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为何春秋时期的诸侯们热衷于争霸,而不是吞并和灭国?

为何春秋时期的诸侯们热衷于争霸,而不是吞并和灭国?

2020-07-24 05:59阅读(71)

为何春秋时期的诸侯们热衷于争霸,而不是吞并和灭国?:西周覆灭后,历史进入了春秋时代。在春秋时代,周王室被边缘化,王权衰落、霸权兴起。在整个春秋时代,争

1

西周覆灭后,历史进入了春秋时代。在春秋时代,周王室被边缘化,王权衰落、霸权兴起。


在整个春秋时代,争霸是周王国的主流趋势:公元前722年~公元前710年,“小霸”郑庄公主导了东周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成功与齐、鲁二国结成盟友后,取得了对宋、卫、蔡、陈联盟的决定性胜利;公元前685年,齐桓公抢先回国夺得君位,开启了与楚成王长达四十三年的争霸历程;在齐桓公死后,宋襄公妄图争霸,却被楚成王多次羞辱,不但没能称霸,还因泓水之战中受重伤而在公元前637年去世;公元前632年,晋文公率晋军在城濮之战中战胜楚军,成为东周第二位霸主,拉开了晋、楚一百二十余年争霸的序幕;公元前597年,楚庄王在邲之战中击败晋军,当上了东周第三任霸主;公元前575年,楚共王在鄢陵之战败于晋军,标志楚国失去了霸业;公元前562年,晋悼公以“三分四军,轮番出征”战术彻底拖垮了楚国,征服郑国而夺回了霸主之位;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攻入郢都,几乎灭了楚国,让晋、楚争霸格局彻底终结;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挟挫越和败齐之威在黄池压倒晋国,成为新一代霸主;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灭吴,当上了春秋“末代”霸主……。


从春秋初到春秋末,虽然能坐上霸主之位的人并不多,但稍微强大一点的诸侯国都想称霸。这就是春秋的现实。

所谓“霸主”,就是诸侯之长。为什么春秋诸侯如此热衷于争霸,却不通过消灭和吞并其他诸侯国来壮大自身呢?


首先,需要特别强调的核心关键是,争霸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争取更多资源以发展壮大自身的手段。

争霸是东周诸多强者之间的游戏;一旦成为王室和诸侯公认的霸主,就意味着能获得比其他竞争者更为丰富的资源,在竞争中能处于更加有利的位置。


像晋国,长期担任诸侯霸主,就可以公开要求诸侯进贡。那些认同晋国为霸主的诸侯国,都需要定期向晋国进贡,以获得晋国的保护。公元前549年,因为晋国正卿士匄对诸侯征赋过重,郑国子产特意写信劝谏,让士匄减轻诸侯负担;公元前529年平丘会盟时,子产再度对晋国划定的进贡标准产生异议,成功地让晋人减轻了郑国的赋税。由此可见,当上霸主后,就能享受各诸侯国定期的进贡,对霸主之国而言当然是获利多多。

可从另一方面来说,虽然当上霸主获利良多,但未必一定要当上霸主才能赢得利益。

典型案例如楚成王,一生曾经与三个中原强国争霸,分别是齐、宋、晋。尽管在与这三国争霸过程中,楚成王整体上并未落下风,可他却从未当过东周霸主。尽管如此,楚成王执政时却是楚国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不但逐渐赢得了中原诸侯国的认同,还把楚国领土扩张到了淮河中下游。特别是在齐桓公称霸期间,表面上每次对抗齐桓公都能压过楚国,但实际上却是齐国得了“面子”、楚国得了“里子”:楚国领土就是在这期间扩张到淮河流域的。


楚成王不作霸主却获益良多,这充分证明了争霸不过是个“手段”,最终目的还是争夺资源、以壮大自身。


既然争霸不过是壮大自身的一种手段,那么在春秋强者眼中,争霸与“吞并和消灭它国”也就不存在根本性的矛盾和冲突。虽然春秋时代争霸是主流,但吞并和消灭它国来壮大自身也是寻常之事。


东周“小霸”郑国崛起过程中,就先后灭了郐国、东虢国、祭国、鄢国、胡国等等;南方楚国在崛起过程中,先后灭了权国、陨国、绞国、南申国、息国、江国、黄国、蓼国等等诸侯国;在进入春秋后,齐国吞并了祝国、纪国、遂国、谭国等等国家;晋国在称霸前,灭了郇国、霍国、杨国、韩国、魏国、虞国、芮国、西虢国等等;秦国则灭了梁国、西戎十二国……。

所有这些案例表明,东周诸侯在忙于争霸的同时,从来就不会放弃消灭、吞并其他国家,以壮大自身。所谓“春秋战争不以消灭他国为目的”的说法,原本就是个错误的结论,根本与史不符。


公元前487年,因为曹伯阳不自量力尝试称霸而得罪了宋国,结果被宋景公率兵剿灭。宋国长期处在东周二流诸侯国水平,其实力不足以主导争霸战争。但二流诸侯国宋国却一举吞并了曹国,足以证明直到春秋晚期时,灭它国以壮大自身的现象依然十分常见。所以,越国灭吴、楚国灭蔡、陈二国等等,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能不能吞并其他国家,是受到当时很多客观因素限制的。

典型案例,陈国就曾两次被楚国所灭,但又两次被复国;直到公元前478年,楚国人在第三次伐陈后,才最终吞并了陈国。

为什么前两次楚国灭陈都不能成功呢?


公元前661年,齐国大夫仲孙湫访问鲁国,顺便查看庆父作乱对鲁国的影响。回到齐国后,仲孙湫告知齐桓公:“庆父不除,鲁国国难不会停止。”听说鲁国内乱不休,齐桓公猛地冒出了另一个念头:“鲁国可以被吞并吗?”仲孙湫听了,赶忙回答:“不行,鲁人还秉持周礼。周礼,是立国之本。下臣听说,国家即将灭亡,根本先倾覆,然后枝叶随之枯萎。鲁人没有抛弃周礼,还不可侵犯啊!”

仲孙湫口中所说的“周礼”,其实就是代指一个国家能正常存在的社会秩序。虽然庆父之乱严重扰乱了鲁国政坛,但鲁国社会整体稳定,国人还未背弃社稷。所以,齐国想要强行吞并鲁国,必将遭到鲁人的强烈反对,得不偿失。

公元前681年,齐国灭了遂国;公元前677年,遂人突然作乱,杀死了齐国戍卒。为此,齐国再次出兵,歼灭了作乱的遂人。对于遂国这样的小国,即便是作乱,齐国花费轻微代价就能平定。但是像鲁国这样的大国,一旦作乱,齐国所要付出的代价就不可同日而语了。因此,只要鲁国人心未失,春秋时期的任何大国要想吞并它都得仔细斟酌可能付出的沉重代价。


同样,楚国对外扩张的国策虽然是“灭国为县”,但如果灭一国所付出的代价过大,楚人也不得不仔细去权衡其中利弊。这就是陈、蔡等国多次被灭、其后又被楚人数次复国的根本原因所在。


春秋时期,绝大多数强国实力还不足以对其他诸侯国形成压倒性优势,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以“争霸”的方式来强迫其他国家来服从自己,而不是一味寻求消灭、吞并对方——因为强行吞并他国,所付出的代价也许更加沉重。但那些本身弱小、国内又人心尽失的诸侯国,则纷纷被强国吞并,再也没能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经过三、四百年的实力积累后,强国实力大大增强,才慢慢加快了“大鱼吞小鱼”的进程——此时,历史就正式进入了战国时代。


所以,春秋时代诸侯们虽然热衷于争霸,但并非不想吞并和消灭其他国家,而是需要仔细衡量“争霸”与“灭国”之间哪一种手段所花费的代价更小。

2

从西周初的几百个诸侯国,到东周末的“七雄”,没有吞并灭国,难道这些国家主动合一的?

争霸只是大国间的博弈,中等国家参与,小国听天由命。

当年朝韩大战,朝鲜差点占领整个半岛,结果美国一出兵立马失败,若没中国,早没朝鲜的事了。这就是小国的悲哀。

春秋其实就两个霸主——晋国和楚国,齐国也就齐桓公,其他后辈太差劲。郑鲁卫等国,一直在晋楚间摇摆,谁强听谁的。

至于一些没听过的小国,早被附近的国家吃干抹净了。

3

其实春秋时期争霸只是大国与大国之间的游戏,而对于小国来说,只有被兼并灭亡的出路。

东周时期分封的诸侯国分为公、候、伯、子、男五个阶级。据记载。春秋初期被分封的诸侯国有140多个,中期活跃的诸侯国还剩40多,直到春秋末期、战国初期的时候,仅剩下20多个诸侯国。由此可见,大诸侯也并不仅是热衷于争霸,对于周边小国的吞并也是丝毫不手软。那么为什么,诸侯之间对待大国和小国的态度不一样的呢?其实主要有两个原因。


01.人口限制发展

对待初期被分封在中原地区的诸侯来说,土地肥沃一方面可以保障粮食充足,但是周边诸侯林立也限制了国家的发展。

就拿齐国来说,周边除了鲁国外剩下的都是卢、纪、莒、之类的小国,在周天子大权旁落的时代,齐国想要发展,就必然走上兼并邻国土地的道路上。国与国之间的征战都需要师出有名,至少要有个遮羞布,不管出兵的理由多扯淡,但是总会有个理由,所以《孟子》中说“春秋无义战”也是因为征伐出自诸侯之间。

兼并这些小的国家对于这些大诸侯来说毫无压力,因为这些小国的国都城邦也不过三到七里,真正统治的范围也不过30公里,所以大的诸侯国很好消化这些小国家。

而对于同等阶级的诸侯国来说,可以在军事上打败他,但是却达不到吞并的目的,那么只能利用霸权来干涉他国的政治,达到削弱他国的目的。


02.交通信息延迟

周边的小国被吞并后,在两个大的诸侯国之间总会保留一两个小国,用来减少大国之间的摩擦。

大国与大国之间的交往,不同于对待小国的态度,两个大国之间虽然有可能兵力悬殊,导致一国战败,但是战胜国想要吞并战败国却很难实行。

一是人口不允许,古代医疗条件低下,人口存活率低,哪怕占据很多的土地,没有百姓耕种,也是无用功;

二是交通信息延迟阻碍统治,交通不发达的地方,国家对待偏远地区的统治力及其低下,只能通过分封卿族来间接统治地方,但是这样很容易形成国中之国,赵、魏、韩三家分晋以及田氏代齐就是很好的证明。

所以在无法彻底消灭、吞并的情况下,大诸侯之间特别喜欢在争霸。

春秋时期的霸主既是周天子承认的‘伯长’也就是诸侯首领,可以代替天子行驶权利,例如会盟、征伐、祭祀等等。此外,霸主国可以以天子名义上号召众多诸侯国讨伐某一个国家,可以代替天子分封诸侯之间的领土,从而达到分化其他国家以及增强本国实力的目的。


03.大一统思想萌发

春秋时期也是百家争鸣的时期,这时候大多数人的思想还停留在分封、建国的阶段。

卿族实力强大,考虑问题也总是先家而后国,直到士族阶层崛起,才慢慢有了‘大一统’的思想,再后来郡县制慢慢代替封邑制,才逐渐形成皇权至上的帝国制度,而这个历程从商鞅变法开始一直经历秦汉两朝才最终形成定格。


文/三点文墨

原创文章,欢迎关注或吐槽,带你看不一样的文化趣事。

4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时期这段时期,可以算作历史上特殊的时期。因为这个时期的诸侯们,热衷于战争,争取自己的霸主地位。但同时,大多数又只是争霸,而很少有灭国的。


简单来说,就是我只要打服你就行,而不是直接吞并你。

那么,历史上的春秋时期,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根据记载,春秋初期分封的诸侯国有一百四十多个,中期活跃的还剩四十多个。

由此可见,虽然春秋时期只是大国之间没有进行吞并和灭国,但是对小国的兼并可是毫不手软。

在春秋时期,是有灭国战争的。不过,跟战国时期的灭国战争的规模相比,春秋时期的灭国战争规模较小。所以,前者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后者基本不会给人留下印象。

例如齐桓公灭掉谭国,楚国灭申国,息国等;秦国灭滑国,晋国灭虢国,虞国,最为密集的当属郑武公,连续灭掉十来个小国后建立郑国。

由于规模较小,大多数被灭的小国,在史书上都没有记载史官们只会记录一些大国之间的事情,对于太小的国家,一般是选择性的无视。


春秋时期各国之间势力均衡,没有哪个国家打破这种平衡;虽然在春秋时期有春秋五霸,但是春秋各国彼此之前的实力此消彼长。虽然有十分强大的晋国,但也是有实力稍逊的齐国,再加上占据三关的秦国,所以各国的没有谁有绝对的实力去消灭别国。

在春秋时期的早期,周天子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诸侯都是周天子的分封的,敢灭别国就是对周天子的不敬,周天子可以下令其他诸侯各国进行讨伐,谁还敢有非分之想?

由于人口稀少,生产力较弱,尤其是使用在武器上的材料青铜,在其产量上比较稀缺,各个国可以投入军队的人较少,战争成本较大,大部分人都在从事农业生产上。这个时期虽然频发战争,但只是以消灭军队,夺取资源和削弱对方的实力为主要目的。因为这样一来,对方军队在很长时间都无法再次发动战争了。


战胜的那一方,也就没必要再去强行占领或是消灭。因为强行占领或是消灭,是在加重战胜那一方的负担,不光增加了反叛的风险,还意味着人口的增加。

要是反叛的话,还要进行镇压,这对军队和国力都是一种消耗,那样得不偿失。

要是不反叛的话,虽然有更多土地能让多余的人口进行耕种,但是多出的人口和土地在当时也是没有能力进行有效的管辖,促使灭国对他们来说也没什么好处。

春秋时期,各国热衷于争霸,但是争霸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争取更多的资源得以发展壮大自己,一旦争取到霸主地位,就能获得比其他的诸侯国有更为丰富的资源,能够在竞争中处在更有利的位置。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思想问题,春秋时期早期,大多数的统治者思想还停留在分封时期,大一统的思想还是在百家争鸣之后才有。所以在进入战国时期以后,随着百家思想的争鸣,大家才意识到原来彼此之间是可以统一的。


总体来说,春秋时期是因为当时的情况,没有能力进行大范围的灭国。但也不代表没有灭国,只是战国离秦汉时期较近,大部分的历史得以在正史记载。加上战国时期,不断的战争,导致战争持久,又有多数著名的战役,容易引起注意。而春秋时期,相对较少,这就导致所谓春秋只有争霸没有灭国的现象出现。

5

春秋时期有一百多个大大小小的国家,在这一百多个国家中较强大的有齐、晋、楚、秦、鲁、卫、燕、宋、陈、蔡、郑、曹、吴、越等十几个国家。而这些国家都想当霸主,便开始连年的战争兼并,造成天下大乱的局面。

较强的几个国家也是有吞并他国的想法了,所以其实到后其也是有很多个小国灭亡了。

最后只剩下那些比较大的国家,其实也不是不想灭了别国,只是实力它不允许。今天你是霸主你想灭了别国,可是谁又不知道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道理。

说到底其实是这几个大国起到了相互监督的作用。谁也不敢发动灭国的战争。

你是霸主,你今天灭了他国。难保他国不会来打你。这样你不只是霸主的地位没了,还有可能走向灭国,最后得不偿失。

所以你看到了只是争霸。

其实灭国还是有的,只是那些国家比较小没有太多了关注力,所以历史也只是简单的说明的一下。

6

春秋时期,上有周天子,下有诸侯国。国有大小强弱,强者总想争霜。中国历史三字经有“五霸强,七雄出”,用六个字概括了从春秋到战国四百多年的历史。春秋时期,凡是诸候国都有一定的地位,很少有吞并灭国的现象。只是强国争霸,获得更多的话语权,主宰或操纵着弱小国家,

最先成为霸主的就是齐桓公,他胸怀大略,不忌管仲射钩之仇,任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等,使齐国逐渐强盛。齐桓公于公元前681年,在甄(地名)召集陈宋等四国诸侯会盟,成为第一位霸主。

宋襄公看到齐国发生内乱,盟主地位下降,就号召诸候国共同护送齐国公子昭回齐国当国君,成为齐孝公。宋襄公想继承齐桓公的霸主地位,他邀请楚成王、齐孝公及陈宋等诸候国在公元前639年七月在宋国开盟会,公子目夷劝他,宋国弱小,没有能力,没有好处,要多作防备。宋襄公不听公子目夷劝告,在约盟时被楚成王扣留。通过齐国等国的出面调解,被放回国后怀恨在心,决定先伐楚国的盟友郑国报复。楚成王为了救郑,直接攻打宋国。宋楚两国在泓水对垒,宋襄公兴“仁义”之师,大旗上也绣上仁义二字。号召“不重伤,不擒二毛”(受伤的敌人,不准再伤。年龄大的,不能捉为俘虏)。楚军渡河,公子目夷献策:“兵半渡可击之”,宋襄公说这祥做不仁义。楚军过河后正处在混乱,公子目夷又劝他可击之,他说不仁义。结果失去战机,一败涂地。宋襄公虽然窝囊,也被称为五霸之一。

晋文公在位,任用贤能,实行通商宽农,赏功等策略,使晋国的国力大增。对外联合秦齐,平判治乱,受到周天子赏赐。公元前632年,大败楚军后,召开诸侯国会盟,成为春秋苐二位霸主。

秦穆公在位,任用百里奚、蹇叔为谋臣,击败晋国,灭掉梁、苪、滑等小国,东进受挫,回到西方向西戎人进攻,开辟了疆土千余里。周襄王任命为西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

楚庄公即位时,年龄不足20岁。三年间不问政事,沉溺于声色犬马。实则以静观动,了解政局后,开始展翅高飞。任用贤良,重视社会生产,发展经济,充实国力。在与晋之争中大获全胜。晋失去了盟主地位。楚庄王灭掉萧国后,又降服了宋国,涉足中原,实现了自己的称霸愿望。

后来的吴越争霸,实际上也只是昙花一现。

韩、赵、魏三分晋国后,进入战国时期,出现了齐、楚、燕、秦等七国争雄的局面,通过战争开始了土地的兼并。

7

首先这个说法是一个伪命题!

没有春秋时期大国对小国的吞并、对弱国的蚕食,怎么会有后期的战国七雄!

第一,首先来说第一个称霸的国家齐国,

昔召康公命太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

春秋初期,郑国小霸,周郑交质,王室衰微,到了齐桓公时代,戎狄崛起,时常犯边,侵扰诸国!

齐桓公继位以来,牢记这一历史使命!存邢救卫,九合诸侯,尊王攘夷。

齐桓公

被周王封为方伯,对中原各国多有帮扶,孔子曾经评价这段历史“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

管仲

也指出了,管仲(齐桓公)对这一历史时期卓越的贡献,中华民族免遭亡族灭种的危险!这一历史时期相对诸侯之间的征伐较少!

第二,晋献公也奉行尊王政策,提高声望,攻灭骊戎、耿、霍、魏等国,击败狄戎,并采纳荀息之计,“假途灭虢”一举消灭强敌虞国、虢国,史称其“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

与齐桓公尊王不同,晋文公开始对周王不再恭敬,这也成了诸侯混战的开始。

晋文公

第三,楚庄王,这段时期最著名的是晋楚争霸,在邲之战中大获全胜,奠定了其霸主地位!后楚庄王灭萧国,连续三年攻伐宋国,迫使宋国向楚求和。楚庄王饮马黄河,观兵周郊,问鼎中原。

楚庄王

春秋,楚国先后伐灭申、息、邓、弦、黄、夔、江、六、庸、舒蓼、萧、舒庸等国

春秋各国形势图

第四,秦穆公,并国二十,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秦穆公

第五,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灭吴称霸,以兵渡淮,会齐、宋、晋、鲁等诸侯于徐州,迁都琅琊,成为春秋最后一位霸主。

所以纵观春秋几百年,称霸的同时并不影响并灭小国!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关注@斌哥谈历史,转发评论!带您走进不一样的历史世界!

8

有句话不知道你听说过没?春秋无义战。

指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也泛指非正义战争。“春秋无义战”,这既表达了孟子的历史观,也是其政治观的体现。因为,儒家认为,“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这才是合乎义的,而春秋时代则是“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所以没有合乎义的战争。

基本上春秋的诸侯们其实认真算起来都是亲戚,从最开始周王室分封诸侯开始。最初分封诸侯是为了维护周室安全的责任,代周天子镇守疆土。只是后来周王室衰落,而诸侯争霸。


诸侯间的战争也是如此,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亲戚之间的打斗。贵族间的战争游戏。只是随着时间发展都打出了火气,才开始灭国战争的开启。

再说也不能说春秋没有灭国战争,只不过那时灭的都是小国。不然春秋初期几百个邦国到战国初期怎么只剩下七雄和十几个国。至于为什没有大国被灭那只是因为生产力不高没有物质基础实力不允许。



而且可以参考下欧洲大陆,欧洲大陆打了上千年,可欧陆均势一直没有被打破,因为大国和小国间的无力平衡这也是欧洲大陆未能统一的重要原因。

在我看来 春秋五霸的产生基本上就奠定了战国时代的开启,因为整个中原的均势已经被打破。而且在加上铁器的发展,以及五霸的政治军事改革,各种新思想萌发。各国争相变法,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兼并战争日益激烈、残酷。



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 对于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天下的游戏才刚刚开始。先刷点威望,探探路。

9

时代背景不同

第一,距离太远,交通不便。春秋时期的大国齐,楚,燕,秦,都距离太远,中间横跨好几个国家。而且它们本身边患严重,并不具备千里灭人国的实力。当时大国林立,他们需要周王室的名义压制其它诸侯。

第二,周王室的影响太深。周朝毕竟统治了数百年,正统思想已经深入人心。随意占地盘,对于名声不好。

第三,占地盘的利益有限。

第四,当时打仗主要还是讲文明的。对,你没听错,真的是讲文明。当时打仗士兵不能直接伤害对方的士兵,而是先要有战车一排一排对战。士兵只能去破坏战车,不能去打对方的士兵,如果把对方的士兵打伤了,那么医药费还要你来出。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在史书中记载,当时春秋时期,郑国一年能遭受到三四十场战争,但是一直没有灭国。到了战国时期,人们不再受之前的文明所约束。中国打了一场战争,卒

春秋时期的各位诸侯其实不是不想占地盘,而是因为被各种文明所约束。这些地盘他们抢不过来,所以只能去谋求霸主地位

10

其实在春秋时期人口,可能只有五六百万,例如当时贵为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手下大约只有3万兵,全国就五万户人口(约25万人口),他们主要的目标肯定不是以霸占土地为主,因为土地再多,如果人口不足,也管辖不了这么大的地方,所以当时各国都是以开荒和发展人口为首要任务。

此外各国周边都有不少蛮族。如夷、蛮、越、戎狄、肃慎、东胡等等。要不断集合力量和他们作战,那个时候受伤死亡率高,人口不足的情况下,消灭一个国家是没有意义的,自己边上的地都种不完,跟人打仗又能捞到什么好处?这就是春秋早期的战争不是你死我活的类型。

但到了春秋末期至战国早期,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技术不断进步,铁器逐渐普及,人口不断增加,边地逐渐开发,国与国之间的边界已经接触,由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上的大国齐楚秦晋开始吞并周边的各个小国,战争也变得激烈起来。

总论:春秋时期是一个讲道理,两国边境不用重兵驻守,派兵打你还要通知你,约好地点,还不搞偷袭。是周朝遗留下来的贵族品质。而战国时代,目的是直接消灭对方的国家,霸占土地和人口,越国吞并吴国,开创了一个大国吃掉另一个大国的不幸先例,在那之后,灭国战争愈演愈烈,直至秦灭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