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未来10

未来10

2020-07-23 20:56阅读(59)

未来10-20年,你觉得哪些行业会快速发展?:一直以来人们都知道,创业要想赚钱,必须要创新,何谓创新?并不研究一个新发明,而是做在别人前面,现在很火很赚钱的

1

一直以来人们都知道,创业要想赚钱,必须要创新,何谓创新?并不研究一个新发明,而是做在别人前面,现在很火很赚钱的你再去做就已经晚了,所以要看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而像马云、许家印、李嘉诚、王健林等大佬们一定是可以引领趋势的,那么未来做什么最赚钱呢?最近几位大佬们在一些媒体报道中也都有提到,今天我们就来汇总一下。

一、云医院

为什么云医院会悄然兴起,这实际上也是因为市场倒逼了我们的创新,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病人已接近3个亿,而医疗资源的发展不均衡、信息的隔离,以及重治疗轻预防等现象,都是目前我们医疗系统中所面临的挑战。云医院在线上是一个虚拟医院,线下则是一家混合所有制医院。通过线上、线下的联动,既能实现门诊、住院、检查、体检的预约服务,又能实现定制的健康管理和咨询。


二、旅游业

中国幅员辽阔、山川秀丽,十几年前,许多地区就已经着手开发各类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使得中国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不断丰富。全国旅游景区一卡通“有·品位旅游卡”(youpinwei9)可以持卡免费进入全国500多个收费景区,不仅让游客便捷出行,并且还让促使“有·品位旅游卡”的代理商都实现了身价数百万的增长。


三、新零售

随着“新零售”模式的逐步落地,线上和线下将从原来的相对独立、相互冲突逐渐转化为互为促进、彼此融合,电子商务的表现形式和商业路径必定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当所有实体零售都具有明显的“电商”基因特征之时,传统意义上的“电商”将不复存在,而人们现在经常抱怨的电子商务给实体经济带来的严重冲击也将成为历史。


四、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技术和金融功能的有机结合体,依托的是大数据和云计算,在开放的互联网平台上形成功能化金融业态及其服务体系。互联网金融必须支持新 的八二理论,也就是支持80%的中小企业、个性化企业。


五、eWTP

eWTP是马云一直在呼吁支持的,eWTP为全世界中小企业打造一个真正属于自己、可以自由公平开放贸易的平台,能够大幅减少贸易成本,降低中小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门槛。另外,其在线支付工具将提供快捷的支付方式,对中小企业的现金流和营运资本产生积极影响。所以这一模式如若实施良好,将会被应用到更多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


以上是总结了最近马云、李嘉诚、许家印、王健林等商界大佬的演讲,发言等得出的,你认可吗?还是有朋友已经在做了?想了解更多创业信息,关注创业集结号,每天更新创业方面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交流。

2

未来10~20年,发展最快的行业一个是科技,一个是医药,一个是新能源汽车。


先来看科技:



(网络转载图片,如有侵犯联系删除。)

从美国股市演变历史看,美国股市十倍股出现行业最多的就是医药和科技行业。医药这个行业,有双重属性,一个是科技属性,一个是大消费属性。而传统的一些医疗服务和医药,相对来说我们看消费属性,但是高端医疗服务和生物制药,这肯定是科技属性。

我回顾了下美国股市几十年的演变历史,大概得出结论:开始市值排名靠前行业是制造业和金融业。经过十几二十年演变,变成了大消费产业。然后2000年后,科技股开始以苹果微软等代表登上了舞台,随后的十几二十年中,不管是消费、石油还是银行等,都退出了美国股市前榜的位置,取代它们都是科技巨头,地位很稳定: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等。所以,科技行业,我认为从美国股股市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肯定是快速发展的行业。

我们目前科技基本上是从0起步的,核心科技对外的依存度达到了100%,只有一些技术含量不算高的领域,我们保存了一定的优势。比如芯片封测,我们其实是做的最好的,但是,其他的,也就是华为给我们撑出了一片天。5G和人工智能我们不是领先了吗?这个不考虑,这是弯道超车,走了快捷途径。也就是说,我们的科技其实落后美国起码有十几年甚至更长,但是,随着我们转型升级的提速和国家队科技产业的重视高度,我们的科技会不断赶上,十年一个周期,给我们十年,我们可以完成科技领域50%甚至更高的国产替代,现在国产替代率还不到10%,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要知道我们现在每年进口芯片的规模已经超过了原油进口,而毛衣战下,美国要封杀我多么科技发展,一切都需要自力更生,中国科技产业的发展肯定会在国家大力扶持下不断取得突破和进步。以前我们不搞科技研发,那是搞出来没企业用,都相信国外的月亮比中国圆,现在不同了,人家不让你看他们的圆月亮了,只能看自己的了。科技不能靠化缘,老大都讲了。一个新的市场,一个巨大需求的市场,科技不排第一说不过去的。

再看医药行业:



(网络转载图片,如有侵犯联系删除。)

医药行业,我的理解是,医药和医疗行业,没有天花板,或者天花板远没有到。就像吃喝拉撒一样。生病了就要看病,不看你就等死。中国的人口老年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医药和医疗服务领域需求还非常大。而且,我们的人均医疗保障体系是很少的,也就近几年才覆盖率农村,稍微好点。巨大的需求,催生巨大市场,医药领域,大家注重创新药。创新药我们一直没有重视,随着国家医保谈判开始,制药企业开始重视创新要研发,所以市场炒作创新药,目前是只看到不断新高,完全不惧怕调整:泰格医药、凯莱英、昭衍新药、康龙化成、恒瑞医药、药明康德、药石科技……等,不一一罗列了。创新药的市场非常大,而且医药企业要想生存下行,必然要走创新之路。

医疗服务领域,市场也非常大,人口众多,医疗服务的需求大,但是供给完全跟不上。爱尔眼科、通策医疗,一直在享受这一块市场红利,其他的领域,比如辅助生殖、慢性病管理、养老等,都有很大的市场。

除了刚需之外,医药和医疗领域发展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重大疾病治疗取得突破,这个会带来超级大的想象空间。比如癌症、艾滋病、糖尿病、尿毒症、高血压等,一旦在某一个领域打开突破口,这市场规模都大得吓人。


最后看新能源汽车:


(网络转载图片,如有侵犯联系删除。)

为什么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空间也非常大呢?基本上10年之后,我们看到马路上跑的汽车会议新能源汽车为主流。世界主要国家大概到2030年开始全面退出传统燃油车市场,我们也在做这个规划,传统汽车换新能源汽车,这是一个巨大的增量市场。现在我们一年销售的新能源汽车才几十万辆,传统汽车几千万两,这是百倍的增量空间。特斯拉落地上海工厂,新能源汽车国产化, 然后大众开始战略入股江淮和国讯高科,深度绑定中国,目的就是要在新能源汽车大潮中,第一抢占中国市场,第二,保证供应链的完善。新能源汽车方兴未艾,各国加大资金补贴,未来十年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如果说科技还有不确定性,比如技术突破我们是否真的行?医药创新也有风险,那么,新能源汽车基本上就是最确定性的板块了。

目前国内从电池到整车群布局的,而且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一直耕耘的就属比亚迪了。比亚迪,国产新能源汽车能否突破重围,你必须得全力以赴才行。说今晚有比亚迪汉的发布会,华为要给比亚迪站台了。比亚迪+华为,不知道能不能干掉特斯拉,至少可以在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抢占一片属于自己的地盘,加油国货们!

3

所谓行业发展,无非分为三种情况——

  • 一种是技术驱动的发展;
  • 一种是消费结构驱动的发展;
  • 还有一种是人口结构驱动的发展。

身处创投行业,我们对于项目未来(无论几年)的发展趋势的预判,也左不过这三个维度。基于此,我们不妨分别来分析一下:

1/

技术驱动的发展

题主提到过,在过去,或者说从千禧年开始,互联网行业是绝对的发展排头兵,原因在于颠覆性的底层技术,也就是信息技术的喷薄发展,从军事科技领域渗入商业应用领域,这几乎是全球互联网产业兴起的动因。

现在目之所及的所有“互联网+”,几乎都是互联网技术带动的相关行业发展的结果。

放到未来十几二十年,我们认为这个技术推动的发展,大概率是“人工智能”。

仅从资本角度来看,人工智能的兴起原本就是科技力量的胜利。当互联网平台机会发展至今已经区域固化,一时难以突破之际,“人工智能”凭借底层技术的迸发,以及在围棋领域的出色战绩,及时给风险资本以新一轮的投资想象。

这从目前的资本市场的动向就能看出——

  • 资产端:人工智能项目明显增多。近两年,人工智能领域从无人问津到迅速占领资本风口;相关项目的融资金额在显著增长,融资进程显著加快中。
  • 基金端:基金及投资量明显增多。人工智能对应的国内产业资本形成总额(GCF)近年来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一方面,之前专注“TMT”领域的基金转向人工智能;另一方面,更多专注于人工智能的专项基金也相继成立。
  • 越来越多的学术界人才投身产业。行业里资本大量集中引发市场人才的积极反馈,国内外年轻学子纷纷将人工智能作为第一专业导向、众多高校科研人员从实验室涌入企业,“投笔从商”蔚然成风。

当然,人工智能行业真正从技术突破走向商业应用还需要一段时间,我们也相信这就是未来十几二十年,行业从业人员的课题方向。

2/ 消费结构驱动的发展

商业始于对消费者需求的研究,今年兴起的“消费升级”就是佐证,并且这仅仅是开始。

群体的生活方式、消费环境、消费理念和购买力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消费决策的改变。

现阶段可能有两种主要的表现——

  • 消费结构的升级。即在支配财产下,消费者普遍倾向于将钱投在何种需求上,即恩格尔系数的变化;
  • 品类选择的升级。可选择的品类越来越多,环境和文化氛围对消费选择的作用力也越来越大,于是消费者对商品的注意力从“使用价值”移向“附加价值”(体验、氛围、品牌、便利性等),这也给多元新品牌以良好的成长土壤。

当然,这个阶段的消费升级主要面向“90后中产阶级”,这类人群的精神层次先达到了更先进的水平,但物质水平难以支撑。所以,目前的消费升级其实是满足了中间态的奢侈,即轻奢。

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物质层面的消费将很快得到满足;这并不是说餐饮、购物中心等业态将失去发展机会,而是在它们已经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后,未来“爆发增长”的可能性降低。

因此,未来的消费升级很可能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从纯物质向精神、健康领域偏移。这里提供几个思路——

医疗行业

中国的医疗产业供给不足几乎是历来的症结,同时也是迎来爆发性机遇的突破口。高端医疗、信息化、分级诊疗等体系优化、高科技的应用都是未来的趋势和方向,甚至拥抱金融等相关行业也不无可能。

对于创业企业来说,谁在未来的路径中真正解决了医疗供给不足的问题,谁就很有可能成为未来生产力提升的创造者。

娱乐行业

有分析称,中国在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时进入了新的拐点;在发达经济体中,泛娱乐产业在GDP中所占比例庞大,而已经过了这个拐点的中国,目前文娱方面的需求还未被充分开掘,其与互联网、高科技结合的想象空间也还很多,届时产业潜能会高速释放。

虽然从短期来看,由于供需不匹配,难免有部分标的过热,但是从长期看,整个行业的前景和空间都非常广阔。

教育行业

现阶段的教育项目已经占据投资“白名单”之列。举一个“K12和幼教”项目的例子,现阶段,中产阶级花在教育上的支出大约为家庭收入的30-50%,这个方向创业的教育项目往往拥有更好的现金流和利润,上市的通道也十分不错。

此外,伴随家长和学生的观念、意识升级,steam教育、留学后服务、教育技术化也都是可预期的发展方向。

3/ 人口结构驱动的发展

人口结构的变化,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 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 城乡人口结构的变化。

人口年龄结构所带动的一个典型的行业发展,或许是养老行业的发展。越是老龄化严重的国家,养老行业越有可能迎来高速增长。中国也在其列——

1960年前后为整体人群的划分节点,“60后”的整体消费观念和能力在提升,且计划生育造成的“少子化”现象让养老问题逐渐显现,可预见在5到10年内需求端会产生爆发性的增长。

基于此,中国的养老行业拥有万亿级的市场,即使细分到各个领域,都有出现千亿级企业的机会;且目前来看,养老行业分散且粗放,市场上存在的大多是无法盈利的中小企业和个体户,供给端数量和质量的缺失,为未来新企业提供了广阔的成长空间;

而“城镇化”的进程中,由于很多产业“百废待兴”,届时也一定会迈入高速发展的阶段。

举个小例子,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这里不面向一线城市)。当一个地区因为政策或某些高新产业的崛起而人口净流入、走向城镇化,那么住宿需求很可能就是第一位的;

而当房地产行业纷纷进驻得以发展的时候,之后连带的周边产业,如通讯、汽车等等基础建设的步幅也会不断跟上,成为连带的朝阳产业。

以上分析仅限国内,当然,即使放到其他国家分析行业的发展趋势,也完全可以带入这三个维度的标准。

此外,以上分析也是迄今为止风险资本的投资趋向所反映出来的。因为这些项目有大量以未来退出为目标的资本从早期开始关注,相比其今后的发展路径可预期性也更高。

4

金融科技业要大发展:

金融科技业本质上是技术驱动的金融服务和模式创新,首先是中国本身的金融市场足够大,且金融市场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人民币数字化和国际化也逐步让人民币可以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贸易乐于使用的结算货币。其次是世界金融中心会随着新的金融科技转移,最后是中国安全环境必将吸引全世界的人才来定居。

改革开放40年,金融业迎来大发展大繁荣时期,逐步形成了覆盖银行、证券、保险、基金、期货等领域,种类齐全、竞争充分的金融市场体系。目前,我们有4500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130多家证券公司,230多家保险公司。金融业总资产300万亿元,其中银行业268万亿,规模居全球第一。

人名币国际化,最大的好处是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成为国际各主要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的投资工具,为此,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各国也不用一直被美国无限印钱QE来稀释美元外汇储备了,有了新的选择余地了。

2019年是金融科技兴起的一年,2020年就是金融科技迎来大发展的一年,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新安全和风险规避技术作用下,借贷将变的非常容易和方便且成本低。接下来的20年肯定是这两个方面金融和科技的结合的技术从探索走向成熟,人才也从单项走向复合,未来中国自贸区将需要大量这方面的人才和金融管理经验。

疫情是危机,危中有机,本世纪前二十年美国金融、医疗、保险、法律、电商都因为不肯裁员而采取了低效模式,包括禁止高效的网络结算企业进入,那么随着中国高效的移动支付越来越普遍,再加上区块链等安全技术的出现,世界贸易必将更多用人民币来结算,随着美元业务缩小,原先的金融人才也将寻找自己的出路,那么世界金融中心必将向中国转移。

携程全球旅行平台发布了2019最安全旅游国家与城市榜单,中国获得86%的中外游客投票,得票率最高,位居榜首。安全舒适,对外国友人热情好客,这些文化本质必将吸引更多追求安全的人才来华,必将吸引全球美女来华旅游和定居,凡是人才和美女聚集的地方,也是经济大发展的地方。



5

智能化前景远大!谢邀!

6

1.首先用机器取代人,提升效率的行业,都会快速发展。

机器相比人,效率,准确率会高很多,人一定是越来越懒的,能不工作就不工作,所以,电商取代百货公司,线上教育取代传统教育,无人驾驶取代司机,这些都是社会发展的趋势,这些行业在通信水平不断提升后,当然会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2.解决人无聊问题的行业会快速发展

正是因为人越来越无聊,时间开始变多,如何打消时间,游戏,直播,娱乐,综艺节目等就成为消磨时间的重要方法,这些帮助人消磨时间的行业,也有很大发展空间。


3.机器取代不了,大多数人又不愿意干的行业,会快速发展

例如月嫂,家庭保姆,当下的快递外卖小哥,这些人工智能没法取代,但是大多数人又懒了,不想不愿意做的生意,这些蓝领工作,也会快速发展。

7

我个人认为未来10至20年的行业会快速发展的,无非分为三种情况:

1. 技术驱动的发展

2. 消费结构驱动的发展

3. 人口结构驱动的发展

身处创投行业,我们对于项目未来(无论几年)的发展趋势的预判。

技术驱动的发展:

在过去,或者说从千禧年开始,互联网行业是绝对的发展排头兵,原因在于颠覆性的底层技术,也就是信息技术的喷薄发展,从军事科技领域渗入商业应用领域,这几乎是全球互联网产业兴起的动因。

现在目之所及的所有「互联网+」,几乎都是互联网技术带动的相关行业发展的结果。

放到未来十几二十年,我们认为这个技术推动的发展,大概率是「人工智能」。

仅从资本角度来看,人工智能的兴起原本就是科技力量的胜利。当互联网平台机会发展至今已经区域固化,一时难以突破之际,「人工智能」凭借底层技术的迸发以及在围棋领域的出色战绩,及时给风险资本以新一轮的投资想象。

人工智能项目明显增多。

近两年,人工智能领域从无人问津到迅速占领资本风口,相关项目的融资金额在显著增长,融资进程显著加快中。

基金端:基金及投资量明显增多。

人工智能对应的国内产业资本形成总额(GCF)近年来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一方面,之前专注「TMT」领域的基金转向人工智能,另一方面,更多专注于人工智能的专项基金也相继成立。

越来越多的学术界人才投身产业。

行业里资本大量集中引发市场人才的积极反馈,国内外年轻学子纷纷将人工智能作为第一专业导向、众多高校科研人员从实验室涌入企业,「投笔从商」蔚然成风。当然,人工智能行业真正从技术突破走向商业应用还需要一段时间,我们也相信这就是未来十几二十年行业从业人员的课题方向。

消费结构的升级。

在支配财产下,消费者普遍倾向于将钱投在何种需求上,即恩格尔系数的变化。

品类选择的升级。

可选择的品类越来越多,环境和文化氛围对消费选择的作用力也越来越大,于是消费者对商品的注意力从「使用价值」移向「附加价值」(体验、氛围、品牌、便利性等),这也给多元新品牌以良好的成长土壤。

当然,这个阶段的消费升级主要面向「90后中产阶级」,这类人群的精神层次先达到了更先进的水平,但物质水平难以支撑。所以,目前的消费升级其实是满足了中间态的奢侈,即轻奢。

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物质层面的消费将很快得到满足,这并不是说餐饮、购物中心等业态将失去发展机会,而是在它们已经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后,未来「爆发增长」的可能性降低。

因此,未来的消费升级很可能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从纯物质向精神、健康领域偏移。

医疗行业:

中国的医疗产业供给不足几乎是历来的症结,同时也是迎来爆发性机遇的突破口。高端医疗、信息化、分级诊疗等体系优化、高科技的应用都是未来的趋势和方向,甚至拥抱金融等相关行业也不无可能。对于创业企业来说,谁在未来的路径中真正解决了医疗供给不足的问题,谁就很有可能成为未来生产力提升的创造者。

娱乐行业:

有分析称,中国在人均 GDP 超过 6000 美元时进入了新的拐点。在发达经济体中,泛娱乐产业在 GDP 中所占比例庞大,而已经过了这个拐点的中国,目前文娱方面的需求还未被充分开掘,其与互联网、高科技结合的想象空间也还很多,届时产业潜能会高速释放。虽然从短期来看,由于供需不匹配,难免有部分标的过热,但是从长期看,整个行业的前景和空间都非常广阔。

教育行业:

现阶段的教育项目已经占据投资「白名单」之列。举一个「K12 和幼教」项目的例子,中产阶级花在教育上的支出大约为家庭收入的 30~50%,这个方向创业的教育项目往往拥有更好的现金流和利润,上市的通道也十分不错。人口年龄结构所带动的一个典型的行业发展,或许是养老行业的发展。越是老龄化严重的国家,养老行业越有可能迎来高速增长。中国也在其列。1960 年前后为整体人群的划分节点,「60后」的整体消费观念和能力在提升,且计划生育造成的「少子化」现象让养老问题逐渐显现,可预见在 10 年内需求端会产生爆发性的增长。

基于此,中国的养老行业拥有万亿级的市场,即使细分到各个领域,都有出现千亿级企业的机会。且目前来看,养老行业分散且粗放,市场上存在的大多是无法盈利的中小企业和个体户,供给端数量和质量的缺失,为未来新企业提供了广阔的成长空间。而「城镇化」的进程中,由于很多产业「百废待兴」,届时也一定会迈入高速发展的阶段。

8

谢邀请!未来十年二十年健康产业和养老养生产业会快速发展。

因为中国已经尽早的进入了老年化,随着年龄的增长,水污染,空气污染,整个地球大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已经严重威胁到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再加上老年人养老个养生也是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了。所以这些在十年二十年内都会快速发展起来。尽可能的去满足社会需求和需要。而来完善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发展。

9

在未来10年20年发展最快的行业应属电讯行业,特别是5G下一步了不得。因为下一步电讯是各个行业包括企业和每一个人都离不开的,从全球各国发展趋势分析,争夺的也是电讯市场,目前,在中国的四大电信运营商之间竞争也是很激烈,可以说,在电讯行业谁撑握的蛋糕份额大,谁的利益也就是最大化。

在未来10到20年间,电讯行业是最有发展景的行业。

10

现在退休在家颐养天年的老人,大部分都是40、50年出生的,就拿我父母来说,他们一辈子兢兢业业工作,从参加工作到退休都在同一个单位,他们对自己的单位是无条件的信任,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企业,实践证明国家对我们的老革命是真的很爱惜,父母对他们的退休工资、医疗保障都还挺满意,一直高唱社会主义好、感谢共产党。

父辈这代人在他们在职时还没有社保制度,也从未缴纳过,但他们现在领到退休工资是真真切切从国库支出的现金。

老一辈在职时没有缴过社保,现在还要领退休工资,国库的钱从哪里来?答案很简单,就是目前企业和在职职工缴纳的养老金,企业承担养老金全部进国库,员工个人缴纳的养老金累计在国库的个人账户内。国家只能动用这部分资金来供养现在已退休人员,通俗点讲黑发人养白发人。



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化过程中,必然要承担的结果,从国家大包大揽的养老,到社会化退休制度的建立,需要过渡,刚好我们赶上了过渡期。


如果黑发人和白发人能够等比例增加或减少,虽然是拆东墙补西墙,但也能相安无事,现实情况是我们国家人口老龄化已经非常严重了,换句话说白发人多于黑发人,拿退休工资的人多,缴纳社保费的人少,收上来的养老金不足以支付已退休员工工资,这种趋势日益严重。

像人口流出大省黑龙江,现在已经入不敷出,靠国家财政拨款,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未来其他省份都会面临着入不敷出的局面。

那么多孩子都找亲妈要钱,亲妈也没钱,怎么办?亲妈想办法解决呀,于是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


1、放开二孩

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当年出生人口1640万。


2016年1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当年出生人口1786万。

2017年出生人口1723万;

2018年出生人口1523万;

2019年出生人口1465万,比1959年三年自然灾害出生的人口1635万还低。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57%,一方面说明二孩政策起到一部分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适龄女性生一孩意愿的数量在减少。


随着二孩政策出台,前期被积压的生育需求释放完后,不想生孩子的适龄女性逐渐增加,即使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效果不明显。

2、延迟退休

延迟退休是一定的,怎么延、延长多久?草案已出,具体方案也会在今年年底出台。

3、降低养老金替代率

养老金替代率专有名词不理解没有关系,养老金的多寡应该都知道,目前北京市养老金替代率是30%,就是现有月工资是10000元,那么退休工资3000元,持续调整到20%-25%,即2000-2500元。

有人也许会问了,我目前月薪10万元,替代率30%的话,月退休工资是3万元。

其实并不是,即使月薪10万元,超出养老缴纳基数上限按上限基数缴纳,今年养老基数上限是23565元/月,100000-23565=76435元,超出部分并没有缴纳养老保险,所以依然是23565*30%=7069.5元。


当然并不是每年上限都是23565元/月做为基数缴纳,每年的基数都会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本市上一年的社会平均工资调整,仅为举例方便理解,养老金具体算法参见我的另一篇文章社保缴了N多年,退休能领多少钱?


4、双轨合并

目前养老政策是双轨制,即国家公务员不需要缴纳养老保险但享受退休养老待遇,现在国家正在计划将公务员养老并轨,统一缴纳养老保险,社会化退休,期待新政早日出台。

所有政策都不是立竿见影的,就像孩子一样从出生到工作至少需要20年的时间,我们能等吗?等得起吗?

恐怕70后、80后能等到是延迟退休和降低养老金吧。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60后、70后、80后们还是面对现实未雨绸缪吧。90后作为新生的一代,只能看将来政策落地后以观后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