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杜甫写三吏三别,无视大唐社会积极面,有被大唐百姓喷吗?

杜甫写三吏三别,无视大唐社会积极面,有被大唐百姓喷吗?

2020-07-23 08:03阅读(87)

杜甫写三吏三别,无视大唐社会积极面,有被大唐百姓喷吗?:提问者意图指桑骂槐,借古讽今,但是耍了个小聪明,用错了地方。先谈谈杜甫。杜甫作为诗人,在唐代的

1

提问者意图指桑骂槐,借古讽今,但是耍了个小聪明,用错了地方。

先谈谈杜甫。杜甫作为诗人,在唐代的地位不高。有唐一代杜甫,从来都是一个二流诗人。唐代人自己所编选的唐诗选集,基本上都不会收杜甫的诗。在唐代人眼中,最能代表盛唐时代气息的不是杜甫,也不是李白,而是王维。杜甫的诗过于沉郁,和整个唐代的社会风气格格不入。这就导致他在当时的社会接受度很低,唐代人当然不会去喷杜甫,只是无视杜甫。

把杜甫捧上神坛的是宋代人。北宋时期,千家注杜,三家注李。虽然并称李杜,但李白的影响力其实远不如杜甫。杜甫之所以在宋代颇受欢迎,是有多种原因的。一方面杜甫的诗较为契合北宋时期的社会风趣和意识倾向。另外一方面,杜甫的诗相对来说追求工整,但在整体气质上就没有唐代时很多诗人那种豪放的气息,不过却是学习写诗的范本。

随着造神运动的逐步推进,杜甫的诗名在明清时期更加上了一层台阶。纵观杜甫身后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杜甫本身不代表唐代的那个时代,是我们后人赋予了他这样一种地位和身份。

既然指桑骂槐,不如把槐树也请出来讨论一番。女作家方方的日记引发了轩然大波。应该说前期的讨论热点和现在的讨论热点已经完全不同了。

前期的时候,更多的还是对日记的内容进行讨论。现在的热点已经完全转入到了写作的动机上面。尤其是这本日记的英文版和德文版即将出版。可以说,这几乎创造了出版史上的一个奇迹。这样一个迅捷的出版背后必然是有着不可思议的资源调配的。这种资源调配,恐怕不是单纯的靠方方本人的能力就能够实现的。

这个时候不妨举一个例子。那就是1957年的时候,前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将小说日瓦戈医生交给意大利出版商,在该国以译文形式出版。此书因为反应了前苏联社会当中不少负面性的内容,引发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关注,美国人立即动用外交途径获得该小说的手稿,并以最快速度翻译成英文,在西方世界出版。之后美国人又通过各种关系,要求瑞典诺贝尔奖委员会将文学奖颁给帕斯捷尔纳克。1958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帕斯捷尔纳克。因为引发了严重的外交和文化冲突,在多重压力下,帕斯捷尔纳克宣布放弃诺贝尔文学奖。

现在虽然不了解日记翻译出版的内情,但是单纯就这个速度来看,不客气的说背后必然有着西方财团和政治势力的介入。因此关于日记内容的讨论,已经让位给了日记写作动机的讨论。所以指桑骂槐,打错了方向。杜甫对于唐王朝的批评确实很严厉,但是杜甫从来没有和安史之乱的安禄山史思明结为一党,杜甫也没有和当时与唐王朝有着军事矛盾的突厥人,吐蕃人眉来眼去。事情的性质完全不同,当然就不能相提并论。

至于方方本人写作日记的动机,是为了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以及对当时社会的一种观察,还是说为了配合西方某些势力的政治目的。已经成为了一个争论的焦点。方方本人当然是否定后者。但是她的行为却指向了后者。旁人不可能了解他的内心真实想法,但是可以通过行为来判断。我们只能说就目前的情况走向来看,不管她本人有意还是无意,她已经被西方的某些特定势力利用。这一点明眼人都已经看出来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有很多原来一度支持她的人,现在开始反对她。

说到底是方方本人自己做错了事。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是非常正常的一种结果。至于日记内容的文学水准,不客气的说,实在没有什么可谈的。想要像杜甫的诗篇那样流传后世,肯定是不可能的。

2

因为杜甫还写了: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一生穷困不得志,却始终忧国忧民,不改其志。你可曾见他拿着自己的诗文向安禄山史思明去卖好以求名利双收?

你想拿方某与杜甫相比?你是在侮辱杜甫,侮辱中国人的智商。

3

挺有意思的一个问题,首先题主在这里偷换了一个概念,“杜甫揭露社会阴暗面没有被喷,而某某日记揭露也不应该被喷”。实际上,某某日记被喷的原因并不是仅仅因为她将文笔集中在那些疫情防控当中的阴暗面(而且真实性有待考证),而是这种抨击对我们社会中大多数人对此次疫情防控正面情感的伤害。这就好像救火队员刚从火场把人就出来,然后被救的人就开始抱怨说救火队员在救火过程中没有把她的亲人也一起救出来。那个被救的人说的是不是事实?确实是事实;但这种说法让不让人讨厌,相信大部分人也会觉得这种说法很让人讨厌,个人觉得这才是某某日记让人喷的关键原因。

另外,虽然杜甫有没有被喷已经没办法考证了,但三吏三别确实成了千古名篇,而一个千古名篇不仅是要文采或者所谓的思想深度,更重要的是找到社会的认同,得不到社会认同的文章,即便再有文采和所谓的思想深度,也是不可能会流传下来的。

就我个人的观察来说,某某日记和三吏三别的核心差别,在于缺少了一颗关爱之心,我们在三吏三别中除了看到那些官吏的豪橫,还看到了杜甫那种对于贫苦民众发自内心的关爱,而在某某日记中,我们只看到了无尽的抱怨,这也是所谓的杠精和真正的批评家的差别。



4

浏览了一下这个“盗德高点”的其它提问,用词水平还是挺高的。就拿目前这个问题来说吧,一个“喷”字就把反方压低了一个维度,问题君“盗德”二字恰如其分、实至名归,话术之高令人钦佩!

至于杜甫嘛,既是文人也是官,三吏三别之后再无余作吗?还有洗兵马、收京三首等作品吧!怀才不遇、战祸连天,杜甫的那个时代和他个人的际遇,造就了他的文风,那个时代信息交流不便杜甫所著当为其所见,如若他是听某某说而作,那谁人会传唱他的诗篇?

当然,时过千载有没人反对他的观点现在也没法证明了,“盗德”君若有意可下去做个调研,拿些一手数据以正视听!

关于这个问题本身嘛,含沙射影、拐弯抹角的想争个“高点”,手法巧妙,但行为下作,可见对于某些问题的某类人是何素质,偷换概念的类比、断章取义的解读大体是这些人惯用的手法,一个“盗”字可见足下实在擅长见不得光的跳梁手段,丑!

5

这段时间,有名人拿某人和鲁迅比,问“鲁迅也有很多不足,有人喷吗?”谁实话,有人喷,但不多,喷的大多是反动派。

有人又拿某人和杜甫比,问“杜甫写三吏三别,有人喷吗?”有人喷,喷的人是一些官员,一小撮富绅。

而某人,不,那位方姓阿姨,喷她的人可是多,既有官员,也有名人;既有明星,还有百姓。总之,很多人都想喷她,不是她好欺负,只是看她和欧美的光速出版,只是因为有西方国家拿着那书,反过来找我们事,奚落我们,笑话我们。

还是回到主题,杜甫写了不少诗文,有不少是反映社会现状的,也略显消极,但是,从各种记录来看,没多少人喷。

都是文人,差距怎么这么大呢?为什么杜甫写的反映社会的文章就没多少人喷呢?

杜甫写的文章,反映了广大百姓的悲惨生活

杜甫其实写了不少文章,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前后,写了不少反映社会现状的文章,其中有不少是反映百姓凄惨生活的。

当时的杜甫见证了“安史之乱”带来的巨大影响,皇帝仓皇逃窜,百姓大范围流离失所,冷死,饿死的不计其数,连他的小儿子,都是被饿死的。

在这种情况下,杜甫写一些什么“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文章,大家非常理解,也非常同情。

而方方阿姨的文章,也是写了一部分现实,但写的确是少部分人的悲惨事情,贬低和讽刺政府的效率,讽刺社会没有人情味。实际上,我们当时的现状是在快速调整中,出现一部分不足,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我们要看到,国家为了控制住疫情做出的努力,政府为了更有效率做出的调整,百姓为了整体防控做出的牺牲。

可以说,杜甫的文章内容写了当时社会大面积的悲惨,而方方用自己的笔,将小部分的悲惨放大,那不是主流,那是片面。

因为两个时代的文人,写文的范围不一样,杜甫没有多少人喷,而方方,却被无数人喷。

杜甫的文章没有交给外国发表,也没有交给安禄山和史思明去传播

杜甫写了社会的现实,但他的文章没有交给外国的吐蕃或者突厥去观看,也没有交给安禄山和史思明去传播,去研究。

而方方的日记,却交给了西方的美国和德国出版,而且是光速交过去的。仿佛一切准备好了似的。论其海外出版速度,都可以上吉尼斯世界纪录。

杜甫的诗文能引起更多人的反思,感觉战乱之下,百姓太苦。

方方的日记,能让欧美国家如获珍宝,大肆研究和评论,那一条条现象,放到民间成了西方民众吐槽中国的素材;放到国家层面,成了欧美国家确定“源头”的证据之一。

杜甫没有伤害大多数人的自尊心,没有伤害祖国的利益,当时的祖国也是风雨飘摇,皇帝唐玄宗都是自身难保。

而方方,伤害了无数国人的自尊心,伤得很深。甚至让一些平常衣冠楚楚理性的人,都不禁大骂三声。

杜甫也有被喷,只不过喷的都是达官贵人。方方拥有大量喷她的人,不过喷她的是全国民众

杜甫的文章,百姓和文人们,自然是欣赏的,认可的,支持的。当然,也有一些喷子不待见杜甫,那是一小撮官员和富人,这些导致杜甫一生没有当过大官,一生仕途不顺。

方方的文章,曾经也有一票粉丝很珍爱,也有不少同行在支持。凭着曾经的努力,方方做到了湖北作协主席,真可谓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真的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真的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杜甫一生,没有得到更多国家的照顾,即使如此,依然忧国忧民,写了不少爱国的诗文,比如《蜀相》,比如《春望》,比如《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等。

再看方方,生在红旗下,沐浴在祖国的阳光中,祖国给予了无尽的“照顾”,百姓给予了N多尊重,到后来,方老太坐拥六套房产,享尽荣华富贵。

只是在她的感觉里,还是缺点什么。缺什么?缺的是名气的再次扩大,缺的是国际影响力,缺的是有一篇文章能够让她笑傲世界,让她名垂青史。于是就有了光速般的海外出版。

两个时代,两个文人,到底谁更应该受尊重?到底谁更应该被喷?不言而喻。

也许,有人说,杜甫那个时代,车慢通讯差,百姓文盲多,大家没有喷的机会。但请不要忘了,书法家蔡京,是如何被当世喷的,又是如何被后人喷的。大家更不要忘了,秦桧这个文人,是为何被后人做成了雕像,为何长跪岳飞墓前的?

历史会记载一切,但历史,也会给人以公正。在任何时代,如果不是为普罗大众请命,不是从大局出发,不是从国家利益出发,就算有了一些文字,也终会成为一粒沙,被人忘记,或者被钉到某个柱子上。至于名垂青史,还是不要奢望了,再也不要.......

6

杜甫的三吏三别分别《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这些诗为叙事诗,通过作者亲身经历或听来的故事深刻描写了民间疾苦及乱世中的漂泊,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不幸和困苦,表达了作者对倍受战祸摧残的老百姓的同情。

杜甫擅长于叙事诗,他的诗有着诗史之称。既有亲身经历的纪实,也有听来故事的记叙。不管是纪实,还是记叙,他毕竟是以诗歌载体进行述说的,究竟是文学作品。既然是文学作品,自然就会用上文学作品应该使用文学手段,比喻、夸张等。虽然大家可以从这些诗歌中感受浓浓的凄惨氛围,特别是同时代人,能够从心里产生共鸣。所以,杜甫有着诗圣的称誉,不仅仅是因为诗歌非常工整,也是他的诗歌能够写出与心灵共鸣的东西来,赢得大家认可与推崇。

因为杜甫所处的大唐时代已经不是鼎盛时期,国家正经历安史之乱战争,人民也正在历练这些苦难。作为体制内的杜甫,他也想给当朝的皇帝拍马屁,唱赞歌。这是体制内的人想尽快上升的捷径,狂放傲慢李太白先生都做个这样的事情,如他的《清平调》,就是拍贵妃杨玉环马屁的作品,结构适得其反,被人家揪住了小辫子,说他把贵妃杨玉环比喻赵飞燕,是对贵妃的嘲讽。因为赵飞燕后来被贬自杀。可是杜甫在新安、石壕、潼关这些地方,遇到的是小官吏骄横野蛮,面对悲惨凄凉的事实,令这个有着满腔报国热情的诗人,不得不用笔实录这些片段。“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既是写诗,也是写实,也是作者表达对国家关心,希望引起统治阶级的对老百姓的生活重视,希望战争尽快结束。

大唐的老百姓听到杜甫的诗歌,心中有的是感动,因为还有这样一个官吏关心咋老百姓的生活。唯有感激,才能表达他们的心声,又怎么会去喷老杜呢?不像今天某人的日记,她的心里何曾有过国家,有的是名利场。用一支拙劣笔,书写各种谣言与传闻,送给对手来打击自己的国家,然后扬名海外,换取某颁奖机构的青睐。这样无耻的文人,又咋怎么、能与杜甫这样的爱国诗人来相比呢?他简直有辱先人。








7

首先,我不确定题主这个问题是不是在钓鱼,故意反其道而用之,用杜甫的三吏三别替代某封城日记,进而引发人们对封城日记的反思与批驳。

其次,我也不确定题主提出这个问题是不是题主本人本身认为封城日记就是在揭露中国社会的黑暗,我们应当给予作者方作家积极的评价。

个人习惯,有钓鱼嫌疑的问题,我一般是不回答的,无意义的争论对双方都没什么好处,更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但是如果是恶意为之,为了激化社会矛盾,我还是愿意说一说个人观点的。

这个问题不管从哪个方面回到,其实都已经脱离了三吏三别和唐朝对杜甫评价的范围。

如果题主在反其道而用之

如果题主的用意是第一种情况,我觉得这个问题没什么讨论的。

每月拿着几千块钱工资,在几百平方的大别墅里替我们这种藉藉无名的小人奔走呼号,以方作家前前后后的行为来看,她也不是这种人。

真正为我们奔走呼号的是那些裹着厚厚的防护服,夜以继日在疫情最前线救命的医护人员。

▲真正在保护你,让你能在网上发言的是这些人

真正为我们安全着想的是那些语言粗俗但却苦口婆心的各地村委会和居委会。

真正奋战在一线的,是那些为了抗疫而奔赴前线的务工者和志愿者。

真正胸怀磊落、念及人民的是那些慷慨解囊为武汉和其他地区灾民以及工作者捐款捐物的芸芸众生。

真正奋力抗击疫情的是那些安安生生在家,杜门谢客自我隔离的14亿普通百姓。

真正舍小顾大的是那些疫情期间,冒着风险毅然选择复工的医疗物资生产员工们。

这里面除了吃着别人送来的爱心蔬菜,吃饱了饭有了力气就开始骂这个骂那个还以为理所应当,哪里还有方大作家的事?

有人把方大作家比作当代的鲁迅先生,我觉得这是对鲁迅先生的侮辱。

▲随手一拍,将就算作一张图

这几天刚好在翻看上面这两本书,我没见鲁迅先生写哪些事的立足点是道听途说,甚至是逻辑都有错误的猜测。

《藤野先生》里面讽刺清国留学生,那是先生见到了他们在看电影时的欢呼,不是先生听到了一个朋友说有人在欢呼。

鲁迅先生也没有靠特权为自己牟利以后再回过头来讽刺特权。

鲁迅先生骂过不少人,也讽刺过不少事,但鲁迅先生没有酸过谁,更没有恶心过谁。

批评和恶心不是一回事。

指正和酸也不是一回事。

当了婊子还要别人给她立牌坊,快别侮辱牌坊了。

但凡反对的、质疑的、甚至是有一些不同意见的人,在方作家看来都是既蠢又坏,坏的更多,都是极左。

我审视了一下方作家所谓的“极左”问题,甚至曾经我一度认为自己有极左倾向,后来我发现,我的思路被他们带偏了,连中间派都成极左的时候,那不意味着别人左了,是因为方作家本身是个“极右”。

如果题主本身就这么认为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我觉得题主你的思想有点危险了。

在中国,普通人之所以能够直接或者间接的享受到社会发展的红利,真正靠的还真不是你的个人奋斗。

靠的是公有制体制下国家权力能够强行介入资源分配的过程。国家权力主导资源分配,先是建立了我们的工业化体系,然后是靠剪刀差农村哺育城市又搞起来了我们的城市化。

你告诉我,国家这些年的发展,哪个是方作家骂出来的?

别人搞建设、自己拿好处的时候我也没见她这么多事。

自己心里不爽了,真正出力的人还没说话,哪哪都是她的事。

说难听一点,不就是别人没把她伺候的舒舒服服的那么一点事吗?不就是觉得自己受了委屈,把不满都发泄给意见相左者那么一点事吗?

▲方作家言论

惯用伎俩,偷换概念。

别人质疑道听途说的真实性,就立马被偷换概念成否定疫情的严重性。那你倒是说说你这个论证的证据的真实性有多高啊!

别人质疑不实数据会被西方利用,就立马被偷换概念成别人生怕方方日记被翻译。那你倒是说说你这个论证的证据的真实性有多高啊!

顾左右而言他,我认为是真的,那就是真的,你认为我不是真的,那是因为你蠢,并且坏。

真想学公知,方作家真得跟着方舟子学学人家是怎么换概念的。名字里同样都有个方字,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一肚子男盗女娼,还非得说的冰清玉洁,方作家是那种冰清玉洁的人吗?

地球都得围着她转,她太阳啊?

8

杜甫写三吏三别,是受安史之乱后不得不流亡时所写的叙事诗,是己苦,也是所见所闻当时老百姓的真实生活。当时战争余毒弥漫,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生存唯艰,哪有力气来喷杜甫?

杜甫的三吏三别写战争惨况,实质是想唤醒统治阶级的图冶之心,再回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唐朝军队失去了最强盛的光环,在与叛军交战中一触即败,这是唐朝朝廷统治阶级贪图享乐、军权外放、重用奸臣最终导致拥兵自重的边将逼宫长安的局面,大唐从此由盛转衰!

杜甫经历过开元盛世,因此写了很多在安定生活下的诗篇,展现了唐朝民众幸福生活的一面,而杜甫与很多文人一样,看见了大唐的隐患,那就是唐玄宗失去了上进之心,重用裙臣,又军权外放,造成地方势力割据,大唐光彩的背后是“千里之堤,溃于蚁泬”的危机。

一个人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同样也不能打开一个人被蒙蔽的眼,因为这个人心思不在励精图治上。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十七》上有这么一番对话,已见大唐的危机,安史之乱本就是人祸!

上尝谓力士:“朕今老矣,朝事付之宰相,边事付之诸将,夫复何忧!”

力士答曰:“边将拥兵太重,陛下将何以制之,臣恐一旦祸发,不可复救,何得谓无忧也。”

唐朝文风盛行,文人徒有治世之心,却难以重用,纵使李白满腹经伦,也以黯淡收场,所以杜甫也只能用笔发出自己的呐喊。

三吏包括《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惨况是现实百姓生活写照,也是唐朝缺兵少粮窘境的真实叙写。

唐朝中央军战斗力薄弱,与边境长年作战的叛军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一触即败,一溃千里,大量的减员不得不从民间大量征兵以抗击叛军。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天地同悲!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日月无光!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人心惶惶!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新婚妇人只能眺望战场上的情郎!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烝黎”,无亲何以为家?且待我马革裹尸!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老朽孑然一身,纵使子孙死绝,也要张嘴,咬上叛军一口!

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杜甫被困长安,随着唐玄宗出逃,长安完全成了被遗弃的难民营,充满了民众绝望的哭声,而杜甫也因困窘处于孤立无援的地步。

战争流毒之下,没有净地,到处尸横遍野、田地荒芜、民不聊生。在难逃途中,杜甫也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女儿饿死,所以杜甫流着泪写下了三吏三别来描写战争流毒下民众的悲惨遭遇。

杜甫是个爱国诗人,并不是在控诉朝廷的罪孽,而是意图通过对战争下的民众的苦苦挣扎的局面,唤醒当权者的图志之心,激励抗战的将士,早日平定叛乱,还民生存的空间和安乐的日子

杜甫写的是老百姓的心声,“喷”从何来?

杜甫写的是当时安史之乱之后的惨象、所见所闻,是意图让当权者明白百姓的疾苦,能够奋发,早日平叛,重整旧山河,还民安乐吉祥的幸福日子。

杜甫拳拳爱国之心溢于言表,并非挖空心思去丑化朝廷,这是文人该有的情操

文人的笔杆是用来写民声的,自然不偏不倚;文人的傲骨是国强才能培养出来的风骨,所以不讥不讽;文人的思想是舆论走向的先行者,当然要公正谨慎,因此文人的手要干净,才能写出传世的诗篇。

从杜甫的诗可以看出在悲惨局面下的爱国之心,一直站在情理之上,表达的是对大唐的破败的悲痛之情,对百姓流亡的同情之心,对当权者的提醒之意,对未来的希望之愿,没有在文中故意夸大,以点概面,挑动社会矛盾,引发不安定的因素。

没有人喷杜甫,但有人该被喷!

在国家危急的时候,笔应该写个大大的“正”字,而不是带着情绪,以猜想的方式进行创作,就算在舆论风口热闹了一回,也不过是为国添乱,更给文人该有的风骨抹黑。心中没有国度,自然谈不上情操,文人的身份也自然廉价,想想唐朝没落、宋朝崩溃、清朝灭亡时的百姓的苦难,文人的笔就该落的慎重、深思。住在杜甫的“广厦千万间”,“寒士俱欢颜”,文人的笔也该从爱国写起,这是一个国人应该具有的基本常识和品德,这是我想喷的话!

9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夜喜雨》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前出塞九首·其六》

就选三首诗吧,反正写多少正能量的某些人也看不见。杜甫流传下来一千五百多首诗,有些人也只能看到《三吏三别》。

.

我记得以前某人被称为“当代鲁迅”,怎么现在又往杜甫身上靠了?鲁迅都不够你瞧的了?

杜甫生于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青年时正是大唐顶峰时期——开元盛世。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杜甫开始了辗转各地的颠沛生活。

这段时间也恰是杜甫的创造高峰,《三吏三别》、《登高》、《春望》、《北征》(长篇叙事诗,不仅记载了安史之乱下的国家乱象,也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法)、《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大批名篇佳作都是成于此时。

因为诗词方面的贡献,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也是后世公认的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何为“诗史”?诗史是指能真实反映某一时期重大社会事件、具有历史研究意义的诗歌。

何为现实主义?现实要对自然或当代生活做出准确的描绘和体现,现实主义要摒弃理想化的想像,现实主义要细密观察事物的外表,据实摹写。

和杜甫比?就问一句话:不圆老师的日记真实吗?现实吗?准确吗?具有研究价值吗?

真会给自己拔高。

杜甫揭露社会黑暗的诗确实不少,但是他的作品只是为了揭露而揭露吗?某些人只看到了杜甫描写的黑暗,并没有看到杜甫对光明的描述、对光明的思考、对光明的建议。

这合适吗?

杜甫确实对大唐朝廷不满,因为他的一生郁郁不得志,没有得到朝廷重用,反而总是受到挤压。但是他是否将这些不满告诉那些一心想要入侵大唐的对手呢?他是否站在了大唐的对立面看待大唐的腐朽呢?

杜甫想的是以身报国、以身许国,杜甫想的是陈力于国、委身社稷,杜甫想的是“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和杜甫比,你们也配?

顺便说一句,鲁迅只会写批判作品吗?(这里不得不插一句,鲁迅的批判是基于事实的描述,不是听来的,也不是闭着眼睛瞎写的)。

某些人只学会了鲁迅的“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却没有看到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这是杜甫和鲁迅被黑的最惨的一次吧?

10

我是搞工程的,主要是修房子,为企业赚钱,也为妻儿赚钱。这个亲戚们都知道。

关于喷的问题,没有什么变态,该喷的还得喷,特别是装修阶段,喷了,被喷的东西就明快了,光滑整洁了,符合整体形象及利益了。

时下,有亲戚将我比喻隐喻暗喻明喻成以下作古人物:

鲁班。难道就因为我也是修房子的?

鲁迅。难道就因为我也能写出一些文字?

杜甫。难道就因为我也会吟唱打油诗?

还是饶了我吧!

别说时代不同,社会状态不同,民智不同。就拿他们的情怀、精神,我也羞死了。

他们深爱脚下的土地,针砭时弊,歌颂阳光。他们深爱自己的父母,携手与时俱进。他们一致对外,同仇敌忾。他们……我只是一个搬砖的。

对了,忘了回答题主的问题了,看我跑偏的。

我说你是在偷换概念!

我说你是在找喷……我咋总忘不了老本行,喷呢,该喷的还得喷。

实在对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