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三国时的蜀国到底有多强?

三国时的蜀国到底有多强?

2020-07-23 15:59阅读(78)

三国时的蜀国到底有多强?三国时,蜀国军队的战力到底有多强?:客观的说,蜀汉是实力最弱的一方,而且,蜀汉政权是建立在刘备多年征战的名望上的国家,这么说吧

1

客观的说,蜀汉是实力最弱的一方,而且,蜀汉政权是建立在刘备多年征战的名望上的国家,这么说吧,东汉末年的行政单位有13洲,相当于今天省级别的,曹魏集团拥有9个,东吴与蜀汉争夺荆州,将荆州一分为二,而吕蒙偷袭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荆州就落入东吴手里,东吴就有3个洲,而蜀国只有1个洲就是益洲。

这块提一句,也有
做14洲的说法,就是把当时大汉天子当时被董卓强行迁都洛阳的司隶洲,曹魏统一北方后为了更好的管理,将凉州和司隶洲部分城市划分了雍洲,就是14洲了,不过这个不影响实力评估,因为都是曹魏自己的行政区域!

通过行政区域就明白了,当时的蜀汉就有一个洲,很多小伙伴看地图觉得那个益州很大,其实,益州确实很大都是很多都是山脉,还有南蛮地区接壤就是后来诸葛亮的七擒孟获就是为了稳定南方。说洲的时候主要看的是人口,当时连年战乱,民不聊生,人口锐减,下面一组数据

曹魏人口数量:443万

东吴人口数量:230万

蜀汉人口数量:94万,

而且,这是魏蜀吴建国时的人口,也就是说刘备刚建立政权后就伐吴,夷陵大败后,人口需要减去一部分,同样东吴也有相应的损失。从疆域以及人口数量上就能看出来,蜀汉至始至终都是三方中最弱的一方,刘备死后,诸葛亮掌权,稳定南方,休养生息几年才有了一点规模,其实就像司马懿说过,诸葛亮北伐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曹魏是举全国之力敌一隅。而诸葛亮也是很难呀

因为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过,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诸葛亮也明白,北伐很艰难,但是就像对刘禅说的,如果偏安一隅,诸葛亮在世可保蜀汉无忧,如果诸葛亮死了呢?坐视曹魏发展壮大?

曹操在赤壁败了之后,就提出休养生息的国策,兴修水利,开垦屯田等一系列举措实际上就是明白自己已经不能统一全国了,要把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后人了,如果诸葛亮不北伐,十年时间,益州一个洲的发展无论是经济和人口永远跟曹魏是天壤之别,而且时间越长,距离会越差越大!所以,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北伐拼的一线生机。其实,东吴也深知这个道理,大部分朋友都是通过三国演义知道三国历史的,其中对东吴记叙的少,其实诸葛亮在北伐的时候,东吴也没闲着,孙权自从得到荆州以后对战略部署已经满意了,所以也开始不断的北伐与诸葛亮呼应,无奈遇到曹魏大将张辽。

每次谈论此事,我真心觉得诸葛亮艰难!在早期《隆中对》中诸葛亮大致意思说的是,先得荆州立足,在得到益州,然后休养生息,待天下有变,遣一上将,水、陆并进,指的是汉中和荆州。然而,好好想想这句话有两个前提:

第一是待天下有变,有变就是蜀汉休养生息很好,然后,要不就是东吴和曹魏大的不可开交,要不就是曹魏自己内乱,这是第一个条件,

第二是水陆两军并进,主要是荆州水军,诸葛亮北伐时候就每每想起,荆州在手…………

可见诸葛亮北伐是无奈之举,诸葛亮自己定下的前提,而北伐时这两个条件一个都没有。而诸葛亮悲剧在于,曹魏当时并没有内乱,内乱发生在诸葛亮死后,曹魏才相继出现,司马懿夺权的高平陵之变和淮南三叛等。

数次北伐,耗尽了蜀汉的国力,而后姜维掌权,蜀汉政权的诸多不稳定因素,让蜀汉成为第一个被灭掉的国家。

所以,蜀汉从头至尾都是三方中最弱的一方!而蜀,吴,如果能精诚合作的话,在荆州问题上能有个妥善的解决办法,然后齐心北伐才有一线希望。不然,坐等,时间越久,与曹魏的差距越大,发展速度,保守估计,比东吴快3倍,蜀汉要快5倍左右。

2

三国时期蜀国的土地最少,公元219年关羽取关中这是蜀国的巅峰时期,进樊城让很多对曹操有反意的官员纷纷响应,关羽威震华夏,曹操欲迁都,后听司马懿之言联合东吴夹击关羽,关羽亡、丢荆州。

刘备起兵伐吴,陆逊火烧联营刘备兵败,蜀国由盛转衰。

刘备白帝城托孤,刘禅继位。诸葛亮独掌大权,然而北伐却没有很大的建树。蜀国内部政权主要有荆州党和益州党组成内部争权严重,这也是曹魏优先灭蜀的原因。蜀国看似强大实则内忧外患严重。

3

关羽丢失了荆州是蜀汉最终失败的缘起。荆州失陷前,蜀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基本上达到了《隆中对》中诸葛亮设计的战略态势:“……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这一战略构想的关键实际上在于荆州,因为巴蜀是是典型的“天牢”地形,道路难行,“外人不得入,内人不得出”。如果以巴蜀作为战略基地进攻曹魏,就必须有另一路兵力进行策应,或者本身就作为策应军出现。但是,刘备与孙权联合的基础是“联合抗曹”,重点在于“抗”字,而不是“攻曹”,否则力量的均衡会打破。所以才有“关羽得志,吴必不喜”,孙权会看着刘备坐大而不闻不问吗?再加上关羽外交上的幼稚,所以只要刘备军一胜,孙权立刻就抄了他的后路。 荆州虽失,蜀汉当时的军事实力仍然十分强大,如果陈兵吴蜀边界,孙权恐怕也会乖乖的将荆州还给刘备,继续保持原来的均衡,事实上孙权也就是这样想的,所以派诸葛瑾到蜀国谈判,但是刘备昏了头,非要灭吴。要知道,当时三国各自的实力任谁要想凭一己之力灭掉另一家都是不可能的,所以彝陵大败是必然结果。 彝陵大败是蜀国损失惨重,一大批老成宿将或病死或阵亡,一大批久经战阵的士卒或被俘或战死,据估计损失精兵4万多人,军事上实际已经失去了本钱。之所以没有立刻灭亡,还要得益于魏吴两家的制衡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刘备死后,诸葛亮六出祁山,在军事上实际上也只是以攻为守,御敌于国门之外。但这种做法实际上也是饮鸩止渴,但是蜀国的国力使然,诸葛亮明知道是毒药也只能硬着头皮喝下去了。 而且,诸葛亮和后来的姜维对魏国不断的骚扰也有利于吴蜀同盟的稳固,使魏国难以腾出手来收拾吴国。但是到了后期,随着魏国越来越强,原来的均衡已经被打破,魏国(或说司马父子)已经拥有了消灭两个国家的实力。

4

可以说,曹操赤壁战败到汉中再次战败到关羽败亡这个阶段,正是一个关键节点。

曹魏在那个时候首先进入了青黄不接的阶段,不仅仅东南西北都有强敌,自己的大将也开始老了,曹操自己也明白自己快game over了。这个时候一直是蜀和吴在攻,魏在守。可怜吴好像自从孙策死了后哪一个名将都没啥进攻的能力。三大名将周瑜陆逊和羊牯都更擅长守。

如果不是吴偷袭,蜀很有可能在那个时候会打到魏很深的地方。那个时候还有归汉的人心。

也就是这个原因会偷袭,我觉得不是为了什么荆州。如果蜀打败了魏,吴也肯定很快完。吴一直扮演了搅屎棍的角色,谁强我抵消掉谁,所以三国他最后一个灭亡。

如果关羽不打樊城,一开始都想结亲示好的,有这么个强人替自己挡着敌人,何乐而不为。何必偷袭。拿来了轮到自己扛。最终也就是从这里被晋突破而灭的。

有鉴于此,当时的蜀很强大。拥有一大批乱世里杀出来的将领,不像吴那些将领只是在江东小打小闹。夏侯渊和于禁失利,对魏打击很大,除了曹操亲自出马别人几乎是挡不住了,但是曹操已经打不动了。

刘备要灭吴也是思路正确的,灭了吴才有机会继续统一,否则吴还会继续捣乱。只是看来他不擅长南方丛林作战,而且主要军事统领都先后蹊跷的死了。

只能说孙权真的命好,而且好的刚刚好,要统一全国嘛没这能耐,张辽的逍遥津也拿不下,他一死吴就扛不住。如果他不偷袭荆州可能不等寿终吴就被拿下魏的汉拿下了。那除了西汉东汉又多一汉。算南汉?后汉?后面的都要改名字。汉这是寿数到了没救了。

5

直接看数据说话,根据陶元珍和李剑农先生的三国食货志

续汉书郡国志注引帝王世纪:「景元四年,与蜀通计,民户九十四万三千四百二十三,口五百三十七万二千八百九十一人。」

这段话的意思是,魏国灭蜀后,核查人口共有五百三十七万。

通典食货典:「除平蜀所得,当时魏氏唯有户六十六万三千四百二十三,口有四百四十三万二千八百八十一。」

魏国在灭蜀国前共有人口四百四十三万

做一个简单的计算的话蜀国人口在九十万作右。大约是魏国的五分之一

那当时其他势力人口怎么样呢?拿当时辽东军阀公孙渊来说(就是被司马懿千里奔袭击杀的那个)

晋书宣帝纪谓司马懿於景初二年平远东,「收户四万,口三十馀万。」

公孙渊人口在三十万左右才,将近蜀国的三分之一。光从人口上来看,蜀国是十分弱小的。

再看军事

晋书文帝纪载诸葛诞作乱时司马昭所上表有云:「今诸军可五十万,以众击寡,蔑不克矣。」

魏国有五十万兵力。

蜀志後主传注引王隐蜀记:「又遣尚书郎李虎送士民簿,……带甲将士十万二千。]

蜀国灭亡前夕,兵力在十万上下。

吴志孙皓传注引晋阳秋:「浚收其图籍,……兵二十三万。」

吴国则有二十三万。

这是军事和人口方面的,其他如对外战争战绩,贸易,我有空查阅资料补上

6

不好意思,真实三国历史中,蜀国是最弱的势力,一点都不强。


当然,如果只看《三国演义》,肯定会认为蜀国是当之无愧的最强力量:诸葛亮大智若妖,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张飞喝断当阳桥,赵云长坂坡七进七出……这样的力量,怎能称之为弱呢?


然而真相是,小说创作与真实史实存在差异,诸葛亮固然多智,五虎将固然英勇,但除了这几个大家耳熟能详的角色之外,蜀国再无其他资产了。图霸天下,光有这么几个人是远远不够的。


三国时期的历史情况是曹魏占据中原,天下十四州有十州在手,人口、土地、军事力量、资源储备都是三国中最强;吴国地处江南,生活富庶,孙氏父子从小便扎根于此,手握三州,众志成城;至于蜀国,鼎盛时期也只有一州在手,而且几乎是全民皆兵的状态,占据地理优势勉强自保而已,而且这份天险也并不是刘备用军事力量打下来的,众所周知,刘备是被请进去的。


对于蜀地来说,刘备军团完全是外来力量。刘备、张飞是河北人,关羽是山西人,黄忠河南人,马超祖籍陕西,诸葛亮出生于山东……发现了吗?蜀国建国的核心力量,没有一个是蜀国人。不是本地人,就意味着没有可用的宗族关系,刘备政权和蜀国的国民之间是存在距离的。而且,这种状况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在人才的储备方面捉襟见肘,蜀地名仕大多瞧不起刘备,也不愿为之效力。


因为人才储备不济,所以蜀国在核心力量相继去世之后,就走向了断崖式的下跌。刘备晚年出征吴国,夷陵之战几乎是一触即溃,这才上演了白帝城托孤的戏码。到了公元262年,司马昭对蜀地的认定便是四个字“师老民疲”,进而一举灭亡蜀国。


如果蜀国真的很强,怎么会是三国中最先灭国的一个呢?

7

客观地说,蜀国并不弱,三国排名前期应该是魏蜀吴,后期是魏吴蜀。三国时期,魏国基本在占据了半壁江山,无论政治经济军事来说,曹操都稳稳地控制着天下三分而有其二的局面,而吴蜀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它们的由来也基本是刘备孙坚在正统的汉家朝廷混不下去的结果。曹操一直代天子讨不臣,在南征北战的过程中处于攻势,而吴蜀都是处于守势,赤壁之战也是吴蜀联合反抗曹操的讨伐。其中吴国基本是全程在防守,除了小规模的配合蜀汉进攻曹操,它们最大的进攻战役在于杀关羽夺取荆州。而反观蜀国,关羽死后还能动员起号称七十万的大军讨伐东吴,吓得孙权几乎要向刘备称臣,但可惜的是刘备不允许,其他的小规模进攻包括了诸葛亮的六出祁山,平定南蛮少数民族和姜维的九伐中原。由此可见,蜀国的军力前期是强于东吴的,武将有关张赵马黄,文有卧龙凤雏,而他们经不住岁月的凋零,这个客观原因还是跟他们的疆域有关。当时曹魏的中原是天下最好的地方,人口土地众多,经得起消耗。孙权的江东虽然尚未完全开发,但是自古有渔盐之利,仅次于曹魏。刘备占据的两川之地虽然号称天府之国,易守难攻,但是在那个时代根本养不活足以支撑庞大帝国的人口和军队,以至于后来诸葛亮自己都要屯田来休养生息。结果是诸葛亮在出师表的时候已经表达出了再不打等士兵老了就没兵了这样的感慨,正是这个原因最开始三足鼎立的局面最先垮塌的会是蜀国,后来是魏国和吴国,最后由继承了曹魏遗产的司马家篡魏立晋,一统天下。


8

之所以认为三国时的蜀汉强,是因为罗贯中写了一本《三国演义》,在《三国演义》中,以刘备为首的蜀汉,有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五员大将,而这五虎上将的武力,简直是吊打其它武将,相反在曹操和孙权那边,武将的武力值都不如蜀汉五虎上将,存在感也不如蜀汉五虎上将。

蜀汉除了有五虎上将,还有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有了诸葛亮的存在,蜀汉军队简直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哪怕打了败将,只要在最后关头拿出诸葛亮的锦囊来,拆开一看按里面的计划行事,保证反败为胜,而且没有悬念,这样的蜀汉焉能不强!



说到底,说蜀汉强,无非就是武将强+诸葛亮多智谋,造成一个感觉,就是蜀汉在军事上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并不是说蜀汉的综合实力很强,相反,蜀汉的综合实力并不强,在三国中,有着最少的人口和面积最小的地盘。

现在来说说蜀汉有多强?




先说五虎上将有多强?可以这么说,三国演义武力排名前十的武将,蜀汉占了5个,就是五虎上将,分别是赵云(排第2),关羽(排第4),马超(排第5),张飞(排第6),黄忠(排第7)。

曹魏前十只有2人上榜,分别是典韦(排第3)、许褚(排第8),东吴前十也只有2个上榜,而且位次在最后,分别是孙策(排第9)、太史慈(排第10),另外还有一个不属于三国任何一国的吕布排在第一位。



再来看看五虎上将的战斗力。

赵云,号称“常胜将军”,一生大小百余仗,全未败过,尤其是长坂坡大战,赵云以一人之力对抗百万曹军,七进七出,如入无人之境,抛不可挡,一战杀死曹营五十多名大将,令曹军胆战心惊。

汉水之战,赵云为救黄忠也是英勇善战,还以空城计智退曹操大军,吓着曹营名将徐晃和张郃不敢出战,赵云直到七十多岁时,还在为蜀汉征战,阵前力斩西凉名将韩德一门五将。



在赵云面前,曹军基本上就是渣渣,赵云一个人可以打几十万曹军,这还不够强,曹军在赵云面前简直就泥巴做的,一枪好几十个,一个赵云就如此了,蜀汉能不强吗?

关羽,号称“名将克星“,关羽是天下闻名的勇将和忠义的代名词,一生斩杀名将最多,河北名将颜良、文丑都在关羽手下没走过三个回合,就被斩杀,襄樊之战,曹营名将于禁被擒,庞德被杀,关羽威震华夏。



同时关羽也是曹操最为器重的大将,曹操手下人才济济,猛将如云,可是曹操独独钟情关羽,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关羽比曹操所有大将都要强,一个关羽尚且如此,蜀汉能不强吗?

张飞,号称”猛将克星“,张飞能与天下第一的吕布大战一百回合而不败,从来没怕过吕布,也没有败给吕布,反而是越战越勇,虽然有”三英战吕布“,才战败吕布,但是比起曹营六员大将才能战败一个吕布,张飞比曹营大将强多了。



张飞与大部分曹营大将都有交手,从无败绩,不是平手,就是胜利,长坂桥前一声吼 ,百万曹军不敢动,还捎带被吓死一个,而且张飞的名字是被曹操唯一记在锦袍上的,在战争中遇到要躲开的名字,张飞能在百万大军中取敌方首级如探囊取物一般。

同样,百万曹军在张飞眼前如同不堪一击,有将如此,蜀汉还不够强大吗?



马超,名将世家之后,勇猛不输张飞,曾经杀得曹操割须弃袍,差一点丧命,马超能与张飞、许褚等猛将大战三百个回合而处于不败之地,这种猛将,曹宫只有一二个,而蜀汉有五个,蜀汉还不够强大吗?

黄忠,宝刀虽老,依然无敌,定军山一战,黄忠斩了曹魏关中主帅,这可是天大的功劳,而且当时黄忠已经六十多岁了,算老将了,尚且能斩了夏侯渊,要是年轻,估计是打遍曹营无敌手,这还不够强吗?



这还没有完,蜀汉还有一个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简直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神机妙算,例不虚发,自从蜀汉有了诸葛亮,曹军与蜀汉的交战从来没赢过。看看诸葛亮的战绩和功劳,出使东吴舌战群儒力促孙刘联盟,草船借剑三天借来十万支箭,赤壁之战借东风大破曹军,三气周瑜让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空城计智退司马懿数十万大军等等。

哪怕蜀汉处于再艰难的状况,只要诸葛亮出马,立即扭转战局,反败为胜,这还不够强吗?



在三国演义中,有了五虎上将再加上诸葛亮这个组合,就让蜀汉显得相当强悍,简直吊打曹魏与东吴,让曹魏和东吴显得没有存在感,所以我们显得蜀汉强,而且蜀汉历史上,其势力的扩大是后来居上的,从一无所有到封土建国,完全是靠武力仅仅用了十年时间打出来的,这还不够强吗?

9

虽然蜀国直到灭亡时,人口也不过94万。国土面积更在魏蜀吴三国里属最小。但这样一个“小国”,却能顽强坚挺四十二年,甚至一度挥师北伐,杀得“超级大国”曹魏龟缩不出。自然有其强大之处。

不过,比起军力水平来,下面这几个独家产业优势,才是蜀国安身立命的强大本钱。甚至可以说,是蜀国留给华夏民族发展史的技术贡献。

一、稻种改良

三国时代战争频繁,粮食需求自然急红眼。魏蜀吴三方政权,家家都玩命修水利开荒田,水稻种植更火热推广。耕地面积最小的蜀国,稻种水平却走在了三国时代最前沿:蜀国特产的“青芋稻”、“累子稻”、“白汉稻”品质优良,以《六朝经济史》形容说“大而且长”。产量也是遥遥领先。《华阳国志》记载:蜀国土地最肥沃的绵竹地区,这类强大稻种已是遍地耕种,粮食亩产是东吴亩产量的五倍以上。

诸葛亮五出祁山的威武,蜀汉大军一度压制曹魏的风光,多次顶住魏国狂攻的顽强。就来自这强大粮食生产能力,撑起的雄厚底气。

二、蜀锦

如果说新型的稻种,为蜀国积攒了坚挺的本钱。那么美丽的蜀锦,更是蜀国享誉古代世界的标牌。

蜀地的丝织业,早在东汉时就已十分红火。刘备入主蜀地时,就曾被深深震撼到。蜀汉政权开国后,更是玩命狠抓丝织业:官府设置“锦官”,专门负责官府丝织,仅成都的官营手工业工匠,人数就有近八万人。蜀汉丞相诸葛亮更亲自在府里种桑树,成都百姓也是家家纺织,几乎到了“机杼相和”的地步。成都因此也被称为“锦城”,是为三国时代中国头号丝织工业城市。

经过蜀汉政权一轮轮强心针般的举措,蜀地的丝织业,也迅速进入爆表状态。美丽耐用的蜀锦,不但产量飙升,精致更是冠绝天下。甚至在蜀汉的“死敌”曹魏地界上,都是大受欢迎,不但曹魏贵族们时常拿来炫富的奢侈品,市面上更如货币一样流通。还沿着丝绸之路走出国门,在波斯罗马等地火热畅销。大量的钱财也源源不断流入蜀汉。

热火朝天的蜀国丝织业,价值就这么堪比“印钞机”。强大“吸金”效用,恰如诸葛亮感叹:决敌之资,唯仰锦耳。蜀汉大军一次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就是靠火热的蜀锦产业,年年靠谱输血。

甚至就在蜀汉不战而降后,魏国军队仅在蜀国的宫室里,就一口气搜出了八十万匹蜀锦。当场把视蜀锦如宝物的魏国军将们惊呆——您还有这么多钱,怎么说不打就不打了呢?

三、淬火技术

三国烽火连天,冶铁锻造产业,自然是列国核心产业。其中的最高精尖技术,却恰掌握在蜀汉手中——淬火!

淬火,即冶炼中的“金属热处理”技术,将刀剑反复加热后再冷却,以提高兵器的硬度。虽说这个技术在战国时就已诞生,但长期以来技术门槛极高。偏偏蜀汉丞相诸葛亮慧眼识英,发掘出一位擅长淬火技术的人才:蒲元。

深感诸葛亮知遇之恩的蒲元,从此也甩开了膀子,他把原先只是工匠们秘传的淬火技术,无私传授给蜀国工匠们。蜀国冶炼业在加热冷却处理等专业技术上,迅速领先列国。很多在魏吴地区只能作为“宝刀”的强悍兵器,在蜀国实现了规模生产。诸葛亮北伐时,蒲元一次就为诸葛亮打造钢刀三千口,如此水准的军队,堪称武装到牙齿!

蜀汉大军强悍的战斗力,多次以少敌多,杀得曹魏龟缩防御的神器表现,也多亏这强大淬火技术,源源不断提供的“硬家伙”。

四、造船业

说到三国的造船业,“三国迷”们第一反应是想起东吴。如果论造海船的技术,东吴当时确实独步东亚,但如果论起造江船的技术,低调的蜀汉有多强大?孙权是很有体会的——刘备讨伐孙权时,那水陆并进的阵仗,大规模的江船舰队,当时就吓出东吴一阵冷汗。

虽说蜀汉的造船业发展,史料里的记录很简单,但是三国归晋前的一桩典故,却正揭开它强大面目:西晋决心伐东吴后,坐镇蜀地的王浚,凭着昔日蜀汉的造船工场全力开工造船,规模是“舟楫之盛,自古未有”。造船工场刨下来的木屑,都是沿江而下,流到东吴地界竟遮蔽江面,又把东吴人吓一跳。

也正是借助蜀汉的造船家底,西晋终于造出了碾压东吴的巨型楼船,以势如破竹的方式扫平南北。只是这强大产业,最后还是给别人做了嫁衣。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10

蜀国不算强吧,三国之中蜀国已经是最弱的了。论实力,应该是魏国第一,吴国第二,蜀国垫底。



首先,从地盘上讲,魏国统一北方,领土面积是最大的,吴国得到荆州后是第二了,蜀国主要以现在的四川为基业,面积是最小的。

其次,兵力上魏国人口多当然兵力最强大了,蜀国兵马就比较少了,是最弱的。

第三,从人才上说,蜀国也是最少,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便是当时的真实写照,自从五虎上将死后,蜀国便人才凋零,后来张苞,关兴,孔明也相继而亡,蜀国可谓是内治无人,外无良将,最終宦官当道,贤臣渐渐疏远。反观魏国,钟会和邓艾都是文武双全,难得一见的将才。

第四,君主相差甚远,蜀国刘备死后刘禅继位,阿斗小时候被刘备摔傻了,智商简直和三岁小孩差不多,后来宠信宦官谗言亲小人,远贤臣,蜀国日渐衰弱。而魏国曹操后曹丕继位,曹丕之后曹睿继位。曹丕颇有心计,曹睿比他老子差一些但总算智商正常,至少比阿斗聪明多了。

第五,蜀国连年征战,没有休养生息,导致国力日弱我。先是刘备东征兵败,国力大损,后来诸葛亮南征蛮王,也是虚废了不少力量,紧接着诸葛亮来了个六出祁山,基本一年一次,人力、物力、财力、粮草都损耗不少,然后姜伟又来了个九伐中原,这么多的战役导致蜀国空虚。

因此,蜀国是三国中最弱的,并不算是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