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对毛主席这首《七绝

对毛主席这首《七绝

2020-07-21 08:54阅读(83)

对毛主席这首《七绝-呈父亲》如何评价理解?”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伟人志向冲云天,少年即显志高远。别离父母

1

伟人志向冲云天,少年即显志高远。

别离父母闯世界,不恋乡情出韶山。

遨游湘江中流水,求学长沙万卷缆。

投身革命信马列,赴沪创党南湖船。

历经血风与醒雨,革命意志似钢坚。

九死一生扶安危,六位亲人热血献。

扭转乾坤换日月,振兴中华开新元。

公者千古万民念,留下光辉照人间。

2

毛主席这首《七绝.呈父亲》,其实原诗名为《七绝.改西乡窿盛诗赠父亲》。那西乡窿盛何许人?

西乡窿盛,日本江户时代的萨摩藩武士、军人、政治家,明治维新变法的三杰之一。

他一生既光荣显耀又悲壮凄凉。早期因功勋卓著,被封为大将军,后因与他人政见不合受排挤而两次流放,不得已私办学校。最后,又被旧部萨摩藩士族推为首领发动西南战争,兵败而亡。

虽然说他是日本《最后一个武士》的主人公,但他很欣赏中国人,而我们中国也有不少仁人志士崇拜他。这是为何昵?

他视中国文化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其名言为“敬天爱人”。

他将宋代陈龙川之言“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作为座右铭,也赞誉宋代的司马光:“为人当学司马温公,无一事不可与人道。”

……。

“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他,是梁启超向往并成为的人物。

英雄所见略同。他,是今青年毛泽东热血沸腾的人物,改了他的诗,就表达志向远大的理想和不折不扣的革命精神。

……。

这一切源自于西乡窿盛的立志诗,原文如下:

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死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男儿”改成了“孩儿”,“死不还”改成了“誓不还”,可见年轻的毛泽东不一般,立大志且有决心。那毛主席这首《七绝.呈父亲》如何理解呢?

大家可否记得《咏蛙》,毛主席是这么说的:“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应声”。在这气势磅礴的氛围里,我们清楚地知道青年毛泽东的定力深厚!

那么,他写这首《七绝.呈父亲》时,刚刚好十七岁(1910年秋)。当时的毛泽东正准备离开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韶山冲,去繁华都市长沙学习。在临走时,为了不让父亲惦记,同时,也为了道明自个的心思。于是,改了西乡窿盛的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帐薄里。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从这首诗创作背景来看,我们不难理解毛主席当时的心情,立志是自己的事,勿须父辈指引而成。这就是他人生的第一个转折,虽然说有点武断,但他也不忘了父亲的恩情,遂以赠诗明志,坦露了心迹。

这是一个儿子对父亲的交待,也是一位青年俊杰即将投身革命的开端。毛主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操碎了心,万里长征,步步惊心,五大战役,又指挥若定……一切的一切都与这首《七绝.呈父亲》有关。

附记:这首诗见于《湖南师范学报》1984年第一期的一篇论文中,还有见于1984年9月29日《周末》载向真《毛泽东改诗赠父亲》。

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

人生病,天知否?

——毛泽东《贺新郎.赠杨开慧》

3

毛泽东这个从湖南韶山冲小山沟里走出来的世纪伟人,从青少年时期就富有胸怀天下的远大志向,显露出了过人的天资。无论私塾、小学还是师范学校的老师,无不称之为奇才、大才、栋梁材,实事也验证了毛泽东的雄才大略。

1910年秋天,16岁的毛泽东考入了湖南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第一次离家到外面闯世界就留下了“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壮美诗句,展现了毛泽东强烈的报国情怀和雄心壮志,是毛泽东走向光辉灿烂一生的奠基礼。

同年,毛泽东在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入学考试时根据考题“言志”,作了一首更加自信和霸气的《咏蛙》诗:“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字里行间透射着一个睥睨天下、惟我独尊的“天子”形象。校长李元甫阅后大加赞赏,说:“我们学校取了一名建国才。”

这些诗句同后来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等众多毛泽东诗词作品是一脉相承的。无不折射出毛泽东的伟人气质,是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和魂。

4

七绝·呈父亲

【现代】毛泽东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译文:

孩儿立下志向要走出穷乡僻壤,不学到本事发誓不回来。

不需要在家乡埋葬安息,人生处处都是美好的山川。

这首诗是毛泽东第一次离开家乡前根据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政治活动家西乡窿盛青年时代的诗略加修改而成。

将原诗“男儿”改成“孩儿”,死不还修改为“誓不还”表达了毛泽东远大抱负和志向,也表达对父亲的深厚感情。

该诗首联直言离开家乡求学,务必“成名”,否则,誓言不还,表示决心之大。

次联紧承“誓不还”,推开一论,谓人生一世,无须固守家乡,人之一生贵在奋斗,应先天下人之忧而忧,不必考虑一定要老死故里,言外之意,山外有山,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踏遍青山人未老的人生理想。

从这首诗可以看到毛泽东少年时代起就胸怀远大抱负及无限的革命理想。

扩展资料

《呈父亲》是毛泽东1910年秋天创作的。

毛泽东在读书笔记中写道:词有婉约、豪放两派,各有兴会,应当兼读。

读婉约派久了,厌倦了,要改读豪放派。

豪放派读久了,又厌倦了,应当改读婉约派,我的兴趣偏于豪放,不废婉约。

尽管毛泽东说他不废婉约,但纵观他的诗词无不豪情万丈,大气磅礴,英姿勃发,志存高远,这首诗也不例外。

1910年春,毛泽东到东茅塘私塾读书,师从堂伯父毛麓钟(毛泽东的最后一位塾师,也是最有学问的一位塾师)。

在那里,毛泽东打下了更为深厚的中国文化基础,也接受了更多新思想教育,经毛麓钟推介,阅读了梁启超主办的《新民丛报》等进步报刊。

在毛麓钟的熏陶下,古典诗词成为毛泽东一生的最爱,并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创作这首《呈父亲》的时候,毛泽东年仅16岁。

那年秋天,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一心要把他送到县城一家米店当学徒。

毛顺生希望毛泽东将来能继业发家。

此时,国家正处在内忧外患的时期,年少有为、胸怀大志的毛泽东自然不希望自己的人生就局限于此,他要到广阔的天地里去实现更大的梦想。

毛泽东借助亲戚和同族长者,说服了父亲,同意他到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继续读书。

这是毛泽东第一次离开家乡,临行前,他根据前人的诗略加修改,写成了这首诗献给父亲。

因为账簿是他父亲每天必须看的,毛泽东便将写好的诗抄在一张纸上,夹在他父亲的账簿里面。

毛顺生看到了这首诗后告诉了大家,这件事就流传了下来。

毛顺生去世后,此诗一直由表兄文运昌珍藏着。

建国初期搜集革命文物时,他母亲文氏家里的人把这首诗交了出来。

七绝是七言绝句的简称。

绝句是近体诗的一类:由四句组成,五字句的称五言绝句,七字句的称七言绝句。

毛泽东这首七绝《呈父亲》表达了他从小要做一番大事的决心和勇气,也表现了他对父亲的深情厚谊。

在当时,能够说服父亲,冲破传统观念,立志走出家乡,成就人生梦想的举动是非常了不起的。

古今中外,凡是成就大事者,都要具备这种精神,而这种精神在这首《呈父亲》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5

这首诗的前两句,是表壮志,后两句是写豪情。“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表现出少年毛泽东的报负不凡,看似平易,但平易中却英气勃勃,表现出誓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凌云之志及学必成名的自信。“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表达了作者无私无畏的英雄豪情。有情,是诗的灵魂,而这情,不是儿女私情,而是英雄的豪情,是为了理想而奋斗,不惜埋骨他乡的豪情,他的豪情,真可谓充宇宙,溢四海。

6

湘江大地道天下,振兴中华共和国,九死一生长征路,盛世韶华万古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