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古代三年一次科举,777位状元却未见盛世之作,难道这些人的才华

古代三年一次科举,777位状元却未见盛世之作,难道这些人的才华

2020-07-23 01:02阅读(80)

古代三年一次科举,777位状元却未见盛世之作,难道这些人的才华都被埋没了吗?:他们是人!又不是神?:-777,科举,埋没,状元

1

他们是人!又不是神?

2

现在大学中文系一年毕业有没有几千万?我不知道具体数字,但是少不了,出几个作家?从近代鲁迅往下属,有几个作家是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古代科举,是选官员,能写出盛世之作的有几人?出来的那么几个人也都是因为官场失意左迁后写出来的……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文化水平高吗?两回事,创作是创作,科举(大学)是科举,写作不是教学教出来的……

3

我认为,古代状元那么多,留下杰作的少,这也很正常。

首先,谁能当状元。

从学习目标来看,“学而优则仕”。科举考试的目的是挑选封建社会的管理人才,说白一点读书是为了做官。“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从学习内容来看,准备参加科考的学子必修的是“四书五经”,写文章要符合的格式是八股文。这样训练多了,必定会限制人的思维和创作灵性。

第二,自古文章出愤怒。

司马迁《报任安书》里说: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就是说著名的作品都来自刻骨铭心的困境。李白一生未参加科考,经人推荐到唐玄宗,又被赐金放还,所以愤怒地喊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样的名句。

杜甫屡试不第,又经历“安史之乱”的颠沛流离,所以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俱欢颜”的名句。

蒲松龄应试不中,目睹人间黑暗,转而写鬼写妖,从而有《聊斋志异》的名作问世。

曹雪芹因为家道中落被抄家没有科考资格,也不屑参加科考,专心致力于《红楼梦》写作,并“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终于有绝世之作流传。

第三,科考状元也有名作流传。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维就是科考状元,他的一生除了做官,也会写诗作画,被苏轼称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其名句也妇孺皆知,比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等。

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和爱国诗人文天祥,也是科考状元,他抗元爱国的事迹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

他的名作《过零丁洋》《正气歌》大家都很熟悉,特别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激励我们大义凛然。

还有唐代著名军事家的郭子仪、著名的书法家柳公权、明代大词人杨慎等都是当时的状元。

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4

未必,只是我们不是太熟悉而已。唐代状元因为年代太早,作品散失很多,因此许多作品没有流传下来。但是大名鼎鼎的王维就是状元,这应当是留下了盛世之作。尹枢七十岁时参加科举,主考杜黄裳不知如何评判,他主动上前评定全场名次,并且自署状元。一篇《珠还合浦赋》读完,全场叹服,应当也算是盛世之作。只是今天辞赋不太知名,在当时应当是天下闻名的。宋代吕蒙正考中状元,为一代名相,足以传世,只是他的才能主要体现在政治上,而非文学上。更不用提文天祥这位爱国诗人,留下无数名作。明代商辂三元及第,本人也是一位大书法家,并著有《续宋元资治通鉴纲目》,足以传世。而清代吴其濬身为状元,著有《植物名实图考》、《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亦可称盛世之作。

任何话不可说太绝对,不过状元大多都是一生无忧,比起那些因落第而颠沛游离的同辈的确幸运许多,可生活也会单调许多。例如钱钟书先生就指出,文天祥早期的诗歌,为那些看相占卜测字的人所写的诗歌,在他的诗集中占有惊人的比例,而比他早一些中状元的人,也存在类似现象。如果不是一场国难,也不会激发出他内心的激情。

5

古代的状元不止有,还有多盛世之作,只是这些盛世之作是为封建帝制服务,不是我们今天所要看的世盛之作而已。


要知道今天的盛世之作能换来几个铜板,即给状元几餐饭吃?状元是封建帝制的一个科举名位,虽然它排第一的位置,但它的核心是为封建帝制服务,今天的盛世之作为封建帝制服务吗?谁都会说不会,就算有这么超前,他们的主子都不会答应。

状元是才华横溢,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我们不能否认,但也不能过高地估计他们,能把当时他们所担当的朝政处理好,人们能安居落叶,生活平定好过,已算是很好了。他们的才华不是被埋没,而是向其它领异发展,他们不得不面对现实。


状元是为封建帝制服务,他们又居高位,形成了高处不胜寒的局面,作品上更不能有半点差池,一个不小心,掉头的是一族人,不止状元一个人的头,经常人们说的伴君如伴虎,如履薄冰。不要看他们外表多风光,他们私底下含冤茹苦谁能清楚。

为了面对现实,心中第一是主子,他们的盛世之作多是为封建帝制而出了。

有状元这个位,做事上最起码要八面玲珑,别说密不透风,也要不被别有用心的人抓把柄,使自己掉进万劫不复的深渊。所以他们的作品就会变味,不是我们所要的盛世之作,而是封建这个围的盛世之作。


有状元这个位置,就有高职位,面对新工作,把所有心思投进工作,很多人为工作、应酬,作品就向这方面发展,盛世之作也是这方面多,只是我们今天不想看吧了。

6

才华,什么是才华?为统治者服务就是才华吗?你看现在当官的,有几个能随手写一篇文章的,甚至演讲稿都要人代写。状元的中心在于当官发财,怎么会有时间去注意才华。相反落榜的,不得意的,倒是有精力去忙别的,顺手名垂青史。

7

天子皇帝专政时代“以天为主的天命神权政治迷信”是迷信到顶的迷信,不仅是束缚人类社会思想发展,而且禁锢人类社会思想繁荣昌盛!

8

盛世之作是什么意思?

太平盛世的作品?感觉题主问得可能是传世之作吧

古代那么多状元出名的确实不多,但写下传世之作的也不是没有,比如文天祥

文天祥是宋理宗钦点的状元,给我们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正气歌和过零丁洋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阴房阗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当然,文天祥算是状元中的佼佼者,其他状元确实没有留下什么比较有名的作品,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取状元的方式

殿试第一名为状元,是皇帝亲自点取的,并不一定完全是文章才华,可能是文章刚好符合皇帝心意,或者文章正符合朝廷当前需要,有的时候还要考虑样貌,并不是纯粹以文章才华来取状元,不然李白,苏轼等等大文豪都是状元了

2.中状元的去处

取状元后,一般都是进翰林院当个编修什么的闲官,清贵是清贵,但是和社会脱节就比较多了,还不如后面的进士和社会接触的多,少了实践的积累,写的文章诗词可能会言而无物

3.中状元的用处

要想当宰相,必须要有个翰林出身,当了状元,前程是远大的,更多的精力可能就会投入到官场争斗上了,对于写文章,写诗词这种小道,可能就不会太放在心上了。




9

这不奇怪。因为古代的科举选拨制度有其局限性,为了应试读书人都只是照本宣科地死读书,缺乏创造性,更没有多少感悟是从亲身的体验中得来,虽己饱读诗书,但缺乏自已的独创性。所以,虽然应试成了状元,但并非是真正的创造性的天才,加之科举应试主要是为了选加官进爵,所以,这些应试成功的状元在进入仕途后大都为官场的俗事所累,而用在创作上的精力极少。故之很难弄出盛世之作。就是现在的高考制度下,那些考得状元的人也并非每个人都成了各个领域的领头人吧。

10

自从科举制度,遴选士子读书人,为朝廷所用以来。

读书人的目的跟定义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科举制度是中国及受中国影响的周边国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制的首创时间史学界存在争议,有汉朝、隋朝、唐朝多种说法。

部分历史学家以隋朝有分科举人与进士科为由认为科举制开始于隋朝。

唐太宗在中国史上是一代明君,他在历史上被人尊崇,直接原因是纳谏的过人气度,唐太宗和魏征这一对明君与名臣,为后人研究唐太宗提供了诸多题材。唐太宗在选拔人才方面可是不拘一格。

他说过与选拔人才有关的名言,广为流传。

科举制的渊源。

西周时,血缘世袭;秦朝以前,采用的是世卿世禄,后来引入军功爵制;到了汉朝采用察举制和征辟制,由地方各级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魏文帝时,创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员,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晋朝及六朝时期沿用此制,这是察举的改良;但魏晋时代,世族力量强大,能够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

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九品中正制无法延续。隋文帝废除此制,下诏举贤。隋炀帝按孝悌有闻等10科举人,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虽然科举制始创于隋朝,但唐太宗健全了科举制度,扩大了寒门庶族参政做官的机会,这在贞观时期是重大的用人政策变革。很多历史学家也认为科举制始于唐朝。

唐太宗是科举制改良的首要之人。有一次科举考试结束后,唐太宗李世民站在午门城楼上看着新进的进士们鱼贯而入朝堂,十分高兴地对左右大臣说:

“天下英雄尽入吾毂中”。

这句话表达了 李世民对人才的态度,要将天下有才之人都要纳入体制之中,为我所用。这也是唐太宗的一种梦想。

唐太宗的这句话表达了对于天下人才的渴求,影响了后代帝王的选人观。唐太宗同样做了一件事情,让我们有幸了解了唐太宗眼里的人才标准。

公元643年,也就是贞观17年,唐太宗命阎立本画了二十四名功臣画像,这二十四人全部是贞观时期唐太宗眼里的功臣和人才!《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又称《二十四功臣图》 ,比例皆真人大小,画像均面北而立,太宗时常前往怀旧。阁中分为三层:最内一层所画为功勋最高的宰辅之臣;中间一层所画为功高王侯之臣;最外一层所画则为其他功臣。

这二十四功臣分别为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征、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李靖、箫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谨、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勣、秦琼。

为了表彰功臣,唐太宗藏于凌烟阁的《二十四功臣图》,展现了唐太宗对于人才的最高肯定,整个唐朝时期的用人观都受到了正面积极的影响。

唐太宗所为又垂范后世帝王。

所以科举之前的文人,治学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以传承天地人文之学为己任。

科举制度一开,治学方向必然走向治国安邦,甚至服务于帝王一家好恶为主。治世理政为国家所用,策问之学为主要内容。而以前的著书立说,深究天人之理的智慧典籍必然就少了。

历代状元,必然也是长于此,才得以点选为状元。再多的状元也没有了传世智慧之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