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一个银行的经理说,他从事信贷工作20年,从来没有发生贷款损失,

一个银行的经理说,他从事信贷工作20年,从来没有发生贷款损失,

2020-07-20 17:41阅读(89)

一个银行的经理说,他从事信贷工作20年,从来没有发生贷款损失,你如何认为?:我觉得这是吹牛。因为同类的话,我听过无数次。二十年银行信贷经验,应该是2000左

1

我觉得这是吹牛。因为同类的话,我听过无数次。

二十年银行信贷经验,应该是2000左右开始从事信贷工作的。这二十年来,国内经济也有起伏,例如08年金融危机、12-15年民企倒闭潮等等。期间,无数企业倒闭或者濒临破产。做银行信贷的,如果工作期间没有发生过贷款损失,要么是运气好到爆,要么是混日子的。

他说这话,其实你可以这么理解:第一,他所在岗位可能并不做民营企业信贷。只做国企,不做民营,基本不会发生坏账。这个牛只要他不说谁也不知道。第二,他可能不是贷款经手人,所以坏账不记在他头上。银行信贷里分工也很多,有风控的,有核查的,只要不是第一线客户经理,谁都可以说自己没坏账。第三,银行信贷工作很多时候不是一个小小客户经理能左右的,所以有些坏账,是领导通过某些手段腾挪出去了。第四,最重要的是,做了二十年信贷没坏账,按理应当提拔行长了。如今仍是一个小小的经理,从这一点你就可以知道他是在吹牛了。

我是空谷财谭,与您分享我的观点。

2

这个问题,如果他真的干一线信贷,从来没有贷款损失,大概率是撒谎吹牛。

为什么这样说呢,近几年,银行的信贷管理的确是规范了很多,严格按制度办事的话,的确不会出什么大的问题。

但是,这个问题要是十几年、二十几年前,完全不是这回事。

前些年,银行的信贷,风控抓的不紧(实际上是经验不足),想不出事情太难了。例如我们这里关押着一个判无期徒刑的行长,据他回忆,前些年,拿一张身份证就能贷出一笔数额不小的款子。银行行长的抽屉里,堆满了各方面写来的条子,那些写条子的都是有一定权利的,大意是“某某贷款,请按规定办”。实际上,“请按规定办”,区区五个字,里面含义很深刻,这笔款你贷也得贷,不贷也得贷,并且出了问题还要设法处理。

所以说,前些年银行的贷款坏账很多。最突出的是九十年代,农村的农业合作社基金会时代,可以说那些款子,贷出去的款至少有80%是收不回来的,有不少基金会到了后期基本上都是资不抵债了。

当然了,近年来,银行在软硬件各方面都进步了不少,这些进步,实际上是用前些年的坏账损失换来的。比方说前些年,拿一张身份证就能贷款,现在,拿身份证根本无用,必须本人面签,录音录像,银行要查其有无偿还能力,配偶是否知情同意,是否有足够的担保或抵押,以前信用记录是否有问题,任何一个环节有一点问题,这笔款都贷不成。

所以说,如果是在银行二十年没有发生贷款坏账,要么他没干过一线的工作,要么就是撒谎。

3

从事信贷工作20年,从来没有发生过贷款损失,我们不排除全国确实会有这样的大神,但我认为这样的人凤毛麟角,即便真的存在这样的人,我估计他的业绩也不会太好。

在现实当中从事信贷工作20年没有发生过贷款损失的情况是很少的。

银行本身就是跟风险打交道的机构,特别是对于信贷经理来说,他们负责银行的信贷工作,平时主要跟贷款客户打交道。尽管银行主要针对的是一些优质客户,但是市场瞬息万变,无论是企业客户还是个人客户来,他们都有可能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比如有可能因为行业的变迁,有可能因为企业经营问题或者因为其他突发情况,都有可能导致企业贷款到期之后无法偿还的情况。

也正因为如此,每个银行都有一定的坏账率,目前大部分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大概是在2%~3%之间,有个别小银行,特别是那些农商行和城商银行的不良率有可能达到5%以上。

而一个人要是在银行从事信贷工作久了,那么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有可能产生坏账的客户,比如我认识不少银行的信贷经理,最近几年他们的坏账率都挺多的,平时除了忙着营销工作,忙着调查客户之外,还忙着催收客户,甚至一年到头都要忙着跟那些坏账客户打交道。

在这些人当中,很多人从事信贷工作也就那么几年时间,但是他们累计的坏账客户并不少,而对于那些长期在银行信贷岗位上工作的人来说,他们经历的坏蛋客户就更多了。如果一个人在信贷岗位工作了20年,从来没有发生过贷款损失的情况,我觉得这样的人简直可以用奇迹来形容。

20年都没有发生过贷款坏账的人,那么他的客户非常优质,要么他就非常保守。

尽管大部分信贷经理都有一些坏账客户,但我们不排除在全国范围之内,确实有一些人在信贷岗位从事20年从来没有发生过坏账的,而这些人之所以能够长时间没有发生坏账,我觉得主要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他们的客户非常优质。

如果一个信贷经理在进入这个行业之后一直跟那些大型国企或者央企打交道,而且这些国企央企自身的行业属性以及盈利能力都非常强,比如电力、石油、燃气等这些行业,那跟这些行业打交道,不要说是20年,即便是30年我觉得也不会出现坏账。但是真正能够长期跟这些大型企业保持联系的,我觉得普通的一个信贷员根本做不到,基本上都需要行长级别的人以上才有可能跟这些企业打交道了。

第二种可能、信贷员非常保守。

有些银行信贷员本身非常怕风险,所以他们在日常营销客户当中专门挑那些条件非常好的客户,比如资产过硬,行业优质,经营稳定利润可观的企业,虽然在现实当中这样的企业数量很少,但有些信贷员就偏偏只跟这些企业打交道,他们的营销非常保守。

但对于这样的信贷员,我觉得他自身的业绩应该不会太好,虽然这种保守的营销方式可以确保他们坏账率很低,甚至没有坏账率,但我认为他不一定是个好的信贷员。

银行本身就是跟风险打交道的,如果一个信贷员本本分分害怕出现风险而不愿意接触那些不是很完美的客户,那银行的业绩估计也好不到哪去。

我觉得对于信贷员来说,大家首先要做好的是风险控制,而不是单纯的找特别优质的客户,即便对那些有一定风险的客户来说,只要大家风险把控得当,同样也可以为银行带来利润空间。

而且对于银行来说,允许存在一定的坏账率本身就是日常的经营的一部分,如果银行只盯着那些优质客户而放弃条件不怎么好的客户,那银行的业绩估计也上不去。

4

1、我从事信贷工作的年限只有他的三分之一,但也一样没有贷款损失。但有逾期的客户是有的,他逾期1次,银行扣我100块钱,所以,每个月会有几百块钱是这种损失;

2、对银行的规定黏熟于心,违反规定的事情坚决不做,哪个领导上来给施加压力,好,签字,我戴着一块可以录音的手表;有时候,看上去一片繁荣,合规得超出想象,这种案子也是容易出问题的,一定拒掉;信贷工作,非常好的一点,就是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什么是可以介入的,风险一般会在什么地方爆发,心里会很有数;

3、最近的20年,是房市上升的20年,20年前的房子,可能也就七八万块钱,现在市值差不多200万,即便是五年前,抵押了50万的房子,现在市值两三百万,实在还不起了,我会首先认为这是他给我出难题;起诉、收房子、拍卖,没什么不好意思;

4、我不会从事信贷工作20年,油了,没什么意思,在职业发展中是对自己不负责任。

5

我完全赞同这个银行经理的说法!

本人在建行一线经营信贷业务十八年,从信贷员到决策人,经历了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信贷大投放,大收回,经办过各种各样的贷款户,有企业,有事业,有个体户,少则贷款几千元,多则贷款几千万。凡是经我办理的信贷业务,无论是参与贷前调查,评估论证,到贷中审查,监督发放,乃至贷后回收,可以说没有出现过一笔呆死坏账。

我的经验是:廉洁,勤奋,优质。在建行一线工作十八年,没有以贷谋私一分钱!收回和盘活各类贷款上千万,没有出现一份无效合同。




6

从事信贷工作20年,从来没有发生过贷款损失,不能说没有可能,但是概率很低,更大的可能是他在吹牛。没发生损失,有以下几种可能:

1、非客户经理

从事信贷工作,没有指明具体岗位,那么他可能是审查岗位人员。贷前的风控审查岗甚至是贷后的风险管理岗,也可以说事从事信贷工作的,但现实中一般发生不良贷款,很少追究到后面人员的职责,发生不良贷款,主要负责人正常都是主办客户经理,次要负责人为协办客户经理以及经办机构的负责人。没有被直接追究,当然可以说从来没有过贷款损失。

2、关系型客户经理

银行的客户可以进行分类,比如中小微企业、零售客户、大型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央企、PPP项目等等,中小微企业的倒闭的概率最高、其次为零售客户、再次为大型民营企业;再再次之为国企、再再再次之为PPP项目、央企等。如果这个客户经理有关系,他手里的客户主要是国企、央企以及政府的PPP项目之类的,那么要发生损失也很难,因为这些企业或者项目如果亏损,一般政府财政会补贴,除非政府不救,否则还不至于倒闭。

3、职位

我之所以认为他有一定的吹牛逼成分,主要因为20年的时间,就算熬资历,他应该也不是一个最底层的客户经理了,更何况他20年从未发生过不良贷款,这种情况之下,应该是非常有可能已经受到提拔,甚至已经走上领导的岗位了。

7

大家好,我是金融小白。

作为一名银行从业者,工作已有10年了,在风控管理和授信审批岗位上有6年多时间了,对银行授信工作可以说是非常了解了。如果说从事20年的客户经理,但从来没有发生过贷款损失,个人认为并不是不可能,但可能性确实不大,下面阐述下个人看法:

一、从经济环境来看

如果从现在算起,往前推20年,也就是2000年左右,当时我国社会经济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也是国有企业改制的时间段,期间不少国有企业倒闭;进入2008年由于受到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形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2008年11月我国推出了4万亿经济刺激政策,在短期内确实起到明显拉动作用,但是副作用在随后几年内开始暴露,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增速持续下行,不论是个人还是企业,贷款违约率明显提升。

二、从不良贷款率数据来看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41万亿元,不良贷款率1.86%, 2018年末不良贷款率为1.89%,2017年末不良贷款率1.74%。而在20年前,也就是2000年-2004年之间,我国银行不良贷款率高达20%以上,后期随着四大国有银行推行股份制改革,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账继成立后,承接了大量的不良贷款,才使得不良贷款有所下降。但是不论在20年前,还是在当下,银行信用风险依然高企。


三、从笔者工作经历来看

笔者就职于某三线城市的国有银行二级分行,目前资产规模在270亿元左右,不良贷款余额约1.5亿元,而在10年前不良贷款仅有3000万元左右,近年来随着经济大环境的恶化,不良贷款管控压力明显增大,为了加快清收化解,期间也对难以收回的贷款通过核销和批量转让的方式予以化解,但也仅仅是账面上的数据好看了,银行资产受到严重损失。

从笔者所在二级分行来看,零售贷款和小微企业由于抗风险能力有限,不良贷款新发生普遍,自2015年以来信用风险开始向大公司蔓延,一些中大型制造业、商贸企业开始出现逾期并进入不良,如果说客户经理手上没有经历不良贷款客户,这个比例不会超过10%,如果时间拉长至20年,就目前来看还没有。

四、20年内没有不良贷款的大概情况

如果说20年内没有不良,个人推测可能有这样的情况,客户经理手中只有3-5个大型客户,且以国有企业为主,多年以来没有新增客户。

因此,综合以上分析,个人认为在20年内没有经历不良贷款的客户经理少之又少,且存在的可能性不大。

8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干银行信贷20年没有任何不良贷款有两种可能,一是在信贷岗位没放过几笔贷款,可能干内勤或贷后工作;二是放贷款和同事合作,把不良贷款认定为同事所为!

9

作为一名前银行从业人员,对于信贷业务还是比较熟悉的。理论上来说,确实存在工作多年,从来没有发生过维护企业或个人客户产生不良的情况,但概率真的很低,有两种可能:

1、他的岗位是后台管理岗,不直接接触客户。

2、他是个金融天才!对于风险的把控炉火纯青。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一笔贷款发放的流程是相当复杂的

贷款的发放,并不是一个客户经理单打独斗就可以自行完成。审核权在后台和行长室。在实际过程中,前台的客户经理负责尽职调查(审核企业财务情况、了解客户融资真实意图及还款能力等)、上报贷款流程,中后台经理负责对该笔贷款的资料进行复核、控制风险,最后上报至行长室进行最终的审批。

然而,如果这笔贷款发生损失,承担主要责任是前台客户经理。这是因为,后台风控岗是“基于资料而审批”,能够经过信贷管理岗审批的贷款材料,至少在表面上是没多大的问题的。贷款出现不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企业主观上的经营失利,或是恶意“逃废债”。而前台客户经理是那个天天维护客户的角色,如果这笔贷款出现问题,那肯定和他脱不开关系。而中后台管理光在贷款的前期审核中已经做到了尽职义务,当贷款发生逾期时,他们会负责贷款的催收、核销等流程,但贷款损失的责任大多不在他们这里,至于行长,你懂的,基本就是领导责任。

个人贷款也是大致相同的流程,只是贷款的金额相对较小,风险自然也会小一点。


总之,如果一名客户经理长期从事信贷业务而没有遇到过贷款逾期的情况,那大概率是在中后台的管理。

如果他是前台,如此卓越的能力早就平步青云了,也不太可能一直做客户经理吧!

10

首先结论:我在银行工作了13年,从事信贷工作超10年,可以负责任的讲这种可能性极小。除非这个人是幸运超人,而不是他能力出众!

一、银行业务与经济周期的关系

银行是顺周期行业,他的发展与经济大环境的周期相符,那么经济好,抛开借款人恶意违约来说,自然贷款损失可能性也就小。但近几年的经济环境怎么样,我想大家都很清楚。

二、具体信贷业务概述

银行发放贷款,通常最为关注的:第一是借款人的人品,我们都是知道如果人品好的借款人,会时刻将归还债务放在心上;第二是借款人的经营现金流,如果借款人经营稳定,那么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资金流,也就是收入,这些资金通常在偿付利息的情况下,如果仍然充裕,就可以用来减少本金;第三是借款人能够提供的担保措施,这是银行在不能收回贷款时,为自己留的退路,但是实务中,如果要处理抵押物来归还贷款本息了,那通常都会有一定损失的。

三、影响信贷业务的其他因素

所有银行都有完备的风控体系,这个体系都是通过多年经验而形成的,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审贷分离,按原理说应该是安全的。但常常因为某人的因素,而使得整个体系形同虚设。

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曾经有一笔贷款,我作为审批委员会的成员之一参与审批,五个人的贷审会,有三个人不同意发放。但是贷审会主任委员找到我们三个挨个谈话,拍着胸脯说一根烟都没抽过借款人的,拍着桌子要求必须发放。但是,最终这笔业务形成了逾期,2012年至今都没偿还,多次催要,借款人说了你们那个领导借了我好几十万,现在还没还呢,我没钱还贷款。城商行、农商行这类情况尤为突出,而且有时还会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

所以说业务本身并不复杂,但是干扰因素很复杂,这都不是一个信贷经理能左右了得,就算是有些支行、分行高管又能怎样?

四、何谓贷款损失?

银行贷款业务没有都会按风险程度,逐笔进行五级分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前两类是正常类贷款,后三类是不良贷款,越是后面的损失程度越大。但是分类是人工操作的,认定上有很大主观因素,认到哪里就是哪类,这应该懂吧?可以说所有的银行分类都不准确,而且不良率要比真实情况高得多得多。

五、信贷业务乾坤大挪移套路

很多业务到期了转贷,因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仍认定为正常类贷款。有些银行贷款快形成不良了,通过资管业务挪出表外,或者找其他金融机构,互相配合,将业务改头换面,把这也说成正常!

所以“一个银行的经理说,他从事信贷工作20年,从来没有发生贷款损失”,我想这话一定是在酒桌上听他说的,你如何认为?

原银行信贷业务部门负责人,关注我,分析更多银行不为人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