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以色列为何归还埃及面积更大的西奈半岛,却仍长期占领叙利亚面积

以色列为何归还埃及面积更大的西奈半岛,却仍长期占领叙利亚面积

2020-07-20 16:12阅读(84)

以色列为何归还埃及面积更大的西奈半岛,却仍长期占领叙利亚面积狭小的戈兰高地?:如果有选择,以色列根本不愿意放弃任何占领的领土。试问,有谁愿意将到嘴的肥

1

如果有选择,以色列根本不愿意放弃任何占领的领土。试问,有谁愿意将到嘴的肥肉吐出来?

西奈半岛,西临苏伊士运河,东接以色列内盖夫沙漠和亚喀巴湾,北面是地中海,南面是红海,面积为6.1万平方公里,全境大部分地区为沙丘,气候干燥且非常缺水。

不过,由于西奈半岛处于亚洲和非洲的交界地带,自古以来,该地就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交通枢纽。欧洲、亚洲地区的政权如果想要征服埃及或者北非,必须由此通过,同理,如果非洲地区的政权想要扩张势力,也必须以此为跳板。

除了军事、政治的原因外,由于西奈半岛西临苏伊士运河,因此,谁掌控了西奈半岛就等于是控制了半条苏伊士运河。

另外,进入近代以来,西奈半岛上逐渐发现了大量的矿产资源,石油、锰矿和铀储量非常丰富。

如此一来,西奈半岛便成为了以色列垂涎欲滴的肥肉。

第二次中东战争的时候,以色列在英、法的支持下曾短暂的占领西奈半岛,但当时的美苏合力打击英法,以色列也被迫吐出了西奈半岛。

到了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终于如愿以偿。战争爆发之初,在占领了加沙地带后,迅速进军西奈半岛,一直打到了苏伊士运河东岸。由此,以色列顺利占领全部西奈半岛。

打败埃及后,以色列调转枪头,开始攻打约旦和叙利亚,并且从约旦手中抢到了约旦河西岸地区。

在1967年6月8日,以色列同意了联合国立即停火决议,然而到了9日,以色列再次发动进攻,并迅速占领了戈兰高地大部分地区,甚至还夺得了通往大马士革的几条主要公路。

随后,以色列占领了西奈半岛长达15年,直到1982年才全部交还埃及。但对于戈兰高地,以色列压根没有打算还给叙利亚,也因此,一直到今天,该地依然掌控在以色列手中。

要知道,西奈半岛6.1万平方公里,接近以色列领土的3倍。而戈兰高地仅有不到两千平方公里,与西奈半岛相比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以色列放弃了西奈半岛,却保留了戈兰高地呢?

说句实话,以色列根本不愿意放弃西奈半岛,为此,以色列曾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修建了巴列夫防线,而后来吐出西奈半岛,实在是迫不得已。

当时,为了夺回西奈半岛,纳赛尔的继位者萨达特曾扬言,埃及已经做好了牺牲一百万士兵的准备。事实也是如此,在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埃及突袭以色列,攻破了巴列夫防线,并且占领了西奈半岛的西部地区。此后,以色列占领的西奈半岛无法控制苏伊士运河,重要性锐减,成为鸡肋。

再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埃及和苏联分道扬镳,倒向了美国。

当时,埃及的纳赛尔也很有野心,目标是统一阿拉伯世界,其继任者萨达特也有这种想法。为此,埃及多次和以色列发生冲突,试图打通进入西亚的通道。

然而,这种事情无论美、苏,都是不可能允许的。为此,美国疯狂的支援以色列,而苏联在支援埃及的时候却三心二意(当然,这其中也有埃及太废的原因,苏联的支援换不回收益,得不偿失),因此,苏联希望埃及消停会儿,安于现状,不要再挑起战争。

在这种情况下,埃及也明白了自己能力有限,于是放下了执念。既然如此,埃及也决定抛弃苏联,毕竟自己傍苏联就是为了打败以色列,既然你苏联不支持我,那我一定要转投美国。

当时,恰逢美国曾经的坚定盟友伊朗政局不稳,巴列维王朝摇摇欲坠,美国也决定调整中东政策。

另外,由于第三次中东战争的原因,埃及关闭了苏伊士运河,再加上美国对以色列的无底线支持,导致了阿拉伯世界一致对外,引发了石油危机,美国当时的境况可谓是内外交困。

因此,当美国看到埃及主动来投后,那开心的简直要死,毕竟埃及的地缘位置重要无比,又掌控着苏伊士运河这条重要的战略性航道。而且,当时的埃及还是实质上的阿拉伯世界领头羊,在阿拉伯世界拥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得到埃及,意味着美国在中东、印度洋、地中海地区的影响力大幅提升,而且还可以间接掌控苏伊士运河。

当然,美国也明白,任何好处都不是免费的,需要利益交还,为此,美国决定将以色列强占的西奈半岛归还埃及。

而以色列呢?

没办法,毕竟美国爸爸需要埃及,自己的利益就要放到一边,况且,现在的西奈半岛西部已经被埃及占领,重要性已经大打折扣。于是,以色列心不甘、情不愿的向埃及交还了西奈半岛。

当然,交出西奈半岛后,埃及和以色列的关系也趋于缓和,双方从此避免了军事对峙,边界也从此趋于稳定,对两国的人民都有好处。

至于以色列为何不交还戈兰高地

原因有两个,一是美国爸爸不需要笼络叙利亚,第二则是戈兰高地对于以色列太重要。

众所周知,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的仇恨根深蒂固。当犹太人在以色列建国后,双方的冲突矛盾就不断发生,而在历次中东战争中,叙利亚都是反以急先锋,双方的矛盾根本无法化解。

因此,掌控更多资源阿拉伯世界曾多次想将以色列从中东除掉。为此,叙利亚、约旦、黎巴嫩曾计划改变约旦河流向,让以色列得不到水源。

而中东地区干旱异常,可以说淡水资源就是命脉,这让以色列如鲠在喉。

这时,戈兰高地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它被称为中东水塔,附近有重要的淡水湖泊加利利海,以及众多河流。因此,以色列夺取戈兰高地,目的就是争夺水源,把控命脉。

当然,除了水源,这里的战略位置也非常重要,居高临下,俯视一切。夺取戈兰高地,意味着以色列的国土安全有了保障,且由于地势原因,以色列可以将叙利亚尽收眼底,监控叙利亚的一举一动。

反观叙利亚,因为失去了戈兰高地,首都大马士革处在了以色列的打击之下。而且由于高地之上还有一条通往叙利亚的公路,从这里出发,仅60公里便可以到达大马士革。为此,叙利亚在戈兰高地的问题上压根没有退步的可能性,双方也因此成为了死敌。

而美国无法招抚叙利亚,戈兰高地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也因此,美国便选择摧毁叙利亚,导致叙利亚陷入了长期内战之中。

2

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都是在1967年埃及、叙利亚失手于以色列,那场第三次中东战争让犹太人国家“收获满满”,它还一举占领西岸、加沙和东耶路撒冷,是其历次中东战争中最“成功”的。

西奈半岛地处亚非交界处,面积6.1万平方公里,地理位置重要。地形多为沙漠半沙漠,水源与降水稀少,不易生存,其居民多为贝都因半游牧者。

戈兰高地面积1800平方公里,水源和土地等生存环境良好,同时又是一座“小水塔”,向西径流约占以色列来水量的1/3强,它同时俯瞰以境内的重要农产区加利利湖垦区,向东距大马士革一马平川仅60公里,于以色列和叙利亚均具有战略重要性。

以色列归还西奈而霸占戈兰高地,源于时局和埃及政策的转向,更与美国所起作用密不可分。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既让以色列“吃闪”,也让埃及萨达特认清中东严峻态势:美国支持以色列不遗余力,苏联援助阿拉伯半心半意;屡战而不胜,不战不和更难忍,索性赶走苏联顾问,“加入”美国阵营。1979年,在美国时任总统卡特力促下,美以埃三方达成“戴维营协议”,埃以从此交好。1980年代初,根据协议埃及收回西奈,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以色列也在“赎罪日战争”中吸取教训:阿拉伯国家长期“合围”下难有长治久安,需要一个安全突破口。与埃及土地换和平消除了军事上的最大威胁,一劳永逸地解决了两翼作战的压力和安全负担,从此可以专心对付巴解、叙利亚等弱小对手。

叙利亚则不同埃及,阿萨德上世纪70年代上台,父子执政至今一直“倒向”苏联/俄罗斯,只是在海湾战争中参与过联军阵营。立场问题是大事,美国断无可能像对待埃及那样促使以叙和解,相反,特朗普用最阴险的方式历史性地伤害叙利亚。

至于以色列,有美国撑腰,地区安全无忧,根本没有归还戈兰高地的选项,相反,永远占有已成国策。

3

以色列并不愿意放弃任何一块土地,之所以舍掉西奈半岛也是被逼无奈,因为当时的美国出于疏通苏伊士运河的需要,以及调整中东战略的考虑,主动要求以色列缓和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失去了美国的支持以色列只能忍痛割爱了。

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就是扶植以色列和伊朗两个中东能有,培养伊朗巴勒维国王的实力,一方面用于打压波斯湾国家,同时防止苏联向中东的渗透,这一时期伊朗订购了80架当时最先进的F-14雄猫战斗机,并得到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力支持;而以色列则在美国的纵容下四面出击扩张地盘,通过五次中东战争控制了戈兰高地西奈半岛,成为美国在东地中海的可靠盟友。

(以色列扩张的两大成果)

戈兰高地是以色列的长城水源,这里向东北60公里就是大马士革、向西是近在咫尺的以色列产粮区“胡拉谷地”,这个谷底是联合国分治巴勒斯坦时,西方盟友有意划给以色列的富饶之地,从地图上看它就是以色列的一块飞地或者突出部,向南沿着约旦河连接加利利海这个淡水湖,胡拉谷地南北25公里长、东西仅有6公里宽,面积大约177平方公里,其中约有三分之一是农业区,对以色列的重要程度堪比我国的江南。(胡拉谷地的农业区)

而占领戈兰高地的叙利亚军队居高临下,对以色列来说它不仅仅是威胁到胡拉产粮区那么简单,从戈兰高地急驰而下的装甲部队,在一个礼拜之内就能攻占以色列的政治经济中心海岸平原地区,以色列的雅法海法特拉维夫等主要城市,都分布在这里。胡拉谷地西侧有一道不高的山脉加利利山,这里曾是第一次中东战争的战场,很明显以色列占据戈兰高地是将其作为拒敌于国门之外的长城,顺便保护重要的胡拉谷地。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内塔尼亚胡听到特朗普宣布:戈兰高地主权属于以色列时的心情该有多激动。(注意胡拉湖以北的谷底,就是个突出部)

以色列的国防安全全赖于戈兰高地之上,中东战争中以色列的著名指挥官沙龙曾说:阿拉伯国家失败N多次仍然是阿拉伯,以色列失败一次就不是以色列了。而戈兰高地就是确保以色列不被任何一次失败打垮的屏障!因此绝对不能放弃。相比之下,西奈半岛的意义就不那么重要了!西奈半岛对欧洲、美洲和以色列来讲是经济利益的关键,当初纳赛尔领导的埃及与西方和以色列势不两立,他不允许以色列的船只通过苏伊士运河,以商业立国的以色列仅能看亚喀巴湾的一个小港口维持贸易,这让它下决心夺取西奈半岛、控制苏伊士运河。(以色列让出了面积广阔的西奈半岛)

1956年的第二次中东战争让以色列的兵锋抵达运河,但仅仅是击沉一些船只阻塞河道,对航运的影响微乎其微;1967年的6日战争中以色列军队推进到苏伊士运河区,顺便控制了西奈半岛,但并没有像西方期待的那样萌从此借助以色列控制运河,埃及不妥协的纠缠以色列导致苏伊士无限期运河关闭,此时,整个西方都傻眼了。在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中埃及发起强有力反攻,夺回部分运河和西奈半岛,双方在运河两侧激烈交火,直到1975年在联合国斡旋下运河才得以正常运转。


运河封闭的这段时间让西方看清了占领西奈半岛的代价,就是来自整个阿拉伯世界的死磕和重要航道的关闭,同时美国最倚重的盟友伊朗突然变天了,霍梅尼领导的伊朗成了美国的对头,这迫使美国改变中东战略,同时重新看待以色列占据戈兰高地是否有必要!由于美国打算拉拢沙特对付伊朗,作为对阿拉伯世界的礼物,美国在1979年促成了埃以和解,确切的说是牺牲了以色列的利益换取阿拉伯国家的信任!重新拿回面积6.1万平方公里的西奈半岛之后,埃及死心塌地的成了美国的盟友,代价是从此失去了在阿拉伯世界的老大哥地位!

(埃及的西方武装确实厉害,但在阿拉伯世界的影响力大不如以前)

事实证明,让以色列退出西奈半岛对美国、对欧洲发达国家都是一大利好,因为苏伊士运河承担全球每年14%的贸易运输和波斯湾70%的石油出口业务,埃及的损失换来了世界的繁荣稳定以及美国新中东战略的巨大成功,例如,阿拉伯国家们被收买的眼看着萨达姆被收拾都不愿伸出援手,让美国在中东拥有了绝对的话语权。

当然也有例外,这就是叙利亚了!西方也考虑过牺牲一部分戈兰高地的既得利益,换取与叙利亚的和平协议,但以色列坚持保有戈兰高地的一部分确保国家安全,并认为推出西奈半岛已经完成了使命。由于双方分歧过大,时至今日都未能实现与叙利亚的和平,阿拉伯之春以后西方干脆谋求推翻不合作的巴沙尔,在这个过程中以色列表现的最为积极。但是在2018年的德拉战役之后,以色列看不到击败巴沙尔的可能,立马改口称:不谋求巴沙尔的倒台,也实在也是无奈之举。

4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很多人看多了新闻,认为以色列在中东就是无恶不作,欺男霸女的国家。

其实,时至今日,以色列已经退出了绝大部分 联合国没有划归给它的土地。

在中东战争中,以色列曾经占领了4大块土地,分别是埃及控制的加沙、西奈半岛、约旦控制的约旦河西岸、叙利亚控制的戈兰高地。

其中加沙和约旦河西岸行政权力,全部还给了巴勒斯坦人,分别是哈马斯和法塔赫。

而面积广大的西奈半岛,也还给了埃及。

唯一只有戈兰高地还了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控制在以色列手中。

关于戈兰高地的意义,萨沙说了很多遍了。

戈兰高地是以色列西北唯一的制高点,如果被叙利亚控制,以色列就有随时灭国的危险。

以色列是个小国,尤其领土宽度很窄。

从戈兰高地出发驾车横穿以色列的东西,只需要2个小时。

如果戈兰高地彻底掌握在叙利亚手中,叙利亚的装甲部队可以随时居高临下冲击以色列本土。就算不冲击,只要将火箭炮放到戈兰高地,也可以覆盖大片地区。

当然,戈兰高地还控制着以色列大部分水源。

所以以色列没有办法放弃,一旦放弃就可能有可怕的灾难性后果。

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叙利亚不惜代价使用800多辆坦克冲击戈兰高地,以色列2个坦克旅200辆在这里几乎全军覆没。如果当时戈兰高地在叙利亚手中,以色列本土早就被叙利亚坦克冲垮了,连首都特拉维夫都未必保得住。

至于西奈半岛对以色列并不是很重要,虽然它的面积远远大于戈兰高地。

以色列的国土是东西短,但南北相对较长。以色列南部有大片沙漠地区,开战以后是比较好的缓冲地带。同时,以色列的大城市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区,南方则相对不发达。

即便西奈半岛控制在埃及人手中,对以色列的突袭难度大。

至少不至于被一次攻击,以色列就亡国。

当然,在80年代以色列主动将西奈半岛还给埃及,也有通过此举争取埃及,瓦解阿拉伯联盟的意思。

5

1948年5月14日和15日的午夜之交。已亡国两千余年、已在世界各地四处漂泊的过程中受尽白眼,乃至遭遇屠杀的犹太人,才在古代犹太人国家所在的巴勒斯坦地区宣布建立以色列国。然而仅仅就在一天之后的16日凌晨,埃及、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五个阿拉伯国家就集结了4万多军队向以色列发起进攻,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时才刚建国一天的以色列甚至还没来得及组建自己的军队。在战争的初期阶段以色列临时拼凑起来的部队完全不是阿拉伯国家的对手,这时以色列的美国盟友及时伸出了援手——开战的第三天美国代表向联合国安理会递交了一份议案,建议安理会命令战争双方在36小时内停火。1948年7月9日,经过充分准备的以色列这次选择主动发起进攻,这次进攻一直持续到7月18日。在以色列备战的时期阿拉伯国家之间却爆发了内部的纷争,这回轮到阿拉伯人在以军面前节节败退了。内讧中的阿拉伯国家各自分头和以色列开启了停战谈判。以色列就这样赢得了第一次中东战争的胜利,新兴的以色列国家因此得以生存。然而第一次中东战争并未能解决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纠纷,相反双方的矛盾进一步增长导致双方在此后又爆发了四次中东战争,结果一连五仗打下来以色列屡战屡胜。以色列不仅牢牢控制着约旦河以西的整个迦南地区,还一度侵入黎巴嫩、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埃及的西奈半岛等地。按说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同样都是以色列在中东战争中从阿拉伯国家占领的,然而以色列对这两个地区的处理方式却大相径庭:1982年以色列将西奈半岛还给了埃及;相比之下以色列自从在1967年占领戈兰高地以来就一直将该地牢牢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迄今已有52年,这也成为一直困扰以色列和叙利亚关系的一大问题。

原属叙利亚的戈兰高地是在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中被占领的:1964年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在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利用约旦河的问题上达成了协议,这令以色列感受到了威胁:一旦阿拉伯国家改变约旦河上游的流向,那么对国土面积狭小、资源相对匮乏的以色列而言将是关系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以色列身处沙漠的包围之中,水资源严重缺乏,土地荒漠化十分严重,可以说这是一个农业发展条件先天不足的国家。整个以色列在排除掉荒漠后只拥有615万亩可耕地,人均耕地面积大约只有0.7亩左右,和耕地一样稀缺的是水资源——毕竟中东本来就是水贵如油的地区。单纯从以色列人的生存而言:戈兰高地的淡水资源比西奈半岛的石油资源更为重要,这意味着以色列宁可放弃石油也绝不会放弃淡水。以色列为防止事态向不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就在1964年11月轰炸了约旦河上游,阿拉伯各国则针锋相对地扶植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加大对以色列的袭击力度。随着双方矛盾的滋长终于在1967年6月5日早晨7时45分引发了第三次中东战争,由于以色列担心叙利亚和约旦会改变约旦河上游的流向以切断以色列的水源,于是就趁这次战争占领了戈兰高地和约旦河整个河道,同时占领了这些河流发源地的大部分地方。凭借居高临下的地势使戈兰高地可以俯瞰以色列加利利谷地以及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戈兰高地的战略地位可想而知,谁占领戈兰高地,谁就占有控制权。另外戈兰高地大大小小的湖泊相当于北京的密云水库,在缺乏水资源的中东地区这里有着中东水塔之称,整个以色列40%的水源都来自于戈兰高地地区。第三次中东战争结束后以色列归还了绝大多数从阿拉伯各国侵占的土地,然而戈兰高地却并不在以色列归还的范畴之内

戈兰高地虽然不如西奈半岛面积大,但它的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对以色列而言,戈兰高地更是处在致命的咽喉地带。要知道,戈兰高地是以色列西北地区唯一的制高点,如果以色列把这么重要的地方全部还给叙利亚,后者随时可以在两小时内把以色列一分为二,其装甲部队只需要一轮突袭,以色列就有被再度灭亡的风险。就算叙军届时不对以色列动手,前者只要在戈兰高地上部署火箭炮、重炮或者导弹部队,那么以色列将会寝食难安。毕竟,当前的导弹拦截技术不足以完全抵挡“饱和打击”。事实上,以色列很早就吃过戈兰高地的亏。第4次中东战争期间,叙利亚曾经动用八百辆坦克冲击戈兰高地,以军虽然最终击败了叙利亚装甲部队,但自己也有两百辆坦克为此全军覆没。试想一下,如果当时的叙利亚政府军占据戈兰高地的话,以色列可真就危险了。

尽管以色列将西奈半岛归还了埃及,但实际上以色列国内始终存在一种观点认为:归还西奈半岛是一大错误。西奈半岛的面积约为61000平方公里,而如今包括戈兰高地在内的以色列实际控制面积只有25740平方公里,也就是说西奈半岛相当于如今以色列实际控制面积的2.37倍左右。众所周知以色列是一个缺乏战略纵深的弹丸小国:以色列南、北长不过433公里,东、西最宽处只有五十多公里,而特拉维夫走廊的东西宽度也就10公里。缺乏战略纵深的以色列却一直身处在资源、人力等方面占据绝对优势的阿拉伯国家的包围之中,可以说以色列所面临的地缘格局是相当糟糕的。如果以色列占据着西奈半岛将使自己的战略纵深成倍增长,从而大大缓解自己面临的战略压力。同时面积是以色列两倍多的西奈半岛如果为以色列控制,那么将大大缓解以色列地少人多的压力。况且西奈半岛的资源储量也是相当可观的。










6

1948年5月14日和15日的午夜之交已亡国两千余年、已在世界各地四处漂泊的过程中受尽白眼乃至遭遇屠杀的犹太人才在古代犹太人国家所在的巴勒斯坦地区宣布建立以色列国。然而仅仅就在一天之后的16日凌晨埃及、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五个阿拉伯国家就集结了4万多军队向以色列发起进攻,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时才刚建国一天的以色列甚至还没来得及组建自己的军队。在战争的初期阶段以色列临时拼凑起来的部队完全不是阿拉伯国家的对手,这时以色列的美国盟友及时伸出了援手——开战的第三天美国代表向联合国安理会递交了一份议案建议安理会命令战争双方在36小时内停火。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作为美国冷战对手的苏联也要求安理会指责阿拉伯国家发动的进攻。其实这是美、苏两个新兴的超级大国联手坑老霸主大英帝国的局——这时阿拉伯国家的支持者恰恰是英国,尽管美、苏已崛起成为超级大国,然而此时大英帝国尚未完全解体,余威犹在,于是急于上位的美、苏两国就联手做了这个局。很快英国因为国内财政的问题而有求于美国,不得不向美国屈服,阿拉伯国家就这样失去了外部支持。失去外部支持的阿拉伯国家接受了安理会的停火决议,而以色列方面抓住这一缓冲时间扩充兵员、采购武器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军事改组。1948年7月9日经过充分准备的以色列这次选择主动发起进攻,这次进攻一直持续到7月18日。在以色列备战的时期阿拉伯国家之间却爆发了内部的纷争,这回轮到阿拉伯人在以军面前节节败退了。内讧中的阿拉伯国家各自分头和以色列开启了停战谈判:其中约旦与以色列的谈判于3月2日在罗得岛开始进行,4月3日以色列、外约旦正式签订停战协定:以色列承认外约旦与约旦河西部的巴勒斯坦合并,而以色列则得以控制了越过卡梅尔山脉到埃斯雷德郎和加利利山谷的战略公路,解除了阿拉伯人对特拉维夫和哈德腊东部沿海平原的军事威胁。以色列就这样赢得了第一次中东战争的胜利,新兴的以色列国家因此得以生存。然而第一次中东战争并未能解决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纠纷,相反双方的矛盾进一步增长导致双方在此后又爆发了四次中东战争,结果一连五仗打下来以色列屡战屡胜。以色列不仅牢牢控制着约旦河以西的整个迦南地区,还一度侵入黎巴嫩、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埃及的西奈半岛等地。按说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同样都是以色列在中东战争中从阿拉伯国家占领的,然而以色列对这两个地区的处理方式却大相径庭:1982年以色列将西奈半岛还给了埃及;相比之下以色列自从在1967年占领戈兰高地以来就一直将该地牢牢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迄今已有52年,这也成为一直困扰以色列和叙利亚关系的一大问题。那么以色列为什么对西奈半岛和高兰高地两地的处理方式出现如此巨大的差异呢?这个问题需要从两方面解答:一是以色列为什么归还西奈半岛?二是以色列为什么不归还戈兰高地。我们不妨先看看以色列是如何取得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的。

其实历史上以色列曾不止一次占领过西奈半岛: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同英、法组成联军与埃及争夺苏伊士运河通行权。以军先以1个伞兵营在西奈半岛米特拉山隘空降,随后出动10个旅的地面部队,由装甲部队率先突击,在5天之内占领了整个西奈半岛。相比之下作为以色列盟友的英、法两国遭到了埃及军民的顽强反抗,国际上对英、法、以这次军事行动的谴责之声也越来越强烈。11月6日英、法、以方面接受联合国的停火决议,12月英、法军队撤出埃及,次年3月以军也从西奈半岛撤军。1967年6月5日早晨7时45分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当天以色列就占领了西奈半岛。1973年埃及发动的十月战争摧毁了以色列的“巴列夫防线”,解放了西奈部分土地。如今的埃及人普遍认为:正是在这一基础之上才打开了通往和平之路,以色列是迫于压力才归还西奈半岛的。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以色列的确是迫于压力才归还西奈半岛的,不过以色列所忌惮的并不是埃及人发动的十月战争所带来的直接压力,而是担心国际地缘政治压力。以色列实在太小了——缺乏战略纵深的以色列必须时时刻刻保持高度警惕。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尽管阿拉伯各国在五次中东战争中一败再败,却没导致其整体国力的大幅消减,然而以色列只要败一次就有亡国之危。显然对以色列而言:得罪整个阿拉伯世界并不是什么明智之举,所以对阿拉伯国家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更符合以色列的国家利益,况且有些阿拉伯国家本身还是美国盟友,同样需要依赖美国支持的以色列自然要给人家留几分薄面。埃及恰恰就是中东地区举足轻重的大国——在苏联、美国等世界大国的中东大棋盘上埃及的重要性丝毫不逊于以色列,同时埃及在阿拉伯国家中也有相当的号召力,与这样一个地区大国始终保持对立状态并非明智之举。1973年埃及发动的十月战争摧毁了以色列的“巴列夫防线”,解放了西奈部分土地。如今的埃及人普遍认为:正是在这一基础之上才打开了通往和平之路,以色列是迫于压力才归还西奈半岛的。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以色列的确是迫于压力才归还西奈半岛的,不过以色列所忌惮的并不是埃及人发动的十月战争所带来的直接压力,而是担心国际地缘政治压力。

1973年的十月战争中埃及试图夺取西奈半岛的军事行动尽管一度进展顺利,然而当埃及军队投入1000辆坦克展开第2次大规模进攻时以色列方面投入800辆坦克,步、坦、炮协同作战并使用武装直升机和其他飞机发射“小牛”、“百舌鸟”式空地导弹、“白星眼”式电视制导炸弹等,最终击毁埃及坦克250辆,迫使埃及军队于当天撤回进攻出发阵地。到战争结束时以色列部队已经大量攻入埃及,距离埃及首都开罗只剩下101公里了。埃及方面发动的这场旨在收复西奈半岛的战役尽管收复了一小部分西奈半岛领土,然而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甚至连自己的首都都受到了以色列的威胁。战后时任埃及总统的萨达特认识到单纯凭借自身实力战胜以色列、收复西奈半岛是很困难的,于是埃及想到了利用美国的力量实现收复西奈半岛的目的。埃及作为当时中东举足轻重的国家是事关美国中东战略和石油美元霸权的核心国家之一,其对美国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以色列。美国乐意充当埃及和以色列之间的和事老,然而以色列同样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重要盟友,因此美国不可能在埃及和以色列之间明显偏袒其中任何一方。对此心知肚明的萨达特及时向以色列伸出了橄榄枝:以色列的地缘环境是相当恶劣的——天然缺乏战略纵深的以色列始终身处占据绝对资源优势的阿拉伯国家的包围之中,即使以色列一再战胜阿拉伯国家,可对阿拉伯国家的根基并无太大影响,然而以色列只要败一次就有亡国之危。对以色列而言:分化瓦解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同盟关系是相当必要的。当时以色列所面临的局势比今天更为严峻:如今阿拉伯国家尽管仍普遍敌视以色列,却到底不是铁板一块,还是有相当一部分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建立了外交关系;然而当时任何一个阿拉伯国家都拒绝承认以色列。1977年埃及萨达特总统破天荒地访问了以色列并在以色列国会发表演讲,正是在这次演讲中以色列第一次得到一个阿拉伯国家的承认。1978年9月6日在美国总统卡特的邀请下美国、埃及、以色列三方在戴维营举行会议;9月17日埃及和以色列签署《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的纲要》、《关于签订一项埃及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条约的纲要》两份重要文件。1980年1月埃及根据与以色列达成的条约收复了西奈半岛近三分之二的领土。1982年又收复了三分之一的领土。由此可见埃及人通过十月战争收复的西奈半岛领土面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绝大多数西奈半岛土地还是通过与以色列的和约收复的。

尽管以色列将西奈半岛归还了埃及,但实际上以色列国内始终存在一种观点认为:归还西奈半岛是一大错误。西奈半岛的面积约为61000平方公里,而如今包括戈兰高地在内的以色列实际控制面积只有25740平方公里,也就是说西奈半岛相当于如今以色列实际控制面积的2.37倍左右。众所周知以色列是一个缺乏战略纵深的弹丸小国:以色列南、北长不过433公里,东、西最宽处只有五十多公里,而特拉维夫走廊的东西宽度也就10公里。缺乏战略纵深的以色列却一直身处在资源、人力等方面占据绝对优势的阿拉伯国家的包围之中,可以说以色列所面临的地缘格局是相当糟糕的。如果以色列占据着西奈半岛将使自己的战略纵深成倍增长,从而大大缓解自己面临的战略压力。同时面积是以色列两倍多的西奈半岛如果为以色列控制,那么将大大缓解以色列地少人多的压力。况且西奈半岛的资源储量也是相当可观的:西奈半岛的锰矿储量估计有900万至1400万吨,还有煤、石膏、云母、粘土、铜、磷酸盐、铁和稀有金属钴、铅、锌等。自1910年在丹卡赫山发现石油以来西奈半岛许多地方陆续发现石油资源,尤其是沿苏伊士湾海岸一带发现了新油田,目前整个西奈半岛的石油储量约有1.4亿吨。身处中东边缘沙漠地带的以色列偏偏就是盛产石油的中东地区的贫油国,控制西奈半岛可以大大改善以色列的能源匮乏现状。西奈半岛西部是作为亚、非两洲分界线的苏伊士运河,这里可是国际贸易的黄金通道,同时也是世界大国博弈交锋的焦点之一。如果以色列能控制西奈半岛就能将自己的势力延伸到苏伊士运河,那么以色列就不再只是一个蜗居中东的小霸,而是具有全球话语权的大国。当时的以色列出于缓和与埃及的对立关系,实现分化阿拉伯国家联盟的目的而选择将西奈半岛归还埃及,然而时过境迁后一部分以色列人却认为:这从长远来看是对以色列不利的。当然这只是以色列国内的一种声音而已,也有以色列人坚持认为当时的做法是基于当时客观环境的务实之举,是利于改善当时以色列所面临的外交环境的。

原属叙利亚的戈兰高地是在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中被占领的:1964年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在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利用约旦河的问题上达成了协议,这令以色列感受到了威胁:一旦阿拉伯国家改变约旦河上游的流向,那么对国土面积狭小、资源相对匮乏的以色列而言将是关系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以色列身处沙漠的包围之中,水资源严重缺乏,土地荒漠化十分严重,可以说这是一个农业发展条件先天不足的国家。整个以色列在排除掉荒漠后只拥有615万亩可耕地,人均耕地面积大约只有0.7亩左右,和耕地一样稀缺的是水资源——毕竟中东本来就是水贵如油的地区。单纯从以色列人的生存而言:戈兰高地的淡水资源比西奈半岛的石油资源更为重要,这意味着以色列宁可放弃石油也绝不会放弃淡水。以色列为防止事态向不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就在1964年11月轰炸了约旦河上游,阿拉伯各国则针锋相对地扶植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加大对以色列的袭击力度。随着双方矛盾的滋长终于在1967年6月5日早晨7时45分引发了第三次中东战争,由于以色列担心叙利亚和约旦会改变约旦河上游的流向以切断以色列的水源,于是就趁这次战争占领了戈兰高地和约旦河整个河道,同时占领了这些河流发源地的大部分地方。凭借居高临下的地势使戈兰高地可以俯瞰以色列加利利谷地以及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戈兰高地的战略地位可想而知,谁占领戈兰高地,谁就占有控制权。另外戈兰高地大大小小的湖泊相当于北京的密云水库,在缺乏水资源的中东地区这里有着中东水塔之称,整个以色列40%的水源都来自于戈兰高地地区。第三次中东战争结束后以色列归还了绝大多数从阿拉伯各国侵占的土地,然而戈兰高地却并不在以色列归还的范畴之内。以色列身处沙漠的包围之中,水资源严重缺乏,土地荒漠化十分严重,可以说这是一个工农业发展条件先天不足的国家。与此同时以色列又身处阿拉伯国家的包围之中。对以色列在军事上和经济上面临的严重危机以色列人自己是有清醒认识的,所以他们一直怀抱强烈的忧患意识一方面大力发展本国的生产能力,致力于在荒漠化地区走出一条特色经济发展道路;一方面强化军备,使以色列得以在恶劣的地缘环境下维持生存。鉴于戈兰高地在地缘战略上和水源上对以色列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以色列人是无论如何也不愿放弃戈兰高地这块风水宝地的控制权的。戈兰高地除了具备对以色列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之外,占据戈兰高地在法理上也对以色列相对有利:以色列建国的依据是1947年的巴勒斯坦分治方案——当时联合国将巴勒斯坦地区分为犹太人的以色列国和阿拉伯人的巴勒斯坦国。就理论上而言:以色列的国土只能在巴勒斯坦地区。西奈半岛在历史上从来不是巴勒斯坦的一部分,然而戈兰高地在历史上曾一度是巴勒斯坦的一部分,直到1923年才成为叙利亚领土。尽管巴以分治之时戈兰高地已是叙利亚领土,但占据历史上曾属于巴勒斯坦地区的戈兰高地仍比占领历史上从不属于巴勒斯坦地区的西奈半岛显得理由充分一些。

7

因为相比西奈半岛,戈兰高地不仅是以色列的战略所在,也是以色列的命门所在。

◎戈兰高地。

站在犹太复国主义的立场,以色列想要扩大自身的战略空间,只能朝着黎巴嫩、叙利亚方向扩张,进而控制整个地中海东海岸,这是以色列要崛起的根基。

所以戈兰高地和黎巴嫩的贝卡谷地走廊两地就成了以色列的战略重心。这也是为何叙利亚会在贝卡谷地倾尽全国之力打造防空导弹系统,当然,最后被以色列悉数摧毁,贝卡谷地战役,也促使叙利亚一蹶不振。

首先,戈兰高地是叙利亚和以色列之间的一处高地,无论谁占据该地区,则将会对对方核心腹地形成俯冲之势。也将牵制对方大部分的国家军事力量。以色列在控制戈兰高地之后,其坦克集群俯冲80公里就可以抵达大马士革,叙利亚的心脏。
◎戈兰高地。

这也是为何自第三次中东战役结束之后,叙利亚将国家全部战略重心部署在戈兰高地的重要原因,在2011年叙利亚危机爆发之时,叙利亚最精锐的部队一直驻守在戈兰高地,没敢轻易调动,导致延误了战机,酿成了大祸。

除了戈兰高地,当前黎巴嫩的贝卡谷地也成了叙利亚和以色列的焦点地区,随着2005年叙利亚全面撤离黎巴嫩,实际上连接以色列和叙利亚的贝卡谷地已经被以色列控制。

蓝色双线条是黎巴嫩贝卡谷地走廊,是除了戈兰高地之外,以色列进入叙利亚的第二大战略走廊。

以色列近几年来对叙利亚的空袭,都是经过贝卡谷地进入叙利亚境内,然后实施空袭。

无论是伊朗、还是沙特、还是以色列,其国家的崛起和未来都在地中海东海岸,既叙利亚当前占据的最主要地中海沿岸地区。这也就是为何叙利亚会成了四战之地的原因。

而以色列,通过控制戈兰高地和贝卡谷地,两面夹击,进入叙利亚,彻底控制整个地中海东岸,这就是以色列为何死死咬着戈兰高地的原因。

尤其是当前在地中海东海岸发现了巨大的石油资源的情况下,挺进叙利亚东海岸地区,实际上是各方势力都试图做的事情,这也是叙利亚危机持续了八年,成为了微型的世界大战的原因。◎巴勒斯坦的加沙地区位于地中海东岸,地中海东岸有大量的天然气储量,就是上图中蓝色区域,吞并加沙、打压黎巴嫩就可以吃掉这里所有的天然气资源。

不要以为以色列只会待在巴勒斯坦地区,以色列这条龙,当前只是潜龙在渊。等慢慢蚕食尽整个巴勒斯坦之后,挺进黎巴嫩和叙利亚,就成了其最重要的战略。因为彻底控制地中海东海岸,以色列才会真正崛起。

所以控制戈兰高地和贝卡谷地就是以色列为日后的东进在做铺垫。

8

分享专业知识,奉献原创精品,我是兵说,欢迎关注!

因为没有西奈半岛,以色列可以活得逍遥自在,但是没有戈兰高地,却会要了以色列的老命。

西奈半岛,位于亚洲与非洲的结合部,该半岛的拥有很高的战略价值,北临地中海,南接红海,向西则与苏伊士运河为邻,以西奈半岛为跳板,以色列可以控制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贸易,尤其是阿拉伯国家对欧盟,北美的石油贸易路线,这对于以油为命的阿拉伯人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另外,以色列人一直占领西奈半岛也对埃及,这个中东强国来说不是个什么好事,埃以双方围绕西奈半岛也是多次鏖战,尽管在美国人的帮助下,以色列国防军以惨胜的代价守住了半岛,但是从长期来看,倘若不与埃及的建立关系,半岛迟早会被埃及人拿回来,与其这样,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一方面卸掉包袱,另一方面,分化敌人,通过土地换和平的政策,使得以色列少了一个强敌。

而戈兰高地,则是以色列不能放弃的生命防线。众所周知对以色列国防军的骁勇善战是如雷贯耳,然而也无法掩盖以色列国土狭窄,缺乏防御纵深的缺点。因此以色列需要有一个天然屏障阻挡住一方之敌,比如说戈兰高地。通过戈兰高地,以色列国防军据险而守,有效阻止了北方强敌叙利亚军队的强攻,同时也是进攻叙利亚的一个重要跳板。其次,戈兰高地拥有中东地区最为珍贵的资源,水源,该高地的水源可以供应以色列大部分的用水,为以色列社会的正常运转,提供了充足水源。

这块肥肉,当然会引得双方眼馋,该高地也是历次中东战争最为激烈的战场之一,就目前来看以色列人面临的威胁仍然是来自北方,这也是以色列不愿放弃戈兰高地的重要原因。

这样来看,以色列人还真的不敢丢了这块高地。

9

以色列不想归还戈兰高地,是有特定的国家安全考虑和历史原因的。

从国家安全的角度看,戈兰高地地处以色列上方,从戈兰高地往下开,可以俯瞰以色列全境。叙利亚屡次从戈兰高地进攻以色列,以色列非常被动,所以以色列决定占领这块地方,危险不除绝不归还。



从历史原因看,以色列一开始并没有想或者说没有敢长期占领甚至吞并戈兰高地。以色列在跟阿拉伯国家的谈判中,归还戈兰高地是一个必谈的条款,而且设置了归还的条件。问题是,在1973年的第4次中东战争中,经过精心准备的埃及差一点就能够打败以色列,但最后因为猪队友叙利亚的鲁莽行动导致功亏一篑,损失惨重。从此以后,埃及决定放弃叙利亚,再也不想管他们的烂事。

因此,在后来的戴维营会谈中,以色列代表团把他们的谈判条款和条件交给埃及人的时候,埃及人接过纸条,轻蔑的撕去了归还戈兰高地的条款,随手丢尽垃圾桶,把剩下的部分还给以色列人,说到:就谈这些。

以色列代表敏锐的捕捉到了埃及人的心理变化,知道叙利亚的阿拉伯朋友已经抛弃了他,知道埃及人不会要求以色列人归还戈兰高地,也知道叙利亚自己没有能力拿回戈兰高地。所以萌生了彻底吞并格兰高地的想法。这也直接促成了1981年以色列出台法律解释,将戈兰高地规定为以色列领土的一部分,并不断的深入进行犹太化的工作。

可以说,以色列人没有归还戈兰高地,完全是叙利亚人自己的愚蠢导致的。

10

在中东号称水比石油贵,控制了水资源就相当于掌握重要战略资源。戈兰高地地处约旦河东岸,东到鲁卡德河、南到亚尔木克河、北到赫尔蒙山东坡,其西南临约旦河上游的太巴列湖,水资源丰富。

占领戈兰高地意味着以色列将巴以地区水资源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打破了阿拉伯国家截断水源绞杀以色列企图。以色列吞并叙利亚的戈兰高地是蓄谋已久的战略计划,完全出于防患于未然,国家命脉所在,以色列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弃此地,即便遭受国际社会强烈谴责,也在所不惜。

另一方便,占领了叙利亚所属的部分,戈兰高地大部基本落入以色列之手,形成了一个完整战略攻防堡垒。以色列居高临下可以保障加利利谷地安全,延展以色列的战略纵身,有助御敌于国门之外,有效抵御来自于叙利亚的危险。所以,戈兰高地关系以色列国家安危,绝不会轻易放手。

相比较西奈半岛,戈兰高地则没有这么敏感。因为,谈到西奈半岛,就有个避不开敏感点“苏伊士运河”,它关系着欧亚大陆东西海上物流交换,牵涉的国家以及国际争端就不在局限于中东地区,而是欧亚大陆上诸多国家,以色列霸凌下阿拉伯国家也就罢了,后台金主爸爸终究得罪不起,就算给个面子,也要怎么吃的怎么吐出来。

本文为五经博士原创,欢迎点赞留言!