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朱元璋的能力被高估了吗?你怎么看?

朱元璋的能力被高估了吗?你怎么看?

2020-07-21 05:48阅读(66)

朱元璋的能力被高估了吗?你怎么看?:说话要有根据的,不能满口胡说,信口开河。他以一介布衣,没后台,没背景当了明朝的开国皇帝。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什么样

1

说话要有根据的,不能满口胡说,信口开河。他以一介布衣,没后台,没背景当了明朝的开国皇帝。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什么样地能力是高能力?高估在哪儿?开国皇帝没有一个是吃素的。跟随他打江山的人没有一个庸才,都不是傻子,没有人会替傻子去卖命。

2

朱元璋心智超群,是有名的心计大王,套路大王。胆子极大,是常人无法想像的。从一个穷苦农民到士兵,将领,皇帝,没有超群的心计,是任何普通人做不到的!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又极有才能的皇帝就是:李世民,朱元璋,极其亲民,视民如水,官如舟。朱元璋的才能并没有高估,历史上有名的战役:鄱阳湖大战,高邮,黑石矶战役使朱元璋名声大震,也是其本人的杰作,其心计是常人无法想到的!事实胜于雄辩,历史就是事实!



3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从最底层,经过努力,逆袭成为皇帝的人。有人说刘邦也是,我说刘邦不能算,不管官职大小,刘邦好歹也是个泗水亭亭长,是秦朝的一个基层公务员,朱元璋可不同,他什么都没有,只是元朝统治时期最底层的汉人。



现在有一句网络语言是这么说的:‘’水到悬崖是飞瀑,人到绝境是重生‘’,如果说重生,朱元璋是一次又一次的重生。少年时光并不美好,但他却有美好的向往。1344年,16岁的朱元璋为了有口饭吃,不得不到皇觉寺为僧,每天伴着青灯古佛,也没有忘记向菩萨祈祷,时光一天天的过去。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朱元璋自己快要成佛的时候,他的好友汤和给他写了一封信。



做了皇帝后的朱元璋,每每想起当年汤和给他写的那封信,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如果没有汤和,也许他就会在庙里坐地成佛。自己大字不识一个,要钱没钱,要靠山没靠山,要长相没长相,几乎没有任何值得骄傲的资本,是汤和的引荐,让他加入了郭子兴的队伍,成了一个有组织的军人。



这些人生经历,让朱元璋比别人多了一份努力,他的付出得到了郭子兴的认可,有人欣赏,就会激发自己的潜能,朱元璋一次次突破自己,屡屡战功。郭子兴把养女马秀英嫁给了朱元璋,从此他有了家的温暖,妻子马秀英也成了他精神的支柱。一个人可以什么都没有,但千万不能没有斗志。朱元璋就是一个从未失去斗志的人。



郭子兴去世后,朱元璋接管了郭子兴的部队,他广揽人才,势力不断的壮大。先后灭了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割据势力,成为雄霸南方的强大势力集团,一切就绪后,朱元璋打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把元人赶回了漠北。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大明王朝,大明王朝一共历经了276年,直到1644年崇祯自缢,大明灭亡。



中国历史上大统一的王朝,统一的过程基本上都是自北而南,唯有明朝是由南而北,统一全国的。隋唐以前,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都在北方,到了南宋才开始慢慢南移,北方的优势不再,南方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



朱元璋没有能力,他不可能做这么伟大的事业,也许有不少朋友会说,乱世出英雄,朱元璋是赶上了好机会,命好。对这个说法我也不会否认,在元末那个动荡的时代,是有许多有志之士,起来革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陈友谅、张士诚之流,但他们所做的事,只是为了自己能够更好的享受。



朱元璋可不同,我们从他名字就可以看出,朱元璋的志向远高于一般人。朱元璋原名叫朱重八,后来才改成了‘’朱元璋‘’,朱元璋三个字是很有用意的:‘’朱‘’同‘’诛‘’,‘’元‘’指元朝,‘’璋‘’是指男人。大家明白了吧,朱元璋的寓意就是那个诛灭元朝的男人。



后世对朱元璋建立大明后,大肆杀戮功臣很不齿,说他大有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之嫌。真相是不是如此,在这里我也不想替朱元璋解释。但对于他的能力大家是有目共睹的,既没有夸张,也没有高估。事实上朱元璋就是一个伟大的帝王,他的人生经历也是非常励志的。

4

做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他的一生可谓是传奇不已,朱元璋的出身和历朝历代的皇帝有着很大的不同,是历史上有名的布衣天子,很多人都说朱元璋是“一字不识通六经”这句话有点夸张,也不太符合实际,其实朱元璋识字,而且很爱看书,这些在史书上都有明确记载的,而且按现在的话来说,朱元璋的学习能力还很强,正因为爱学习,才为他日后的成功奠下了良好的基础。

朱元璋出身于贫苦的家庭,而且为了生计,他在小时候还曾为地主家放过牛,后来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便直接剃度为僧做了小行童,由于被生计所迫,朱元璋从小根本没机会去上学读书,虽然没有像古代读书人那样,接受过学校正规的教育,走上科举做官的路,可就是这样一位出身低下,没接受过正规教育,不起眼的人,最终成就了一番大事业。

那么朱元璋虽然在小时候并未上过学,但为何他的军事素养和决断能力会远超常人呢?在这很大程度上源于他很爱读书,学习能力很强的原因。

话说在元朝末年,朝廷与百姓的矛盾不断激化,而且百姓所承受的赋税十分沉重,再加上灾荒不断,许多老百姓都在死亡线上挣扎,俗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此时义军四起,推翻朝廷的义军人数也越来越多,就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朱元璋加入了郭子兴的义军中,初入队伍后,朱元璋不仅表现出作战勇敢,而且还十分机智灵活,所以郭子兴对朱元璋赞赏有加,并任其为“亲兵九夫长”。

在此后领兵东征西讨的过程中,朱元璋仍然不忘学习,他每到一处也会随身带本书,多学习一下。由此说来他的专业素养都是从战争的过程中学习的,于是才成就了朱元璋成为大明王朝的开创者。朱元璋有一个很好的习惯,那便是有着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所以说没有上过学的他,但他热衷阅读和学习,甚至一旦投进去,时常也是废寝忘食。即使做上皇位,也从停止过自己前进的脚步。刘伯温就有“聚精会神,凝思至道”的话赞美朱元璋。在明史当中,也有这么一句评价朱元璋的话,“太祖以聪明神武之资,报济世安民之质”,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如若遇见不懂的问题,朱元璋也是十分谦虚的请教高人,并没有因为心高气傲,固步自封。

朱元璋对文化人是非常重视的,同时非常重视教育的,明朝建立以后,朱元璋“尽贮古今载籍,置大学士员”。多年的战争经验,让朱元璋开始重视自己的经验教训,朱元璋经历很多战争的磨励,和读书的积累,加上自身对理论和实战的结合,使得朱元璋拥有极强的军事才能,还具有很强的管理能力。

其实从古至今,英雄莫问出身,出身一般人都没法选择。但努力大过一切,很多人觉得人生,存在幸运因素,幸运这一因素可能有,但不是全部。其实在当今社会中保持一颗终身学习的态度,也是一个成功之人所必须具备的。

5

朱元璋被高估?这玩笑开的有点大了,开局一个碗,结局一个国,这能力怎么吹都不过分。上下五千年的帝王创业之艰难,没有比朱元璋更难的了,千古独一份,根本没有前人能做到,怎么能说高估呢。

不谈假设,就历史而言,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不敢打包票能做到朱元璋的程度,这几位的家底,哪一个不比朱元璋丰厚了百倍不止?换个起跑线真未必能比得过朱元璋。

咱认真谈谈。

华夏数千年历史,前辈们总结了无数成功之道,贤主之风,为啥做到的人却不多呢?

还是那个道理,嘴上一说容易,身体力行的做就难了,坚持到底就更难了。


一,精明能干

就这四个字,简单不?好说不好做啊,都是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有多少人敢拍着自己胸脯说,自己属于精明能干的类型的?

朱元璋就是这个类型的,在丢掉碗之后,他就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崛起于义军之中。参军之后的朱元璋,作战勇敢,机智灵活,处事得当,外加身先士卒。

若非如此,朱元璋凭什么得到郭子兴的赏识,让义女嫁给他?

这里就知道,老朱是情商、智商双高的类型,这是天赋,有勇有谋,有胆有略。这个谋有点先天素质的意思,类似李云龙这样的打仗有胆子,还有点子。

二,目光长远

朱元璋若只是有勇有谋,成就可能像李云龙一样,做个将军,但他却是有远见卓识的人,不计较一时的得失。

红巾军内部,派系林立,相互争权。朱元璋本身也是有军功的人,按理说他也可以去争,但他没有。他独自回乡募兵,招募贤才,扩大势力。

在濠州城众将还在争权时,朱元璋已经整编了三万军纪严明的军队。

服不服?

老领导郭子兴在濠州城收到排挤,不得已来到滁州,朱元璋二话不说,交出兵权,直接让老领导感动不已。有服不服?

这就像公司发奖金,你确定不去争一份?大家都抢功时,你愿意自己去为公司谋发展?领导有恩与你,现在落难了,你愿意拿出全部家产去帮忙?

人格魅力怎么形成的?就是在一言一行之中的担当。

选贤用能

这又是一个看起来很简单的能力,实际却很不简单。很多小说中主角可以随意操纵古代贤人,个人感觉不符实际。但凡历史留名的人,都不简单,很多都是人精一般的人物,哪能三言两语就跟你混了。

对朱元璋来说,你怎么判断对方的才能,别人一说你就信了?又怎么判断对方提出的战略计谋是正确的的道路?这不是肉眼识别,而是用心,用能力判断的。

顶级贤才的言辞绝对能把大多数人忽悠瘸了,别的不说,一些知名大学的辩论赛,你会正听正有理,反听反有理,一个奇葩说辩论就能让很多人摇摆不定,何况历史上的顶级谋臣,人家就是吃这碗饭的。

袁绍为什么被称为“好谋无断”?不同观点的谋士说出来内容,都会让你信服,能力不足以分辨,就会造成摇摆不定的状态,人才不是那么好驾驭的。历史上有很多君王不肯接受看似“良言”的进谏,为什么?顶级人才的策略都是有理有据,真的不那么容易分辨。

朱元璋就是个怪才,心智超群,明明腹中诗书不多,但又能驾驭群才,他挑选的人才,都是质量极佳。李善长和刘伯温都是千古名臣,饱读诗书,能力超卓,偏偏朱元璋这个放牛娃能稳稳的驾驭他们,不管是大胆激进的策略,又或是稳步保守的策略,朱元璋总能迅速分辨其中奥妙,把握关键点,并果断实行,这一点是很多雄杰都不具备的。

四,时刻头脑冷静

对于农民起义,殊为不易。绝大部分农民起义,前期轰轰烈烈,中后期就一泻千里了。朱元璋的能力就体现出来了,他的军队时刻保持着军纪严明,从来没有骄狂的表现,一旦出现苗头,朱元璋就能及时扑灭。例如:

一,1355年,朱元璋攻破和县,外出遇见孩童哭闹父母不得相聚,继而发现军中有扰民滋事,掳掠妇女的行径,立马召集众将,申明纪律,下令归还军中有夫之妇,由此深得民心。

二,同年,朱元璋率军进入太平,重申军纪,严禁掳掠,有个别兵士犯禁,立即处死。

三,麾下大将胡之子胡三舍违法犯禁,私自酿酒获利,朱元璋大怒,亲手杀了胡三舍。

胡大海并非一般将领,官职是右翼统军元帅,死后配享太庙,追封越国公,在明朝的肖像功臣庙中排第七,即使如此,朱元璋也毫不留情。

这些都说明朱元璋一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冷静果敢,远超常人的毅力和精神素质,这又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有功而生骄的时候,朱元璋底层崛起的精神素质还要强上不少。

结语

朱元璋不仅是出身最低的帝王,也是唯一从南向北统一全国的帝王,史书特意说他,聪明神武之资,不是简单地夸赞之言。赞美帝王的言辞,没必要特意点出聪明,这是朱元璋本身被忽略的天赋。

朱元璋也把这份天赋才能用的淋漓尽致,顺治帝赞他:洪武所定条理章程,规划周详,朕所以谓历代之君不及洪武也。

对于朱元璋的能力只是概述,当然还有很多没有提到的,比如其军事才能同样出类拔萃,治国能力同样不凡,洪武之治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

总之,洪武大帝的能力不是高估了,而是很有可能低估了,低估的不仅是能力,还有可能是天资,他可能是史上少有的一位集天赋和能力于一身的千古雄才。

6

朱元璋在历史上是一位空前绝后的草根皇帝。各史学家都给予很高的评价,就连清康熙都对其极为崇拜,每当南巡路过南京都要到明孝陵去拜谒,并且行三叩九拜大礼。在明孝陵里题词:“治隆唐宋”,高度赞扬朱元璋治理天下远超唐宋。

朱元璋最穷,他穷到什么程度?由于元末战乱,还有洪虫灾害以及瘟疫,朱元璋的大哥和父母同年离世。他和多病的二哥无法为父母购买棺椁(哥哥已经顾不上了),只好用草席裹尸。又无地安葬,哥俩向自家租种地的地主跪求无果,后来得到刘继祖的施舍给了一块地,在乡邻的帮助下,埋葬了父母。

朱元璋最能隐辱负重。朱元璋在郭子兴营中的出色表现,受郭子兴夫妇器重,把义女许配给了他。朱元璋在郭子兴军中威望越来越高,但是这却给自己留下了隐患。朱元璋作战既勇猛又有谋略。既团结将领又体贴士兵,郭子兴越来越感到自己受威胁。终于找了一个机会把朱元璋关了起来,又告诉守兵不许给朱元璋送饭,准备把他饿死。还得是夫妻,马姑娘每天去看望朱元璋,并把热饼偷偷揣到怀里有时胸口都被烫伤。

朱元璋最能笼络人心。他先后收下了徐达汤和常遇春等人,又收养了众多义子。这些都是为他后来打江山的财富。

朱元璋最会治理天下。在他赶跑元顺帝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惠民政策以恢复国力。元顺帝跑时把凡是能带走的都带走了,以至于明朝开国没有铜来铸造钱。多年的战乱人口大量减少,人家十室九空,土地荒芜。朱元璋首先抓农业:开荒三年免税收,三年后也是历史上税率最低缴纳。把江西人口稠密的地方人口移民到元末主战场的安徽和湖南湖北。明初农民感到种地是收益最大而负担最轻的一件事,同时还百万大兵军垦。不久明朝的耕地面积就增加到元朝时的三倍多。

然后就是杀贪官。朱元璋先后杀了几十万贪官,贪污60两银子就要杀头。还发明创造了“剥皮实草”来警戒官员。

为了大明江山他废寝忘食、日理万机。虽然传说他有一些残暴私欲,但绝不能掩盖他开创大明的丰功伟绩。历史没有记错他,人们没有高估他!

7

我认为朱元璋的能力没有被高估,在我国历史上得国最正的莫过于西汉和明朝。两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和朱元璋都是出身于当时社会的底层人物,尤其是朱元璋,他的父母兄长都在瘟疫中死去,他家穷到连亲人下葬的地方都找不到,他为活命还做过和尚。朱元璋是从社会最底层做起,凭借自己的打拼,逐步击破各路群雄和扫平元朝势力而走向成功的,最后统一了中国,成为我国历史上能改朝换代却出身布衣的开国奠基君主。

在中国所有的历史人物中,朱元璋可谓是个人奋斗的一个典型,他靠自己的努力,从社会最底层升到了社会的最顶端,拥有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最高统治者,这样的跨越在世上没有第二个人经历过。

朱元璋在历史上还是大有作为的皇帝,著名的有:一是废除了中国实行了上千年的宰相制度,设六部分权;二是制定《大明律》,实行以法治国,穷苦百姓可以监督贪官、举报贪官;三是采取计民授田奖励垦荒的措施,使许多农民由奴隶转变成了田地主人,使贫困农民的社会地位和家庭生活有所改善;四是开创了”洪武之治”使国家的地位和影响力有所提升。

8

朱元璋的能力被高估?开玩笑,没能力能在群雄逐鹿时代一统天下?

朱元璋完全属于草根出生,小时候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几岁就给地主家放牛,兄弟八个被病死饿死只剩有两个。父母死后,因没钱下葬,把自己抵给地主家做代出僧。后来从普通士兵一步一步登上皇位,这在中国历史上哪个开国皇帝能做到?

在明末几路义军中,陈友谅,张士诚实力都远远大于朱元璋的实力,在群雄逐鹿时一直保持低调,采取\"缓称王”的战略方针,保存实为,坐山观虎斗,最后一举消灭了陈友谅,把元军残余赶回草原,登上皇帝宝座。

朱元璋打下江山,登上皇位后,虽在对待功臣上手段有些残忍,几百年来饱受争议。可仔细想想也有一定的道理。蓝玉,胡惟庸等人自持功高,对朝庭尾大不掉,对下胡作非为,就连堂堂知府,在自己任所都被蓝玉家奴打伤,对黎民百姓可想而知。朱元璋是穷人出身,最看不得贪官污吏欺压百姓。所以杀他们既有政治需求,也有为民除害因素在内。

朱元璋的能力并未被高估,而是因对贪官污吏的严惩,被一些恨他的文人所抹黑,可历史就是历史,永远改变不了事实!@头条历史 @公众号 @头条圈子 @头条号

9

对,他是被高估了。

他一个破要饭的,怎么可能当皇帝?

他一个大和尚,怎么可能懂得人才管理?

他一毛钱都没有,全靠着自己的老丈人郭子兴上位,谁会服他?

他都多少代的老农民了?

怎么可能有能力当皇帝!

刘福通、张士诚、陈友谅等人如是想。

10

题主好!我是“说历史的小嫂子!” 很多人觉得他的成功带有很多的偶然性,能力被严重高估,真的如此吗?我不这么认为。

梳理下朱元璋的生平:

你出生了,但是你不可能吃饱饭,因为你家没有地,你还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

你6岁了,为了吃饭,你爹让你去放牛,当然了,牛不可能是你家的,是地主的,你不能对牛打骂,还要温柔照料;

你17岁了,闹饥荒,你爹娘、大哥、嫂子饿死了,你大侄子也饿死了,你得求人家给你找个地方把你爹埋了;

吃饭要靠你自己了,为了有口饭吃,你得去寺庙当和尚了,每天你需要做的事,扫地、上香、添灯油、敲钟、洗衣烧饭、挨打挨骂!

庙里也没饭吃了,你每天要做的事,在安徽、河南地区化缘(要饭),闹饥荒,没几个人会给你好脸色!

你20岁了,回庙里了,继续扫地、上香、打敲钟、洗衣烧饭、挨打挨骂!

你25岁了,有人诬陷你和恐怖组织成员勾结,马上你要被击毙了,你要跑路了,记住不能被抓住。 你去参加起义军,就要被杀了,因为怀疑你是奸细,你被带到老大的面前,下面请开始你的表演,证明你不是奸细,如果失败,死!

你成功当上了小兵,你要成为老大的心腹,还要成为心腹们的头头,请答题!

你成功了,你要成功勾搭上老大的干女儿-马皇后,谢天谢地你终于有个疼你的人了,不用每天夜晚,一个人待在漆黑的房间去想念你死去的家人了。但你要好好培养夫妻间感情,让你老婆愿意为了你,把刚烙好的饼放在胸口,偷偷喂给你。

你老大被另外几个大老板抓走了,下面请自己想办法把你老大救出来!

好的,你成功的救出了老大,但你被老大忌惮了,想搞死你,你要自救,要让老大相信你不会背叛他,不会想着篡位。

以上若失败一次,死!

你25.5岁了,你回老家喊发小老乡跟你出去干事业,要有七百多老乡愿意跟着你。

你26岁了,老大没前途,你想单干,但你只能带24个人走,这时候你要有一座地级市差不多的城,你要有最少2万人的手下。

你26.5岁了,老丈人(原来的老大)和其他合伙人闹掰了,被赶出了家,没地儿吃饭,来找你,你得把自己的地盘让给他,自己重新打一座城。失败就死!

你27岁了,老丈人坑了你一把,你为了老丈人被老丈人的对头抓住了,你必须自救,失败就死!

你28岁了,你要占领以南京为中心,长江以南的安徽浙江的部分地盘当老大,你要有至少十万手下,你四面八方的敌人都比你有钱,比你手下多,但你要活下来,否则死!

你33岁了,你要乘着小船,打败兵力是你3倍以上,钱粮物资是你5倍以上,还乘着高大战船的敌人。你还要防备其他三个方向的敌人下黑手,从背后偷袭你的老巢,若失败,死!

你37岁了,你要打败一个坐拥最富裕的大半浙江和江苏地区,民心所向的对头,并横扫长江以南,时间3年,失败一次,死!

你40岁了,长江以南都是你的地盘,只有你一个大老板了,你要制造意外,偷偷干掉你名义上的老板,让大家都拥护你做皇帝。

你 41岁了,平均每天你要看200多封信,做几百个决定,一天只能睡不到5H。你得组织北伐,和蒙古人继续打仗,夺回北方的地盘。你要在30年内找各种油头,杀光跟着你打天下的老兄弟,因为他们知道的秘密太多了!撑不住就死!

你50岁了,你最爱的和最爱你的老婆死了,你得坚强,为你们的儿子铺路!

你64岁了,终于为你最疼爱的大儿子铺好了路,但他突然死了,你要白发人送黑发人,你还得给你最疼爱的大孙子再次铺路,防止你其他儿子造反。

你71岁了,终于可以安心去死了!

以上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主要生平,可能和实际稍有出入,但俱是有据可查。现在小伙伴们还觉得朱元璋的能力被高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