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为什么伐吴成了曹丕一生的执念呢?伐吴真的是不合时宜的决定吗?

为什么伐吴成了曹丕一生的执念呢?伐吴真的是不合时宜的决定吗?

2020-07-22 05:57阅读(67)

为什么伐吴成了曹丕一生的执念呢?伐吴真的是不合时宜的决定吗?:曹丕伐吴实属无奈之举,个人必须,团队必须,国家必须。而其能力不足以及将领孱弱,导致骑虎难

1

曹丕伐吴实属无奈之举,个人必须,团队必须,国家必须。而其能力不足以及将领孱弱,导致骑虎难下,最终郁郁而终。



下面,我们先了解一下当时背景:

公元222年,吴国孙权作为魏国的附属国,自己独霸南方,总是觉得听令于魏不自在,常常不听魏国指令,产生小摩擦。魏文帝曹丕也感觉孙权有造反之心,就想出一个主意,让孙权的大儿子孙登到魏国做人质,以求双方无事,但孙权三番两次以儿子尚幼,还未婚配等理由拒绝,矛盾不断激化,引起了曹丕的不悦,导致战事的爆发。



曹丕执意伐吴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曹操应该算是三国期间儿子最多的地方领导人,其儿子有二十九个之多,能从这些人之中脱颖而出,对于资质平平的曹丕来说,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的。随着曹操的病逝,曹丕坐上了魏国领导人的位子。因为曹操夺位一直是名不正、言不顺,所以曹操死后魏国内部多有动荡。底下的人都想效仿曹操将曹丕从那个位子上拉下来。曹丕在司马懿的帮助之下,一年之内用了众多的雷霆手段才将国内平息下来。休养生息一年之后,曹丕打算做出一点成绩来证明自己。于是便策划了伐吴一事。
  2. 吴国孙权嘴上一直向魏国称臣,只是权宜之计,实际却独霸一方,根本不把中央放在眼里,曹丕跟曹操一样生性多疑,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既然你不听我的,我给你时间就是给你机会,还不如早些除掉你,以绝后患。而且曹操死后给曹丕留下了五员大将:张辽、张郃、徐晃、文聘、曹仁,都是太上皇的股肱之臣,还怕东吴一些虾兵蟹将。当然,他忘记了,这些大将都已经老了,而且东吴气候潮湿,多雨闷热,北方将士难以适应。
  3. 曹丕自信心不足,还是怕孙刘联盟集合抗衡自己,怕失去父辈打下来的江山。面对蜀国,山路险峻,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诸葛亮六出祁山都败于曹操,已经形成了你不打我我保证也不打你的现状,基本稳定。但孙权这边多次挑衅,曹丕也对自己的水军信心满满,又有曹休、臧霸、曹真、夏侯尚这自己人相助,定能成功。


结语:

经过了江陵之战 (223年)、濡须之战 (222-223年)、蕲春之战(225年)三大战役和两幸广陵,曹军损失二十五万人,曹丕在最后一次征战失败后回到洛阳,就生了一场大病,不久就去世了,终年四十岁。

欢迎各位看官关注评论,是之才疏学浅,还望各位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