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明太祖朱元璋当时的情况,真的非得对一起打江山的兄弟们下死手吗

明太祖朱元璋当时的情况,真的非得对一起打江山的兄弟们下死手吗

2020-07-22 04:56阅读(75)

明太祖朱元璋当时的情况,真的非得对一起打江山的兄弟们下死手吗?:“公鸡一撅叫一声,公鸡两撅叫两声。三声唤出扶桑日,扫却残月与晨星”。这首慷慨激昂的打油

1

“公鸡一撅叫一声,公鸡两撅叫两声。三声唤出扶桑日,扫却残月与晨星”。这首慷慨激昂的打油诗,据说出自于明太祖朱元璋扫灭群雄之时。言为心声,一方面表达出朱元璋自己志得意满的雄心,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性格。农村的人和养过鸡的人就知道,公鸡和公??鸡是互不相容的;混在一起总是互相痛啄,弄得鸡毛飞舞而仍不罢手。这首诗,早就为朱元璋对跟随自己出生入死,一起浴血奋战打江山的兄弟们大开杀戒显露出先声。

朱元璋这位苦大仇深的穷苦人家出身的皇帝,从小吃尽了人间千般苦。父母大哥于瘟疫中丧命。自己无奈出家到皇觉寺当了小和尚,托钵化缘四处流浪。是时势造英雄使他参加郭子兴的红巾军,一步步苦心经营。在手下谋臣武将兄弟们的四处讨伐下,终于在公元1368年正月当上了皇帝。建都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定国号为“明“,改元洪武。

朱元璋第一次对打江山的兄弟们下死手大屠杀,是在公元1380年(他已称帝登基十三年)。他借丞相胡惟庸谋反一案,株连杀害了三万余人。第二次是公元1393年借大将蓝玉一案,诛杀人数为一万五千余人。自此,淮西勋贵集团被他屠杀得所剩无几。此后他又利用所谓“空印案\"、“盗官粮案”大肆屠杀文臣武将,每次杀戳都在万人以上。到他死之前,那些帮他打江山的兄弟们除汤和等几人外,全都被他斩尽杀绝了。

在朱元璋眼里,这些功臣宿将足智多谋,武艺高强,他都难以驾驭。他担心他死后,大子朱标仁慈糯弱,更加无法驾驭那帮功臣勋将。为了他的帝位能够千秋万代传承下去,他才血腥屠戮将那帮打江山的兄弟一网打尽。

其实,朱元璋大可不必用如此血腥恐怖的手段。当时,元朝残余势力溃退塞外。经大将军蓝玉捕鱼海一战早已经土崩瓦解,对大明王朝构不成大的威胁了。天下已经大一统了,人心思治,盼享太平。经过蒙元近百年的统治,没有了五代十国时将军们拥兵自重,人人可以“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黄袍加身过一把皇帝瘾的历史土壤。他大可以学习宋太祖赵匡胤实行“杯酒释兵权\"。让自己的那帮兄弟们退隐林下,离开权力中心,贻养天年。朱元璋当初可是善于学习的,像他恭敬礼请大儒宋廉,朱升。采用朱升的谋略:“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逐一击败对手陈友谅和张士诚等。他也学习运用了宋太祖赵匡胤宠络手下兄弟们的一些手段。比如,与李善长、徐达、蓝玉等分别结成了儿女亲家。可惜,没有依葫芦画瓢全学会宋太祖赵匡胤的仁义大度和善始善终。可能真应了一句俗语:“做贼人,防贼心。”自己是造反派出身,因此时刻提防别人造自己的反。

2

有两个原因,让朱元璋对一起打江山的兄弟下死手。

第一:有一些和朱元璋一起打江山的兄弟居功自傲,成了骄兵悍将,触犯法律。

最典型的是蓝玉,朱亮祖。蓝玉远征北元,取得胜利后已经是十分骄狂,违反朱元璋的民族政策,强暴了元太子妃。又在喜峰关,因为守城的军士开门晚一点,就下令炮轰,所以朱元璋封他凉国公,他还是不知悔改,继续骄横跋扈,蓝玉的家人也是滥杀无辜,大肆侵占民田。

朱亮祖平定两广,受封永嘉侯,镇守广东的时候,和当地当地豪强勾结在一起。当时的番禺县令道同惩治犯法的豪强,朱亮祖自持位高权重,强行对不法的豪强提供庇护,和道同起了争执,朱亮祖上表朱元璋诬告道同,使朱元璋错杀了道同,但朱元璋是何%等聪明的人,不久就发现了朱亮祖的问题,把朱亮祖父子抓起来活活打死了。

这些一起打江山的兄弟已经变了,自持有功,无视国法不惩治是不行的。

第二:朱元璋认为,自己死后想要儿孙能顺利继承皇位,必须杀了这些能耐大的功臣,尤其太子朱标死后,孙子朱允文是镇不住这些功臣的。

太子朱标活着的时候,曾经反对朱元璋对功臣下手,朱元璋让侍卫拿一根满身是刺的树枝扔给朱标,让朱标拿起来,朱标不敢,朱元璋自己捡了起来,用手把那些刺撸了下来,扎的满手是血,朱元璋用这个举动告诉朱标自己是在为儿子继位清除障碍,那些一起打江山的兄弟现在就是树枝上的那些刺,必须清理掉。

太子朱标不幸早亡,朱元璋因为爱朱标,让朱标的儿子当上太子,在自己百年之后继承皇位,但朱元璋因为朱标的死更加极端,他觉得以朱允文的能力如果不把功臣除掉,江山就会落入他们手里,加紧对手下功臣下手,

胡惟庸案,朱元璋借此废除了历代流传的丞相制度,由皇帝亲自管理六部,他认为丞相权利太大,会直接威胁天子统治,这个案件连坐被杀的三万多人,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也受到牵连被杀。

蓝玉案,朱元璋借此案基本上把功臣以谋反罪杀了个干净,牵连被杀的一万五千人。

综上所述,朱元璋诛杀和自己一起打江山兄弟,一是因为有的兄弟居功自傲,触犯法律,二是怕儿孙的江山被这些兄弟夺去。而且他认为必须对这些兄弟下死手。

3

权力之下是没有亲情的,朱元璋怎么做真的是无奈之举

1.朱元璋平民出身

朱元璋平民出身,家里人没有什么背景,完完全全是凭借自己能力打下的江山,自己统治时间是有限的,人民忠诚度有限。所以,朱元璋特别希望封王,希望凭借各个儿子能够镇守天下,这其实是很无奈的举措。因为大家都知道汉朝刘邦也是这么做的,后来几代人之后,亲情开始淡下来,诸侯国实力也有时候会威胁朝廷,所以还是要削藩,当时还造成了诸王反叛。朱元璋肯定是知道这些事情的,但是这么做的原因就是壮大朱家的势力,让诸王可以保卫朝廷,别人不会把老朱家一锅端掉。

大家都知道郡县制很好,朝廷权力大。但是,弊端就是一端朝廷有事情,皇家继承人出问题,便没有人来救援。秦朝就是这样迅速灭亡,若是秦始皇在六国留下几个封王,虽然后面要除掉,但是皇家的实力还在,各个地方都有王,能够辅佐朝廷,不会被人一锅端了。但是,后期还得削藩。

刘邦和朱元璋都是平民起家,都用这种做法,必然有其中的道理。

有人会问,为什么别的人不这么干?比如唐朝,要知道唐朝李家可是大家族,李渊和隋炀帝可是表兄弟,对政治治理很有经验,而且他们家时间久,家里人才多,威望自然很高,建立唐朝之后,不需要过于担心接班人能否威慑大臣。而且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夺位之后,年纪很轻,根本不用担心功臣会功高震主的问题

太子朱标英年早逝

太子朱标其实很早就被朱元璋当成继位人培养了,其实如果朱标顺利继位,朱元璋要少杀很多功臣。朱标比后来建文帝大很多,毕竟父子关系,这一代人的时间完完全全可以让太子建立自己的团队,自己的队伍以及在朝廷上有足够的威望震慑住别人。

可是朱标还是意外的死了,白发人送黑发人,几十年的辛苦培养全打水漂了,而且有需要重新为建文帝继位布局了,所以才导致又一次清洗。

蓝玉本身是朱标的亲密战友,朱标的岳父是常遇春,蓝玉是常遇春的妻弟,蓝玉是朱标的舅丈人。而且蓝玉和朱标的关系非常不错,可以推测,他本身就是朱元璋刻意留给太子的班底。蓝玉对朱标的忠心程度更是毋庸置疑,毫无疑问,朱标若即位,蓝玉必定贵极人臣。

后人评说:

汉高诛戮功臣,固属残忍,然其所必去者,亦止韩、彭。至栾(按,当作“黥”或“英”)布则因其反而诛之,卢绾、韩王信亦以谋反有端而后征讨。其余萧、曹、绛、灌等,方且倚为心膂,欲以托孤寄命,未尝概加猜忌也。独至明祖,藉诸功臣以取天下,及天下既定,即尽举取天下之人而尽杀之,其残忍实千古所未有。盖雄猜好杀本其天性,如胡大海方宣力浙东,其子在都犯酒禁,即手刃之,曰:“宁使大海叛我,不可使我法不行。”赵仲中守安庆,陈友谅陷其城,仲中走还,常遇春请原之,帝曰:“法不行,无以惩后。”遂诛之。可见其刚决之性矣。又汉光武、唐太宗定天下时方年少,计身老则诸功臣已皆衰殁。宋太祖年虽长,而恃有弟可以驭诸臣,故皆务保全。至明祖则起事虽早,而天下大定则年已六十余,懿文太子又柔仁,懿文死,孙更孱弱,遂不得不为身后之虑。是以两兴大狱,一网打尽,此可以推见其心迹也。

所以说,朱元璋做这么多主要是为了能让自己的江山传下去。

4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个人觉得必须得下死手,朱元璋当时面临的什么情况?其当时面临的可是自己年老体衰、孙儿朱允炆年幼无威望、开国功臣位高权重、众多皇子无一能堪大任,这些都是朱元璋在朱标病逝后面临的情况。以下我们可以一一来分析为何朱元璋必须得下死手的原因。

前言:

明王朝公元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视察陕西回来后,因风寒病逝,这位朱元璋倾尽心血培养了几十年的嫡长子还没有继承皇位就这样病逝,实在让人倍感可惜。

朱标在当时来看,确实算得上是一位非常完美的太子,无论是威望、执政能力、人格魅力以及人品等各方面皆为上乘,一旦继位,成就必不会比朱元璋低多少。

而此时的朱标早逝,打了朱元璋和朝臣们一个措手不及,尤其是朱元璋,甚至都没考虑过除了朱标以后,还能选谁继任。在这样的情况下,爱屋及乌的朱元璋,随即选择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而不是朱棣。

明王朝的血腥杀戮也因为这位皇太孙就此开始。当时选定了朱允炆继位的朱元璋,面临的明王朝局势是如何的?真的非的要对一群老将文臣下死手才行?就当时的情况而言,确实只有这样做才可以永保大明江山稳固。

朱元璋当时面临的情况:

一、朱元璋年老体衰,自知命不久矣,如果不杀这群位高权重的骄兵悍将,明王朝未来将会风雨飘摇。

公元1328年朱元璋出生,在今安徽凤阳,直到其儿子朱标去世时的1392年,朱元璋此时已经64岁。这在古代可谓已算是长寿的人了,而这个时候年老体衰的朱元璋,面对辛苦培养的太子朱标的早逝,心情之悲痛可想而知。

此时的朱元璋风采已不复当年,而其也清楚没多少年可活了,必须得赶在去世前把这群位高权重的功臣解决了。要不然未来无论是朱家谁做皇帝都不会安稳。

因为在当时的朱元璋众多皇子中,也就只有燕王朱棣还算有份量一点,然而在一帮功臣权贵面前,也依旧镇不住。因此以当时朱元璋面临的情况而言,这一群位高权重的开国功臣,如何整治和清除掉,可谓是朱元璋在朱标死后的头等大事。

二、皇太孙朱允炆年幼无威望,即使继位也镇不住这帮权贵。

朱标之子朱允炆是公元1377年生的,在1392年朱标去世之后,此时的朱允炆才年仅15岁。这般年纪,想要继承皇位震慑诸位功臣,无疑是不可能的,即使是朱棣也做不到,何况是一切根基为零的朱允炆了

而这也是朱元璋必须要考虑到的问题,如果不能在朱允炆继位之前解决掉这些威胁,那么朱允炆帝位坐不了太久就极有可能会被这帮一路走过来的兄弟推翻,毕竟谁会服从一个小毛孩?

三、开国功臣规模庞大,威望极高,势力错综复杂。

原本朱元璋为朱标打造的班底,如蓝玉等一众中坚力量,随着朱标的病逝无疑已经成为朱允炆未来的巨大威胁。本来蓝玉等人就非常骄纵,朱标在还能震慑住这些大将老臣,而且蓝玉等人属于朱标阵营的,对于朱标也算支持和认可,但朱允炆就不一样了。

因为朱标一系包括之前的鄂国公常遇春,后来的凉国公蓝玉等权臣的势力是远远大于其余诸王和开国功臣的。然而朱标病逝,朱元璋又立了与蓝、常一系功臣毫无血缘关系的朱允炆为继承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失衡。

所以即使后来朱元璋清理了常、蓝一系功臣,还要同样清除与其它藩王有姻亲关系的功臣,因为他们的存在也一样会造成政治失衡。所以为了朱允炆,朱元璋可谓是杀尽了所有可能威胁朱允炆的人,不得不说也是非常冷血了。

在公元前1390年胡惟庸案爆发时,虽然当时已经清除了韩国公李善长、唐胜宗、王志、郑遇春、费聚、陆仲亨、陈德、黄彬、赵庸、俞通源、陆聚、梅思祖等大将文臣。

受胡惟庸一案牵连之人也高达三万余人,然而这只是一部分明王朝开国功勋而已,剩下的如蓝玉、傅友德、冯胜等大将还有很大一部分,这些人对于朱允炆的威胁也极大。

所以在1393年(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以凉国公蓝玉欲图谋反为借口,牵连诛杀了蓝玉、冯胜、傅友德以及王弼等大将公侯,仅仅蓝玉一案,被诛杀功臣就有一公、十三侯、二伯,而牵连被杀的人数更是高达一万五千多人。《明史·卷132》就记载:

“二十六年二月,锦衣卫指挥蒋瓛告玉谋反,下吏鞫讯。狱辞云:“玉同景川侯曹震、鹤庆侯张翼、舳舻侯朱寿、东莞伯何荣及吏部尚书詹徽、户部侍郎傅友文等谋为变,将伺帝出耤田举事。”狱具,族诛之。列侯以下坐党夷灭者不可胜数。手诏布告天下,条列爰书为《逆臣录》。至九月,乃下诏曰:“蓝贼为乱,谋泄,族诛者万五千人。自今胡党、蓝党概赦不问。”

在这样的情况下,朱元璋诛杀掉了一大批开国功臣,剩下的对于朱允炆已无太大威胁,或者是忠于明王朝的人。

四、朱元璋一众皇子无一能堪大任,震慑不住诸臣。

朱标是朱元璋众多皇子中唯一能够让诸位开国功臣心服口服的人,在一众大将文臣中具有极高的威望,在朱棣这些弟弟妹妹中也同样如此。然而朱标病逝之后,朱元璋的皇子中稍微还有些威望和能力的也就只有朱棣,但比其朱标来,差的可不只是一星半点。

所以当时朱元璋面临的现实情况是,即使不选朱允炆,其余皇子也没有谁能够堪大任,如若有另一人在威望和能力方面能稍微堪比朱标,估计朱元璋也不会选择朱允炆。因此为了明王朝江山永固,朱允炆能够坐的更安稳,这些位高权重的功臣已经是必杀无疑。

由此可见,朱元璋在朱标病逝后,面临的情况可谓是复杂无比的。朱标病逝之后诸皇子中再无一人可震慑诸将文臣,无论是未来谁继承皇位,这些大将老臣很难保不会有任何心思。

所以为了一劳永逸,尤其是在年幼的皇太孙朱允炆继位的前提下,朱元璋对这些曾经一起打江山的兄弟们下死手也就不难理解了。

结语:

无论是从朱元璋年老体衰还是朱允炆年幼亦或者是诸位开国功臣位高权重的前提下,朱元璋都必须下狠手血洗功臣才有可能保住大明江山。

参考资料:

《明史》

5

封建时代,当人成了皇帝,他会自然的和之前的兄弟、战友、亲人疏远,成为独夫,称孤道寡。

而朱元璋这种人当然是独夫中的独夫。

因为在古代帝王中,甚至放宽到所有割据势力和大一统王朝的开国君主,朱元璋都属于起点最低的,他甚至当过乞丐,真正的开局只有一个碗。

毕竟汉高祖刘邦都有一堆狐朋狗友,自己还算个沛县小吏。

从最底层出身的人,没有与生俱来的家庭和势力支撑,所以特别的独,这点在朱元璋身上表现的极为明显。

虽然历朝历代都有自己的制度,但是朱元璋恨不得一个人把今后千万年的制度全定下来,比如很多职业的世袭制度,藩王宗室的制度,军队的卫所制度等等等等,可见其思虑之多,担心朱家的江山传不长久,甚至开历史倒车分封诸王就蕃。

历朝历代杀功臣都有,但是比如唐朝诞生实际上是关陇贵族内部的斗争,最后主事人从杨家换成了李家而已。而朱元璋是推倒蒙元建立的大明,他屡次北伐和对张士诚旧地的压迫就是他利益集团太小,担心压不住整个天下。

他的利益集团就是淮右集团,跟他起家的那些个人,他对这些人不放心,宋太祖赵匡胤对自己的武将兄弟也不放心,宋朝能杯酒释兵权,但是朱元璋不能,朱元璋担心的太多甚至最后不设置宰相,知道民间疾苦的他也不相信文官集团,做不到像宋朝一样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而固位,所以他一手对文官压制,一手又担心武将作乱,再加上蓝玉等人是真作死,宰相之位老朱根本不想搞,所以洪武三大案开了,藩王掌军了,天下变成老朱彻底的一言堂。

刘邦也是能杀的都杀的差不多了,而老朱这里是封建王朝发展到巅峰了,皇权这东西已经喂不饱了,所以杀的愈发血腥。

6

中华五千年的改朝换代史,其实就是血淋淋的皇权争夺史。

明太祖朱元璋当时的情况,也并没有对一起打江山的兄弟全下死手。

他与史上开国皇帝一样,为集谋臣武将共谋天下,凭的是共享天下的伟大承诺,才骗得兄弟们浴血奋战、舍死忘生、夺得天下的伟大战果。

既然夺得了皇位,平定了天下,当年共事的弟兄(文臣和武将)还留之何用?留武将怕多生事端,留文臣怕枉生非议,唯有安个罪各杀了,图个龙位安稳。

对于识时务者,只要自废武功,自残肢体,从而甘作爬行动物,或只对皇上一味的歌功颂德者,也不会被杀,还会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这是封建专制的特点,也并非朱元璋首创。

7

其实得分成两部分来说,一部分是朱元璋为了稳固自己地位而杀的人,一部分是朱元璋老年为了孙子的皇位大开杀戒,将最后那一茬全砍了。



朱元璋为了稳固地位而杀人没什么好说的,就是手段属实很残忍,连自己的亲外甥李文忠也不放过,见他手握兵权,左思右想,心里睡不踏实,从床上一跃而起,朕要处死他,后来还是马皇后出面拦着,保下了性命,只是终身监禁。



你得参考当时的时代背景,当时的朱元璋死了自己最爱的马皇后,又老来丧子,朱标死了之后,朱元璋就性情大变了,毕竟都是他最亲的人,尤其是自己最器重、最宠爱的朱标,朱元璋是把他当继承人来培养的。




朱标出生于朱元璋正在打天下的时候,他从不是那种娇滴滴的皇子,而是在炮火的洗礼下长大的,朱元璋经历的生死之战,全在他的目睹之下,百姓被战火焚烧他也是看在眼里的,所谓的开国大将那都是和自己一起打过仗的,为人不像朱元璋,倒像马皇后,又有宋濂为师,饱读经书,可谓是文韬武略都在行。

朱元璋手段残忍已经是众所皆知的事情了,朝堂之上那个大臣敢顶撞朱元璋,朱元璋开国的那段时间杀了多少人,光是一个胡惟庸案,就杀了一万多人,朱元璋杀人可是直接灭族的,谁敢拦着?



马皇后在的时候,还一直劝朱元璋不要这么残暴,对官员好一点,朱元璋也是看马皇后的面子上收敛了些许,又她在的时候后宫一片安详,没有什么宫斗,只要是怀孕的一律接到宫中来住,像家人一样对待。而且由于国家当时刚经历战乱,北元也一直在北方蹦哒,又是北伐,都是要钱啊,马皇后心疼百姓带头节俭,被后人赞颂。

”是月丙戌崩,年五十一。帝恸哭,遂不复立后。——《明史》”



宫人写下了诗句歌颂马皇后;

我后圣慈,化行家邦

抚我育我,怀德难忘

怀德难忘,于斯万年

毖彼下泉,悠悠苍天

马皇后死后,朱元璋只剩下一个朱标可以略有约束了,好几次朱元璋要处决官员,都是朱标在朝廷上当着大臣的面和朱元璋硬怼保下来的,气的老朱拼命跺脚。

朱元璋要杀自己的两个儿子,还是朱标拼命保下来的。但是老天对朱元璋确实很残忍,老年丧子,还是最喜欢的那个,后来不顾大臣反对,硬是让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继位。



朱元璋虽然老了,但是脑子还是很灵光的,自己儿子朱标用官僚的都是当初跟着自己打天下的人,而如今,自己孙子要是继位怕是镇不住这些位高权重的大臣,为了我的孙子,你们这些大臣是不能够活下去的。



傅友德,蓝玉,宋濂这些人在朱元璋心目中就是儿子的武器,我儿子死了,要你们有什么用,所以杀功臣只是为了在有生之年给自己的孙子朱允炆再打造一套官僚系统。

8

朱元璋深知无论是哪一朝的开国功臣,下一位皇帝都是很难驾驭的,特别是朱标有为人忠厚,所以他必须把这些刺替朱标剔除掉。朱元璋是经历过苦难的人,他对大臣狠,却绝对是一个好父亲 ,他把大臣待遇降得很低,却让自己的子孙可以无忧无虑的生活一辈子。为了自己儿子,也不难理解他为什么要杀他那些兄弟了。

9

藏弓烹狗阴私略,

多在山河变易初。

勾践刘邦明太祖,

哪个枭雄不独夫?

___郭沫若在《甲申三百年祭》中写到大顺皇帝李自成借牛金星等人谗言诛杀谋士李岩时有过这样一段评论:“大凡开国的雄略之主,在其江山稳固之后,差不多都是要屠戮功臣的。这是自汉高祖以來的一条公例。李自成的大顺朝廷尚未稳巩固,一旦巩固之后,他也必然会做出汉高祖、明太祖那样藏弓烹狗‘的政德’来。”郭的这段话所揭示印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国历史定律之一:“藏弓烹狗”定律。李自成之后的“上帝之子”洪秀全不也以同样手段借韦昌輝之手杀了“天王”杨秀清。

10

朱元璋从小出生贫寒,他童年的时候家中兄弟 父母被活活饿死,家里耕种的种子也被征缴,对于朱元璋来说,童年可谓是一场噩梦,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原因就在于,国家动荡,贪官横行,民不聊生,他深知一个国家如果挑起战断,则会民不聊生,人民又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所以他登记之后 诛杀贪官,对于结党营私对国家社稷存在隐患的绝不手软。为什么对兄弟下手,小编总结这几点。

第一:悍将蓝玉门下义子数不胜数,领兵南征 北上破元 平定西南为大明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可以说没有蓝玉的功绩,明朝建国北元依然有几十万部队,撤回草原,如果没有蓝玉,明朝初期这么稳定。由于战绩卓著也造成了功高震主。在边关将士手里 士兵只认蓝玉不认皇上,后期卷入储君之争,极力拥护太子,且与燕王交恶,因手握重兵,并且与朝内官员宰相胡唯庸勾结,严重威胁社稷,是明朝最大的隐患。



第二:胡唯庸 李善长 等勾结,串通一气把持朝政,对外与蓝玉勾结,一个宰相手里有权,一个蓝玉手里有兵,将是朝廷最大的威胁,朱元璋自然看在眼里。徐达虽然没有兵权但是他是淮西勋贵的老大,朱元璋的结拜兄弟,虽然没有兵权可仍然和这些部下密切往来,并且仍得到他们的尊崇。

第三:太子朱标年幼,朱元璋这么做完全是为了给儿子铺平道路,有朝一日朱元璋离世,这些骄兵悍将无疑是最大的隐患,朱元璋在的时候还镇得住,朱元璋一旦不在这些开国元老太子很难镇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