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学会独处」对大多数上班族而言,是一种有效的减压方式吗,为什

「学会独处」对大多数上班族而言,是一种有效的减压方式吗,为什

2020-07-21 07:38阅读(61)

「学会独处」对大多数上班族而言,是一种有效的减压方式吗,为什么?看到很多心理学相关的沙龙、论坛的主题都非常强调现代人需要「独处」,这么做意义何在?:分

1

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独处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态度。

首先独处是一种能力。孤孤单单的一个人待着不叫独处,独处是能够享受一个人的时间。独处的状态一定是享受的,充实的。经过独处时光之后,自己的心理状态,精神状态甚至身体状态都能得到补充,达到焕然一新的感觉,重新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

然后,独处更是一种态度。独处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要学会拒绝,拥有自己的独立的态度。如果丧失了独立的态度,很多人在一个人的时候仍然无法静心享受自己一个人的时间。甚至有的人会更加紧张和焦虑。他们也许会猜想别人在默默的努力,收获了很多自己不知道的成果。于是就是过度的去关注别人的生活,比如花大把的时间看短视频。刷微博,看别人的朋友圈。这样是无法进行独处的。

总结一下:拥有独立的态度是学会独处的前提。之所以独处能够让人们压力减轻,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减少对别人的关注,更加注重自己的感受,爱护自己而不是羡慕别人,迷失自己。

2

交往是一种能力,独处它其实也是一种能力。因为我们每个人,他其实身上都有着两种截然不同又彼此独立的需求,一方面我们需要和不同的人交往,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有内省的经验,需要有独处的时间暂时远离和逃避别人。当人们感到交往过多,必须应酬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不能够把精力集中到自己所选择的工作和目标上的时候,过多的交往和人际关系就会让人心里不安。所以有哲学家说这样的话,过多的交往会令人浅薄。这句话它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当我们独自面对自己的时候,其实才能开始自己心灵的对话和思考,才能形成一个自足的内心世界。

3

简而言之,独处,并不是有效的减压方式


强调独处能减压的,是结果导向的一种说法。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2种方式,要么独处,要么和人接触。


就和长时间工作以后,需要休息。长时间休息以后又盼望工作一样。人长时间和人接触,就向往独处,而长时间独处以后,又想和人接触。


这就是人类大脑的一种休息转换机制在作用


举个极端的例子,如果让你在家里独处1个月,不和人接触,没有网络。你会觉得这是在减压吗?可见独处和减压没有直接联系。


对于现代人工作忙,紧张的现状来说,独处就是一种调节,放松的休息方式,仅此而已


下面介绍几种在心理学上实际真正有效,并运用在生活中的解压方法:

  1. 如果你是近视眼,想减压的话,在家里可以试着不戴眼镜。心理学上说,视野过分清晰,人的心也容易累,容易积累压力。
  2. 不要长时间坐着。一直坐着超过30分钟身体就会开始产生压力。建议坐30分钟,起来动5分钟,再继续坐。
  3. 听一些自然界的声音,比如水流声,鸟叫声。自然界的声音里大多是高频音,用于治疗抑郁,自闭。对减压和身心舒缓很有效。
  4. 没事可以多照照镜子。人有压力的时候,有时候是过于关注自己的内在而感到压力。而照镜子能让人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外在,从而转移注意力,达到减压的作用。
  5. 看一些移动的物体。比如,看马路边开过的车,或坐在咖啡店里看窗外路过的行人都可以有效减压。人的眼球如果盯着一个物体看,并且不动的时候,心理就会产生压力,因此让眼球运动就能达到减压效果。
  6. 运动。特别是打羽毛球,网球,这样能让眼球和大脑跟着移动的运动。同5一样的道理。

4

大部分上班族都有比较大的工作压力、人际压力和社交压力,日常上班有各种信息轰炸,要处理大小事务。拖着疲劳的身躯回到家里,还有柴米油盐的问题等着他们。


因此,上班族总会感觉疲乏、劳碌,好像日子总不消停,好像耳边从来没有安静过。很多人因此迷失在这种心理状态中。



而独处,就是让你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独处令人安静。

这是最明显的好处了,忙碌吵闹的工作生活终于可以暂停,留出一段安安静静、只属于自己的个人空间,让人的心灵得到片刻休憩,这样自然能减压。




2、独处助人回归内心。

日常工作总是不断在和别人产生联系,好像自己的时间归集体所有。

而在只有自我的空间里,你可以放飞思绪,可以反思自己,可以只关注自己,这是一场自己和自己的对话,能帮助你提升思维和心境。




3、独处就是“充电”

独处的时光里,你可以拥抱自己的爱好,从而让你的心理得到满足、愉悦。

当你专注在自己的喜好中,就会把工作中的压力分散掉,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工作以外的场景,从而获得新鲜感和动力。


以上就是本人的一些理解。

回答原创自“心理插座”,欢迎关注、转发哦!

5

我认为学会独处是很重要的。

大概是自己的性格就不太喜欢人太多,太嘈杂的地方。在人太多的地方你会发现做很多事都会无奈地妥协或者随大流,去迎合大多数人的喜好,不管是那种大规模的聚餐,还是公司组织的团建活动,并不是说不好玩,但大多数还是觉得不自在,想吃什么,想怎么玩,同事是不是你想一起交流的人,都不是你能决定的。

相反自己独处的时间也并不会很无聊,反而很自在。下班或周末累的时候就躺着听听电台,追追剧,一个人肆无忌惮地笑,或者看本书,困了就小睡一会。不太忙的时候自己做做饭,凉快的时候去喜欢的地方走走散散步,晚上再定一个运动健身小目标,一边听歌一边做,让身体得到放松,心情变好没有压力就是最好的减压方式。

也许对于擅爱热闹的人来说,独处稍显寂寞,但对我来说,独处是很重要的让自己思考,给自己空间放松,调节不良情绪,做自己真正爱做的事情转移平复心情的宝贵时间,绝对不能缺少。

6

独处,是一种安静的力量,亲证对减压有效果,但如何做很重要。

学习独处的作用在于,找回自己内在的力量,在面对各种压力时能够积极应对,而不再充满畏惧。

上班族面临的问题往往是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老板的要求、甲方的意见、同事的相处、父母的压力,还有各种各样生活杂事。所以处理起来往往头绪比较多,繁杂。

我自己也是上班族,所以深有体会。当工作上的事情进展不顺利的时候,还会很焦虑。下了班也会想着如何解决,早上一醒来就想着怎么安排。

就我的经验而言,独处的时候,你暂时切断了与外界的所有交流,没有微信、没有电话、没有邮件,会让身心处于放空的状态

可以随便做点什么,比如到公园散散步,在走廊上看看风景,听听音乐,写写字,或者打扫一下房间。压力确实是会减轻很多,好像给心放了个假。休完假之后,可以再次投入工作之中。

当然也可以什么都不做。就是静静地待着。让自己能够安静的体会自己,进行内省,有什么情绪,有什么担忧,或者什么其他想法。有人会进行打坐、冥想,慢慢地觉察内在的自我。这个比较难,需要不断练习。

但是否能够对减压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取决于你是否能够坚持做到这些事。因为,外界的诱惑和影响太过强大,你很有可能刚想安静下来就被打扰了,或者你发现自己无法平静就放弃了,反而让自己更加的烦躁。

我个人独处时最喜欢的就是练瑜伽和健身操,不用时间很久,半个小时就够了,通过运动,你的身体状态会变好,所以心情也会变好。

当然,我会有时打坐,就是安静,为了觉察自己。这些都已经坚持了好几年。现在的感觉是,压力不是没有,但不是很害怕面对,而且总觉得有很多解决办法。

所以,我的实用建议是:

1. 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自己独处时做的事情,让自己能够不受干扰,还能持续做下去;

2. 不要过高期待事情的结果,独处的能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压力地积累和放松需要过程,最重要的是平衡;

3. 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压力源,了解什么时候自己最能放松,找到哪怕一件独处时能够享受的事情都可以;

4. 相信坚持的力量,积少成多,坚持不是每天做,而是即使有时不能做,过几天也能够继续,而且不要求过量,做比做多少要重要得多。

上班族烦恼都很多,要想完全没有压力,除非没有追求。独处不是让你没有压力,我想任何事情都做不到,而是让你面对压力,能够更加从容和平静

7

我们每个人一方面需要亲近感,需要一定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希望得到别人的支持、欣赏和爱;另一方面也需要距离感,需要独立、自主和自决权。

这两者截然相反、相互对立的需求贯穿我们整个一生,随着我们生活环境和人生阶段的不同而变化。

如果上班时是“群居”,那我们的“独处”需求就暂时被压抑下来。

压抑并不会消除需求,所以,对独处的需求仍然还在。那下班之后,自然就是满足自己“独处”需求的好时光,所以说,“独处”作为一种减压方式,对有“独处”需求的人来说,当然就是一个有效的减压方式了。

8

在单位“学会独处”可以说对自己减压属于一种方法,其意在于净化心灵。

单位是自己主要谋生的地方,是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也是一个大染缸。

同事之间必须的相处,需要合作与交流,更是一种竞争,从不存在朋友之间那种温和的友情。

显示能力,显示强大,显示业绩。为的是有一个更好的生存环境和成长空间。

然而,是那么的不易。

竞争的存在,每个人的心理复杂,利益的纠心,行为和言语掩盖着自己背后的动机,让人难以捉摸。是与非,错与对,联合与排斥,笑脸与恶心等等的交织,往往会让人恐惧、愤怒、抑郁。这些搅动着人们的心绪不宁,有时抓狂,有时伤心。更多的是无耐,压抑的隐忍。

人伤心,人太累,只有少染闲事,少招闲嘴,免得瘦人。

做好自己应做的工作,多干一点工作,也无所谓,只求心理有一份安静,让自己活得心理简单。唯一的方式就是学会独处。

会独处的人往往是内心丰满的人,有足够的知识内容;会独处的人是强大的人,可应对任何外来的压力;会独处的人是有责任的人,对待工作和问题,勇敢的去面对,有担当魄力;会独处的人,是有智会的人,知道自己,了解外界,洞悉社会和单位。

会独处,更高明之处,让自己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世界,少了许多外来的压力,让自己的身心更健康,让自己多了更多的美丽风景。

9

今天休息,男朋友请假一天,说是好久没有一 块休息了,想陪我一天。

说实话,自己内心还是想自己待着的。

忙忙碌碌了一个星期,终于等来了一天的休息日,想躺躺尸,看看喜欢的电视剧,点个外卖,吃点自己喜欢的,无拘无束地宅上一天。

自己是很喜欢一个人待着的,不管是有男朋友之前,还是之后,这种独处会让自己的内心非常得平静,感觉是一种享受。

丢掉手机,关上门的那一刻,就是一种内心的释放。

在成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但在此刻不用想这些繁琐的事情。

当我们走出家门的时候,我们感受的是这个世界。

当你独处的时候,你感受的是你自己,自己的呼吸,自己的心跳,自己的感觉。这种感受是向内的,没有威胁,没有压迫。

人需要这样的时刻,来感受自我。

10

的确如此,这得益于互联网的发达,跟以前不一样,现在的人更喜欢独处,包括我也非常喜欢。独处最大的好处是自由度高,可以全身心的做自己的事情,也不必担心感到孤独,因为沟通是无处不在的,一个手机可以与全世界建立联系。


事实证明,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世界里,有意义的独处是一种强烈的需求,我们实际生活在一个崇尚独立,但又深深恐惧相互疏远的社会中:主要体现在信息社会发展太快了,社交联系泛滥成灾。



自1950年代以来,地球人口增加了一倍,在世界各地的城市中,城市拥挤和新的全球经济彻底改变了社会关系。另外,手机扩展了工作和生活的边界,就连宗教也不再对人提供静修之所,而是变成了世俗娱乐的大教堂或者旅游寺庙,这表明真正有建设性的孤独感的需求已经完全丧失。


现代人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独处,很多人不再结婚也是这种原因。独处使我们有能力调节和调整我们的生活,它可以教会我们坚韧和满足自己需求的能力,并且,它激发了我们对探索的渴望,我们对未知的好奇,我们作为个体的意志,我们对自由的希望。可以说孤独是生命的燃料。



我们的错误在于,我们假设孤独和依恋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要么自个儿呆着,要么跟人同居,所以大家觉得矛盾。但当前的心理学在孤独症上的态度是,一个人有独处的需要被认为是一种情绪的缓冲机制,你不用遗世独立一辈子,独处就是给情感放松的一个出口,就算你要自己呆一辈子,你也不会中断与世界的联系。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我们处理孤独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单独”并不总是意味着总是一个人,这个词是在中世纪发明的,最初表示一个人的存在,在宗教术语中,“孤独”通常意味着与上帝合一的体验,然而,目前“alone”的所有含义都意味着某种缺失,它就必然会招致社会的质疑。



独处的想法可能会唤起童年时,对被遗弃和被忽视的深深的恐惧,并导致一些人奔向社会奔向同居生活,但我不认为孤独可以完全从生活中消失,也不认为它应该消失。就像焦虑或内疚一样,这是人类生存的一部分。


心理学才刚刚开始区分孤独和寂寞。 渴望爱人、亲戚或朋友并不是孤独的原因,找到一个人也不一定能治愈孤独。 在一个关系紧密的家庭里,人们可能和那些独自生活的人一样孤独。依恋关系不会自动实现,记住这一点,在某些情况下,依恋只能以极端的个人妥协为代价,比如你离不开婚姻或者家庭,这就是因为我们即使是社会性动物,大家相处依然会有非常困难的时候


独处既在所难免,也是我们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