朝为官。马腾一度犹豫不决,最后迫于压力,来到了邺城。曹操上表马腾为卫尉,封其子马超为偏将军,代替马腾统领军队,屯兵原地;封其子马休为奉车都尉,马铁为骑都尉,同其余家属一起迁徙到邺城。


02

马超反叛曹操,马腾被夷灭三族。

马超(176年-222年),字孟起,扶风茂陵人(今陕西兴平),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马腾的儿子

马超少年成名,曹操多次征召入京为官,但都被马超拒绝。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派遣钟繇、夏侯渊率军出河东,试图经过马超等凉州军阀的领地进攻汉中张鲁,但以马超、韩遂为首的关西军阀都怀疑曹操要攻打并吞并凉州。马超认为这是曹操假道伐虢之计,于是联合关中诸将张横、梁兴、安定杨秋、河东候选、程银、李堪、马玩、成宜等十部共十万人起兵反曹。

马超还试图拉拢刘雄鸣势力,但遭到拒绝。刘雄鸣被马超击败后,投靠了曹操。

为了拉拢韩遂,马超甚至说出了放弃父亲马腾,并让韩遂放弃儿子,马超给韩遂当儿子的话。

于是,关中联军推举韩遂为都督,屯居渭河、潼关,对抗曹军。曹操命令曹仁据守,等待曹操大军支援。

曹操采用贾诩的离间计,击败马超、韩遂。马超投奔了汉中张鲁,韩遂逃亡凉州。

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一怒之下将马超父亲马腾诛杀,并夷灭其三族;将韩遂在京师的子孙全部诛杀。

马超投奔张鲁,很受器重,被封为都讲祭酒,还打算把女儿嫁给他。由于部下劝谏,张鲁后悔了。

马超借兵反攻凉州,夏侯渊派遣张郃将马超逼退,撤回汉中。

张鲁部下杨白害怕马超的才能,想加害于他。于是,马超逃入氐中。马超认为张鲁不是干大事的人,恰巧刘备派遣李恢结好马超,马超就归附了刘备。

蜀汉建立后,马超官至骠骑将军、斄乡侯。

蜀汉章武二年(222年),马超病重,上疏刘备:

\"臣宗族门下二百口人,被曹操诛杀殆尽,只剩下从弟马岱,当以我卑微的宗族让他继承,深深地托付给陛下您,其他的也没什么话了。\"

同年十二月,马超病死,终年四十七岁。

03

如果马超归顺曹操,曹操很可能一统天下。

马超反叛曹操,导致了马腾之死,并被夷灭三族,自己也被击败,先是投靠张鲁,后依附刘备。最终也没有得到刘备足够的信任,郁闷而死,反而乞求刘备照看自己的从弟马岱,延续马氏宗族一线血脉。这的确是可悲可叹。

从联合关西军阀对抗曹操来看,马超在西凉地区,还是很有影响力的。如果马超能与曹操合作,在当时的情况下,曹操断然不会把马氏宗族及西凉军阀赶尽杀绝,而且曹操也需要利用其势力和影响镇抚西凉地区。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211年马超归顺了曹操,曹操就可以顺势拿下汉中,不必等到215年才进攻汉中张鲁。

如果当时曹操就占据了汉中,刘璋就不会再邀请刘备入蜀。赤壁之战时,刘璋就曾经接受曹操征召,派遣徭役支援曹操。后来也曾派遣张松去许都,有投降曹操的意图。由于张松从中作梗才邀请刘备入川。

如果马超与曹操合作,顺利拿下关中、关西地区,进而占据汉中,那么蜀中也很容易为曹操所有,基本就没有刘备啥事。三足鼎立的局势就很难出现,这对曹操的统一霸业具有重要意义。

但历史没有如果,马超一时犯浑,不仅把整个家族的命运全部断送掉,而且给曹操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很大程度上也左右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个人既然不能左右历史的趋势,但首先要顺应潮流,确保自己的命运。与张鲁相比,马超的选择不是差了一点两点。刘备毕竟还做了几天的皇帝,过了一把瘾,但马超这弄得是些啥?让人难以理解。

其实,也好理解。做过老板的人,很难再去替别人打工。唯一合适的事,就是再做老板,除此之外,没有更合适的工作。

马超做土霸王习惯了,很难再接受朝廷的束缚。无论依附张鲁还是刘备,都是暂时的,他一心想回到西凉去,继续土皇帝的事业。

可谁不清楚他的想法呢?谁又会满足他的愿望呢?

马超的结局,是咎由自取,此所谓“自作孽,不可活。”

2

应该不可能,既不可能统一天下,也不可能接受他们父子二人的投降。第一,在早先,就是献帝衣带诏之事,马腾和刘备一起签字了,可惜董成国舅那边的人泄露了消息。要是此前父子二人投降或许曹操会接纳,但是那时马超未成年吧,哈哈。还有一点,父子二人是时代公侯,估计不会瞧得上曹操。

要是真的投降曹操,必然难以久居人下。马超狂妄,曹操必然反感,而要是用他,马超最多就是另外一个许褚或者典韦而已,岂能一统天下?

3

  • 马超是西凉军阀新生代的代表人物,在西凉军阀中有很高的威望,曹操如果能够将马超收归麾下,那么毫无疑问在之后统一天下的道路上能够增添不小助力。

  • 至于得马超者,未必能够得天下。马超是英雄人物,英雄人物能够影响历史,但永远不能决定历史走向。曹操能不能统一天下,与得到马超没有必然的联系。

假如马超投奔到曹操麾下,并且曹操对于马超能够做到放心使用,让其充分发挥才能,负责西方战线,那么,无疑就为曹操在西线上减少了后顾之忧。如果能够保证马超活的足够长,长期镇守在西线,那么之后诸葛亮兵出祁山也就相当困难了,并且蜀汉政权要时常面对悬在头顶达摩克利斯之剑,也就是北伐的羌族无休止的骚扰。

  • 事情往往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对于这样在西方羌族中很有威望的马超,曹操未必能够做到放心使用;而且马超未必能够活到很长时间,最起码在历史上诸葛亮兵出祁山时,马超已经死亡了。就是对于刘备而言,马超在投奔蜀汉政权后,也没有做到放权使用,而是让马超镇守北方一方关口,负责防御羌族,完全没有做到骠骑将军、凉州牧、斄乡侯相应的权利。

毕竟马超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就在当初进攻长安,对抗曹操的时候,以马超、韩遂为首的西凉军阀联合关中诸将张横、梁兴、安定的杨秋、河东的侯选、程银、李堪、马玩、成宜等十部共十万人马起兵反曹,可见马超的影响力不仅仅在西凉,已经扩展到关中京畿三辅地区。

假如一切都能如题主想象的那样,曹操无疑就很顺利的平定关中地区,也能够顺利的得到汉中地区。就在西线无压力的前提下,集中兵力于中线襄樊地区、东线淮南地区,南下就有更大的选择余地,不至于出现如赤壁之战、汉中之战后被动防守的局面。面对关羽的北上攻打曹仁防御的樊城,让曹魏一度非常被动,甚至让曹操产生了迁都避其锋芒的想法。

4

通常带如果的话题,答者可以任意发挥,各抒个见。因为历史没有如果。

但今天题主这一假设,倒有些趣处。因为什么呢,因为在后世的时光中,有过类似的历史再现。

那一段呢,散发弄舟要说出来,相信熟读历史的同好,不会持反对意见太多。


公元1928年,即民国十七年,东北奉军张学良宣布改变旗帜,服从蒋介石的国民政府。 东北易帜的政治意义是实现了当时中国在名义和形式上的统一,结束了北洋军阀的时代。实际因素还有,当时蒋介石正与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军阀展开中原大战。张学良的“投靠”,出兵助蒋,一下扭转了战局。

起先,张学良片面的把北伐战争的功绩,都记在了蒋介石身上了,认为蒋有统一中国的能力。并有言:我张学良没有统一中国的能力,但我有诚心服从能统一中国的人。这点上张的价值观是值得称赞的。至于他看没看走眼,另当一论了。

后来时局,读史的都知道,各种原因、走向,蒋介石成了民国领袖,张学良一直软禁,这里不在絮笔,已属题外。

但针对本提问来说,大家把马超套用下张学良,蒋介石套用为曹操,展开下思维呢? 曹操得马超,不在顾虑西线屯兵用兵,且还有生力军加入进来,刀更快更亮,在对付孙刘的前线上,岂不顺风顺水。

后世张学良易帜,兵一发动,中原大战便力见分晓,倒蒋势力败北。蒋才有了时机、重兵杀向井冈山的红军根据地。

以后世之理,推演曹操得马超,本就没有根基、流寇性质的刘备,必然更加难过。曹操只要死死先盯住击垮刘备,剩下的形势,应该就会出现精明的孙权谈判自保,提早称臣于曹操“辅佐”的汉天子,保求制度自立而已。这样,一个形式上又统一的大汉就复兴了。至于后面,曹操能不能实权的荡平与统一,就是看曹操的能力实施了。以曹操的心略智力,小编的角度是倾向于他能最终一统的。

至于马超的结局,还是可以继续结合后世义兄蒋公义弟少帅的遭遇,各人各生联想了。

世事如棋局,博弈水平差不多时,平白给一方加了个车或马,胜利的天平只会倒向捡到馅饼的哪一方,这是常理,勿用多烧脑推演。总之,以后世民国中原大战之势,套用马超归属曹操。结局答案是:曹操能够统一天下。

我是爱看古书爱侃史的散发弄舟,欢迎同好关注交流赐教。

5

不能。因为东汉末年天下纷争,马超只是西凉集团的年轻代表,即使随父亲加入到曹操阵营,按马超的才智并不能给曹操集团带来决定性的增益,让曹操具备绝对超越孙刘联盟的实力,所以,也还不能让曹操统一天下。马超也就是一个战役级别的将领,远没有达到战略级的水平。这从马超的具体表现就可以看出来。

一、马超

马超,刘备的五虎上将之一,有着很强的武力。马超年轻英俊,武艺超群,是一个白袍俊气的将领。曹操都说他堪比吕布,在三国这个枭雄遍地的年代,光有武力是远远不够的。

二、曹操与马腾

1、马腾是割据西凉的一个比较大的军阀,西凉军阀有很多,但马腾和韩遂是实力较强,他们长期割据地方,不朝廷号令。当然,他们在西凉也有矛盾,相互之间争权夺利,马腾和韩遂之间关系非常紧张。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分化利用他们。官渡之战马腾和韩遂保持观望,曹操得以全力获得战争胜利,做大做强。官渡之战后曹操曾以朝廷的名义命令马腾出兵攻击袁绍占据的河北地区,马腾于是派马超率领一万多人出兵前往关中协助曹操的军队大败袁绍的军队并且斩杀了河北大将郭援。马腾成了亲曹派,后来曹操派人前往西凉劝马腾入朝为官,马腾因为在西凉和韩遂的矛盾日益尖锐,他答应了曹操的要求,同时朝廷封马超为偏将军。

2、马腾进京,马超坚持留在西凉统帅马腾留下来的部下,他知道曹操为向南征讨孙权和刘表,对他们父子采用的分化安抚的策略,将来总归要征讨西凉的。马超在马腾带着家眷前往朝廷后,马超为了对付曹操于是找到了韩遂,鼓动韩遂号召西凉的大小军阀一同起兵反抗曹操。马超甚至认韩遂为父说:“希望韩遂将他视为儿子,而他也会将韩遂看作父亲对待”。韩遂与马超联手起兵反抗朝廷,马超反叛后不久曹操就将马腾及其在邺城的家小全部斩杀。

三、曹操与马超

1、西元211年,曹操攻打汉中张鲁,实施“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之计,在开打之前,曹操先杀了马超的父亲,想对马超搂草打兔子。马超和韩遂起兵反叛,在与曹操对阵中,马超把曹操打得割须弃袍,渭水避箭,还是靠着曹洪救下自己的命。

2、曹操对马超和韩遂实施反间计。韩遂和曹操有旧,曹操便给韩遂写信,但是信中的关键部分却被涂抹得看不见,这个时候马超看见了,起了疑心,内部不稳,韩遂也怕马超勇武过人哪天把自己杀掉,于是当机立断,投降曹操,除了马超和马超弟弟马岱和庞德之外,马超的全家都被杀害了。

3、马超后来投奔偏安汉中的张鲁,也还幻想着借张鲁的兵夺回西凉。后来在张鲁的手下不能容下马超这导致了马超在汉中呆着很没有安全感。刘备蜀地也刚成气候正需要人才,马超选择投奔刘备,可以说是山穷水尽之下做出的无奈决定。

综上所述,马超手握西凉军,曹操是一个乱世枭雄,志在踏平天下,马超就是他的后顾之忧,绝不会不允许他存在的,马超的结局是可以肯定的。但从这些事件里可以看出马超才智平平,除了武艺就无所足恃了,即使归顺曹操,也并不能对曹操实力有绝对的增益,并不能推动曹操实现统一。

图片来源于网络,欢迎评论、点赞。

6

历史上的马超,武力高强,曾经雄踞凉州,数次起兵反曹。失败之后,马超辗转投奔了刘备,官爵很高,却不受重用。而在演义中,马超则摇身一变,成了蜀汉五虎上将之一,深得大家的喜爱。

如果马超没有反曹,而是投奔了曹操,那曹操能不能统一天下呢?答案很肯定,不能!因为马超并不具备左右历史发展的能力,也没有出现在能够真正左右历史发展的节点上,发挥自己的作用。

一、马超降曹不一定会得到曹操的信任与重用。

历史上的马超很像吕布,多勇而无谋,而且不像他爹马腾那样“性贤厚”。马超不顾父亲、兄弟在邺城为人质,公然反叛,犯了古人的两大忌讳,不忠不孝,背上了“背父叛君”的骂名。

不管马超投不投曹操,这种本质很难改变。因此,张鲁不敢重用马超,刘备同样不敢重要马超。他们所要的,仅仅是马超的威名,以及在凉州的威望。

曹操也会跟张鲁、刘备一样,留马腾、马超,仅仅是为了得到和安抚凉州。曹操曾经数次招抚马超,马超都不从。曹操先拜马超为徐州刺史,不就任。改授马超谏议大夫,再召进京,不至。最后,马腾到邺城,马超又留在了凉州,还是不来。

曹操原本就善于识人、用人,而且周围谋士众多,马超的秉性肯定会被曹操所觉察,他会留下马超,应该也不会委以重任。

二、马超的武勇有限。

曹操手下缺乏勇武谋略过人的一流武将么?并不缺。曹仁、夏侯惇,外加五子良将等等,每一个都是智勇双全。即使是只有武勇的许褚,马超见了都不敢造次。

《三国志》记载:“超负其多力,阴欲突前捉曹公”。结果呢,“许褚瞋目盻之,超乃不敢动”。一个许褚就镇住马超了。

马超投靠曹操,武勇方面,对于曹操而言,是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也无所谓。

三、马超少谋略。

史书上有记载的马超唯一一次用谋,是在联合韩遂反曹时。据《山阳公载记》所载,马超曾建议韩遂:“宜於渭北拒之(指曹操大军),不过二十日,河东谷尽,彼必走矣。”韩遂则是主张放曹操渡渭水,半渡而击之。两个人的计策都是半斤八两,说不上很明显的优劣。

如果马超能够有多次使用智谋取胜的记录,那马超就可比战国之白起、王翦,汉初之韩信了。可惜,马超明显要差很多,几乎是屡战屡败。

马超联合韩遂反曹,被贾诩轻松使用离间计击败。后来,马超又被不出名的杨阜、赵衢等人哄骗,丢了冀城和家小。投奔张鲁后,每次率兵进攻驻守凉州的夏侯渊和张郃,也都是无功而返。

马超想靠自己的武勇、谋略帮曹操统一天下,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四、马超降曹,不会改变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马超第一次反曹,发生于211年。当时,曹操派钟繇、夏侯渊借道凉州征伐张鲁。

马超听闻后,怀疑曹操是要夺凉州,因此,联合了韩遂反曹。

当时的益州刘璋,在张松、法正劝说下,请来了刘备。张松、法正早就有意归附刘备,是刘备在益州的内应。

如果马超不反曹,最多也就是协助曹操攻击张鲁。按照历史的走向,张鲁很大可能还是投降曹操,大不了就是降的早点。结局是,曹操提前占领了汉中。

这时候,刘备也已经受刘璋所邀,进驻霞萌关,做好了防御。蜀川易守难攻,只要守住了险要关隘,曹军很难攻破。特别是刘备、庞统俱在,再加上刘璋治下繁荣的蜀川做后盾,兵精粮足,挡住曹操问题不大。时间一长,曹操还是会退兵,很有可能还是留下夏侯渊、张郃驻守汉中,而马超仍回凉州驻防。

刘备攻打刘璋,张鲁趁机进攻的可能性较小,但夏侯渊、张郃就不一定了。所以,在庞统献计夺蜀川时,刘备应该就会选择庞统所献的上策了,直接派兵突袭成都,跟张松里应外合,迫降刘璋,取得益州。

这种情况下,历史就会重新回到原来发展的轨道,甚至比之前还要好,因为庞统不会死了。庞统不死,刘备就没有必要调诸葛亮入川,也就是说,关羽北伐时,就不会大意丢荆州了。曹操还统一天下,恐怕是更加危险了吧。

当然,刘备也可以继续冒险尝试使用庞统的中策,派兵驻守险隘,在防御汉中进攻的同时,诱杀白水关的守将杨怀、高沛,夺其兵士,跟历史上一样,继续跟刘璋打上几年。只是,这时候可能会腹背受敌,比较危险罢了。可是,谁又说的准呢,说不定刘备更有压力,动作更快,庞统也不会死了。

最坏的情况,刘璋降曹,夏侯渊、张郃从汉中进攻刘备。而刘备腹背受敌,扛不住了,那就用庞统的下策,退守白帝城,暂缓取益州的计划,徐图进取,找机会再灭刘璋,取益州呗。

即使是最坏的情况,江南地区还是在刘备与孙权的控制之下。曹操更加强盛了,孙刘最弱,只会让孙刘联盟更加稳固。大不了再和曹操打一次208年发生的赤壁之战,把曹操再赶回去一次。

看来看去,马超降不降曹,都无法让曹操快速统一天下,三国鼎立的局面,应该还是会最终形成。

7

谢邀。

这是个很有趣的假设,笑谈君的观点:如果马超跟随父亲马腾一起投靠曹操,曹操也不能统一天下

曹操想一统天下,关键节点是在赤壁之战。

曹操占领荆州以后,准备一鼓作气,打下江东。在出兵之前,贾诩提出反对意见,贾诩认为,曹操歼灭袁绍、占领荆州,已经是名声大震了,当务之急是休养生息,把荆州这个富饶的大州彻底消化,这样东吴自然会臣服。

贾诩这个意见要是真的被采纳,可能还真就统一了。

但是曹操没有听,执意发兵,某种程度上讲,孙刘联盟,是曹操用力过猛,逼出来的。

那么,赤壁之战,和马超有关系吗?

还真有,赤壁战前,周瑜分析局势时,提到曹操此次出兵,犯了四条兵家大忌,其中有一条就是:北方没有完全平定,马超、韩遂为曹操后患

由于北方没有完全平定,所以曹操不能和江东打持久战,必须速战速决。

那么,如果马超投降了曹操,曹操此时无后顾之忧,这一战会怎么样呢?

感觉还是很难。就算没有后顾之忧,但是北方士兵不擅长水战、以及水土不服的因素,都没有很好的办法解决,该把战船锁到一起,还是要锁到一起,该挨火攻,还是要挨火攻。曹操集团在这个时间点比较膨胀,从上到下都是盲目乐观,破绽太多。

所以说,赤壁惨败的结果改变不了,战略要地荆州还是要丢。

唯一会造成的改变是,赤壁战争后,曹操不用花大力气在西线,可以很快就组织第二波南下。但这对全局几乎没有影响,就算曹操不主动发动进攻,孙权也会过去送,曹操第二波进攻要是来得很快,可能孙权还不用送那么多了,结果基本一样。

所以说,就算马超投降了曹操,曹操手下也只是多了一员骑兵统帅,对打下江东没有太多帮助,还是很难统一天下。

8

如果马超跟随父亲投奔曹操的话,而且与曹操好好配合,曹操统一天下就是指日可待了。三国时期战斗力最为强悍的就是西凉兵了,马超曾经带着西凉兵把天下最为强大的的曹操杀的狼狈不堪,如果马超父子帮助曹操征讨天下的话,那么统一天下易如反掌。

曹操令马超征讨张鲁

历史上张鲁听说曹操来征讨他,本身就打算投降曹操,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势力根本无法与曹操大军抗衡。但是为了给投降曹操之后可以获得更大的利益,于是决定和曹操斗上一斗再投降曹操,结果张鲁很快就被曹操打败,所以张鲁的军队和曹操集团差距还是很大的。

如果马超投降曹操,曹操带领马超共同讨伐张鲁,那必定是很容易就拿下来的。而益州的刘璋长期被张鲁欺负,所以攻取益州的话比打汉中更加容易。即便是曹操不亲征,派马超等悍将拿下益州也是很容易的事情。

两路大军剿灭刘备

等到曹操得到了益州之后剿灭刘备根本就是易如反掌的事情。曹操可以派一员得力干将从益州出兵打刘备,而曹操率大军从北方攻击刘备。其实任何一路大军都有实力打败刘备,在两路大军的攻击下刘备必定会亡。

而孙权即便是想要相助刘备恐怕也是无能为力的,因为曹操的兵马实在是太多了,拥有北方和益州的曹操即便是同时攻击刘备和孙权也是有很大胜利希望的,所以孙权必定会决定放弃荆州,依靠长江天堑偏安一隅。

慢慢吞掉东吴

等到曹操得到了北方地盘,再加上汉中和益州以及荆州地盘的时候,孙权和曹操的势力就相差太大了,可以说曹操很可能拥有孙权十倍的兵力,那时候攻打孙权根本就不在话下的。因为当年一个占据荆州的刘表就可以把孙家打的落花流水,何况是得了大部分天下的曹操呢。

所以说曹操这样做必定可以统一天下的。但是历史上马超非但没有投降曹操,反而和曹操打了几场恶仗,极大的消耗了曹操的实力,相反如果没有马超和曹操之战,即便是没有马超的帮忙,曹操统一天下也是指日可待的!

9

马超的父亲是马腾,而马腾携全家归顺曹操是发生在赤壁之战之前,也就是公元208年6月左右,只有老大马超留在关中统领马腾留下的部众。

三年后,曹操企图收复关中和益州,马超等人怀疑曹操会吞并关中,从而爆发关中之战。曹操虽然最终击败了马超,但是极大的延缓了占领汉中时间,从而给予刘备占领益州的机会,最后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机会。那么假如马超归顺曹操,曹操还有机会统一天下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一分为二的去看,也就是马超有可能归顺曹操吗?假设归顺了,曹操能够统一天下吗?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

马超有可能归顺曹操吗?

公元208年6月,当马腾携带家眷离开关中去了邺城,从此在曹操的眼皮底下安了家,而马腾把留在关中的部众全部交给马超统领。

对于这个安排,曹操也是无奈之举,按照正常的方式应该是马超也去邺城,其部下交给其他人统领,或者马超带着这些部下一起随曹操行动。曹操急于南征刘表,留下了一个尾巴,后患无穷。

曹操也是唯恐把马腾逼得太紧,马腾不肯来,这才采取了权宜之计,留马超在关中。

扣留家属作为人质对于马超来看,完全是没有任何作用,反而麻痹了曹操,让他抱有希望,导致马超势力坐大。那么马超有可能归顺曹操吗?其实自始至终,马超就没有想过归顺曹操,那么为何呢?

第一,关中地区割据太久,已成习惯。

关中地区自东汉中期以后就处于丧乱状态,各种叛乱不断,频繁打仗是常有的事情。长期的战乱让朝中一些大臣产生了放弃关中的想法,当这个荒谬的建议提出来后,遭到其他大臣的反对才得以作罢,然而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关中确实常年不受控制。

各个大小势力常年征战,已经习惯处于割据状态,和朝廷处于若即若离的地步,其离心力比较强,不太服从朝廷的管辖。一旦这个习惯养成太久,从而导致历年的诸侯们不愿意服从朝廷号令,因此当曹操试图将关中纳入到朝廷体系中的时候,马超等人就自然产生了反叛的想法。

第二,马超等人手握重兵。

要想割据首先得看是否有这个实力,而对于马超来说,他确实具备这个条件。根据《资治通鉴》记载:

“关中诸将果疑之,马超、韩遂、侯选、程银、杨秋、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等十部皆反,其众十万,屯据潼关。”

在曹操试图收服关中的时候,马超联合关中十余个诸侯,统领十余万兵马一起造反,可见关中实力还是比较强大。十余万兵马就是马超等人能够反叛曹操必要条件。

第三,马超本性如此。

马超的父亲,还有弟弟马铁、马休等人以及其家眷都在邺城,从理论上看,有这么多人质在曹操手里,马超应该有所顾忌,不会背叛曹操。可是从后来的历史看,马超的所作所为,完全违反常理,不顾其家眷处于危险之中,依然选择反叛曹操。

从这里可以看出,马超的性格非常冷漠,导致他完全不顾父亲以及弟弟们的安危,悍然反叛曹操。

由此可见,马超反叛曹操确实由他冷漠的性格决定了的。

假如马超归顺曹操,曹操有机会统一天下吗?

从假设的角度来看,如果马超顾忌父亲马腾在邺城,选择归顺曹操,以全孝道,那么曹操有机会统一天下吗?马超归顺固然可以增强曹操一方的实力,可是即便如此,实力的天平依然倾斜于孙刘联盟,曹操要想在两条战线上消灭孙刘联盟,仍然是心有余力而力不足。

况且,马超归顺曹操有两个不同的时间节点:一个是公元208年,马腾离开关中去邺城居住;另外一个时间节点就是公元211年,当曹操企图借道关中去讨伐汉中张鲁。在这两个时间节点上,马超均有机会选择归顺曹操,我们分开表述一下。

第一个时间节点,公元208年,马腾接受张既的规劝去邺城居住。

如果此时的马超能够跟随马腾一起到邺城,并且统领其部下和曹操征战荆州,这样就可以填补张绣去世留下的缺憾。然而一旦马超离开关中,就会有人立即填补马超离开而留下的势力真空,比如韩遂等人就会在没有马超的情况下主导关中地区。

马超加入曹军,可以扩大曹操的实力,但是赤壁之战主要发生在长江沿岸,曹操也无力左右最终的结局,毕竟水战从来就不是北军的强项,况且遭遇疾役也不是因为有马超的加入而能够改变的,最终失败也是在所难免。

反而关中一旦失去马超的领导,就会被其他关中诸侯填补,经过三年的发展,其后的关中已经大变样,不复当年,因此当曹操想借道关中去讨伐汉中的时候,同样也会遭受巨大的阻力,刘备依然还是占据先机夺取益州,最后拿下汉中。

由此可见,即便在公元208年,马超随马腾归顺曹操,刘备和孙权同样还是会三分天下,曹操也无力消灭刘备和孙权,统一天下。

第二个时间节点,在公元211年,曹操借道关中讨伐汉中张鲁。

公元211年,赤壁之战已经结束两年,曹操开始把主要的战略目标放在经营关中,拿下汉中上,意图进一步占领益州。

假如马超识时务,及时的归顺曹操,同时曹操还会增加十万凉州兵马,极大的增强曹军战斗力。历史中应该发生的三年关中之战就可以避免,那么曹操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经营汉中。

然而,鉴于汉中对于益州的重要性,刘备在占领益州后,定然不会放弃汉中,就会联合孙权同时在两线开展对曹操的进攻,那么曹操还是会面临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因此曹操限于实力的缘故,无法同时兼顾汉中,合肥以及襄樊一线,就不得不放弃已成鸡肋的汉中,让给刘备,全力经营襄樊和合肥。

因此,即使马超归顺曹操,也无法改变基本的历史走向,曹操在他有生之年,最终也无法统一天下。

综上所述,马超是否归顺曹操,虽然在历史某个细节上会做一些调整,但是没有办法在大的方向上改变历史的走向,三国鼎立的趋势已经形成,除非马超能够在战场上杀掉刘备或者孙权,否则三分天下已经是大势所趋,无力改变。

10

想象着一个人就能改变历史,似乎有点难。

马超虽勇,也不能力转乾坤。他背后的西凉势力,也不是决定全局的一块。

曹操最终还是收复了这块地方,并没有就此一统天下。

若说是因为没有得到马超,所以没有统一,那未免太一厢情愿。

因为,刘备得到了马超,然而,也没有统一天下。

曹魏、孙吴都有父兄基业,刘备独占人和,勉力支撑。

人到中年都悟了刘备的诸多不得已,没有爹可拼,四五十岁尚在东奔西走,没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好不容易有了点军马,还要低声下气去求小年轻诸葛孔明来给他绘战略蓝图。

知天命之年,刘备终于有了根据地,却在一生中的奋勇一击中去了大半家当,把这片破碎的江山交到不靠谱的儿子手里,不敢想这是个什么局面……

孙吴坐江东,家大业大,却受诸多世族掣肘,稍一不慎,内部不稳。

曹魏据北方,王气之地,能人聚集。终成一统,最终一统三国者,出自这个集团。

时也?命也?势也?

马超投到何处,也不会坐将大局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