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一战和二战,为什么意大利都是战胜国?

一战和二战,为什么意大利都是战胜国?

2020-07-21 12:00阅读(89)

一战和二战,为什么意大利都是战胜国?:意大利军队在两次世界大战都非常奇葩、浪漫,先和德国阵营混在一起,然后又反过来反对德国,所以意大利一二战都站在胜利

1

意大利军队在两次世界大战都非常奇葩、浪漫,先和德国阵营混在一起,然后又反过来反对德国,所以意大利一二战都站在胜利者一边。

一战开始的时候,意大利与德国、奥匈帝国同属盟国阵营,这就是当时的“三国阵营”。实际上一战的时候德国没有对意大利抱有什么希望,意大利当时的态度是保持中立,只保卫自己国家不受侵犯。

可是当时意大利和奥匈帝国有边界争端,德国怕意大利会在战争中对奥匈帝国动手,于是就劝说奥匈帝国在和意大利在双方争议领土上让步。可是意大利却属于墙头草,表面上和奥匈帝国谈判,背地里却和当时协约国暗通款曲。当时意大利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就是和奥匈帝国费劲唇舌得来那么点土地,还不如乘机帮协约国打败奥匈帝国,日后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对奥匈帝国进行瓜分。

1915年4月在得到协约关于瓜分奥匈帝国承诺后,就和协约国秘密签署伦敦条约,加入协约国一方,向德国开战,坑惨队友,最后意大利却成了一战胜利国。

1931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在制定战争计划时,墨索里尼法西斯政权决定吞并大部分非洲和中东领土,把它们纳入意大利殖民地。可是意大利军队却没有墨索里尼那么大的野心,军队司令给出的原因是意大利没有那么多坦克、装甲车和飞机,所以意大利如果这么做无疑是自杀。

有鉴于此,墨索里尼采取一战时的见风使舵政策,先看看德国入侵法国的成果如何,意大利再决定是否否参与战争。由于德国以闪击战打败法国,墨索里尼一看有油水,就决定对法宣战。1940年,英国皇家海军突然向意大利发起攻击,意大利的海军战舰被打残,但对意大利整体实力没有太大伤害。

1941年12月,意大利潜水员放置炸弹成功击沉英国两艘战舰。1942年,意大利海军又给英国护航编队以重创,使英国海军多艘舰船沉没。后来盟军海军大反攻,使意大利海军优势受到削弱。

1943年,意大利政府和人民不再支持墨索里尼,意大利军队在战争中的表现,也让世界大跌眼镜。墨索里尼被国王夺去权力,法西斯成员也投票废除墨索里尼的领袖地位。最后墨索里尼总理职务也被剥夺,墨索里尼被逮捕。意大利政府随后签署停战协议,又参加了同盟国的对抗纳粹德国的战争。

就这样意大利在一二战中,都是属于墙头草的存在,坑惨队友,自己却落得清闲的战胜国地位,充满着超级浪漫传奇色彩。

2

一战和二战时,意大利在欧洲大国中是最弱的, 它也想对外扩张,但靠自身力量不行,它只能利用大国争霸机会来实现,谁对它扩张有利,它就靠向谁,所以它的外交政策摇摆不定。 一战中,意大利由同盟国转向协约国,最后成为战胜国;二战中,意大利又和德日联盟,很快又投降,加入同盟国,它就是个投机主义者,好像一棵墙头草。

△墨索里尼和希特勒

一战爆发后,同盟国和协约国都拉拢意大利,都不想让意大利倒向对方,意大利成了香饽饽,协约国答应给它的土地比德国许诺给它的土地多1倍。意大利看到英法挡住德国的进攻后,认定德国、奥匈无法打赢这场战争, 加上它与奥匈又有边界纠纷,于是意大利向奥匈宣战,投入协约国怀抱。

一战结束,意大利作为战胜国参加了巴黎和会,分赃结果令它大失所望,意大利的地位还不如土耳其、罗马尼亚、塞尔维亚等,塞尔维亚消灭了几十万奥匈军队变成了南斯拉夫。它认为协约国欺骗了它,当初许诺给它的土地是一句空话,仅从奥匈帝国分个面积7400平方公里的南蒂罗尔,意大利对此耿耿于怀,所以二战时倒向了德国。

△一战时地图

二战时,意大利法西斯党首相墨索里尼政府参加轴心国的,当盟军登陆西西里岛后,意大利私下和英国沟通,以不追究主要人员的战犯责任为条件投降,英国邱吉尔考虑减少英国人的伤亡,就同意了。

意大利爆发政变,墨索里尼政权、黑衫党被赶下台,墨索里尼还被监禁,意大利新政府摇身一变加入了同盟国阵营。

墨索里尼的好友希特勒派出了一支德国伞兵营救小组,劫走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北部德军占领区成立意大利社会共和国,墨索里尼出任总理。

伴随着德军防线的全面崩溃,墨索里尼预感自己的末日即将来临。于是他和他的情妇贝塔西混在德国军官的车队里,准备逃往瑞士,去过隐居的生活。谁知被意大利游击队逮捕,执行枪决,并暴尸米兰广场。

△二战时地图

最后同盟国胜利了,考虑意大利退出战争、监禁墨索里尼、对德国宣战,也算是一个战胜国。但是一个受限制的战胜国,并付出了沉重代价:

根据同盟国的巴黎和平条约,意大利失去了意属利比亚和东非,承认阿尔巴尼亚独立,交还中国的天津租界,割让多德卡尼斯群岛给希腊,割让亚德里亚海东部给南斯拉夫;还对曾经侵占过的国家进行赔偿,赔偿南斯拉夫、希腊、苏联、埃塞俄比亚、阿尔巴尼亚等5国共3.6亿美元,连一些军舰也作为赔款送给了各个同盟国。

〔图片、资料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告之,立马删除相关部分〕

3

二战意大利都被打投降了何来胜利?1914年,人类历史上爆发了当时规模最大,最惨烈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由于全球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所以被称为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过没想到1939年之后,人类又爆发了一场规模更大,更惨烈的一场战争,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9月2日日本签订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两场战争可以说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不过是战争总有输赢,我们看一下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胜利的国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协约国取得胜利。协约国刚开始是英国、法国、俄国组成的。打到1917年的时候俄国革命了,最后退出了一战。所以就只剩下英国和法国了。不过当时协约国还有其他的国家在加入。站在协约国一方的参战国有31个国家和地区,有英属的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新西兰,纽芬兰,南非,其它还有,日本,美国,意大利,圣马利诺,罗马尼亚,希腊和黑山王国,做为支援国的有中国,安道尔公国,亚美尼亚,玻利维亚,古巴,厄瓜多尔,利比亚,乌拉圭等国。说白了,一战的战争过,加起来是有31个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主要是反对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的。这次加入的国家就更多了。美国、苏联、英国、中华民国、法国(自由法国临时政府)、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联邦、英属印度、挪威、丹麦、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希腊、土耳其、南斯拉夫、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墨西哥、巴西、阿根廷、智利、古巴、海地、巴拉圭、乌拉圭、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秘鲁、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厄瓜多尔、多米尼加、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危地马拉、玻利维亚、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菲律宾联邦、伊朗、沙特阿拉伯、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加起来是有50多个国家的。

看大上面的数据,如果同时加入一战和二战的国家并且同时取得胜利的国家并不多,我们看一下大概的状况。主要是有中国、美国、英国、法国、英属的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新西兰,纽芬兰,南非,玻利维亚,古巴,厄瓜多尔,利比亚,乌拉圭这些国家。这里面除掉英国的殖民地和美国的势力范围之内的话,剩不了几个国家。主要也就是中国、英国、法国、美国四个国家。但是这四个国家里面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里面很难说是胜利国,毕竟刚开始是失败了。所以真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里面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里面都取得胜利的只有中国、英国、美国三个国家。

从这样看,发现我们还是比较自豪的

4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双方是三国同盟(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和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以及附带的一些小国,比如塞尔维亚、土耳其等。

一战前巴尔干半岛形势图

同盟国集团最终在一战以失败告终,那么作为同盟国集团的意大利为什么成战胜国了呢?

一战前夕,意大利和德国在北非争夺殖民地本身存在矛盾;在巴尔干半岛的争夺和边界冲突使意大利和奥匈帝国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三国同盟内部是极不稳定的,一战爆发后,1英法积极拉拢意大利,答应战后分给意大利阜姆和达尔马提亚,于是意大利在开战后不到一年时间就投向协约国一方。这就是意大利成为一战战胜国的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德意同盟就非常坚定,两个法西斯恶魔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沆瀣一气,结成政治军事同盟。然而意大利又为何成为战胜国呢?

意大利在二战开始后并不是向一战开始后一样立马宣战,而是持观望态度,等着希特勒在欧洲战场拿下了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横扫欧洲以后,墨索里尼眼看时机成熟,二战开始后10个月才对英法宣战。

英美联军西西里岛登录

但是参战后的意大利,其表现却相当差劲,在入侵希腊后反被希腊打败,反而成了希特勒的负担。1943年6月,盟军在北非战场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并开始反攻意大利本土,在西西里岛登录,意大利被迫投降。于是意大利再次见风使舵,7月25日,在意大利国王的支持下,法西斯党高层发动了政变,墨索里尼在众叛亲离中下台,取而代之的是由巴多格里奥组成的新政府。新政府在1943年10月倒戈,并对德国宣战,如此意大利又成了二战的战胜国。

墨索里尼(中)被处决

结论:两次世界大战,意大利都倒戈相向,都是出于自身国家利益考虑的。正所谓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5

意大利是一战的战胜国,却不是二战的战胜国,只不过意大利在二战后期倒戈,没有像德国和日本一样受到严惩。意大利是一战和二战中最有趣的一个国家,一战初期意大利是同盟国阵营,结果开战后不久便倒向了协约国阵营,最后还成为了一战战胜国,获得了国联常任理事国席位。二战时期意大利最初在轴心国阵营作战,西西里岛战役之后意大利再次倒戈,加入了反法西斯同盟,不过这次意大利没能摆脱战败国的身份,只是没有像德国和日本一样受到严惩。


一战时期的意大利

一战爆发前,欧洲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集团,意大利作为德国的盟友,加入了德国主导的三国同盟集团。虽然意大利的实力并不强,但是意大利一直想要吞并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领土,而这两个国家恰恰都是同盟国的成员。

由于德国不允许同盟国内部同室操戈,为了满足自己扩张领土的野心,意大利在一战爆发后不久,便毅然倒戈投降了协约国。不过由于意大利军队的战斗力太弱,一战时期意大利除了牵制了部分德军之外,并没有多少突出的贡献。


一战尝到了倒戈的甜头

虽然意大利在一战时期贡献不多,但是在一战结束后,意大利却获得了国联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国联本来有四个常任理事国的席位,英法两国各占据了一个席位,由于苏联和美国都没有加入国联,剩余的两个常任理事国的席位最终被意大利和日本获得。

一战时期的意大利临阵倒戈,不仅摆脱了战败国的身份,还获得了国联常任理事国的身份。一战的成功“倒戈”,也为意大利在二战后期的再次“倒戈”打下了基础。


二战时期的意大利

二战前期的意大利四处煽风点火,每次惹了祸都找德国来摆平。意大利在北非挑起北非战争,结果数十万意大利军队被数万英军打的抱头鼠窜,最后德国不得不分兵北非,帮助意大利收拾残局。

德国闪击苏联之前,意大利发动了对希腊的战争,结果欧洲强国意大利被小国希腊打的满地找牙。为了避免意大利崩溃,希特勒只能延缓对苏联的进攻,派兵帮助意大利解决了希腊。可以说二战时期的意大利,就是专门给德国“捣乱”的,反法西斯同盟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也应该给意大利记上一份功劳。


意大利倒戈仍然是战败国

1943年盟军通过登陆作战夺取了西西里岛,意大利看到德国即将失败,便倒戈投奔到了反法西斯同盟国一方。不过意大利的这次倒戈,并没有改变意大利战败国的身份,二战战胜国仍然对意大利进行了一定的限制。

根据意大利和战胜国之间的协定,意大利的军队规模不能超过30万人,意大利需要禁止国内的一切法西斯活动。同时意大利还需要赔偿受侵略国家3.6亿美元的损失,并且归还被侵略国家的领土,放弃非洲地区的殖民地。从这些惩罚条目来看,意大利显然是受到了战败国的待遇。


总结

意大利是一战和二战的投机者,如果意大利在一战和二战时期都没有倒戈,那么意大利肯定会受到战胜国的严惩。而意大利凭借着一战时期的倒戈,获得了一战战胜国的身份,凭借着二战时期的倒戈,避免了遭到战胜国瓜分占领的命运。从意大利两次倒戈的结局来看,意大利不失为一个成功的投机者。

6

一战时意大利人最关心的无非就是自身的利益,尽管宣布绝对中立,但在即将到来的大战中,置身事外无疑不可能,唯一要做的就是看加入哪方阵营。

此时,为了拉拢意大利,德国、奥匈帝国一方,英国、法国、俄国一方都在承诺大量好处:

1915年4月26日,意大利正式加入协约国阵营,5月3日,意大利退出同盟国阵营。

意大利军队在兵力长期两倍奥匈帝国的情况下,付出了100万伤亡的代价,仍然没能未突破奥军防线,仅占领了一小部分地区。

战场上表现不佳的意大利,战后作为战胜国参加了巴黎和会,却没有想到,作为弱国,它的利益被最小化了。

当初协约国所承诺的土地,竟然成了一纸空文。

由于一战中付出的代价太大,得到的却太少,战后直接导致了墨索里尼法西斯政党的上台。

事实上1943年德国在东线战场上呈现溃败态势后,原本靠着轴心集团席卷欧洲的大胜之威而勉强稳住自身统治的墨索里尼政府已经岌岌可危,特别在盟军登陆西西里岛后,意大利爆发政变,墨索里尼下台被囚禁,意大利新政府摇身一变加入盟国阵营,而在德国武力干预下,墨索里尼被救出,在意大利北部复苏法西斯政权,而国王一派为代表的新政府在意大利南部与法西斯展开对峙。

当然,最后的结局我们都知道,盟国胜利了,意大利表示国王带领的新政府才是正统政府,墨索里尼是谁?我不认识。

不过意大利也只能算是半个战胜国。

二战结束后,根据《对意和约》的相关规定:

1.意大利禁止法西斯组织活动;

2.武装力量不得超过30万人;

3.意大利放弃阜姆市(割归南斯拉夫);

4.的里雅斯特港成为自由区,置于联合国安理会的监督之下(但1954年西方国家单方面决定由意大利合并该自由区的城区,郊区部分归入南斯拉夫);

5.意大利放弃非洲殖民地;

6.赔款额定为3.6亿美元。

另外,除了意/南(斯拉夫)边界部分重新划定之外,根据该和约,还重新修订了部分意、法边界和意、奥(地利)边界,意大利方面均付出了一定代价。

7

首先,因为意大利实在是太狡猾了。意大利看似孱弱奇葩,但实际上是心怀鬼胎心机深重。它从始至终都保有了两个司令部,也就是意大利王国的国王和政府的首脑,即使是在二战中成立的墨索里尼独裁法西斯政府也是如此。在战争一触即发的1938年,墨索里尼骤然下令取消议会,在意大利国内完全建立起他个人的法西斯独裁统治。为了进一步巩固他个人的统治,树立自己的权威,墨索里尼一直兼任好几个内阁部长的职位。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的意大利仍然是意大利王国,意大利国王才是最高领导者。在1943年,由于国内的反战情绪,也是意大利国王埃曼努尔三世迫使墨索里尼辞职,并且将其关押流放。同时任命巴多格里奥陆军元帅为总理,组成了一个无党派政府。因而,意大利可以脱离轴心国集团,从而调转枪口向德国开战。这就确保了他不会受到清算。这样的手段和戏码其实在一战时就已经使用过了一次。



其次,意大利的军力不强的,但是野心很大,他的目标就是重建环地中海的新罗马帝国。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他预想的蓝图中除了已经亡国的法兰西部分领土之外,都是要囊括列强的殖民地,而并非是本土。这就使得意大利和列强之间没有严重的冲突。意大利的确和盟军短兵相接,但是都局限在了殖民地区间内。意大利并没有直接进攻列强的领土,这就为他赢得了一定游说的空间。加上意大利的存在感一直很低,因而国家才会逃脱了正义的审判。


最后,一战和二战都是对垒鲜明的阵营之战,在战事相对胶着的时刻,有人提出阵前倒戈,从战略上看来也是应该欢迎的。所以,意大利的两次投降之路都非常的顺利,最终获得了战胜国的身份,平安着陆。

8

一战意大利加入协约国,最后协约国战胜,所以意大利是战胜国之一。二战后期意大利国内政治局势发生根本变化,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府被人民推翻,意大利临时政府宣布退出“轴心国”同时也退出战争。所以到最二战意大利并不算战胜国,充其量算是一个旁观国(这同西班牙有点类似)。

9

你好朋友!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准确来说,一战二战意大利都不算战胜国也不算战败国。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一战二战意大利都参战了,且前期都是同盟国阵营,打到一半不是退出就是投降,典型的“墙头草”。

先来看看一战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主要发生在欧洲大陆,最后波及到全世界。战争的主要参战国是以德、意、奥(奥匈帝国)为主的同盟国阵营,和以英、法、俄为主的协约国阵营。但是等到战争爆发后,意大利先是保持中立,然后倒戈到协约国阵营,最后混成了“战胜国”。那意大利为什么临阵倒戈呢?

(图为一战参战的双方核心国家)

1.意大利虽然也是帝国主义国家,但是财政上非常依赖高利贷的法国,所以意大利与法国的矛盾比较缓和。

2.意大利与奥匈帝国对于巴尔干半岛的问题上矛盾很深,而俄国与奥匈帝国的主要矛盾也在巴尔干半岛。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所以实际上当时的俄国和意大利形成了反奥匈帝国的同盟。

3.德国和奥匈帝国两国是铁哥们,而意大利本来就是临时拉进来的“外人”,意大利参战为的是能在战胜后与奥匈帝国的巴尔干半岛上夺得主权,而以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关系,你说他会帮谁?所以加入同盟国实际上对于意大利好处并不大。而之后协约国则开出了比同盟国更大的好处,意大利临阵倒戈也就顺理成章了。

再看看二战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

形成了以德意日为中心的法西斯轴心国阵营和以美苏英中为核心的反法西斯阵营。起先意大利加入轴心国阵营后,同样野心勃勃,在战争爆发后主要攻打的是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和希腊,但是由于战场表现不佳,再加上国内反法西斯的强大呼声,1943年7月25日,意大利发动政变推翻了墨索里尼。新的意大利政府在1943年9月3日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投靠了同盟国一方。投靠了同盟国就意味着对德宣战,而战争结束后,意大利反而从纳粹的帮凶,一跃成为二战的“准战胜国”,不但没有像德国那样分裂,而且没有损失任何领土,只是受到了部分的管制。

(图为二战双方国家阵营)

综上所述,意大利可谓是“精明远见”,看到哪一方好处大,就倒戈向哪一方。意大利本是两次世界大战挑起战火的核心成员之一,最后关键时刻总是反败为胜。可谓是真正的“墙头草”,选择这样的盟友,失败是注定的。但是一战二战结束后,意大利都没有捞到实际好处,二战后更是被联军部分管制。所以说意大利两次世界大战既不是战败国,也不算战胜国。

以上便是我的见解,希望对你有用。如有不同意见,欢迎评论留言,谢谢!

10

因为意大利会看风向,说白了就是墙头草。一战和二战是意大利本来都应该是战败国。

一战时意大利本来是和德国奥匈帝国是一伙的。但是一直犹豫不定,有点摇摆,后来因为英国和法国答应给意大利的领土和好处更多,再加上德奥等国最后眼看着是要败了。所以后来又倒向英法对德国和奥匈等国宣战。最后捞了个战胜国的名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同样也是,一开始跟在德国后面捡便宜,捞了不少好处,但是他们的军队和他们的黑手党表现实在是大相径庭。意大利军队在战场上表现让德国头疼不已,连埃塞俄比亚的,拿长矛的军队都打不过。

后来,因为美军在美国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登陆,墨索里尼被迫下台。新上台的意大利政府,立马就抓捕墨索里尼投降同盟国对德国日本等国宣战。又捞了个战胜国的身份。

所以说意大利战场不行,但是非常会投机。所以战后意大利非常滋润,不像德国被分成东德西德。日本,本来是被分成中苏美三国共管的,但是后来因为中国发生内战。中国组建好的派遣军并没有派出去。被蒋介石转而投向了国内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