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朱高炽在位不足一年而暴毙,何以称仁?

朱高炽在位不足一年而暴毙,何以称仁?

2020-07-23 20:03阅读(77)

朱高炽在位不足一年而暴毙,何以称仁?:朱高炽是明成祖朱棣的嫡长子,其母朱元璋的大功臣徐达的女儿徐皇后,早年便被立为王世子后立皇太子。永乐二十二年七月,

1

朱高炽是明成祖朱棣的嫡长子,其母朱元璋的大功臣徐达的女儿徐皇后,早年便被立为王世子后立皇太子。永乐二十二年七月,朱棣在第五次亲征漠北的归途中病死,皇太子朱高炽即位,改元洪熙,是为仁宗。只可惜,朱高炽继位后不到一年,只有十个月就病死,由儿子朱瞻基继位,改元宣德,是为宣宗,在位十年。两个皇帝,即仁、宣时期,虽然只有短短十一年,却是整个将近三百年的大明皇朝最鼎盛时期。在太祖朱元璋创业,再到成祖朱棣励精图治的基础上,明皇朝从政治到经济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社会基本稳定,统治也较为稳固,百姓得以休养生息,所以史学家称这一时期为“仁宣之治”。谷应泰在《明史纪事本末》中评价道:“明有仁、宣,犹周有成、康,汉有文、景。”

那么,明宣宗在位十年,统治时间虽不是很长却也不算短,而仁宗在位仅仅十个月,为何也获得后世如此高评价呢?

其实早在永乐时期,成祖朱棣因多次巡幸北京和5次亲征漠北,所以在南京监国、主持朝政的重任便落到朱高炽身上,因此在明史上他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在永乐一朝,因营建北京、平定安南之乱和数次漠北之战,加上六次派郑和下西洋,因此朝庭支出较为浩繁,百姓似乎有不堪重负,朱高炽在太子位上便注意到了这些。所以当朱棣一死,朱高炽继位,他便立刻下令:停止为宫中采办宝石、金珠、马匹及烧铸等特供;凡是地方受灾,都要减免田租赋税,并发放官粮赈济。为了切实减轻百姓负担,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他还命令监察御使分巡天下,考察官吏,看有没有贪赃枉法。仁宗朱高炽对贪官污吏极其痛恨,经常对官员们说,国家要恤民,一定要从清除赃吏做起。

除此以外,仁宗还是一个能够纳谏虚心听取大臣意见的皇帝。他曾对大学士杨士奇说:为君以受直言为明,为臣以能直言为忠,你们如果发现我有什么做得不对,一定要敢于直言指出,不要担心我不会听从。有一次,杨士奇在朝堂上奏说:“陛下之恩虽普及天下,然今尚有流徒无所归,须再休养方可太平。”仁宗听后认为很对,同时责备众朝臣:我对大家以诚相待,你们也应尽力匡扶我才对,杨士奇多次上奏指出时弊,而你们却不敢多一言,难道朝庭果真没有弊政、天下真的太平了吗?众朝臣听了,都深感惭愧不已。仁宗在位其间,还对科举取士进行了一次改革。他听从杨士奇建议,会试分南北卷取士,这样就避免了所取士子地域过于集中,从而形成地方党派,不利于朝庭的统治。

所以说,在仁宗统治期间,政策还是比较开明的。只可惜,他在位仅仅只有十个月,就病死了。幸好他有一个不错的儿子朱膽基,能够切实贯切老爸遗志。所以后来史学家称这一时期为一一仁宣之治。

2

朱高炽可以说是明朝皇帝里面的异数,明朝皇帝多奇葩,朱高炽是少有的秉持儒家正统思想,修身齐家治国的君主。

一、以仁修身齐家,为人仁厚。明朝皇帝多狂暴偏激,朱元璋性格暴虐,朱棣专横狂暴,后边一些皇帝的变态就不一一细数了,朱高炽可以说是少有的宽厚之人。

朱高炽以儒家标准修身,孝敬长辈,友爱兄弟,夫妻关系和睦。

朱棣对他不喜,想要让别人替换他继承者的地位,朱高炽毫无怨怼;

两个兄弟,朱高煦、朱高燧,看不起兄长,阴谋夺嫡。朱高炽宽厚以待,宽恕了他们的冒犯和罪过,没有同室操戈,兄弟相残。

后宫之中,与张皇后、谭妃等关系融洽,相亲相爱。

二、以仁治国。

朱高炽登基之后,大赦天下,平反以往的一些政治冤案。赦免了建文旧臣和遭连坐流放边境的官员家属,允许他们返回原处。同时,平反冤狱,如方孝孺的“诛十族”惨案,解缙的冤案等,都在这一时期得到平反。

同时,朱高炽试图纠正司法的弊病,命令内阁会同司法官员复查案件。他宣称,在有些刑事案件中,甚至他本人的判决也可以不顾或推翻。在他去世前不久,颁布诏令,进一步告诫司法部门要根据法律判决,特别在宣判死刑前,要复查对犯人的指控。此外,他禁止对犯人滥用肉刑,及在惩处时株连犯人的亲属。

他顾惜民力,继位之后,停止宝船下西洋,停止皇家采办珠宝;对于受灾的地区给以赈济,开放一些山泽,供农民渔猎;对于流民一改往常的刑罚,妥善安置,免除税收和劳役。

朱高炽是真正的以儒家的行为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施政也是一改朱元璋、朱棣野蛮粗暴的作风,以仁爱之心,施行仁政。所实行的政策,充满仁爱之心,恻隐之心。

朱高炽的这些政策,缓解了朱元璋和朱棣统治期间的高压状态,使得社会经过明初的动荡和靖难之变的纷乱之后,得到短暂的舒缓和休息。所以,朱高炽在位时间虽然短,足以称仁。

3

明仁宗朱高炽在位九月余便去世了,但不是暴毙,身体过于肥胖的朱高炽,一直以来身体都处于不健康的状态,后来连走路都很困难,需要人搀扶才能走动,所以当弟弟朱高煦陪着父亲御驾亲征,沙场驰骋时,朱高炽只能留守京都,负责监国。

都说明君太子难当,尤其是朱棣这样杀伐果断、心机深沉都得君王,朱高炽当了22年太子,尽管业务水平不错,但也一直是如履薄冰地应对、战战兢兢地生活。再加上胞弟朱高煦优秀善战,有夺嫡之心,处处与之为难,朱棣又偏爱朱高煦,不喜欢朱高炽这个软弱的胖子,很长时间里有着易储的打算,朱高炽的日子更加不好过,要论历史上最难太子的排行榜,朱高炽应该是名列前茅的。

所幸的是朱高炽乃嫡长子,身份尊贵,监国多年也未出差错,待人宽厚,在朝中口碑很好,最终朱棣打消了易储的念头。朱高炽苦苦熬了二十多年后,终于熬死了老爹,当上了皇帝,不过多年的高压生活也耗尽了他的精血,继位不足一年便撒手人寰了。

朱高炽在位时间虽短,不过着实为“仁宣之治”奠定了基础,这位老兄的一生,也担得起身后的一个“仁”字。

明朝初期的君王都比较善战,杀戮太重。朱元璋驰骋一生,打下了大明朝,为了保住朱家的皇位,晚年大肆屠戮功臣,牵连甚广;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上位,手上沾染了无数建文旧臣的鲜血。

不似祖父与父亲的暴力,朱高炽宅心仁厚,继位之后,对前朝被打压者乃至靖难遗孤都予以了宽大处理。

更重要的是,朱高炽作为太子监国多年,深知明朝新立,永乐年间又连年征战,国库空虚,百姓徭役太重,所以即位之初,就奉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停止宫中不必要的奢侈消费,带头削减吃穿用度,按照各地情况,不同程度的减免赋税。

还派监察御史巡视考察,整肃官纪,打击贪污腐败,将惠民政策落到细处。

身宽体胖的朱高炽,心胸也很宽广,人品也是没得说,孝顺父母自不必说,敬重发妻,不贪恋美色,后宫人数不多相处和睦。

难得的是,父亲在位时,弟弟朱高煦就不把他放在眼里,千番算计,继位之后,朱高煦也没死心,可朱高炽都没对弟弟下手,一直忍让宽恕,还教导太子朱瞻基善待叔叔。

对待臣子也是鲜有的宽厚,明朝的东林党怼天怼地怼皇帝都是出了名的,碰上了朱高炽这么个好脾气,东林党自然更要大展身手,有时朱高炽也会被骂得血压飙升,但他没有像父辈大开杀戒,也没有像儿子那样扶植宦官与东林党对抗,而是默默承受了一切,而且还积极采纳群臣的谏言,做出了一些利国利民的举措,例如南北分科取士,平衡了南北取士差距,避免朝臣地方党派的形成。


开疆拓土确实是需要朱元璋、朱棣那样的魄力,杀伐果敢、心狠手辣,但是优秀的守成之君,势必要如朱高炽这般宽仁爱民。

朱高炽将儿子朱瞻基教育得也算不错,在他身故之后,朱瞻基秉承着他的意志,继续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让深受战乱之苦,伤痕累累的大明恢复了满满的活力。朱高炽在位时间虽短,但却是为仁宣之治定下了基础方针和步调,功绩是不容抹杀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故而后世将那段国泰民安的时光称做“仁宣之治”。

4

在明朝历史上,朱高炽尽管在位不满一年就暴毙了,但却为何被称为“仁宗”皇帝?

关于这个问题,由汤唯朱亚文主演的电视剧《大明风华》倒是进行了很好的诠释。接下来,我们就通过这部剧来走近朱高炽,走近历史上著名的明仁宗。

朱高炽(1378年——1425年),明成祖朱棣的嫡长子,靖难之役后被册立为太子。不过,他在四十六岁登基后不满一年就因心脏病而猝死,传位给了儿子朱瞻基,为明朝的“仁宣之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大明风华》剧中,朱高炽由著名演员梁冠华所饰演,他的角色刻画可谓是入木三分,形神兼备。历史上真实的朱高炽是一个两百多斤的大胖子,而且因胖致病,腿脚行走不便。据《明史》记载:

患足疾,中官翼之,或时失足。

但是,这个大胖子却是一个有智慧、有情意、有谋略和有胆识的人物,在明朝众多的皇帝中是非常难得的一位。

成祖皇帝朱棣一共有四个儿子,分别是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和朱高爔。因为四子朱高爔仅出生一个月就夭折,所以后世的史料中对他鲜有提及。

朱高炽生性沉稳,爱静不爱动,从小就循规蹈矩,而且体胖患有疾病。因此,他自小就不受性格张扬和崇武抑文的朱棣所宠爱,总也瞧不上这位长子。

不过,其二弟朱高煦却生得英姿飒爽,性格桀骜不驯,特别类同其父朱棣。据《明史》记载:

朱高煦性凶悍,貌奇伟,美髭髯。

出于对次子的偏爱,朱棣在南征北战过程中一直都带朱高煦在身边。而朱高煦也不辱使命,在战争中屡立战功,越来越获得了朱棣的青睐。

好在,太祖皇帝朱元璋对自己这个心地善良和以文见长的胖孙子朱高炽非常喜欢。而且,朱元璋历来坚持“立嫡立长”的观念,遂坚持将朱高炽册立为燕王的世子。

个人认为,太祖朱元璋以自己的绝对皇权和父权,亲自确立了朱高炽的燕王世子地位,才是他在日后太子位上长期摇晃但却屹立不倒的主要原因。因为,朱棣已经推翻了建文皇帝朱允炆,他实在不愿再违逆父亲的意愿。

一、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夺位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开始大肆分封诸子和诸孙,全国各地到处都是朱姓藩王,而且势力越来越大。

朱元璋在世时,这些藩王还算老实,谁也不敢造次。但是,随着朱元璋的过世,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后,根本无法驾驭自己的叔叔大爷们。

在这些藩王中,以镇守北平的燕王朱棣和镇守大宁的宁王朱权实力最强,各自都拥兵十余万人。

尤其是,燕王朱棣不仅军功卓著,而且野心勃勃,在诸王中一呼百应,地位非常尊崇,俨然已经成为了建文皇帝的最大威胁。

为了清除藩王势力,年轻的朱允炆在齐泰和黄子澄等人的鼓动下,开始逐个削除诸藩势力。周王朱橚、齐王朱榑、代王朱桂和湘王朱柏等藩王,都纷纷被削。

1399年,燕王朱棣在北平起兵,打出了“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向南京进军,史称“靖难之役”。

攻陷南京后,燕王朱棣登基称帝,史称明太宗。关于这点,《大明风华》的编导非常严谨负责,并没有像其他的历史神剧一样口口声声称朱棣为成祖皇帝。

因为,“成祖”的庙号是从嘉靖皇帝时才改尊的。而在他之前,朱棣的庙号一直都是“太宗”

二、朱高炽多次留守主政

在“靖难之役”初期,燕王朱棣的形势并不算乐观,处在了南方政府军和北境边防军的南北夹击之中。

北平以南,有李景隆率领的五十万朝廷讨逆大军;北平以北,山海关一线的边防军也对燕王虎视眈眈。为了避免两线作战,朱棣在经过权衡后,决定主动出击,集中主力先北后南。

和之前作战一样,朱棣还是带自己的次子朱高煦出征,留下长子朱高炽留守在北平,稳固自己最后的大本营。

朱高炽以万余的老弱残兵,顽强守住了北平,为燕王解除北方的军事威胁赢得了时间。

在此役大胜之后,朱棣第一次对自己的长子朱高炽刮目相看,当众夸赞他的功绩和能力。

彻底消除了北平的困境后,朱棣终于可以整军南下,目标直指南京城,最终取得了靖难之役的胜利。

而这些功绩的取得,除了朱棣的冲锋陷阵,也离不开朱高炽的后方留守。

三、朱高炽在争储之战中胜出

伴随着一次次的从父出征,甚至挽救朱棣于危难之中和生死之间,朱高煦逐渐走上了历史的前台,逐渐萌生了取而代之的贪念。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朱棣曾这样勉励自己的儿子朱高煦:

吾病矣,汝努力,世子多疾。

这句话的寓意可就丰富了,任谁都不会无动于衷。何况,还是对于已经有了争储之心的朱高煦而言。

朱棣登基称帝后,朱高炽和朱高煦兄弟俩的储位之争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毕竟,皇位只有一个,具有明显的唯一性和排他性。

朱高炽是长子,而且已经被太祖朱元璋明确册立为燕王世子。他虽身体有疾,体胖不便,但却以仁爱和善良而著称,得到了朝中文臣的鼎力支持和忠心拥戴。

朱高煦是次子,按理说不应对皇位抱有非分之想。但是,他外形相貌类同其父,性格更加相近,都是那么的豪横,是朱棣最器重的儿子。

终于,朱高炽在激烈的夺嫡之争中勉强胜出,被正式册封为太子储君,每当朱棣出征时他都会监国理政。据《仁宗实录》记载:

元子仁贤,又太祖所立,定为嫡长。

后世多认为,朱高炽能被册立为太子,除了祖父朱元璋的疼爱外,还因为他有一个文武双全的儿子朱瞻基,尤其被朱棣疼爱。当时的内阁首辅解缙就以“好圣孙”为由,积极劝说朱棣册立朱高炽为太子。

四、汉王朱高煦继续争储

朱高炽虽然成为了太子,但他的弟弟汉王朱高煦并没有彻底死心,依就赖在京城不走,迟迟不肯外出就藩。

关于这点,《大明风华》的演绎也特别精彩,基本还原了那段历史的真实情形。朱高炽的太子位很不稳固,时刻都得提防朱高煦的挑衅。

从朱棣的角度来看,他尽管册立了朱高炽为太子,但依然隐隐担心他的文弱难以驯服住两个弟弟,担心还会发生第二次的靖难之役。

因而,对于汉王和太子的争夺,朱棣显得犹豫不决,一直难以取舍,任由兄弟二人缠斗。

(一)杨、耿之祸的牵连

在朱棣第一次御驾北征期间,太子朱高炽留守监国,大学士杨士奇等人协力辅政。

朱棣圣驾返京后,立即单独召见了杨士奇,间接询问太子在监国期间的施政表现和人心民意。据《明史》记载:

杨士奇对帝奏曰:太子存心仁爱,不负陛下托。

除了杨士奇的夸赞,朝中大臣们也纷纷上疏称赞太子朱高炽的表现。其中,大理寺右丞耿通就在上疏中提到:

太子事无大过误。

面对这些赞誉之言,汉王朱高煦自然暗自不满,开始有意诬陷太子,说他在监国期间笼络大臣,图谋不轨。

而生性多疑的朱棣,居然也对此产生了顾虑,担心太子结党营私,会威胁到自己的皇权。毕竟,自己的皇位就是从侄子手中夺来的,所以显得尤为不安。于是,朱棣先后贬斥了杨士奇和耿通等人。

深谙政治的杨士奇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所以默默接受了这个事实。而刚直不阿的耿通却继续履行自己的职责,依然上疏弹劾朱高煦,终于触怒了朱棣,以“不臣之心”问罪耿通并将其分尸。据《明史》记载:

会文武大臣鞫之午门,帝曰:失出,细故耳,通为东宫关说,坏祖法,离间我父子,不可恕。其置之极刑。

(二)铁杆支持者解缙之死

解缙是大明内阁制的创立者之一,还是太子府的属官和朱高炽的坚定支持者。

面对朱棣的长期犹豫和徘徊,解缙多次劝谏,希望汉王能够依祖制离京就藩。渐渐的,他惹得朱高煦由怨生恨,被视为了眼中钉,决心除之而后快。

汉王朱高煦暗中联络自己的党羽,开始组织言官弹劾解缙,理由是“洩禁中语”“廷试不公”。对于这些弹劾,朱棣并没有完全相信,但为了平衡兄弟之间的矛盾,他还是罢免了解缙的首辅之职,贬到交趾任职。

任职几年后,解缙依例要入京述职,恰逢朱棣北征残元未归,他只好在觐谒完当时负责监国的太子朱高炽后返回了交趾。

朱棣返京后,在汉王朱高煦的一再挑唆下,以“私会太子以不臣”的罪名,将解缙逮捕下狱,后来被残害致死。

以上的种种事件,都是汉王专门针对太子的陷害。朱高炽凭借自身的智慧和隐忍,一步步化解危机,在赢得民心民意的同时,也赢得了朱棣的圣心。

五、朱棣驾崩后朱高炽终于继位

1424年,如履薄冰二十年的太子朱高炽,终于在北京登基称帝。他改年号为洪熙,册立自己的儿子朱瞻基太子。

由于朱棣当政期间长期对元蒙用兵,所以太子朱高炽多次临朝监国,对于国家大政方针非常熟悉,是永乐时期帝国政策的实际制定者和具体执行者。

登基后,朱高炽立即赦免了建文帝的旧臣,甚至就连被朱棣“诛十族”的方孝儒也都予以了平反,最大限度的稳固了自己的统治基础,缓和了尖锐的矛盾。

自此开始,大明王朝结束了建国初期的积极政策,开始转向含蓄守成,以内政为主。

朱高炽执政期间,任命“三杨”先后辅政,分别是杨荣、杨士奇和杨溥,极大地促进了内阁制度的完善。无论在军事上、政治上、外交上和文化上,明朝的发展都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

六、明仁宗朱高炽仓促病故

仁宗皇帝虽然登基执政只有十个月的时间,但他因在担任太子期间多次监国主政,消耗了太多的心力,所以没过多久就突发心脏病过世。

在他之后,太子朱瞻基登基,也就是宣德皇帝。他延续了自己父亲的一贯风格,将“仁宣之治”推向了高峰。清代大学士张廷玉在《明史》中盛赞朱高炽:

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自看过《大明风华》后,每次提到明仁宗朱高炽,我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梁冠华胖乎乎的身影。

基本上,笔者认同“明朝不明,圣君甚少”的观点。而在这些君主中,朱高炽绝对可以算作一位不可多得的圣君,他的“仁宗”之名实至名归。

回答完毕!

5

朱高炽在位不足一年,却享庙号“仁宗”,可见对其的肯定。朱高炽的性格、沉稳,严谨有度,深受儒家“仁爱”思想影响,在治国理政期间实行仁政,许多政策具有深远影响。

(朱高炽,图片来自网络)

简单说来,朱高炽的主要功绩:

1、登基之后,罢黜靡费之策。

朱棣在位期间七次派遣郑和下西洋,一方面包括罢免郑和下西洋,罢免边境茶、马交易、罢免黄金、珍珠和珍贵木材的采买。

2、改革内阁,形成成熟的内阁制度。

授予内阁大学士实际行政官职,如杨士奇兼任兵部尚书,杨荣兼工部尚书,黄淮兼户部尚书等,使大学士由之前的仅仅作为皇帝的文秘工作转变为具有具体行政建议权、决策权的决策机构。实际建立了有内阁大学士为首的的集体决策领导机制。

(“三杨”,依次为杨士奇、杨荣、杨溥,图片来自网络)

3、选贤任能。

除建立以三杨等为首的内阁大学士之外,还选派监察御史监察官吏,惩治腐败,鼓励各级官吏谏言建策。

4、体察民间疾苦。

永乐年间五次北征、七下西洋、远征安南和营造北京都需要征用兵员和劳役,造成大量民众逃亡,针对这些流民,朱高炽赦免流民的赋税,提供粮食等物资,使流亡之人重返故里,并开放山泽,供贫民开垦。

5、为建文旧臣平反。

针对永乐皇帝诛杀十族的方孝孺,协助建文帝削藩的齐泰、黄子澄等建文帝旧臣家眷,朱高炽发诏,赦免其家属之罪免除奴籍或许其离开教坊司,发还没收财产等。

6、制定科举取士比例。

为平衡南北士子的科考,规定“南六北四”的科举取士比例。这一项政策根据当时南方人聪明刻苦和北方人纯朴忠贞的特点制定,平衡了南北方士子的比例,这一政策一直沿用至清朝

7、永乐年间,监国“无所失”。

朱棣永乐年间的主要功绩多体现在军事上,永乐年间五次北征,朱高炽作为监国施政理民期间,无论是民政、军事粮秣等等均“无所失”。

综上所述,朱高炽在永乐年间通过监国锻炼了执政能力,同时笼络了一批治国能臣,在短短为帝的几个月,通过改革内阁、选贤任能、体恤民情、改革科举等政策为“仁宣之治”奠定了基础。

PS.回西安路上,临时编辑的,内容梗概粗糙,请大家海涵。

6

明朝在位时间比较短的皇帝里,还真的出了几个贤能的君主。比如说明仁宗朱高炽,这个大兄弟只在位9个月的时间,却开创了仁宣之治的小盛世。

朱高炽是朱棣的大儿子,不仅肥胖,而且体弱多病。朱棣并不喜欢这个儿子,甚至想过改立另一个高富帅的儿子朱高煦做继承人。

好在群臣表示反对,而朱高炽也没有什么过错,反而在保卫北京时立下过战功,所以这件事就这么搁浅了。那么朱高炽的仁义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一、弟弟屡次谋逆,朱高炽屡次表示原谅。

朱高炽是一个仁厚之君,但是他的弟弟朱高煦却是一个阴险狡诈之徒。没办法,因为晚生了几年,导致朱高煦无法继承朱棣的皇位,为此朱高煦一直都很不服气。

为什么呢?因为朱高煦长得又高又壮,而且一表人才,完全是高富帅的标准配置。而朱高炽相对来说,就惨淡的很了,不仅肥胖,而且身体还不好,据说走路都是扶着拐棍的。

十三年五月改封青州,又不欲行。成祖始疑之,赐敕曰:“既受藩封,岂可常居京邸!前以云南远惮行,今封青州,又托故欲留侍,前后殆非实意,兹命更不可辞。”然高煦迁延自如。私选各卫健士,又募兵三千人,不隶籍兵部,纵使劫掠。兵马指挥徐野驴擒治之。高煦怒,手铁瓜挝杀野驴,众莫敢言。遂僣用乘舆器物。---《明史》

朱高炽这幅德行,不要说朱棣了,谁都不可能看得上他。作为高富帅的弟弟,自然是希望通过夺权,把这个没用的哥哥给赶下台了。

为此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时候,朱高煦屡立战功,这下又超过朱高炽了,因为朱高炽只能留守北京城,所以在战功上,是完全不能跟朱高煦相比的。


可惜群臣还是反对改立朱高煦,而且朱高炽是朱元璋所立的燕国世子,为此朱高煦心里当然不舒服,他打算在暗地里夺取太子的位置。

  1. 首先朱高煦向朱棣要了天策卫作为自己的护卫,这是太子才有的待遇。而且他常常以唐太宗自居,此后又增加了不少护卫,多次在朱棣跟前说太子的坏话。
  2. 其次朱高煦将支持太子的解缙给害死了,又将黄淮陷入大牢之中。朱棣多次让他就藩,朱高煦都表示不愿意,要一直陪在朱棣身边。
  3. 再者朱高煦招募了三千精兵,杀掉了兵马指挥徐野驴。甚至连皇帝的御用车马他都敢随便用了。这显然是要做第二个唐太宗了。

为此朱棣回来以后,大怒之下将他废为庶人,这个时候朱高炽却前来为自己的兄弟求情,最终朱高煦才得以免责。

此后朱高煦前往山东乐安就藩,他去了以后依旧打算谋划造反。朱高炽明知道这一切,但是他只是写信劝告朱高煦,并没有揭发他。

朱高炽登基以后,朱高煦连同儿子朱瞻圻打算在京城发动叛乱。结果被朱高炽知道了,朱高炽不仅没有伤害朱高煦,反而给他增加了俸禄,依旧让他回到封地。


二、把朱棣制造的冤案,全都给平反了。

从朱高炽对待朱高煦的态度上来看,朱高炽的确有点老好人的形象。但是如果这么想就错了,他那是念及兄弟之情,在国家大事上,朱高炽是不会含糊的。

当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本身就没有正义可言,说到底完全就是一场夺权大战罢了。可是明朝大臣们,必然是要支持朱允炆的。

己丑,诏曰:“刑者所以禁暴止邪,导民于善,非务诛杀也。吏或深文傅会,以致冤滥,朕深悯之。自今其悉依律拟罪。或朕过于嫉恶,法外用刑,法司执奏,。五奏不允,同三公、大臣执奏,必允乃已。诸司不得鞭囚背及加入宫刑。有自宫者以不孝论。非谋反。勿连坐亲属。古之盛世,采听民言,用资戒儆。今奸人往往摭拾,诬为诽谤,法吏刻深,锻练成狱。刑之不中,民则无措,其余诽谤禁,有告者一切勿治。”---《明史》

为此朱棣在对付这帮人的时候,采取了近乎残忍的手法。比如将方孝孺诛灭十族,将黄子澄、齐泰的家眷都充入奴籍等。


朱高炽上台以后,赦免了一大批被关押流放的建文朝旧臣,因为这帮人本身是忠义之士,只是立场不同罢了,同时也赦免了他们的家人。

此后又平反了大量朱棣造成的冤案,比较著名的就是方孝孺的案子,朱高炽认为方孝孺是真正的忠臣,这样的人如果得不到昭雪,将来谁敢做忠臣呢?

还有就是解缙的冤案,解缙只是支持朱高炽的那个人,被朱高煦陷害才会落得被杀的下场,而且解缙的才华举世闻名,当然要平反。

那些过去建文帝重用的大臣,在朱高炽这里,依旧官复原职,可见朱高炽真的做到了心中的仁。


三、缩减皇家开支,与民休养生息。

朱高炽还是一位非常节俭的皇帝,他上台以后,立刻取消了皇帝特供木材和金银商品,转而以一种市场购买的方式来采购这些物品。原来特供的价格奇高,可是市场买卖时,价格就被打压下来了。这也是为了减轻朝廷财政压力。

  1. 对于遭受了自然灾害地区的百姓,朱高炽体恤他们的处境,不仅免除了他们的赋税,而且免费供应粮食和生活用品给他们。
  2. 朱棣时期有大量流民在外流浪,因为他们交不起税,所以逃到外地去。朱高炽上台后,让这些逃亡者全部回去,过去欠下的税一笔勾销。缓和了流民的这一矛盾。
  3. 为了搞清楚地方赋税的负担,朱高炽成立了一个调查小组,到江南各地调查情况。虽然朱高炽生前没看到调查结果,但是这件事为后来明宣宗朱瞻基实施减税计划,奠定了基础。

古代受了灾,一般都是朝廷来赈灾,但是赈灾的粮食可不是白给老百姓吃的,打欠条是一般做的事情,还有就是以工代赈,就是给朝廷免费干活换取粮食。

可是朱高炽在地方上闹饥荒的时候,完全免费地将粮食分发给百姓,这种气度,可能也没有几个皇帝有了。


总结:朱高炽的偶像,也是唐太宗。

朱高炽和朱高煦这兄弟俩,都是把唐太宗当成自己的偶像,只不过学习的方面有所不同。朱高煦想学习唐太宗的赫赫战功,再学习他杀兄逼父,从而夺取皇位。

可是朱高炽学习唐太宗,是学习他的察纳雅言,学习他的爱民如子,学习他的高瞻远瞩。两个人的境界高下立见。

可惜朱高炽在位时间太短了,只有9个月的时间。这9个月里,朱高炽做了一系列大事,如果再延续个几十年,他一定可以成为唐太宗那样的明君。

参考资料:《明史》

7

明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初十,即位仅仅十个月的洪熙帝朱高炽突发疾病,并迅速转危,于五月十二驾崩于京师(北京)皇宫,年四十七岁。远在南京的皇太子朱瞻基得到消息后,飞驰返回京师,甩开了意图对自己不利的叔父汉王朱高煦所派出的暗杀队伍,于六月初三抵达京师南郊良乡,然后会合朝廷迎接的使臣,入京主持父亲丧礼,正式继承皇位,以明年为宣德元年。朱瞻基即明宣宗宣德帝。

宣宗即位后,会同内阁辅臣,并听取了其他朝臣们的意见,给父亲洪熙帝上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上庙号“仁宗”。

按照儒家传统道德理念,“仁”是整个儒家思想的精髓,为“恭、宽、信、敏、惠”五德皆具者才能称仁,“仁者爱人”。所以洪熙帝的“仁宗”庙号,是对他相当高的评价,也以此概括了他的为人品性和一生中的成就功业。即使后来的《明史》(清人所修),对于他也是不吝赞誉、评价很高—

“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为何明仁宗朱高炽仅仅在位十个月,却在当时和后世留下了如此之高的赞美和夸奖,以至于被称为宽厚仁德之君?这就要从他的人生经历说起了。

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八月,朱高炽出生于北平(北京)燕王府,其父朱棣时为燕王,母亲燕王妃徐氏是魏国公徐达的长女,朱高炽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

少年时期的朱高炽端重沉静,言行严谨,并喜好读书,对于儒家经义典籍有着浓厚兴趣,儒家学说中的忠孝仁爱思想都有融汇贯通。其祖父明太祖朱元璋对于他的儒雅与仁爱很是赞赏,认为这个孙儿和其他孙辈不同,天性宽厚仁慈,将来必定是个爱民恤下的贤王。

洪武二十八年(1388年),十八岁(虚岁)的朱高炽被祖父太祖皇帝册立为燕世子,同时召他前来京师(南京),以便就近观察培养。当时和朱高炽一同被召入京师的,还有秦世子、晋世子、周世子等诸位年纪比较大的皇孙兼藩国继承人。

为了检视诸王世子的才干和反应能力,在他们抵达京师不久,太祖即安排诸皇孙在某天清晨率王府属官们,奉自己的圣旨前去检阅京师卫所驻军,以观察这些皇孙们的应变能力。秦、晋、周等诸藩世子们中规中矩地按照皇祖的吩咐完成了检阅任务,纷纷返回皇宫向太祖汇报结果,只有燕世子朱高炽迟迟未归,这让太祖疑惑不已、并隐隐有不快感觉。

过了许久,燕世子才返回皇宫,向太祖汇报检阅军队结果。太祖便问他:“为何比其他兄弟要晚回来这么久,是否耽搁误事了?”,朱高炽回答:

“没有误事,只是因为清晨寒冷,士卒们接受检阅需要很久,如果不吃早饭就列队受阅,会让他们因寒饿而没有精神,所以我命他们先吃完早饭,再行检阅,因此回来晚了。”

太祖本人是行伍出身、数十年浸淫军中,特别能够理解如何保持军队的战斗力,见孙子如此体恤士兵,不禁高兴地说:

“好!孙儿知道恤下,心性仁厚,是我朱家之福啊!”

之后,太祖又命诸皇孙们分别审阅奏章,以便考察他们的处理政事能力。其他皇孙们只能说兢兢业业、勉力处置,即无特别突出的建议、也没有很大的纰漏。而燕世子则对奏章进行分类,从中选取那些倾向于军队、百姓利弊的内容加以分析汇报,见解受到太祖的赞赏。

对于奏章中有文字表述的错误,朱高一般都将它们回避,不加以批驳。太祖于是问:“这些疏忽为什么不问?”朱高炽回答:

“小过失不足与上奏。如果穷纠其错,不免将令上奏之臣被惩戒,而奏章中有关军民利弊之事会因此遭受影响。因小失大。所以不敢惊动陛下。”

太祖很是满意孙子的沉稳厚道,于是再次考验他:“那么上古三代时,灾祸频繁,百姓们依靠什么生活呢?”朱高炽不慌不忙说:

“惟恃圣人恤民之策,以致太平。”

前后数次考验,太祖知道了朱高炽有善心、懂得体恤臣下,以圣人之道自勉,有着施行仁政、厚待百姓的贤德品质,终于是喜形于色,大笑着说:“我孙儿有圣人的见识啊!”

得到太祖赞誉的朱高炽返回北平后,开始以燕世子的身份辅佐父亲燕王朱棣管理燕藩封国。虽然他因为身体肥胖、行动迟缓,被父亲燕王朱棣认为不像自己勇武有力、能够驰骋沙场、建功立业,但是朱高炽是太祖亲封的燕世子,又是燕藩嫡长子,是名正言顺的燕藩继承人,而且朱高炽行动迟缓,但是头脑却不迟缓,而且为人忠厚仁德,太祖十分欣赏他,所以之后的日子里,朱高炽顺顺当当地在北平就任燕世子。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太祖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即建文帝。建文帝在方孝孺、齐泰、黄子澄等文臣的建议下,展开“削藩”策,意图将手握军权、镇守一方的诸叔削去藩封,收回权力。此后建文帝先后削去周、代、齐、湘、岷诸王藩国,而他最终的目标是诸王之首:燕王朱棣(太祖长子太子朱标、次子秦王朱樉、三子晋王朱棡均已去世,第四子燕王朱棣此时为太祖在世排行最长的皇子)。

建文元年(1399年),在建文朝廷的咄咄逼人态势下,退无可退的燕王被迫起兵“靖难”。而燕世子朱高炽,则在靖难中临危受命,代替出征在外的燕王,承担起坚守北平的重任。在之后数年里,朱高炽坚守北平、数次击退南军,保住了燕军的大后方,同时把燕军后勤粮秣管理得井井有条,为燕军最终取得靖难之役的胜立下汗马功劳,显示了作为燕王继承人的优秀品质。

洪武三十五年(建文四年、1402年),历经三年激战,“靖难之役”终于落下了帷幕:燕军在年初一路南下、势如破竹,于六月渡江破京师(南京),建文帝本人在京师大乱中失踪,燕王朱棣夺取了江山,成为大明第三代皇帝——明太宗(成祖)。

永乐二年(1404年),在考虑了两年后,成祖终于下定决心,放弃靖难时随自己出征战场、立下汗马功劳的次子朱高煦,立世子朱高炽为皇太子,明确了大明皇统所在。

自永乐六年(1408年)开始,至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止,在这十六年间,皇太子朱高炽一共受命六次监国,代替北征或者巡查行在(北京)的成祖管理京师(南京),除军国大事以外的一切庶政皆由己主持,合计监国时间超过了十四年。

在永乐一朝的诸多重大政治活动中,皇太子朱高炽几乎都参与其中,并在幕后做了大量切实有效的工作。同时,朱高炽借监国的机会来推行自己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政策,为将来登基后治理天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永乐十八年(1420年),行在宫殿完工,成祖决定第二年正式迁都,于是召皇太子进京商议迁都准备事宜。朱高炽奉诏北上途中经过山东邹县,在路旁看见民间百姓因灾而田土无收,只能持筐采野菜野果为食,心中恻然,于是下马进入百姓居所查看,见百姓衣不遮体、食不果腹,不由大为慨叹,命随从分赐宝钞,招集乡老询问疾苦。并令前来迎驾的山东布政使停止受灾地征收秋税,分发官仓存量赈济灾民。事后,朱高炽向成祖奏明此事,同时情况请求发放山东赈灾粮款,以恢复民生。例如这样的救济宽容政策,在朱高炽监国时期,还有很多例子。

正是在朱高炽的不懈主持下,永乐时期因成祖频繁发动军事行动、大兴土木及远航工程所带来的民力过大消耗、百姓赋税沉重的弊政得以稍稍减缓,社会经济不至于崩溃,民间可以不时休养生息。减轻了很多地方的负担,使得大明朝廷保持大体上的稳定。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六十五岁的成祖病逝于第五次北征回军途中的榆木川。在随军文臣杨荣、金幼孜的暗中安排下,御营内外秘不发丧,大帐日常饮食照常进献,外人不知道皇帝已经驾崩。杨荣则亲自率队抄小道疾驰返京,密报皇太子朱高炽,以成祖遗诏形式奉朱高炽继位。经过二十年的皇太子生涯及十四年的监国历程,朱高炽终于登上了天下至尊的宝座,成为大明第四代皇帝——明仁宗。

仁宗刚一即位,就下诏停止了之前宫中长期进行的珠宝、玉石、马匹、瓷器采办进供事项,免去了山东、北直隶征收香枣、布漆的杂税,并多次免除之前受灾地区的赋税和徭役,于原有基础上加大赈灾力度,停止大部分官卖物料。在仁宗轻薄徭役、善待百姓的一系列措施下,大明社稷得以巩固和稳定。

同时,对于长期和自己作对的两个弟弟: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仁宗大度地表现出了一个大哥、皇帝应有的气度:给两个弟弟各加禄米二万石,其他封赏也多有加赐。完全不计较之前为太子时两个弟弟多次对自己诬告陷害、想要取而代之的所作所为。这种宽宏大气,也是仁宗宽厚仁德性格的着重体现。

对于当年靖难成功时被诛杀、流放、削职的建文旧臣,仁宗即位后立即发布谕旨,赦免他们的罪名、恢复他们的名誉,已死者予以平反,尚在世者则重授官职、允许各自返回家乡。仁宗以此举措,大大缓解了朝野间的对立,赢取了天下人心,使得大明江山稳固,为后世子孙做出了人格上的垂范,不愧仁德之君。

在治国方略上,仁宗重用以杨荣、杨士奇、杨溥、蹇义、夏元吉等为首的一大批具有真才实学、为政公正勤勉、品行恭谨高德的贤臣,澄清吏治,废除苛政。并派遣监察御史分巡天下,考察各地官员,以惩办赃吏。经过一段时间的打击整肃,官场贪赃受贿情况有所减少,时称:

“故为守令者,无不洁已爱民,耳公于清议。”

仁宗的这些为政用人之道,使得朝廷政治逐渐清明,国家法纪严正,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发展,国库相对仓廪充实,百姓们也得以安居,天下从成祖时因频繁用兵、大兴土木而财政面临崩溃、人民负担沉重的局面中慢慢恢复过来,社会开始休养生息。这是仁宗在短短十个月治国时间内,最大的仁政表现。

洪熙元年(1425年)四月,就在仁宗去世前一个月,他还发布诏令,对于刑罚中的一些不人道的法令加以改进:

“朕惟刑法未尝敢以喜怒增损,卿等亦当虚心听察,量其情实,有罪不可幸免,无罪不可滥刑。慎用籍没及凌迟之刑,法司三奏不允,同三公及大臣执奏,必允乃已,永为定制。其于法外用鞭背等刑,以伤人命,此后不许加入宫刑,绝人嗣续。自今惟犯谋反大逆者,依律连坐,其余有止坐本身,毋一概处以连坐之法。”

根据这份谕旨,明朝相关法司废除了对犯人的滥用肉刑、和惩处犯人时株连其亲属(谋叛、谋逆等罪除外)的做法。通过这些法令的改善,儒家所提倡的仁爱、孝悌思想得到了实施和维护,仁宗仁德爱民的形象也更加深入人心。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在位仅十个月的仁宗朱高炽因病驾崩于皇宫钦安殿,临终前还留遗诏嘱咐皇太子朱瞻基及群臣:

“朕既临御日浅,恩泽未浃于民,不忍重劳,山陵制度务从俭约。”

继位的宣宗秉承他的意愿,在昌平天寿山成祖长陵左侧为他修建了简朴平实的皇陵——献陵,献陵也是十三陵中、几乎最为狭小简单的(思陵除外。)

仁宗在位只有十个月,洪熙年号也只使用了一年,但是他在这短短的执政时间里,励精图治、革除弊政、稳定局势,使大明“天下益归心”,有力的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他宽厚仁爱、简朴亲民的品格也使天下臣民们改变了对之前太祖、成祖皇帝治国严厉、为政暴烈的帝王印象,仁宗的个人魅力也很好地团结了朝野各个阶层。

仁宗御真

洪熙时期,由于仁宗本人崇敬儒学,践行忠孝思想,所以这期间间儒家理论学识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儒家士大夫与君王共治天下的理想自此得以实践,文官们从这个时候起真正与皇帝开始行为理念一致,后世影响大明二百年的政治格局就此奠定,仁宣盛世也是这个时候打下了深厚的基础,明朝获得了社会进一步的发展和长期的相对稳定。这些都和仁宗所秉承的宽容仁德、厚待臣民、仁爱治国的理念是分不开的,明仁宗朱高炽无愧于一代仁君的称号。

8

朱高炽虽然登基为帝仅一年,但是他的太子监国生涯却长达13年。评价朱高炽自然不能以他当皇帝的几个月的政绩来评价,而应该把太子监国的13年算成他的执政生涯,以此来评价朱高炽,才算是合适。

朱高炽在永乐二年(1404年)被立为太子。从永乐七年(1409年)被明成祖下令监国到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驾崩期间,朱高炽受命监国6次,在六次监国期间,朝廷大事都由朱高炽决断,所以朱高炽是永乐年间仅次于明成祖的明朝最高统治者,朱高炽其实为当时的大明王朝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太子监国时期稳定朝政

在明成祖时期,朱高炽实际上是作为朝廷的二号人物存在的,他的六次监国时间至少在13年以上,占据永乐一朝三分之二的时间,在监国期间,主要处理大明帝国的日常事务,除了重要决策由朱棣决定之外,其他的大小事务都有朱高炽决策。也就是朱棣所举行的重大政治事项都有朱高炽在幕后主持后勤工作,也就是永乐年间的政绩也有朱高炽的一部分功劳。

明成祖朱棣虽然被很多人喜欢,但是从永乐年间的情况出发,朱棣是一个好大喜功的君主。他在夺取皇帝之位后,进行了四项大规模创举:

  • 五次攻打蒙古
  • 四次出兵安南
  • 六次组织大规模贸易船队进行远洋远航
  • 迁都北京,并且大规模扩建北京城。

当然这四项创举是有其意义的,迁都北京和攻打蒙古是为了加强北部边防,增强国防力量,组织远航船队是为了加强明朝对外联系。

但是这些活动还是同时并举,这些都需要巨额的金钱和粮草:

  • 攻打蒙古每次出征都是携带数十万兵马,而数十万大军的背后是几百万的民夫输送粮草,而且几次征讨使得“戎马资储十丧八九”。消耗钱粮无数。
  • 征服安南,安南战争同样损耗数十万大军,粮饷和军费都到达百万以上。明朝在当时还需要从内地调运粮食供应安南百姓的生活需要。
  • 营建北京的工程长达十几年,对于北京全城进行改建和扩建,除了征调大批工匠、士兵、百姓和囚徒组成建筑北京城外,还在湖北、江西、浙江、山西、四川进行大规模伐木行动,而这些人的粮草是从南方转运到北京。
  • 郑和的远洋航行共六次,每次有三万多人参加,大小船只一百多艘,但是远洋航行以友好贸易为主,并没有得到多少利益,这使得远洋航行耗费无数。

四大创举的进行使得明朝内部出现大量的起义军,也使得明朝上层官僚反对这些大工程。而作为监国者的朱高炽就是其中之一。

朱高炽在监国行政过程给予一定的宽容政策使得明朝的民生有所缓解,而且他本人对于明成祖朱棣的大规模工程并不满意,虽然在朱棣的压迫下,朱高炽被迫配合朱棣的工程和战事,但他对于大明帝国的超负荷运转状态是十分清醒的。所以在太子监国期间尽量进行宽容政策,维持大明王朝的相对稳定。

发布诏令,拨乱反正,维护大明王朝的统治。

在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病逝于北征途中,朱高炽继承皇位,在稳定局势后,朱高炽颁布了《登极诏书》,《登极诏书》大规模废除了朱棣时期的大工程和战事,同时朱高炽进行稳定务实和安定民生:

  • 停止对于蒙古的大规模战事和远洋航行。
  • 准备承认安南独立,从安南撤军,丢弃这个沉重的财政包袱。
  • 免除百姓拖欠的赋税,赦免罪犯,停止皇家采办和征收物资。
  • 准备南迁南京,因为通过运河从南方输送物资前往北京,浪费太大,朱高炽想要迁回南京,避免浪费民生。
  • 赦免建文帝时期被朱棣贬罚为奴的大臣家属,恢复了这些人的自由,给予建文帝一朝合法性。

在朱高炽的推动下,永乐年间的弊政得以扭转,社会经济得到恢复,百姓负担也减轻了很多。朝廷的政治环境也得到解脱,不在出现永乐年间的冤狱和血案事件。明朝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和安定的新时期。

由于朱高炽的政策符合当时明朝士民的期待,所以这一时期明朝走向繁盛时期,在朱高炽去世之后,朱高炽的拨乱反正的政策被儿子朱瞻基所继承,朱瞻基继续推动朱高炽的政策,明朝从安南退军。整顿和完善了明朝的政治制度,继续实施扶持农业发展的措施,所以这一时期,明朝迎来了“仁宣之治”。

结语:仁是朱高炽的庙号。

朱高炽在太子监国和统治期间对于大明帝国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在他的推动下,明朝获得了进一步的稳定和发展,可以称得上一个有作为的皇帝。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仁”字,“仁”字来源于朱高炽的庙号,并非谥号,朱高炽的谥号是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非常长,而且都是溢美之词,这也是明清时期的惯例。而朱高炽的庙号是“仁宗”,庙号的选择不一定来自谥法,他只有简单的褒贬之意,而且从字面上讲,都是好词。所以“仁宗”只是褒称。

9

我是南岭说史,以下是我的回答:

朱高炽是明朝的第四位皇帝,庙号仁宗。那么为什么在位仅仅一年的他,能够称得上仁这个庙号呢?

首先,庙号是什么,和在位多久没有多大的关系,就算明泰昌帝朱常洛在位仅仅一年,也得了个光宗的庙号,至少是没有贬义的。

谥法之中关于“光”,相对来说其实还不错:

功格上下曰光;能绍前业曰光;居上能谦曰光;功烈耿着曰光

一般来说,定庙号是和皇帝在位期间的作为有关的。

明仁宗在位一年,做了不少好事儿。

朱高炽的父亲明成祖朱棣是通过夺取侄子的皇位,才成为皇帝的。因而,朱棣对待建文帝时期的一些大臣有着严厉的处罚,朱高炽即位后,赦免了建文帝的旧臣和遭到连坐流放的官员家属。

同时,朱高炽还多次对受灾地免除税粮。

宥建文诸臣外亲全家戍边者,留一人,余悉放还。辛亥,揭天下三司官姓名于奉天门西序。癸丑,免被灾税粮。

百姓历来是不喜欢战争的,安安乐乐过日子是最幸福的。

朱高炽的父亲有战争爱好,他却不喜欢,因此他取消了大规模的用兵,又取消郑和下西洋活动,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他下令减免赋税,对于受灾的地区无偿给以赈济,开放一些山泽,供农民渔猎,对于流民一改往常的刑罚,采取妥善安置的做法。

等等做法,开创盛世,足以称仁。

10

从1424年9月登基,到次年5月病逝,朱高炽在位满打满算仅有200多天,可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这位大胖子皇帝的作为却足以称得上“仁”这个的谥号。


首先,朱棣靠靖难得位,说白了就是造了侄子的反。所以为了宣称自己的正统,他对朱允炆的旧臣采取了残酷的政策,很多大臣被杀,家眷沦为奴隶。朱高炽登基之后,马上下达诏令,为这些人平反,没有死的官员恢复了官职,沦为奴隶的家眷们则重获自由。收获了人心,也让大明初年的这场内乱得以真正的平息。

从朱高炽开始,内阁成员可以兼职其他职位,比如内阁成员可以兼任六部尚书、侍郎等,这让只有五品的阁员的地位开始提升,明朝的内阁制度,在他的手里得到了完善。这在无形中更是收服了官员、士子们的心,自仁宗以后,官员们敢于直言劝谏,而内阁制度的完善,也造就了大明的名臣时代。


不仅把父亲造成的冤案平反,朱高炽还对爷爷朱元璋创建的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首先废除了洪武年以来的严酷刑法,这让历经了胡惟庸案、蓝玉案等波及甚广的人们不用再去担心脑袋随时搬家,开始敢于着手一起治理国家。

提拔任用人才能吏,打造了杨荣、杨士奇、杨溥这个被成为最强内阁的“三杨内阁”,裁撤冗官,制裁庸官贪官。

虽然废除了酷刑,并不意味着仁宗放松了对官员的监督,他完善了监察机制,御史按期巡查天下,督察吏治。


在朱高炽一系列举措下,大明王朝的风气为之一新,他本人虽然仅仅二百余天便去世,却为儿子朱瞻基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是大明“仁宣之治”的开启者和奠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