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四世三公”是多大的官?谁可以详细解答一下?:“四世三公”不是啥具体的官职,而是指世代官居高位,这比出身官宦世家还要难得,汉朝时期的三公通常是指大
“四世三公”不是啥具体的官职,而是指世代官居高位,这比出身官宦世家还要难得,汉朝时期的三公通常是指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在刘秀统治期间改为了太尉、司徒、司空,都是古代辅佐天子治理国家的官职。
袁绍的家族的确是“四世三公”,袁绍的高祖父袁安在汉章帝刘炟时期担任司徒,曾祖父袁敞在汉安帝刘祜时期担任司空,祖父袁汤在汉桓帝刘志时期担任太尉,袁绍的父亲袁逢在汉献帝时期担任司空,叔父袁隗担任司徒,是从袁绍的高祖父到父亲这四代,都出现了担任三公职务的人,袁绍的家族在当时是非常显赫的。
太尉这个职务,很多人以为这只是掌管军事的职务,在刘秀统治时期重新设立了太尉一职,和司徒,司空并列三公之后,太尉实际上相当于丞相一职,虽然这也是当时最高的武官职务,但是太尉却不能直接指挥军队,对于皇帝来说,其实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节制太尉的权力。
司徒在东汉时期,类似于丞相一职,不过和太尉不同的是这主要是掌管民政的职务,这个官职出现得很早,据推测在三皇时代就已经出现了,负责掌管祭祀,民事,之后的朝代也基本将司徒的设置沿用了下来。
三公中的司马是在西周时期才出现的官职,是掌管军政和军赋(各类的军需物资)的职务,所以到了汉武帝时期,大司马又常常作为大将军的加号来使用,司马一职要负责组织,训练军队,同时也要负责执行军法,维持军纪,三公之间虽然有职能划分,但是又互相联系,共同维持着国家的基本运作。
袁绍说的“四世三公”,主要是指他的家庭背景,在东汉时期,国家是施行察举制举荐官员,强调家世背景并不是无能的表现,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政治资本,寒门几乎没有机会入仕,而袁绍“四世三公”的家族背景却能在仕途上给袁绍提供巨大的帮助,这和个人能力关系不大,那个年代主要看的还是背景。
袁绍位居三公之上,最开始和何进搞宦官,何进死后董卓控制了少帝,袁绍“四世三公”的家族背景,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他很快被推举为盟主,讨伐董卓,在东汉末年群雄并立的时局下,袁绍是早期实力最强的一支割据势力,甚至袁绍后来有了称帝的野心,这些都是基于自身实力做出选择,而“四世三公”的家族背景则让袁绍有了在乱世之中称霸一方的基础。
所以四世三公虽然不是一个官职,但是这背后体现的却是一个家族的强大实力,和各种盘根错节的社会关系,比某一个具体的官职威力还大。
我是玄坤,一个热爱并不断学习历史文化的求学者,每天一点分享,期待着朋友们的关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学习,感谢各位阅读,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简单地理解,可以认为是最大的官,百官里面他们官最大。但是东汉末年,三公只是虚职,原来实权在握的“三公”,已经被架空。
自秦始皇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后,便设立三公九卿,这种政治制度,深刻地影响了其后的两千多年。秦汉时期,三公是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所谓:“三公论道,六卿分职,”指的就是由三公共同处理事务。
丞相是“掌丞天子,助理万机”,是百官之首,是皇帝以下最重要的官职。而太尉是掌管全国军事,百官里面最高的军事统帅,其地位和丞相相等。御史大夫是诸御史之首,其地位仅次于丞相和太尉,是丞相的副手,掌监察,辅助丞相处理政务。
秦朝和西汉,历来把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合成“三公”,为中央最大的三个官职。因为三公手中掌握着实权,有时甚至能和皇帝的君权相抗衡,这种局面到了东汉光武帝刘秀的时候,出现了一些改变。
虽然从汉武帝开始,就已经在削弱相权,但西汉末年还是出现了王莽篡汉。等到刘秀建立东汉之后,为了避免这种强臣篡位的可能,开始大力削弱“三公”的权力,扩大尚书台的作用。“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刘秀逐步架空了三公的权力。
王莽篡汉之后,对于地名、官职名进行了很大的改动,丞相改为大司徒,太尉改为大司马,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刘秀建立东汉,其他制度都是遵从西汉,唯有三公的名称没有改过来。
王莽时,议以汉无司徒官,故定三公之号……世祖(刘秀)即位,因而不改。
当初汉武帝让霍光担任大司马大将军,来辅佐汉昭帝,这一职位也最具权势。光武帝刘秀自然不允许这个大权独揽的职位存在,因此把大司马又改回太尉。大司空改为司空,大司徒改为司徒。所以,东汉的时候,太尉、司空、司徒是三公。在三公之上,又设置太傅一职,称为“上公”,只不过太傅并不常设。
东汉后期,外戚专权,比如官拜大将军的梁冀,位在三公之上,只不过这不是常态。后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废三公,置丞相,且曹操自己担任了丞相。
纵观东汉时的三公,相比秦朝和西汉的实权在握,已经是徒有虚名了。
光武即位,政事不任三公,而尽归台阁,三公皆拥虚器,凡天下事,尽入尚书。
虽然东汉时期,三公的含金量已经严重缩水,但名义上仍然是最高官职,且名誉卓著。那么为什么袁家可以四世三公?而且袁绍在讨伐董卓时,还被众人推为盟主?这其实就涉及到了两汉的人才选拔制度——察举制。在西汉早期的时候,“非功不侯,非侯不相”,做官的权力被功臣勋亲集团垄断。
这种情况到了汉武帝时期,出现了转变。汉武帝为了获得大量人才,也为了避免功臣勋亲的掣肘,下诏命令郡守每年要推荐一到两名孝子廉吏,称为“举孝廉”,否则就是郡守失职,要受到相应的惩处。
到了后来,这个选举人才的制度,就形成了一年一举的郡国孝廉。但察举人才的权利,却不是所有官员都具备的,需要是三公九卿、政府大僚或者地方郡守这样的高官才行。
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袁绍家族为什么能四世三公了。举孝廉的时候,并没有一定之标准,察举之人的主观意愿占了很大成分。当袁家第一代三公——袁安(历任司空、司徒)出现后,他便可以大量举荐孝廉。
而东汉时期,人们对名节看得很重。这也是当初刘秀有意引导的结果,避免再次出现王莽那样的大臣来篡夺皇位。人们对举荐自己的高官,视为“恩主”,对恩主报答的观念深入人心。当袁安举荐了其他人为官之后,为了报答袁安,最好的办法便是举荐恩主的子弟为“孝廉”,从而踏上为官之路。
假如恩主子弟正好在自己郡内,则是极为简单的事情。即使恩主的子弟不在自己郡内,也可以辗转请托,以达到报恩的目的。当时的社会风气,热忱于效忠个人,而不是朝廷。因此,有地位的家族,其地位越来越高,声势也像滚雪球似的越来越大。
这样,仕途由原来被功臣勋亲把持,转化成了被一个个大家族所把持,从而形成了世家门第。门第是东汉后期政治权势重心所在,当时大大小小的门第,相互之间互通声气,形成了一股股巨大的力量,也是东汉末期割据势力形成的重要原因。这种影响是深远的,形成了魏晋南北朝时的门阀政治现象。
而具体到袁绍一家,便形成了汝南袁氏“四世三公”的现象。因为只要不是太傻,袁氏家族做官的机会远比其他人多得多。另外一个家族便是弘农杨氏,也是和汝南袁氏类似的情况,被曹操杀掉的杨修就是出身弘农杨氏。曹操借杀杨修,从而敲打世家大族,自有其深意在里面。
所以当诸侯联军讨伐董卓时,才推袁绍为盟主。因为“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及天下”,这些门生、故吏为了报答“恩主”,相当部分会响应袁绍的号召。这也是曹操对世家大族,既联合又打击的根源所在。
简单解答一下。
“四世”跟官没关系,指的是辈分。
袁绍的高祖父袁安由于很有才华,受到了汉明帝和汉章帝的器重,而其后他的儿子、孙子和曾孙也都受皇帝的器重,先后出任宰相级别的高官。所以袁绍口中的“四世”,指的是他的父亲、爷爷、曾祖、高祖四代人。
“三公”是官职称谓。在秦朝和西汉,三公指的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个职务都相当于宰相。到了东汉,三公的称呼和权力有所变化,变成了太尉、司徒和司空。权力也远不如秦朝和西汉大。不过当时三公的政治地位仍然很高,还是名义上的宰相。
“四世三公”连起来解释的意思就是:某家族连着四辈都有人当到了三公级别的高官。
所以“四世三公”并不是单指多大的官,而是说某个家族很厉害,连续几代人都担任过宰相。这个家族在朝廷中积累了非常大的政治影响力和人脉关系网。
所有的四世三公家族,影响力都很大。
因为只要某人担任三公,他的门生故吏就会傍在他身边,形成巨大的势力和网络。比如东汉时期的外戚窦宪,他在朝内也就混了十多年时间而已,结果就是“掾属三十人,皆故刺史二千石”。
你想想四世三公,连续近百年都有人在朝内担任宰相,这个家族关系网络得有多大呢?
当时一群官员见面唠嗑,见面攀关系,你老家是哪的啊?你啥时候当官的啊,你家恩师是谁啊?结果聊了一溜够,可能全都是师兄弟。因为他们的恩师可能都是一个家族,比如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
所以只要是四世三公的家族,在朝廷内的政治影响力都不可能低。
通常观点认为,东汉朝廷由士族官僚、外戚和宦官三大支柱组成。而由于外朝不如内朝受信任,所以士族官僚相对不重要,其权力远不如外戚和太监大。
也就是说在东汉中后期,国家各项工作的决策权和军权,掌握在太监和外戚手中,他们相互争权。士族虽然也很重要,担负着整个帝国正常运行的政务权。但相比之下,士族的权力没有太监和外戚大。
所以东汉时期的四世三公家族,固然有很大的政治影响力,但要论实权,却远不如太监和外戚大。比如弘农杨氏就是典型。
弘农杨氏也是四世三公家族,杨震,杨彪等四代人都担任过三公级别的高官。但是汉灵帝死后,杨家混的就很一般,远不如袁氏家族混的好。杨彪的儿子杨修仅仅只是曹操的主簿,而袁绍和袁术,都是手握十万甲兵的大军阀。
同样都是四世三公,为什么杨家人混的就很一般,袁家人就混的风生水起呢?
因为袁绍家族很会经营,他们不仅仅是士族代表,其与外戚的关系也很不错。当时的外戚只要一得势,普遍的做法是将要重要职务换上自己人。比如内朝的尚书令、中常侍等等,军队系统的虎贲中郎将等等。由于袁绍家族懂得政治经营,所以这些重要职务,当时都掌握在他们手上。
比如汉灵帝驾崩时,掌管禁军的虎贲中郎将是袁术,而袁术之前的虎贲中郎将是他的哥哥袁绍。此时的袁绍担任西园八校尉的二把手,中军校尉,比虎贲中郎将还重要。
还比如当时袁家的大族长袁隗,他除了担任司徒外,还以太傅参录尚书事,担任官员系统的二把手,掌握决策权。
军权和决策权都掌握在袁家手上,袁氏家族怎么可能混的差?
最重要的是,当时的外戚领袖何进认为袁氏是自己的心腹。可能袁绍、袁术、袁隗不这么认为,但何进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何进当大将军时,袁家人在何进这届政府中,扎的非常深。
综上所述来看,汝南袁氏不是一般的四世三公家族,而是掌握了一部分外戚权力,握有军权和巨大人脉关系网络的加强版士族。
有不少人认为,东汉后期的动荡,就是袁隗和袁绍策划的,他们先是激化外戚和太监之间的矛盾,让他们火拼。然后再招呼董卓进京,董卓是袁隗的门生故吏,袁隗召他,他自然就屁颠屁颠的去了。
后来何进被太监杀掉,袁氏见二虎相争之计达成便接管外戚部队,铲除了太监。在消灭太监的过程中,曾经一度血洗了皇宫,差点连皇帝也杀了。(袁术下令诛杀宫内所有没胡子的男人,而皇帝刘辩是个孩子,没有长胡子。袁术此举颇有心机)
只不过董卓不按套路出牌,让袁氏精心策划的阴谋泡汤。如不然,袁氏就是东汉末年十常侍之乱的最大受益者。
“四世三公”不是官职名称,“三公”是官职,是指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三个朝政最高长官,“四世”就是四代人。“四世三公”就是指袁绍家族,祖上四代人,累居三公高位。
袁家“四世三公”分别指:袁绍的高祖父袁安为汉章帝时的(大)司徒、曾祖父袁敞为汉安帝时的(大)司空、祖父袁汤为汉桓帝时的(大)司马、其父袁逢为汉献帝时的(大)司空、其叔父袁隗为汉献帝时的(大)司徒。
两汉的中央官制,最高职位为三公,三公下设九卿,九卿各备大夫,大夫下设士(或称士元)。这个设置模式,基本沿袭西周官制,不过名称和职责有所不同。
秦朝和汉初其实没有三公说法,那时朝廷最高行政长官叫丞相(或相国),最高军事长官叫太尉。汉武帝时期,为了跟丞相争权,汉武帝设立了内朝官(区别于外朝以丞相为班底的朝臣,初期为政策顾问或者决策参谋,后期演变为决策人),改太尉为大司马,为内朝官首领。
汉成帝末年,有官员提出,监察官员御史大夫职责太重要,但是地位不够高,建议将御史大夫提高到与丞相、大司马一样尊贵。于是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丞相为大司徒,与大司马并称三公。
理论上大司徒是外朝官最高领导人,负责行政;大司马是军事长官;大司空是监察长官。但事实上,大司马一般有个“领(或录)尚书事”,兼任内朝官一把手,出任大司马的通常是外戚,造成大司马成为事实上的一把手。
东汉光武帝末年,有大臣建议,为了显示上下尊卑,臣子的官职不应该称“大”,所以改大司马卫司马,大司徒为司徒,大司空为司空,东汉后期,又废司马,恢复为太尉。
按照两汉的成例,大臣一旦被任命为三公,就会被封侯。两汉时期,如果不是皇亲国戚,又没有军功的话,想要封侯是很难的一件事,官职也只有到三公的最顶点,才有资格捞到封侯。要想做到“四世三公”,就更是难于上青天。据称除了袁绍家族,东汉时期只有杨修家族也有过这份荣耀。
三公,即官阶,周朝指太师,太傅,太保,汉朝指司马,司徒,司空。是朝中最有权势的职位。四世即四代,袁绍之高曾祖考辈四代出了五个三公官员,袁绍自己雄霸北方,家势显赫。
袁家之所以有这么辉煌的家史,发达源于袁绍高祖袁安。袁安原本出生一小吏家庭,为人特别正直,作过功曹(县令下属小官)。
袁安命运转折始于一场大雪,整个洛阳城都被大雪?盖,洛阳县令带人巡视勘灾,发现袁安家困于大雪之中,其人几乎冻死,县令询问袁安何不请人帮忙,袁安说,现在全城冰雪,大家又冷又饿,怎么能麻烦别人呢?
县令深受感动,认为这个下属贤明正道,虽死不改仁心,举其为孝廉,自此名扬开来,很快袁安也作了县令,政绩亦佳。
公元70年,三司推荐袁安审理楚王谋反案,朝廷(汉明帝)升袁安为楚郡太守。皇帝极度痛恨反叛,催促袁安严审快判,而袁安不为所动,依法依据,将有牵联的几千人一一细查明审,对确认没问题的一律释放,不枉不纵。当袁安将整个卷宗呈报朝廷定夺时,汉明帝看后十分满意,一概照准。
由于皇帝赏识,元和三年和无和四年,袁安相继接任司空、司徒职位。这便是袁氏四世三公的起源。
汉和帝即位期间,窦太后埀帘听政,大将军窦宪权倾朝野,为建军功要起兵北伐匃奴,袁安认为匈奴并无寻衅犯边,而国内问题重重,坚决反对用兵,由此引发太后不满,窦宪更是大发雷霆,但袁安坚守立场,与太后据理力争,并怒甩冠带,别人都为其捏一把汗,他却将功名性命置之度外,一直坚持与窦氏集团殊死抗争,为汉朝廷鞠躬尽瘁,最终病逝于窦氏倒台前夕。
袁安去逝,群臣哀叹,天子伤心,为表其忠良,皇上封其子为中郎将,汝南袁氏自此在东汉政坛光芒四射,长盛不衰。
一世袁安为司徒,二世袁敞为司空,三世袁汤为太尉,四世袁逢为司空,袁隗为太傅。
这便是袁绍四世三公,袁绍本人在外。
一般提到袁绍时,后面必跟着“四世三公”四个字,好像这四个字比千军万马还吓唬人。
这可一点也不夸张,“四世三公”的身份,确实意味着非常强大的能量。
在这种能量的加持下,袁绍、袁术一度崛起为天下最强的诸侯。
四世三公,是指袁绍家族四代人作了三公之位。
而且,袁家这四代人,是有五个人做了三公之位。因此,刘备说袁术“四世五公”,这也是正确的说法。
三公,是秦汉时期地位最高的官职,副国级干部。
在东汉时,三公是太尉、司空、司徒,分官军政、民政、土木事,有大事时,大家一起商量着来。
刘秀为了加强君权,三公权被尚书分了不少,权力被削弱。
但是,三公在官吏选拔等方面,依然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自袁安在86年出任司空,到190年袁隗被杀,整整100多年的时间里,汝南袁氏累世三公。
如果一个家族在100多年里长期担任副国级干部及各种高官,在任何时代,该家族的能量都令人难以想象。
在东汉,这种影响力则在特定历史环境下进一步放大!
东汉,还没有什么科举,更没有高考,官吏主要靠推荐。
名士或者选举官员根据你的名望、才能、品德,进行品评、推荐。
可是,名望、才能、品德,都是没有精准评价标准的东西,所以,说白了:也就是推荐人、选举官一句话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十年寒窗没什么有,社会关系才是一切!
东汉的官吏选拔,主要由三公把握。
所以,和三公攀上关系,对于仕途有决定性作用!
汉自汉武帝以来“独尊儒术”,三公们也都是一些经学大师,对某类经学颇有研究。
比如,汝南袁家,就世代研习孟氏易学,招收门徒。
于是,各类人踏破门槛,积极参加学习,成了袁家的“门生”。
其实吧,这种学习,学的什么东西不重要,关键是积累人脉、名望。
这些人得到这个敲门砖后,或担任官职,或在乡里为名士,影响颇大。
由于这些人来拜老师本就是来拉关系、混圈子的,所以,这种师生关系羁绊具有终身的特点。
与同为四世三公的弘农杨家不同,自袁安以来,凡袁家门生,不论贤愚,都尽量推荐。
经数代人的时间,袁家的门生故吏遍及天下,影响力惊人。
所以,在盘根错节的官僚士大夫网络中,汝南袁氏成为这个关系网的中心!
于是,四世三公的袁家,成了整个大汉的官僚士大夫集团的领袖。
董卓把持朝政,使袁绍“四世三公”的能量得到了一次超级膨胀。
过去专权者,无论是外戚还是宦官,多还是天子家人(或家奴),董卓是什么?西凉外藩呀!他把持朝政,废立天子,那还了得?
由于天子已被挟持,你根本搞不清到底是董卓的意思还是天子的意思,因此,天子诏书的效力大打折扣。
皇权被“屏蔽”后,袁绍、袁术,“四世三公”失去了皇权的制衡,效力进一步放大。
在一段时间内,袁绍、袁术可以任命各州、郡的长官。而且,当他们任命的刺史、太守与朝廷的人选冲突时,他们并不吃亏。
袁绍、袁术各自任命了一些的刺史、太守,互相争战,几乎算是各自另立了一个朝廷。
那么,四世三公给袁绍带来了什么好处,以至于袁绍每次都用这四个字吓人呢?
“四世三公”的威力,袁绍用得很不错。
1、盟主。
袁绍到冀州后,虽然职务只是渤海太守,但因其政治影响力,被推举为盟主。
值得注意的是:讨董卓联盟,并不是一次军事行动的临时组织,他存在了很长时间。
盟主之位,使袁绍获得了巨大的政治主动权。
2、压服韩馥,夺取冀州。
袁绍要创业,第一步就是要取得富裕的冀州。
韩馥是袁家故吏,但他不傻,他一面尊袁绍为盟主,一面监视、限制袁绍。
《三国志.武帝记》引用了《英雄记》的一段记载:兖州刺史刘岱写信给韩馥。咱们一起打董卓,是大义所向,你要是破坏我们的大事,我们大家就先把你灭了!
韩馥惊恐,不敢再造次,此后,在与袁绍的竞争中陷入彻底被动。
韩馥本人也是颍川人,颍川士族的支持对他极为重要。
可是,在颍川士族倒向袁绍,公孙瓒、袁绍两重压力下,韩馥被迫让出冀州。
应该说,袁绍夺取冀州,自然有韩馥性格软弱的缘故,但若没有袁绍“四世三公”的影响力,韩馥恐怕也不会那么容易交出冀州。
3、削弱公孙瓒。
袁绍虽然在界桥大胜公孙瓒,但坦白地说,双方很长时间内在军事上只能算互有胜负。
公孙瓒遭受的致命一击,还是来自内部:他杀了刘虞后,幽州士族豪强、少数民族武装与士族领袖袁绍内外合应,一起打击公孙瓒。
幽州大部在内乱中已经失控,公孙瓒只得躲入易京,彻底陷入被动。
而由于忌惮袁绍对士族的影响力,公孙瓒只一味打压士族,只愿重用一些商贩,使其决策力下降、实力大减,最后败亡。
4、人才鼎盛。
袁绍的名号,使他成为众多人才的优先选择。
除了后来一直跟随袁绍的谋士、良将,曹操最依赖的谋士班底:荀彧、荀攸、郭嘉等人,甚至曹操本人,都曾为袁绍手下。
总的来说,“四世三公”的身份,在当时具有非常大的能量,这种能量为袁绍、袁术的崛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是,由于袁绍、袁术兄弟的不合,“四世三公”的影响力被分裂。
后来,曹操把天子迎到许都后,以更精明的方式“挟天子以令诸侯”,“四世三公”的影响力被进一步削弱。
最终,“四世三公”的袁绍在真刀真枪的战场上败给了“阉竖之后”曹操,退出了历史舞台。
“四世三公”,就是连续四代人都做到“三公”之位。“三公”是两汉公卿之首,自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形成司徒、司空、太尉的固定配置。汝南袁氏从袁安开始,连续四代有五人跻身“三公”之列。
“三公”共同负责最高国务,各置一人。“三公”各开府,即均设办公机构,有权自行任用属吏,属官数十人,称三公府。能够位列“三公”,可谓人臣之极。
两汉选官实行察举制和征辟制并行。“三公”拥有征辟权,可以绕开州郡官员的察举考核,直接将优秀人才纳入公务员队伍中,这让“三公”成为不少高级官僚提拔者和引路人,形成师生之谊。
因此“四世三公”自然形成了“门生故吏遍天下”的景象。汝南袁氏一族是东汉末最尊贵的超一流家族。
一、司徒 三公之一。西汉哀帝时,以丞相为大司徒,掌管国家的土地和人民。东汉三公虽无实际任职,仍称司徒,主教化。以有名望的大臣担任。第一品。
袁安以“困雪”闻名于洛阳,被举为孝廉。汉明帝时任楚郡太守。因政绩突出,一年后袁安调任京畿担任河南尹,政令严明,在职数十年,“京师肃然,名重朝廷”。汉章帝年间,袁安担任了司徒。汉和帝年间,袁安不畏权贵,弹劾外戚窦宪,为人称颂。
二、司空 三公之一。掌管监察、执法,兼掌重要文书图籍。第一品。
汉和帝亲政后,为了感恩袁安当年反抗窦氏的功勋,对其子大加册封。袁氏一门荣光显赫。长子袁裳官至车骑都尉,次子袁京官至蜀郡太守。而三子袁敞做到了司空,设置府署,属官与太尉、司徒相同。
三、太尉 三公之一。位居其首,为全国最高的军事长官,职掌四方兵事。东汉太尉实为丞相。曾一度更名为大司马。东汉灵帝末年,又并置太尉与大司马。第一品。
袁京的儿子袁汤,桓帝时任太尉,封安国亭侯。袁汤有三个儿子:袁成、袁逢、袁隗。其中袁逢与袁隗在灵帝一朝,一为司空一为太傅,皆身居“三公”。袁隗还娶了经学大师马融的女儿,袁氏兄弟可谓通吃政界和文化圈。
而袁氏兄弟在外戚和宦官互相倾轧的灵帝时代,不仅不像他们的祖上袁安那样尽忠职守、激浊扬清,反而为了保全家族的荣华富贵,屈身依附外戚和宦官。所以,汝南袁氏“贵宠于世,富奢甚,不与它公族同”,俨然成了政坛“不倒翁”。
到了袁逢的两个儿子袁绍、袁术,那真是兄弟俩互相瞧不起,同室操戈。袁术在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寿春称帝,一夜成了人民公敌,最后悲惨死去。
袁绍在与曹操的争霸中失败,他的几个儿子更是大打出手,相互内斗。结局就是袁绍一门族灭,令人不胜唏嘘。
袁氏一族的经历,真是应了孟子那句话“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关于“四世三公”很多人都存在误解,认为他是四代人中出现了三个“公”,然而却并不是如此。
在东汉时期,司徒、司空、太尉被称为“三公”。所以,袁绍“四世三公”指的是,袁家四代人中都有担任三公的人选,形容袁氏一门通达显贵,“德高望重”。
一、袁安(袁绍爷爷的爷爷)
袁安(?-92年4月9日 ),是袁家第一代发达的人,曾担任司空、司徒等职位,为袁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袁敞(袁绍爷爷的爸爸)
袁敞(?—117年),子承父业,曾担任司空一职。
三、袁汤(袁绍的爷爷)
袁汤(97-153),历任司徒、太尉等职。
四、袁逢(袁绍的爸爸)
袁逢,曾担任司空一职位。
五、袁隗(袁绍的叔叔)
袁隗(?-190年5月10日),袁绍的叔叔,曾经也做过“三公”。
从袁绍爷爷的爷爷,到袁绍的父亲五代,共出现过五位“三公”(袁安、袁敞、袁汤、袁逢、袁隗)。
由此可见,袁氏确实为名副其实的名门望族。
出生在这样的一个家族里,是很有荣誉感的。因此,袁绍一提袁家的“四世三公”,总是满脸的骄傲。
谈到东汉的“三公”,还要从西汉说起。
西汉是三公九卿制,三公既为太尉、丞相、御史大夫。
后来,由于考虑到“三公”权力太大(主要是丞相权力大),皇帝便想方设法的削其权。将太尉改为大司马、丞相改为大司徒、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这时的三公,名声尊贵,却无实权)。
后来,将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的大字都去了掉,并且将大司马改回为太尉。所以,东汉末年的“三公”便是太尉、司徒、司空。
东汉的三公虽然没有实权,但毕竟是名义上的国家最高级别长高,而且能够成为“三公”,必定也曾经担任过有实权的官职。所以,袁氏的“四世三公”还是很有实力的。
历史时刻录,每日一历史,分享历史时刻,品味历史时光,感谢您的观看,欢迎您的评论,动动手指点个赞呦!
“四世三公”不是一个官职的名称,而是指袁绍的出身非常显赫,先后有四代人做官做到了“三公”的职位。
袁绍出身的“汝南袁氏”在当时称为第一家族都不过分,和它同样有“四世三公”之称的其实在当时还有一个家族,叫做“弘农杨氏”,就是杨修出身的家族,但这个家族以“经学”起家,杨修也没有太多的人望,所以在当时并不是很有影响力。
但需要注意,这一家族之所以很出名,不是因为官职高,而是因为影响力太大了。
后世所谓的“三公”其实是从秦代开始的,和先秦时期有实质差别。
秦朝立国,设立了“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个官职,合称为“三公”。汉承秦制,这种官制就继承下来了。
丞相主要负责政事,太尉负责军队,御史大夫负责监察,这三者的职权加起来,就相当于后世的“宰相”。但即使是分开来算,最初的权势也是比较大的。
在汉代曾经有过一段“虚君实相”的制度,国家大事由丞相决断,君主并没有太多的干预权限,有点像如今的“君主立宪制”;
而太尉掌管的是全国的兵马,相当于三军总司令,权势滔天。
御史大夫是言官,有“风闻奏事”的权限,监察百官,被同僚忌惮。
但是,汉武帝时期,皇帝认为这“三公”权限太大了,于是就设立了内外朝,具体的手段其实主要依靠“加官”制度,相当于现在的“兼职”。本来由丞相等人决策的国家大事现在由皇帝以及其亲信决断,这些亲信官职可能并不大,所以才有了“加官”。
举个例子,本来一位小官没有进宫的权限,但是汉武帝想要他进来参与决策,在其原有的官职上“加给事中”,这样就有了“顾问应对”的权力。
而到了光武帝时期,皇帝让尚书机构中的尚书台执掌大权,这就是所谓的“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可以看到,“三公”这一职位在东汉早就不是什么大官了,听着好听,其实就是一个执行机构,没有决策的权力。
但毕竟决策机构如果权限太大,很容易危机皇权,所以“三公”在明面上依然是很尊荣的官职,理论上有着很大的权限。
这“三公”的名字在西汉末年有了另外的新称呼,和之前的称呼并用。
“丞相”又称“大司徒”;
“太尉”又称“大司马”;
“御史大夫”又称“大司空”。
三者权职基本没有太大变化,换汤不换药。
汝南袁氏在当时非常显赫,所以袁绍、袁术这俩兄弟当时都特别纨绔,底气也特别得足,都是不怕惹祸的主。
董卓废立皇帝其实还不算过分,袁绍当时直接私刻玉玺,想要另立皇帝;袁术更绝,得到了传国玉玺之后直接自己称帝了。可以想见他们的气焰在当时有多么狂妄。
那么,袁绍、袁术的底气何在呢?
其祖上袁安做过司徒和司空,袁安的儿子袁敞及袁京也做过司空,袁京的儿子袁汤做过司空和太尉,袁汤的儿子袁逢做过司空,其弟弟袁隗也做过太尉。
袁绍就是袁逢的儿子,后来他还做过“大将军”,比“三公”还要高一点,袁术更是直接称帝了。
可以看到,这个家族基本上把“三公”的职位做了个遍,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前后四代人没有中断过。这就是所谓的“四世三公”。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三公”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大权了,袁绍骄傲个什么呢?
这就要说一说当时的选官制度。
两汉魏晋时期的主流选官制度都是用的“察举制”,后来的“九品中正制”就是察举制的一种,由曹丕创立,在这之前叫做“举孝廉”。
也就是说,当官不是谁都有资格的,必须要有人举荐。
谁有举荐的权力呢?
当然是当地的郡守、名门望族,因为这种举荐的方式正是给地方的政治待遇。
这个名额竞争非常激烈,据记载,之前是根据各个州郡的社会地位来进行名额的划分,每个州名额不等。后来改为按照人口多少来确定名额,这个比例大概是每二十万人口每年举一人,如果不满二十万,比如十万人口,那就每两年举荐一人。以此类推。
可见,这个当官的资格竞争到了什么程度。
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这些名门大族举荐谁,不举荐谁,这里就大有文章了。
被举荐的人才往往都是这些大族的子弟,或者和其亲近的友人。那么,这些被举荐的人经过考试成功上任之后,他对汝南袁氏这样的存在是什么样的态度就可想而知了。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地方,这些官员上任之后,同样拥有了举荐人才的权力,那么,他手中的举荐权力实际上就是归这些大族所有。
也就是说,别看“三公”这等职位没有了最初的权职,但他们可以决定绝大多数官员的任免,并且他们的家族以裂变的方式在增加着对各阶层官员的影响力和掌控力。只要他们家族自身没有没落,那么通过他们进身的官员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核心。
袁绍出身的“汝南袁氏”历经四代不绝,那么受过他们恩惠的官员有多少?真正心向他们的官员决不在少数。
这就是“四世三公”所带来的真正影响力:门生故旧遍天下。
据《三国志》记载:
董卓进京,废少帝,立献帝,在朝堂之上引起极大震动,但群臣畏惧,不敢反抗。
董卓曾与袁绍商议,袁绍心里反对,就说事关天下,想和叔父袁隗商议。董卓威胁袁绍,结果他横刀长揖,就此离开。
董卓最终也没敢把袁绍怎么样,就让他去冀州韩馥手下做事。
这个韩馥曾经也是汝南袁氏选出来的人才,但是人品可能不怎么样,对袁绍百般刁难。
但后来,董卓在京都杀了袁氏族人,激起了天下人的义愤,很多人都打着归附袁绍诛杀董卓的名号起事,韩馥看到群情涌动,心里惶恐,于是重提自己袁氏故旧的身份,将冀州就此让给袁绍。
可以想见,“四世三公”下的袁绍,在当时有着何等的号召力,这才是他最重要的力量。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三国的故事是我们最耳熟能详的,从老到幼都能整上那么两句,什么“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之类的,主要原因是罗贯中先生所著的《三国演义》真的是太经典了。
从古至今,说书人对三国也是百谈不厌,多少茶碗都因为听这三国的故事给喝烂了,三国的刀光剑影的确给人世间留下了太多的精彩。
袁绍“四世三公”的事早已经说了千年,袁绍家世显赫,袁家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并且早年间曹操在袁绍身边都是跟班的,这没问题,曹操早年的确是袁绍身边的小弟,只是袁绍家“四世三公”的说法亦可以解释为“四世五公”,这话可不是本人说的,是刘玄德说的,此事记载在《三国志.蜀志.先主传》中。
先主曰:“袁公路近在寿春,此君四世五公,海内所归,君可以州与之。”登曰:“公路骄豪,非治乱之主。今欲为使君合步骑十万,上可以匡主济民,成五霸之业,下可以割地守境,书功于竹帛。若使君不见听许,登亦未敢听使君也。”
当然,刘备说这句话的目的并不是在宣传袁家门厅显赫,但是,在这话里话外中刘备表明了袁家是“四世五公”,这是记载在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中,是正史。不过,应该就刘备这话解释一下,袁公路是袁术,袁绍叫袁本初。
袁绍和袁术都是东汉末年时期割据的军阀,但是呢,他们二人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所以,刘备说袁公路家四世五公,这就等同于袁绍。
关于袁家两兄弟的亲缘关系历史上有说他们是堂兄弟的,也有说他们是亲兄弟的,但是本人更认同亲兄弟的观点,有以下资料为证:
“袁术字公路,司空逢子,绍之从弟也。”——陈寿.《三国志.袁术传》
“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人也。高祖父安,为汉司徒。自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由是势倾天下。”——陈寿.《三国志.袁绍传》
裴松之注释:“臣松之案:《魏书》云:绍,逢之庶子,出后伯父成。”
从弟的意思就是指共同拥有一个曾祖父的兄弟,也泛指堂兄弟,是本家,而裴松之的解释是,袁绍也是袁逢的儿子,只不过是庶出,后来过继给了伯父袁成,裴松之注释的《三国志》应该很正统了,所以他们二人为异母亲兄弟无疑。
既然亲缘关系解释清楚了,咱们就回到“四世五公”和“四世三公”这个问题上来,上面援引的袁绍那段写的也很清楚,四世“居”三公,意思是说袁绍家四辈人有在三公位置上的官员,而并没有指出数量。
那么,为什么刘备说袁家“四世五公”呢,这肯定有依据,当然陈寿没细说,不过后人有说的,那就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宋的范晔在其所著《后汉书》中记载了,这确有其事,原文就不一一引用了,根据史实,给朋友们列举一下这袁家“五公”都是谁?
袁安是袁家第一位“三公”,官职曾担任过司空和司徒;
袁安的三子袁敞担任过司空;
袁安的孙子袁汤(袁安次子袁京的次子)担任过司空;
袁安的曾孙袁逢(袁汤的次子)担任过司空;
袁安的曾孙袁隗(wei三声)(袁汤的三子)担任过司徒。
以上所列为袁家四世五公。
“三公”源自周代,历史上称为“三公”的职位有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御史大夫、丞相等,到了西汉汉哀帝时期,将御史大夫一职改为“大司空”、将太尉一职改为“大司马”,而丞相则成了“大司徒”。
东汉开国之后,保留了三公的职位,将大字去掉,就变成了后来的司徒、司空和司马了,“三公”为百官之首,这些职位在不同时期又有不同的变化,三公的权力分别体现在军事、政治和监察上,司马负责军事,司徒负责政事,而司空则为监察百官。
三公的出现实则是分化“相权”的体现,三公除了进行政事活动外,还往往担负着朝廷的祭祀工作,并且三公也并不好当,古代人迷信,但凡遇到天灾人祸,往往要先惩罚三公,对其进行罢免以平天怒人怨,情况严重的话往往还会有杀身之祸。
东汉时期的三公有对百官弹劾和惩罚的权力,同时还有肩负对郡国官吏考核的责任,所以说要想当三公,首先道德品质肯定要说的过去,三公还有一个特权就是联名上书可以免死,东汉末年宦官当道,一些朝臣常常因直言和反抗宦官被诬陷入狱,而三公可以通过联名为官员们撑腰做主讨公道。
对于三公的选拔是非常严格的,不是谁有军功或者会拍马屁就能上位的,对道德品质的要求很高,德行是成为三公的第一道门槛,其次就是才学。
三公为百官的领导者,东汉时期皇帝为了加强皇权,往往重用宦官,并且给予宦官权力替百官行事,这就无形中为之后的宦官乱政开拓了道路,而宦官一旦当政,势必会与百官为敌,所以三公作为百官的领袖,经常会和宦官产生斗争,这也是皇帝希望看到的,同时东汉时期不光宦官专政,更有外戚当道,而三公还要和外戚作斗争,来维护国家朝权的稳定,当然在汉朝历史上也有同流合污者,不过大部分三公都是非常严于律己的,是百官的楷模。
东汉时期皇帝重视经学,所以随着皇权的重视,就诞生了很多世袭研究经学的世家,这袁绍的祖上就是这样一个家族,袁家满门尽是饱学之士,通过经学入仕是东汉时期特殊的门径,所以自袁安起入朝为三公,开创了袁家的发迹之路。
在经过四世的经营,袁家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这也是在最初起兵之时,袁绍能得到大家拥护的重要原因。
袁绍家族门厅显赫,作为经学传承的世家,袁绍家族不同于其他士族,袁家人都是饱学之士,文化底蕴很高,作为经学世家,除了有地位、财富之外更有着其他家族不可比拟的特点,就是家族传承精神很强,所以可以立三代之后仍然不败。
所以说,袁绍的出身很高,他必然瞧不起曹操,曹操尽管也是士族出身,但是他是宦官之后,所以在本质上袁绍和曹操分处于两个对立的层面,包括司马懿家族也是经学传承的世家,不过司马家族祖先的官职大多止步于“九卿”,鲜有三公者,是不是也可以这就说司马懿不愿意出仕效力曹操的原因所在呢。
袁绍尽管出身显赫,可是格局却远不及曹操、刘备,所以最终在东汉末年的角逐中败出,而靠经学治世的袁氏家族自此也就衰败了,一朝天子一朝臣,曹操掌权后,进行了大范围的洗牌和换血,继而就有一批新的三公家族出现了。
本回答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天中什么时候运动减肥效果好抓 小孩能不能练哑铃多大的孩子适合 小孩嘴唇起皮怎么办怎样才能预防 孩子的罗圈腿是怎么形成的三大因 孩子早恋怎么办如何有效疏导孩子 医生婆婆称自己专业孩子的事必须 儿子成人礼送什么礼物好呢给你孩 有孩子的夫妻千万不要离婚对于孩 小孩千万别让老人带的说法正确吗 自卑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怎么改善 怎么让孩子开口说话 这几个方法 怎么让孩子吃饭 教你如何让孩子 怎么管教不听话的孩子 家长首先 顽皮的孩子怎么管教的 这些方法 叛逆期的孩子怎么管教 引导孩子 孩子性格软弱怎么办 懦弱的性格 孩子性格偏激怎么办 孩子性格偏 孩子性格固执怎么办 家长们不妨 爱惹事的孩子怎么管教 不妨试试 养育优秀的孩子具备特征,家长要 高考数学难出新天际,可有的孩子 “做胎教”和“不做胎教”的孩子 花费十几万只考了302分 妈妈觉得 甘肃作弊考生留下来的疑团,是怎 一举夺魁!高三学生离校时,校领 高考钉子户:26次参加高考,今年 D2809次列车因泥石流脱线!此类 “女儿16岁,学校宿舍里分娩了” 扭曲邪门的内容,频频出现在教科 川渝地区几所大学实力很牛!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