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历史上最失败的起义是哪个?

历史上最失败的起义是哪个?

2020-07-21 06:21阅读(88)

历史上最失败的起义是哪个?:起义时间:1949年5月16日上午10时,具体计划:以军舰一艘自沉于吴淞堵塞航道,以机械化炮兵团攻占和封锁机场,以精锐步:-起义,失败

1

起义时间:1949年5月16日上午10时,具体计划:以军舰一艘自沉于吴淞堵塞航道,以机械化炮兵团攻占和封锁机场,以精锐步兵一团攻打“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抓捕汤恩伯,再与浦东的我三野部队会师合围复兴岛,一举活捉在此督师的老蒋和小蒋,这个起义计划是不是非常完美?


(汤恩伯)


汤恩伯晚年被同僚所不耻,是因为出卖了恩师陈仪,后者在其担任上海防卫最高指挥官期间,力劝汤司令幡然醒悟阵前起义,顺便扣押老蒋,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这属于干脆没有成形的起义方案,而在上海战役期间,真实发生了一次未遂的起义,如今回头去看,殊为可惜。


起义发起人是蒋军联勤总部视察员、军需补给检查团团长、太湖警备司令、陆军中将张权,河北武强县人,陈诚的保定八期同学。张权将军保定军校毕业后,曾经选送就读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炮科,归国后致力于机械化炮兵的建设,抗战期间已任军委会军训部战车防御炮教导总队中将总队长,指导各炮团在抗战中向日军猛烈开火,在军界资历深厚 ,门生故旧遍布。


(张权将军)


抗战期间,张权将军在重庆有缘结识周公,多次面聆教诲,思想日趋进步。抗战胜利后被老同学陈诚所排挤,一直担任闲职,但仍然利用有权视察后勤补给的便利,多次送出重要情报。尤其是渡江战役前夕,张权将汤恩伯长江防线的兵力分布、要塞要点火力配置等情报,一一秘密送往江北,同时配合策反了江阴要塞守军,为百万雄师过大江做出了重要贡献。


上海战役前夕,张权奉命潜入市区策反蒋军将领,并携结拜兄弟、陆大将官班同学李锡佑同往,李锡佑虽然已被免职,但他是李延年兵团所属第132师的老师长,所以这个132师成为了张权和李锡佑的重点策反目标。张权同时做工作的还有青年军第209师、第182师和两个独立炮兵团,并取得了相当进展。


(汤恩伯)


这几个师、团的军事主官眼见蒋家王朝大势已去,确实都有了阵前起义之心,时逢老蒋正临复兴岛督战,于是众人制定了奇袭北四川路汤恩伯总司令部、封锁海空交通、配合解放大军进城、活捉老蒋本人的起义计划。按照这个计划,起义部队将达到数万人兵力并且拥有两个重炮团,完全可以迅速控制浦西市区的局面,因为蒋军大部都在外围防线。


张权同时联系了自己好友,一位李姓海军舰长,安排沉船以堵死老蒋海上逃路的方案,并将起义计划通过地下党上报总前委,得到了首长的批准和支持:张权被任命为起义军总司令,地下党员王亚文为政委,起义时间与三野攻击部队相配合,定在5月16日,上海起义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不料老蒋在此期间亲自召见了淞沪地区的各部军事主官,恩威并施命令顽抗到底,军事会议上还由汤恩伯当场宣布了《战令十条》(所谓的十杀令),同时要求将团以上军官家属送走“保护”起来。这番举措让部分答应起义的将领有所动摇,包括青年军209师师长方懋锴、第182师师长王挽危等人,张权将军不得不逐一再做工作。


然而问题却没有出在上述人身上,反而是李锡佑负责掌握的132师出了问题,由于张权忙于起义准备事项分身无术,便将一封李锡佑的亲笔信,遣自己的侄女婿送往驻复旦大学的第132师师部。李锡佑这封信是写给自己的老部下、“好兄弟”张贤的,时任师部中校情报科长,信中嘱其秘密联络各级军官准备起事,由于李锡佑对张贤有恩,所以对其深信不疑,信中将起义主要计划和盘托出。


(毛森)

这已经是1949年5月14日,距离起义时间仅剩两天了,结果就是这个张贤,白天笑脸相迎信使,晚上就向上峰告了密。得到消息的汤恩伯大惊失色,立即命令总司令部二处处长、上海警察局长、军统大特务毛森侦办此案。本来,张权隐蔽在起义指挥部吉祥路121号的秘密住处,特务们轻易是抓不到他的。


可惜的是张权对已经被出卖的情况浑然不知,5月15日仍然出来活动,上午再去争取吴淞要塞炮兵指挥官,下午4时想回家看看夫人是否已经转移,结果在家门口被埋伏的特务逮捕。毛森亲自主持了审问,但是酷刑之下张权也没有吐露起义名单,然而失去了总指挥的起义行动和捉蒋计划,却因为张权和李锡佑的被捕而失败,因为各部失去统一指挥接不到任何命令了。




(解放军攻入市区)


张权将军被捕距离原定的起义时间仅剩18个小时,殊为可惜,特务们在他身上一无所获,遂于5月21日将他和李锡佑等人枪杀于上海街头,为掩人耳目公布的罪名是“扰乱金融秩序”,之前一天,老蒋所乘的军舰仓惶逃离上海。5月27日我军解放上海,张权被追认为革命烈士,而出卖起义计划的那个张贤,虽然东躲西藏,仍被我公安机关缉拿归案,1957年公审后予以枪决,以慰张权等烈士的英灵。


这次起义如果成功,几乎可以改变历史进程,可惜由于行事不密和所托非人,最终功败垂成,可谓最遗憾的一次起义失败。


2

历史上失败的起义数不胜数,无论是大规模的群众起义,还是小规模的军队起义,起义失败的结果都是相同的——下场悲惨。比如在解放战争时期,太原战役中阎锡山的第30军,在准备起义、奔向光明时被奸人告密,导致起义失败,其领导人和我军派去联络的干部被杀害。

1948年10月,我华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兵团司令员徐向前率所部发动解放太原战役。徐向前一面指挥部队攻取外围阵地,一面指挥对敌军实施“攻心战”。他请之前起义和被俘的蒋军将领给太原城的守军军官写信,奉劝他们认清形势,放弃抵抗,弃暗投明。

阎锡山部第30军军长黄樵松也接到了一封信,信是徐向前请之前起义的高树勋写给他的。

黄樵松是早年参加西北军的爱国将领,他经历过“西安事变”,对我党的爱国主张有一定的了解。抗日战争时期,黄樵松曾在台儿庄、娘子关等前线与日寇奋战,蒋介石消极抗日、排斥异己的政策使他内心的不满情绪日益增加。

黄樵松从西安调到太原后,虽然阎锡山非常倚重他这只能打仗的部队,极力拉拢他,但他还是与阎锡山保持着一定距离,作为“客”军,他深知困守孤城,凶多吉少。

高树勋在信中,希望黄樵松能以太原30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重,寻求一条光明的出路,对自己对部队都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在和我军的联络人员充分接触后,经过反复权衡,黄樵松决定顺应潮流,率部起义。但万万没想到的是,起义计划被他的亲信师长戴炳南出卖给了阎锡山。

戴柄南已跟随黄樵松16年,从营长、团长一直被提拔到师长,深得黄樵松的信赖和倚重,但获悉起义计划后,忘恩负义的戴炳南却向阎锡山告了密。

结果在起义前夕,黄樵松和我军派去联络的参谋处长晋夫、侦察参谋翟许友一起被阎锡山逮捕,押送至南京。不久,晋夫和黄樵松在雨花台被杀害,翟许友被判无期徒刑。晋夫在临刑前高呼口号,英勇不屈。黄樵松在狱墙上留下一首诗:“戎马扔书生,何处掏虎子?不愿蝇营活,但愿艺求死”!

背恩忘义的戴炳南被阎锡山提升为30军军长,他的无耻也让他“晋升”为我军宣布的太原战役五名主要战犯之一。太原解放后,戴炳南自知罪孽深重,玩起诈死的把戏,但最后还是在藏身的壁柜下面被活捉,不久后被判处死刑,执行枪决。

徐向前元帅对晋夫和黄樵松这两位为解放太原献身的烈士,一直缅怀在心。1984年,83岁高龄的徐向前路过南京时,亲往烈士陵园,在晋夫和黄樵松遗像前敬默,向身边的人讲述两位先烈的事迹,徐向前还在他的回忆录中记述他们的功绩。

历史微点与您共同学习,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3

古今中外所有起义,无一例成功者,不是被镇压,就是取得政权后,再用老办法欺压盘剥老百姓,只是换了一批面孔而己。

朱元璋如此,洪秀全如此,刘邦也是如此!

至于失败的起义占所有起义的百分之九十九,无一不以悲惨收场。没有最失败只有更失败!

陈胜如此,张角如此,黄巢也如此。

还有一种投机起义,翟让是这样,宋江也是这样。

4

明朝壬寅宫变,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失败的一次起义,也是绝无仅有的一次宫女起义。

皇权的诱惑让历代英雄豪杰趋之若鹜,都想尝尝一人在上、万人敬仰的滋味。可是正因为皇权实在太过诱人,让皇帝这一职业充满危险,杀机四伏。

纵观历史,各朝历代都是王侯将相、皇亲国戚因觊觎帝位而谋朝篡位。之前还真没有过宫女也敢干出谋逆造反大逆不道之事。直到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十六名宫女和两名妃嫔(存疑)意图杀死明世宗嘉靖皇帝事件,史称“壬寅宫变”。这群无权无势身份卑微柔弱女子,居然谋划且实施了这一次惊心动魄的起义。至于为何?先从嘉靖皇帝讲起。

嘉靖帝的皇位其实也是“充话费送的”。因为上任皇帝明武宗殉职后膝下无子,这块馅饼随机掉落砸到了嘉靖帝头上,人们往往对太容易得来的东西不会珍惜,嘉靖皇帝也不例外,对皇帝这一职业未给予充分尊重,有些吊儿郎当,不过嘉靖帝是一个很有恒心有毅力的同志,说不上朝就不上朝,而且做到整整28年不上朝,这一点在中国历史上他也是做到了“仅此一家,别无分店”。

嘉靖皇帝连皇权都诱惑不了他,那还有他在意的对他充满诱惑的事没?有!长生不老!找到不死药成为他毕生的追求!于是嘉靖帝开始忙碌了,每天围绕着一群神神叨叨的牛鼻子和烟雾缭绕的大炉子,就指望着能炼出长生不老??,永享帝命。虽然有前面的始皇帝、汉武帝炼丹寻药的经历当老师,但是嘉靖皇帝不信邪,天天威逼利诱一群老道士给他想长生的办法。

其中一个老道士出于“保命要紧”的理念,想了一个馊主意:长生不老需要采阴补阳,至于如何采补,就是让皇帝喝处女的经血,吃用经血练就的药丸。嘉靖帝觉得这个主意好,便在全国各地采选宫女,要求必须是十三岁左右的处子。老道士觉得这样搞事还不够,又憋了个大招,告诉皇帝为了处女经血的药性精纯,这些女子必须每天只饮露水,吃草药,久而久之这些女子的身体越发虚弱,渐渐有不少支撑不住少女就死掉了。道士们仍不嫌事儿大,要在药丸中加入处女的骨髓效果更佳,在那个年代哪有骨髓移植的技术条件,于是杀宫女取骨髓惨绝人寰的事情发生了。

嘉靖帝一心追求长生不老,死几个小宫女倒也没有放在心上。所谓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宫女的本职工作就是伺候好各位爷,时间一到出宫平淡过一生。现在倒好,居然玩起了“俄罗斯轮盘赌”是今天杀一个取髓,明天杀一个熬油,惶惶不可终日。

终于在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十月二十一日,17位宫女“忍无可忍,无需再忍”决定“揭竿而起”,趁夜色钻进皇帝的寝宫,调开守夜的太监,悄悄靠近皇帝的龙塌,以杨金英为首的十六名宫女趁嘉靖帝熟睡之时,用绳子套住他的脖子,其他宫女抓住皇帝的胳膊、双手、大腿,捂住嘴巴,压住胸口,一副不把你弄死誓不罢休的模样,可是其中有一个宫女害怕了,慌忙跑去皇后寝宫告密。皇后带着侍卫将其他16名宫女拿下,这场宫变最终以失败告终。

这个事件的经过被刑部主事张合保刑部审讯口供详细记录下来。最后这16个“忤逆之徒”是怎么处罚的呢?

这17宫女,除告密者性命得以留存外,其余16人全部予以诛杀。据《明世宗实录》记载原文如下:“金英与苏川药,杨玉香,邢翠莲,姚淑翠,杨翠英,关梅秀,刘妙莲,陈菊花,王秀兰亲行弑逆,宁嫔王氏首谋,端妃曹氏时虽不与然始亦有谋,张金莲事露方告,徐秋花,邓金香,张春景,黄玉莲皆同谋者”。明世宗诏:“不分首从,悉磔之于市,仍锉尸枭示,并收斩其族属十人,给付功臣家为奴二十人,财产籍入,诸以异姓收系者审辨出之。”

5

中国历史上最失败的起义是太平天国运动。

洪秀全(18I4一1864)是广东花县人,世代务农,有两个哥和一个姐姐,都目不识丁,洪秀全的父母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供他念书,可他考了四次没考上秀才。四次落第和社会地位的不平等,让他心里很不平衡。1836年有人送给他一本《劝世良言》,这是一本基督中国化的小册子,思想开始震动,放弃科举考试。I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老百姓民不聊生,广西出现卖人肉现象。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I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洪秀全宣布:“国号太平天国,要除灭清朝阎罗妖,让天下永太平。”

咸丰皇帝派广西提督向荣率部围剿,但起义军得百姓的支持,攻下重镇永安州,向荣在给京城奏章中写到“屡战屡败”,后幸亏慕僚

改成“屡败屡战”才免了处分。

在永安州,洪秀全自立天王,封了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丶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1853年起义军占领南京,改名天京,成了太平天国首都。太平军举行了北伐和西征,清政府的军队被太平军打的很惨,曾国藩在l852年因母亲去世在家守孝,咸丰帝要求在籍官员督办团练,曾国藩的“湘军”在这种背景下建成了。湘军受到太平军很大打击。

可惜就在太平军大好形势下,却发生了内讧,史称“天京事变”,天京事变后太平军势力大削,曾国藩乘势攻击,到I864年,湘军攻下南京,南京城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很多拜上帝会教徒都没逃,从容的象浇花一样,洪秀全服毒自杀,太平天国余部坚持斗争了两年。

太平天国一共存在了十四年,是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组织最严密,人数最多的一次。震压太平天国的战争是世界史上死亡最多的一次,也是中外共同镇压农民起义的一次,虽然最后以失败告终,但在中国历史上有短暂的辉煌,太平天国运动是历史上最失败的起义。

6

历史上曾爆发了许许多多爱大规模的起义,“哪里有压迫,哪里便有反抗”,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但,并不是每次起义代表的都是成功,也有一些起义,他们差点推翻一个王朝,差一步便可改朝换代,但是却因为私欲毁掉了自己的基业,称他们是失败的起义也不为过!

明末李自成起义

明朝末年,时遇小冰河气候,再加上瘟疫横行、灾荒遍地。这期间还出了一个权监魏忠贤,由此引发了明王朝的党争,后世对此痛心不已。

虽说在崇祯皇帝继位后,扫除阉党、励精图治,但无奈大明气数已尽,可惜了崇祯的呕心沥血。李自成、张献忠乃至关外的女真无不对大明朝虎视眈眈。

公元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攻破了紫禁城,崇祯皇帝自缢殉国,明灭。而李自成开始变得骄奢淫逸,仅仅四十二天,李自成便被吴三桂与八旗兵赶出了紫禁城,后在湖北通山县南九宫山被效忠明朝的程九伯与地方民兵杀死。

唐末黄巢起义

黄巢本来出身于盐商家庭,可以说他不应该是起义的人,不过因为几次科举考试屡试不第,黄巢对仕途丧失了希望。

加之此时关东发生了大旱,黄巢趁机起义,既然这个朝廷不给自己机会,那么就推翻他。并多次击败了官府的围剿,经过几年的奋斗发展,起义军达到了百万之众,并于公元881年攻进了长安,但黄巢没有对唐军乘胜追击,给了唐军喘息之机,并于公元884年6月15日,在狼虎谷兵败自杀。

清末洪秀全起义

洪秀全本是个屡试不第的书生,刚好这个时候遇上了另外一个屡试不第的冯云山,和几个落魄矿工。于是,洪秀全带着他们将中原大地上掀得翻天覆地,自金田起义后,军迅速发展到五十多万之众。

并迅速攻取南京,建立政权,与清王朝形成南北对峙的状态,甚至打到了天津附近,一度把咸丰皇帝吓得屁滚尿流。如果不是因为京城戒备森严,恐怕清朝已经覆灭了。此外太平天国原本可以灭亡清朝,但最终因为自己内部动乱,最终也使得太平军人心涣散,结果在曾国藩、李鸿章攻击下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而洪秀全也在天京陷落之前病死,并最终被曾国藩将挫骨扬灰。

7

应该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起义。

李成福是河南人,号称自己是唐朝皇族后裔,以重现大唐为己任。

1990年,李成福宣布“万顺天国”正式成立,自己是“皇帝”,并莫名其妙地根据“闰七不闰八,闰八动刀杀”的民谚,拉大旗作虎皮,准备找一个闰八月举行起义。

他查了下老黄历,最近的闰八月出现在1995年。可惜,李成福没能挺到1995年,就被3名派出所民警给剿灭了。

你没看错哦,就是3名民警。

后来,李成福的儿子李欲明子承父业,但没过多久又被剿灭了。

李家重现大唐的愿望,就此破灭了。

这应该是最失败的起义了吧!

8

唐朝末年的黄巢起义。说起黄巢,往往会想起满城尽带黄金甲这句诗,他本是盐商之家,从小心怀大志,无奈却屡试不第,后来决定造反。盐商是个肥差,所以造反的花销自然不成问题。一开始,他还是做得不错的,攻城略地做出了一些成绩。但是没过多久,他就开始沾沾自喜,结果被唐军一举歼灭,黄巢在狼虎谷自杀,起义宣告失败。

9

1907年7月6日,安徽安庆的巡警学堂正在举行毕业典礼。几百名学生笔直地站在操场上,恭恭敬敬地等待着安徽巡抚恩铭的检阅。\r

不久,大腹便便的恩铭在学堂的会办(相当于教务长)徐锡麟的陪同下走进操场。恩铭一边向学生们点头致意,一边大摇大摆地向前走,一点也没注意到陪同他的徐锡麟这时已落在了后面。忽然一个黑乎乎的东西从学生队伍中飞了出来,恰好落在恩铭的脚下。\r

待他定睛一看,竟是一颗炸弹。恩铭吓得一屁股坐在了地上,真不知如何是好。 可是那颗炸弹“哧哧”地冒了一阵烟后并没爆炸,这\r

时就见徐锡麟一个箭步跳上前来,架起恩铭,嘴里还不住地说着:大人不要害怕,刺客马上就能抓住。说话间,徐锡麟突然从靴筒里掏出一把小手枪,对准恩铭记的胸口“啪啪”就是几枪,恩铭还没反应过来就归了西天。\r

这时,整个操场都乱成了一团。很快,就见闻讯赶来的清兵,已经里三层外三层地把他们团团围住。徐锡麟他们只好各目找了有利地形,向外猛烈射击,打死了许多想冲进来的清兵。\r

就这样激战多时,许多巡警学堂的学员牺牲了,徐锡麟也身负重伤,最终被攻入的清军俘虏,宁死不屈,最终惨遭杀害。

安庆起义,最终因叛徒告密而提前进行的起义行动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前后不过持续数小时而已。










10

纵观华夏五千年文明史,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从公元前209年的秦末大泽乡起义,到1912年袁世凯复辟后的白朗起义,期间共发生过大规模的农民起义40多次,唯有刘邦和朱元璋取得了胜利,最终建立了政权,其余的均是功败垂成,留下的满是遗憾。

而要说到最失败的起义是哪个,众说纷纭,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今天在这里想说一下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公元前209年7月,秦朝廷征发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戍守渔阳(今北京密云一带),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州)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按罪当死。无奈之下,陈胜、吴广杀死押解的军官,领导戍卒发动起义,推举陈胜为将军,吴广为都尉。起义军势如破竹,连克大泽乡、蕲县、陈县(今河南淮阳)等地,所到之地老百姓纷纷响应,并在陈县建立张楚政权,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革命政权。

然而,从7月份起义到12月份灭亡,中间仅仅隔了六个月的时间,这其中客观因素占主导因素,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但是主观因素同样不容忽视,而且更令人心生感叹。

先说客观因素

第一,最客观的原因,就是张楚政权没有太多的地理屏障,这加速了政权的沦陷。

第二,秦军主力尚存,具有征战多年的铁血底蕴。而陈胜的张楚军都是由农民拼凑而成,没有组织纪律,缺乏军事素养,秦军虽是强弩之末,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放在一起比较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

第三,陈胜的眼界、才干和正统性严重制约了他的发展。过早称王,鼓励了大批地位高于他的人也纷纷独立称王,如北征的武臣在赵地自立赵王,其部下韩广在攻略燕地时自立燕王,田儋在攻打齐地时自立齐王,周市则拥立魏国后裔魏咎做了魏王。实际上,陈胜等于为这些地方势力做了嫁衣,他们纷纷割地自保,等到张楚有了危难之时,陈胜却再也无法收回这些外借的军力,等于是自己分散了自己的力量。

再重点说一说造成失败的主观原因

随着起义军定都陈县,革命形势快速发展变化,陈胜这个主要领导人本身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得脱离群众,贪图享乐,从而导致部下和他离心离德,这也是加速张楚政权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陈胜有一句千古名言:“苟富贵,勿相忘。”但是他做到了吗?

我们先来看一个成语,“夥涉为王”,指那些地位本来很低的人突然富贵以后排场很大,出自《史记·陈涉世家》。

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庸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涉之为王沈沈者!\"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司马迁老先生记载的是陈胜的这样一段故事:

陈胜当年在当雇农的时候,跟几位和他一起干活的朋友说:“苟富贵,勿相忘!”当时朋友们笑话他:我们都是给人家出苦力的,还能有什么富贵的时候!结果没想到陈胜还真富贵了。

那些曾经和他一起当雇农的老朋友们听说了,就到陈县来投奔他,他们敲着宫门喊:\"我要见陈涉。\"守宫门的长官一听,竟敢直呼大王其名,这还了得!于是要把他们捆绑起来。经过他们一再解释,才算放了他们,但仍然不肯替他们通报。后来,他们躲在一边,等陈胜的车驾外出时,又拦路呼喊陈涉的名字。陈胜听见了,才召见了他们,与他们同乘一辆车子回宫。

到了宫殿里边,这几个没见过世面的乡下人一见王宫里那么富丽堂皇,就有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这里看看,那里摸摸,一边流着口水,一边大放阙词:哦哟,我们小涉(陈胜小字)果真是发达了,穿上龙袍当了王,还蛮像那么一回事嘛。接着,这几个人在宫中出出进进,越来越随便放肆,把从前与陈胜一起种地受穷沿街讨饭等革命家史全都抖落了出来。

有人就向陈胜打小报告:\"这伙客人愚昧无知,专门胡说八道,有损大王的威严。\"陈胜现在可是万人之上的王了,怎能容忍自己这些丢人老底再被掀开,万一传出去,那王的面子往哪放啊?于是,陈胜一怒之下,把这些老哥们儿推出去全斩了!

听说了这件事,来投奔他的老朋友们纷纷原路返回,原来跟随他的老朋友们也纷纷自动离去,再没有和陈胜亲近的人了,只剩了那些溜须拍马、奉迎献媚的小人。

由此一事可见,陈胜称王后堕落的有多快。

不要说同乡,陈胜就连他的岳父都看不上。定都陈县后,他的岳父和大舅哥来投奔他,心想:自己肯定会受到特殊照顾的。但是老爷子却热脸贴了冷屁股。陈胜嫌老婆娘家穷,竟像接见臣下一样接见了岳父,仅仅是抱了抱拳,言行举止极度傲慢无礼,岳父大怒曰:“怙乱僭号,而傲长者,不能久矣!”——你仗着叛乱有了点成就,就自封为帝王,这已经超越了你的本分,你竟然还对长辈这么傲慢,连基本的礼仪都不顾了,你不会好下场的!陈胜听了以后也觉得自己有点过分,连忙又对他的岳父行下跪之礼,但是,他的岳父已经寒心,再也不会对他心存侥幸。没过多久,他的岳父和大舅哥不辞而别。

不仅如此,陈胜对他身边的人也越来越不信任,他任命朱房做中正,胡武做司过,专门督察群臣的过失。将领们攻占了地方都要回陈县复命,稍微有一点不当言论,就会被抓起来治罪,凡是这两个人不喜欢的人,就会被他们罗织罪名后交给负责司法的官吏去审理,更甚者他们私设刑堂擅自惩治。

为了能引起陈胜的更多关注,他们甚至不惜故意牵连别人,通过这种方式让陈胜获得安全感,树立陈胜的统治权威,加强专制集权。

这种做法在起义军中造成了很大的恐慌,一时间人人自危,严重阻碍了张楚政权的发展和进步。但是,陈胜很信任他们,这让众将领都敢怒不敢言,也就不再亲近依附他了,没有人再真心出力,所以也就离失败不远了。

《史记·陈涉世家》载:陈王以朱房为中正,胡武为司过,主司群臣。诸将徇地,至,令之不是者,系而罪之,以苛察为忠。其所不善者,弗下吏,辄自治之。陈王信用之。诸将以其故不亲附,此其所以败也。

葛婴是陈胜的老搭档,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之一,此人是诸葛亮的祖先,用兵如神,曾在攻取陈、蕲二县中立下汗马功劳。陈胜建张楚国,册封葛婴为征南将军,率军南征九江,葛婴不辱使命,一直打到东城(今安徽定远),遇见楚国后裔襄疆,葛婴为求得正统以便开展工作,便拥襄疆为楚王。后来传来陈胜已经称王的消息,葛婴担心陈胜起疑心,于是杀掉了襄疆,并随即返回陈县拜见陈胜,说明情况,但陈胜还是认为葛婴背叛了他,而将葛婴处死了。

如此股肱之臣都能不分青红皂白说杀就杀,如此薄情寡义,谁还会继续死心塌地地跟着他帮他打天下?众叛亲离也就成了理所当然。

《史记·陈涉世家》载:葛婴至东城,立襄强为楚王。婴后闻陈王已立,因杀襄强,还报。至陈,陈王诛杀葛婴。

公元前209年12月,秦名将章邯倾全力进攻陈县,陈胜亲率农民军将士与秦军展开激战,终究不能挽回败局,被迫退至下城父(今安徽蒙城西北),准备重新聚集力量,再做反秦的努力。

而章邯在正面进攻的同时,背地里也没闲着,竟买通了陈胜的车夫庄贾。这天夜里,庄贾偷偷摸进了陈胜的房间,陈胜从睡梦中惊醒,看到的是一张写满了贪婪、丑陋肮脏的脸,但他已无力反抗,因为那柄罪恶的剑已经刺穿了他的胸膛,只是留给历史惊鸿一瞥,满是无奈和遗憾。

中国历史上的历次农民起义,都沉重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推动了历史的车轮向前发展。但是他们没有先进的革命经验,没有先进的阶级领导,也没有明确的革命纲领,无法突破小农意识的劣根性。作为农民,他们对旧的封建政权恨之入骨,但是又跳不出称王称帝的藩篱。在这样的历史局限下,起义失败已成为必然。

我是热爱传统文化的小鱼,一家之言,不知当否,欢迎大家批评斧正。码字不易,望高抬贵手,不吝点赞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