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光绪皇帝实行百日维新,真正触怒慈禧太后的导火索是什么?

光绪皇帝实行百日维新,真正触怒慈禧太后的导火索是什么?

2020-07-23 12:01阅读(77)

光绪皇帝实行百日维新,真正触怒慈禧太后的导火索是什么?:戊戌变法仅仅进行了103天,被称为百日维新。这次变法的失败,人们往往以为是触动了守旧派的利益,被慈

1

\"戊戌变法\"仅仅进行了103天,被称为百日维新。这次变法的失败,人们往往以为是触动了守旧派的利益,被慈禧太后强力扼杀的,其实真正原因应该是:光绪皇帝与那些只会空谈的书生们自作自受,误己误国。



光绪实行变法,顺应历史潮流,这对正处于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大清来说,可是一场及时雨,不仅清政府中那些有远见的风云人物如李鸿章、张之洞以及袁世凯等人支持,就是慈禧也并不反对。慈禧曾对光绪说:



“凡所施行之新政,但不违祖宗大法,无损满洲权势,即不阻止。”

这句话亮明了慈禧对变法的态度:只要你们不动国家根本,做的不是太过分,我就睁只眼,闭只眼。这本身就有放权的意思,如果以光绪为主的维新派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而能稳扎稳打,踏踏实实,将改革凌驾于夺权之上,那么这次变得很有可能会取得圆满成功。

可是光绪帝太想掌权了,竟想架空守旧的军机大臣,掌握军政大权,甚至提出了“归权光绪″的要求,进而架空慈禧太后,这就触及了慈禧的底线:我可以看着你变法,但你的利益必须不能危及我的利益。



因而慈禧太后进行了有力反击:她要求光绪帝一连下了三道命令:

一.下令免去帝师翁同龢的协办大学士及军机大臣等职务,逐回原籍;二.凡授任新职的二品以上大臣,须到皇太后面前谢恩;三.任命慈禧亲信荣禄出任直隶总督,掌握大权。



这引起了维新派的恐慌,他们密谋让袁世凯派军队围弑慈禧太后,而袁世凯转身就将维新派出卖了。而\"围园杀后”就成了压倒慈禧太后的最后一根稻草。于是她发动了政变,囚禁光绪帝于瀛台,斩杀变法六君子于菜市口。

2

光绪皇帝实行戊戌变法,可谓声势浩大,但变法仅仅实施了103天就突然夭折。很多人认为戊戌变法之所以失败是因为触动了守旧派的利益,这一点不可否认。但这并不是真正触怒慈禧的导火索,真正触怒慈禧的导火索是光绪皇帝等人触及了慈禧的底线,不得不下手,纯粹就是光绪皇帝等人找死。

在甲午中日战争后,在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的倡导下,通过已经亲政的光绪皇帝企图向日本学习变法图强。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了“明定国是”诏书,变法正式开始。变法期间,光绪帝先后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空谈误国,急功近利。由于他们缺少执政经验,制定的政策不现实,不具备操作条件,急功近利,一天几道变法诏令,地方官员都懵圈了,再加上守旧派的阻挠,最后变法诏令成为一张空纸。

戊戌变法触及守旧派利益,他们疯狂反扑。所谓变法就是一次社会利益的再分配,就需要让既得利益者让出一部分利益,但到嘴的肥肉岂能轻易吐出来,并且这些既得利益者都是一些当权者,也就是守旧派,他们掌控着清政府的军政大权,而维新派一帮菜鸟力量薄弱。在变法触及守旧派利益的事后,他们疯狂反扑,慈禧作为守旧派的大佬自然要维护小弟的利益,开始干涉变法。站在中立的立场上看,这何尝也不是一种维护朝局稳定的手段。

光绪皇帝等人慌了,棋出险招。1898年6月16日,慈禧太后迫使光绪连下三谕,控制了人事任免和京津地区的军政大权。光绪皇帝听说慈禧要废除他的皇位,甚至除掉他,这一下他慌了,召集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商议,君臣抱头痛哭,最后商议决定让袁世凯派兵“围园截后”,但袁世凯回头就把他们给卖了。于是,慈禧先下手为强,囚禁光绪,抓捕维新派人士,戊戌变法变法就这样戛然而止。

实际上,真正触怒慈禧的导火索并非是触及她的利益,而是光绪皇帝等人要杀死慈禧,这严重地触及了慈禧的底线,慈禧岂能束手就擒?并且慈禧并非完全是反对维新变法的,1901年的清末新政简直就是维新变法的翻版,由此可以可以看出她也知道要变法,否则清王朝就玩完了。只是光绪等人触及了慈禧的底线,是逼着慈禧下死手,维新派就是找死。

总之,变法必然要损害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要想成功,就必循要讲究策略,并且要循序渐进,显然光绪皇帝等人没有做到,最后玩完了。清王朝又一次错过了一个变法图强的机会,接下来就让革命来打破一切旧的势力,实现利益的再分配。

3



真正触怒慈禧太后的就是激进,不过百日时间,光绪帝就在一群毫无治世经验的书生们的簇拥下开始发布政令、政训,而且这些政令都没有经过深入的调研、验证,很多都根本不成熟,除了一腔热血就是荒腔走板,有时一天数令,前后矛盾,弄的地方官员无所适从。

比如废八股办学堂,这个影响中国数千年的科考制度,要求一夜之间废除,这将直接影响数百万童生,数十万秀才,数万举人、状元,还有翰林院那帮老爷们的出路、生计,这其实得罪的就是天下读书人,而且康梁革新一党行事极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到最后拿下慈禧的想法都付诸行动了,还有什么不敢为之的?

他们只是下政令拼命废除旧的,却没有好的方法生出新的,换一句话说,你砸了人家的锅,总得给口饭吃吧,把人吃饭的路都堵绝了,岂不是要天下大乱?就拿废八股兴学堂来说,要兴那么多取代科考制度的新学堂,总得有房子兴建预算吧,没有。咋办?下令宗祠、庙宇改建,这一来得罪了所有家族势力和传统宗教人士,国内三大寺庙集体反对,并收买高官,向慈禧请愿,说维新派要推崇洋教,灭佛灭道,矛头直指光绪帝。这还得了?要知道修铁路慈禧还怕破坏风水,更何况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到现在还是慈禧的切肤之痛?



另外,精兵简政原本是一个好政策,裁撤冗余衙门更是好事情,但是短时间内下令裁撤一大堆部门,又对裁撤下来的官员没有合理安置政策,弄得怨声载道,那些将要被裁撤的官员很多还是慈禧太后的亲戚,更不用说很多王爷、朝中大臣的门生故旧。

更重要的是,那么短的时间,要办那么多事,革新派又动不动重处执行不力的官员,从来不宣导解释,结怨愈重,反对声浪上至朝堂文武,下至地方官民,光绪帝被一群毫无社会实践经验、一味空谈的腐儒裹挟着,天天下政令,如果慈禧再不出面收拾时局,那天下真的就要立即大乱了。



最后,革新派那几个书生眼见形势汹汹,居然兵行险招,要拿下慈禧,这才彻底决裂,害苦了光绪。

所以,真正触怒的还不是慈禧太后,而是天下人心。甲午战争给慈禧太后留下了深刻、痛苦的记忆,原本也是坚决支持革新,问题是革新的目的是江山永固,康有为的革新再继续下去就是天下大乱,国将不国了。慈禧太后眼见局面不可收拾,不得不出面干预,而这个时候时候他们要铤而走险连慈禧一起收拾了,先不说袁世凯支不支持,关键是朝野主流都已经反感了,即便真的收拾了慈禧,同样是天下大乱。



袁世凯是经世致用之才,除了老谋深算,更是知道治国的厉害关系,怎么会跟一帮空谈误国的疯子共谋大事?所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真的是真理。

4

“百日维新”运动猝然夭折,其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值得深究,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理解其夭折的原因。

1875年,光绪继位,但在此后的很多年里,清朝的真正统治权掌握在慈禧手中。

慈禧是咸丰帝的遗孀,是同治帝的生母。

她所居住的宫殿坐落在紫禁城西部,故称“西太后”,另外她还被尊称为“老佛爷”和“老祖宗”。

从1875年开始,慈禧实际上是摄政王。

按照中国传统,女人不能名正言顺地成为摄政王,如果想发挥摄政作用,就要“垂帘听政”,也就是在处理国家政务时把身体隐藏在帘子后面。

这个成语自唐高宗以来沿用至今。当皇帝成年后,皇后将权力移交,称为“归政”或“撤帘”。1888年,清廷颁布了两个重要诏令:一个宣布光绪即将大婚(按照中国风俗,结婚表示他将成年),另一个宣布来年2月太后归政。

同年,官方宣布颐和园即将竣工,宫廷内部的人知道,颐和园是慈禧撤帘后的休养生息之所。

光绪大婚是在1889年初,当时他18岁。婚礼过后不久,他又举行了亲政仪式,开始担负起大清帝国的统治权。

他的皇后(后称隆裕)是慈禧兄弟桂祥的女儿,太后希望通过这个婚姻亲上加亲,加强她和她所属的叶赫那拉氏的地位。

按照惯例,皇帝还要娶若干妃子。在这些妃子中有一对姐妹,时年分别为15岁和13岁,姐姐被称为瑾妃,1924年去世,谥号端康;妹妹被称为珍妃,25岁时凄惨地死去。

在第二次摄政之后,人们既没有因此而赞美她,也没有对她起过疑心。当时她54岁,已经到了隐退的年纪。

太后归政之后,但其地位仍然超越皇帝。

对“老佛爷”而言,这种荣耀并不过分,因为她在皇家谱系中的位置无人能比;即使她没有两次摄政,也应该列于光绪之前,因为她不仅是前皇帝之母,而且辈分较高。

不仅如此,如果光绪死在她之前,那么她将成为继位者的二世祖,有资格获得更高的“太皇太后”头衔。

中国的“太”字,实在是意蕴非凡,它就是要使人们相信,她一定具有非凡的能量,否则一个寡妇怎么可能成为一个国家最有权力的人呢?

事实上,在中国传统礼教里,辈分大,地位就高。

所以,不仅“皇太后”,就连“太妃”也居于皇帝之前。

当皇帝在自己的宫中接驾或去觐见时,如果没有得到太后或太妃的允许,是不能落座的。

并不是所有的皇帝遗孀都能代替皇帝执政。

太妃必须升至太后才有这个资格,即使太后得到了执政的机会,也只能“垂帘”(如“老佛爷”那样),而不能彻底代替他。

从法律角度看,之所以让太后拥有如此高的地位和权力,是为了便于牵制皇帝,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暂时或永远地废黜皇帝;她甚至不用“垂帘”,而是按照规定颁布“紧急诏令”,其权力几乎不受限制。

在清朝,如果发生这样的事,并不会遭到太多指责,至少不会被看作谋反。

虽然如此,太后也不会轻易使用这项特权,除非她确信自己在统治阶层内部拥有足够多的支持者。

太后的这种地位使她很容易成为“反对派”的领袖,他们会联合起来,与皇帝身边的羽翼抗衡。

可以说,中国皇太后的作用类似于英国议会上院。

如果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在中国甚至连最忠诚的保皇党人也对光绪的不幸遭遇不闻不问。

他们忠于皇权,但皇权的代表者并不只是光绪,还有慈禧太后。

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容忍慈禧的错误和罪恶,才会忽略光绪的苦痛。

中国的伦理道德讲究“孝为纲常之首”,中国人认为,长辈在青年人面前永远享有权威,而青年人永远不能不尊重或不服从长辈。

一个典型事例能说明太后拥有怎样的权力。

道光二年(1822年)11月颁布的诏令宣布,道光谨遵皇太后之命,立继妃佟佳氏为皇后。

本来,皇妃头衔的升降纯属个人私事,但道光却不能自由发布,必须由他母亲皇太后代劳。

这是严格按照规章行事的。只要太后健在,嫔妃升迁之命便只能由她颁布。

甚至必须由皇太后主持皇帝的婚姻,由她来挑选皇后并择定婚期。

现在我们可以明白,慈禧的地位有多么稳固,而她所掌握的权力有多么大。

我们将不难理解,她是如何从幕后走出来,压垮悲痛的皇帝,并使维新党陷入完全混乱和绝望的境地。

许多人认为,慈禧的胜利足以证明她在性格和智力方面的强大,而光绪的失败足以证明他的软弱和无能。

这种观点是不准确的。

皇太后权力的确很大,超过了光绪,但这不是因为双方自身的能力。

从理论上讲,慈禧拥有更高的等级,但她之所以获得如此之高的等级,不是因为能力出众,而因为她是长辈;从现实方面看,她的地位使她凝聚了帝国中所有的保守派,共同反对维新。

保守派围着她转,不是因为她治国有方或者充满智慧,只是因为她可以成为一个好斗的保守派领袖。

保守派可以依附慈禧来摧毁维新运动,而且完全有法可依。

5

无他,惟权利耳!光绪帝实行的维新变法本意也非富国强兵,实质上就是借着变法之名、维新派之势抢夺大清实际控制权而已!

经历了甲午中日战争的屈辱,1898年春夏之交,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不甘于做傀儡皇帝的光绪帝终于下定决心实行变法,推行新政。6月11日,颁布了《定国是诏》,拉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

《定国是诏》颁布后的第四天,慈禧太后下达了三条谕令:一、命翁同龢“开缺回籍”。二、任命荣禄为直隶总督。三、命二品以上大臣到太后前谢恩。此后,又命董福祥甘军、聂士成武毅军与袁世凯新军进驻京津周围。慈禧太后在既无洋人兵临城下,又无内乱威胁京师的情况下这样隆重的军事部署为何?说到底还是怕光绪帝夺取大清的实际控制权!

布置好军队之后,慈禧太后就没有做出其他针对变法的大动作了,她对光绪帝说:“汝但留祖宗神主不烧,辫发不剪,我便不管。”这就是后世影视作品中经常攻击慈禧太后的“祖宗之法不可变”的来源。可见,实际上慈禧太后不仅不反对变法,很大程度上是支持变法革新的。

但是众所周知,慈禧又是一个对权利上瘾到无可救药的人。光绪帝变法可以,但如果变法要削弱甚至消灭她的权利,那么她肯定会反对变法的。而光绪帝在戊戌变法中都干了什么呢?

  • 7月14日,裁詹事府、通政司、光禄寺、鸿胪寺、太常寺、太仆寺、大理寺等衙门。
  • 裁撤湖北、广东、云南三省巡抚。
  • 7月16日,下诏吏部尚书怀塔布、许应骙交部议处。
  • 7月20日,任用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为军机章京上行走,参与新政。
  • 7月22日,逐李鸿章出总理衙门。
事关慈禧太后的人事大权,而且这些大多并非新政内容本身,所以引起了慈禧太后警觉,并对光绪帝多次责问,太后与皇帝的矛盾逐渐尖锐起来。直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再次发动政变,百日维新结束,六君子被杀,康梁逃逸,而光绪帝则被囚禁在瀛台。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慈禧太后从扶持变法到反对变法的转变呢?

从主体而言,是由于光绪帝排斥慈禧亲信,组建自己党羽,削弱了慈禧太后的人事任免权。按照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想法,光绪帝在朝廷制度局下另设十二个分局,几乎可以全面替代慈禧太后控制下的三省六部,这种急于掌管政府机构的动机,显得那么明显,其改革背后的真实意义岂能蒙蔽了以精明著称的慈禧太后?光绪帝每一个人事变动,无不体现着强烈夺权的愿望,这让惜权如惜命的慈禧感到了威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慈禧才会再次发动政变,把权利再次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再从变法而言,康梁等书生过于激进,变法诏令几乎每天一道,让人应接不暇。刘坤一有段话就可以证明当时变法诏令之乱象:“时事之变幻,议论之新奇,恍兮惚兮,是耶非耶,年老懵乱,不知其然,不暇究其所以然……而其责成合督抚者,可办办之,否则静候参处。”整个大清朝已经被这群书呆子整乱了,政治、经济都乱了套,上到各省督抚,下到黎民百姓,对变法有好感之人无几,这种态势下,废除变法相当于给自己的权利加码,所以慈禧太后也是应运“拨乱反正”。

如果说权利的争夺是废除变法的导火索,那么“围园杀后”就是这个导火索引爆的炸弹。康有为本人当然对此事是否认的,但是个人以为,以康有为的无知与无耻,这样的事情是绝对干的出来的。事实上康有为逃到日本后,他的密友王照曾对日本人说:“围禁慈禧之谋,蓄之已久,南海(康有为)因言用兵夺权之计,余已再三面驳,故又令他人言之……”可见,清廷以“谋围颐和园,劫制皇太后”的罪名通缉他,不是捏造罪名。但此举让慈禧极为震怒,在关乎权利和生命这件事上,她的容忍度为零,最终导致了慈禧从支持变法到反对变法的完全转变。

结语

从慈禧太后的一生可见,其着迷权利,也最相信权利,这在一个君主专政的国家里,无疑是再平常不过的一件事。她支持变法是因为正确的变法的确会富国强兵,从而更加增强其手中权利,但是光绪帝主持的变法显然已经触犯了她的根本利益,发展下去也许权利不在,甚至还要丢掉性命,这让慈禧不能忍,而发动政变正是她最擅长的,所以再发动一次又何妨?

6

我是黑嫂,我来回答。



百日维新,也就是戊戌变法。变革者是一直无法实际掌权的光绪皇帝,维新派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光绪的老师翁同龢也是骨干力量,毕竟是他把康有为介绍给光绪皇帝的。

这里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两点,第一点是变法时,慈禧已经半放手,换句话说,她名义上已经还政于光绪帝,当然了,真正的实权还在她的手里,毕竟撑权了那么长时间。第二点就是,慈禧最开始时是既不赞成,也不反对。

慈禧就一个要求,就是有些能变,有些不能变,但具体什么能变,什么不能变,她又没有给个定数,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她的利益不能动,她的权力不能动。

众所周知的是,变法仅仅维持了一百零三天就告失败,结局以光绪从此被囚禁在瀛台,康有为和梁启超逃亡,以谭嗣同为代表的六君子被杀为结束。

那我们就会奇怪了,为啥慈禧开始时虽然没有明确赞成,但至少也没有反对,可后来为什么突然用雷霆手段残酷镇压了维新运动?很多人说是因为袁世凯的告密。

其实,这件事有个先后顺序,我们就来说一下当时发生了什么。



一、慈禧为什么突然由放任变成镇压

甲午战争惨败后,光绪悲愤欲绝,誓要改变国家积弱的一面。康有为看到了机会,他雄心勃勃,他此前已经写过几次关于变法的折子,但是他实际上并没有变法必定成功的把握,就连光绪也没有。

可是,不变怎么办?不变就会面临亡国的风险,光绪这个时候还年轻,他的人生还长,他是有使命感的。

梁启超后来有过关于此时光绪帝的心理描述,准确命中了光绪帝当时的矛盾心理,总之,光绪认为不变就要面临亡国的危险。

所以,变法是箭在弦上,也是势在必行。

而慈禧是什么态度呢?费行简的《慈禧传信录》中记载,慈禧是这么跟光绪说的:

苟可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

慈禧的态度其实也明确,就是如果你有使国家富强的法子,你自去施展,为娘的不牵制你。

但是,慈禧的态度为什么后来发生了转变?

这个时候,光绪这个时候却非常膨胀,也可以说成是急于求成,心急火燎,他叫来奕劻,让他转告慈禧自己要变法图强,拯救清王朝。按道理说,这个并没有什么,是可以说的。但是,光绪情绪很激动,他几乎是拍案而起,大吼大叫,说如果不同意,自己就要退位,自己不做亡国之君。

这个就奇怪了,前面慈禧已经说过,你有富强的法子,自去施展,她是有个表态的,你这边为什么要用激的手段?再说了,你可以直接去说啊,你非得让人转告?

而且奕劻原本就不是变法的支持者,这个人是晚清非常重要的一个人,贪得无厌,贪到失态,让人瞠目结舌,但咱们题不在这里,所以不多说。

他转身去颐和园见慈禧,慈禧还政后,一直住在颐和园。然后把这个话给传歪了,他添油加醋的说了一番,惹得慈禧大怒,说他不愿意当这个皇帝,我还不乐意让他当呢。

然后这个奕劻转回到紫禁城,又歪说了一番,说慈禧不反对,你该干就干你的。

这首先就没有开个好头。光绪这边以为得到了慈禧的支持,所以马上就着手实拖,光绪24年4月23日,公历是1898年6月18日起,变法开始推进。

变法内容涉及到一百八十多条,全面囊括了生活、军事、学习等等。

但是,变法刚开始,慈禧就感觉不爽了,古往今来,但凡是变法,是肯定会触及旧势力的利益,慈禧这个时候完全抛弃了自己之前说不干政的承诺,直接发了三个命令。

第一,任命荣禄署理直隶总督,这等于掌握了京津地区的兵权。第二,规定以后新任命的二品以上大员,必须向她谢恩,等于是把握住了大员的任命权。第三,将翁同龢削职,直接把光绪的智囊给裁了。

这三个决定,每一个都等于是掐住了维新派的咽喉。怎么办?光绪气得几乎绝食,反击也随之而来,他的反击从裁官开始,先把京城里一些闲散衙门给裁了,许多贵族和官员强烈反对,并且在慈禧面前添油加醋的诋毁,这又触怒了慈禧。



二、慈禧的雷霆手段

7月30日,光绪又写了一道圣旨,表明了自己变法的原因和决心,甚至说变法不成,自己皇位绝不能保这样的话。不敢明发啊,让人偷带出去给维新派, 同时命令康有为去上海,这个时候的形势已经非常危急,因为有无数人要求逮捕康有为、梁启超等等维新派。

八月初三,公历是9月18,御史们请求慈禧复出,捉拿康有为和梁启超,而这个时候,光绪帝的圣旨才到康有为手里,他们一看光绪的决心和皇位不能保这样的话,顿时斗志昂扬和感动痛哭,发誓要跟慈禧决斗到底。怎么斗?他们决定杀了慈禧。

其实,变法派康有为他们同时准备了好几个方案,其中一个方案就是刺杀慈禧。

但是这个方案需要兵,光绪手里是没有兵的,康有为他们当然也没有兵。于是,这帮人想到了驻扎在天津的袁世凯。

见袁世凯的是谭嗣同,腰里别着手枪,袁世凯一听要他带兵围住颐和园,虽然不用他动手杀慈禧,可仍然把他吓了个够呛,连忙说自己有兵没枪弹,怎么围?他其实并没有真正表态。此外,谭嗣同并不同意拉拢袁世凯,但他说不服康有为,最终还是听了康有为,去见了袁世凯。

而这个时候,慈禧也已经准备对维新派举起屠刀,她几乎是在谭嗣同见袁世凯的同时,决定重返紫禁城,重掌政权。造成这个局面的主要原因,其实是光绪准备在八月五日见伊藤博文,就是当年签订马关条约的伊藤博文。

八月初四早上,慈禧天没亮就回宫了,来请安的光绪扑了一空,他心里非常害怕。转回宫中,发现慈禧把他文件都给收走,然后火速派人将光绪押至瀛台关押。

八月五日,光绪还是召见了伊藤博文,但全程被监视,所以这次会面没有谈什么具体内容。还召见了袁世凯,袁世凯说了康有为他们可能会害了光绪,但光绪没有表态。同在这一天,荣禄带兵进入京城。

八月六日,慈禧以光绪名义发布御旨,说了一通慈禧的好,而自己则老是犯错,精力不足啥的,然后希望她重新训政。

同时,命令陆军逮捕康有为和他的弟弟康广仁,罪名是结党营私等等,慈禧开始对维新派下手。很多人说这是因为袁世凯的告密,那么具体是怎么回事?康有为为什么逃跑了?



三、袁世凯告密了吗?

慈禧发布逮捕康有为的命令时,康有为在船上,前面光绪不是派他去上海吗?他坐船去的,坐的英国船。结果还没有到上海,逮捕命令已经下发,士兵到码头等候抓捕的时候,英国人得到了消息,马上派人开了小船截停康有为坐的商船。

康有为一听光绪被囚禁,自己要被抓,他气得当场就要自杀,英国人阻止后,转船将他带走,没上岸直接就跑了。

那么,这究竟是不是因为袁世凯的告密?从迹象上来看,袁世凯这个时候还没有告密,因为慈禧只是命令逮捕康有为和他的弟弟,罪名是结党,并没有谋逆,也没有命令逮捕梁启超他们,所以,慈禧这个时候并不知道维新派曾经制定过要杀她的计划。

但是,逮捕梁启超他们的命令很快就下来了,这时候慈禧已经知道了,从这方面来说,袁世凯还是说了。

他是什么时候说的?前面不是光绪召见过他吗?召见完,他就回天津了,回到天津后,慈禧在京城发布了逮捕康有为的命令,这个时候袁世凯应该是害怕了,他怕自己牵连进去,所以就对荣禄告了密,说维新派们制定过一个围颐和园而杀慈禧的计划。

这个告密有个时间先后,并不能说袁世凯开始就告了密,所以导致了慈禧重新训政和用雷霆手段关押光绪。

戊戌变法在慈禧的镇压下很快失败,以谭嗣同等人被杀为结束,梁启超逃跑时,其实让谭嗣同一起跑的,但是谭嗣同没有同意,梁启超得以保全。而光绪帝则从此被囚禁到死。



最后:戊戌变法是清王朝的一次进步运动,但对爱新觉罗家族和旧贵族无利,所以被疯狂镇压最终失败。谭嗣同等六人更是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此次事件中,慈禧固然可恶,但光绪和康有为他们急于求成,毫无计划,所托非人,最终导致了凄惨的结局。慈禧可是二十几岁就发动过辛酉政变的人,这次的戊戌政变对她来说太容易了。袁世凯在其中充当了小人的角色,但顶多是个见风使舵的小人。康有为、梁启超成功逃跑,留下光绪皇帝被囚一生,其中对错,功过是非,各位就见仁见智了。

我是黑嫂,一个勤劳的农村媳妇。很高兴为您回答问题,再见!

7

对慈禧绝对权威的挑战,最终导致了慈禧太后继辛酉政变之后,再次不遗余力的发动了戊戌政变,囚禁光绪皇帝,拿下康梁等维新变法派。(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其实康梁的变法对于大清来说不可谓不是一场及时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就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这对于大多数普通大清老百姓虽说是无感的,但还是引起了一些“急公好义”者的惊醒和疾呼,这部分人既有康梁这些无甚资历和阅历的新锐派别,也有清政府中那些早已睁眼看世界的大佬如李鸿章、张之洞以及袁世凯等等。

因此,由于课本的误导,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康梁才是变法派,而慈禧太后以及她的一众智囊团都是酒囊饭袋,坐吃等死的主。


其实对于康梁的变法措施,慈禧太后及整个统治集团来说并无不可,毕竟当时国内的矛头都指向清政府指向慈禧太后,压力也是大得很,也需要有人想出个办法,老路不同,走走新道,不管行不行,转移矛盾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玩归玩,康梁提出的什么“归政光绪”,甚至还要密谋除掉慈禧太后,这才是真正触动慈禧太后神经的地方。

内政层面的改革是必须的,这政治层面,岂是康梁这些小人物所能左右的?那不是乱套了,再说了慈禧太后这种强权人物,最敏感的就是人们对她手中权力的觊觎,就如当初的紫禁城一样,普通人连看一眼的资格都没有。

因此,真正触怒慈禧太后的导火索就是康梁对于她手中权力的安排!

8

戊戌变法中,真正触怒慈禧太后的导火索恐怕是康有为导演的所谓的“围园弑后”计划。

康有为代表的帝党一派,在推行维新变法的过程中感到阻力很大,很多政治改革的措施无法推进下去。他们主观的认为,之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朝中有一股反动的势力在幕后暗中较劲,而这股反动守旧势力最大的领导者就是慈禧。因此,想要顺利无碍地推行改革,就必须要扳倒这个最大的后台,从肉体上消灭慈禧,这样才能将大权交还于光绪帝,保证维新变法的成功。

可是,康有为这样单纯的想法最终把光绪帝推向了深渊。虽然有史料表明光绪帝对于康有为得这一计划全然不知,更谈不上介入,但是作为这一计划的最大受益者——光绪帝,最终还是要为这场未遂的弑后计划来埋单。

无论慈禧从什么角度去想,最终都很难原谅光绪。这个自己亲手培养的“接班人”居然会背叛自己,并且要置自己于死地。这也许是百日维新中光绪真正触及慈禧老太太内心最深的、最柔软的痛处。

欢迎在评论中发表不同观点!

9

清朝末年,中国面临巨大的内忧外患,有识之士纷纷站出来,试图以自己的方式来拯救中国于危难之中。于是才有了百日维新和戊戌变法运动,其实当时中国的实际掌权者慈禧太后一开始对变法是持不赞成也不反对态度的。对于变法中所提到的裁撤冗官,学习西方技术,开办新式学堂等内容,慈禧太后虽然不见得完全赞成,但是也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对意见。那为什么在戊戌变法第103天的时候,慈禧太后突然出手,一举消灭了维新党呢?导火索在哪里呢?

其实,当时有一个事件叫做“礼部六堂官事件”,这件事直接触动了慈禧的根本利益,甚至威胁到了她的生命,逼得她不得不做出绞杀维新党,囚禁光绪帝的举动。所谓的“礼部六堂官事件”,经过是这样的,当时礼部有一名叫王照的官员,按照新法大胆上书谏言,给光绪帝和慈禧太后提意见。但是他的折子在上奏的时候却被礼部六堂官给拦了下来,理由是此折内容有违祖制,双方发生激烈冲突。

光绪皇帝得知此事后,十分震怒,下令撤了礼部六堂官,即礼部尚书怀塔布、许应骙,左侍郎堃岫、署左侍郎徐会沣、右侍郎溥颋、署右侍郎曾广汉的职,理由是他们阻挠新政实施。怀塔布手眼通天,不仅通过关系告到了慈禧那里,同时还跑到天津去找当时的直隶总督荣禄,商量如何阻止新法的实施。在这种情况下,维新派担心荣禄动手,决定提前采取行动,“围园杀后”。

维新派做了两手准备,一是让谭嗣同去说服在天津小站练兵的袁世凯,请他发兵,夺取荣禄兵权,再带兵包围颐和园。二是让维新党毕永年招募百名勇士,充当敢死队员,捕杀慈禧。“围园杀后”计划周密,准备充分,然而所有的事情都坏在了袁世凯身上。他不仅出卖了维新派,而且向荣禄和慈禧告密,这件事直接触怒了慈禧太后,她感到维新变法已经触及到了大清的国本和自己的身家性命,不能再等闲视之了。于是她才出手,维新党转眼之间就灰飞烟灭了。

毕永年在“围园杀后”行动失败后,东渡日本,后来和孙中山一起走上了革命道路,1902年病逝,死时只有33岁。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是革命火种已经播下,大清的末日眼见着就要来到了。

10

慈禧并不是不同意变法,只是光绪和维新派太激进,弄的一团糟。当然最让慈禧恼火的还是维新派“围园劫后”的计划,光绪被一群猪队友坑死了。以康有为为首的一群书生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太异想天开。慈禧刚返回大内宣布重新训政的时候并没有对维新派大开杀戒,再收到袁世凯的告密,得知维新派竟然想包围颐和园对她不利,这才怒火冲天,不经审判直接砍了“戊戌六君子”,康有为和梁启超是跑路了,不然就不止只砍了六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